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语言,禁忌,其他论文文档]从中英语言禁忌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合集下载

禁忌语中西文化差异探讨

禁忌语中西文化差异探讨

禁忌语中西文化差异探讨概要:本文通过饮食禁忌、颜色禁忌、数字禁忌等几个方面的对比分析,使读者能够对汉英两种语言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有更深的了解,明白丰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你想避免使用禁忌语,你应该尽量使用委婉语来避免尴尬。

而对于其他语言和文化现象,我们应该有一个客观的、包容的态度,以避免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错误。

总之,禁忌是民族思维方式、价值观、历史发展和社会背景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随着社会传统文化研究的深化,我们还应分析禁忌语在未来发展中的趋势,促进跨文化对话的发展。

本文拟对中英禁忌语进行对比研究。

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写禁忌语的定义,并从饮食,颜色,数字等方面来分析中英禁忌语之间的差异。

第二部分主要是讨论了中英文化之间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失败的主要原因。

第三部分着重论述了如何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使用禁忌语,使读者能对英语和汉语禁忌语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并能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Ⅱ.禁忌语的定义与分类在以前的时代,由于人的知识和认知能力有限,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会产生偏差和错误,这也可以解释某些程度的禁忌的起源。

在古代,人们不明白火山、地震、闪电风暴、月全食发生等其他自然规律和自然现象,而这些逐渐成为一些迷信的人恐惧但却无法解释的现象,为了缓解和避免这种恐惧,他们用自己有限的经验和想象创造神。

人们把自己的未来和希望像上帝祷告,因此人们无限尊重上帝,人们需要定时的崇拜和敬仰。

而那些与神的关系越来越少的人,就被列为禁忌文化的一部分。

其实禁忌一词源于汤加语。

汤加语是位于南太平洋汤加群岛上的居民使用的语言。

禁忌指的是神圣的、被禁止的或者需要特别注意的人、事物或者活动。

禁忌现象不止存在于汤加群岛,而是广泛地存在于所有的文化之中。

被禁忌的人、事物或者活动不允许被提到,或者只能以委婉的方式提及。

与社会禁忌相关的词语和表达方式被称为禁忌语。

禁忌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反映特定文化的价值观和信仰的文化现象。

浅论中西方禁忌语对比

浅论中西方禁忌语对比

浅论中西方禁忌语对比中西方文化有着不同的禁忌语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习惯导致了不同的语言禁忌。

在中西方文化中,禁忌语是指因为特定原因而被视为不适当或不礼貌的言辞或用语。

这些禁忌语言可以包括对特定人群的称谓、特定事物的称呼、以及对某些话题的谈论等。

本文将对中西方的禁忌语进行对比,探讨其不同之处。

中西方在对待称呼的禁忌上有着不同的标准。

在西方文化中,称呼他人时通常会避免使用过于亲昵的称呼,尤其是在初次见面时。

直呼对方姓氏或称呼对方为先生、女士等都是很普遍的。

相比之下,在中国文化中,称呼对方通常会更加注重亲热和尊敬。

在称呼长辈或客人时,通常会加上尊称词如“阿姨”、“叔叔”等。

在亲密关系中,也常使用昵称来称呼对方,这在西方文化中是不太常见的。

在谈论某些特殊话题时,中西方也存在着不同的禁忌。

在西方文化中,谈论个人隐私、金钱、宗教信仰等话题都是比较敏感的。

在社交场合中,很少会有人主动谈论这些话题,通常会避免触及。

相比之下,在中国文化中,谈论个人隐私相对更加私人化,一般在不熟悉的人面前不会主动提及。

谈论金钱、宗教等问题在中国文化中通常并不是严格的禁忌,有时候人们之间也会就这些话题进行交流。

对于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群,在中西方文化中也有着不同的称呼禁忌。

在西方文化中,谈论他人的年龄、财富等属于隐私问题,通常不会在公众场合涉及这些话题。

而在中国文化中,对于长辈、领导等身份的人,通常会特别尊敬对待,避免直呼其名。

在西方,通常会使用尊称词如“sir”、“madam”等,而在中国,称呼长辈或领导时通常会使用尊称词如“老师”、“领导”等。

中西方文化在禁忌语言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

在称呼、谈论话题、对待不同身份人群等方面,中西方都有各自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规范。

了解并尊重对方的文化禁忌,是进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基础。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更加了解中西方的禁忌语言差异,并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时更加得体。

从语言禁忌浅析中西文化差异

从语言禁忌浅析中西文化差异

从语言禁忌浅析中西文化差异【摘要】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部分,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历史文化会有不同的语言禁忌。

在一定的文化中,参与交际的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对某些话题和语言系统中某些词汇表现出“回避”行为。

于是,语言中便出现了禁忌现象,而这些禁忌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称谓禁忌数字禁忌词汇禁忌话题禁忌语言禁忌作为一定社会的文化现象,其背后所依托的是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蕴藏。

文化的所指极其广泛,人类所创造的所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属文化之列。

人们在日常交际中并不是可以涉及任何话题,也不是可以随便地使用语言系统中的任何词汇。

英语中有些禁忌和汉语是一致的,但由于中西方的历史发展状况、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也使语言禁忌的内容和形式在许多方面存有不同。

下面本文将围绕称谓禁忌、数字禁忌、词汇禁忌、话题禁忌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称谓禁忌语言交际中怎样称呼对方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英汉两种语言在姓名称谓方面的禁忌迥然不同。

因为中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封建历史的文明古国,汉语中称谓禁忌主要涉及讳名的风俗,在封建时代,对于帝王、圣人、尊亲、师长、官吏的名字,绝对避讳。

而汉语传统文化中的这种禁忌沿袭到今天:下级对上级、学生对老师、晚辈对长辈,绝对不能直呼其名,否则会被视为缺乏教养、唐突无理、大逆不道。

在人际交往中,不但晚辈忌呼长辈的名字,而且在不很熟识的同辈之间也忌直呼对方的名字,以示对对方的尊敬。

这些禁忌的传承,反映了汉民族根深蒂固的宗法观念。

而在讲英语的国家,尤其在美国,独立宣言中的名言“Allmenarecreatedequal”,深深地积淀在人们的文化心理之中。

因此英语在称谓方式上不像汉语有那么多忌讳。

西方人通常用名字称呼他人,如称Mike,Jane,Bob等。

而不称Mr.Black,Miss.White,初次见面亦是如此。

理由是他们认为Mr,Mrs,Miss等称呼过于正式,疏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中英语言禁忌的不点及文化对比

中英语言禁忌的不点及文化对比

二中英语言禁忌的不同点及文化对比1.隐私禁忌差异。

英语国的人非常重视个人隐私,对于他人的工资收入、年龄、体重、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等,都不能随便过问, 否则会被看作是对别人私生活的侵犯,是极为不尊重的行为。

英语中的“Mind your own business”(管好你自己的事情, 少管闲事.) 就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

因此, 在同英语国家的人交谈时, 应注意以下语言禁忌: What is your income? (你的收入是多少?) How much did the hat cost you? (你的帽子花了多少钱?) How old are you? (你多大年纪?) Are you married single?? (你结婚了吗) How many kids do you have? (你有几个孩子?) Are you a Republican or a Democrat? (你是共和党人还是民主党人) What is your religion? (你信什么教) 相反,中国人对待隐私却并非如此看重。

中国文化建立在集体主义基础之上, 一个中国人不是一个个体, 而是群体中的一个成员。

中国人重视亲情,友情, 同时追求宽广坦荡的胸襟, 认为‘事无不可与人言’对中国人来说,问他人个人问题, 如你多大了?你在哪里工作?你结婚了吗?有对象了吗?你去哪里了?你吃饭了吗?是聊天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友好关心的表示。

这与英语国家完全不同中英文化对待年龄问题的态度也截然不同。

在中国“老”是智慧、经验的象征。

如:老马识途、老当益壮、老骥伏枥、都是对老的赞赏之词。

人们称呼上了年纪的人为老教授、老寿星、老太太以表达尊敬、敬仰之情。

而在英语国家“老”就意味着不中用了、能力下降了。

所以老的甚至是“中年的”这样的词,也就成middle- aged(中年的)这样的词。

也就成了他们的语言禁忌。

在言谈中,对年龄有所暗示,如:You are sostrong at that age ! (按你的年纪, 你可真健康! ) 之类的话都将引起对方的不快。

从中英语言禁忌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从中英语言禁忌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从中英语言禁忌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摘要】禁忌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几乎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世界上每一种语言都拥有它自己的禁忌语。

这些禁忌语在交流中起重要作用,并且反映了它所处社会的社会价值。

本文通过对宗教信仰禁忌、姓名称谓禁忌、话题禁忌,数字禁忌等方面对中西方禁忌语进行比较分析,旨在减少在中英语言交际过程引起的不悦或者反感,避免语用失误,提升跨文化交际效果。

【关键词】禁忌语;文化差异;比较;跨文化交际一、引言禁忌(taboo),有人将其音译为“塔布”,也被称作忌讳,意思是人们对自己某些言行的强行约束以至禁绝。

这一词源于太平洋加群岛的Tongan(汤加语),意为“神圣的”或“不可碰触的”。

1771年英国航海家James Cook到汤加参观时,首先发现了当地的这种禁忌习俗,并将其引入到英语中。

禁忌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出现在很多国家的文化当中。

由禁忌所形成的语言特殊形态——言语禁忌,是多种禁忌现象中非常常见的一种。

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人们使用语言传达各种思想时极力避免的某些词语或话语,就是言语禁忌;被禁止或忌讳说或写的话就是禁忌语。

我们知道“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是语言的管轨”。

既然禁忌是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文化就有不同的禁忌和禁忌语存在。

中西方社会生活中由于存在不同的政治、文化、宗教等社会制度和价值系统取向,言语禁忌的内容和形式也不尽相同。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文化禁忌的差异就成为人们交际与交流的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乃至一个大障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日益频繁,了解中西方文化中的禁忌语的差异,对于消除交流障碍,能够入乡随俗,达到顺利地跨文化交际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二、中英禁忌语的差异中西方两者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思维习惯、价值观等,因此使得两者在禁忌语方面有很多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宗教信仰宗教信仰是英汉禁忌语中存在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西禁忌文化对比研究_文化差异

中西禁忌文化对比研究_文化差异

中西禁忌文化对比研究_文化差异禁忌(taboo)源于太平洋汤加群岛的Togan〔汤加语〕,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指通过禁止人们实施某种行为或者回避某些话语表达对神灵的敬畏或到达消灾避祸目的的标准。

由于文化不同,各国间的禁忌习俗也不尽相同。

禁忌是世界各国共有的文化现象,只是禁忌的内容和形式有所不同。

禁忌几乎无处不在,按照禁忌的范畴来分,可分为宗教禁忌和生活禁忌,其中生活禁忌包含其中生活禁忌包含饮食禁忌、服饰禁忌、婚姻禁忌、丧葬禁忌等方面,本文主要从宗教和生活禁忌两个方面探讨各国文化的异同。

一、宗教禁忌世界各国人民都有不同的信仰,英语国家的人主要信仰基督教,另外还有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

中国的宗教的有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

宗教不同,禁忌也有很大差异。

1.基督教禁忌2.天主教禁忌天主教是基督教的三大教派之一,除基督教的某些禁忌外,天主教还有自身独特的禁忌。

如:天主教的主教、修女和神父是不能结婚的,因此他们的相关隐私如子女问题是不能问及的。

参加丧礼忌穿色泽艳丽的衣服,忌说笑;丧礼后两三星期死者亲属忌见客人,一年内忌参加大型宴会或舞会等。

3.佛教禁忌佛教禁忌包含身体行为方面的禁忌如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语言方面的禁忌如不妄语,不恶口;意识方面的禁忌如不贪欲等。

因此,信奉佛教的人忌吃荤食、不结婚、不蓄财。

僧侣和教徒非常注重头部,忌讳别人提着物品从头部经过,忌随便抚摸小孩子的头部。

忌当着僧侣的面杀生,喝酒,吃肉。

女士面对僧侣忌穿着暴露;对于女信徒,在生理期间不得进入寺院朝拜,以免亵渎神像。

4.伊斯兰教禁忌二、生活禁忌生活中禁忌很多,比方在英国,防止问他人私事,不能插队,忌购物时讨价还价等。

下面着重谈一下饮食和饮酒方面的禁忌。

1.饮食禁忌饮食是生活的重要组成局部,饮食禁忌包含饮食内容和饮食方式两个方面。

中国人的饮食禁忌主要表现在饮食规矩而不是饮食内容上。

中国人几乎什么都吃,包括动物的头脚和内脏。

英语国家的人忌吃肥肉、粘骨,忌食动物的头脚或内脏制成的食品。

从语言禁忌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语言禁忌看中西文化差异
举止规范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行为与举止
西方人注重个人隐私,不喜欢过多询问私人信息 中方更注重礼貌和谦虚,有时会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或成就 西方人表达方式较为直接,中方表达方式较为委婉含蓄 西方人强调个人独立,中方强调家庭、亲情和友情
异禁中
第 四
忌西 章
的语
差言
语言禁忌的种类差异
话题禁忌:中西方对于某些话题有不同的敏感度,如宗教、政治等。 词语禁忌:某些词语在中西方文化中具有不同的含义或敏感性。 表达方式禁忌:中西方在表达方式上存在差异,如委婉语和直接表达等。 礼仪禁忌:中西方在礼仪方面存在差异,如称呼、问候、告别等。
语言禁忌与社会地位
中西方语言禁忌的差异源于文化背景 和社会地位的不同。
在西方,语言禁忌与宗教、政治等 敏感话题相关,而在中国,语言禁 忌则与家庭、职业等社会地位相关。
中西方语言禁忌的差异反映了不同文 化背景下人们的社会地位和价值观的 差异。
了解中西语言禁忌的文化内涵有助于 跨文化交流和沟通。
语言禁忌与民俗习惯
西方语言禁忌主要涉及宗教、 政治等敏感话题
中国语言禁忌则更多地与道 德、礼仪、吉利等有关
中西语言禁忌的差异源于文 化背景的不同
中西语言禁忌都反映了各自 的民俗习惯和价值观念
代禁中
第 六
价忌西 章
值的语
现言
语言禁忌与跨文化交际能 力
语言禁忌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 形式
语言禁忌在现代交际中的影响
跨文化交际能力在避免语言禁 :原始社会中的崇拜 和信仰
发展:封建社会的等级制 度和宗教观念
演变:现代社会的多元文 化和全球化趋势
跨文化交流中的语言禁忌: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禁

浅论中西方禁忌语对比

浅论中西方禁忌语对比

浅论中西方禁忌语对比禁忌语在各个国家和文化中都有存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禁忌语。

然而,不同文化之间的禁忌语也是有很多不同的。

中西方的禁忌语对比,虽然大体上是一致的,但是在一些特定场景中,却也存在一些差异。

下面我们就来简要讨论一下中西方的禁忌语对比吧。

首先,中西方的禁忌语对比在敬称方面就有所不同。

在西方文化中,称呼对方的时候,不用加上其他限定词,例如 Mr.或 Ms.。

而在中文中,我们称呼对方时则通常会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所以,在某些场合中,如果没有加上敬称,会显得不礼貌或者有点失礼。

但是,在西方文化中却不一样,要强制要求对方使用敬称通常不是一种常规行为。

其次,在言语语调方面,中西方的禁忌语对比也存在差异。

用中文进行交流时,通常需要避免使用刺耳或尖锐的语调,因为这种说话方式会显得不友善或者有攻击性。

因此,在进行交流时,我们通常会更注重控制语调,避免说话过于激烈或者不礼貌。

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通常更喜欢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语调多变不被认为是有问题的。

另外,在讨论话题方面,中西方的禁忌语对比也有所不同。

在西方文化中,关于政治、宗教和种族等话题通常是很敏感的话题,而且很容易引发争议。

因此,在进行交流时,通常要避免讨论这些话题。

而在中文中,虽然也存在这些禁忌话题,但还应该注意到一些其他的话题,例如感情、家庭、性等,并不是所有人都希望公开谈论。

所以在中文交流中,我们也应该更加谨慎地选择话题和对话。

最后,在礼仪方面,中西方的禁忌语对比也有所不同。

在西方文化中,人们通常重视独立和自主,因此在礼仪方面也会有所区别。

例如,在西方的婚礼上,新娘通常不会选择红色婚纱,因为在西方文化中,红色代表着热情和性欲,并不适合当做婚礼的主题色。

而在中文文化中,红色则通常代表着喜庆和福气,并且婚礼上的红色装饰也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在礼仪方面,中西方也存在不同的禁忌语。

综上所述,中西方的禁忌语对比虽然有很多差异,但在日常生活中却是互相影响、互相借鉴的。

从英汉禁忌语异同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英汉禁忌语异同看中西文化差异
利尼 西亚 的汤加语 ,当地 的 习俗严禁 人们 接触 神圣 的或 鄙贱 的 东 西 ,而 且 还禁 止 人们 谈 论这 些 事物 , tb o a o 就是指这种现象。汉语音译为 “ 塔布” ,即 “ 禁 忌” 。在 中国 ,“ 忌” 一词 的历史 更为 悠久 。西汉 禁 班固 ( ( 汉书 ・ 艺文志 ・ 阴阳家 记载 :“ 及拘者 为之 , 则 牵于 禁忌 ,泥于 小数 ,合 人事 而任 鬼神 。 可见 , ”
语言是文化 的一部分 ,并对文化 起着重要作 用 , 通过语 言 ,文化 得 以体现 和传 承 ;而文 化 的发展变 化 又促 进语 言 的丰 富和完 善 。禁 忌是人 类社 会普遍 存在 的一种 复杂 的文 化现象 。它是 指社 会力 图避讳 的某些行 为、事物 或关系 。在 西方 ,1 8世纪之前就 已经出现禁忌和禁忌语 。英语 “a o ”一词源 于波 tb o
的影响。因为忌讳 “ ” 离 ,所 以吃梨时要整个儿吃 ,不 能切成 一片 片来 吃 。至今 中国人的 传统 都保 持着夫 妻情侣 吃梨 时忌讳分成两半 ,因为它象 征着 “ 分离” , 这 样 的传 统 反 过来 又是 语 言对 于 文化 的 影 响 ,是 “ ” 的语音产 生 了梨 子不 能分 着 吃的文化 习俗 。 梨
如唐 高祖 叫李 渊 。 因此 在唐 代把 东晋 著名 诗人 陶渊 明叫 “ 陶泉 明” 。唐太宗名世 民, 为避讳 , 唐人 以 “ 代” 顶 “ ” 世 ,以 “ ”替 “ 人 民”字 ,观 世音菩萨 也只称 观音 菩 萨。众 所周 知 的成语 “ 只许州 官放火 ,不准 百姓点灯”也是 因为宋代知州 田登 自讳其名 “ 登”字 而产 生的 。此 外在 中国 ,在 宗教 上 ,语言 禁忌 出于 人们相 信语 言 有一种 特 殊 的 “ 召唤 ”力量 ,一旦说 出来就会真 的如此这 般 …所 以要求人们在 神圣对象 、 神 圣场 所 、神圣 时 间 内 ,禁说 污 秽不净 、亵渎神 明 的言词 ,或不 吉利 的话 ,非说 不 可 的术语常 用谐语 或 隐语 代替 ,以避其 讳 。如有 些船 家禁 忌说 “ ” 翻 、 “ ”等字 眼 ;有些 人忌讳说 “ 沉 棺材 ”而改称为 “ 寿 材 ” 寿器 ” 或 “ 、“ 长生 板” 等。 在 西方 文化 中,凡 是与神 灵和 上帝 崇拜 有关 的 词 语 以及 带 有 宗教 含 义 的词 语 都被 看 作 是神 圣 的 、 庄严 的 ,不 能 随便提及 ,否 则 就是 亵渎神 灵 。人们 对 “eu ” G d ,“ e vn Js s ,“ o ” h a e ”等宗教词语充满了敬

中西方禁忌语的差异性-比较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中西方禁忌语的差异性-比较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中西方禁忌语的差异性-比较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交往中,常常都会自觉不自觉地遵循一些交际禁忌语,就是说交际双方都清楚地知道哪些话该说不该说。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禁忌语。

语言禁忌于任何一个社会中都是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也是交际中的重要准则。

禁忌这一词,来源于18 世纪南太平洋群岛波利尼西亚的Tongan(汤加语)中的Taboo 一词,在现代英语中意为an inhi-bition or ban resulting from social custom or emotional aversion,而对应到汉语的意思就是被禁止或忌讳的言行.在当地的风俗是严格禁忌人们接触或者谈论神圣的或是卑贱的东西。

事实上,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早就有记载了,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阴阳家》云:及拘者为之,则牵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

由此可见,禁忌一词早就出现在汉代典籍中[1].所以其实中西方都非常重视禁忌语,只是在内容和形式有所不同而已。

一、禁忌语的特征禁忌语作为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客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也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的。

它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禁忌语的时代性。

禁忌语的第一个特征表现在它的时代性,因为禁忌语有些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有些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消失的。

清朝时对诗句包含有清、明两字的都是禁忌,当年,明月清风是前人的口头禅,在清帝的耳朵里就是对清朝的讽刺,随时会招来杀身之祸。

但是在唐宋诗词中清明时节雨纷纷却被人们广泛传诵。

2. 禁忌语的民族性。

不同的民族的发展的过程中肯定会形成不同的文化特征,而不同的文化特征就会导致各民族的禁忌语的内容和形式上都会产生差异。

例如关于年龄的问题,英美国家的人对年龄问题不愿意多谈,妇女们对自己的年龄更是讳莫如深,他们认为这是非常隐私的问题,而隐私是在他们眼里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所以,遇到英美国家的同事或者朋友,绝对不要问:How old are you?还有就是,他们甚至在面试的时候也不会特意提及年龄问题。

中西禁忌文化比较

中西禁忌文化比较

中西禁忌文化比较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工具,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本文从中英委婉语的视角探讨中西方在宗教迷信、社会心理、社会文明禁忌文化方面的异同点,以减少跨文化交际中可能出现的尴尬与麻烦。

标签:避讳与禁忌;中西文化;委婉语一、避讳、禁忌文化与委婉语的关系中西方避讳与禁忌思想历经数千年的变迁与发展,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在此基础上产生出形形色色的委婉表达方式,这些曲折的表达又构成了另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委婉语文化也随历史发展、社会形态变迁和人们价值观的改变等经历着发展与变化。

作为避讳和禁忌文化的产物,委婉语长期以来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阶层及各领域,成为跨文化交际中协调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

因此,委婉语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

美国学者休.劳森说“委婉语如此深深植根于我们的语言,以致我们中间没有谁——即使是那些自诩言谈直截了当的人——能够在不使用委婉语的情况下过完一天。

”[1]各民族的语言禁忌都是在其特定的社会与民族文化中形成的,跨文化交际中若稍有不慎,便会产生尴尬、矛盾甚至冲突。

早在中国古代《礼记·曲礼上》就有记载:“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为避免言语犯禁,各类委婉语随之诞生。

语言学家陈原认为,委婉语词就是用“好听的,含蓄的,使人少受刺激的,或矒着邪恶的代表使他一时听不明白的代词,代替所要禁忌的语言”[2]二、中西禁忌文化与委婉语从古至今,禁忌文化广泛存在于中西方各民族、各阶层。

“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护禁忌的权威,维持禁忌的实施。

”[5]因此,中西方的禁忌语林林总总,数量繁多。

语言学家沃德霍认为:“禁忌语乃社会对某种被认为有害于成员的行为表示不赞成的一种方法。

不赞成的原因或是超自然的,或是这种行为违背某种道德准则。

”[6]形形色色的禁忌语也催生出大量的委婉语。

(一)、迷信与宗教禁忌文化。

受迷信思想作祟或宗教文化影响,东西方各民族都存在诸多禁忌。

浅论中西方禁忌语对比

浅论中西方禁忌语对比

浅论中西方禁忌语对比中西方文化对禁忌语的态度存在着一些差异。

禁忌语是指一些与道德、宗教、文化传统等有关的敏感词汇或词组。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禁忌语的种类和使用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以下将对中西方禁忌语进行比较。

中西方在对待性方面的禁忌语存在差异。

在西方社会,性话题相对开放,很多性器官的名称、性行为等词汇都可以被直接使用。

而在中国文化中,对性的相关词汇有很强的禁忌感。

许多性别敏感的词汇在社交场合很少直接提及,而会通过变换词义或使用委婉语来代替。

西方人可能会直接使用“penis”或“vagina”等词汇,而中国人可能会使用“那个地方”、“阴茎”和“阴道”等委婉的词汇来替代。

中西方在对待宗教方面的禁忌语也存在差异。

在西方社会,人们对于宗教的讨论相对开放,许多宗教词汇可以直接提及。

在中国文化中,对于宗教的讨论往往被视为敏感话题。

在社交场合,人们不太愿意直接讨论宗教信仰或过于具体的宗教仪式等内容,而会选择使用委婉的措辞或避免提及。

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所决定的。

中西方在对待死亡方面的禁忌语也有所不同。

在西方文化中,对于死亡的讨论和相关词汇相对开放。

人们可以直接使用“die”、“death”等词汇来表达死亡的概念。

而在中国文化中,对于死亡有着一定的忌讳。

人们在社交场合往往避免直接讨论死亡,而会使用委婉的措辞或比喻来避免直接碰触到这个话题。

这也是由于中国文化对于死亡有着一定程度的敬畏心态。

中西方在对待疾病方面的禁忌语也存在差异。

在西方社会,疾病不被视为禁忌话题,人们可以公开讨论自己的健康状况,也可以使用直接的词汇来描述疾病。

而在中国文化中,疾病通常被视为不吉利的事情,人们在社交场合不太会直接提及自己的疾病问题,也不太愿意使用直接的词汇来描述疾病。

中西方在对待禁忌语的态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历史传统等因素所决定的。

了解和尊重他人的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前提,而禁忌语的使用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浅析中西方禁忌文化及差异

浅析中西方禁忌文化及差异

影 响融合 的趋势 , 禁忌 文化也不 再是传统 意义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极 、迷信 、愚 昧的 ,
在跨 文化 的交往 中 ,它愈 来愈 显现 出其作 为一 种社会 规范 的积 极 、合 理 、科学 的作用 。比如 1 9 5 1 年人 民解放 军第 十八 军进 藏前 ,为得 到藏 民的欢迎 和接受制定 了一个 3 O 条的 《 进军守则》 ,内容主要包括 :尊重

纱 ,而且红色常常 与 “ 战争” “ 鲜血 ” “ 死亡 ” “ 危险” 建立起关 系。 而在 中国的汉族文化 中认 为 白色 意 味着 “ 死亡” ,只有 在 “白事 ” 即 “ 丧事 ”的时候才会把 白色穿在身上或戴在头上。 3 、家居 禁忌。与东方人崇 尚的 “ 远 亲不如 近邻 ” 不 同,西方 人看 中隐私 ,与邻里往来不 多 ,也没有 中国的社 区文化 ,如果不 了解 这一禁 忌 ,可能会 在沟通 中造成不必要 的尴尬 。在西方国家 ,一旦成 年就不会 在 与父 母 合 住 ,这 种 愿 望 不 仅 是 子 女 渴 望 个 人 空 间 也 是 父 母 的愿 望 。 在 中国 ,两代 同住或者几代合住 的是及其常见 的。 4 、社 交禁忌。在 中西方 不同 的文化背景 下 ,在拜访 友人 ,商 务交 往, 请客 吃饭等交往上 的禁忌是极其不 同的。在西方 ,拜访友人 前需要 提前 预约 ,如果 突如其来 的贸然来访受访者会感到不快 。中国人 在传统 上受 客观条 件的限制,往往没有提前预约拜访 的习惯 ,但 随着 全球 化交 流的日 益深入和通 讯工具 的进 步 ,访前 预约 的习惯 已渐 渐被 中 国人 接 受 。西方人一般会严格遵守公共场合 的秩序 ,比如到邮局或银行 办事会 按 照先来后 到得顺序排 队 , 并保持一定 的距离 。中国人也有 自己的禁忌 和规 矩 ,只是由于种种原 因,很 多人不在乎 ,排 队加塞 ,拥挤 哄抢这类 不 文明举动 屡见不 鲜。 在全球 化发展 的大 背景下 ,各个地 区和民族的禁忌文化呈 现出相互

浅论中西方禁忌语对比

浅论中西方禁忌语对比

浅论中西方禁忌语对比
禁忌语是指在某种文化、环境、场合等情景下,被认为不得不侵犯的语言规范。

在不
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禁忌语也会存在差异。

中西方作为不同文化的代表,其禁忌语的特
点也有所不同。

本文将从中西方禁忌语的定义、类型、文化背景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

定义对比
在中文中,禁忌语通常是一种文化习惯,而在西方文化中,禁忌语往往与宗教信仰有关。

在中文中,禁忌语常常是指在某些情况下,不得撒谎、不得说脏话、不得诅咒等规定。

在西方文化中,禁忌语往往涉及到禁止提到神明、忌讳神圣物品等方面。

类型对比
在中文中,禁忌语的种类有很多,包括禁止谈论病死人,忌讳祖先、吃禁忌食物等等。

而在西方文化中,禁忌语主要包括禁止提到神明、禁止亵渎神圣物品等。

文化背景对比
中西方禁忌语的不同来源于其背后的文化背景。

在中文文化中,道德规范经常出现,
尤其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非常流行,道德约束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而在西方文化中,基督教信仰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对人们的价值观和社会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结
中西方禁忌语不同,主要是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而产生的。

我们应该在了解不同文化
的基础上,遵守当地的文化规范,尊重文化差异,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把握好它。

浅论中西方禁忌语对比

浅论中西方禁忌语对比

浅论中西方禁忌语对比中西方禁忌语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反映,每个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价值观念,因此在表达中会有一些禁忌语涉及到的内容也会不同。

本文就中西方禁忌语进行对比,分析其差异和原因。

一、言辞直率与严肃性的差异在中西方文化中,禁忌语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言辞直率程度和严肃性上。

在西方社会中,人们更加倾向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因此禁忌语的使用相对来说会更加自由和宽松。

在西方国家中,人们在日常交流中经常使用一些带有性暗示或粗俗语言的表达方式,而这在中国文化中是禁忌的。

这主要是因为中西方文化中的性观念和道德观念有所不同,西方社会更加开放和进步,对性的认知和接受程度较高,因此涉及到性话题的禁忌语也相对较少。

在严肃性方面,西方社会更加倾向于幽默和调侃,对于一些严肃话题也会采用一些幽默和调侃的方式进行表达。

西方人在开会或讨论一些敏感话题时可能会用一些讽刺和讥讽的语言,来缓解紧张的氛围。

而在中国文化中,人们通常更加注重尊重和庄重,对于一些严肃话题会采用更加谨慎和谦虚的方式进行表达,禁忌语的使用相对会较为严格。

二、尊重和礼貌的不同观念三、宗教信仰对禁忌语的影响宗教信仰也是中西方禁忌语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西方社会中,基督教是主要宗教之一,而基督教中强调的爱、宽容和谦逊等价值观念对西方人的行为方式有深远影响。

西方社会中对于一些与宗教相关的话题,如神灵、圣经等的讨论通常会更加谨慎和尊重。

与此相反,中国文化中的传统宗教是佛教和道教,这两者对于禁忌语的定义并没有那么明确,因此在中西方禁忌语中对于宗教话题的限制也会有所不同。

中西方禁忌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言辞直率程度、严肃性、尊重和礼貌观念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

这些差异源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背景和价值观念,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禁忌。

在跨文化交流中,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差异是十分重要的,避免因为禁忌语的使用而引发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

浅论中西方禁忌语对比

浅论中西方禁忌语对比

浅论中西方禁忌语对比中西方禁忌语是由不同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观念所塑造的,反映了不同文化间对某些话题的敏感度和对个人尊严、社会和谐的追求。

尽管中西方禁忌语在形式和内容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它们都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意义。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中西方禁忌语进行对比分析。

中西方禁忌语在性话题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中国文化中,性是一个较为敏感的话题,通常被视为隐私的一部分。

中国人往往避免在公共场合或与陌生人之间谈论性话题,甚至连简单的性别暗示也会被视为不文雅。

相比之下,西方社会在性话题上较为开放和宽容。

在许多西方国家,人们可以在公共场合自由地谈论性相关的话题,甚至在电视、电影中表现出较为直接的性暗示和描写。

在宗教与政治话题上,中西方禁忌语也存在差异。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尽管宗教信仰自由,但对于在公共场合谈论宗教话题存在一定限制。

在中国社会,以及许多东方社会中,政治话题也常常被视为敏感的禁忌,公众对于谈论政治会存在一定的担忧。

而在西方社会,宗教和政治话题相对较为开放,人们可以自由地进行讨论和表达政治观点,这体现了西方社会对言论自由的重视和宪法保障。

中西方社交礼仪也存在一些不同,涉及到禁忌语的使用。

在中国文化中,尊重他人、维护面子和形象是非常重要的。

在中文社交场合中,人们往往避免使用直接的批评或否定性的语言。

相对而言,西方社交中更注重直接和坦率的沟通,人们更倾向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对他人的评价。

这种直接和坦率的表达方式在中国文化中可能被视为失礼和冒犯。

中西方禁忌语在对待敏感话题时也有不同的观念。

在中国文化中,尊重长辈和上级的权威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在与年长者或上级交流时,中国人通常会使用更加委婉的措辞,避免直接质问或批评。

相比之下,西方社会更强调平等和个人权利,人们更倾向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需求。

这也体现了中西方社会在价值观和权力结构方面的差异。

从中英文语言禁忌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中英文语言禁忌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中英文语言禁忌看中西文化差异
裴艳丽;张学丽;纪亚品
【期刊名称】《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8)4
【摘要】语言和文化密切相关.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基石,在文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文化影响、塑造着语言.对中英文语言禁忌的探讨能揭示中西方国家的文化差异,更好地扫除交流上的障碍.
【总页数】3页(P88-90)
【作者】裴艳丽;张学丽;纪亚品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外语系,河北,秦皇岛,066004;燕山大学,外语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外语系,河北,秦皇岛,066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04
【相关文献】
1.从中英文礼貌用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J], 时明丽
2.从语言禁忌现象看中韩文化差异 [J], 康君
3.从中英文动物比喻的不同看中西文化差异 [J], 赵爱华
4.从中文亲属称谓语的英文翻译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J], 牛红梅;彭传宇
5.从语言禁忌现象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J], 矫福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中西方文化之禁忌语比较

论中西方文化之禁忌语比较

论中西方文化之禁忌语比较
摘要:禁忌语是英汉两种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两种语言在语言禁忌方面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着不同之处,通过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禁忌语的不同之处,能深刻地理解东西方不同的文化的内涵的价值观念能够帮助读者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因此,了解中西文化中的语言禁忌,减少跨文化交际中不必要的冲突,做到‘入乡随俗’,有助于跨文化交流的成功。

关键词:禁忌语跨文化交际比较
引语
语言反映文化,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信念、习惯、生化模式和行为的总和,这一切大致为占据着特定地理区域的人们所共有。

不同国家所据哟的独特的文化深深地深藏在语言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背影,文化影响语言的使用与发展。

学习外语不仅是学习语言,而且是......
1中西禁忌比较
禁忌的内容比较广泛,本文拟就跨文化交际中重要的一些禁忌语加以论述。

1.1谈话内容的禁忌
1.2有关隐私的禁忌
1.3恭维语的禁忌
2价值观念的禁忌
2.1关于年龄的禁忌
2.2财富的禁忌
2.3老的禁忌
2.4数字的我禁忌
3社交禁忌
3.1送礼禁忌
3.2恭维语禁忌
4中西语言禁忌的趋同性
5结束语
总之,由语言禁忌所形成的特殊形态是中西社会所共有的现象,禁忌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社会现象,因此,具有社会禁忌文化方面的背景知识是英语国家的人和中国人顺利进行交际的必要条件……。

浅论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

浅论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

浅论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是因为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发展背景、历史和社会环境的不同而产生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语言结构、沟通方式、价值观和礼仪等方面探讨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

一、语言结构方面的差异1.词法结构:西方语言通常采用屈折语言,即词的形态会发生变化,如英语的复数形式;而中文属于属于瑞雪语,词形多不变化。

2.语法结构:中文语法注重修饰关系和成分顺序,英文则注重时态、语态和主谓宾等语法结构的表达。

二、沟通方式方面的差异1.隐晦与直接:中文通常表达时较为委婉和间接,而英文则更注重直接和明确的表达,这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方式。

2.礼貌称呼:中文文化注重尊重和礼貌,因此在称呼上使用较多的尊称,如“先生”、“女士”,而英语文化在社交场合使用较少的尊称。

三、价值观方面的差异1.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西方文化倾向于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和自由。

而亚洲文化则倾向于集体主义,强调团队、亲属和社会的利益。

2.时间观念:西方文化注重时间效率和准时性,而东方文化则较为灵活和注重人际关系。

四、礼仪方面的差异1.礼节:中文礼仪注重面子和尊重,需要注意如何适当地表现尊敬和婉拒;而西方礼仪注重个人空间和自我表达,强调独立和直接的交流。

2.身体语言:中文文化注重非语言交流,如点头、微笑等;而西方文化注重语言交流,身体语言较少使用。

综上所述,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体现在语言结构、沟通方式、价值观和礼仪等多个方面。

这些差异源于两种语言和文化的不同发展历程、社会环境和价值观念,对于理解和交流不同文化之间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和尊重对方的语言和文化差异,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关于从中英语言禁忌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关于从中英语言禁忌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关于从中英语言禁忌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一、引言禁忌(taboo),有人将音译为“塔布”,也被称作忌讳,思是人们对自己某些言行的强约束以至禁绝。

这一词源太平洋加群岛的Tongan(汤加语),意为“神的”或“不可碰触的”1771年英国航海家JamesCook到汤加参观时,首先发了当地的这种禁忌习俗,将其引入到英语中。

忌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杂的文化现象,出现在很多国家文化当中。

由禁忌所形成语言特殊形态——言语禁忌,是多禁忌现象中非常常见一种。

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人们使语言传达各种思想时极力避免的某词语或话语,就是言禁忌;被禁止或忌讳说或写的话是禁忌语。

我们知道“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是语言的管轨”。

既然禁忌是遍存在的一种文化象,不同的文化就有不同的禁和禁忌语存在。

中西方社会生中由于存在不同的政治、文化、教等社会制度和价值系统向,言语禁忌的内容和式也不尽相同。

因,在跨文化交际中,中方文化禁忌的差异就为人们交际与交流的一个十分敏的问题,乃至一个障碍。

随着经济全球化加剧,中国与世界他国家的交流日益频繁,解中西方文化中的禁忌的差异,对于消除交障碍,能够入乡随俗达到顺利地跨文化交际就显得分重要了。

二、中禁忌语的差异中西两者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思维习惯、价值观等,因此使得者在禁忌语方面有很多不之处,主要体现在下几个方面:1、宗教信仰宗教信仰是英汉禁忌语中在的一个重要方面。

Neanman指出Thesubjectofearliesttaboo].北京:三联书店,1980.[2]].BasilBlack].武汉:北教育出版社,1990.[4]Neanman,G.Pragmatics,thethirdedition.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83.[5]刘纯豹.英语委婉辞典[M].北京:商印书馆,2001.[6]张莹.汉英禁忌语文化对比分[J].继续教育研,2004.[7]邓炎,刘润清.语言与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免费论文载中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中英语言禁忌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摘要】禁忌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几乎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世界上每一种语言都拥有它自己的禁忌语。

这些禁忌语在交流中起重要作用,并且反映了它所处社会的社会价值。

本文通过对宗教信仰禁忌、姓名称谓禁忌、话题禁忌,数字禁忌等方面对中西方禁忌语进行比较分析,旨在减少在中英语言交际过程引起的不悦或者反感,避免语用失误,提升跨文化交际效果。

【关键词】禁忌语;文化差异;比较;跨文化交际一、引言禁忌(taboo),有人将其音译为“塔布”,也被称作忌讳,意思是人们对自己某些言行的强行约束以至禁绝。

这一词源于太平洋加群岛的Tongan(汤加语),意为“神圣的”或“不可碰触的”。

1771年英国航海家James Cook到汤加参观时,首先发现了当地的这种禁忌习俗,并将其引入到英语中。

禁忌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出现在很多国家的文化当中。

由禁忌所形成的语言特殊形态——言语禁忌,是多种禁忌现象中非常常见的一种。

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人们使用语言传达各种思想时极力避免的某些词语或话语,就是言语禁忌;被禁止或忌讳说或写的话就是禁忌语。

我们知道“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是语言的管轨”。

既然禁忌是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文化就有不同的禁忌和禁忌语存在。

中西方社会生活中由于存在不同的政治、文化、宗教等社会制度和价值系统取向,言语禁忌的内容和形式也不尽相同。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文化禁忌的差异就成为人们交际与交流的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乃至一个大障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日益频繁,了解中西方文化中的禁忌语的差异,对于消除交流障碍,能够入乡随俗,达到顺利地跨文化交际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二、中英禁忌语的差异中西方两者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思维习惯、价值观等,因此使得两者在禁忌语方面有很多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宗教信仰宗教信仰是英汉禁忌语中存在的一个重要方面。

Neanman 指出“The subject of earlies t taboo words was undoubtedly religious”。

但因为中西方各自信仰的宗教不同,禁忌语也就有所差异。

西方国家的人们信奉基督天主教,上帝是他们心中最大的神。

上帝的名称Jehoa(耶和华)便是最大的禁忌语。

英语当中很多宗教词语,像God(上帝),heaven(天堂),Christ (基督),hell(地狱),Jesus(耶稣)等很少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只有在较严肃的讲话当中使用。

人们若平时使用这些词语,会遭到别人的责备或回避。

在日常英语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人们用类似gosh来代替God的词语以避免使用上述禁忌词语。

相比较,中国信封的神不止一个,宗教信仰范围比西方国家广泛的多,道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同时存在。

同时中国受传统孔子儒家影响深远,因此中国对于宗教信仰方面的禁忌语就显得很复杂。

孔孟中庸之道教育人们在交流中不可口出狂言,要言语适度。

信奉道教和佛教的人都忌“妄语”。

另外,某些地方把某些动物看作人们的保护神,对其极其尊重,把自己的美好愿望寄托在这些动物身上,希望来年能够实现愿望并得到他们的保佑。

这些动物的名字就尤其受到人们的禁忌,例如在东北某些地区,人们十分尊崇老虎,因此对虎名很避讳,称老虎为“山神爷”。

在很多人的家里,经常可以看到买的灶神、财神等贴在门上,保佑一家人来年幸福安康,但一般会说“请”神,不会说“买”字。

2、姓名与称谓方面“称谓是人类社会中特定的人在特定的人际关系中的特定身份焦色的称呼”。

中西方在姓名与称谓的习俗与禁忌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

在西方英语国家,由于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大力提倡平等自由,“All men are created eq ual.”,因此西方人大多喜欢别人直呼其名。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可以不考虑等级、职位、年龄、地位、辈分等方面的因素,以姓名相称,以示平等和亲切。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小孩称呼一位老者Tom,Jack,或Allan等。

有时子女对父母或者老师也是直呼其名,他们不会认为这是不敬,反而认为是平等和友好的表示,会欣然接受。

相反,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姓名称谓的禁忌就有着独特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

在外国人看来可司空见惯的事,中国人则觉得非常的不可思议。

中国自古就是文明古国,有着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三纲五常和三从四德,对于人们的称谓有明确的规定。

而且人们对于名字的种种禁忌还带有迷信以及政治色彩,对于帝王、圣人、师长等做出避讳的规定。

如宋太祖的祖父名赵敬,于是宋代仁的书中就把所有该用“敬”字的地方改用“严”或“恭”。

另外中国还有着尊老爱幼的传统,在中国如果一个孩子直呼父辈的名字,肯定会受到责备甚至是皮肉之苦。

晚辈是绝对不能对长辈直呼其名或与长辈使用相同的名字,会被认为是粗鲁、不敬、叛逆的表现。

3、个人隐私与话题方面隐私这一词以及对隐私的保护首先产生于西方国家,在英语中是privacy,是指人们不愿意公开告知的个人私事、情况或生活状况。

中西方文化中,人们对于隐私的观念和态度大相径庭。

西方人以自我为中心,也十分注重个人的隐私,对隐私很尊重。

英语中有句谚语;A man’s home is his castle. (一个人的家就是他的城堡。

)表明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对于个人的隐私,别人不能过问或提及,更不能干涉。

这些个人的事情一般包括priv ate business(个人事务),private affairs(私事), private concerns(个人所关注的事)等。

比如,被问及诸如年龄、婚姻状况、薪水、体重、宗教信仰等个人信息的话题,就会被看作是干涉他人隐私,刺探别人的私生活,被认为是侵犯了别人的城堡,如:How old are you?What’s your age?How much do you make?What’s your income?What’s your religion?在中国,隐私几乎不存在,因而也就不理解西方人对隐私的看法,也就不能像西方人那样有诸多隐私上的忌讳。

许多涉及个人情况的话题,比如年龄、收入、家庭状况、婚姻状况等。

经常会听到别人问到“今年多大了”,“有没有结婚”,“今年收入如何”类似的问题。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人口众多,千百年来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农村,分布密集。

中国是以群体文化为主要特征的国家,人与人之间接触机会较多,自然而然对他人的事情也就比较关心,互相帮助,互敬互爱。

“四海之内皆兄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就反映了这种群体观念。

有时,个人的事情就是集体的事情,诸如“在哪里工作”或者“结婚了吗”的问题,潜台词就是“如果工作有需要帮助的地方,有什么问题,我可以帮助你”,“如果还没有,我可以帮你介绍一个对象”。

对于中国人而言,这不仅是一种聊天的方式,也是一种友好的表示。

西方人通常独居一院,对他人的事情不太关心。

如果西方人被问到上述类似问题,就是一种隐私被侵犯的表现了。

他们以个体主义文化为基础,一个人更多地是被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

在对待赞扬和恭维方面,中西方人的反应也是截然不同的。

西方人如果受到赞扬,通常会说“Thank you”欣然接受并表示感谢。

中国人则反应很不一样。

笔者曾见过一个例子:一位美国人赞美一位中国人的作家母亲厨艺高超,中国母亲谦虚地回答“哪里,哪里,做的不好,讲究着吃吧”。

作家翻译的是“No,No,I’m not good at cooking,but perh aps you could make do with it.”。

这位美国朋友非常不熟悉中国文化,感到困惑。

直到后来作家解释给他,他才可以理解。

在中国,人们听到赞美,不能马上欣然接受,而要表现地很谦虚地态度,否则就被认为自负和骄傲。

4、数字方面中国的数字禁忌有四、五等。

“四”与“死”谐音,中国人认为非常不吉利,会给他们带来灾难。

所以现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在选车牌号,电话号码,门牌号时不愿意选择带“4”的。

“五”在古代有禁忌,古人称五月为恶月,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尤其不吉利。

在英语国家中,人们非常忌讳数字13和星期五。

在“最后的晚餐”中,犹大是第13个人,耶稣也是于13日星期五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

因此西方人的房间号、门牌号、房间号等都没有13号,出门的人忌讳13日启程,考试的人忌讳座号为13号,请客的时候也不会请13个人。

三、结语通过上文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中西方在语言禁忌这一方面还是有着很大差异的,诚然这是由于两者间不同的文化基础造成的。

换言之,禁忌语的差异很好地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了解两者禁忌语的差异对于了解文化差异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在与西方人交流时,应对这一现象多加注意,彼此尊重和包容对方的文化,求同存异,才可以进一步促进双方的交流与合作,缩小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

中国【参考文献】[1] 陈原. 语言与社会生活[M]. 北京: 三联书店, 1980.[2] Wardhaugh R.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M]. Basil Blackwell, Inc, 1989.[3] 邢福义. 文化语言学[M].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0.[4] Neanman, G. Pragmatics, the third edi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 tion Press, 1983.[5] 刘纯豹. 英语委婉语辞典[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1.[6] 张莹. 汉英禁忌语文化对比分析[J]. 继续教育研究, 2004(5).[7] 邓炎昌, 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