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浅谈金融危机下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

合集下载

亚洲金融危机后的金融监管改革

亚洲金融危机后的金融监管改革

亚洲金融危机后的金融监管改革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于1997年,给亚洲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动荡。

这场危机使得全球金融监管体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成为了推动金融监管改革的催化剂。

在危机之后,亚洲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加强监管机构的职能和能力,以防范类似危机的再次发生。

本文将探讨亚洲金融危机后的金融监管改革,并分析其对金融体系的影响。

1. 建立独立的金融监管机构亚洲金融危机暴露了监管体系的薄弱环节,特别是监管部门与政府之间缺乏独立性和透明度。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亚洲各国纷纷设立了独立的金融监管机构。

这些机构的职责是监督、审计和规范金融机构的运作,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公平。

2. 加强风险管理和监测亚洲金融危机揭示了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为了预防和应对金融危机,亚洲各国加强了风险监测和评估机制。

监管机构建立了更加完善的风险管理框架,包括对银行资本充足性和风险暴露的监管要求,以及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进行特别监管等。

3. 提高透明度和信息披露亚洲金融危机暴露了金融机构过度依赖短期外债和隐瞒风险的问题。

为了增强市场透明度,亚洲各国加强了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要求和监管报告制度。

这些举措有助于提高市场参与者对金融机构健康状况的了解,降低市场不确定性和风险。

4. 强化跨国合作和监管协调亚洲金融危机不仅对亚洲地区造成了影响,也波及到了全球金融市场。

为了加强金融监管的整体效果,亚洲各国与国际金融组织和其他国家加强了合作和协调。

他们通过分享信息、制定共同的监管标准和准则,共同应对跨国金融风险和挑战。

5. 加强金融教育和消费者保护亚洲金融危机暴露了金融教育和消费者保护的不足。

为了提高公众对金融风险的认识和理解,亚洲各国加强了金融教育和投资者保护机制。

他们开展了广泛的金融教育活动,提供更多的金融知识和技能培训,旨在提高公众的金融素养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

综上所述,亚洲金融危机后的金融监管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亚洲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韧性。

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风险的增加,金融监管体制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为了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各国纷纷加强金融监管,对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改革。

本文将探讨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背景、目标以及取得的成果。

一、背景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人们对金融监管体制的不完善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金融市场的过度自由以及监管的不到位,成为引爆危机的导火索。

因此,各国都意识到改革金融监管体制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二、目标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提高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公平性,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完善法律法规,加强金融监管机构的职能和能力建设,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加强合规管理,加强跨国金融监管合作等。

三、成果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首先,各国推出了一系列金融监管法规,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监控,提高了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其次,金融监管机构的职能和能力建设得到加强,提高了金融机构的整体风险管理水平。

再次,金融监管机构加强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形成了跨国金融监管合作机制,有效应对了跨境金融风险。

四、挑战尽管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金融创新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监管机构需要不断适应和应对。

其次,金融监管跨国合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法律法规、监管标准和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差异。

此外,金融监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五、展望未来,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将继续深入进行。

一方面,各国将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提高金融监管的力度和水平。

另一方面,金融监管机构将进一步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高风险管理和监管效能。

同时,各国将加强跨国金融监管合作,加强信息共享和风险防范,共同维护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总结起来,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是为了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提高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探讨金融危机视角下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

探讨金融危机视角下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

探讨金融危机视角下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摘要]金融市场是一个高风险市场,在每个理性人都追求利益最大化时最危险的不是个人风险而是系统风险,较易出现个体理性导致集体的非理性。

故金融业需要国家干预,而现代国家干预以正当性、合法性为前提,于是干预金融市场的法律制度应运而生。

文章以分析我国金融监管现状并借鉴美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为基础,对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构建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金融监管;金融危机;金融监管现状;借鉴意义一、金融监管法律制度概述金融市场是一个高风险市场,较易出现个体理性导致集体的非理性。

故金融业需要国家干预,而现代国家干预以正当性、合法性为前提,于是干预金融市场的法律制度应运而生。

笔者认为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可以定义为:为了实现金融市场健康发展,而由国家立法机构制定的国家干预金融市场的法律制度,具体包括金融市场准入、退出、运行等法律制度。

纵观当今世界各国,凡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无不客观地存在着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督和管理。

由于它与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的“市场失效”和金融体系中的内在不稳定性相联系,旨在克服这些因素,从而为现代经济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创造一种“秩序”。

所以,金融监督与管理及相关制度在本质上构成现代市场经济和金融制度结构的基本要素之一。

金融监管制度是直接对商业性金融机构或主体作出某种限制性规定,并加以监督执行,由此决定了金融监管制度作为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管制行为在本质上构成现代金融制度结构中的独立层次。

二、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现状分析(一)我国金融监管现状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金融监管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总体来说,我国形成了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共同负责金融监管的格局。

然而,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金融监管面临的问题也日渐突出,原有的监管模式已经无法达到相应的监管要求,以至于在金融监管过程中出现各类问题,主要表现如下:首先,金融监管成本过高,效率低下。

金融监管的新形势分析

金融监管的新形势分析

金融监管的新形势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金融行业的壮大,金融监管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金融监管的作用不仅是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还需要促进金融机构之间的合理竞争、防范金融风险、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等。

近年来,随着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金融风险的增加,金融监管的作用和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金融监管的新形势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金融监管的趋势在金融监管的新形势下,趋势主要有三个方向,分别是更加强调事中监管、更加注意理性监管和更加全面监管。

首先,事中监管是指在金融交易过程中实时监管和全面监管,这是一种重要的监管方式。

事中监管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金融市场上的不正当行为,从而防止和化解金融风险。

其次,理性监管是指在金融监管过程中不采取盲目的制度和方法,而是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竞争的平衡。

最后,全面监管是指金融监管的内容从传统的简单审慎监管转变为包括风险管理、市场准入等方面的多元化监管,这有助于建立更加稳定和健康的金融市场。

金融监管的挑战既然有新的趋势,自然也会遇到一些挑战。

金融监管的挑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金融行业的创新发展带来的监管难点;二是全球化金融市场的快速变化带来的监管压力。

对于金融行业的创新发展,金融监管机构需要不断更新监管政策和措施,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金融市场需求。

与此同时,全球化金融市场的快速变化也给金融监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金融监管机构不仅需要了解国内市场的情况,还需要与国际监管机构建立联系和共同制定金融监管政策,共同应对全球化金融市场带来的监管压力。

金融监管需要树立全球战略思维,加强国际协作,做好多边、双边合作,共同打造一个稳定、健康、透明、开放的全球金融体系。

金融监管的机遇虽然金融监管面临挑战,但是也带来一些机遇。

首先,金融监管的形势也代表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渐完善和发展,金融监管也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元化的市场需求。

其次,金融监管的形势变化也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谈谈对金融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看法

谈谈对金融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看法

谈谈对金融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看法一、背景介绍二、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三、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成果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不足之处五、未来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建议一、背景介绍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金融市场逐渐成为国际经济竞争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而在中国,金融业也是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金融市场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问题频繁出现,导致了金融市场运行不稳定,甚至引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

因此,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建立一个健全完善的金融监管体制显得尤为重要。

二、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必要性1. 保护消费者权益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出现了一些投资骗局和非法集资案件。

这些事件严重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并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

如果没有强有力的金融监管体制,这些事件将更容易发生。

2. 维护金融市场稳定金融市场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如果金融监管体制不健全,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如资本外流、汇率波动、信用风险等,这些都会对金融市场造成不良影响。

3. 推进金融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金融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在进行金融创新时需要遵守一定规则和标准,否则就会产生很多问题。

因此,建立健全完善的金融监管体制可以促进金融创新,并保证其合法性和可持续性。

三、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成果1. 建立了“三会一局”制度“三会一局”指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CBRC)、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SRC)、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CIRC)和人民银行。

这个机构体系强化了对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监管,使得金融市场更加规范。

2. 加强了对金融风险的监测和管理在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中,中国建立了一系列风险监测和管理机制,如宏观审慎评估、财务稳健性评估等。

这些机制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金融风险问题,保证了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3. 提高了对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为了保证金融机构的安全性和合法性,中国加强了对于新成立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设计完善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设计完善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设计完善[摘要]本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引发了全融监管领域的进一步改革,从全球金融危机暴露的金融监管问题出发,提出了完善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一些对策和思路。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监管;问题;对策本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自全面爆发以来对国际金融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其危害至今尚在蔓延。

但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它使国际金融体系长期积累的系统性风险得以暴露,同时此次金融危机无疑为中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监管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一、全球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1.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此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

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不是一种简单因素引起的,而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可以简单分为直接原因及深层原因。

直接原因是美国利率的持续上升和美国房价的降低。

从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美联储12次降息,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导致美围购房热情急剧上升。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同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购房者在购房后前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

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

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

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很少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

深层原因是美国的高消费、低储蓄。

按揭贷款就是贷款机构根据购房消费者的收入情况和信用情况为其安排了买房分期付款方式,大大增加了其消费效用水平。

在购房消费者的储蓄水平较高时,即使收人水平不变,他所申请的按揭贷款也不会出现还款困难。

然而,购房消费者的储蓄不足甚至是零储蓄或负储蓄时,他的收入水平就不能完全偿还随利率上升面增长的贷款本息.贷款的违约随之发生。

2.金融监管制度暴露的问题这次金融危机暴露出的金融监管方面的主要教训:第一,任何国家的金融监管体制必须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相适应。

金融行业中的金融监管不力问题及完善建议

金融行业中的金融监管不力问题及完善建议

金融行业中的金融监管不力问题及完善建议引言:金融行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发挥着重要的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的功能。

然而,长期以来,金融行业一直面临着监管不力的问题。

本文将分析金融行业中存在的监管不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以期为金融监管提供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一、金融监管不力的问题1. 技术落后当前,金融行业日新月异,金融创新带来了新的挑战。

然而,监管机构的技术水平相对滞后,无法及时应对新兴金融业务的监管需求。

监管部门缺乏高效的监测和监管工具,使得金融机构和交易市场的监管存在滞后性,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风险。

2. 监管薄弱金融监管的力度直接影响到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

然而,过去的金融危机暴露了金融监管领域的弱点。

一方面,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审查不严格,监管的盲目性和不透明性使得不法分子可以利用监管的漏洞从中获益。

另一方面,监管机构的权力分散,缺乏协同合作,导致监管工作效率低下。

这些问题直接威胁到金融行业的安全和健康发展。

3. 信息不对称金融行业的特点之一是信息不对称。

在金融市场中,信息不对称导致了市场失灵和不公平现象。

监管机构缺乏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和渠道,使得监管的有效性受到了挑战。

从而使得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往往处于信息劣势地位,难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完善金融监管的建议1. 加强监管技术支持为了应对金融行业日益复杂的监管需求,监管机构应加强对新兴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例如,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对金融数据的实时分析和监测,提高监管的灵活性和敏感性。

同时,建立与金融创新同步的监管平台和工具,提供全方位的监管支持。

2. 强化监管力度监管机构应加强对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审查力度,严把准入关,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对潜在的违规行为进行有效打击。

加大对行业内部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维护金融行业的公平竞争环境。

3. 提高监管合作机制金融监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监管机构之间加强合作和信息共享。

浅析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浅析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浅析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对我国金融监管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启示。

本文将从金融监管的角度,浅析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一、审慎监管和风险防范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部分原因在于金融机构过度放松风险管控,盲目追求利润和规模扩张,忽视了风险的积累和传播。

我国金融监管应汲取教训,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和风险防范,强化对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流动性、杠杆比率等指标的监管,提高宏观审慎管理水平,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

二、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美国金融危机暴露了监管制度和法规的不足,监管缺位和监管漏洞是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金融监管应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深化金融监管改革,建立健全的金融监管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强化对金融市场各方行为的监管,提高金融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加强跨部门合作和信息共享金融市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种金融业务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联和交叉,因此需要加强跨部门合作和信息共享,提高金融监管的整体性和协同性。

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应该加强跨部门合作和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健全金融监管协作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加强金融监管的一体化和协同化,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和效果。

四、强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美国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金融市场过度竞争,导致金融机构过度扩张和盲目追求利润,金融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够完善。

我国金融监管应加强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的规范,防止不健康竞争和市场失序,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能力。

五、注重消费者保护和金融素养教育金融市场是为了为实体经济服务,为了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金融监管也应该注重消费者保护和金融素养教育,提高广大投资者和消费者的金融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降低金融市场的不良影响和风险传导。

六、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和监管科技应用金融科技是金融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金融监管的重要工具。

论国际金融危机对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法制的警示

论国际金融危机对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法制的警示

( 一) 美 国 法律 对 美联 储 宽松 货 币政 策 规 范 不 力
是 酿成 危 机 的 重要 根 源
美 国房地 产泡沫 的形成 首先应 归 因于 2 0 0 0年 以 来实行 的宽松货 币政 策 ,而法律对经济政策宏观调控 的失误和监管失灵是此 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 的直接原
要导致两个 资金循环链条——围绕美 国房地产市场 的 资金循环链条 和以美 国为中心的全球资金循环链条 出
: 鲨

顾 华 详
( 新疆师范大学 法经学 院,新疆 乌鲁木齐 805) 3 o 4

论国际金融危机对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法制的警示
摘 要 :法 律 对 宏 观 调控 与微 观规 范层 面 多 方 面 的错 误 共 同作 用 所 产 生 的 结 果 ,是 最 终 引 发 国际 金 融 危 机


爆 发。 回顾 和反思危 机爆发 的过程 ,可以清楚地看 田
机 的深 层 次 原 因之一 。
到 ,这完全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其宏观 经济政
策 中必然地 、充分地体现 ,为 了满足资本 的 “ 贪欲 ” , 其货 币政 策和 金融管 制周 期性 放 宽及 相关 法律 的缺
位 、甚 至 被 人 为 “ 开 ” 则 是 发 展 的必 然 。这 就 必 然 搬
家银行 ,因此银行会对借款人 的还款 能力进行严格 审
不 断 创新 , “ 转按 ” “ 、 加按 ” “ 按 ” “ 加 按 ” 、 换 、 转 、
查 ,只要经 营管理 得当 ,坏账率一般较低 ,但这 限制
了银行资金 的流动性 。2 世 纪 7 年代 ,新 自由主义 0 0 取代凯恩斯主义跃 升为西方主流经济 学 ,并 主导 了美

浅论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浅论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浅论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引言金融监管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金融市场稳定、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我国金融监管中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监管规则不完善、监管力量不足、监管制度不够灵活等。

因此,本文将浅论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完善措施。

问题一:监管规则不完善目前我国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监管规则的制定缺乏权威性和专业性,导致监管缺乏有效性。

其次,监管规则没有及时跟上金融市场的发展变化,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金融创新活动。

此外,一些监管规则存在冲突和信号不明确的情况,给金融机构和投资者造成困扰。

完善措施一: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为了解决监管规则不完善的问题,我国应该加强与国际接轨,在制定监管规则时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引入国际最佳实践。

同时,应该加大对金融监管立法的投入,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和修订工作,确保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更加完善和适用。

问题二:监管力量不足当前,我国金融监管机构的人力资源配置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人员数量不足,无法满足金融市场的监管需求。

其次,监管机构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对新兴金融业务和金融产品的监管能力相对薄弱。

完善措施二:加强监管机构建设为了加强金融监管力量,我国应该加大对金融监管机构的人力资源投入,增加监管人员的数量。

同时,应该积极培养和引进金融监管人才,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此外,还应该加强监管机构的组织体系建设,完善工作流程和协作机制,提升监管机构的整体效能。

问题三:监管制度不够灵活当前,我国金融监管制度过于僵化,不利于应对金融市场的快速变化和风险挑战。

一方面,监管制度的变更和调整过程繁琐、周期长,难以及时跟踪市场变化并及时作出有效响应。

另一方面,监管制度的确立和执行缺乏灵活性,对于不同类型和规模的金融机构没有区分对待。

完善措施三:建立灵活的监管制度为了加强金融监管的灵活性,我国应该加快监管制度的创新和改革。

浅议我国后金融危机金融体制改革的进展与对策

浅议我国后金融危机金融体制改革的进展与对策

浅议我国后金融危机金融体制改革的进展与对策我国金融危机是指我国金融机构在全球金融市场波动中出现的危机,这种危机往往具有规模大、扩散快、冲击深刻等特点。

近年来,我国金融危机频频发生,这给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

本文将就我国后金融危机金融体制改革的进展与对策进行浅议。

1.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后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加大了对金融监管的力度,加强了金融监管体系建设,实施了更加严格的监管制度。

通过不断加大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加强对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有效提高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逐步建立了风险预警机制,强化了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风险防范的指导和监督。

加强金融机构内控管理,规范金融机构的运作行为,提高了金融体系的风险防范能力。

3. 推进市场化改革我国后金融危机时期,为了提高金融市场的竞争力和效率,我国不断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鼓励银行业、证券业等金融机构加大市场化经营力度,提高了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

4. 加强国际合作为了应对后金融危机时期跨国金融机构的风险,我国加强了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积极参与全球金融监管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提高了我国金融体制的国际化水平。

3. 推进金融科技创新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应加快金融科技创新步伐,推进金融科技与金融业务的融合,提高金融机构的服务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促进金融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我国后金融危机时期金融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我国应采取一系列积极的对策,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市场,加快金融科技创新,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最终实现金融体制改革的全面升级和转型。

相信在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努力下,我国金融危机后金融体制改革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展,为我国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近年来,全球经济一直处于变革之中,随之而来的是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金融危机和金融风险事件的频繁爆发,也让国际社会认识到金融监管的重要性。

为此,国际社会不断加强金融监管,着力构建和完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

一、国际金融监管的意义金融市场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和健康发展对于全球经济体系的发展至关重要。

金融危机和金融风险事件的爆发,是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监管和管理所导致的结果。

因此,加强金融监管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加强金融监管不仅可以避免金融危机和金融风险事件的发生,还有助于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保护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利益,提升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公正性,降低金融市场的脆弱性和系统性风险。

二、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构建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是全球最重要的金融监管机构之一。

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管理者和协调者,IMF监督着全球货币政策、汇率制度和国际收支问题。

IMF的主要职能包括提供贷款和技术援助、协调全球经济政策、监测全球经济形势和风险、促进国际金融合作和改革等。

2. 全球金融稳定理事会全球金融稳定理事会(FSB)是由G20成员国于2009年成立的一个独立机构,旨在加强全球金融监管和协调。

FSB的主要职能包括监测全球金融稳定局势、提出金融改革建议、协调全球监管政策、制定全球监管标准和指南等。

FSB还与其他国际金融监管机构合作,共同推动全球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完善。

3. 巴塞尔银行间清算所委员会巴塞尔银行间清算所委员会(BCBS)是由全球主要银行监管机构组成的一个独立机构,旨在加强银行业监管和协调。

BCBS的主要职能包括制定全球银行监管标准、协调监管政策、提出改革建议等。

BCBS还与其他国际金融监管机构合作,共同推动银行业监管的改革和完善。

三、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完善1. 加强全球监管协调全球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变化,加强国际金融监管的必要性日益凸显。

因此,各国之间需要加强协调,提高监管合作水平,构建全球金融监管合作共同体。

金融危机下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向及路径选择

金融危机下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向及路径选择

舍融危机下绫圈金融篮镭体别改革方佝殷路括篷揖囝欧小平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经济一体化,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体制,规范金融监管机制。

从而加强金融业监管,防范金融风险,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更应让我们反思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

本文从分析次贷危机的成因入手,并指出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扣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改革措施。

关键词:金融监管;监管体制;改革世界各国都注重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和支持经济发展。

特别是2007年年初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它是自1929年以来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危机。

那么,在金融危机下,我国金融监管体制该如何改革,这一问题值得思考。

一、美国次贷危机产生成因及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弊端(一)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成因分析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源于美国的次级贷款以及由其衍生的证券化市场。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实质上是一款同房地产相挂钩的高风险、高收益金融产品及其衍生品在房产泡沫破灭后所造成的金融市场动荡。

它不断发展,最后演变成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

综合各方观点来看,这次危机产生的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资产证券化技术的过度使用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功能是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化为可流通交易的证券,从而加快资金的流转速度。

正是依赖资产证券化的这一作用,美国许多房贷发放机构肆无忌惮地发放住房贷款,尤其是次级抵押贷款,这些贷款经结构化处理和设计形成M B S和C D O 等证券化产品后再向市场发售。

住房贷款的过度证券化一方面导致了房地产市场风险源源不断地向其它市场转移,另一方面也间接刺激了次级贷款市场的发展和风险的积累,最终使资产证券化成为了危机爆发的催化剂和放大器①o2、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违规操作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金融业发生了激烈的变革,同业竞争加剧使许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获利越来越低,它们转而投身予高收益的消费信贷。

金融监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金融监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金融监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金融体系是一个经济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金融监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则是一个经济环境中的重点之一。

因为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监管体系,将会导致金融危机发生,影响到整个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也会造成影响。

所以,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这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金融监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必须以制度建设为核心。

制度建设包括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和监管机构。

只有通过建立一系列完善的制度法规,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金融监管框架。

比如,要建立一个有效的银行监管体系,必须建立完整的法律法规,包括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相关制度,同时必须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例如银行监管委员会、证券监管委员会等,这样才能确保金融市场的正常运作。

其次,金融监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必须以信息公开为基础。

信息公开是监管工作的重要一环,只有通过透明公开的信息,才能保障各方的权益。

此外,金融监管机构还应该开展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市场参与者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防范和控制金融业务风险。

可见,通过信息公开和知识普及来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有利于建立一个透明、公正、规范的金融市场。

第三,还需要配备专业的监管人员,加强对金融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金融监管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履行监管职责。

同时,金融从业人员也必须接受必要的培训和监管,提高自身的法律法规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避免金融市场风险的发生。

第四,还需要完善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机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扩大,金融市场的风险不可避免,但要做到风险可控,就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

首先,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对于金融市场的风险进行监控预警,及时发现和化解风险。

其次,建立风险分散机制,减少单一金融机构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影响,提高整体的抗风险能力。

最后,建立风险应对机制,当出现风险时,能够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有效应对和化解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金融危机背景下完善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思考

金融危机背景下完善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思考

待 于进 一 步 阐释 细化 ,例如 : 《 民银行 人
法 》第 3 条 仅 原 则性 规 定人 民银行 的监 管 2 职 权范 围 ,未 明确规 定 具 体实 施监 管 的 手 段 、方 式 、程 序 及被 监 管 者需 要履 行 观统 领 地位 ,形 人 成 以规范 保 、证 、银 一会 监管 职 责 为 内容
国 际 惯 例 、条 例 三 部 分 构 成 我
律体 系架 构 。 ( 2)注 意 法 的稳
性 ,既 要适 应 困 内金 融业 务 发展
握 体 制 改革 动 态 ,及 时进 行 法律
要切 忌 “ 事 ”立 “ 一 一法 ” ,保
威性与稳定性 。 ( 3)对较 为笼
法律 条 文及 时解 释 、细化 ,同时 法律 法 规清 理 工作 ,保证 法 律体
当 前 金 融 危 机 背 景 下 ,我 国 现 有 金 融 监 管 体 制 ,还 存 在 着 许 多 漏 洞 和 缺 陷 亟 待 补 充
■李 淑贤 罗玉国 /文

动 ,蕴 藏 引 发 全 球 性 、系 统 性 金 融 危 机
风 险 。 当 前 国 际 金 融 危 机 的 影 响 还 将 持 续 ,金 融 监 管 问 题 已成 为 世 界 关 注 的 焦 点 。 当前 金 融 危 机 背 景 下 ,我 国 现 有 金 融 监 管 体 制 ,还 存 在 着 许 多 漏 涧 和 缺 陷 亟 待 补 充 和 完 善 。笔 者 认 为 完 善 我 国金
的金 融监 管 法 为 丰导 ,以规范 金 融 领域 银
务 等 ,使 实 际 操 作 难 度 大 ,监 管 效 率低
下 ,不 利 于监 管 者执 法 ,维护 法律 权 威 。 ( 法 律 、法 规 及 规 章 之 间 存 在 着 大量 2) 重 叠 内容 。我 国金融 法 律 内部 条 文重 叠 现

金融监管的制度创新与完善

金融监管的制度创新与完善

金融监管的制度创新与完善第一章:前言金融监管是保障金融系统安全、促进经济稳定的重要手段。

尤其是在金融危机频繁发生的背景下,加强金融监管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我们也需要不断完善金融监管制度,以适应市场需求、促进金融市场合理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金融监管制度的创新与完善。

第二章:国际经验国际上,金融监管制度的创新与完善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近年来,一些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政策和制度,不断加强金融监管的能力。

例如,美国的《多德-弗兰克法案》(Dodd-Frank Act)将金融监管的职责和权限进行了彻底的重构,建立了全新的监管架构和制度框架;欧盟则推出了《马德里协议》等文件,对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的监管进行了全面升级。

第三章:中国现状近年来,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迅速,但金融监管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监管职责分散、监管机构治理不规范等问题导致了监管效率不高,对风险的监测和预防能力不足;另一方面,金融市场创新发展快,前沿技术的应用广泛,监管部门缺乏相应的政策工具和制度支持,难以及时适应市场需求。

第四章:制度创新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需要创新金融监管制度,提升金融市场风险控制能力。

其中,以下几点是比较重要的:1.加强监管协调。

建立一个协调机制,整合金融监管各部门的资源,建立统一的监管标准和机制,并进行监管职责的重新配置,实现监管的统筹与协同。

2.制定前瞻性监管政策。

金融市场创新发展快,监管政策需要拥有一定的前瞻性,及时预判市场风险,制定相应的监管政策。

同时,监管部门应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制度。

3.建立科技创新型监管制度。

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监管部门需要与之相应地创新监管制度。

例如,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对市场进行风险评估,建立起科技创新型风险监测机制,提高监管的智能化水平。

第五章:完善监管制度除了创新监管制度,还需要完善现有的金融监管制度。

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加强风险抵御和处置机制。

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与完善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变得尤为重要。

金融监管旨在保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防止金融风险的积累和蔓延。

本文将探讨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与完善的背景、目标和重点。

首先,让我们看看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与完善的背景。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揭示了现有金融监管体制的不完备。

许多金融机构和市场参与者利用监管制度的漏洞和规避手段,导致风险积累。

此外,金融创新和科技进步也引发了金融监管面临的新挑战。

因此,改革与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是应对新形势的必然选择。

其次,改革与完善金融监管体制的目标是什么?首先,它旨在加强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和透明度,提高对金融市场的监督和管理能力。

准确识别和衡量风险,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应对金融危机的威胁,是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

其次,改革还着眼于推动金融业务的合规性和诚信经营,加强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保护。

此外,改革还旨在提高金融监管部门的自身能力和监管体制的协调性,以适应快速变化和复杂性增加的金融市场的需求。

那么,如何改革和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呢?首先,建立一个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金融监管法规应该是普遍适用、明确和可执行的,以确保金融市场的合规运作。

同时,加强对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的监管,建立健全的审慎监管和问责机制,防止违规行为的发生并及时处理。

其次,利用科技手段强化金融监管能力也是一个重要举措。

例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可以提高数据分析和风险识别能力,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测和预警。

此外,国际间的金融监管合作也是改革的重点之一。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建立跨国金融监管机构和信息共享平台,可以有效防止国际金融风险的传导和溢出效应。

最后,改革与完善金融监管体制的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改革的进程可能会受到利益相关方的阻力和反对。

金融行业的发展与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密切相关,因此需要积极应对各方面的反馈和解决利益分歧。

其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创新也给金融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

金融危机下国际金融体系的调整与重建

金融危机下国际金融体系的调整与重建

金融危机下国际金融体系的调整与重建金融危机,指的是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是近年来全球最严重、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金融危机。

这场危机首先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导致了全球经济的崩溃,并产生了严重的后果。

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体系不得不进行调整与重建。

这是因为,金融危机的爆发暴露了国际金融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制定政策,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等方面来进行调整和重建。

首先,需要对国际金融体系进行调整。

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国际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缺乏透明度和规范性,二是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和监管不足。

因此,要加强国际金融体系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和监管机制,严格监管金融机构的行为,确保金融市场的安全稳定。

其次,需要重建国际金融秩序。

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国际金融秩序的运行存在着许多问题。

例如,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足,部分发达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所占据的地位过大,而且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呈现出收益不均等等。

因此,在重建国际金融秩序时应秉持公平、开放、包容的原则,注重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合理合法利益,加强与各国之间的沟通合作,共同推动国际金融秩序的健康发展。

再次,需要进行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和调整。

金融危机的爆发揭示了存在着一系列国际货币体系问题,例如,货币制度过于单一,缺乏多元化,某些国家过于依赖美元体系的缺点等等。

因此,需要通过改革与调整国际货币制度,提高国际货币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建立有效的货币流通机制。

最后,需要实施经济全球化的合理合法化。

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不合理的全球化经济秩序已经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注意避免在全球化经济进程中导致的不公平和不合理的现象,秉持互利共赢,平等合作的原则,逐渐向着全球化的平等方向发展。

只有全面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合理合法化,才能够保障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

总之,金融危机的爆发给国际金融体系带来了深刻的反思和挑战,也促使国际金融体系进行了调整与重建。

浅析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

浅析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

浅析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摘要]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不仅对金融监管的难度加大,而且使金融监管的重要性也更加显现。

通过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分析,结合国内金融监管的现状,提出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法规;信息披露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取得一些成绩,但在监管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在实践中,我国金融监管还未实现系统化和规范化,多是一次性的、较分散的,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集风险监测、评价、预警及防范的金融监管体系,同时也缺乏早期预警和控制,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没有切实有效结合,监管信息也未得到充分利用。

针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中存在的系列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并以此提出个人的一些意见。

一、金融监管法规的切实完善面对加WTO的新形势,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立足我国金融业的实际国情,面向世界金融业发展的潮流,应当全面审视现行金融业的法律框架,首先是应修改不符合实际或不能适应世界发展潮流、或成为金融业发展障碍的条文;其次是补充完善相关的法律条文;再次是制定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

在我国的立法实践中,笔者认为应该把握以下几个重点环节。

(一)强化金融业的市场准入和业务范围的法规建设目前在这方面的突出问题是非法设立金融机构和非法从事金融业务活动,如非法集资、非法的地下钱庄等等,严重冲击正常的金融秩序。

一方面要健全和完善严格的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的法律制度;另一方面要对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进一步明确取缔,并制定相应的法规制度,同时对混业经营和金融创新作出规范。

(二)金融机构破产、市场退出的法律规范政府行为不能代替市场约束,金融监管不能保证不出现金融机构的破产。

因此对严重资不抵债、已经或即将引发挤提的金融机构,应视其情况对其依法关闭或破产。

首先应当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坚持先立法后推行;其次是建立金融机构破产清算机制;第三,明确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的援救规范。

我国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我国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我国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一、我国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市场不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的深度、广度和透明度还有待提高。

特别是在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2.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不足: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方面。

3.金融监管不够严格: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虽然已经建立起来,但仍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

4.金融创新过度依赖政府支持:我国的金融创新过度依赖政府的支持,缺乏市场化的推动力量,这也给金融体系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二、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
1.加强金融市场建设:通过改革和完善现有的金融市场,扩大其深度和广度,提高其透明度,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2.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能力的建设,提高其对各类风险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3.加强金融监管:建立健全的金融监管机制,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督和管理,防范和化解各种金融风险。

4.推动金融创新市场化发展:鼓励市场主体进行金融创新,降低政府对金融创新的干预程度,让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

同时,要加强对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确保其合法合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金融危机下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
【摘要】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着诸多缺陷,多重监管机构之间难于协调,信息很难共享,监管部门金融监管理念落后。

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应确立适度监管原则,完善金融监管模式,加强金融监国的国际合作。

【关键词】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 金融自由化。

一、金融危机下国际社会金融监管改革。

金融衍生品和虚拟资本的无限扩张以及信息分享机制不畅给金融监管带来的障碍,2008 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促使美欧各国探寻和建立新的金融监管框架和规则。

(一) 《巴塞尔协议Ⅲ》。

受到了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催生,巴塞尔委员会2010年通过了《巴塞尔协议Ⅲ》,新的巴塞尔协议影响了银行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战略,成为全球银行业监管的标杆,引发国际金融监管准则的调整和重组。

为了创造出更稳定的国际金融体系,协议主要做了以下修改:第一,提高银行最低资本要求,增强资本质量; 第二,提出新的计量指标,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 第三,设立资本防护缓冲资金,提高整个银行业在危机中的恢复能力; 第四,引入杠杆率指标,把控银行风险敞口。

(二) 美国金融监管框架改革。

二、我国金融业面临的问题。

(一) 金融行业经营模式的变化。

中国加入 WTO 之后,金融行业逐步对外开放,随着竞争的加剧,中国金融行业分业经营的模式业也开始带有一定的混业特征。

(二) 金融创新的发展。

各家商业银行纷纷开展金融衍生业务、投资基金托管业务、代理证券业务、代理保险业务以及投资银行业务,这些业务本身来源于证券业和保险业,银证通、银券通等银行业务品种的使用使得大众通过银行网络就可以直接进行证券投资。

保险企业的创新金融产品、混业经营的势头尤其明显,新的涉及多个金融业务领域的保险产品不断涌现,如投资联结保险就横跨保险业和证券业两大金融业务领域。

三、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

(一) 中国当前的金融监管体制。

为了对金融市场进行统一、高效的监管,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于 2004 年签署了金融监管分工合作备忘录,建立了监管联席会议机制,进一步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分工。

银监会负责统一监督管理全国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它存款类金融机构,证监会依法对全国证券、期货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监督管理,并履行相应职责,保监会统一监督管理全国保险市场,维护保险业合法、稳健运行。

备忘录建立了信息搜集与交流制度,具体包括以下几点:其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别向其监管对象收集信息和数据; 其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应密切合作,就重大监管事项和跨行业、跨境监管中复杂问题进行磋商,并建立定期信息交流制度,需定期交流的信息由三方协商确定; 其三,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应互相通报对其监管对象高级管理人员和金融机构的处罚信息; 其四,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应建立对外开放政策的交流、协调机制,并互相通报在有关银行、证券、保险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中的活动信息和观点。

(二) 中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

1、确定适度监管原则。

我国目前金融监管存在监管不足和管制过度并存的现象,金融法治带着明显的行政主导性,适度监管原则要求金融监管机构不能干涉金融机构的经营决策权和金融自主权,要通过制度和规则使金融机构得以稳健经营,只有当金融机构出现信用危机等严重问题时,才对其采取某些强制措施。

为达到这一目标,金融监管法治要完成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的转化。

2、完善金融监管模式。

中国一行三会式的监管框架经过多年实践,相互间竞争越来越突出,协调却日益欠缺。

虽然有三大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联席会议机制,但该机制只是在现行金融业分业监管体制下加强金融监管协调的权宜之计,缺乏国家层面的法律支持,联席会议做出的决定强制力和权威性不够。

因此,在改革目标上应逐步将分业监管模式转变为综合型监管模式。

在机构设置上可借鉴以美国,考虑组建隶属于国务院的金融监管部门,负责识别和防止影响金融体系稳定的系统性风险,促进各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

以目前的监管模式,各监管机构之间信息很难共享,国务院设立的金融监管部门要负责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保证各监管机构的信息沟通、共享。

金融监管内容应从合规性的机构性监管向合规性与风险性监管并重的功能性监管转变,加强事前预警防范。

银行业作为整个金融行业的主体,应参照《巴塞尔协议Ⅲ》新修订的监管准则作出相应的调整。

对证券业及保险业,由于这类行业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特点,要重点加强对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保护。

3、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是金融全球化的必然反映,随着资本的国际流动不断加快,
金融风险在国家之间相互转移、扩散,单凭以国别为基础的金融监管不足以控制风险。

目前国际社会调整国际金融监管的有关规范主要有三类:一是巴塞尔体制下对国际银行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中国在 2009 年成为巴塞尔委员会成员国; 二是 WTO 的《金融服务贸易协定》,该协定1999 年3 月开始生效,这意味着在金融服务领域要逐步实施自由化,WTO 在未来的金融监管协作与合作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三是国际证券事务监察委员会组织,该组织由世界银行和美洲国家发起,开始的宗旨是帮助发展拉美市场,1983 年,该组织正式成为全球性组织。

该组织的宗旨是:通过交流信息,促进全球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各成员组织协同制定共同的准则,建立国际证券业的有效监管机制,以保证证券市场的公正有效; 并共同遏止跨国不法交易,促进交易安全。

中国证监会在国际证监会组织1995 年的巴黎年会上加入该组织,成为其正式会员。

参与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对于我国来说有两个好处,一是吸收国际金融监管的先进理念不断完善我国金融监管制度,使我国的金融监管逐步迈入国际化的轨道; 二是进行国际金融监管的合作,参与国际金融秩序的制定,在金融自由化浪潮下维护本国的利益,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防范金融风险。

基于此,随着区域经济体的发展,我国还应积极加强与东亚邻国、东盟等区域组织及其成员的金融监管合作,促进双方监管当局的信息共享,防范区域内金融危机的发生。

【参考文献】
[2]尹继志。

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框架、内容与启示[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 6)。

[3]吴婷婷。

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国际化发展趋向展望 - 基于金融安全的视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