美苏两极对峙格局(解析版)

合集下载

主题48美苏争锋(两极格局、冷战)

主题48美苏争锋(两极格局、冷战)

1949年, 美国 、加拿大、英国、法国等12个国家 的代表在 华盛顿 集会,签定了《 》, 北大西洋公约 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约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全球的得力工具,它是遏制 苏联的 军事政治 集团。
知识小结
对象: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美 国 的 “ 冷 战 政 策 ”
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 形式: 形式,进行遏制 杜鲁门主义 (全面开始)
苏联的政策具有扩张性,会 凯南提出:由于传统的不安全感,苏联的对外政 策具有扩张性;当政者不愿与西方世界接触,以 对西方构成威胁,必须加以 免国民了解真相;而且斯大林深信,与西方的冲 突是不可避免的。 ——1946年《8000字电报》 遏制!
“美国对苏联政策的主要特征,必须是对苏联的 扩张倾向加以长期的、耐心而坚定的、警惕的遏 制”。 ——1947年《苏联行动的根源》
美国(年) 1945
1952 1958 1960 1966 1972 1970 1982
-------- L· S· 斯塔夫里阿诺斯(L· s· stavrianos) 《全球通史》(下)
表现二、德国分裂——柏林墙
全面冷战
柏林墙于1964年建成。 柏林墙全长169.5公 里。沿墙修建了253 个了望塔、136个碉 堡、270个警犬桩。 此外,还有一接触时 就会发出信号的铁栅 栏119.5公里。
——沈志华(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2021年整理〗《美苏对峙》教材习题解析

〖2021年整理〗《美苏对峙》教材习题解析

《美苏对峙》教材习题解析

说一说:两极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参考答案:

①1946年英国前首相邱吉尔访美,发表“铁幕演说”,由此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②1947年3月,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咨文,要求美国援助“手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尔其”,并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此即“杜鲁门主义”。美苏战时同盟彻底破裂,“冷战”正式开始。

③1947年提出马歇尔计划,1948年实施。美国实施的目的之一是帮助欧洲恢复正常的资本主义经济秩序,从而在政治上稳固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在稳定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政治秩序的基础上,美国还欲进一步加强对西欧各国的政治控制,将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战略步骤上来。

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1949年,美、英、法、意等西方12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为战后初期美国“遏制”苏联,推行“冷战”政策和争夺世界霸权的工具。北约组织的建立是美国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体现。

(1)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二战后社会主义跃出一国范围,在东欧出现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在亚洲,蒙古、朝鲜、越南、中国也走上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道路。

(2)经济互助委员会:针对马歇尔计划,苏联和东欧国家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

(3)华约组织形成: 1955年,为了对抗北约,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匈牙利和民主德国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至此,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2019高中历史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讲义(含解析)岳麓版

2019高中历史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讲义(含解析)岳麓版

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课程标准: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一、美苏“冷战”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苏联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双方关系开始发生变化。

(2)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把苏联看作其称霸全球的主要障碍。

(3)苏联把确保东西部边界安全作为国家的首要利益,努力扩大其在世界上的影响。

(4)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双方的猜疑和不信任,夸大了对方对本国的威胁,加剧了两国间的冲突与对抗。

2.标志

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台。

3.表现

(1)美苏“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世界被分裂成两部分。

(2)美苏全面对抗,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两大集团势均力敌,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3)美苏两国为争夺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

了世界和平。

二、“冷战”中的“热战”

1.美国“冷战”政策的三大支柱是什么?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目的是什么? “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是美国“冷战”政策的三大支柱。目的:美国“冷战”政策是其霸权政策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控制西欧,遏制苏联,达到称霸全球的目的。

2.漫画说明:漫画上的山姆大叔口叼雪茄,一手掐住法国的脖子,一手搭在西德的肩上,身子呈一个大大的“T”字形。西德在美国的“照顾”下,双腿交叉成“O”字状,而可怜的法国则吓得一屁股跌坐在地,双手支地,成“N”字形。中间是被美国压在胳膊下的英国,一副不甘心的样子,身子如一个“A”字形。“NATO”恰好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英文缩写。由漫画判断西欧国家与美国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

美苏两极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格局的演变..

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成立北约(1949年) 苏联为首的东欧国家成立华约(1955年)
3.“冷战”的影响
1)消极: ①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世界被 分裂为两部分. ②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③美苏两国为争夺势力范围,肆意践踏国际法,干 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世界和平。(爆发了局部的“热 战”在亚洲: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③文化:西欧文明主要都发端于古希腊罗马文明,具有 共同的文化渊源
2)过程:
1)1951年,法、德等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经济一体化开始) 2)1958年,又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 3)1967年,三大共同体合并,简称欧共体 4)1993年,成立欧盟, 经济、政治双重合作
3)影响:
①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②经济上与美国竞争和政治上的独立自主使美国的霸权 地位严重削弱。 ③冲击了“二战”后的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促进了世 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2.日本经济的崛起
1)原因:①美国的扶植;②推行民主化改革,铲除残 存封建因素;③重视教育和科技;④采取制 定经济计划的方式,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 经济的发展;⑤朝鲜战争的刺激等。 2)表现: 1956—1972年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仅 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第二位经济大国. 3)影响:
(1)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 心的全方位外交;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与世界多极化趋势PPT课件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与世界多极化趋势PPT课件

解析:抓住时间“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个时期是美 苏争霸的高潮时期,两大阵营的对峙,制约着全球化的 进展。 答案:B
1.含义 世界多极化中的任何一“极”应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 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这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的,构成 了综合国力的两大方面。所以对多极化主要从经济上实力 的增强和政治上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两个侧面去理解。
国际关系格局:二战后出现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 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两极对峙。美苏争霸,
严重威胁世界各国的安全和主权以及世界和平。随着世界
各国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世界格局开始由两极对立走向 多极化。苏东剧变,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新中国的外交: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 策,始终不渝地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和强
(3)影响 ①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 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了美、日、西欧 三足鼎立 的 局面。 ③经济的多极化,既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也是对美苏 两极格局 的冲击。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 民族解放 斗争 的浪潮,诞生了许多新兴独立国家。
2.表现
(1)朝鲜战争 ①时间:1950~1953年。 ②影响: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美国采取 遏制 中国的政策, 使“冷战”从欧洲扩大到 亚洲 。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两极格局形成的历史背景

(1)二战结束后,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以及国家利益的不同,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走向对抗。表现:①二战后,西欧衰落,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②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但是美国的称霸野心遭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

(2)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的潮流,美、苏不敢贸然发动战争,以冷战形式进行对抗。

2、两极格局形成的概况

(1)1945年雅尔塔会议召开,形成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实质:美苏两分天下)。

(2)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揭开美国对苏联“冷战”的序幕。

▲美国实行“冷战”的目的和实质: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称霸世界。

(3)“冷战”的表现(“冷战”重点在欧洲)

▲政治上:①杜鲁门主义(借口: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土耳其,实质:反苏反共,称霸世界)出台,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②1948年,柏林危机成为美苏“冷战”的第一高潮;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冷战”的第二次高潮。③1947年,苏联等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上:①实施马歇尔计划(又叫“欧洲复兴计划”,“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目的: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范围:西欧接受,东欧拒绝。影响:西欧经济迅速恢复,美国在政治上控制了西欧,并公开支持东欧反共势力。②苏联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进行反击,以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封锁。

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七第19讲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七第19讲含解析

第19讲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考点1 美苏争锋

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历史背景

(1)雅尔塔体制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雅尔塔体制,它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2)美苏同盟关系破裂:二战后美苏两国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

(3)美苏实力均衡:二战后初期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而苏联是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2.基本过程

(1)序幕: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铁幕”演说。

(2)政治上:

(3)经济上:

(4)军事上: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关系

(1)杜鲁门主义的核心内容:遏制苏联,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公开地、赤裸裸地反共、反苏)

(2)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用经济手段稳定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从而加强美国对抗苏联的力量。(隐蔽的手段)

(3)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运用,其本质还是遏制苏联。

二、“德国分裂”“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

1.德国分裂

(1)背景:德国投降后,被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如何处置德国是美苏斗争的焦点之一。

(2)概况: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分裂。

2.朝鲜战争

(1)原因:日本投降后,美苏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进驻朝鲜,形成了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美苏两个占领区。1948年,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先后建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2)概况:1950年,朝鲜南北双方爆发内战,美国立即派兵干预,随后又操纵联合国组成以美国军队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直接参与朝鲜战争,严重威胁中国安全。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进行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战争双方在板门店签订停战协定,朝鲜战争结束。

(名师伴你行)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2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

(名师伴你行)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2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

课时作业(二十一)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作业时间:月日

1.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讲:“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他们的自由。如果我们领导不力,我们就可能危及世界和平——而肯定会危及我们自己国家的利益……”这反映了( )

A.自由世界的人民渴求美援

B.美国称霸世界的图谋

C.美国捍卫世界和平的决心

D.杜鲁门挑起美苏冷战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企图。杜鲁门以世界人民渴望自由和平为借口提出保卫世界的所谓责任,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战后美国企图称霸世界的野心,故B项正确;杜鲁门提出美国责任的目的是称霸世界而非为了捍卫世界和平,故C项错误;美苏冷战是战后两国国家利益相左的必然结果,故D项错误。

2.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绝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引起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强烈不满。这表明当时( )

A.美国的霸主地位动摇,需打开苏联市场

B.苏联轻工业发达,须竭力保护本国市场

C.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的意识形态对立

D.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答案:C 解析:1959年美国的霸主地位并未动摇,故A项错误;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苏联的轻工业长期落后,故B项错误;展览会本是经济交流,但却引起了赫鲁晓夫和尼克松的冲突,这说明两国的政治对立影响了经济文化交流,故C项正确;展览会并不能体现两国在经济领域的对立,故D项错误。

3.1947年3月,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演说,明确宣布:“援助那些自由人民,他们正在抵御少数武装力量或者外部压力试图强加给他们的征服。”这一演说( ) A.意味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2019-2020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1学案:7.24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1学案:7.24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

1.用示意图解读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和“冷战”之间的关系。 2.运用表格归纳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3.注意以客观的角度认识国际格局的演变以及大国关系的变化,特别是美苏、美日关系的演变;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冷战”、“欧洲一体化”、多极化趋势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4.归纳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及成就,并理解其革命性、结盟性和平等性的特点。

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学习目标]

一、“冷战”的兴起 1.背景

(1)二战后,美国和苏联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

(2)美国拥有最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把苏联看做其主要障

碍。

(3)苏联把确保东西部边界安全作为国家的首要利益,努力扩大其在世界上的影响。

(4)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美苏之间存在严重的猜疑和不信任,加剧了冲突与对抗。

2.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3.发展

(1)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2)1949年,苏联和东欧各国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

[易错提醒]

马歇尔计划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援助计划,其带有政治目的。美国之所以对西欧实施援助计划是为了复兴西欧经济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进而达到遏制共产主义以及控制西欧的目的。

二、北约和华约

1.背景

1948年,美苏“冷战”出现第一次高潮,爆发了柏林危机。

2.建立

(1)北约

①目的:遏制苏联,控制西欧。

②标志:1949年,美、英、法、意等西方12国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2)华约

①目的:对抗北约。

②标志:1955年,苏联与东欧7国签订《华沙条约》。

美苏“冷战”对峙格局

美苏“冷战”对峙格局
美苏“冷战”对峙格局
在两极格局中,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 (1)阵线分明: 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并带有浓厚的 意识形态色彩。 (2)美苏主导: 建立在美苏均势基础之上,美苏作为队里 双方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美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由此而 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 (3)斗争方式: 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体现着两种社会之间的矛盾,其内部也有分 (4)体现矛盾: 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 大局。 1.特点
2.影响
(2)积极影响:
美苏实力均衡,都不敢轻易动武,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 模的直接武装冲突,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共存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推 动世界的整体发展; 在两极格局下,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 与利益,组成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崛起。 ④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 际环境。
来自百度文库
欧洲是美苏双方最重要的争夺地区;亚洲 (5)对峙地区: 是各自势力范围的交界地区。
2.影响 (1)消极影响:
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 战。 政治上,严重恶化了国际关系,使战后世界分裂为两个 敌对的阵营; 经济上,在对峙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 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带来不利影响; ④军事上,由于两个军事集团扩军备战,局部战争不断, 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⑤美苏为谋求霸权,展开长期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 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 ⑥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种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 致日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 ⑦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益, 导致战后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微课 两极格局与冷战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微课 两极格局与冷战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1945年 二战结束
1947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鲁门主义出台
1955年 华约成立
1991年 苏联解体
二、联 系
雅尔塔体系
两极格局
对抗形式
冷战
推动
两极格局与冷战的区别和联系
中牟县弘毅高中高三历史组 制作单位:
讲课人: 周爱敏
联 系 与 区 别
雅尔塔体系 冷战
两极格局
一、概念解析
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1945年2月4日-11日,在苏 联克里米亚的雅尔塔举行的国际会议上,美、 英、苏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 问题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若干协议,形 成的以美、苏为主导,体现了美苏两大国意 志的国际关系新体系。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一、概念解析
冷战 1947—1991年,以美苏两个 超级大国以及分别以它们为首 的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 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 乃至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的既 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 状态。 ——徐蓝《试论冷战的爆发与 两极格局的形成》
一、概念解析
两极
“两极”:“极”指的是在国际关系体系中起支配作用的 力量中心。“两极”指的就是两个力量中心。
一、概念解析
两极格局 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在
欧洲形成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
对立、在全球形成资本主义阵营和

二战后世界格局

二战后世界格局

二战后世界格局演变与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

在二战至今六十多年的时间里,世界格局却发生了三次重大演变,每一次演变都给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第一次:政治上: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经济上: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战后初期至70年代)

雅尔塔体制:苏、美、英,主要是美苏根据实力划分势力范围,安排战后世界。这就为战后形成的美苏为首的两极政治格局打下了基础,也为后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开了先河。另外美苏实力大增,欧日实力下降;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美苏世界战略的对立,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矛盾。

两大阵营形成后,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上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政治上形成两大阵营:帝国主义阵营——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台;同年6月“马歇尔计划”实施;1949年4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1951年9月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签订。1954年、1955年美国先后同部分亚洲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签订军事防御条约等。

社会主义阵营——1947年9月欧洲九国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建立;1949年1月经济互助委员会建立;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1955年5月华沙条约集团建立。

经济上美国独霸:二战使西欧各国遭到严重削弱,美国远离战场,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在战争中通过贷款、出卖武器、后勤物资等,获取了大量财富。战后,美国大力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学技术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发展。美国资产阶级还向世界各地输出资本,扩大海外市场,赚取高额利润。

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到50年代中期,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商品是美国生产的。黄金储备也最丰富。在战后传统的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持的情况下,美国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此外,美国还倡导和成立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第二十二讲 两极对峙格局

第二十二讲  两极对峙格局

二、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过程
1、初步形成: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会议确立的基本 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构成雅尔塔 体系,形成以美苏为主导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雅尔塔体系是美英苏三国首脑主要通过雅尔塔会议 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主要 内容包括: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 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 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等等。其实质是美苏 在实力均势的基础划分势力范围,两分天下。
政治上
成立北约组 (1949)
成立华约组织 (1955-1991)
三次柏林危机
第一次发生于1948年,又称“柏林封锁”,是冷战开 始后其中一个最早发生的危机,其导火线为 1948年6月 24日苏联阻塞铁路和到柏林西部的通道,至1949年5月 12日苏联宣布解除封锁,停止行动之后,危机缓和。 第二次发生于1958年,苏联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英美 法六个月内撤出西柏林驻军,后来以苏联让步完结。 第三次发生于1961年,苏联重新提出西柏林撤军要求, 事件以苏联在东柏林筑起柏林墙作结,美苏关系以苏联 冻结柏林问题而得以缓和。
二、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过程
2、最终确立:冷战的推动 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冷战的序幕; 1947年美国抛出杜鲁门主义,开始实施全面冷战政 策,美苏盟友关系彻底结束,转变为敌对关系; 1948年推行马歇尔计划,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以遏 制苏联;苏联和东欧国家针锋相对成立了经互会; 1949年、1955年,以美国和苏联为首先后建立了北 约、华约两大组织;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 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最终形成。

美苏冷战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课件]

美苏冷战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课件]

随堂训练(2016·江苏卷,23)1946年,美国和苏联两国外交官向各自政府提交了研 究报告,对政府的外交政策以及两国间的“冷战”产生了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驻苏大使馆代办凯南向美国政府提交了8 000字的“长电报”。电
文中认为,克里姆林宫对世界事务的认知根源于苏联传统的不安全感。为了求得
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至90年代初期) 2.表现:欧洲、日本、第三世界国家、中国等的崛起。 3.影响 (1)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 (2)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民主化的 潮流。 (3)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世界的 多样性得到尊重。
(2)内容:美国加强对世界各地的经济渗透;美国企图全方位包围苏联;美国的战略 目标是称霸世界。
(3)据上述材料,归纳凯南“长电报”和诺维科夫报告核心内容的共同之处,指出 这两个报告形成各自认识的依据。
(3)共同之处:美苏必然走向对抗;夸大对手的威胁。 依据:“长电报”:苏联的专制传统和意识形态。 诺维科夫报告:美国的帝国主义本质。
意义: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促进我国经 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增进了沿线国家和地区 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发展;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 的发展趋势,拉动全球经济增长,为国际合作提供范例。

两极对峙格局——美苏争霸

两极对峙格局——美苏争霸

2、形成过程
对峙的方式:冷战
“冷战”的概念(Cold war) 是指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 营之间展开的除战争以外 的政治、军事、外交、意 识形态、经济等方面的较 量和对抗。
2、形成过程
1、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访问 美国,在富尔敦发表演说:“从 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 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 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 线的背后,座落着所有中欧和东 欧古国的首都……所有的这些名 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于苏联的势 力范围之内,受莫斯科日益增强 的高压控制。” ——《和平砥柱》
西班牙
阿 尔 巴 尼 亚
联 民 邦 德 德 国
土 耳 其
北约成员国还包括美国和加拿大
华约领导人合影
军事
北约领导人合影
“北约”简介 “北约”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简称。它是 目 前世界上最大的军事集团。它是美国为了遏制苏联 等社会主义国家,于1949年由美国、加拿大、法国、 英国等12个国家成立,目前北约共有26个成员国。 北约国家实行集体防御,即任何一个成员国同其他 国家发生战争时,北约必须援助。北约由各国派兵 组建统一指挥的军队,最高决策机构是北约理事会, 军事方面,主要有3个司令部: 大西洋盟军最高司 令部、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 、加拿大美国地区计划 ★从材料中可看出“北约”的性质如何? 小组。

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过程

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过程

三、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的基本特点:
1.美苏间“冷战”是互动的,美国是“冷战”主要推动者, 而苏联对美国的紧逼不时进行还击; 2.“战”是美苏关系的基本状态,而“冷”则是美苏之间斗 争的基本形态; 3.美苏两大阵营实力的不对称性,极大地影响了大国关系的 走向; 4.美苏关系决定着“冷战”的基本走向,但其他大国特别是 中国也反过来影响美苏关系。
中立国 北约成员国 华约成员国 英 国 1949年8月,北大西洋公 挪 威
1955年,华沙条约 组织(华约)成立。
约组织(北约)成立。
丹 麦
苏 联
民 德
法 国
西班牙
联 邦 德 国 瑞士
波 兰
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形成, 标志着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阿 尔 巴 尼 亚
土 耳 其
Leabharlann Baidu
二、以什么方式对峙?
“冷战”
部分观点参考徐天新《冷战时期大国关系》
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过程及 “冷战”方式的原因、特点
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过程
序幕: 丘吉尔铁幕演说 标志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杜鲁门主义47年 马歇尔计划48年
政治
共产党和工 人党情报局47年 经互会49年

经济
外交 军事

西德建立49年
北约49年
东德建立49年
华约55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第24课两级对峙格局的形成

(时间:25分钟)

3.(2013·广东文综·23)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A.联合国B.欧洲共同体

C.华沙条约组织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解析】马歇尔计划应是欧洲的内容,排除A、C。而当欧共体成立时,马歇尔计划已经完成,所以B不对。从“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可知是军事性的。

【答案】D

4.(2013·江苏单科·20)历史地图是展

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

料。观察右侧地图,理解准确的是

()

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

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

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

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

【考点】冷战格局

【解析】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从地图中找出关键信息:时间1945——1949;地点欧洲德国被占领。战后形成美苏冷战格局,在欧洲主要是冷战,没有热战;1955年华约成立,美苏两级对峙格局正式形成;德国在该时期被分区占领,最终导致德国的分裂,而其统一是在东欧剧变时期,故BCD表述错误。因此正确答案选A.。

【答案】A

5.(2013·海南单科·20)1948年,苏联针对美、英等国分裂德国的措施,切断西柏林与其他美英法占领区的水陆交通,美、英则向西柏林大规模空运物资。这一局面持续近一年之久。这次危机反映出冷战的基本特征是()

A.苏联在对峙中处于攻势地位B.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

C.两德为美苏争夺的前哨阵地D.双方既对抗又避免直接军事冲突

【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解析】从材料中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材料强调苏联针对美、英等国的分裂措施,而采取的应对措施,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排除B;选项C,虽然正确,但不是冷战的基本特征,排除C;1948年冷战已经开始,美苏展开全面对抗,但有避免爆发直接的军事冲突,也是冷战的基本特征,故D。

【答案】D

1.(2013·浙江高考调研·23)1947年3月,杜鲁门向国会提出咨文说:“在世界历史上的这一时刻,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必须在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这种选择是正常的而不是自由的……”上述言论的背景是( )

A.美苏两国均想主导战后世界的重建B.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已经形成

C.战后科技革命使物质财富极大增长D.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局面正式形成

【考点】考查美苏冷战的背景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题干材料的理解能力。题干材料中的“1947年3月,杜鲁门向国会提出的咨文”即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冷战开始,美苏冷战的背景是美苏两国势均力敌想主导战后世界的重建。

【答案】A

4.(2013·黑龙江教研联合体二模·34)下图为我国漫画家华君武1947年创作的一幅时政漫画作品。

该漫画主要( )

A.强调战后西欧各国经济的悲苦无奈

B.说明西欧各国国际影响力江河日下

C.揭露美国援助西欧实质和真实目的

D.讽刺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的貌合神离

【考点】马歇尔计划

【解析】从图中的时间消息可知这是对马歇尔计划的讽刺,漫画旨在说明美国对西欧实行援助像黄鼠狼给鸡拜年一样不安好心。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5.(2013·广东广州一模·21)有西方媒体认为,在战后几十年林林总总“蓝图式”的国际设计中,作为成功的典范。它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花的时间比预计的要短,而付出的代价要低的多,它必将作为美国对世界和平的最大贡献载入史册。“它”是指( )

A.经济互助委员会B.杜鲁门主义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马歇尔计划

【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获取信息和知识迁移能力。关键信息:“花的时间比预计的要短,而付出的代价要低的多”“美国对世界和平的最大贡献”。采用排除法,结合所学知识,A属于苏联冷战经济方面措施与材料中“美国”不符,BC分别是美国冷战政治军事措施,结合所学二者所产生消极影响,可得出与材料中“对世界和平的最大贡献”不符,故选D。

【答案】D

10.(2013·山东临沂一模·23)1947年马歇尔在演讲中提到:“欧洲今后三到四年的对于国外食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需要——主要是从美国——是如此巨大,以至于必须获得巨大的额外的帮助,否则她将面临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恶化这么种非常可怕的状况。”这表明马歇尔计划实行的原因是( ) A.稳定西欧的社会秩序B.扩大美国的海外市场

C.应对共产主义苏联的威胁D.巩固美国和西欧的同盟关系

【解析】1947年二战结束不久,西欧经济遭到战争的严重摧残,美国人认为西欧只有从美国获得援助,才能防止“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恶化这么种非常可怕的状况。”由此可见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旨在稳定欧洲的社会秩序,故选A项。其他三项也是马歇尔计划的目的,但不是材料体现的内容。

【答案】A

11.(2013·湖南衡阳一模·33)美国国务卿马歇尔说,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由此可以看出,美国“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的主要目的是( ) A.遏制法西斯势力的扩张B.维护欧洲资本主义制度

C.推行霸权主义政策D.推广美国式的民主制度

【考点】马歇尔计划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马歇尔计划通过恢复西欧经济从而巩固西欧资本主义统治秩序。C项所述是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根本原因。

【答案】B

13.(2013·北京丰台高三期末·3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许多重大事件。下列事件排列的正确顺序是( )

①北约组织成立②欧共体成立③杜鲁门主义实施④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③①②④D.③④②①

【考点】二战后的国际关系

【解析】本题排序题,采用排除法。①②③④的时间分别是1949、1991.12、1947、1944。故选B。

【答案】B

14.(2013·广东惠州三模·23)2009年5月英国《卫报》的一篇文章这样评价美国对欧洲国家安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