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尤需治未病浅析
中医“治未病”思想浅析
于心 ,心属君火 ,为物所感则易动 ,心 动则相火亦动 ,动则精
自走 ,相火翕然而起 ,虽不交会,亦 暗流而疏泄 也。所 以圣贤 教人收心养心 ,不使邪火妄动 ,保持 阴平 阳秘 。 ③饮食有节 :朱丹 溪 在 《 格致余论 》中认为 :“ 人身之 贵 ,父 母遗体 。为 口伤身,滔滔 皆是 ” 。食物 的性 味有阴阳之
的关系 。人 的精 神情志活动可影 响机 体气机 的正常 升降 出入 。
“ 则气 上 ,喜 则气 缓 ,悲 则 气 消 ,恐 则 气 下 ,惊 则 气 乱 , 思 怒
则气 结” 思伤脾 ,喜伤心 ,恐伤 肾,怒伤肝,忧伤肺 ”故在 。“
寒 既浅,气血脏腑未伤 , 自然治之甚易 ;至于邪气 深入,则邪 气 与正气 相乱,欲攻邪则碍正 ,欲扶正则助邪,即使 邪渐 去, 而正气 已不支矣……所 以人之患病,在客馆道途得者 ,往往难
临床 的常识 ,早在 《 伤寒论 》就有很多诸如 “ 服桂枝汤 ,犬汀
出后 ,大 烦 渴 不 解 ,… … 白虎 加 人 参 汤 主 之 ”等 的条 文 :不 效 不 更 方 ,是 临 床 真 正 识 得 病 机 的表 现 ,需 要 的实 力 和 胆 识 ,如 《 寒 论 》 条 文 :“ 阳病 , 初 服 桂 枝 汤 ,反 烦 不 解 者 ,先 刺 伤 太 风 池 、 风 府 ,却 与 桂 枝 汤 则 愈 ” ,抓 住 了疾 病 之 病 机 , 静 待 药 效 的 的积 累 ,不 贪 一 日之 功 ,是 临床 的高 境 界 。综 上 ,古 医 家 驾 驭 中 医 的 “ ” 的 能 力 是 很 强 的 ,并 经 过 了认 真 思 考 。 效
浅谈中医“治未病”(一)
浅谈中医“治未病”(一)【关键词】治未病;疾病预防;中医中药人类健康是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拥有未来的基石。
中医学有“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名言,也就是倡导养生保健,防患于未然。
我们将从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变、饮食结构的调整、身心的自我调理等方面,探讨如何“治未病”,如何防微杜渐、未雨绸缪,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
1“未病”及“治未病”的含义“未病”不是“胃病”,是未来的“未”,指的是未发生的疾病。
对老百姓来说,这是个新概念,因为它跟“胃”是谐音字,没有看到字,很容易就会认为“治未病”是“治胃病”。
“未病”,就人体而言,就是指未来可能发生的疾病。
中医“治未病”起源于我国的《黄帝内经》。
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原创性的中医,有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
《黄帝内经》是我国第一部经典的中医理论著作,它全面系统总结了春秋战国时期以及以前中医发展的历程和实践经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距今也有2500多年了。
《黄帝内经》分为《素问》、《灵枢》两部分,共18卷,126篇,13方,博大精深,具有“通贯三才,包罗万象”的多学科知识,其中包括了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思想等,它标志着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确立。
《黄帝内经》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中医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针灸方药、养生预防等各方面内容,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黄帝内经》这部医学著作是假托黄帝和他的臣子歧伯所著,前后由多位中医名家共同完成,所以中医也称为“歧黄之术”。
《黄帝内经》的方法论和认知论和古希腊的医学思想其实有很多的相通之处,但是到了今天,西医已经逐渐占据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原本的传统中医逐渐萎缩,甚至西化。
“治未病”在卵巢早衰早期诊治与预防中的价值
“治未病”在卵巢早衰早期诊治与预防中的价值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标准有了更高的要求,追求“健康”的核心是防患于未然,“治未病”理论以其非凡的超前意识,显示出独特魅力。
本文主要就卵巢早衰的现状,提出早期诊治、防病于未然的必要性,就体现中医“治未病”在卵巢早衰诊治与预防中的价值,提出个人之浅见。
1 卵巢早衰的概念中医虽无卵巢早衰的病名,但从其临床特点来看,与历代医籍所记载的“血枯”、“闭经”、“不孕”等较相似。
中医学认为:月经生理与“肾”、“天癸”、“冲任”密切相关。
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主藏精气,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之根本,且精血同源,直接为胞宫的行经、胎孕提供物质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研究认为,“肾气”对女性来说,主要指在大脑皮层控制下,下丘脑原垂体原卵巢轴的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天癸”相当于下丘脑分泌的促性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类物质;“冲任”类似于女性性腺卵巢及其所产生的卵细胞和性激素的作用。
因此,卵巢早衰的病因病机,与“肾”、“天癸”、“冲任”的失调息息相关,其形成也是有序渐进,逐渐终成。
卵巢早衰的西医诊断标准:40岁以前出现至少4个月以上闭经,并有2次或以上血清FSH>40IU/L,E2<73.2pmol/L[1]。
中医诊断标准:40岁以前断经,月经稀少,渐至闭经或忽然停经,洪热汗出,潮热面红,五心烦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形体消瘦,阴道干涩,B超示子宫偏小或两侧卵巢偏小,未发现卵泡,或连续检测仪见极少数未能发育的小卵泡,血清雌激素水平低下,FSH水平明显升高,舌红或有裂纹,少苔,脉细数[2]。
由于该病一旦确诊极其难治,因此,卵巢早衰的预防和早期诊治显得尤为重要。
2 卵巢早衰的防治2.1已病防变,重视早期诊治多数卵巢早衰患者在确诊前,都有或长或短时期的月经频发或稀发,或量多,或量少淋漓难净或反复失眠,或抑郁焦虑,或下肢拘挛、手足麻木,或面部黄褐斑反复祛斑史,或周身乏力、神情淡漠等症状,这些往往是卵巢早衰早期由于雌激素减少引发的一系列前期表现。
中医学“治未病”理论内涵及其指导意义
1、“治未病”理论的核心概念和思想内涵
(3)瘥后防复:在疾病康复后,继续调理身体,巩固疗效,防止疾病复发。
2、“治未病”理论的中医理论 基础
2、“治未病”理论的中医理论基础
“治未病”理论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等 学说。这些学说为“治未病”理论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如根据阴阳五行 学说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根据脏腑经络学说进行针灸和按摩等。
中医学“治未病”理论内涵 及其指导意义
01 引言
03 参考内容
目录
02 内涵解析
引言
引言
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 床经验闻名于世。其中,“治未病”理论是中医学的核心理念之一,强调在疾病 未发生或未恶化之前进行防治,以达到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本次演 示将深入探讨中医学“治未病”理论的内涵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指导意义,以期 为现代医学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3、“治未病”理论在健康保健领域的应用
因此,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治未病”理论对于促进人们的健康水平、推动 医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内容
治未病理论指导骨质疏松健康教 育
治未病理论指导骨质疏松健康教育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根据治未病 理论,开展骨质疏松健康教育对于及早预防和治疗此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 将指导读者如何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开展骨质疏松健康教育。
3、“治未病”理论在健康保健领域的应用
结论 中医学“治未病”理论作为预防医学的代表,强调在疾病发生之前进行防治, 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理论基础。在临床实践中,“治未病”理论不仅对 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现代医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治 未病”理论在健康保健领域的应用也显示出广阔的前景。
“健康中国”背景下中医“治未病”理念及现实意义探讨
中医“治未病”理论强调在疾病发生之前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调理,主要包 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未病先防:在身体尚未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采取适当的调理措施,如 饮食调整、运动等,以增强身体素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2、既病防变:当身体出现某种不适症状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疾病 进一步发展。
3、瘥后防复:在疾病康复后,继续采取调理措施,防止疾病复发。
一、中医“治未病”的概念和含 义
中医“治未病”是指通过合理的饮食、作息、运动等方式,达到预防疾病、 保持健康的目的。治未病理论强调重视身体健康,及早发现疾病的先兆,采取措 施进行干预,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二、中医“治未病”的历史和起 源
中医“治未病”理念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古代医家如华佗、张仲景等。 华佗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认为预防胜于治疗。张 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治未病”的治疗原则,强调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 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4、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中药进行调理和治疗。
谢谢观看
“健康中国”背景下中医“治未病” 理念及现实意义探讨
目录
01 引言
03 现实意义探讨
02 中医治未病理念 04 参考内容
引言
在当今社会,健康成为了人们越来越的焦点。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 中医“治未病”理念逐渐引起了广泛。治未病旨在预防疾病发生、发展,强调养 生、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综合调理,为建设健康中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 持。
亚健康状态的表现及原因
亚健康状态通常表现为身体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大、食欲不 振、便秘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持续很长时间,影响生活质量。亚健康状态的原 因有很多,如工作压力大、生活习惯不规律、饮食不健康、缺乏运动等。此外, 环境污染、电磁辐射等因素也可能导致亚健康状态。
论“治未病”思想对防治子宫颈病变的指导意义
骨空论》 所谓 “任
脉为病, ……女子带下瘕聚 。 ” ③从整体而言 , 带下病 的发生主要由脾肾二脏机能失调 , 三焦气化不利 , 水液 不从正化而成湿, 成为下焦湿热的内在因素 , 湿热下 注, 湿毒蕴结。 湿为阴邪 , 其性粘滞胶结 , 久病成瘀, 湿 瘀互结, 瘀而生热化毒, 毒聚肉腐 , 损及带脉而成带下。 2. 3 宫颈病变的治疗 2. 3. 1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
陕西中医 2008 年第 29 卷第 7 期 综上所述 , 脾肾健, 正气充沛, 则免疫功能良好。 反 之, 脾肾衰 , 正气不足 , 则免疫功能低下。 因此, 培补脾 肾, 固护正气, 则是保证免疫功能正常的前提。祖国医 学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 孕育着许多医学免 疫学的知 识, 而新免疫学说又赋予祖国医学以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84 9
Hale Waihona Puke [ 1] 贺 鹏, 王焕生, 贺新 怀 . 浅 痰脾胃 为中心的 健康观 [J ] . 陕西中医, 2008, 29 (1) : 88270. (收稿 2008203 2 20; 修回 2008 2 04 2 09)
论 “治未病” 思想对防治子宫颈病变的指导意义
张晓春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 ( 530023 ) 摘 要 目的: 论述 “治未病” 思想对防治子宫颈病变的指导意义。方法: 归纳相关文献资料 , 结合 当代研究成果对命题进行探讨。 结论: 防治宫颈病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是体现 “治未 病” 思想的一个研究领域。 中医妇科学要在 “治未病” 思想的指导下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深入 研究 “宫颈病变” 。 主题词 子宫颈肿瘤 �中医药疗法 预防医学 治末病 《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 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 症多归之于 “带下病” 的范畴内论治, 近年编著的中医 妇科学专著中增添了急慢性宫颈炎的辨证施治, 有利 于临床防治子宫颈疾病。 带下病是指带下量明显增多或减少, 色、 质、 气味 发生异常 , 或伴全身、 局部症状者, 古人称 “下白物” 、 “流秽物” 、 “白沃” 、 “赤白沃” 、 “白沥” 、 “赤沥” 、 “赤 白 沥” 等。 2. 1 临床表 现: 主要症状: 带下量多, 色、 质、 气味 异常。 次要症状: 阴部瘙痒、 腰骶部酸痛坠胀、 小腹少腹 作痛 , 小便频数、 倦怠乏力等。 2. 2 病因病机: 根据国内有关专著及教科书的总 结, 带下病的病因病理可以归纳为: ①病因与 “湿” 邪关 系密切。 前人有 “诸带不离湿” 之说 , 《傅青主女科》 中亦 提出 “夫带下俱是湿症” 。 湿毒内浸和湿热互结流注下 焦, 伤及任带, 任脉损伤 , 带脉失约发为带下。 ②局部病 变的形成与子宫、 任、 带脉关系密切。从子宫而言主要 是其藏泻功能有所失司 , 由于湿邪或湿毒外侵, 或内生 湿邪伤及任带二脉, 或由于胞宫中内有干血化湿生热 伤及任带二脉使子宫藏泻失司; 如尤在泾 《金匮要略心 典》 称之为:“胞宫生湿, 湿复生热, 所积之血转为湿热 , 所腐而成白物” , 这也是形成带下病的一种机制。 对于 任带二脉与带下病的关系主要根据 《内经》 《难经》 的认 识及后世医家的认识而来, 如 《素问
中医“治未病”在妇女保健中的运用培训课件
儿童体质好坏直接影响到儿童生长发育
疾病多少 康复速度 智力发育,关系到
人类的整体素质和可持续健康成长。平时
家庭保健要重视儿童消化情况,包括口腔
气味,胃纳好坏,大便的通畅情况,是预
防儿童每次发病先兆期干预的关键点。
中医“治未病”在妇女保健中的运用
29
“护苗”体质辨识分型——足三里、迎香计划
要运用现代保健方法的干预,也要以脾胃为中 心,扶养好体内正气,观察和干预好儿童发病的 先兆,特别是消化系统的异常,才能提高儿童体 质,减少疾病的发生。
足三里、肾俞、涌泉计划 +气海(补法) +关元(补法) +血海(补法)
+三阴交(补法) +丰隆(泻法)
湿热质
清热祛湿
三仁汤加减
+阴陵泉(泻法)
气郁质
理气解郁
四逆散加减
+阳陵泉(泻法)
瘀血质 特禀质
活血化瘀 补益气血
血府逐瘀汤加减 八珍汤加减 中医“治未病”在妇女保健中的运用
+血海(泻法) +神门(补法24)
中医“治未病”在妇 女保健中的运用
常人中医女性生理特点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 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 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发长 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 七三阳脉衰于止,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 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 各期均要保持情绪稳定和健康生活方式(饮食、休 息、营养、起居、运动)
中医孕前体质,开展足三里、
肾俞、血海计划
➢月经是妇女生育能力的一种重要信号,所以观察其色、 量、期是关键; ➢白带是妇女生殖能力的阴血展示,也是精子爬行的天梯, 所以观察其的质、量是关键; ➢结合临床的证候表现,进行辨证分析。
浅谈中医治未病的理念_浅析中医治未病(精选5篇)
浅谈中医治未病的理念_浅析中医治未病(精选5篇)浅谈中医治未病的理念_浅析中医治未病篇1中医治未病的含义“不治已病治未病”是至今为主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这样才能掌握疾病的主动权,达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术”。
故朱震享在《格致余论》中说:“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怯;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
夫:口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
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治未病”思想源自《黄帝内经》,历代医家乃至现代医学对“治未病”思想都极为重视。
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将人群的健康状态分为三种:一是健康未病态;二是欲病未病态;三是已病未传态。
因此,“治未病”就是针对这三种状态,具有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施治防微杜渐和已病早治防止传变的作用。
治未病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
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
治未病包含两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
①摄生防病。
《黄帝内经》中“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论述历代医家都极为重视,并通过他们的医学实践加以运用和发挥,使其成为别具特色的预防医学理论。
只有强身才能防病,只有重视摄生才能强身。
摄生是以调摄精神意志为宗旨,思想上要保持安闲清静,没有杂念。
精与神守持于内,避免过度的情志变动,心胸开朗,乐观愉快,这样就能达到补养真气的目的。
对于外界不正常的气候和有害的致病因素,要及时避开,顺从四时寒暑的变化,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
要求人们饮食有节制,生活起居有规律,身体虽劳动但不使其过分疲倦,同时还要节欲保精。
中医治未病在妇女保健中的运用
干预措施
根据中医治未病的理论,为受 试者制定个性化的调理方案, 包括饮食调理、运动锻炼、情
志调摄等方面的指导。
实证研究的对象及结果
3. 心理状况
干预后受试者的心理状况也得到了改善, 如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有所减轻。
研究对象
实证研究选取的受试者年龄范围为18-60 岁,其中城市妇女占50%,农村妇女占 50%,涵盖了不同的职业和地域。
02
个性化诊疗
中医治未病强调个体差异,根据每个女性的体质和症状,制定个性化
的保健方案,提高保健效果。
03
整体观念
中医治未病注重整体观念,将人体看作一个有机整体,各个器官、系
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这种整体观念在妇女保健中具有重要指
导意义。
中医治未病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中医治未病在妇女保健中的运用将越来越广泛。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 ,中医治未病将更加注重现代化、科学化,不断完善理论体系和实践技能。
心理因素对保健的影响
妇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如焦虑、抑郁等,这些心理 因素会对妇女的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中医治未病在妇女保健中的应用
中医妇科历史悠久
中医妇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 富的经验,对许多妇科疾病的 诊断和治疗都有独特的见解。
中医治未病思想
中医强调“治未病”,即预防疾 病的发生和发展,这一思想在妇 女保健中具有重要意义。
脾胃为后天之本,调理脾胃可以增 强人体正气,改善体质,预防疾病 的发生。
防治结合
在预防疾病的同时,注重治疗已病 ,防止疾病传变和恶化。
02
中医治未病与妇女保健
妇女保健的现状及问题
“治未病”思想对防治卵巢功能早衰的指导意义
“治未病”思想对防治卵巢功能早衰的指导意义屈红【摘要】“治未病”思想源于《内经》,该理论在卵巢功能早衰(POF)的防治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分析其所阐述的思想,笔者归纳为未病先防、将病先调、既病防变、瘥后防复4个方面.根据该思想,结合POF的病因病机及中医药治疗理念,发挥中医药防治疾病的优势,通过畅情志、善饮食、慎起居及中医药干预,对延缓卵巢功能过早衰退,具有临床指导意义.【期刊名称】《河北中医》【年(卷),期】2016(038)005【总页数】3页(P768-770)【关键词】卵巢功能早衰;未病;中药疗法;预防和控制【作者】屈红【作者单位】甘肃省中医院妇科,甘肃兰州73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75;R714.210.5卵巢功能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指女性40岁前由于某种原因引起闭经、不孕、雌激素缺乏及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一种疾病[1]。
传统医学虽无POF之名,但根据临床表现,将其归于血枯、闭经、不孕、早发绝经等范畴。
其特点是患者未到七七之年而出现月经停闭,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
但从目前研究来看,POF病因病机复杂多变,临床症状严重,疗效不佳,依然是生殖、内分泌疾病中的难点。
因此,如何延缓卵巢功能下降的速度和保养卵巢,是目前临床需要研究及解决的问题。
笔者认为中医“治未病”思想对防治POF具有非常重要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1.1 肾精亏虚,天癸早竭,冲任衰少中医学认为,肾藏精,主生殖,为先天之本,天癸之源,与神经内分泌、生殖等密切相关。
早在《素问·上古天真论》有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傅青主女科》云“经水出诸肾”“经水早断,似乎肾水衰涸”“肾气本虚,何能盈满而化经水外泄”。
可见肾与天癸、冲任在女性月经及生殖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治未病”理论在护理实践中应用
“治未病”理论在护理实践中应用目的:探讨中医“治未病”思想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及其作用。
方法:在领会“治未病”思想真正内涵的基础上,在妇儿中心护理单元开展孕产妇、新生儿体质辨识及个性化中医护理干预研究,以探索中医“治未病”思想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领域和作用。
结果:该护理单元的中医护理参与率达85.7%,较上一年度提高了53.5%。
个性化、整体性护理实施率达83.5%,服务人群对中医护理的认可度达95.3%,服务人群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2006年度提高了9.5%。
结论:中医“治未病”思想在护理工作中应用领域广泛,可促进护理工作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确保“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的护理工作目标的实施和推行。
标签:体质辨识;治未病;中医护理在《黄帝内经》中,中医的医学理论是我国的一大精华,中医提倡治未病,强调预先采取措施来防止疾病的发展,防止疾病的发展。
1 “治未病”的实践思想内涵1.1针对治未病的思想,我们可以为更多的人群服务,可以通过对健康人群的指导加强个性化的方法研究,我国在该领域人群广泛,所以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提高对健康人群的指导。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己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就是要告诉我们提前做好准备,更好的为人群服务。
1.2 疾病的发生有的是已经处于萌芽的状态,并没有出现一定的征兆,所以此时我们更需要及时的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这就是治未病的主要内涵,把疾病扼杀在摇篮之中。
当我们的身体感到疲惫,或者是高血压、高血脂等人群,我们就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是锻炼、饮食的调节来让他们的身体走出亚健康的状态,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1.3 治未病在日常生活中就是要提早的预防,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恢复健康,减轻痛苦,对于患病的人要采取早点治疗,防止发生不好的反映,并且要注意防止复发,患者及时没有感到病情的严重性,也要及时的采取治疗,防止疾病的恶化和蔓延,有的时候虽然已经没有病症,此时也要进行调理,恢复正常的气血、恢复正常的阴阳,使之达到平衡,因此在医院,做好后期的护理很重要,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病人的痛苦。
中医学“治未病”思想浅解.
中医学“治未病”思想浅解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中医学认为“上医治未病”、“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
这种以“治未病”为中心的预防思想要优于以治已病为中心的医疗思想,不仅能减少疾病的发生发展,而且能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
老年养生“治已病”是很重要的,因为有病不治如养猛虎,有朝一日会葬送人的生命。
但是,从养生、健康长寿角度看,“治未病”更为重要,因为老年人经不起疾病的折磨,而“治未病”则可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化和反复。
它更有助于老年人健康长寿和颐养天年。
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有四大方面:(1)未病先防。
中医学的“治未病”首先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前,防患于未然,采用气功等养生之术,增强机体、脏腑的御病能力,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诸多致病的因素和条件,使疾病不至发生,西医称为预防医学。
诸如预防感冒、中暑,预防空调病,预防肝肾病、肠胃病、糖尿病、心脏病,预防各种传染病,预防癌症等等。
如果老年人能把预防疾病思想贯穿到整个生活之中,那么就能减少许许多多疾病的发生。
(2)救治萌芽。
在人的健康和疾病之间有一个亚健康,即它既不是完全健康,又未达到疾病程度,人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有些失调,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疾病危险因素,处在患某种疾病的前期状态,即出现了疾病的萌芽状态。
这种状态需及早发现并设法防止它转化为疾病,这就是“上工救萌芽”的“治未病”,即把疾病消灭在萌芽之中。
老年人的机体、器官、组织都在退行性变化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疾病的前期,诸如糖尿病前期、癌症前期、肾肝病前期等等,如遇这种“萌芽”状况,赶快就医,定期检查,并防止它转化为疾病,否则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3)既病防变。
老年人常常患有这样或那样的疾病,这并不可怕。
问题在于要正确对待疾病,要抓紧时间进行治疗,加强养生,防止疾病的恶化和转化成更严重的疾病,如思糖尿病者一定要防止糖尿病综合症发生,防止危及生命的低血糖,要防止肾病向尿毒症和肾力衰竭转变。
浅议针灸“治未病”
谢谢观看
总之,古代针灸“治未病”方法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预防和治疗疾病 的方法。通过深入了解和掌握古代针灸的应用技巧和优势,我们可以更好地将其 应用于现代医学实践中,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针灸治未病:预防胜于治疗
在中医理论中,未病是指尚未表现出明显症状的疾病或身体不适。此时,通 过针灸治疗可以及早干预,调整身体状态,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本次演示将深 入探讨针灸治未病的方法和优势。
探讨针灸治未病的优势
针灸治未病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性:针灸是一种非药物疗法,因此不存在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2、有效性:针灸治未病可以帮助患者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恶化,减轻疾病的 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经济性:针灸治疗相对于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来说成本较低,且医保可 以部分报销,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针灸治未病是指通过针灸的方法,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以预防疾病 的发生或减轻疾病的症状。针灸治未病的目的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或病情尚轻时, 通过调理人体内在环境,使机体恢复到健康状态。这一概念体现了中医的“防重 于治”的思想,强调在疾病发生之前进行干预,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和恶化。
在实际案例中,针灸治未病的应用也十分广泛。比如,对于一些慢性病患者, 医生可以通过针灸帮助他们调整身体内部环境,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 生。对于一些常见病,如感冒、咳嗽等,针灸也可以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2、刺激方法:采用针刺、艾灸、 拔罐等方法刺激穴位。
3、操作流程:消毒、进针、行针、留针、出针等步骤需严格规范操作。 4、疗程安排:根据病情制定适当的疗程,一般为3-5次/疗程,1-2天/次。
针灸治未病的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实惠:相比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成本较低,长期受益,性价比高。
“治未病”理论在妇产科临床应用初探
“治未病”理论在妇产科临床应用初探摘要通过对“未病先防”与产后摄身、“既病防变”与妇女亚健康两方面应用举隅,阐述了“治未病”理论在妇产科领域疾病防治过程中具有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治未病产后摄身妇女亚健康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起源于两千多年前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该书《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记载:“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张仲景结合自己的经验在《金匮要略》中较全面地补充和发展了《内经》“治未病”思想,明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这些论述的精神实质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未病先防”,即在未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积极预防,防止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防变”,即已病之后运用多种手段防止疾病的发展、传变。
由于女性生理的特殊性,经、孕、产、乳皆以血为用,极易耗血,机体常处阴血不足,又社会环境、传统观念、家庭及生活行为方式的变化等对女性的精神心理及机体适应能力的严重冲击都易产生自身应对能力的不平衡,出现机体病理性改变,故“治未病”的思想在妇产科领域疾病防治过程中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未病先防与产后摄身疾病的发生与否取决于人体正气的强弱与环境致病因素对人体的影响。
未病先防就是强调养护人体正气,防御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
妇女产后,由于分娩用力、产时创伤、失血出汗、产后哺乳等生理病理特点,容易产生以下几方面表现:①产后气不足而血亦虚,②产后易伤损奇经八脉,⑨产后多瘀血为患。
总之,产后病人常常元气大损,阴血骤亏,又多瘀血,故有“产后百脉空虚”、“产后多虚多瘀”之说[1]。
正气不足,外邪侵袭易导致产后诸疾。
历代医家均重视对产后病的预防,强调采取特殊措施进行产后康复保健。
《女科秘旨·临产须知》说:“产后月内宜戒怒气,勿受惊怒,勿劳神气,谨慎饮食。
”尤其是产后未满百日,不可行房事。
《胎产心法·产后禁忌论》说:“凡产后百日内,不詈骂,少劳碌,禁淫欲,终身无病。
浅谈“治未病“
浅谈"治未病"发布时间:2021-04-08T15:38:06.320Z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24期作者:唐诗[导读] 在人类生命进程中,各类疾病是影响生命质量最为重要的不利因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唐诗什邡市中医医院四川什邡 618400在人类生命进程中,各类疾病是影响生命质量最为重要的不利因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总是将保障生活质量挂在嘴边,而生活质量并不单单是各种物质生活基础,身体健康才是高生活质量的基础。
疾病将直接打破人们平静的生活,并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提到疾病我们就会想到治疗,大多数人都是在感到身体不适后,前往医院进行检查确诊了某些疾病后,再针对性进行相应治疗,而已经患病后采取的治疗措施只能起到缩短患病周期缓解症状,最大限度降低疾病对身体损害的作用,其实从实际需求角度来看,我们应注意加强相应的预防保健工作,在疾病尚未形成之时采取正确的调理养生理念,以达到降低疾病发病率,切实保障自身健康的目的。
中医理念中向来都有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这一理论最早源自于黄帝内经,通俗解释就是说,我们应在日常生活中就注意养生调理,而不是等待生病后再去治疗,另外从更深层次来看已经患病后,就需要尽早采取治疗措施,避免病情延误,而对于已经患病的患者而言,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增加,对身体的损害也是极为关键的。
为了让大家对于中医理论中治未病的相关内容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其实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万事万物,在生活行为习惯方面,也必然存在一系列对于自身健康有不利影响的内容,正所谓人吃五谷杂粮,谁都不可避免的面临一些健康威胁,但是在保障自身健康这一方面,很多人所采取的相应措施是不同的,一部分人患病后出现各类不适症状,他们能够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治疗,但是在以往的日常生活中并没有特别重视相应的保健工作,还有一部分人即使患病后出现了一些轻微的不适症状,也没有引起重视,在既往日常生活中更没有重视自身身体的保养,此类人往往在病情进一步发展,不适症状进一步加剧时,才前往医院进行检查治疗,而此时其病情已相对比较严重,自身健康受到了更大影响。
治未病在生殖领域中的应用
23保 健2015.09《黄帝内经》云:“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多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以预防为主,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卓越的成就。
但治未病用于生育方面的并不太多。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对优生优育的重视,治未病用于生殖领域日渐凸显其重要性。
随着科学的日益发展,各项婚前检查、孕前检查目前都比较完善,遗传病、传染病明显减少。
但随着一部分人生活不规律,各方面压力增大,不注意养生,造成阴阳失调、气血不足者日益增多。
故在准备生育之前,宜用中医中药调理,使机体阴阳平衡、气血充足、阴平阳秘,建立适应孕育宝宝的环境。
一、种子先调经要注意月经周期是否正常,是否有经期提前错后、经量过多过少等现象。
1.月经先期的病因病机与血热气虚有关,血热迫血妄行,气虚冲任不固。
治疗以清热、益气固冲任为主。
清热不宜用大苦大寒之品,以防克伐生气,益气固冲任不宜过于腻补,若有瘀者,适当活血,不宜破血。
2.月经后期的机理主要是气血运行不畅、冲任受阻,以至血海不能按时充盈,治法以温经养血行气为主,慎用苦寒及破血的药物。
3.月经不定期主要与肝郁肾虚有关,肝郁应疏肝健脾养血调经,肾虚以补肾气调冲任为主。
4.月经过多是气虚、血热造成,气虚者宜固气摄血,血热者宜清热调经。
5.月经过少多由血虚、血瘀、痰湿所致,血虚者补血为主,佐以益气扶脾。
血瘀者宜活血行瘀。
痰湿者宜化痰行滞,佐以活血。
任何月经异常都有可能影响女子受孕。
故《女科要旨·卷一》曰:“种子之法,即在于调经之中。
”《万氏妇人科·卷一》曰:“女人无子,多因经侯不调,药饵之辅,尤不可缓,若不调其经侯,两与之合,徒用力于无用之地。
”《济阴纲目》曰:“求子之法,莫治未病在生殖领域中的应用河北省邯郸市中医院 张 巍 056001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24保 健医疗保健2015.09先调经。
中医治未病理念在妇科健康管理中的作用
中医治未病理念在妇科健康管理中的作用发布时间:2021-06-16T13:47:22.827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7期作者:徐君君主管护师[导读] 中医治未病理念是中医防治当中的核心性理念,其与健康管理“防范疾病、健康养生”的理念是相似的。
徐君君主管护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河南郑州,450000【摘要】中医治未病理念是中医防治当中的核心性理念,其与健康管理“防范疾病、健康养生”的理念是相似的。
本文介绍了将中医治未病理念在妇科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及作用,从中医疾病防治为主,实施对应的妇科健康管理方法,为达成疾病先防治、患病后防范病变、病后防范复发的作用。
【关键词】中医治未病理念;妇科健康管理;;应用效果中医“治未病”理念源于《黄帝内经》,近些年,经过中医理论的不断完善,在临床中进行实践的的过程中,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健康管理模式已经构建。
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健康管理模式应用,能够明显提升各个科室的管理效率,也为病人的疾病防范提供了基础,更好的表现出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模式当中疾病预防理念[1-2]。
随着医疗环境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民众对于健康的防治有了更高的追求。
国家的健康战略逐渐发生改变,倡导近年来国家的健康战略重点前移,提倡将中医药的治疗方式与健康管理进行融合发展,中医治未病理念在妇科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更为完善,作用效果更为深入。
一、中医治未病理念治未病理念属于中医当中的核心理论之一,治未病理念是中医当中特色的健康管理方案,以此同时,也是传统养生中的方法。
源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论》当中[3],具体内容为:未出现疾病先防治、疾病防范病变、病后防治复发等,治未病理念能够应用在人生命的开始到结束整个过程当中,具体为三个阶段:疾病出现前、出现时、出现后。
通过对病人体质的状况进行判断,从而做出对应的防护方式。
二、健康管理思想与治未病健康管理是对病人的健康状况实施全面检测,并分析详细信息,为病人进行健康防护上的指导。
中医治未病理论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与体会
中医治未病理论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与体会本文探讨了中医治未病理论在临床护理中的具体应用,通过主管护士的系统理论培训,建立了中医体质分类测评制度,行中医护理干预,并与其他其他科室或医院进行实践的交流,针对我中心的中医护理,提高了几点建议。
标签:治未病;临床护理“治未病”一词首见于《素问.四气调身大论篇》即”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后经历代医家不断丰富与发展,到明清已形成较为完备的理论及实践体系。
其核心思想即无病早防,即病防变[1]。
治未病理论对护理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科为全军中医针灸康复技术中心,在临床护理中一直致力于将中医理论更好地融合于护理实践中。
近年来我中心运用治未病理论指导护理实践开展,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开展情况及体会汇报如下:1 进行主管护士的系统理论培训为保证其中医护理思想的更好实施及有效运用治未病理论于临床护理实践,我科建立了系统的中医理论培训与考核方案。
1.1 中医基础理论系统讲座每周定期对护士(高年资)进行中医基础理论培训,每期培训时间为2个月。
每年进行1次。
由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主讲,以贴近临床实践、必须熟练掌握的理论及中医护理操作为主:其中主要包括中医脏象理论、望诊、问诊、闻诊、舌诊,经络学基础及重点保健穴的基本知识,常用中药及药膳疗法。
护理操作包括:穴位拔罐、刮痧疗法、保健灸法、捏脊疗法、耳穴贴敷、药物熏蒸疗法等。
1.2 考评方法培训结束后组织统一考核。
科室内部在已建立的题库内对所学理论进行理论考核。
中医操作部分亦进行演示及讲评。
通过理论及实践考核的护士(高年资)方可进行中医特色护理实施。
通过梯次培训、考核及临床实践,逐步提高我科护士中医护理水平,保证治未病理论在护理实践的更好运用。
2 建立了中医体质分类测评制度2.1对患者进行体质分类中医体质辨识理论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在70年代提出,已形成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在中医护理实践中已得到较广泛的运用,其将患者按体质共分为九类,包括:平和质、气虚质、血瘀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及特异质九种体质[2]。
黄帝内经治未病理论在妇科炎症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黄帝内经治未病理论在妇科炎症性不孕症中的应用【摘要】妇科炎症发病率高,病程缠绵,是妇科难治性疾病之一,妇科炎症尤其是盆腔炎症性疾病引起的不孕已经逐渐取代排卵因素性不孕,占不孕症的40%~50%。
《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内容涵盖“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等。
在妇科炎症和妇科炎症性不孕症防治领域中,“治未病”理论同样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现将研究体会阐述如下。
【关键词】黄帝内经;治未病理论;妇科炎症;不孕症1、未病先防,摄生养性治未病分三层含义,第一层是未病先防,第二层是既病防变,第三层是病愈防复[1]。
实际上最重要的是未病先防,很多人不了解,以为治未病是脾胃的胃,有的甚至叫治未病。
实际上是在还未生病之前进行调理、调养,让人不生病,少生病,生病以后可以尽快痊愈,而非继续加重,这就是治未病的含义。
《黄帝内经》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2]。
解释为:圣人不等疾病已经发生再去治疗,而是治疗在疾病发生之前,如同不等到乱事已经发生再去治理,而是在它发生之前开展治理。
如果疾病已发生,然后再去治疗,乱子已经形成,然后再去治理,那就如同临渴而掘井,战乱发生了再去制造兵器,那不是太晚了吗?故基于“未病先防”的思想,妇人应在妇科炎症和妇科炎症性不孕症发生之前,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预防。
1.引发不孕症风险的妇科炎症有哪些2.1阴道炎症引起不孕:外阴阴道炎可为一般性或特异性感染,其中较为常见的为滴虫、真菌感染或细菌性阴道炎,近年来性传播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引人注目[3]。
2.2宫颈黏液引起不孕:当卵巢功能失调(如无排卵、黄体功能不全和抗雌激素作用的药物应用)时,宫颈黏液分泌的数目和质量异常将影响精子的活动、储存、成活和获能而致不孕[4]。
2.3宫颈炎引起不孕:宫颈炎本身并非一定造成不孕,然其炎症造成的局部内环境改变则是引起不孕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