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地方课程上册教案讲解学习
地方课程六年级(上册)
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六年级上册《预防艾滋共同参与》备课本学校年级教师2014年9月2日一、认识艾滋病1、什么是艾滋病【教学目标】1、知道艾滋病、艾滋病病毒的医学名称和英文缩写。
2、了解艾滋病病毒的藏身之处。
【教学重点】知道艾滋病、艾滋病病毒的医学名称和英文缩写。
【教学难点】了解艾滋病病毒的藏身之处。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说一说:你对艾滋病知识有哪些了解。
2、揭示课题:认识艾滋病。
二、探究学习1、自读教材第1至4页。
思考:(1)艾滋病、艾滋病病毒的医学名称和英文缩写分别是什么?(2)艾滋病病毒藏身何处?2、小组交流上述问题。
3、集体交流。
三、总结收获交流本节课学习中你的主要收获或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2、艾滋病病毒的特点【教学目标】1、掌握艾滋病病毒两个重要的特点。
2、了解生活中的哪些行为会感染艾滋病,哪些行为不会感染艾滋病。
3、了解艾滋病对人体的危害性。
【教学重点】掌握艾滋病病毒两个重要的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生活中的哪些行为会感染艾滋病,哪些不会。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说一说:你对艾滋病知识有哪些了解。
2、揭示课题:艾滋病病毒的特点。
二、探究学习1、自读教材第5至8页。
思考:(1)艾滋病病毒有什么特点?(2)生活中的哪些行为会感染艾滋病,哪些不会?(3)艾滋病对人体有哪些危害?2、小组交流上述问题。
3、集体交流。
三、总结收获交流本节课学习中你的主要收获或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3、艾滋病的发展时期【教学目标】1、知道艾滋病的潜伏期和发病期两个发展时期。
2、了解艾滋病每个时期大概的时间。
【教学重点】知道艾滋病的潜伏期和发病期两个发展时期。
【教学难点】了解艾滋病每个时期大概有多长的时间。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说一说:你对艾滋病知识有哪些了解。
2、揭示课题:艾滋病的发展时期。
二、探究学习1、自读教材第9至12页。
思考:艾滋病的发展分为哪两个时期,每个时期大概有多长的时间?2、小组交流上述问题。
六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
六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培养学生的地域认同感。
2. 通过学习地方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地方历史与文化1. 介绍家乡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
2. 分析地方文化的特点和影响。
第二课时:地方地理与环境1. 讲解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
2. 介绍家乡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第三课时:地方风土人情1. 分析家乡的风俗习惯、传统节日。
2. 探讨地方方言、民间艺术等特色文化。
第四课时:家乡的保护与发展1.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2. 提出保护家乡环境、传承文化的措施。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地方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内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特色文化。
3. 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问题。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简要介绍家乡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内容。
2. 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现状,提出保护家乡环境、传承文化的措施。
3. 学生对家乡的特色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地域认同感。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六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材。
2. 课件:地方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 参考资料:关于家乡的报纸、杂志、网络资源等。
六、教学活动第一课时:历史探索之旅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询问长辈等方式,了解家乡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
第二课时:地理探索之旅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观察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
2. 学生记录考察过程中的发现,教师讲解家乡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七、风土人情体验第一课时:民俗风情1. 教师介绍家乡的风俗习惯、传统节日,引导学生参与相关的实践活动。
2. 学生亲身体验家乡的民俗风情,了解地方文化的独特性。
第二课时:方言与民间艺术1. 教师讲解家乡的方言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方言交流。
六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六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文化的特色,培养学生的地域认同感。
2. 通过学习地方历史、地理、民俗等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家乡的历史与文化1. 课时安排:2课时2.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特色。
3.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家乡文化的内涵。
第二单元:家乡的地理与环境1. 课时安排:2课时2. 教学重点:掌握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
3.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家乡的历史、地理和文化。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事例,深入理解家乡的特色文化。
3.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实践探究评价: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参观家乡的历史遗迹、民俗活动等。
五、教学计划第一周:家乡的历史与文化(第1课时)1. 导入新课,介绍家乡的历史与文化。
2.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变迁,分析历史事件对家乡文化的影响。
第二周:家乡的地理与环境(第1课时)1. 导入新课,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2. 分析家乡的生态环境,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
六、家乡的民俗与风情1. 课时安排:2课时2.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民俗风情,感受家乡的魅力。
3.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民俗风情的内涵。
七、家乡的经济与社会1. 课时安排:2课时2.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发展,培养学生关注家乡发展的意识。
3.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认识到家乡发展的不平衡性。
八、家乡的自然资源与保护1. 课时安排:2课时2. 教学重点:掌握家乡的自然资源,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六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六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文化的特色,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通过学习地方历史、地理、民俗等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传承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历史:介绍家乡的历史发展、重要事件、历史人物等。
2. 家乡的地理: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
3. 家乡的民俗:介绍家乡的风俗习惯、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
4. 家乡的环境:介绍家乡的自然环境、资源分布、环境保护等。
5. 家乡的文化:介绍家乡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产业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家乡的历史、地理、民俗等知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家乡的环境问题和文化特色。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
4. 采用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历史遗迹、文化场所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历史、地理、民俗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家乡环境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3. 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意识。
五、教学计划1. 第一周:家乡的历史教学活动:讲解、讨论、实地考察等。
2. 第二周:家乡的地理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
教学活动:讲解、地图绘制、实地考察等。
3. 第三周:家乡的民俗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风俗习惯、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
教学活动:讲解、展示、实践等。
4. 第四周:家乡的环境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自然环境、资源分布、环境保护等。
教学活动:讲解、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
5. 第五周:家乡的文化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产业等。
教学活动:讲解、讨论、实地考察等。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家乡的地方课程》2. 辅助材料:历史图片、地理图表、民俗物品、环境数据等。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打印机等。
4. 实地考察基地:历史遗迹、文化场所、自然资源等。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家乡的历史课时:2课时2. 第二周:家乡的地理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
六年级地方校本课程教案
六年级地方校本课程教案一、课程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旨在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和热爱家乡的文化、历史、自然等特色,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感,提高学生的地方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自然等基本情况,提高学生的地方文化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1. 第一课:家乡的历史与文化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历史发展、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等。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特点。
2. 第二课:家乡的自然景观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著名景点等。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风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 第三课:家乡的物产资源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农业、工业、特色产品等。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经济发展和特色产业。
4. 第四课:家乡的风俗习惯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节日习俗、饮食文化、民间风俗等。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生活习俗,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感。
5. 第五课:家乡的保护与发展教学内容:讨论家乡的保护措施、发展策略等。
教学重点:让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家乡的生态环境,促进家乡的可持续发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运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自然等特色。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家乡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六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六年级地方课程教案地方课程教案(六年级)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并了解本地区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对本地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一、课程内容:1. 本地区的地理概况2. 本地区的历史文化3. 本地区的名胜古迹二、教学准备:1. 地图、图片等教具2. 本地区的地理、历史文化相关资料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将地图展示给学生,并引导学生找出本地区的位置。
通过讨论和提问,引导学生回忆和复习本地区的地理特点。
2. 学习地理概况:通过展示地图和图片,介绍本地区的地理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地势、气候等。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地图,回答问题,了解本地区的地理特点。
3. 学习本地区的历史文化:通过展示图片和资料,介绍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包括本地区的传统节日、传统手工艺等。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图片,回答问题,了解本地区的历史文化。
4. 学习本地区的名胜古迹:通过展示图片和资料,介绍本地区的名胜古迹,包括著名景点、历史古迹等。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图片,回答问题,了解本地区的名胜古迹。
5. 小结与复习:教师复习本课所学的内容,并进行总结,让学生对本地区的地理、历史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四、课堂评价:通过讨论、问题回答等活动,检查学生对本地区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掌握情况。
可以采用口头评价或以小组形式完成的练习进行评价。
五、拓展延伸:学生可以通过参观本地区的名胜古迹、父母的协助等方式,深入了解和感受本地区的地理、历史文化。
可以通过展示、报告等方式分享自己对本地区的了解和感受。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实例,让学生能够实际感受和体验本地区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新疆版小学地方课程六年级上册优质教案(全册)
小学教学设计方案小学教学设计方案小学教学设计方案三、听故事,讲变化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其三,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
其四,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其五,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国的理念。
二、列宁装样式列宁装样式为西装开领,双排扣,各有三个纽扣,腰中束一根布带。
有意思的是,列宁装本是男装上衣,却在当时的中国演变出女装,并成为与中山装齐名的革命“时装”。
穿列宁装、留短发是那时年轻。
三、缤纷色彩始于上世纪80年代80年代的喇叭裤蝙蝠衫,上世8 0年代初和的扮还是很酷的8 0年代流行的健美裤,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时髦”的西装80年代其他服饰牛仔裤在80年代曾掀起过热浪。
现在它被大众所接受。
当时由于它过于颓废、前卫,被大多数人所拒绝。
不过经过时间的磨砺,牛仔裤现在已经深入人心,不光年轻人喜欢,上年纪的人同样可以穿牛仔裤,它成了最招人喜欢的服装。
90年代上个世纪90年代,人们记忆中服装界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出现了专卖店,人们可以从其中买到品牌服装了。
这一时期,人们的着装意识从以往注重价格和款式变化为更注重品牌。
品牌,成为人们身份和品位的主要标志-----想穿啥都有年轻人中开始流行韩版衣服。
哈韩族的主要服饰是穿着肥大的伴有大窟窿小洞的拖地牛仔裤和牛仔服。
当时刚出现时,很多人都以为他们是穷得没钱买衣服的人,后来才知道这是一种新潮流。
不过在当时这种穿着的人大多是年轻人,而且被认为是流氓、混混的“制服” 21在21世纪的最初几年,拥有几件名牌衣服,对于普通人来说也不再是什么新鲜事。
相反,太过大众化的名牌服装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
此时,服装的主要作用已经不再是御寒,而是一种独特个性的展现。
只要自己喜欢,只要能体现出自己的个性,没有什么不可以穿的。
这种心态已成为当今人们着装的主意识。
人们的衣柜里也随着这种意识、思想的转变而五彩缤纷起来个性服饰。
四、中国元素21世纪,世界服装开始走向,各国、各民族的独有服饰俨然成了抢手货。
六年级上册地方课教案
六年级上册地方课教案六年级上册地方课教案【篇一:小学六年级地方课程教案】家庭生活安全第一节家庭防火教学时间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
2、认识各种灭火设备,牢记灭火方法3、以小组为单位制作防火宣传墙报共同提高防火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提高学生的家庭防火意识。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了解火灾中各种逃生自救的办法二、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火灾是无情的。
但是,在无情的大火面前,如果能够有效地进行防范,就可以逃避火魔的侵害,摆脱灾难和痛苦。
(二)火灾事件介绍:方法:运用幻灯片展示各种火灾现场图片,学生谈观后感受。
教师总结:“生命如此美丽,又是如此脆弱爱惜生命提高防火意识”(三)认识灭火设备,牢记灭火方法。
方法:运用幻灯片介绍各种灭火设备,牢记各种灭火方法。
教师组织学生表演模拟灭火(制作道具、学生扮演火魔和灭火英雄)(四)学会背诵《儿童防火歌》1. 儿童防火歌小朋友笑呵呵,大家来唱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拍完南北拍东西。
你拍二我拍二,咱俩宣传做伙伴。
你拍三我拍三,禁火场所别吸烟。
你拍四我拍四,用火不当会出事。
你拍五我拍五,烟囱坏了快修补。
你拍六我拍六,风大失火不好救。
你拍七我拍七,不要玩火做游戏。
你拍八我拍八,电线不能随便拉。
你拍九我拍九,火警电话一一九。
你拍十我拍十,人人防火要落实。
我拍你你拍我,大家都要来防火。
2. 小组为单位制作防火宣传墙报。
(五)展示幻灯片学习自救知识几种逃生方法的总结:1、关门求生2、测试门的温度3、从窗户逃生4、高层建筑火灾逃生5、公共场所火灾逃生6、安全出口逃三、教学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到了哪些防火知识呢?注意家庭用火安全,发生火灾时,及时拨打119火警电话。
四、作业以图书网络为资源进行防火知识的搜集活动。
第二节家庭烫伤预防教学时间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家庭烫伤几种情况。
2. 加强平时注意烫伤。
二.教学重,难点:增强家庭安全的意识。
六年级地方课教案解析
六年级地方课教案解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地方文化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地方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2. 家乡的历史文化传统3. 家乡的特色民俗风情4. 家乡的名人故事5. 家乡的保护与发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特色民俗风情、名人故事以及保护与发展。
2. 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地方文化的内涵,并转化为保护家乡文化的行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家乡的文化特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家乡的典型文化事例为例,深入剖析地方文化的内涵。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共同探讨家乡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4.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遗迹、民俗活动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地方文化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研究主题,准备进行小组讨论。
3. 安排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家乡的文化特色。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家乡的美丽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
2. 探究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让学生分享各自对家乡自然地理特征的了解,教师总结并补充。
3. 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传统:介绍家乡的历史沿革,引导学生认识家乡的历史文化价值。
4. 感受家乡的民俗风情:展示家乡的特色民俗活动,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独特魅力。
5. 讲述家乡的名人故事:介绍家乡的著名人物,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
七、教学过程1. 分析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对地方文化的影响。
2. 讨论家乡的历史文化传统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3. 探究家乡的民俗风情背后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4.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家乡名人故事对地方文化的推动作用。
5. 总结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发展家乡文化。
六年级地方课教案[方案]
六年级地方课教案[方案]第一章:认识我们的家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所在的家乡,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理位置介绍。
2. 家乡的历史文化概述。
3. 家乡的风土人情描述。
教学活动:1. 让学生带来家乡的图片或实物,进行展示和介绍。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和感受。
3. 邀请当地的文化人士或长者来校讲解家乡的历史文化。
第二章:探索家乡的自然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包括地形、气候、植被等。
2.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形特点介绍。
2. 家乡的气候特点介绍。
3. 家乡的植被特点介绍。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观察和记录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
2. 让学生通过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家乡自然环境的感受。
3. 邀请环保专家来校讲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第三章:了解家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包括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等。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豪感。
教学内容:1. 家乡的产业发展介绍。
2. 家乡的基础设施建设介绍。
3. 家乡的民生改善情况介绍。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企业或项目,了解家乡的产业发展。
2. 让学生通过调查或采访的方式,了解家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改善情况。
3. 邀请家乡的领导或相关部门负责人来校介绍家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第四章:体验家乡的文化活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体验家乡的文化活动,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2.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1. 家乡的文化活动介绍。
2. 家乡的文化遗产保护。
3. 创新文化活动的方式。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加家乡的传统节日或文化活动,体验家乡的文化魅力。
2. 让学生通过调查或研究的方式,了解家乡的文化遗产保护情况。
3. 鼓励学生创新文化活动的方式,如组织一场文化交流展览或演出。
六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六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文化的特色,培养学生的地域认同感。
2. 通过学习地方历史、地理、民俗等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地方历史1. 节课:家乡的历史变迁内容:了解家乡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名人。
2. 节课:地方古迹探究内容:参观家乡的古建筑、历史遗址,了解其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第二单元:地方地理3. 节课:家乡的自然环境内容:学习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
4. 节课:家乡的资源与环境内容:了解家乡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单元:地方民俗5. 节课:家乡的节日习俗内容:学习家乡的传统节日、习俗和民间艺术。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家乡的历史、地理、民俗等问题。
2. 利用实地考察、采访、调查等方法,让学生亲身感受家乡的特色文化。
3. 运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历史、地理、民俗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实地考察、采访、调查等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能力和表现。
五、教学资源1. 地方历史、地理、民俗等资料书籍。
2. 实地考察、采访、调查所需的器材和工具。
3. 网络资源,如地方新闻、博客、论坛等。
六、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历史博物馆,通过实物和图片了解家乡的历史变迁。
2. 开展地方历史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对家乡历史的兴趣。
3. 安排学生进行地方地理考察,如河流、山脉、城市布局等,增强学生对家乡地理环境的认识。
七、教学实践1. 组织学生参与地方民俗活动,如民间艺术表演、传统手工艺制作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家乡民俗的魅力。
2. 开展环境保护活动,如河流清洁、植树造林等,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进行地方历史、地理、民俗的深入研究,如选择一个地方历史人物、地方特色地理现象、民间艺术等进行专题研究。
小学地方课程教案六年级
小学地方课程教案六年级教案小学地方课程教案六年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本地区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的情感。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本地区的历史沿革2. 本地区的地理特点3. 本地区的文化特色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了解本地区的历史、地理、文化。
(二)本地区的历史沿革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本地区的历史地图,让学生了解本地区的历史变迁。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历史时期,深入了解该时期本地区的历史事件。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本地区的地理特点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本地区的地图,让学生了解本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地理特点,深入了解该特点对本地区的影响。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本地区的文化特色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本地区的文化景观,让学生了解本地区的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文化特色,深入了解该特色的形成原因和传承方式。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本地区的历史、地理、文化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课后作业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本地区的其他特色,如美食、旅游景点等。
2. 各组制作一份调查报告,下节课进行汇报。
四、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经验教训。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本地区的历史地图、地理特点、文化景观等。
2. 调查报告模板:供学生课后使用。
教案小学地方课程教案六年级——家乡的自然资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
六上地方课教案7篇
六上地方课教案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年终总结、实习报告、述职报告、事迹材料、活动方案、合同协议、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year-end summaries, internship reports, job reports, performance materials, activity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六上地方课教案7篇教案的评估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教案的制定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六上地方课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六年级上册地方教案
本学期的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 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情景教学和案例 分析,帮助学生建立实际应用能力。
03
CATALOGUE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选择
01
02
03
讲授法
通过教师讲授,使学生掌 握基本概念和知识。
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 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主动性。
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角色扮演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 知识,加深理解。
课外拓展
布置课外拓展任务,引导学生自 主学习,拓宽知识面。
04
CATALOGUE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选择
测验与考试
定期进行测验和考试,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情况。
观察与记录通过课堂观察和记录 Nhomakorabea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参 与度和合作精神。
分析教材内在联系
本册教材的内容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如历史、地理、科 学等,各篇课文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需要教师对教材进 行整体把握,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
筛选重要知识点
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筛选出 重要的知识点,如重要的词汇、 语法结构、阅读理解技巧等,作
为教学的主要内容。
制定教学计划
六年级上册地方教 案
目 录
• 教学目标与要求 • 教学内容与安排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教学反思与改进
01
CATALOGUE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目标
01
掌握本节课所学的重点知识,包 括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地理 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02
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如观察、 分析、归纳、总结等,以适应地 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需要。
六年级上册地方教案
六年级上册地方教案第一章:家乡的自然环境1.1 学习目标: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
掌握描述家乡自然环境的方法。
1.2 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包括所在的省份、城市、乡镇。
描述家乡的地形,如山区、平原、丘陵等。
讲解家乡的气候特点,如温度、降水、季节变化等。
1.3 教学活动:让学生带来家乡的地图或照片,共同分享并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描述家乡的地形和气候特点。
邀请当地环保部门或自然资源专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家乡自然环境的了解。
1.4 作业与评估:要求学生绘制一幅家乡自然环境的简单示意图,标注主要地形和气候特点。
第二章:家乡的人文环境2.1 学习目标:了解家乡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民俗风情等人文环境特点。
学会欣赏和尊重家乡的人文价值。
2.2 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历史背景,如古代的王朝、重要事件、历史人物等。
讲解家乡的文化传统,如方言、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
描述家乡的民俗风情,如饮食习惯、传统服饰、民间信仰等。
2.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历史遗迹或文化景点,进行实地考察。
邀请当地文化艺人或历史学者进行讲座,介绍家乡的人文环境。
让学生通过采访家乡的长辈或村民,了解家乡的民俗风情。
2.4 作业与评估:要求学生制作一份关于家乡人文环境的调查报告,包括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可以选择一种家乡的民俗风情进行深入了解,如传统手工艺、民间艺术等,并进行展示或表演。
第三章:家乡的资源与经济3.1 学习目标:了解家乡的自然资源、农业产业、工业发展等经济特点。
学会分析家乡经济发展的优势和挑战。
3.2 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自然资源,如土地、水资源、矿产等。
讲解家乡的农业产业,如主要农作物、农业技术等。
描述家乡的工业发展,如主要产业、企业等。
3.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农田或企业,了解家乡的农业产业和工业发展。
邀请当地政府部门或经济专家进行讲座,分析家乡经济发展的优势和挑战。
六年级上册地方课程传统文化《乐舞》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地方课程传统文化《乐舞》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乐舞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知道乐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培养学生对乐舞的兴趣爱好,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 通过学习乐舞,让学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乐舞的起源和发展2. 乐舞的种类和特点3. 乐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4. 乐舞的欣赏和表演5. 乐舞的实际操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乐舞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乐舞的种类和特点,乐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教学难点:乐舞的欣赏和表演,乐舞的实际操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乐舞的起源、发展、种类、特点等知识。
2. 示范法:展示乐舞的表演,让学生直观感受乐舞的魅力。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身体验乐舞的排练和表演,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乐舞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古典音乐导入,让学生感受乐舞的美妙。
2. 新课导入:讲解乐舞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乐舞的历史背景。
3. 乐舞种类和特点:介绍不同类型的乐舞,分析各自的特点。
4. 乐舞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阐述乐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5. 乐舞欣赏和表演:播放经典乐舞视频,让学生欣赏并分析乐舞的美感。
6. 实践环节:分组进行乐舞排练,让学生亲身体验乐舞的魅力。
8.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搜集有关乐舞的资料,加深对乐舞的了解。
9. 板书设计:乐舞起源:古代祭祀、娱乐等活动发展:历史悠久,不断演变种类:宫廷乐舞、民间乐舞、宗教乐舞等特点:音乐与舞蹈相结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地位: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乐舞的历史背景、种类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乐舞在传统文化中地位的认识。
3. 学生的乐舞欣赏能力和表演技巧的提升。
4. 学生参与乐舞排练和实践的积极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乐舞比赛或演出,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乐舞技能。
六年级上册地方课教案
六年级上册地方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不同地方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方面的特点。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尊重和欣赏不同地方文化的态度。
3. 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美丽的地方1. 课文《黄山奇松》2. 课文《桂林山水》3. 课文《九寨沟》第二单元:多彩的民俗1. 课文《节日习俗》2. 课文《民间艺术》3. 课文《传统美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各地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特点。
2. 难点:培养学生尊重和欣赏不同地方文化的态度,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运用案例教学法,以具体的地方为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其特点。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地方知识的了解和认识程度。
2. 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不同地方文化的尊重态度。
3. 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的表现。
六、教学安排1. 第一单元:美丽的地方第1周:学习课文《黄山奇松》第2周:学习课文《桂林山水》第3周:学习课文《九寨沟》2. 第二单元:多彩的民俗第4周:学习课文《节日习俗》第5周:学习课文《民间艺术》第6周:学习课文《传统美食》七、教学活动设计1. 课前调查:让学生搜集有关家乡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方面的信息,进行交流分享。
2. 课堂讨论:针对每个地方的特点,展开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课后实践:鼓励学生参加家乡的民俗活动,深入了解和体验家乡的文化。
八、教学资源1. 课文原文。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 各地的地方特色资料。
九、教学建议1.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感受和体验地方文化的魅力。
小学六年级(上学期)地方文化教案
小学六年级(上学期)地方文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和认识地方文化的重要性;
2. 了解本地区的特色文化内容;
3. 掌握描述和介绍地方文化的基本词汇;
4. 培养学生对地方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
1. 研究和了解本地区的文化背景和特点;
2. 掌握描述和介绍地方文化的基本词汇。
三、教学内容
1. 地方文化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本地区的特色文化:传统节日、传统手工艺、传统饮食等;
3. 描述和介绍地方文化的常用词汇。
四、教学方法
1. 观看相关地方文化的视频片段,引发学生对地方文化的兴趣;
2. 分组小研究,让学生在小组内深入了解一个特定的地方文化,并进行展示;
3. 教师讲解和示范,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描述和介绍地方文化的
词汇;
4. 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介绍各自所了解的地方文化。
五、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对地方文化的了解和表
达能力;
2. 评价学生在展示中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3. 书面测试,考察学生对地方文化词汇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
1. 相关的地方文化视频片段;
2. 本地区的地方文化资料;
3. 学生自带的笔记本和笔。
以上是小学六年级(上学期)地方文化教案的内容和安排。
希望
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本地区的特色文化,培养对地方文化的兴
趣和热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家庭生活安全第一节家庭防火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
2、认识各种灭火设备,牢记灭火方法3、以小组为单位制作防火宣传墙报共同提高防火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提高学生的家庭防火意识。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了解火灾中各种逃生自救的办法二、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火灾是无情的。
但是,在无情的大火面前,如果能够有效地进行防范,就可以逃避火魔的侵害,摆脱灾难和痛苦。
(二)火灾事件介绍:方法:运用幻灯片展示各种火灾现场图片,学生谈观后感受。
教师总结:“生命如此美丽,又是如此脆弱爱惜生命提高防火意识”(三)认识灭火设备,牢记灭火方法。
方法:运用幻灯片介绍各种灭火设备,牢记各种灭火方法。
教师组织学生表演模拟灭火(制作道具、学生扮演火魔和灭火英雄)(四)学会背诵《儿童防火歌》1. 儿童防火歌小朋友笑呵呵,大家来唱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拍完南北拍东西。
你拍二我拍二,咱俩宣传做伙伴。
你拍三我拍三,禁火场所别吸烟。
你拍四我拍四,用火不当会出事。
你拍五我拍五,烟囱坏了快修补。
你拍六我拍六,风大失火不好救。
你拍七我拍七,不要玩火做游戏。
你拍八我拍八,电线不能随便拉。
你拍九我拍九,火警电话一一九。
你拍十我拍十,人人防火要落实。
我拍你你拍我,大家都要来防火。
2. 小组为单位制作防火宣传墙报。
(五)展示幻灯片学习自救知识几种逃生方法的总结:1、关门求生2、测试门的温度3、从窗户逃生4、高层建筑火灾逃生5、公共场所火灾逃生6、安全出口逃三、教学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到了哪些防火知识呢?注意家庭用火安全,发生火灾时,及时拨打119火警电话。
四、作业以图书网络为资源进行防火知识的搜集活动。
第二节家庭烫伤预防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烫伤几种情况。
2.加强平时注意烫伤。
二.教学重,难点:增强家庭安全的意识。
三.课前准备:有关烫伤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在生活中,最常见得家庭伤害是被热水,热油烫伤。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家庭烫伤的预防。
(二)了解家中常见得几种烫伤情况。
师:家中的那些地方容易引起烫伤?生:炒菜,煎炸食品时。
生:从火炉上移动开水壶,热油锅时。
生:家中的电熨斗。
电暖器等发热的器具使用不当,也会伤人。
………..“吃一堑,长一智”乐乐从此认识到了烫伤的重要性。
(三)发生烫伤,根据不同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对只有轻微红肿的轻度烫伤,可以用冷水反复冲洗,再涂些清凉油就行了。
2.烫伤部位已经起小水泡的,可以在水泡周围擦酒精,用干净得纱布包扎。
3.烫伤严重的,应该马上呼叫救护车送医院治疗。
4.在户外被烫伤而没有水源时,可以将冰镇的饮料放在.烫伤部位降温。
(三)小结:其实家庭伤害是可以预防的。
(四)作业:1.预防烫伤的方法有哪些?2.烫伤了怎么办?第一节:户外活动保护安全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户外活动有益身心健康的科学道理,并懂得户外活动的安全。
重点:懂得户外活动有益身心健康。
难点:懂得户外活动的安全。
教具:挂图教学过程我们在野外活动中,会经常遇到陡峭的冰雪坡、岩壁、湍急的河流、冰雪、岩石裂缝等难以越过的地形。
你将如何确保安全的通过?这就需要你初步掌握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的技术和方法。
在野外活动必备品中,都需有一根直径8毫米以上的尼龙绳,这条绳索是你和同伴越过困难地段的保障。
别小看这条绳索,它不但可以救你自己的命,也可以挽救你同伴的生命。
保护,首先是保护者自己要确保安全。
要利用地形、地物,用绳索反自己和固定物(如树木、岩石等)或固定点连接在一起。
保护者可采取坐式或立式两面三刀种姿式。
一般保护分为上方保护和下方保护两种方式。
上方保护指保护绳索通过被保护者上方的固定物或固定点,保护者在下方进行保护;或保护者在被保护者的上方(如岩顶、冰雪坡的上部)直接进行保护。
下方保护指保护绳索通过被保护者下方固定物或固定点进行的保护。
另外,在野外登山、探险活动中经常采用结组保护、一般一个结组为3-4人。
通过一条40-50米长的保护绳索连接在一起,在通过困难、危险地段时相互保护通过。
一个结组必须要有两个以上有攀登和保护经验的人。
如果全是没有经验的初学者,结组保护有时不但不能起到保护作用,反而会造成更大的事故损失。
在进行岩壁攀登时,有经验的攀登者可采取下方保护方式,即攀登者自己将保护绳索要向上攀登过程中,挂扣在保护支点上,保护者在下方进行保护。
对没有经验的攀登者,尽量采用上方保护方式。
课后练习:1.为什么不能在高压线下,公路边,铁路两侧放风筝?2.放烟花时应注意什么?第二节.夏季活动防中暑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常识和科学生活的技巧,让学生知道一些在高温天气时避暑消夏的常识和方法。
行为与习惯:根据夏季天气炎热,户外活动要科学合理,需要注意健康和安全,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学会保护自己。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感受美好的幸福的生活,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学会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一:介绍夏至感受夏天1、我们还记得这首节气歌吗?哪句是描述夏天的?其中第二个夏代表的是哪个节气?你知道今年那一天是夏至吗?夏至来了,说明什么?你还知道什么?你喜欢夏天吗?为什么?二:避暑消夏1、我们知道夏天的主要特征就是炎热,是不是所有的地方,任何时间,任何时候都很热,而且让人热的受不了?板书热:运动之后太阳底下上午10点---下午4点2、通过上面的认识,我们又想出了使自己凉快的好方法,你在生活中了解和观察到哪些呢?指明回答树阴下玩,早晚出去,戴帽子,打伞师小结:了解了夏天的炎热的特点,我们在生活中就要避开使自己不舒服的地方,时间,等等,选择使自己凉爽的方式,这样我们才能度过一个愉快健康的夏天,这就要求我们在炎热的夏天要注意避暑消夏。
板书:避暑消夏3、情境考验:我们看看你如果在下面这些情况下,你会怎样使自己更凉快?A、在公路上B、在汽车上C、在家里,可停电了D、在野外和山上举例子1、观看图片:《盼盼中暑了》你知道中暑是什么症状吗?2、你如果在旁边,有什么办法救他呢?抬至通风阴凉处,敷冷毛巾,喝凉开水教师小结:大家应该掌握这些基本的方法:敷冷毛巾,喝凉开水,抬到通风阴凉的地方。
3、盼盼醒来了,你这时最想对她说些什么呢?4、听了同学的劝告,盼盼,你想说些什么呢?5、图片导入盼盼牢牢的记住了这次中暑的教训,在生活中特别注意不再让自己热着了,你同意他和圆圆的这些避暑的方法吗,为什么?图片出示:(吹电扇睡觉,外出归来直接吹电扇,空调,洗头等)学生总结,说说这节课的收获?老师总结:我们在生活中要掌握必要的科学常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我们才可以更好的享受美好的夏天,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夏天。
拓展:目的:让学生学习一些在夏天的保健方法,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农历。
内容:1、介绍夏天怎样预防腹泻。
2、学生介绍如何防治蚊虫以及防治蚊虫的药品。
3、介绍如何防治中暑的方法。
4、在夏天,你还应该注意什么。
儿歌结束:夏天美,天气热,多喝水,防感冒,阴凉处,防中暑,小朋友们牢牢记,健康快乐过夏天。
反思:(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第三节.冬季活动防冻伤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户外活动有益身心健康的科学道理,并懂得户外活动的安全。
重点:懂得户外活动有益身心健康。
难点:懂得户外活动的安全。
教具:挂图教学过程一、同学们,当你们上了一节课后,到室外去活动的时候,有什么感觉?板书课题:户外活动好二、户外活动有什么好处呢?促进骨骼的生长。
杀死皮肤上的细菌。
增强体质,减少疾病。
三、看图,你喜欢那些户外活动,为什么?请同学们谈一谈。
四、户外活动有危险吗?怎样注意安全?2.身体静止不动或疲劳时,要注意保暖。
3.冬天跑步时,应尽量用鼻子呼吸,或用混合方式呼吸。
4.爬山时,不要钻劲不熟悉的山林或山洞5.平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6.课外休息时,不再走廊上或楼梯口追逐、嬉戏,7.不爬、坐在栏杆上玩耍,以防撞上、跌伤。
8.不怕树和爬窗,不独自游泳。
9.不模仿电影里演员的危险动作,不玩刀,剪、棍10.杆、弹弓等危险物品和利器。
11.不再工地附近,马路边玩耍、踢球。
12.放风筝要远离高压电线,以免触电。
冬季锻炼时要带御寒用具,如手套,帽子,护耳等。
五、看图,这样做对不对?板书设计冬季锻炼要当心消除疲劳,增强体质第四节:游泳的卫生和安全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游泳是一项非常有益于增强体质的运动。
2、让学生了解游泳时应该注意的各种事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游泳时的有关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游泳时的有关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导入新课1、评选班级游泳小能手。
2请学生谈谈游泳的体会。
没有参加游泳的学生也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学习新课1、(教师总结大家的看法,肯定游泳对健身的好处,并要求大家积极参加游泳活动,人人都来做个游泳小能手。
)这次游泳活动是全班集体进行的,也是我们提倡的,知道为什么吗?在游泳前,要求做准备运动,要求认真做,这又是为什么?2、有谁遇到过抽筋的现象吗?有什么体会?是怎么解决的?(学生自己谈体会)3、大家游泳时特别高兴,结果就在水中哄闹,这样做好吗?为什么?是不是游的好的同学就可以毫无顾忌地游,什么也不用管呢?4、不管游泳水平有多高,都应该了解水情,弄清楚哪里是深水区,哪里是浅水区。
如果在河里或池塘里,更要了解水情,以防发生意外。
(介绍当地由于不了解水情而发生的意外事故。
)5、游泳除了要注意安全,还得注意什么?6、!对游泳的卫生也是不可忽视的。
请大家看看课文的第1、2点项和第7点项,说说怎样注意游泳卫生。
(学生看书,议论,大组交流。
)7、大家的看法很对,游泳前,应该请医生检查身体,得到医生的同意才能游泳。
否则,既不利于自己,也不利于别人,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除了注意自己的卫生外,再就是要注意水的卫生。
水质不好对人体有什么危害?8、课文最后再一次强调了预防血吸虫病,这一点大家千万得注意。
今天,我们学习了关于游泳的卫生和安全知识,希望大家能认真对待,重视这些问题。
板书3、游泳的卫生与安全游泳值得提倡:锻炼肌肉培养勇敢精神游泳必须注意:生病不游泳集体前往游泳时不哄闹预防血吸虫病反馈检测课后小结第二章饮食安全第一节喝水的学问主备人:孔令芹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生活中是有很多学问的,喝水的学问是其中之一,帮助学生建立科学面对生活的态度。
2.通过活动,展示生活中的场景,养成学生健康、科学的饮水习惯和行为,培养学生形成科学喝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水是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物质,它是构成人体的最重要成分,让学生了解:要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不能喝生水;一次喝水不能喝太多;运动后不能马上喝水等常识。
活动准备:1.由小品故事以及喝水的相关知识做成的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