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合集下载

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名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不再把干个体看作是丢脸的事,他们已经坦然的加入到个体户行列中来B . 关于《品三国》,粗粗一看,似乎与其他同类的书没有多大的区别,但反复品读,就会发现其意味深长。

C . 虽然大家都中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基础,可也没有一个人不认为,幸福并不完全由物质条件决定D . 在学校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动挑起了为请假的老师代课的任务,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2.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对于作文中的病句和错字,许多老师都不以为然,觉得对这些问题不必较真,学生长大了自然会解决的。

B . 近日,日本政府将钓鱼岛“国有化”事件使得中日两国关系日益紧张,而日系车更是首当其冲成为“眼中钉”。

C . 最近,市民许女士一不小心就遭遇了保险“鸿门宴”,酒桌上一时冲动购买了一款用不上的保险,等后悔想退保时却为时已晚。

D . 请明星代言虽说有些俗套,但明星身上的光晕和人气却是商家最为看重的元素,利用明星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来提升产品销量,成为营销界屡试不爽的法宝。

3. (2分) (2018高一上·哈尔滨期中)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A . 晋军函陵B . 箕踞以骂曰C .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D . 此其志不在小4. (2分) (2018高一上·湖州月考) 下列四个选项中,划线字词类活用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 不霁何虹B . 辇来于秦C . 顺流而东D . 义不赂秦5.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淇则有岸,隰则有泮B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周公吐哺,天下归心C . 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广东省汕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广东省汕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广东省汕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联合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现代文阅读Ⅰ材料一: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

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

种地的人搬不动土,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

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

孤立、隔膜是以村与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人们的往来也必然疏少。

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

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

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

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

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

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效力。

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

“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广东省汕头市 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汕头市  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解析)

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女主人公回忆两人少年欢快场面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 ”。

(2)曹操在《短歌行》中描绘久别重逢、彼此诉说情谊的两句是“______ ,______”。

(3)《离骚》中作者表明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2.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奉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B. 《楚辞》是屈原的一部诗歌集,因为它具有浓郁的楚地风味,所以后世人称这种诗体为“骚体”C. 《孙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长篇叙事诗,它与《木兰诗》齐名,被后人合称为“乐府双璧”D.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它是继四言、六言后的又一种成形的诗歌样式,对后世的诗歌创作有重大影响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全不正确的一组是()①言既遂.(顺心,满足)矣,至于暴矣②尔卜尔筮,体无咎.(怪罪)言③彤管有炜,说怿.(喜欢)女美④客从远方来,遗.(遗留)我双鲤鱼⑤及尔偕老,老.(总是)使我怨⑥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用)⑦徇禄反穷.(尽,最偏远的)海,卧疴对空林。

A. ①④⑦B. ②④⑤C. ②③⑥D. ③⑤⑥4.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孔雀东南飞东南: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南B. 自名秦罗敷名:用作动词,取名,名叫C. 足以荣汝身荣: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可译为“以…为荣耀”D. 三岁食贫贫:形容词用作名词,可译为“贫苦的生活”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微量元素虽然在人体内的含量微不足道....,但与人的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如果微量元素缺乏,会造成特殊的生化紊乱、病理变化及疾病。

②当杨扬得知中国体育代表团需要她再次复出,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带领年轻选手冲击冬奥会时,她当仁不让....地回到了中国短道队的集体里。

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东厦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东厦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东厦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级语文科试卷命题: 审阅:(本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试卷书写2分)一、基础选择题(33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倩.影(qiàn ) 城隅.(yú) 巷.道(hàng) 云翳.(yì) B .田埂.(g ěng ) 坍圮.(q ǐ) 衣袂.(m ěi ) 袅.娜(ni ǎo ) C .戏谑.(xuè) 回溯.(sù) 剥.(b ō)蚀 颤.(chàn )动 D .天籁.(lài ) 绮.丽(q ǐ) 禅.(chán )机 聒.噪(gu ō)2、下面各组词语中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A .点缀缥缈 沧桑 没精打采 B .璀璨作揖 嬉戏 慢条斯理 C .慈详挎包 座落 游哉优哉 D .炫耀 迄今 泄漏 依马可待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①他拒不接受领导和同志们的批评帮助,多次 安全操作规程,最近受到了公司的严重警告处分。

②电视剧《亮剑》在播出前,并未 宣传,可播出后很快吸引了大量观众,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③我们发场民主就要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决不允许任何忽视 压制批评的现象出现。

A .违反 大肆以致 B .违反 大事 以至 C .违犯 大事 以至 D .违犯 大肆 以致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无论是在年轻时那段生活艰难的岁月,还是幸福的晚年,他都和老伴相濡以沫....,牵手走过来了。

B .面对着风景秀美的黄山,我不由得感叹起大自然的巧夺天工....来。

C .在本届艺术节上,高二(6)班的同学将赵本山的小品《卖拐》表演得栩栩如生....。

D .一个人要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不能骄傲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广东省金平区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广东省金平区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广东省金平区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8分)1. (6分) (2016高一下·市中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中国的教育家缺什么最有价值的知识,到底是什么?一位学者,谈了他的观点:“1884年,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写过一篇标题为《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的文章,他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科学’,其余的知识,如宗教的、习俗的、文学的都在其次。

因为科学可以为人类解决遇到的所有难题。

他忘了更重要的一点:光有科学的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行的,在科学之上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是伦理观、价值观。

”我觉得,他这番话很有道理。

伦理观、价值观回答事物的价值问题,科学却只回答事物是什么的问题,由此看来,伦理观、价值观,比科学要重要得多。

我发现,许多研究教育的人,如斯宾塞,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有深刻缺陷,他们不相信神明,不关注灵魂,不重视人性,不敬畏良知,不理解美德、审美、情感这些精神事物的价值。

由于世界观人生观存在深刻缺陷,其思维的方式,必然是机械的,其判断是非的标准,必然是肤浅的,其得出的结论,不能不离题万里。

他们所拟定的教育方面文章、著作,不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没有帮助,反而把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引入歧途。

在互联网上,一位博友说:“我看见过几次魏先生讲到GDP的世界排位那种幸福。

”这位魏先生,在中国,算是一位十分有名的教育家。

像这个时代的许多政客一样,这位姓魏的教育家,心中也是只有物质财富的价值,十分看重经济建设方面的成就,如GDP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我们社会在其它方面存在的深刻问题,是他所没有看到,或者是他所不愿正视的:如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被破坏得满目疮痍,两极分化严重、基尼系数大大超过国际警戒线,贪污腐败泛滥成灾,道德风气下滑、人们变得鲜廉寡耻、缺乏爱心。

养尊处优的位置,使他对这个社会中下层民众生活的艰苦,缺乏感受。

汕头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汕头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汕头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词语中的划线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 . 伺候/伺机弥补/披靡汗涔涔/岑参B . 江堤/提防谛听/剃头昧心财/联袂C . 雪茄/商贾沉吟/殷实勾当/苟且D . 缜密/滇池半晌/滥觞暂时/称赞2. (2分) (2019高一上·双鸭山期末)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白公姥(lǎo)百舸(gě)凄宛青青子衿B . 彷徨(huáng)氾南(fán)瞋目蓊蓊郁郁C . 袅娜(niǎo)潭柘寺(tuò)窒息总角之晏D . 守拙(zhuó)象弭(mǐ)一掾灼灼其华3. (2分) (2017高三下·葫芦岛模拟) 下列各句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联合国新任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曾担任葡萄牙总理,他外交能力突出,四国语言信手拈来,各外媒对他的语言才能赞不绝口。

②受强冷空气影响,黑龙江多地降雪,气温持续下降,空中喷温泉水秒变冰雾,地面到水瞬间结冰,人们在室内座位上坐了半天,仍然觉得席不暇暖,冰凉透骨。

③优秀的诗文作品清新自然,不落言筌,用朴实的语言、平常的事物创造出似浅而试深的意境,使读者在平淡的语句中体味作者的深意。

④这两次考试他都是全班第一,可爸爸对他非但不赞一词,反而说他学习不够踏实,思考不够缜密。

⑤鞠小薇先后五次进藏,经历过各种危险状况,每每谈起那些刻骨铭心的经历,她都会豁达地说“九死一生,两世为人,就是我跟西藏的缘分”。

⑥这十年间的悲欢离合,白云苍狗,令人在冷静沉默中回想起来不禁感慨万千,前尘往事久久萦绕于心,郁积于怀。

A . ①③⑤B . ①②④C . ③⑤⑥D . ②④⑥4. (2分)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 . 强调生活质量、重视充分享受的倾向在独生子女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汕头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汕头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汕头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 . 世人的交往大抵是倾盖如故,而白发如新则需要极大的机缘和运气。

B . 在灿若群星的世界童话作家中,丹麦作家安徒生之所以卓尔不群、久享盛誉,是因为他开启了童话文学的一个新时代。

C . 象棋人机大战凸显了计算机思维与人类思维的差别,观战的内行觉得计算机的走法其实很普通,但我这个象棋方面的半瓶醋却对各种奥妙困惑不已。

D . 金沙遗址是成都地区继三星堆之后又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对破解扑朔迷离的古蜀历史文化之谜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希望双方能够共同努力,以实际行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继续鼓励双向投资,实现双边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的。

B . 在这架造型独特的直升机属于当地的一家直升机租赁公司,现在被一家煤气服务公司租用,用于检查煤气管道是否存在泄漏。

C . 据媒体报道,前段时间,一架MQ—8D“大力侦察兵”飞机在帕克斯基地成功地完成了首次无人机采用生物燃料的飞行试验。

D . 二月初,亚洲遭遇极寒天气,日本雪灾迄今夺去至少63人死亡,韩国首尔最低温度摄氏零下17度,是55年来最低记录。

3. (2分)填入下列横线处诗歌与语段内容最符合的一项是()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______①______”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______②______”,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___③_____”,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______④_______”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

A . ①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②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③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④柴门村犬吠,风雪夜归人B . ①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②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③柴门村犬吠,风雪夜归人④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C . ①柴门村犬吠,风雪夜归人②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③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④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D . ①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②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③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④柴门村犬吠,风雪夜归人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4. (10分) (2019高一下·吉林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答案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答案

2023级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科答案1.B【解析】A项“但带着对中国人的几分藐视的意味”错误,原文是“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缺少限定词“似乎”,而且对象是“乡下人”而非“中国人”。

C项“在乡村每个孩子都是……”错误,原文“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是有一个假设前提的。

D项“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具体目标”说法错误,从“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可知。

2.D【解析】D项无中生有,乡村变迁与社会现代化并行相随,而非被现代化取代。

3.C【解析】材料一的观点是:中国社会具有乡土性,乡土生活富于地方性,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依靠习俗来维持人际关系。

A.“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说的是再好的去处也不如自己的家好,这符合“乡土生活富于地方性”这一观点。

B.“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说的是邻近的国家鸡鸣狗叫的声音互相听得见,而百姓也不相往来,这符合“社区间人们的往来疏少”这一观点。

C.“乌鸦反哺,羔羊跪乳”一般喻指报恩父母,而材料一没有体现这一观点。

D.“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是说人没有礼义就不能生存,做事不讲礼义事情就办不成,这符合“依靠习俗来维持人际关系”的观点。

4.①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靠种地谋生,离不了泥土。

②乡土社区间人口流动率小,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③乡下人的生活方式、乡土社会的习俗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节奏。

(1点1分,2点3分,3点4分)5.①立足资源禀赋,拓展就地就近就业渠道,抓住有利契机;②选举有文化、有担当的年轻人担任村委干部,发挥党支部示范作用;③注重生态宜居,建设美丽乡村;④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农旅、体旅、文旅融合发展。

(每点2分,写任意3点可得6分)6.D【解析】D项“揭示了‘军人应该摒弃私情,心无旁骛’的主题”理解错误,这并不是小说的主题;小说的主题是表现战争的残酷,颂扬人性的真善美。

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级语文科试卷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和古人寻求永恒与不朽相反,聪慧的现代人寻求相对与新变。

世界属于流动,唯“一切皆变”的规律才能永恒。

就中国诗歌而论,从《诗经》而《楚辞》,从律绝而曲令,从旧体诗而新诗,留下的正是流动的轨迹。

任何一个时代的中国诗歌总是在对自己时代新的审美精神的最大适应中获得出世权,中国新诗亦如此。

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又是“诗体大解放”的产物。

郭沫若的自由诗宣告了“诗体大解放”的最初胜利。

“诗体大解放”的倡导者们虽然激烈地反传统,其实,传统的诗学范畴仍潜在地给他们以影响。

胡适就自称《尝试集》的“尝试”二字也是从古诗那里取用的。

传统是具有神圣性、社会性、广泛性、相对稳定性的文化现象。

任何民族的诗歌都不可能完全推开传统而另谋生路。

推掉几千年的诗歌积蓄去“解放”,只能使新诗成为轻飘、轻薄的无本之木。

诗,总是具有诗之作为诗的共有品格。

然而,作为文化现象,不同民族的文化又会造成诗的差异。

大而言之,以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在天人关系、对人的看法、对自然的看法、对历史发展的看法上从来不同。

因此,西方诗与东方诗也有很大不同。

把话说得更远一点,西方诗学和东方诗学也有颇大差异,无论是二者的诗学观念、诗学形态,还是二者的发展之路。

西方诗学推崇戏剧,东方诗学以抒情诗为本;西方诗学注重分析性、抽象性、系统性,东方诗学注重领悟性、整体性、经验性;西方诗学运用纯概念,东方诗学运用类概念;西方诗学滔滔,东方诗学沉静等等。

中国诗歌有自己的道德审美理想,有自己的审美方式与运思方式,有自己的形式技巧积淀。

中国的大诗人必定是中国诗歌优秀传统的发扬光大者。

自然,中国新诗也处在现代化过程中。

这是一个扬弃过程,对传统有继承与发展,也有批判与放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级语文科试卷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和古人寻求永恒与不朽相反,聪慧的现代人寻求相对与新变。

世界属于流动,唯“一切皆变”的规律才能永恒。

就中国诗歌而论,从《诗经》而《楚辞》,从律绝而曲令,从旧体诗而新诗,留下的正是流动的轨迹。

任何一个时代的中国诗歌总是在对自己时代新的审美精神的最大适应中获得出世权,中国新诗亦如此。

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又是“诗体大解放”的产物。

郭沫若的自由诗宣告了“诗体大解放”的最初胜利。

“诗体大解放”的倡导者们虽然激烈地反传统,其实,传统的诗学范畴仍潜在地给他们以影响。

胡适就自称《尝试集》的“尝试”二字也是从古诗那里取用的。

传统是具有神圣性、社会性、广泛性、相对稳定性的文化现象。

任何民族的诗歌都不可能完全推开传统而另谋生路。

推掉几千年的诗歌积蓄去“解放”,只能使新诗成为轻飘、轻薄的无本之木。

诗,总是具有诗之作为诗的共有品格。

然而,作为文化现象,不同民族的文化又会造成诗的差异。

大而言之,以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在天人关系、对人的看法、对自然的看法、对历史发展的看法上从来不同。

因此,西方诗与东方诗也有很大不同。

把话说得更远一点,西方诗学和东方诗学也有颇大差异,无论是二者的诗学观念、诗学形态,还是二者的发展之路。

西方诗学推崇戏剧,东方诗学以抒情诗为本;西方诗学注重分析性、抽象性、系统性,东方诗学注重领悟性、整体性、经验性;西方诗学运用纯概念,东方诗学运用类概念;西方诗学滔滔,东方诗学沉静等等。

中国诗歌有自己的道德审美理想,有自己的审美方式与运思方式,有自己的形式技巧积淀。

中国的大诗人必定是中国诗歌优秀传统的发扬光大者。

自然,中国新诗也处在现代化过程中。

这是一个扬弃过程,对传统有继承与发展,也有批判与放弃。

只有经受现代化验收、经过现代化处理的传统才可能在新诗中生存、活跃与发展。

现代化是一个时间概念。

本民族的传统和他民族传统是一个空间概念。

不能用空间概念代替时间概念。

如果将现代化理解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这将是一种滑稽剧。

接通新诗与传统的联系不是倡导传统主义,应当将传统和传统主义分开。

对传统作僵滞的、静止的理解,甚至将诗传统窄化为传统诗,因而指责新诗的种种“不是”,呼唤旧体诗的复兴等等,这种传统主义是新诗寻求新变的障碍。

从总趋向看,西方诗存在着摆脱不了传统影响的焦虑,而中国新诗却存在着与传统隔绝的焦虑。

和与散文界限太不清相反,新诗与传统界限太清——这个“太清”已经有近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为它的危害性作证。

接通传统是诗体解放以后新诗的十分关键的使命。

(节选自吕进《熟读<新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有删改)1. 下列对“中国新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新诗是对“五四”时期新的审美精神最大适应的文化运动产物,又是“诗体大解放”的产物。

B.中国新诗存在着与传统界限太清的焦虑,这个“太清”已经有近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为它的危害性作证。

C.中国新诗处在传统要经受现代化验收、经过现代化处理的过程中,这是一个扬弃过程,对传统有继承与发展,也有批判与放弃。

D.中国新诗的倡导者们虽然激烈地反传统,但实际上,传统的诗学范畴仍潜在地给他们以影响。

倡导传统主义是诗体解放以后新诗的十分关键的使命。

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和古人寻求永恒与不朽相反,聪慧的现代人寻求相对与新变。

郭沫若的自由诗就是应变而生的产物。

B.推掉几千年的诗歌积蓄去“解放”,只能使新诗成为轻飘、轻薄的无本之木。

胡适的新诗集《尝试集》的“尝试”二字也源于古诗。

C.传统是非常稳定并且神圣的文化现象,而中国的大诗人必定是中国诗歌优秀传统的发扬光大者。

D.中国新诗的现代化是一个时间概念,若把它理解为抛弃本民族传统,而继承发展他民族传统,那将是一种“滑稽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因为西方诗与东方诗有很大不同,所以,东西方文化在天人关系、对人的看法、对自然的看法、对历史发展的看法上也从来不同。

B.作为文化现象,东西方文化的不同造成了东西方诗歌的差异,但是诗,总是具有诗之作为诗的共有品格。

C.西方诗学推崇戏剧,运用纯概念,注重分析性、抽象性、系统性;东方诗学以抒情诗为本,运用类概念,注重领悟性、整体性、经验性。

D.西方诗和中国新诗在与传统的关系上也不同,西方诗是存在着摆脱不了传统影响的焦虑,而中国新诗却存在着与传统隔绝的焦虑。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朱自清《荷塘月色》)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品读与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第一段描写了一幅月下美景图,从荷叶、荷花、荷香、荷波五个方面进行描写,营造了一种清幽恬静的氛围。

B.第二段借助叶子、花、树木,写出了月色朦胧的特点,作者按照从光到影,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描述,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C.第二段作者描绘了一幅光影交错图,其中“酣眠”是指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小睡”指的是朗照。

D.这三个段落皆为写景,每个段落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且比喻较为明显。

E 这三个写景的自然段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官角度去表现描写对象的形状、色彩、质地、声音等,使景物生动可感。

5.为了描摹月光,作者用了不少传神的动词,试从“泻”、“浮”、“洗”“画”四个加点的动词任选两个,分析其使用的妙处。

(4分)6.第3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加以分析。

(3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季羡林——清华其神,北大其魂卞毓方季羡林注定与北大、清华有缘。

他十九岁进清华,二十三岁毕业,四载寒窗,奠定了百年学问的基础。

1981年,他以古稀之身作《清华颂》,文中说:“在清华的四年生活,是我一生中最难忘、最愉快的四年。

在那时候,国家民族正处在危急存亡的紧急关头,清华园也不可能成为世外桃源。

但是园子内的生活始终是生气勃勃的,充满了活力的。

民主的气氛,科学的传统,始终占着主导的地位。

我同广大的清华校友一样,现在所以有一点点知识,难道不就是在清华园中打下的基础吗?离开清华以后,我当然也学习了不少的新知识,但是在每一个阶段,只要我感觉到学习有所收获,我立刻想到清华园,没有在那里打下的基础,所有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1935年,季羡林得母校清华的栽培,赴德留学。

1946年回国,又承清华教授陈寅恪的引荐,进了北大。

季羡林执教北大,迄今已届六十年。

他对清华的依恋,已如前述。

那么,他对北大又是一番什么情思呢?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季羡林发表了一篇短文:《我看北大》,内中有对于这个问题的归纳。

他说:“北大的历史不是一百年,而是几千年。

因为,北大最初的名称是京师大学堂,而京师大学堂的前身则是国子监。

国子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前身又是太学,则历史更长了。

从最古的太学起,中经国子监,一直到近代的大学,学生都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

在近代史上,历次反抗邪恶势力的运动,几乎都是从北大开始。

这是历史事实,谁也否认不掉的。

五四运动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次。

虽然名义上是提倡科学与民主,骨子里仍然是一场爱国运动。

”绕了这样一个大弯子,袖里藏的是什么样的乾坤呢?这就是我们期待的答案。

季羡林说:“我在北大这样一所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的、背后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的学府,真正是如鱼得水,这才真正是我安身立命之地。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写过:我身上的优点不多,惟爱国不敢后人。

以我这样一个怀有深沉的爱国思想的人,竟能在有着悠久爱国主义传统的北大几乎度过了我的一生,我除了有幸福之感外,还有什么呢?还能何所求呢?”为季羡林作传,其间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把握传主的风格。

你可以强调他的淹博,他的朴实,他的勤奋,他的温和而倔强,洒脱而严谨,清澈而幽默……但是,总觉得还差那么一点点,不够传神。

直至有一天,读到他关于北大派和清华派的话题——他说:“北大和清华有没有差别呢?当然有的。

据我个人的印象,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地位方面,在对中国教育、学术和文化的贡献方面,两校可以说是力量匹敌,无从轩轾。

这是同一性。

但是,在双方的风范——我一时想不出更确切的词儿,姑且用之——方面,却并不相同。

如果允许我使用我在拙文《门外中外文论絮语》中提出来的文艺批评的话语的话,我想说,北大的风范可用人们对杜甫诗的评论‘沉郁顿挫’来概括,而对清华则可用杜甫对李白诗的评价‘清新俊逸’来概括。

”(《漫谈北大派和清华派》)“清新俊逸”,“沉郁顿挫”,季羡林清华毕业,北大执教,在他身上,这两种风范是水乳交融、恰到好处地搀合在一起的。

简言之,他的清新俊逸似李白,他的沉郁顿挫似杜甫,正所谓“清华其神,北大其魂”。

于是这八个字,成为解读季羡林的钥匙。

(文章略有删节)7.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A.根据作者的评价可以知道季羡林先生是一位渊博、朴实、勤奋、温和而倔强、洒脱而严谨、清澈而幽默的人。

B.季羡林在他的文章《清华颂》中认为,清华奠定了他一生学问的基础,没有在清华打下的基础就没有他日后的成就,也就不可能走进北大任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