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与复习-数的运算
整理和复习 数的运算
逆运算
除法
二、整理复习旧识
2. 运算的法则 提问:请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整数、小数、分数的运算法则 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可以举例说明。 汇报交流: 加减法: 预设:① 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整数减法的计算前一位退1, 在本位上加十再减。 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把小数点对齐,从末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二、整理复习旧识
3. 四则运算的关系 提问:观察下列算式,说说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 26+32=58 58-26=32 58-32=26 1.6+2.7=4.3 4.3-1.6=2.7 4.3-2.7=1.6 125×8=1000 1000÷125=8 1000÷8=125 2.5×4=10 10÷2.5=4 10÷4=2.5
作业:第79页练习十五,第1题。 第79页练习十五,第2题。
预设: 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 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
二、整理复习旧识
提问:根据这些关系,说一说对加、减法或乘、除法的计算进行验算的 一般方法是什么? 预设: 加法可用减法或加法验算;减法可以用加法或减法验算; 乘法可以用乘法或除法验算;除法可以用乘法或除法验算。 提问:根据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完成下列等式。 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些关系吗? 加数+加数=和 被减数-减数=差 乘数×乘数=积 被除数÷除数=商 一个加数= 被减数= 减数= 一个乘数= 被除数= 除数=
整理和复习
1. 数与代数 数的运算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单元主要内容有: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量的计量、统计图表和方程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升入初一年级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的认识、运算、几何图形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概念、运算方法等方面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对数的认识、运算、几何图形等知识进行梳理和巩固,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整理和复习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对已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教学难点:在整理和复习过程中,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整理和复习已学过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交流: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启发引导: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启发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相关内容。
2.课件:相关知识点的PPT课件。
3.练习题:针对本节课内容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PPT课件,引导学生回顾和梳理已学过的知识,如数的认识、运算、几何图形等。
3.操练(15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讲解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交流,分享学习心得,总结和巩固已学知识。
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6单元第9课时《整理和复习》教案及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第9课时《整理和复习》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整理和复习》是四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第9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复习和整理,巩固之前学习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计量单位换算等,这些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计量单位换算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运算速度和准确性上仍有待提高,部分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计量单位换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和整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计量单位换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教学难点:学生对数的运算的熟练运用,几何图形的认识和运用,以及计量单位换算的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PPT、练习题等。
2.准备教学课件,展示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换算等方面的内容。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一些数学现象,引导学生关注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一年级上册的数学知识,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空间与位置、计量单位以及解决问题等内容。
具体章节和内容如下:1. 数的认识:认识0、1、2、3、4、5、6、7、8、9、10等数字,理解数的顺序、大小比较、数的组成等概念。
2. 数的运算:学习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规则,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以及简单的乘除法运算。
3. 几何图形:认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几何图形,了解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4. 空间与位置:学习上、下、左、右、前、后等空间方位词,掌握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5. 计量单位:学习长度、面积、体积、重量等计量单位,以及它们的换算关系。
6. 解决问题:通过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巩固和加深对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数学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空间与位置的关系、计量单位的换算等。
2. 教学重点: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空间与位置、计量单位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练习本、小卡片等。
2. 学具:学生练习本、小卡片、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景,引出本节课要复习的知识点,如购物时数的运算、房间内的几何图形等。
2. 数的认识:通过PPT或小卡片,展示0到10的数字,让学生说出它们的顺序、大小比较和组成。
3. 数的运算:通过PPT或小卡片,展示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让学生进行计算,并解释运算规则。
4. 几何图形:通过PPT或小卡片,展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让学生说出它们的特征和性质。
数的运算的整理和复习
数的运算(一)意义各部分的名称与关系验算类别意义计算法则运算规律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减法整数78+26表示78与26的和是多少?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加到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
和不变。
a+b+c=a+(b+c)小数0.32+8.56表示0.32与8.56的和是多少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从末位加起。
加到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分数2/7+6/11表示2/7与6/11的和是多少?同分母分数相加,只把分子相加,分母不变。
异分母分数相加,先通分,把异分母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再相加。
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被减数-减数=差差+减数=被减数加法整数1、78-26表示78与26的差是多少?2、78比26多多少3、26比78少多少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减到哪一位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1,再继续往下减.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就等于这个数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a-b-c-d-e-f=a-(b+c+e+f)小数1、8.56—0.32表示8.56与0.32的差是多少2、8.56比0.32多多少3、0.32比8.56少多少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从末位减起。
减到哪一位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1作10,再和本位上的数相加,再继续往下减.分数1、6/1—2/7表示6/11与2/7的差是多少?2、6/1—2/7表示6/11比2/7的多多少?3、6/1—2/7表示2/7比6/11的少多少?同分母分数相减,只把分子相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分数相减,先通分,把异分母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再相减。
数的运算(二)意义各部分的名称与关系验算类别意义计算法则运算规律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除法整数1、12×13表示13个12相加是多少2、12×13表示12的13倍是多少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
小学六年级《数的运算》整理与复习建议
数的运算是小学六年级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包括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平方、立方以及混合运算等。
掌握数的运算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实际生活都非常重要。
下面是对小学六年级《数的运算》整理与复习的一些建议。
一、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1.加法运算:整数加整数,同号相加与异号相加,分别从集合和代数两个角度进行理解和演算。
复习建议:学生可以通过多解题、多读题和思考的方式,培养灵活运用整数加法的能力。
2.减法运算:整数减整数,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培养学生的变换思维和运算技巧。
复习建议:多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游戏等方式激发兴趣,提高整数减法运算能力。
3.乘法运算:正数乘正数为正,正数乘负数为负,负数乘负数为正。
复习建议:通过多使用数轴和区别正数和负数的性质,运用数轴来解决乘法问题。
4.除法运算:带余除法与整除、除不尽的处理。
复习建议:教师可以通过解题示范、口头解释和反复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整数除法运算能力。
二、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1.加法运算:当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时,分子相加即可;当分母不同时,先通分再相加。
复习建议:通过具体化和模型法理解分数的加法运算,加强分数的实际应用能力。
2.减法运算:分数的减法运算是分数加上它的相反数,先转化为同分母,再相减。
复习建议:多使用图形模型和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乘法运算:分数的乘法运算是分子相乘、分母相乘。
复习建议:通过多使用图形模型和实际问题,将乘法的概念理解到位。
4.除法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分数除法是分子相乘、分母相除。
复习建议:通过具体例子和练习加强学生的分数除法运算能力。
三、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1.加法与减法运算:小数的加减法运算与整数运算类似,对齐小数点进行运算。
复习建议:通过多使用实际问题和图形模型,加深学生对小数加减法运算的理解。
2.乘法运算:小数的乘法运算是分别乘以位数的相乘,再根据位次求和。
复习建议:通过具体例子和图形模型,加强学生对小数乘法运算的理解。
六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整理和复习-数的运算课件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这几种运算定律有什么特点呢?
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能综合运用于连加运算,加数经过交换、结 合,运算符号不变,还是连加。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也类似。只 有乘法分配律涉及乘加或乘减两种运算。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前面我们复习了数的运算的相关知识, 这些知识都是我们解决问题的主要手 段。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运用所学的 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例 :六年级举行“小发明”比赛,六(1)班同学上交32件
作品,六(2)班比六(1)班多交
1 4
,两个班共交了多少件
38+16+14= 38+(16+14)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用字母表示 a+b=b+a a+b+c= a+(b+c)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名称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举例
6×7=7×6 13×4×5= 13×(4×5) (100+2)×6= 100×6+2×6
用字母表示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3)妈妈带100元去书店买书,她买了两本文学书,每本20.6 元;又花39.6元买了一本汉语词典;之后,妈妈还想买一本家 庭菜谱,有两本菜谱可供选择:薄本的13.7元,厚本的23.8元。 请帮妈妈估算一下,这时她的钱够买哪一本?
20.6×2+39.6≈20×2+40=80(元) 100-80=20(元) 所以她的钱够买薄本的。
数的运算一(整理与复习)
小数除法: 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 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 右 ) 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 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计算 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分数除法: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
(2) 5 6
-
1 6
=
2 3
1 17 3 + 4 = 12
3 4 × 12 = 9
2 3
÷3
=
2 9
5 6
×
3 10
=
1 4
81÷ 9 = 45 5
3、计算下列各题。
485-720÷(15×12)
481
[43.3×(2-75%)+7]×12 30.5625
11 16
+
8 13
-
11
16
-153
整数乘法: 先把两个因数的(末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从个位上的 数起依次和第一个因数的每个数位上的数相乘。如果第 二个因数是两位数或者是两位以上的数,个位上的数乘 完了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然后再百位上的数……最后 把乘得的积(相加)就行了,注意在乘的时候要数位对齐。
小数乘法: 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因数 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 位,点上小数点。
分数乘法: 分数乘整数时,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 (分子),分母(不变 )(结果要约成最简分数);分数乘 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 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 (分母 ),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整数除法: 从被除数的( 高位 )起,先看除数有几位,再用除数 试除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多 一位数。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上商每次 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 小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数的运算一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数的运算一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数的运算一说课稿【第1篇】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23页例5,练习五第2~8题和思考题。
说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运用乘法运算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说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上节课学习了乘法分配律,谁能分别用自己的话和字母表述乘法分配律2.填空。
25×6+75×6=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学习新知1.出示例5用简便方法计算102×45,32×27+32×73。
教师:观察每个算式中的因数有什么特点可以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吗(学生观察思考,独立尝试计算)学生计算后汇报,教师说板书如下:(1)①102×4②102×45③……=(100+2)×45 =102×(40+5)=100×45+2×45 =102×40+102×5=4500+90 =4080+510=4590 =4590(2)①32×27+32×73②32×27+32×73③……=32×(27+73) =864+2336=32×100=3200 =3200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后,在全班交流)(1)你认为每个题的哪种算法最简便为什么这种简便算法的依据是什么(2)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小结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
三、课堂练习1.基本练习(1)练习五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口算题。
(2)填空。
巩固练习(1)练习五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小学六年级《数的运算》整理与复习建议
第一课时
《四则计算》预习提纲 四则计算》
(一)认真阅读以下数学教材内容。 认真阅读以下数学教材内容。
1.四 43页加减法的关系 页加减法的关系, 1.四(上)第43页加减法的关系, 78页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页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78页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104—110页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页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第104—110页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2.四 12—14页乘除法的关系 页乘除法的关系; 2.四(下)第12—14页乘除法的关系; 75页小数的性质 页小数的性质; 第75页小数的性质; 第106—114页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106—114页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页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3.五 页小数乘法; 3.五(上)第7页小数乘法; 45--47页小数除法 除数是整数); --47页小数除法( 第45--47页小数除法(除数是整数); 第50—52页小数除法(除数是小数)。 50—52页小数除法(除数是小数)。 页小数除法 4.五(下)第15—16页分数的基本性质; 4.五 15—16页分数的基本性质; 页分数的基本性质 第19—20页约分;第23—24页通分; 19—20页约分; 23—24页通分; 页约分 页通分 第66—68页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66—68页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页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5.六(上) 第2--5页分数乘法;第45—54页分数除法。 5.六 --5页分数乘法; 45—54页分数除法。 页分数除法
四则计算》 第一课时 《四则计算》复习过程
整、小、分数 加减法联系 都是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才 能直接相加减。 能直接相加减。
转化 小数乘法 整数乘法 整数乘法
四则计算中 的三个联系
整数 、 小数 乘除法联系 乘除法联系 除数是小 除数是小 数的除法 转化 除数是整 数的除 数的除法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1)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1)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本册数学知识的整理与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整数的认识,小数的认识,分数的认识。
2. 数的运算:整数的运算,小数的运算,分数的运算。
3. 量的计量:长度的计量,面积的计量,体积的计量。
4. 几何图形:平面图形的认识,立体图形的认识。
5. 统计与概率: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简单的统计图表,事件的可能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对所学知识的整理与复习,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回顾本册数学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自主复习本册数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检验学习效果。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7.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练习和测试,评价学生对本册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知识。
2. 创设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质量。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整理与复习》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章内容,本章主要让学生通过复习和整理已学过的知识,加强对数学概念、方法和技巧的理解和掌握。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量和计量单位四个方面。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巩固已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对于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量和计量单位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这些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对于一些概念和运算规则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复习和整理,使学生巩固已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巩固已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概念和运算规则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具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复习和整理已学的数学知识,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经验,互相帮助和解决问题。
4.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加强对概念和运算规则的理解和掌握。
5.巩固练习:学生进行练习,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的内容。
6.总结与反思: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整理和复习教案 数的运算(1)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1.数与代数第3课时数的运算(1)【教学目标】1.归纳整理整数、小数、分数计算法则的异同点,进一步总结计算时应遵循的一般规律及四则运算中的一些特殊情况。
2.培养学生运用法则熟练计算的能力和对学过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比较异同、形成知识结构的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本质。
【教学重难点】重难点:1.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及计算法则。
2.对四则运算法则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教师:“六一”快到了。
同学们为欢庆“六一”在精心准备,瞧,有的折幸运星,有的做蝴蝶结,有的用彩带做中国结,还有的买来了矿泉水,真热闹,我们一起去看看吧!(2)多媒体课件出示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
如下所示:(有条件的教师可通过这些问题创设情境图)①同学们折了37颗红星,23颗蓝星,一共折了多少颗星?②同学们买了40瓶矿泉水,每瓶0.9元,一共要付多少钱?1做蝴蝶结,做蝴蝶结用去了多少米?③有24m的彩带,用3④有24米的彩带,用21做中国结。
做中国结用去了多少米?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这些问题。
(3)教师:在解决问题中,你们使用了哪些运算?学生可能说出: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二、复习讲授1.复习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
(1)学生自己编题并列式回答。
(写在练习本上)(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求小组同学互相补充纠正编题和列式出现的错误。
说出运用了哪种运算,这种运算的意义是什么?(3)小组汇报,其他同学注意补充纠正。
说说用到的每种运算的意义是什么?教师板书28+36= 36-28= 36÷28= 28÷36=0.9×40= 40÷0.9= 24×12= 12÷24==⨯+⨯21243124 =⨯⨯3124-2124 (4)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指名说说整数、小数、分数的哪些运算的意义相同?哪些意义有扩展?(5)你能用图示的形式表示出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吗? 师生总结:2.整理四则运算的法则。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总复习-----数的运算(1)
3.四则运算中的一些特殊情况 0) a+0=( a ) a×0=(
a÷a=( 1 )
a×1=( a )
a-0=(
0÷a=(
a) 0) a)
a-a=( 0 )
你会填吗?
a÷1=(
注意:a作除
数时不为0
4.四则混合运算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是怎样的?
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 面的,没有括号的,按照 先乘除后加减进行计算。
这个知识掌握了吗?
只有出现加减的 时候才可以使用 加减捆绑运算。 同样,只有出现 加减的时候才可 以使用乘除捆绑 运算。
三、巩固深化 1.计算下面各题,先想一想需要注意什么。 73.05-3.96 = 69.09 3.12÷15+4.71 73.0 5 - 3.9 6 69.0 9
= 0.208+4.71 = 4.918
什么是乘法?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 便运算。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 少的运算。 举例:17×9 1.4×5
什么是除法?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 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的运算。
举例:3.6÷0.5
2.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 (1)复习加法和减法运算法则
下列计算对吗?错误的请更正过来。
5205 + 380 9005
举例 6×7=7×6 13×4×5= 13×(4×5)
用字母表示
a×b=b×a
a×b×c= a×(b×c) (a+b)×c= a×c+b×c
(100+2)×6= 乘法分配律 100×6+2×6
这几种运算定律有什么特点呢?
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能综合运用于连加运 算,加数经过交换、结合,运算符号不变, 还是连加。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也类似。 只有乘法分配律涉及乘加或乘减两种运算。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数的运算整理与复习(三) 人教版
第六单元第6课时:数的运算整理与复习(三)年级:六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背景简述“数的运算整理与复习(三)”是在学生已经对“数的运算”的意义、方法、顺序、定律进行整理与复习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数的运算”的相关知识方法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一至六年级对“数的运算”的学习,学生已经能运用不同策略正确分析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但是学生面对具体情境有时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在审题环节又缺乏批注方法,不能通过文字的描述了解事情的基本概况;面对大量的文字信息和多项要求,分析环节策略单一,无法提取解决问题所需条件;面对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学生对数量关系不能很好地进行沟通联系,又欠缺回顾与反思的意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存在困难。
本节课要根据学生的经验和学习困难,在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整理解题步骤与方法;自主探究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巩固解题步骤与方法;回顾反思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二、教学目标1.按照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三个步骤,综合运用“数的运算”的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分析解题方法策略,发展问题解决能力。
(难点)3.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揭示课题前两天我们对“数的运算”的意义、方法、顺序、定律等内容,进行了整理与复习,运用“数的运算”,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今天我们继续对“数的运算”进行整理与复习。
(二)现实情境中提出并解决问题,整理解题步骤与方法活动一: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六年级举行“小发明”比赛。
六(1)班同学上交32件作品,六(2)班比六(1)班多交41。
1.提出问题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进行解答吗? 预设问题:(1)六(2)班比六(1)班多交多少件作品? (2)六(2)班上交了多少件作品? (3)两个班共交了多少件作品? 2.回顾与反思 (1)回顾我们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同学们运用了不同的方法,观察这些方法你有什么发现呢?①关键句这些方法虽各有不同,但是他们都是抓住了“六(2)班比六(1)班多交41”,这个关键句进行分析的。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这一单元,主要是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巩固。
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时间和方位等。
本单元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基础知识有一个系统、完整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部分数学知识,但程度参差不齐。
他们在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时间、方位等方面的知识较为薄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时间和方位等基础知识有一个系统、完整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时间和方位等基础知识的复习与巩固。
2.教学难点:时间、方位等方面的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场景为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个生活场景为例,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为新课的复习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复习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等方面的知识,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3.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时间、方位等方面的知识,分享学习心得,教师巡回指导。
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掌握不足的知识点,进行讲解、示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5.练习巩固:布置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复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整理与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整理与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所学知识,加深对数学概念、性质、法则的理解和应用。
2. 培养学生整理知识、提炼方法的能力,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 通过复习,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题能力。
4.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数的读写方法。
2. 数的运算:复习加减乘除法,理解运算定律,掌握运算方法和运算顺序。
3. 几何初步知识:复习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特征,理解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
4. 测量:复习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意义,掌握单位换算。
5. 统计与概率:复习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6. 解决问题: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整理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所学知识,提出整理与复习的重要性。
2. 整理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分模块整理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3. 复习巩固: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查漏补缺: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自己在学习中的问题。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提出课后自主复习的要求。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活跃度、合作交流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的完成情况,分析学生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复习内容的掌握情况,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六、教学策略1.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设计具有趣味性、挑战性的练习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分层教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