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大纲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

《教育知识与能力》一、考试目标1.理解并掌握教育教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中学教育教学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问题。

2.理解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掌握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能力。

3.掌握中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4.理解中学生生理、心理的特性和差异性,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

5.掌握班级日常管理的一般方法,了解学习环境、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知识,具有设计一般课外活动的能力。

6.掌握教师心理,促进教师成长。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包括中学生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脑的发育、性的发育和成熟。

3.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熟悉我国当前的学制。

4.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5. 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

(二)中学课程1.了解不同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包括学科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等;理解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儿童、社会以及学科特征等。

2.掌握基本的课程类型及其特征,其中包括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等。

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

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

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1.运用语文学科知识的能力。

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和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了解语文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语文学科发展的大致趋势;准确理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

2.语文教学设计能力。

能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目标,针对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能准确表述教学目标,恰当选择教学策略,合理利用教学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方案设计。

3.语文教学实施能力。

掌握高中语文教学实施的基本步骤,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策略,能依据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特征,创设情境、激发动机、组织学习、总结提升;熟悉现代教育技术,能依据教学需要恰当选用教学媒体。

4.语文教学评价能力。

了解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及特点,掌握基本的评价方式;能够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倡导的评价理念为指导,针对学生实际,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自觉进行教学反思改善自己的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学科知识1.了解国内外文学发展概况,熟悉重要作家作品及其风格特征,运用文学理论引领学生个性化地解读文学作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能够针对不同文本的特点,运用分析文本的相关知识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筛选信息、解释推论、评价判断的能力。

3.熟练掌握汉语言文字应用的基本知识,遵循高中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帮助学生理解语言难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4.具备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熟悉写作教学的过程,能够指导学生分析写作目的、内容及要求,自主、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

(1)了解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发展。
(2)掌握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4.教师与学生。
(1)了解教师的职业角色、职业特征。
(2)了解教师劳动特点、教师素质。
(3)掌握教师专业发展内涵、阶段及其途径。
(4)掌握学生的本质特点。
(5)了解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6)掌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并依据此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4)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
5.教学实施。
(1)掌握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2)掌握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3)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4)了解班级授课制的含义、特点、优势和局限。
(5)了解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和发展趋势。
(6)掌握新课改理念下教师角色行为、教学实施行为的转变。
(5)运用所学班集体和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理论分析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6.课外活动。
(1)了解课外活动的意义、特点、内容、组织形式。
(2)掌握课外活动组织与管理的要求。
7.教育研究。
(1)了解教育研究过程、基本方法。
(2)能够运用各种教育研究方法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二)教学法。
(1)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发展的基本关系。
(2)了解教育目的及其功能,理解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3)掌握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4)掌握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
3.学校教育制度。
(4)掌握我国新课改倡导的发展性课程与教学评价体系。
(一)教育心理学。
1.绪论。

2024教资考纲

2024教资考纲

2024教资考纲一、教育知识与能力本部分主要考察应试者对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的掌握以及在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内容涵盖教育原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等。

要求应试者能够运用教育理论知识分析教学问题,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

二、学科知识与教学本部分主要考察应试者对所任教学科的掌握程度,包括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体系、教学方法等。

要求应试者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三、教育实践与案例分析本部分主要考察应试者在教育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应试者能够分析教育案例,指出其优缺点,提出改进建议。

同时,应试者应具备初步的教育研究能力,能够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初步研究。

四、教师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本部分主要考察应试者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理解和实践。

要求应试者掌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能够在教学中自觉遵守行为规范,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五、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本部分主要考察应试者对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了解和掌握。

要求应试者熟悉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了解当前的教育政策,能够在教学中正确运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六、教育教学评价与反馈本部分主要考察应试者对教育教学评价的理解和运用。

要求应试者掌握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同时能够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七、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本部分主要考察应试者对班级管理和教育活动的组织能力。

要求应试者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组织有效的班级活动和课外拓展,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同时,应试者应具备初步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常见的心理问题。

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

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一、考试目标1.运用语文学科知识的能力。

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和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了解语文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语文学科发展的大致趋势;准确理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

2.语文教学设计能力。

能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目标,针对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能准确表述教学目标,恰当选择教学策略,合理利用教学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方案设计。

3.语文教学实施能力。

掌握高中语文教学实施的基本步骤,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策略,能依据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特征,创设情境、激发动机、组织学习、总结提升;熟悉现代教育技术,能依据教学需要恰当选用教学媒体。

4.语文教学评价能力。

了解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及特点,掌握基本的评价方式;能够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倡导的评价理念为指导,针对学生实际,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自觉进行教学反思改善自己的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学科知识1.了解国内外文学发展概况,熟悉重要作家作品及其风格特征,运用文学理论引领学生个性化地解读文学作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能够针对不同文本的特点,运用分析文本的相关知识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筛选信息、解释推论、评价判断的能力。

3.熟练掌握汉语言文字应用的基本知识,遵循高中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帮助学生理解语言难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4.具备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熟悉写作教学的过程,能够指导学生分析写作目的、内容及要求,自主、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考试大纲第1方面: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第一要点: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第二要点: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包括中学生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脑的发育、性的发育和成熟。

第三要点: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熟悉我国当前的学制。

第四要点: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第五要点: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

第2方面:中学课程第一要点:了解不同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包括学科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等;理解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儿童、社会以及学科特征等。

第二要点:掌握基本的课程类型及其特征,其中包括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等。

第三要点:了解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涵义和相关理论。

第四要点:了解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改革目标及其基本的实施状况。

第3方面:中学教学第一要点:理解教学的意义,了解有关教学过程的各种本质观。

第二要点:熟悉和运用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分析和解决中学教学实际中的问题。

2024年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笔试考试大纲

2024年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笔试考试大纲

2024年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笔试考试大纲如下:
一、考试目标
通过高中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的考试,旨在考查考生是否具备数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是否具备从事高中数学教学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二、考试内容
1.数学学科基础知识: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等方面的知识。

2.数学学科基本技能:包括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据处理
能力等方面的技能。

3.高中数学教学基本能力: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能力。

4.数学教师的基本素质:包括职业道德、教育观念、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的素质。

三、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150分。

四、题型及分值分布
1.单项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共30题。

2.填空题:共30分,每小题2分,共15题。

3.解答题:共60分,每小题10分,共6题。

五、考试要求
1.掌握高中数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具备从事高中数学教学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教
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

3.了解数学教师的基本素质,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研究能
力。

教资科三简答题大纲

教资科三简答题大纲

教资科三简答题大纲教育资格证书考试(简称教资)科目三主要涉及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考察,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是教资科三简答题的大纲及相关内容:一、教育学。

1. 教育学的定义、特点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 教育的本质、目的和任务;3. 教育的分类、层次和类型;4. 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5. 教育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6. 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学生管理和班级管理;7. 教育评价的目的、原则和方法;8. 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的关系。

二、心理学。

1. 心理学的定义、特点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 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影响因素;3. 学习理论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4. 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5. 社会情感发展理论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6. 个体差异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对策略;7.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8. 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三、教育法律法规。

1. 教育法律法规的概念、种类及其作用;2. 中小学教育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和要求;3. 学校管理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和要求;4. 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及其法律法规依据;5. 学生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依据;6. 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法律责任和法律风险;7. 教育纠纷的处理和解决途径;8. 教育法律法规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意义。

以上是教资科三简答题的大纲,考生需要对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在回答简答题时,需要全面、准确地阐述相关知识点,并且结合具体案例或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同时,要注意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使回答清晰、连贯、易读。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教师资格证科目一科目二知识点完整版

教师资格证科目一科目二知识点完整版

教师资格证科目一科目二知识点完整版科目一的知识点主要包括教育理论与方法、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与师德等内容。

1.教育理论与方法:包括教育目标、教育任务、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2.心理学:包括儿童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等。

3.教育法律法规:包括《教育法》、《教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

4.职业道德与师德: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师德规范等。

科目二的知识点主要包括教育科学与教育学、课程与教学、教育评价和教育信息技术等内容。

1.教育科学与教育学:包括教育学理论、教育哲学、教育学科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2.课程与教学:包括课程设计、教学原理、教学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3.教育评价:包括教育评价方法、教育评价工具等。

4.教育信息技术:包括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除了上述知识点之外,还需要掌握教师的基本职业素养和教育实践能力。

基本职业素养包括爱岗敬业、热爱学生、课堂管理等;教育实践能力包括备课能力、教学能力、辅导能力等。

为了备考教师资格证科目一和科目二,可以参考以下学习方法:
1.清晰掌握考试大纲,明确重点知识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2.阅读相关教育学、心理学、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书籍,加深理解并扩
大知识面。

3.多做模拟试题,熟悉考试题型,掌握解题技巧。

4.尽量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班,听取专业老师的讲解和指导。

5.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多观察和参与教学实践,提高教育实践能力。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备考教师资格证科目一和科目二有所帮助。

祝你取
得优异的成绩!。

教师资格证笔试科目一大纲

教师资格证笔试科目一大纲

教师资格证笔试科目一大纲关键信息项:1、考试目标2、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3、试卷结构4、题型示例11 考试目标111 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112 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113 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114 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12 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121 职业理念1211 教育观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1212 学生观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1213 教师观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122 教育法律法规1221 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相关内容。

1222 教师权利和义务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1223 学生权利保护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教育法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和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123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231 教师职业道德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 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尊重法律及社会接受的行为准则。

教师资格证数学学科大纲

教师资格证数学学科大纲

教师资格证数学学科大纲(高中)《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一、考试目标1.数学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掌握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和高中数学知识。

具有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综合而有效地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2.高中数学课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理解高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熟悉《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3. 数学教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理解有关的数学教学知识,具有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1.学科知识数学学科知识包括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和高中课程中的数学知识。

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是指: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大学课程中与中学数学密切相关的内容,包括数列极限、函数极限、连续函数、一元函数微积分、向量及其运算、矩阵与变换等内容及概率与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

其内容要求是:准确掌握基本概念,熟练进行运算,并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中学数学的问题。

高中数学知识是指《课标》中所规定的必修课全部内容、选修课中的系列1、2的内容以及选修3—1(数学史选讲),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2(矩阵与变换)、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其内容要求是:理解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掌握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公式、定理、法则等知识,掌握中学数学中常见的思想方法,具有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2.课程知识了解高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

熟悉《课标》所规定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掌握《课标》对教学内容的要求。

了解《课标》各模块知识编排的特点。

能运用《课标》指导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

3.教学知识了解包括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与考试、数学课外活动、数学教学评价等基本环节的教学过程。

掌握讲授法、讨论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等常见的数学教学方法。

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和要求
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考试旨在评估考生对初中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其教学能力和应用能力的综合水平。

考试内容涵盖初中生物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理论、实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并注重考生对生物学概念、原理和应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考试要求考生能够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创新思维和教育教学能力。

二、考试范围和内容
考试范围涵盖初中生物教材中的全部知识点和相关概念。

具体内容包括:
1. 生物的组成和结构
-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 各种细胞器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 动植物体的组织构造及其功能
2. 生物的生长与发育
- 生物的生长过程与规律 - 动植物的发育与繁殖3. 物质与能量的转化
- 细胞内物质的合成与代谢 -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 营养与能量转化
4. 生命的遗传与变异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基因突变与基因工程
- 种群遗传与进化
5.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 生物圈的结构与功能
- 生态系统与能量流动
-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教师资格证高中科一科二基础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高中科一科二基础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高中科一科二基础知识点科目一: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本科目主要考察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等相关知识。

1. 教育学知识点:- 教育的定义和特点- 教育发展理论- 教育目标与任务- 教育评价与测量- 教育方法与教学策略2. 心理学知识点:- 儿童心理发展- 研究与记忆- 智力与智力发展- 个性与性格- 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3. 教育法律知识点:- 中国教育法律体系- 教育法规与政策- 教育法律责任与纠纷处理- 学校管理与教师职责科目二:高中教育学科基本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本科目主要考察高中各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教学能力。

1. 语文知识点:- 语言文字知识- 文学常识- 语文教学方法与策略2. 数学知识点:- 数与式- 量与度- 函数与图像- 概率与统计- 数学教学方法与策略3. 外语知识点:- 词汇与语法- 听力与口语- 阅读与写作- 外语教学方法与策略4. 物理知识点:- 运动力学- 力学- 光电与原子物理- 物理实验与仪器- 物理教学方法与策略5. 化学知识点:-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无机化学与有机化学基础- 化学实验与仪器- 化学教学方法与策略6. 生物知识点:- 生物细胞- 遗传与进化- 生命体的调节与保持- 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 生物教学方法与策略7. 历史知识点:- 古代史- 近代史- 现代史- 历史教学方法与策略8. 地理知识点:-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地理教学方法与策略以上是教师资格证高中科一科二基础知识点的概要,详细的内容请参考相关教材和政府发布的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大纲—《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大纲—《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3•掌握课堂管理的基本方法,熟悉课堂活动的常用组织形式,能在教学活 动中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能在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发挥教师的作用。
4•掌握课堂总结的方法,能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与评价,科 学合理地布置作业。
5•掌握基本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够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整合 多种资源,选择恰当的辅助教学手段进行有效教学。
A.lucrativeB.ludicrous
C.IongishD.lucky
(2)The manager persuaded the team to play the game. What actually happe ned accord ing to this stateme nt?
A.The manager played hard.
5•能结合中外社会文化语境,设计并实施英语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与训练。
(三)教学设计
1•了解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已有的英语知识、语言能力和学习需求,能 够说明教学内容与学生已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2•理解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
3•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设定合理、明确与具体的教学目标。
B.The team played hard.
C.The team actually did not play.
D.The manager actually did not play.
2.单项选择题(阅读理解)
Human beings are an irritant to Mother Nature, and in spite of the fact that it took their brains five million years to evolve, She can rid Herself of them in an instant. This, however, may not be necessary, since humans seem to be racing to see if they can save Her the trouble. They behave so arroga ntly, contending they are superior to Nature. Rain forests are being cut dow n or bur ne—not only pollut ing the air but also caus ing a drop in oxyge n levels. The love affair people have with their automobiles, especially“gas hog”SUV's, adds to the pollutants in the air and is, yet, another nail in their coffins. Since prehistoric times, humanshave been stalking and killing animals, caus ing many, beg inning with the mastodo n and saber-toothed tiger, to become exti net. Moder n civilizati on is rush ing headl ong to slaughter ani mals in wholesale lots, all the while trying to prove its superiority to Mother Nature, usually with disastrous results.

高中教师资格证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

高中教师资格证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

高中教师资格证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以下是为大家的《通用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大纲,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1.通用技术学科知识及能力掌握《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通用技术学科所要求的专业根底知识及学科开展的前沿知识;熟练掌握通用技术学科的思想方法和根本操作技能;具有探究新知识的意识与能力。

2.通用技术能力能准确理解《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通用技术学科的课程目标和根本理念,针对高中生的认知特征、知识与技能根底、学习需求及个体差异等因素制定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能合理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选择适宜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创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凸显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技术设计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各学科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3.通用技术教学实施能力能依据通用技术学科特点和高中生的认知特征及技术根底,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有效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掌握通用技术课程相关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和策略,具有课堂驾驭和应变能力;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注重技术思想方法教育,培养学生技术探究的能力,并能根据学生学习反应信息优化教学环节。

4.通用技术教学评价能力掌握通用技术教学评价的根本类型和特点,掌握评价的原那么和根本的评价方法;能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合理评价学生学习水平;积极倡导评价目标的多元性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能根据通用技术学科特点合理设置各种评价方式的权重,充分发挥评价的鼓励、诊断和开展功能;了解教学反思的根本方法和策略,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和评价方式进展反思,并提出改良思路。

(一)通用技术学科知识1.理解通用技术课程的课程性质、根本理念和课程目标。

2.熟悉《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通用技术模块构造和相应的内容标准。

3.掌握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能对设计方案、设计过程和成果做出比拟全面的评价。

2024年教资考纲

2024年教资考纲

2024年教资考纲一、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知识与能力是教师资格考试的重要考察内容,主要涉及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等方面的知识。

考生应掌握基本的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等知识,理解教育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初步的教学设计。

二、学科知识与教学学科知识与教学是教师资格考试的重要考察内容,主要涉及考生所报考的学科知识以及学科教学方面的知识。

考生应掌握所报考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初步的学科教学,并具备一定的学科教学能力。

三、教师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教师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是教师资格考试的重要考察内容,主要涉及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规范和要求。

考生应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和要求,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和社会责任,具备一定的道德素养和行为规范意识。

四、教学设计与实践教学设计与实践是教师资格考试的重要考察内容,主要涉及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方面的知识。

考生应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初步的教学设计,并具备一定的教学实践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

五、学生发展与教育学生发展与教育是教师资格考试的重要考察内容,主要涉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考生应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特征,并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六、教育评价与反思教育评价与反思是教师资格考试的重要考察内容,主要涉及教育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教学反思的能力。

考生应了解教育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常见的评价工具和技巧,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高中数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

高中数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一、考试目标1.数学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掌握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和高中数学知识。

具有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综合而有效地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2.高中数学课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理解高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熟悉《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3. 数学教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理解有关的数学教学知识,具有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1.学科知识数学学科知识包括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和高中课程中的数学知识。

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是指: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大学课程中与中学数学密切相关的内容,包括数列极限、函数极限、连续函数、一元函数微积分、向量及其运算、矩阵与变换等内容及概率与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

其内容要求是:准确掌握基本概念,熟练进行运算,并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中学数学的问题。

高中数学知识是指《课标》中所规定的必修课全部内容、选修课中的系列1、2的内容以及选修3—1(数学史选讲),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2(矩阵与变换)、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其内容要求是:理解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掌握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公式、定理、法则等知识,掌握中学数学中常见的思想方法,具有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2.课程知识了解高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

熟悉《课标》所规定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掌握《课标》对教学内容的要求。

了解《课标》各模块知识编排的特点。

能运用《课标》指导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

3.教学知识了解包括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与考试、数学课外活动、数学教学评价等基本环节的教学过程。

掌握讲授法、讨论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等常见的数学教学方法。

掌握概念教学、命题教学等数学教学知识的基本内容。

教师资格证书考试《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试大纲笔试部分

教师资格证书考试《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试大纲笔试部分

《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一、考试目标(一)科学学科与教学知识及能力掌握基础的科学知识、方法和实验技能,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以及环境的相互关系,具备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关注科学的最新发展动态;熟悉《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掌握科学课程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二)科学课程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针对初中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能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编制、选择作业。

(三)科学课程教学实施能力能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心理特征,恰当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能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适时地根据学生反馈优化教学。

(四)科学课程教学评价能力掌握科学课程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能恰当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注重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能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并改进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科学学科与教学知识1.科学专业知识(1)掌握与初中科学课程密切相关的科学基础知识,包括:大学物理中的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和原子与原子核物理知识的基础知识;大学化学中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大学生物学中的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生态学、遗传学、进化论的基础知识;大学自然地理和天文学方面相关的基础知识。

(2)能运用科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日常生活中涉及到的相关科学现象。

(3)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与最新发展动态。

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学科学问与教学力量》 (高级中学)一、考试目标(一)地理科学学问与运用力量1 .了解地理科学的特点。

2 .把握地理科学的基础学问、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础理论。

3 .运用空间思维等地理科学的方法观看、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二)地理教学学问与运用力量1.了解学校和高中地理课程的性质、地位、理念、设计思路和主要内容。

2 .把握地理教学的基础学问、基本技能和常用方法。

3.会初步运用地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地理教学的实际问题。

(三)地理教学设计力量1 .了解高中同学地理学习需求和已有学习阅历。

2 .把握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3 .能够结合详细的课题进行地理教学设计。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地理科学学问与运用1.理解地理科学的基本概念;熟识主要的地理过程;把握组成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熟识中国和世界的地理概况。

2.把握运用地图和其他地理图像、绘制地理图表等基本技能;熟识地理试验和野外观看、社会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3.把握地理科学的基本思想和学科特点;了解人地关系的进展历程、现状与趋势;会运用地理科学一般方法解释、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二)教学学问与运用1.熟识高中地理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特点;熟识高中地理课程设置和设计思路;把握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培育目标;了解高中地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方法。

2.把握地理教学的基本特点;熟识地理教材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把握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和使用条件;把握地理教学基本技能的作用和要求;把握地球仪、地理图册、投影仪、多媒体、网络等多种媒体的基本用途和使用方法;把握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和作用。

3.熟识地理教学的基本理论;能够结合详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分析和解决教学目标设计、地理教材使用、地理教学方法优化、地理教学媒体选用、地理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能力。

掌握思想政治学科的基础知识,具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综合运用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的能力。

2.思想政治课程理论知识与能力。

了解思想政治课程理论的基本知识,明确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把握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目标;理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内容目标、提示与建议,领会其蕴涵的课程设计思想与方法,具有思想政治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力。

3.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能力。

掌握思想政治教学基本理论知识;理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教学建议,领会其蕴涵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理念,具有思想政治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能力。

4.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评价理论知识与能力。

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评价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评价建议,把握其教育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与标准,具有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评价的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能力、课程理论知识与能力、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能力和教育教学评价理论知识与能力。

(一)学科知识
1.掌握与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课程密切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知识,包括经济学、政治学、哲学、文化学、法学、伦理学等课程的主要内容。

2.运用学科知识和思想政治课程理念解读、分析、评价思想政治教材,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相关问题。

3.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方法以及有关学科知识观察、分析和说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象和社会生活的相关热点问题,具有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理论知识
1.了解思想政治课程理论的基本知识,明确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功能,掌握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及其课程设计思想。

2.掌握《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课程内容、课程形态、课程结构以及课程实施要求。

3.了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各模块目标定位和教材的基本内容、体例结构及其呈现方式,能够正确地解读和处理教材。

4.运用思想政治课程理论知识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蕴
涵的课程设计思想,科学合理地设计与实施课程。

(三)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1.认识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的特点和规律,领会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熟悉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基本环节。

2.运用情境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学导式教学、活动教学、讲授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体验,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3.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教材内容,结合生活热点和学情,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和思想教育点。

4.根据高中学生认知特点、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规划教学过程,形成教学方案。

5.依据教学方案,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激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

6.根据思想政治教学情境,正确分析和处理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问题。

(四)教育教学评价理论知识
1.理解思想政治教学评价的内涵、特点和理念,掌握评价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2.运用教学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引导等功能,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协调发展。

3.运用观察、测验、成长记录等方法,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方式,客观评价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业状况。

4.运用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评价的理念和方法,恰当分析和评价教学行为,不断改进教学。

三、试卷结构
四、题型示例
1.单项选择题
(1)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发展。

这说明A.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B.消费决定生产
C.生产创造消费 D.生产决定消费
(2)思想政治课的根本特性是
A.人文性B.社会科学性
C.思想性D.实践性
2.简答题
(1)简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出效率,政府管宏观,法律管公正。


(2)简述思想政治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

3.材料分析题
下列是某老师一堂公开课的实录片段。

课题:“我们和春天有个约会”——《政治生活》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1)轻松优美地结合当前时政的引入(播放两会录像)。

(2)探究第一个问题——人民如何行使管理国家权力?——提供图文并茂的6组信息资料,归纳知识点一。

(3)探究第二个问题——人大如何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一个事例两组对比图片,归纳立法权,根据事例归纳出监督权、决定权和任免权。

并小结得出第二个知识点。

(4)探究第三个问题——人大代表如何代表人民?——播放采访身边的人大代表某老师的录像,展示她提交的课程设置改革立法议案和其他有关事例,归纳出人民代表的职责和职权,得出第三个知识点。

(5)联系学生实际提出问题——我和人大有关系吗?设置活动——“假如我是本市人大代表”。

(6)课堂小结。

巧妙联系学校旁东林书院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教导学生要关心国家的政治生活。

课堂评议时,大多数老师认为这堂课很精彩。

问题:
请结合上述课堂实录片段分析这堂课的精彩之处。

4.教学设计题
下列材料是思想政治《哲学与生活》3.7的内容标准,请阅读该材料并完成教学设计。

问题:
(1)设计出内容标准3.7的教学目标,并阐述其理由。

(2)设计出蕴涵“世界是普遍联系”原理的问题情境和探究教学活动方案(不少于300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