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图变换举例 (1)

合集下载

动态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

动态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
再进行内回路反馈和并联变换,得下图。
22
N1 +
解:
(2)求C/N1,设R=0,N2=0, 得右图。
C(s) G3(1 G2 ) N1(s) 1 G2 G1G2G3
23
解(3)求C(s)/N2(s),设R=0,N1=0,得下图。
则:
0 N2(s) C(s)
C(s) 1 N2 (s)
24
X(s)
X(s)
R(s)
C(s)
R(s)
C(s)
Y(s)
C(s) R(s) X (s) Y (s)
Y(s)
C(s) R(s) Y (s) X (s)
7. 相邻的比较点和引出点之间可以调换位置,如下图 所示。
17
相邻引出点之间的移动
R(s)
R(s)
R(s)
R(s) C(s)
R(s)
R(s) R(s)
动态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
1
§ 2.3 动态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
一、动态结构图(方块图) 1.定义
动态结构图是图形化的数学模型,它是一种系 统输入和输出之间因果关系的简略图示方法,表示 了系统输出、输入信号之间的动态传递关系。
2
2. 组成要素 传递方块: 表示输入、输出信号之间的传递关系 C(s)=G(s)E(s),B(s)=H(s)C(s)
(s) )
RI CsU
(s) I(s) c (s) Uc (
s)
1 R
U r
1 Cs
( I
s) (s)
U
c
(
s)
绘制上式各子方程的方框图:
r ( s ) r ( s ) - c ( s ) r ( s ) - c ( s ) I ( s ) I ( s ) c ( s )

控制结构图变换

控制结构图变换

图2-30 例2.3网络图
图2-31 例2.3网络的结构图
解:ur为网络输入,uc为网络输出. 一个系统的结构图不是唯一的,但经过变换求得的总 传递函数都应该是相同的.上例所示网络的结构图还可 用图2-32表示.
图2-32 例2.3网络结构图的另一种形式
(三)结构图的等效变换 结构图的运算和变换, 结构图的运算和变换, 就是将结构图化为一个等效 的方框,使方框中的数学表达式为总传递函数. 的方框,使方框中的数学表达式为总传递函数. 结构图的变换应按等效原理进行. 结构图的变换应按等效原理进行. 1.结构图的基本组成形式 结构图的基本组成形式可分为三种: 方框与方框首尾相连. (1)串联连接 方框与方框首尾相连.前一个方框的 输出,作为后一个方框的输入. 输出,作为后一个方框的输入. (2)并联连接 两个或多个方框,具有同一个输入, 两个或多个方框,具有同一个输入, 而以各方框输出的代数和作为总输出. 而以各方框输出的代数和作为总输出. (3)反馈连接 一个方框的输出,输入到另一个方框, 一个方框的输出,输入到另一个方框, 得到的输出再返回作用于前一个方框的输入端. 得到的输出再返回作用于前一个方框的输入端 . 如图 2-37所示. 37所示.

一 ,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一 )结构图的概念 图2-24 RC网络的微分方程式为: RC网络的微分方程式为:
ur = Ri + 1 ∫ idt C
1 u c = ∫ i dt C
也可写为:
1 u c = ∫ id t C
(2.78) (2.79)
图2-24 RC网络
ur uc = Ri
对上面二式进行拉氏变换,得:
1 i
(g)
(h)
图2-27 式(2.80)(e)~(h)子方程框图

2.6 动态结构图的等效变换

2.6 动态结构图的等效变换
2.6 动态结构图的等效 变换
Wednesday, June 15, 2011
1
动态结构图的等效变换是利用方框图进行数学运算,并 对方框图进行变换和简化。对于复杂的系统结构图,其方框 图之间的连接可能是错综复杂的,但都是从三种最基本的连 接方式演变出来的。这就是结构图等效变换中的环节合并, 另一类是引出点或相加点的移动,在下面的内容中具体介绍。
Wednesday, June 15, 2011
7
R
G(s)
C
前移
R G(s)
C C
C
G(s) 图2-26 分支点前移
(2)分支点后移 分支点后移的等效变换法则是:除以分支点所经过的传递 函数。如图2-27所示。 R R C 后移 C G(s) G(s) R 图2-27 分支点后移
Wednesday, June 15, 2011 8
3
C ( s) = G1 ( s )G2 ( s) (2-54) R( s)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两个或两个以上环节串联(相互 间无负载效应的影响),其等效传递函数等于各个环节传递 函数的乘积。 (2)并联环节的合并。并联各环节有相同的输入量,而输 出量等于各环节输出量之代数和,如图2-24所示。 C1(s) G1(s) C(s) R(s) R(s) C(s) G1(s)±G1 (s) ± G(s) =
C(s) C(s) 1 G(s)H(s)
m
(b)
B(s) = H (s)C (s)
Wednesday, June 15, 2011 6
消去中间变量
可得等效传递函数为: B(s、 E(s) ) (2-56)
C ( s) G(s) G(S) R( s ) = 1 m G ( s) H ( s)

动态结构图.

动态结构图.
) i2(t)dt
i2(t)
uc (t)
1 c2
i2 (t )dt
拉氏变换
动态结构图的建立
• 方程组两边取零初始条件下的拉氏变换得:
Ur
(s) U1(s) R1
I1(s)
Ur (s)
1 I1(s)
R U1(s)
1 U1(s) C1s [I1(s) I2(s)]
I1(s)
1 U1(s)
述控制系统的系统结构关系。 (2)动态结构图上可以表示出系统的一些中间变量或
者系统的内部信息。这一点不同于仅符合端口关系的 传递函数。 (3)动态结构图与代数方程组等价。因此可以通过结 构图化简的方法来消去中间变量,化简方程组,将动 态结构图化为最简方块,即一个方块,来求得控制系 统的传递函数。
动态结构图的建立
X3(s) X4(s) X1(s)
函等于二环节传函之和(差)。 G1(s) G2 (s)
推广:n环节并联的等效传函等于n个环节传 函之和(差)。
G(s) G1(s) G2(s) ... Gn(s)
动态结构图的等效变换
(3)反馈回路传递函数
X2 (s) G1(s)E(s) E(s) X1(s) B(s)
(1) (2)
X1(s) + E(s)
B(s)
G1(s)
X2(s)
B(s) G2 (s)X 2(s) (3)
G2(s)
(2)代入(1) X2(s) G1(s)[X1(s) B(s)] (4)
(3)代入(4) X 2 (s) G1(s)[ X1(s) G2(s) X 2(s)]
X 2 (s) G1(s)X1(s) G1(s)G2 (s)X 2 (s)
R2 UC (s)

自动控制原理第2章

自动控制原理第2章
自动控制原理
11
2.2.2 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线性化
铁芯线圈电路工作原理
u K1 铁芯线圈磁通变化时产生的感应电势:
d (i ) dt
dφ(i)/ di是线圈中电流i的非线性函数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写出电路微分方程 u r 将φ(i)在i0附近用泰勒级数展开
K1
d (i ) d (i ) di Ri K1 Ri dt di dt
dt dt
ua Kae,
ut Ktw,
Ke
J
dt
J
e ur ut
(2)消去中间变量,得: K K K T T dM L Tm d 2w dw TaTm 2 Tm (1 K )w a ur a m M L,K a t dt dt Ke J dt J Ke
自动控制原理
0 0 0
自动控制原理
18
2.4
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2.4.1 结构图的概念
dr bm1 bm r dt
令C(s)=L[c(t)],R(s)=L[r(t)],在初始条件为零时,进行拉氏变换, 可得到s的代数方程
n n 1 s a s 1 m m 1 an 1s an C s b s b s 1 0
bm 1s bm R s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电气工程 普通高等教育 自 动 化 系列规划教材
自动控制原理(第2版)
孟华 主编
第2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2章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2.1 2.2 2.3 2.4 2.5 2.6 概述 控制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 传递函数 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控制系统的信号流图 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动态结构图的等效变换_OK

动态结构图的等效变换_OK
15
序号 变换方式 1 比较点交换 2 比较点分解 3 比较点前移 4 比较点后移
原方块图
A+
+
AB+C
-
+
B
C
C
A
+ + AB+C
-
B
A
G + AG B
-
B
A+ -
B
AG BG G
5
分支点前移
AG
AG
AG
等效方块图
A+ +
C
+ AB+C _
B
A+ + -
B
A+ -
C
+A B + C
AG B G
C(s) ±
证明:Q C1(s)=G1(s) R(s)C2(s)=G2(s) R(s) C(s)=C1(s) +C2(s)
\ C(s)= [G1(s) +G2(s)]R(s)
R(s) G1(s) ±G2(s) C(s)
4
(3) 反馈连接
R(s) +

E(s)Biblioteka G (s)B(s) H(s)
C(s)
这是个单回路的闭环形式,反馈可能是负,可能是正,我 们用消去中间法来证明。
1
B
G
A
G + AG BG
-
B G
A
AG G
G
AG
16
A
6 分支点后移
AG G
A
A G
AG
1A G
AB
7 比较点与分
A+
A
支点

自动控制原理02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

自动控制原理02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
e)
R( s )
G 1 G 2 G3G 4 C (s) 1 G 1 G 2 G3G 4 G 2 G3 H 1 G3G 4 H 2
f)
2.3 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及等效变换
2.3.4 系统传递函数
典型闭环控制系统
N (s)
R( s )
E ( s)
G1 (s)
结构图。
2.3.2 结构图的建立
例2-7 RLC电路网络的结构图
解: U (s) U (s) U (s) U (s) i R L 0
U R ( s) RI ( s)
U L ( s) LsI ( s)
{
I ( s)
U i ( s) U 0 ( s ) U R ( s ) U L ( s )
C 传输到 ( s)
单位反馈: H ( s) 1 开环传递函数:
G( s) H ( s)
2.3.3 结构图的等效变换和简化
(4)比较点的移动
R1 (s)
G(s)
R2 ( s )
a)
C (s)
R2 ( s )
R1 (s)
G(s)
C (s)
1/ G(s)
b)
R1 (s)
R2 ( s )
a)
G(s)
C (s) G(s) ( s) R( s) 1 G ( s) H ( s )
2.3.3 结构图的等效变换和简化
反馈连接中的术语:
R( s)
E (s)

G (s)
H (s)
C (s)
B( s)
前向通道:信号从 R( 传输到 s) 反馈通道:信号从
的通道 C ( s) 的通道 R( s )
R(s)

# 23传递函数方块图(系统动态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

# 23传递函数方块图(系统动态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

r (s)

e
e ( s)
c ( s)
US(s)
U S (s) KSe (s)
Ua(s) –
(s)
KS
U a (s) Ra I a (s) La SIa (s) Eb (s)
Eb(s)
1 Ra La S
Ia(s)
M m (s) Cm I a (s)
2
Ia(s)
Cm
根据传递函数的定义,每一个方块单元,一 般有以下的运算关系: X0(s) = W(s) Xi(s)
# 2—3 传递函数方块图(系统动态结构图) 及其等效变换 图中:指向方块单元的箭头表示输入量 的象函数Xi(s),离开方块单元的箭头表示 输出量的象函数X0(s),写在方块单元中的 是传递函数G(s)。
Mm(s)
JS m (s) fSm (s) M m (s) M L (s)
Mm(s)

1 JS 2 fS
m ( s)
Eb(s)
Eb (s) Kb Sm (s) m ( s)
ML(s)
K bS
1 c ( s ) m ( s ) i
e (s)
m ( s) 1 c ( s)
# 2—5 传递函数方块图(系统动态结构图) 及其等效变换 作业:系统结构方图的绘制 R1 L Xi Uc R2 Ur C
L Ur C R2 Uc
X0
2、系统结构方块图的绘制步骤 (1)列写系统中各元件的运动方程 (2)在零初始条件下,对微分方程进行拉氏变 换 (3)用元件方块图等表示出信号间的关系 (4)根据系统中各信号的传递方向和顺序将各 方块图连接起来,就得到系统的动态结构 图

U1(s)

结构图的等效变换

结构图的等效变换
--串联 --并联 --反馈连接 ②信号分支点或相加点的移动。 [原则]:变换前后环节的数学关系保持不变。
Saturday, January 04,
2020
5
环节的合并
(一)环节的合并:有串联、并联和反馈三种形式。
环节的串联:
X (s) G1(s) …
环节的并联:
Y (s) Gn (s)
G(s)
2020
11
结构图等效变换例子||例2-11
[例2-11]利用结构图等效变换讨论两级RC串联电路的传递函数。
R1
R2
ui
i1
i, u
[例]:结构: X(t) 电位器 Y(t)
结构图:X(s) G(s)=K Y(s)
微分方程:y(t)=kx(t)
若已知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传递函数,则可以画出各个 部分的结构图并连成整个系统的结构图。
Saturday, January 04,
2020
1
结构图的基本概念
[例2-10].求例2-6所示的速度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各部分传递 函数见例2-8,罗列如下:
G(s)
Saturday, January 04,
2020
8
信号分支点的移动和互换
②信号分支点的移动: 分支点从环节的输入端移到输出端
X1(s) G(s) Y (s)
X1(s)
X1(s) G(s)
Y (s)
N(s) X1(s)
N(s) ?

X1(s)G(s)N (s)

X1(s),
N
(s)

比较环节:
ue (s) ug (s) u f (s)
ug (s) ue (s) u f (s)

自动控制原理 动态结构图及变换

自动控制原理 动态结构图及变换

U s (s)
Ka Ua (s)
系统各元部件的动态结构图(4)
e (s) r (s) c (s)
M m (s) CmIa (s)
U s (s) Kse (s)
U a (s) KaU s (s) Ua (s) Ra Ia (s) LasIa (s)
Eb (s)
Eb (s) Kbsm (s)
二、动态结构图的基本连接形式
1. 串联连接
X(s) G1(s)
Y(s) G2(s)
方框与方框通过信号线相连,前一个方框的输 出作为后一个方框的输入,这种形式的连接称 为串联连接。
2. 并联连接
G1(s)
X(s)
- Y(s)

G2(s)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框,具有同一个输入信号,并 以各方框输出信号的代数和作为输出信号,这种形
式的连接称为并联连接。
3. 反馈连接
R(s)

C(s) G(s)
H(s)
一个方框的输出信号输入到另一个方框后,得 到的输出再返回到这个方框的输入端,构成输 入信号的一部分。这种连接形式称为反馈连接。
三、系统动态结构图的构成
• 构成原则:
按照动态结构图的基本连接形式,构 成系统的各个环节,连接成系统的动 态结构图。
Ua (s) Ra Ia (s) LasIa (s) Eb (s)
Js2 m (s) M m fsm (s)
c
(s)
1
i
m
(s)
r (s)
e (s)
c (s)
系统各元部件的动态结构图(2)
e (s) r (s) c (s) Us (s) Kse (s)
Ua (s) KaU s (s) Ua (s) Ra Ia (s) LasIa (s)

3第二章(举例2)传递函数及结构图变换

3第二章(举例2)传递函数及结构图变换

K ( i s 1) ( l s 2 l l s 1) s
v
s
e
s
(T j s 1) (Tk s 2 k Tk s 1)
2 2 j 1 k 1
i 1 d
l 1 e
积分环节
惯性环节
振荡环节
延迟环节
环节是根据微分方程划分的,不是具体的物理
装置或元件。
C 2 ( s) G2 ( s)R( s)
2. 并联结构的等效变换
• 等 效 变 换 证 明 推 导
R(s) G1(s) G2(s)
C1(s)

C(s)

C2(s)
C ( s ) [G 1 ( s ) G 2 ( s )] R ( s ) C (s) R(s) G1 ( s ) G 2 ( s )
K ——环节的放大系数 T ——环节的时间常数 ——环节的阻尼比
d x r (t ) dt
2
2
2
dx r ( t ) dt
x r ( t )]
1 两个串联的一阶微分环节
延滞环节 例1:水箱进水管的延滞 传递函数:
G (s) X c (s) X r (s) e
s
运动方程式:
出值。
延迟环节从输入开始之初,在0 ~τ时间内没 有输出,但t=τ之后,输出完全等于输入。
水箱进水管的延滞
系统函数方块图
系统函数方块图是一种数学模型,采用
它将更便于求传递函数,同时能形 象直观地表明输入信号在系统或元 件中的传递过程。
1.
串联结构的等效变换(1)
• 串联方块图
R(s)
G1(s)
传递函数
传递函数的概念与定义

动态结构图

动态结构图

5
二、动态结构图的基本连接形式
1.
串联连接
方框与方框通过信号线相连,前一个方框的输 出作为后一个方框的输入,这种形式的连接称 为串联连接。
6
2.
并联连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框,具有同一个输入信号, 并以各方框输出信号的代数和作为输出信号, 这种形式的连接称为并联连接。
7
3. 反馈连接
R(s)

G(s) H(s)
2-3

动态结构图
动态结构图是一种数学模型,采用 它将更便于求传递函数,同时能形 象直观地表明输入信号在系统或元 件中的传递过程。
返回子目录
1
一、动态结构图的概念

系统的动态结构图由若干基本符号构成。构 成动态结构图的基本符号有四种,即信号线、 传递方框、综合点和引出点。
1. 信号线
表示信号输入、输出的通道。箭头代表信号传 递的方向。

叉消除,化为无交叉的多回路结构。

对多回路结构,可由里向外进行变换,直至变换为一 个等效的方框,即得到所求的传递函数。
49
结构图化简注意事项:

有效输入信号所对应的综合点尽量不要 移动; 尽量避免综合点和引出点之间的移动。

50
五、用梅森(S.J.Mason) 公式求传递函数

梅森公式的一般式为:
k
G1G2G3G4G5G6 H1 G2G3 H 2 G4G5 H 3 G3G4 H 4
i j
LL
i j
L L L 不存在
利用梅森公式求传递函数(1)
1 Li Li Lj Li Lj Lk
i 1 4
1 G1G2G3G4G5G6 H 1 G2G3 H 2 G4G5 H 3 G3G4 H 4 G2G3G4G5 H 2 H 3

自动控制原理2.4 结构图的等效变换及简化计算

自动控制原理2.4   结构图的等效变换及简化计算
Pk—从R(s)到C(s)的第k条前向通道增益 △k —第k条前向通道的余子式
在△中,去掉与第k条前向通 道相接触的回路对应的项后
剩余的部分。
求法: 去掉第k条前向通路后所求的△ 用梅森公式求上例信号流图对应的传函。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梅森公式例1
GG44((ss))
R(s)
注:比较点和引出点之间不能换位。 3. 通过在被变换的支路上乘或除某个传函来保持等效。 4. 根据环节方框的连接方式(串联、并联和反馈)进行简化
计算。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结构图三种连接形式及其计算
串联
G1
G2
G1 G2
n
G(s) Gi (s) i 1
并联 G1 G2
反馈 G1
G5
R –
X1 G1
– G2 X2 –
G3 X3
G4
C
X3
G6
G7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G8 G5
R – G1 X1
X2 – G2

X3
G3
G4
C
X3 G6
G7
(2)求传函。用梅逊公式:
1 G1G2G3G4G7 G1G2G3G4G8 G2G3G6 G3G4G5
R(s)
-
G4
A
G1
-
B
G2
H1
G3 H2
C C(s)
P1 G1G2G3 1 1
P2 G1G4 2 1
C(S) P(S) P11 P22
P11 P22
R(S)
1 (L1 L2 L3 L4 L5 )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a Ra i


举例说明(例2)
例2:系统动态结构图如下图所示,试求 系统传递函数C(s)/R(s)。
H 2 ( s)
R(s )


G1 ( s )
G2 ( s )

G3 ( s ) H 3 ( s)
C (s )
G4 ( s )
H1 ( s)


举例说明(例2)
例2:系统动态结构图如下图所示,试求 系统传递函数C(s)/R(s)。
G4 ( s )
C(s)
H3 (s)
H1 ( s)
例2 (解题方法一之步骤5)

内反馈环节等效变换结果
R(s)
1
3
G1 (s)
-
G2 ( s )
-
G3 ( s ) 1 G2 ( s )G3 ( s ) H 2 ( s )
H 3 ( s)
C(s)
G4 (s)
H1 ( s)
例2 (解题方法一之步骤6)
1

3
B
C
G1 ( s )
- 2
G2 ( s )

G3 ( s )
A
G4 ( s )
C (s )
H 3 ( s)
H1 ( s)
例2 (解题方法一之步骤2)
R(s)
1
3
-
?
G3 ( s ) G4 ( s )
C(s)
H 3 ( s)
G1 ( s )
-
G2 ( s )
2
H1 ( s)
例2 (解题方法一之步骤3)
C (s )
H 3 ( s)
H1 ( s)
例2 (解题方法四)

引出点B前移
H 2 ( s)
3
R(s )
1

B
C
G1 ( s )
- 2
G2 ( s )

G3 ( s )
A
G4 ( s )
C (s )
H 3 ( s)
H1 ( s)
结构图化简步骤小结

确定输入量与输出量。如果作用在系统上的
输入量有多个,则必须分别对每个输入量逐 个进行结构图化简,求得各自的传递函数。 若结构图中有交叉联系,应运用移动规则,
c

反馈环节等效变换:
r
K s K a C m Ra i Cm K b K s K aC m 2 Js ( f )s Ra Ra i
c
例题化简步骤(5)

求传递函数Qc(s)/Qr(s) :
c ( s) K s K a C m Ra i ( s) Cm K b K s K aC m r ( s) 2 Js ( f )s
五 举例说明(例1)

例1:利用结构图变换法,求位置随动系 统的传递函数Qc(s)/Qr(s) 。
ML
r
-
Ks
Ka -
1 Ra
Cm Kbs
1 Js 2 fs
1 i
c
例题分析



由动态结构图可以看出该系统有两个输入r, ML(干扰)。 我们知道:传递函数只表示一个特定的输 出、输入关系,因此,在求c对r的关系时, 根据线性叠加原理,可取力矩 ML=0,即认为ML不存在。
H1 ( s)
R(s)
1
G1 ( s )G2 ( s )
-
例2 (解题方法一之步骤11)

等效变换化简结果
R(s)
G3G4G3G4 1 G2 ( s )G3 ( s ) H 2 ( s ) G3G4 H 3 G1G2G3G4 H 1
C(s)
例2 (解题方法二)

将综合点③前移,然后与综合点②交换。
c
例题化简步骤(3)
r
-
Ka K s i
Cm s( JsRa fRa K bC m )
c

合并串联环节:
r

Cm K a K s s[ Js Ra f Ra K bC m ] i
c
例题化简步骤(4)
r

Cm K a K s s[ Js Ra f Ra K bC m ] i
要点:
结构变换的规律是:由内向外逐步进行。
例题化简步骤(1)

合并串联环节:
r
Ka K s
-
Cm Ra ( Js 2 fs )
1 i
c
Kbs
例题化简步骤(2)
r
Ka K s
-
Cm Ra ( Js 2 fs )
1 i
c
Kbs

内反馈环节等效变换:
r
-
Ka K s i
Cm s( JsRa fRa K bC m )

串联环节等效变换
3
R(s)
1
G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s )
-
G2 ( s )
-
G3 ( s ) 1 G2 ( s )G3 ( s ) H 2 ( s )
H 3 ( s)
G4 ( s )
C(s)
H1 ( s)
例2 (解题方法一之步骤7)

串联环节等效变换结果
3
R(s)
1
G1 ( s )G2 ( s )
-
G3 ( s )G4 ( s ) 1 G2 ( s )G3 ( s ) H 2 ( s )
G2 ( s ) H 2 ( s )
-
R(s)
1
3
G1 ( s )
-
G2 ( s )
2
G3 ( s )
H 3 ( s) H1 ( s)
G4 ( s )
C(s)
例2 (解题方法一之步骤4)

内反馈环节等效变换
G2 ( s ) H 2 ( s )
-
1 R(s) -
3
G1 ( s )
G2 ( s )
2
G3 ( s )
s j
第三章 时域分析 第四章 根轨迹法 第五章 频率域分析
H 2 ( s)
R(s )


G1 ( s )
G2 ( s )

G3 ( s ) H 3 ( s)
C (s )
G4 ( s )
H1 ( s)
例2 (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消除交叉连接,由内向外 逐步化简。
例2 (解题方法一之步骤1)

将综合点2后移,然后与综合点3交换。
H 2 ( s)
R(s )
R(s) 1
-
G1 ( s )G2 ( s )
C(s) G3 ( s )G4 ( s ) 1 G2 ( s )G3 ( s ) H 2 ( s ) G3 ( s )G4 ( s ) H 3 ( s )
H1 ( s)
例2 (解题方法一之步骤10)

反馈环节等效变换
C(s) G3 ( s )G4 ( s ) 1 G2 ( s )G3 ( s ) H 2 ( s ) G3 ( s )G4 ( s ) H 3 ( s )
H 2 ( s)
R(s )
1

3
G1 ( s )
- 2
G2 ( s )

G3 ( s )
B A
C
G4 ( s )
C (s )
H 3 ( s) H1 ( s)
例2 (解题方法三)

引出点A后移
H 2 ( s)
- 3
R(s )
1
B
C
G1 ( s )
- 2
G2 ( s )

G3 ( s )
A
G4 ( s )

首先将交叉消除,化为无交叉的多回路结构。

对多回路结构,可由里向外进行变换,直至 变换为一个等效的方框,即得到所求的传递 函数。
结构图化简注意事项:

有效输入信号所对应的综合点尽量不要 移动;

尽量避免综合点和引出点之间的移动。
传递函数概念与后几章的关系可用下图来表示。
拉氏反变换 传递函数 单位脉冲响应函数
H 3 ( s)
C(s)
H1 ( s)
例2 (解题方法一之步骤8)

内反馈环节等效变换
R(s)
1
3
G1 ( s )G2 ( s )
-
G3 ( s )G4 ( s ) 1 G2 ( s )G3 ( s ) H 2 ( s )
H 3 ( s)
C(s)
H1 ( s)
例2 (解题方法一之步骤9)

内反馈环节等效变换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