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紫阳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6.2非洲教案1湘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下册 6.2 非洲教案1 湘教版-湘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 6.2 非洲教案1 湘教版-湘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
3、海岸线:
非洲的海岸线有什么特征?非洲最大的半岛是哪个?最大的岛屿是什么?最大的海湾是什么?
4、二战前,非洲只有哪3个独立国家?目前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数量最的大洲。
(二)非洲的地形:(读图1—17,分析பைடு நூலகம்决以下问题)
1、地形特征:
①、地形以什么为主?因此被称为“”。
②、地势有什么特点?
③、非洲的海拔较高,居世界七大洲的第位(读第6页图1——5)
2、特色地形区:(请在图上找出并标记出来)
①、号称“非洲屋脊”的高原是哪个?
②、非洲的最高峰是什么?
③、赤道横穿什么盆地,是世界最大的盆地?
④、非洲东部世界陆地上最长的裂谷带是什么?
⑤、非洲的北部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叫什么?
二、在科代表的带领下,小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认识讨论自学中未解决的问题和新发现的疑难
三、组间以各组科代表为代表交换各组意见,解答疑难问题,老师筛选问题并通过提示启发的方式帮助同学解决
四、巩固记忆知识点然后检测
找到东非大裂谷的位置,根据板块的知识解释一下是如何形成的?再看撒哈拉沙漠这里为什么气候干燥?结合课本上的地图解释一下。




1、地理位置
2、非洲的地形
教学难点
气候资料的阅读
教学法指导
讨论、读图法 发现法 小组活动
教具准备
地图
集体智慧
个性设计
教学后记
导入:
非洲的名称“亚非利加”的本意是“阳光灼热”的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呢?在上学期的学习中我们也了解到,居住在非洲的人大都是黑色人种,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自主学习阶段:先看课本后独立完成黑板上板书的自学提纲里的问题(题目如下)
(一)、地理位置:(读图1—16和1—17,解决以下问题)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6.2《非洲》(1)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6.2《非洲》(1)教案

非洲导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2.初步学会从自然角度分析非洲的人种特征;从历史原因分析非洲的人口分布,以及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这一现象。

3.运用地图分析说明非洲地形特征,并能够在地图上找出非洲几个著名地形区重点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运用地图分析说明非洲地形特征,并能够在地图上找出非洲几个著名地形区难点训练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人人平等的观念。

导学思路及学生活动设计反思板书设计一、导入新课通过海陆分布的内容,可以考察学生亚洲、欧洲相临近的大洲——非洲。

而非洲的名称“亚非利加”的本意是“阳光灼热”的意思。

为什么会这样呢?在上学期的学习中我们也了解到,居住在非洲的人大都是黑色人种,这又是为什么呢?创设地理情境,提出假设,调动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进一步指导学生读图。

板书:㈠国家最多的大洲二、讲授新课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分析某一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阅读地图学习地理的方法。

1、通过读图总结非洲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北面与欧洲之间隔着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东北与亚洲之间隔苏伊士运河、红海;东临印度洋,与大洋洲隔海相望;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西临大西洋,与美洲隔海相望。

经纬位置:最北在30ºN以北,最南在30ºS以南;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都穿过非洲;最东在50ºE以东,最西在20ºW左右。

半球位置:多半在北半球,少半在南半球第四至5周共4课时课堂多引导学生自学,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自己总结。

2、主要在东半球通过阅读课文了解非洲的民族斗争历史,重点知道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

㈡高原为主的地形学生回答问题。

通过读地形图和各种统计图表,逐步回答问题总结亚洲地形的特点。

1.根据“不同海拔高度的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饼状图)及地形图上山脉高原的名称总结“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认识大洲第二节非洲教案设计(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认识大洲第二节非洲教案设计(新版)湘教版
在讲授非洲的自然资源和人口分布时,我运用了案例分析法,挑选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如尼罗河文明的兴起和沙漠之国的生存挑战等,学生们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讨论得非常热烈。这也让我意识到,通过实际案例的引入,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实践活动环节,我让学生们分组讨论非洲的相关问题,并进行实验操作。这个环节的设计旨在加深学生们对非洲地理信息的查询、分析和处理能力,培养他们的地理空间思维和信息素养。从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情况来看,他们积极参与,提出了一些有深度的问题和见解,这也证明了这个环节的设计是成功的。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增强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对非洲大陆的自然和人文特点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提高对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并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
5.观察非洲的艺术作品,如音乐、舞蹈、绘画等,并向班级分享你的发现和感受。
这些作业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非洲的知识,同时培养大家的地理空间思维和信息素养。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完成作业,并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课堂
1.课堂评价: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提问、观察和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以提高他们的地理核心素养和区域认知能力。同时,我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以保证教学效果。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非洲的基本概念。非洲是地球上第二大的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环境。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非洲大陆的自然和人文特点,如尼罗河文明的兴起、沙漠之国的生存挑战等。

紫阳县十中七年级地理下册6.2非洲教案1新版湘教版3

紫阳县十中七年级地理下册6.2非洲教案1新版湘教版3

非洲地球和地球仪D.度数相同的经线或纬线,一定位于同于半球4.某点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该点是()A.经度0°,纬度0°B.经度180°,纬度0°C.东经160°,纬度0°D.西经20°,纬度0°5读下图回答:1.写出A、B两点的纬度:A_____、B_____2.写出C、D两点的经度:C_____、D_____A点在_____(南、北)半球。

D点在_____(东、西)半球课后反思课题 1.1 地球和地球仪(3)学习目标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重点难点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步骤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点拨导入用同学们的座位引出如何确定位置,从而导出如何利用经纬网定位。

自主学习1.概念:经纬网是地球仪或地图上由______和______交织成的网。

2.作用: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_______________,广泛应用于______、航海、______、交通以及______等许多方面。

3.完成书本第8页活动3学生自己完成团队合作1.完成书本第8页活动22.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要求:(1)写出A、B两点的经纬度:A_____B(2)A点在B点的______方向B点在D点的______方向(3)C点位于______(南、北)半球或______(东、西半球)3.南极点四周指向什么方向?北极点呢?4.假设一架飞机从上海起飞,沿着31°N纬线圈飞行,最终能飞回上海吗?它在飞行途中改变过方向吗?如果这架飞机沿着121°E一直向北飞行,它能飞回上海吗?纬度由下向上增大是北纬,反之是南纬。

小结提纲思维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用经纬网定位,我们每个同学必须掌握在经纬网的图上能写出任一点的经纬度,并能辨别两点的相对方向。

导图反馈练习1.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31°N,103.4°E)发生了里氏8级地震,下列关于震中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B.位于东半球,高纬度C.位于西半球,中纬度D.位于南半球,高纬度2.右图中a点经纬度是()A.(2°N,26°E)B.(2°N,26°W)C.(2°S,26°W)D.(纬度2°,经度26°)3.读下图回答:(1)将A点(0°,0°),B点(20°S,20°W)填入图中相应位置。

湘教版七下地理6.2非洲教学设计1

湘教版七下地理6.2非洲教学设计1

湘教版七下地理6.2非洲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下地理6.2非洲教学设计1主要介绍了非洲的位置、范围、地理特征以及非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非洲大陆的整体认识,为后续学习非洲的具体国家、地理特点、资源等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使学生了解非洲大陆的独特之处,激发学生对非洲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各大洲的位置、范围有了初步了解。

但学生对非洲的具体地理特征、自然和人文景观认识不足,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补充和拓展。

此外,学生对非洲的印象可能仅限于动物和大草原,对本节课的内容充满好奇。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非洲的位置、范围、地理特征。

2.使学生掌握非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培养学生对非洲大陆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非洲的位置和范围。

2.非洲的地理特征,如热带草原、沙漠、高山等。

3.非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如动物、部落、文化遗产等。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非洲的位置、范围,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非洲的地理特征和人文景观。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非洲的认识和看法,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4.图片展示法: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生动展示非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非洲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分组讨论话题,准备相关案例。

3.制作课件,呈现非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非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引导学生对非洲产生兴趣。

提问:“你们对非洲有什么印象?今天我们将学习非洲的哪些内容?”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非洲的位置、范围、地理特征。

让学生观察地图,了解非洲在世界地理中的位置,引导学生读图、析图,掌握非洲的地理特征。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非洲的地理特征和人文景观,展开讨论。

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六章第二节非洲(第2课时)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六章第二节非洲(第2课时)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六章第二节非洲(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六章第二节非洲(第2课时)主要介绍非洲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本节内容是对非洲的整体概述,为学生后续学习非洲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奠定基础。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非洲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了解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亚洲、欧洲、北美洲等大洲有一定的认识。

但非洲作为一个遥远的大陆,学生可能对其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建立对非洲的直观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非洲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提高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非洲大陆的热爱和关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非洲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2.难点:非洲地理特征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准备非洲地图、图片、文字资料等。

2.教学工具:投影仪、计算机、黑板、粉笔等。

3.学生活动:提前让学生预习教材,了解非洲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非洲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世界地理知识,对新课内容产生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文字资料,介绍非洲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非洲地理特征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6.2《非洲》教案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6.2《非洲》教案设计

第二节非洲教学目标重难点:1.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了解非洲政治地图的演变,并归纳非洲的地形特征和海陆轮廓特征,了解非洲极具特色的地形区(重点)。

2.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解决问题的能力(难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目标引领:与亚洲、欧洲相临近的大洲是——(生答非洲)。

而非洲的名称“阿非利加”的本意是“阳光灼热”的意思。

为什么会这样呢?在上学期的学习中我们也了解到,居住在非洲的人大都是黑色人种,这又是为什么呢?(创设地理情境,提出假设,调动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进一步指导学生读图。

)板书课题:非洲二、讲授新课:1、通过读教材中图6—16和6—17完成下列问题:(1)海陆位置:非洲位于_____半球的西部,东临_____洋,西邻_____洋。

北隔_____海和_____海峡与欧洲相望。

东北与非洲隔着狭长的_____海,并以_____为陆上分界。

(2)纬度位置:穿过非洲大陆的三条重要纬线,分别是哪些?因此非洲主要位于地球五带中的哪个带?请你在教材中图6—16中标出上述的三条纬线。

(3)海岸线:非洲的海岸线有什么特征?非洲最大的半岛是哪个?最大的岛屿是什么?最大的海湾是什么?(4)目前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数量最_____ 的大洲。

【答案】(1)东印度大西地中直布罗陀红苏伊士运河(2)赤道南北回归线热带(3)非洲的海岸线较平直索马里半岛马达加斯加岛几内亚湾(4)多2、高原为主的地形:(1)、地形特征:①、地形以什么为主?因此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地势有什么特点?(2)、特色地形区:(请在图上找出并标记出来)①、号称“非洲屋脊”的高原是哪个?②、非洲的最高峰是什么?③、赤道横穿什么盆地,是世界最大的盆地?④、非洲东部世界陆地上最长的裂谷带是什么?⑤、非洲的北部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叫什么?(学生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自学,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自己总结。

七年级地理下册《6.2 非洲》教学设计 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6.2 非洲》教学设计 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6.2 非洲》教学设计湘教版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6.2课《非洲》是本册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介绍了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发展、文化和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本节课的内容较为丰富,旨在让学生了解非洲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非洲的认识和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世界各大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非洲的具体情况,学生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对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发展、文化和历史等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发展、文化和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2.培养学生对非洲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培养学生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进行地理探究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发展、文化和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2.培养学生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进行地理探究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对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发展、文化和历史等进行探究。

2.采用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的非洲国家或地区的情况,深入了解非洲的特点和问题。

3.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非洲地图、地形图、气候图等教学资料。

2.准备相关的文字资料,如非洲的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资料。

3.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非洲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非洲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非洲的地形、气候、资源、经济发展、文化和历史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非洲的基本情况。

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非洲的特点和问题,如非洲的地形特征、气候类型、资源分布、经济发展状况、文化特点等。

湘教版地理初中七年级下册教案-6.2 非洲1

湘教版地理初中七年级下册教案-6.2 非洲1

第二节非洲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说出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

2.初步学会从自然角度分析非洲的人种特征;从历史原因分析非洲的人口分布,以及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这一现象。

3.运用地图分析说明非洲地形特征,并能够在地图上找出非洲几个著名地形区。

教学重点1.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运用地图分析说明非洲地形特征,并能够在地图上找出非洲的几个著名地形区。

2.训练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人人平等的观念。

教学难点运用地图分析说明非洲地形特征,并能够在地图上找出非洲几个著名地形区,解决问题。

教法提示朗读、讨论、绘图、讲授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自制课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观看一段新闻视频。

2.导语:同学们,在刚才的新闻视频中提到了什么事情?它发生在哪个大洲?(动物迁徙)(非洲)那么非洲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场面的动物迁徙?非洲动物迁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走近非洲、认识非洲。

板书:第二节非洲二、教学过程活动一1.读文本13页---16页内容,了解、认识、识记非洲的概况,非洲的位置,非洲的地形。

思考:这部分文字主要讲了非洲的那些知识?完成学案一板书:一、非洲的概况二、地理位置三、地形地势探究一非洲为什么有“阳光灼热”的意思?学生小组讨论回答,师生互动,教师课件点拨。

探究二非洲为什么有“高原大陆”之称?学生小组讨论回答,师生互动,教师课件点拨。

活动二看课本13页非洲政区图、14页非洲地形形图、16页东非裂谷带地图,辨地理。

思考:在这三张地图上你得到了那些地理信息?最大的沙漠、最高的山峰、最大的盆地、最长的河流、最长的裂谷、最大的海湾、最大的岛屿、最大的半岛、最深的湖泊、最大的湖泊探究三非洲为什么有的国家和国家的国界线比较平直?学生小组讨论回答,师生互动,教师点拨。

(非洲殖民时期的产物)探究四为什么“乞力马扎罗山”有赤道雪峰之美誉?学生小组讨论回答,师生互动,教师点拨。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6.2非洲 教案1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6.2非洲 教案1

《非洲》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非洲》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内容在教材第13-19页。

具体教学内容包括本节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国家最多的大洲、高原为主的地形、炎热的气候、丰饶的资源非洲的资源亟待发展的经济。

二、学生分析
对七年级学生来说,地理是一门新认识的课程,学生对这门课程还比较陌生,如何把握住?感兴趣时最主要的学习动力,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的课本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借助图像,以图激趣,既能加深学生对新课的印象,又使课堂教学过程自然流畅,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了解非洲政治地图的演变。

2.通过对地形图及各种气候图的判读,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和地形区的分布及气候特征,并学会分析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3.学会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尼罗河和刚果河的水文特征。

4.从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等方面了解非洲富饶的物产。

教学重点:
运用地图,使学生掌握非洲海陆轮廓的特征以及非洲高原为主的地形特征。

教学难点:
受纬度位置的影响,非洲以热带为主的炎热气候。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材中的地图、图片、图表,以及教师事先准备的相关练习,以更直观形象的方式,加强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训练,充分调动学生全员参与,提高课堂效率课堂容量,使课堂变得有效高效。

教师努力帮助学生利用原有的学习方法、地理概念、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地理现象和相关问题。

六、教学流程设计。

七年级地理下册 6.2 非洲教案1 (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6.2 非洲教案1 (新版)湘教版

6.2 非洲(1)
新课,激发动探究
等欧洲国家旅行,要穿越那些海洋和海峡?哪条河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将知识牢固的落实在地
引导学生看图,观察各国领土的大小,国界线的
总结:非洲是世界上国家和地区最多的大洲。

非洲政治地图的演变提问
.课堂活动:请同学们读图和阅读,
分析非洲的海岸线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得出非洲海岸线比较平直的特征,这样
的海陆轮廓特征往往缺少半岛、岛屿、海湾。

引导学生结合非洲地形图,查阅第一节有关资
料,说出非洲的平原海拔高度居世界各大洲的第
步的思考说出非洲高原占

C.高原.地中海和大西洋
D
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中。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2《非洲》教学设计(2课时)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2《非洲》教学设计(2课时)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2《非洲》教学设计(2课时)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2《非洲》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单元,主要介绍了非洲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城市和经济发展等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陌生又具有一定的趣味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非洲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非洲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于世界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地理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非洲作为一个遥远的大陆,学生对其了解相对较少,因此,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同时,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于本节课的内容会有一定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非洲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城市和经济发展等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非洲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非洲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城市和经济发展等情况。

2.难点:非洲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案例,使学生了解非洲的情况。

3.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料。

2.教学PPT。

3.小组讨论题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非洲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非洲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非洲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城市和经济发展等情况,引导学生了解非洲的基本情况。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如非洲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板书,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 认识大洲 第二节 非洲》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 认识大洲 第二节 非洲》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认识大洲第二节非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认识大洲》第二节《非洲》的内容主要包括非洲的位置、范围、地理特征、资源、人口、经济发展、历史和文化等方面。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数据,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非洲大陆的自然和人文特点。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非洲的整体认识,为后续的非洲国家地理和风土人情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了解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大洲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对非洲大陆的认知可能仅限于名字和一些刻板印象。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利用多媒体和地图等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现象,激发学生对非洲大陆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范围、地理特征、资源、人口、经济发展、历史和文化等,提高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非洲大陆的热爱和尊重,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和理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非洲的地理位置、范围、地理特征、资源、人口、经济发展、历史和文化等。

2.难点:非洲的地理特征、资源分布、人口和经济发展状况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非洲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地图教学法:利用地图、图片等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

3.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主动获取知识。

4.合作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2.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教学素材:非洲地图、图片、视频等。

4.练习题:相关知识练习题和家庭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非洲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引导学生关注非洲大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年级地理下册-6.2-非洲教案1-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6.2-非洲教案1-湘教版

《非洲》教案执教老师:邓永长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2、初步学会从自然角度分析非洲的人种特征;从历史原因分析非洲的人口分布,以及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这个现象。

3、使用地图分析说明非洲地形特征,并能够在地图上找出非洲几个著名地形区.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水平,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训练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培养学生人人平等的观点。

重难点:教学重点:使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使用地图分析说明非洲地形特征,并能够在地图上找出非洲几个著名地形区.教学难点:训练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培养学生人人平等的观点。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讲授式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通过海陆分布的内容,能够考察学生亚洲、欧洲相临近的大洲——非洲。

而非洲的名称“亚非利加”的本意是“阳光灼热”的意思。

为什么会这样呢?在上学期的学习中我们也了解到,居住在非洲的人大都是黑色人种,这又是为什么呢?创设地理情境,提出假设,调动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进一步指导学生读图。

一、国家最多的大洲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分析某一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阅读地图学习地理的方法。

二导学释疑1、通过读图总结非洲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北面与欧洲之间隔着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东北与亚洲之间隔苏伊士运河、红海东临印度洋,与大洋洲隔海相望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西临大西洋,与美洲隔海相望经纬位置:最北在30ºN以北,最南在30ºS以南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都穿过非洲最东在50ºE以东,最西在20ºW左右2、主要在东半球通过阅读课文了解非洲的民族斗争历史,重点知道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

二、高原为主的地形学生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自学,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自己总结。

通过读地形图和各种统计图表,逐步回答问题总结亚洲地形的特点。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二节《非洲》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二节《非洲》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二节《非洲》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非洲》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认识大洲第二节《非洲》主要涉及非洲大陆的地理特点,包括地形、气候、资源、人口和语言文化等方面。

教材内容生动有趣,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但对于学生来说,非洲可能是一个较为陌生的地方,因此需要通过图表、图片和案例等方式进行生动的讲解和展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二、教学目标:1. 知道非洲是世界上第二大洲,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2. 了解非洲的地形特点,包括高原、盆地、河流和湖泊等。

3. 了解非洲的气候特点,包括热带雨林、草原和沙漠等。

4. 了解非洲的资源分布,包括矿产资源和农产品等。

5. 了解非洲的人口分布和语言文化特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非洲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资源分布。

教学难点:非洲的人口分布和语言文化特点。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了解程度有限,对非洲的认知可能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教师展示一张非洲地图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的内容。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一些问题,如:“你们知道非洲是世界上第几大洲吗?它位于哪个半球?与亚洲相比,它的位置如何?”通过这些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非洲的好奇心。

第二环节:讲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和边界教师利用地图和图表,向学生详细介绍非洲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教师可以指出非洲位于赤道附近,几乎被大西洋、印度洋和地中海环绕,与亚洲通过苏伊士运河相连。

教师可以通过绘制示意图或使用数字图表的方式,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第三环节:介绍非洲的地形特点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案例,向学生介绍非洲的地形特点。

教师可以提到非洲拥有广阔的撒哈拉沙漠、高原和盆地,以及尼罗河、刚果河等重要河流和维多利亚湖、坦桑尼亚湖等大型湖泊。

湘教版七年级下地理课程第六章第二节《非洲》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地理课程第六章第二节《非洲》教案

教案:非洲【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对应教材P13-P19。

主要涉及到“高原为主的地形”、“炎热的气候”内容。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

- 学生能够掌握非洲地形的主要特征及其对气候和河流的影响。

- 学生能够了解非洲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2.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通过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地理特征的能力。

-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分析地理现象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对非洲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认识和尊重。

- 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国际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 非洲的地理位置和海陆位置。

2. 非洲地形特征及其对气候和河流的影响。

3. 非洲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三、教学难点1. 非洲地形与气候的关系。

2. 非洲气候对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 非洲地形图、气候分布图。

- 多媒体课件,包括非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通过展示非洲的自然景观图片,激发学生对非洲地理的兴趣。

2. 简要介绍非洲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

(二)非洲的地理位置1. 半球位置: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南北半球。

2.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地区。

3. 海陆位置: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

(三)高原为主的地形1. 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

2. 主要高原包括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

3. 非洲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其中埃塞俄比亚高原被称为“非洲屋脊”。

(四)炎热的气候1. 非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气候普遍炎热,被称为“热带大陆”。

2. 主要气候类型包括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3. 非洲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

(五)非洲的河流1. 尼罗河: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区。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根据“不同海拔高度的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饼状图)及地形图上山脉高原的名称总结“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
2.根据“全球、各大洲平均海拔高度比较”(柱状图)总结“非洲的平均海拔一般”定基础。
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地形图,及各种统计图表,掌握读图的方法,锻炼读图能力熟练读图的技巧。非洲导来自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
2.初步学会从自然角度分析非洲的人种特征;从历史原因分析非洲的人口分布,以及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这一现象。
3.运用地图分析说明非洲地形特征,并能够在地图上找出非洲几个著名地形区


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运用地图分析说明非洲地形特征,并能够在地图上找出非洲几个著名地形区


训练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人人平等的观念。
导学思路及学生活动设计
反思




一、导入新课
通过海陆分布的内容,可以考察学生亚洲、欧洲相临近的大洲——非洲。而非洲的名称“亚非利加”的本意是“阳光灼热”的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呢?在上学期的学习中我们也了解到,居住在非洲的人大都是黑色人种,这又是为什么呢?创设地理情境,提出假设,调动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进一步指导学生读图。
板书:
㈠国家最多的大洲
二、讲授新课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分析某一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阅读地图学习地理的方法。
1、通过读图总结非洲的地理位置:
海陆位置:
北面与欧洲之间隔着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东北与亚洲之间隔苏伊士运河、红海;东临印度洋,与大洋洲隔海相望;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西临大西洋,与美洲隔海相望。
经纬位置:
最北在30ºN以北,最南在30ºS以南;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都穿过非洲;最东在50ºE以东,最西在20ºW左右。
半球位置:
多半在北半球,少半在南半球
2、主要在东半球通过阅读课文了解非洲的民族斗争历史,重点知道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
㈡高原为主的地形
学生回答问题。
通过读地形图和各种统计图表,逐步回答问题总结亚洲地形的特点。
3.根据“全球、各大洲最高、最低海拔高度比较”(柱状图),计算相对高度,总结“非地形地面起伏不太大”
4.根据地形图,总结“非洲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通过地图、课本使学生观察到非洲的几处特别之处:
非洲东部的东非大裂谷是世界上最长的陆地裂谷;非洲中部的刚果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盆地;非洲的海岸线十分平直。
三、小练习:利用书、目标检测当堂练习。
四、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五、布置作业
提前看图尝试分析非洲的气候突出的特点,旨在让学生熟练这种方法。
第四至5周
共4课时
课堂多引导学生自学,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自己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