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芳玲开放日数学教案:《我是小小统计员》

合集下载

中班科学教案小小统计员

中班科学教案小小统计员

中班科学教案小小统计员一、教学目标:1.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类和记录的能力;3.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记录能力;2.如何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分类。

三、教学准备:1.各种水果图片或实物;2.分类卡片;3.纸张和笔。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水果的图片或实物,询问幼儿他们最喜欢的水果是什么,并呈现在黑板上,让幼儿观察。

2.激发兴趣(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幼儿进行比较和分类,例如:“哪些水果是红色的?”、“哪些水果是圆形的?”、“哪些水果是长条形的?”等。

幼儿根据老师的问题,观察不同的水果,并将相同的水果聚集在一起。

老师帮助幼儿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可以用简单的绘画或写字方式。

3.展示结果(5分钟)幼儿完成观察并记录后,老师带领他们逐一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

教师可以使用分类卡片,将不同类别的水果分别贴在不同的卡片上,或者用字符串将相同类别的水果串起来。

展示的同时,老师可以帮助幼儿总结观察结果,例如:“我们发现哪些水果是圆形的?有哪些颜色的水果?”等。

4.拓展应用(15分钟)教师提出新的问题,引导幼儿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例如:“哪种水果的种子最多?”、“哪种水果最甜?”、“你们最喜欢哪种水果?”等。

幼儿可以通过观察和尝试来回答这些问题,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水果进行投票,然后老师可以帮助幼儿统计投票结果。

5.复习总结(5分钟)教师帮助幼儿总结本次探究的结果和经验,引导他们发现统计的意义和应用场景。

例如,统计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种类的水果,了解自己和同伴的喜好,还可以用来进行比较和选择等。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幼儿充分参与了观察、记录、比较和分类的过程,培养了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合作交流能力。

幼儿通过观察和比较,积极参与到统计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了水果的特征和种类,培养了对与数字和分类的基本理解。

2020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我是小小统计员

2020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我是小小统计员

教学资料范本2020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我是小小统计员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一、活动目标:1.通过有趣的调查活动,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初步了解分类统计的意义。

2.初步认识并学习用直观的条形图来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

3.乐于尝试和探索,初步具有运用已有数学经验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活动准备1、动画片断4段。

2、空白条形统计图范例一张3、小统计图人手一张(两种,一种为格子图,水彩笔一支;一种为空白图,另配方格纸5份,固体胶)4、人手一份记录表格、大苹果贴纸三、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统计的兴趣1、小朋友都喜欢看动画片,对吗?今天老师带来了4部动画片,想看吗?(放动画片片断:蓝猫、西游记、猫和老鼠、哪吒)2、今天我们只能先看一部,你最希望看哪一部呢?3、小朋友想看的都不一样,那怎么办呀?4、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哪部片子想看的人最多呢?(幼儿讨论)二、感知探索,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与条形描述。

1、今天,老师想请你们来做个小小统计员,帮老师来统计。

(出示大记录纸)你最喜欢看什么动画片就把你的大苹果贴到它后面的格子里。

(幼儿操作)2、仔细的研究一下这张记录纸,你发现什么秘密了吗?(每部动画片喜欢人数的数量及最多、最少并用数字汇总出来)3、怎么样让别人不用数数也能一看就明白呢?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种新的记录方法。

4、出示并认识空白统计图:这张记录表上有什么?表示什么意思?5、教师示范用贴格子纸的方法制作条形统计图。

6、观察条形图:跟刚才的记录表有什么不一样?你还在哪里也看到过这样的记录表吗?这个记录表有个名字,叫条形统计图。

三、操作体验,学习制作条形统计图1、调查:其他班的小朋友(客人老师)喜欢看哪部片子呢?也去调查一下,好吗?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跟刚才一样的记录纸,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记录他们的回答呢?请你最少调查10位小朋友(客人老师),把调查的结果记录在后面的表格中。

大班教案《小小统计员》

大班教案《小小统计员》

大班教案《小小统计员》大班教案《小小统计员》大班教案《小小统计员》篇1活动目标:学习用统计表按图形的两个特征统计图形数量。

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1、各种几何图形卡片若干。

2、大象、小鸟、鱼、乌龟、图片。

3、统计表图一、图二、铅笔。

活动过程:一师:今天有小动物来和我们做游戏了,看看谁来了(鱼、小鸟、小鸡)?这些小动物身上藏着什么秘密呢?(都是用图形拼成的)都用到了哪些图形?分别用了多少呢?二、学习用统计表统计几何图形数量。

1、出示乌龟图片,幼儿尝试用各种办法按形状记录每一种图形数量。

2.出示统计表(图一),指导幼儿按照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的顺序和方法,学习按形状统计出乌龟图案中每一种图形的数量。

3、幼儿尝试用各种办法按形状、颜色记录乌龟每一种图形数量。

4、出示统计表(图二),学习按形状、颜色统计乌龟图案中的图形数量。

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用统计表统计乌龟的图形数量,统计时要仔细观察,从上到下,或者从左到右的顺序统计,不容易出错。

三、幼儿操作,能用统计表按图形的形状、颜色统计图形数量。

为每组幼儿提供小动物图片3幅及统计表(图二),幼儿自选图片进行统计。

四、师幼一起对统计结果进行检验。

五、结束。

师:今天小朋友们表现真棒,我们学习了用统计表按形状、颜色对图形进行统计,而且小眼睛观察的`仔细认真,学会了有序地观察。

老师还有一些图形图片,小朋友可以自己进行拼搭,并用统计表统计。

大班教案《小小统计员》篇2活动目标1、敢于尝试和探索,愿意与同伴分工合作。

2、学习通过图表感知数量的多少。

3、初步了解制作柱式统计图的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柱式统计图的特点难点:学习制作柱式统计图活动准备集体准备:柱式统计图3张、玩具若干自行准备:幼儿用书、水彩笔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今天老师要开一家小小超市,请你们当超市统计员。

来统计超市物品的数量。

幼儿园活动《小小统计员》教案

幼儿园活动《小小统计员》教案

幼儿园活动《小小统计员》教案一、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事物,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 培养幼儿对数字的敏感性,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准备:1. 准备一些图片或者实物,例如水果、动物等。

2. 准备一些统计工具,例如计数器、统计表等。

3. 准备一些颜色鲜艳的纸张和画笔。

三、活动过程:1. 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些图片或者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

2.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计数,统计图片或者实物中某种特征的数量。

3. 教师引导幼儿将统计结果填写到统计表中。

4.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5. 教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展示统计结果,例如绘画、制作海报等。

四、活动延伸:1.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让幼儿互相统计和描述对方的行为或者特征。

2. 教师可以让幼儿尝试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统计和数据分析。

3.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将统计的概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例如统计家庭物品的数量等。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幼儿的观察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2. 评价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评价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4. 收集幼儿的展示作品,评价幼儿的统计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环境安全、舒适,有利于幼儿的自由探索和操作。

2. 提供充足的材料和工具,以满足每个幼儿的需求。

3. 鼓励幼儿提问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和自信心。

4. 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操作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能够自主探索和发现。

七、活动步骤: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些图片或者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

2. 示范:教师展示如何使用统计工具进行计数和统计,并解释统计的概念和方法。

3. 实践:教师引导幼儿分组进行统计活动,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和计数。

4.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统计结果和发现,让幼儿进行交流和总结。

幼儿园活动《小小统计员》教案

幼儿园活动《小小统计员》教案

幼儿园活动《小小统计员》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知道统计是一种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方法。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准备:1. 准备一些关于动物的图片或者玩具,如兔子、熊猫、小鸟等。

2. 准备一些统计工具,如计数器、画笔、纸张等。

三、活动过程:1. 引入:邀请幼儿观察桌上的动物图片或玩具,引导幼儿注意到这些动物的数量不同。

2. 讲解统计的概念:向幼儿解释统计是一种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事物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3. 示范统计操作:教师演示如何使用计数器统计动物的数量,并记录在纸张上。

4. 幼儿动手操作: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使用计数器统计动物的数量,并记录在纸张上。

5. 分享统计结果:每组向其他幼儿展示自己的统计结果,并讲解统计的过程和方法。

四、活动延伸:1. 让幼儿尝试使用其他工具进行统计,如画笔和纸张。

2. 邀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家庭统计活动,如统计家庭成员的数量、统计家里的玩具数量等。

五、活动注意事项:1.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观察时间和动手操作机会,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和思考。

2. 在幼儿进行统计操作时,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操作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 在分享统计结果时,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和分享自己的统计方法和结果。

六、活动评价:1. 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幼儿对统计概念的理解程度和动手操作能力。

2. 通过幼儿在分享统计结果时的表达和描述,评估幼儿的沟通能力和创造力。

3. 通过家长反馈和幼儿在家庭统计活动的表现,评估幼儿对活动延伸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活动反馈:1. 活动结束后,教师与幼儿进行简单的交流,了解幼儿对活动的感受和意见。

2. 教师向家长发放活动反馈表,收集家长对活动的评价和建议。

3. 根据幼儿和家长的反馈,教师对教案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活动的效果和质量。

幼儿园活动《小小统计员》教案

幼儿园活动《小小统计员》教案

幼儿园活动《小小统计员》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二、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完成简单的统计任务。

2. 活动难点:让幼儿能够理解统计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三、活动准备:1. 教具:统计表、统计图、小卡片、贴纸等。

2. 材料:各种颜色的小球、玩具等。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幼儿介绍统计的概念和方法。

2. 操作: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实际操作,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比较,完成简单的统计任务。

3. 分享: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统计结果,让幼儿互相交流和学习。

4. 总结:教师对幼儿的统计结果进行点评和总结,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统计活动,让家长帮助幼儿完成更复杂的统计任务。

2. 环境创设:教师可以在班级环境中布置统计相关的材料,让幼儿自主进行统计活动。

3. 区域活动:教师可以在数学区或科学区设置统计相关的游戏和活动,让幼儿自由选择参与。

六、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趣味性的游戏,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统计知识。

2. 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实物演示,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统计方法。

3. 小组合作法: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4. 问答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

七、活动步骤:1. 第一步:教师向幼儿介绍统计的概念和意义。

2. 第二步:教师展示统计表和统计图,让幼儿观察和理解。

3. 第三步: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实物统计操作,让幼儿动手实践。

4. 第四步:幼儿分享自己的统计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八、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幼儿园数学区活动设计:小小统计员

幼儿园数学区活动设计:小小统计员

数学区活动设计:小小统计员
目的:
1.引导幼儿用各种几何图形片自由拼搭各种物体,并学习从数、量、色、形等角度进行统计。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发展思维的敏捷性。

准备:
1.颜色、形状、大小不同的各种几何图形片若干。

2.统计表若干份(如图一)。

玩法:
先让幼儿用各种几何图形自由拼搭物体,并将其粘贴在统计表左边的空白处,然后再从数、量、色、形等角度统计拼贴物体所用的几何图形片。

可引导幼儿按形状统计所用图形片的数量,并在统计表中填写;也可增加难度,在统计表左方涂上红、黄、蓝等颜色,然后统计出相应的图形片数量,如红色三角形有几个,黄色圆形有几个,蓝色长方形有几个等,并用较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统计结果。

建议:
1.统计难度应根据幼儿的能力逐步增加。

2.鼓励能力强的幼儿根据统计出的各部分数量计算出某一项目的总数。

3.该活动适合大班幼儿。

小小统计员

小小统计员
3、集体活动:我是小小统计员。
教师讲解幼儿用书第7页的的作业要求,引导幼儿数一数每种动物的数量,并在相应的格子里涂上颜色。然后,让幼儿说出哪种动物多。
4、知识拓展:
统计数量时,除了画星星、画圈、涂色外,还可以用哪些标记?
教师小结:除了画星星、画圈、涂色外,还可以用画线、画树叶等标记来统计数量。在生活中人们经常应用统计的方法来比较数量,又快又方便。
教师:今天哪队获胜?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统计表,说说自己的发现。教师和幼儿一起分别数数两队的星星,比比哪队的五角星多,多多少,并对胜利的队进行鼓励。
(3)教师小结:这张统计表真有用,可以让我们看出哪队的五角星多,哪队的五角星少。
2、分组活动:我是小小统计员。
出示水果统计表,要求幼儿统计最喜欢的水果。幼儿轮流进行记录,教师引导幼儿统计最后的结果,比较出爱吃哪种水果的幼儿多。
幼儿园《指南》实验课议课记录表
实验课内容
大班数学:《小小统计员》
执 教
指导教师
修改时间
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设计
议课
活动名称:《小小统计员》
设计意图:学习有关分类统计的知识。主要目的是让幼儿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体验分类统计的多样性和统计结果的一致性。学会按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并加以统计。它是幼儿今后进一步学习统计知识的基础
活动目标:
1、运用图表的形式进行比较,了解简单的处理信息的方法。
2、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对学习统计有兴趣。
活动过程:
1、感受统计表的作用。
(1)出示统计表,引导幼儿玩游戏“才艺大比拼”。
教师:今天,我们来进行一个比赛,小朋友们分成男队和女队,答对老师问题的一队得到一颗五角星。(教师出题,幼儿抢答,教师及时在统计表上的相应位置上画五角星,最后进行统计,得出胜负)

幼儿园活动《小小统计员》教案

幼儿园活动《小小统计员》教案

幼儿园活动《小小统计员》教案一、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统计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了解统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

4. 培养幼儿对数据的敏感性,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统计图卡片、统计表格、记录本、画笔等。

2.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的活动室,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的活动主题,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统计现象。

2. 基本概念:教师讲解统计的基本概念,让幼儿了解统计的目的和方法。

3. 操作实践:教师出示统计图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尝试自己绘制统计图。

4. 小组讨论:幼儿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统计方法和心得。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的活动内容,让幼儿明白统计的重要性。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家长在生活中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统计活动。

2. 环境创设:教师在活动室布置相关的统计场景,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进行观察和操作。

3. 区域活动:教师在数学区设置相关的统计游戏,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巩固统计知识。

五、活动注意事项:1. 注重幼儿的安全,避免在活动中发生意外。

2. 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

3.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幼儿的自信和自主能力。

4. 活动过程中,教师应保持耐心和细心,关注幼儿的情感波动,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六、教学资源:1. 统计相关的图片、视频、故事材料。

2. 统计表格和卡片。

3. 记录工具,如画笔、纸张等。

4.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七、教学内容:1. 统计的定义和作用。

2. 不同类型的统计图表及其特点。

3. 简单的统计方法和技巧。

4. 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基本步骤。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大班数学游戏活动:小小统计员-2019最新幼儿园大班教案

大班数学游戏活动:小小统计员-2019最新幼儿园大班教案

大班数学游戏活动:小小统计员
适龄儿童大班幼儿
游戏材料
可连接立方体若干,统计表
游戏目标
1、初步感知立方体的特征。

2、能正确点数并统计每个图形所用的立方体数量。

3、萌发对空间组成结构的兴趣。

游戏玩法
一、看图纸,猜想图纸中的立方体拥有多少个可连接立方体,并将猜想记录下。

二、幼儿搭建图纸中的可连接立方体,然后通过拆分,点数所用的连接立方体的个数,验证自己的猜想。

三、将正确数量写在记录本中,并按照图纸重新搭建立方体。

游戏建议
引导幼儿合作游戏,一个搭建,并记录可连接立方体的数量,另外一个猜想并验证。

小小统计员大班数学教案

小小统计员大班数学教案

小小统计员大班数学教案一、教案简介本教案适用于小学大班学生,主要内容为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通过互动教学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分类和统计能力,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本教案的设计旨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统计学的基本定义和概念;2.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表示方法;3.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的观察、分类和统计能力;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什么是统计学•统计学的应用领域2.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观察和记录数据•整理数据的方法•数据的分类和归纳3. 数据的分析和表示•用表格和图表表示数据•分析数据的方法•数据的比较和推断4. 统计学的应用•统计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统计学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四、教学活动1.观察与记录: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如食物、运动、动物等,在班级或家庭范围内进行观察和记录相关数据。

2.数据整理和统计:学生将观察到的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表,进行分类和归纳。

3.数据的分析和表示:学生根据整理好的数据,运用适当的图表和图像将其表示出来,并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

4.组内合作:学生分成小组,相互交流和比较各自整理的数据和分析结果,讨论是否存在共同点和差异,并针对问题进行解决。

5.统计学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讨论,让学生了解统计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在其他学科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五、教学评价1.小组报告:每个小组准备一份关于自己观察和整理数据的报告,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以及得出的结论。

2.个人反思:学生在课后写一篇关于本次教学活动的反思,包括自己的收获、困难和改进措施等。

3.口头回答问题:教师随机提问学生,测试他们对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是否掌握。

4.组内评估:小组成员互相评估和反馈,检查组内合作和沟通是否良好。

六、教学资源•笔、纸•计算器•统计学书籍•数据整理表格和图标模板七、教学参考1.《小学数学教师用书》2.网上相关统计学教学资源以上是小小统计员大班数学教案的内容,通过本教案的实施,相信学生们将对统计学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大班数学活动:我是小小统计员

大班数学活动:我是小小统计员

大班数学活动:我是小小统计员一、活动目标:1.通过有趣的调查活动,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初步了解分类统计的意义。

2.初步认识并学习用直观的条形图来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

3.乐于尝试和探索,初步具有运用已有数学经验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活动准备1、动画片断4段。

2、空白条形统计图范例一张3、小统计图人手一张(两种,一种为格子图,水彩笔一支;一种为空白图,另配方格纸5份,固体胶)4、人手一份记录表格、大苹果贴纸三、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统计的兴趣1、小朋友都喜欢看动画片,对吗?今天老师带来了4部动画片,想看吗?(放动画片片断:蓝猫、西游记、猫和老鼠、哪吒)2、今天我们只能先看一部,你最希望看哪一部呢?3、小朋友想看的都不一样,那怎么办呀?4、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哪部片子想看的人最多呢?(幼儿讨论)二、感知探索,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与条形描述。

1、今天,老师想请你们来做个小小统计员,帮老师来统计。

(出示大记录纸)你最喜欢看什么动画片就把你的大苹果贴到它后面的格子里。

(幼儿操作)2、仔细的研究一下这张记录纸,你发现什么秘密了吗?(每部动画片喜欢人数的数量及最多、最少并用数字汇总出来)3、怎么样让别人不用数数也能一看就明白呢?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种新的记录方法。

4、出示并认识空白统计图:这张记录表上有什么?表示什么意思?5、教师示范用贴格子纸的方法制作条形统计图。

6、观察条形图:跟刚才的记录表有什么不一样?你还在哪里也看到过这样的记录表吗?这个记录表有个名字,叫条形统计图。

三、操作体验,学习制作条形统计图1、调查:其他班的小朋友(客人老师)喜欢看哪部片子呢?也去调查一下,好吗?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跟刚才一样的记录纸,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记录他们的回答呢?请你最少调查10位小朋友(客人老师),把调查的结果记录在后面的表格中。

2、幼儿调查、记录,先统计好的幼儿自主交流3、讲解要求:现在请你们根据调查的结果每人制作一张统计图。

幼儿园活动《小小统计员》教案

幼儿园活动《小小统计员》教案

幼儿园活动《小小统计员》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知道统计可以用来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

1.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1.3 培养幼儿对数学和统计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具准备:统计图模板、统计表、统计卡片、实物道具等。

2.2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舒适的活动室,适合幼儿操作和观察的环境。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统计问题,引发幼儿对统计的兴趣。

3.2 讲解:向幼儿介绍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解释统计图的作用。

3.3 实践:分组进行统计实践活动,幼儿合作完成统计任务。

3.4 总结:通过讨论和展示,总结幼儿在活动中的发现和体验。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家庭作业: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一项家庭统计任务,记录和分享结果。

4.2 主题活动:组织一次关于统计的主题活动,如统计展览会或统计知识竞赛。

4.3 环境布置:在活动室中布置统计相关的展示区,展示幼儿的作品和发现。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幼儿对统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2 收集幼儿的统计作品和记录,评估幼儿的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5.3 综合评估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第六章:活动注意事项6.1 确保活动环境安全,避免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受伤。

6.2 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6.3 鼓励幼儿提问和表达自己的观点,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6.4 注意调整教学节奏,保证幼儿在活动中有足够的时间观察、操作和思考。

第七章:活动步骤详细解析7.1 引入阶段: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统计的意义。

7.2 讲解阶段:以简单明了的方式讲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7.3 实践阶段:分步骤指导幼儿完成统计任务,鼓励合作与交流。

7.4 总结阶段:与幼儿一起回顾活动过程,强化统计知识。

第八章:活动资源推荐8.1 推荐统计相关绘本,如《统计学的故事》、《小统计学家的一天》等。

幼儿园活动《小小统计员》教案

幼儿园活动《小小统计员》教案

活动名称《小小统计员》设计意图幼儿思维发展趋势是从直觉行动思维,过渡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所以我们在本次教学活动中,运用实物积木教具,并让每个幼儿都有实物,让幼儿自己去看看、做做、玩玩,让幼儿在兴高采烈地玩耍中感知图形的空间存在形式,理解立体图形被遮挡部分空间关系,不仅遵循了幼儿的认知规律,更有利于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活动目标1.尝试从多个角度观察立体图形,感知图形的空间存在形式,理解立体图形被遮挡部分的空间关系。

2.学习遮挡计数的方法,正确点数立体图形数量,享受探究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1.各种颜色、形状的积木若干;操作单、彩笔、小筐。

2.搭建好的有遮挡关系的彩色积木图片人手1张。

3.幼儿已有比对图片搭建塔楼的经验。

活动过程1.出示彩色积木,创设争当“小小统计员”游戏情景,激发幼儿挑战自我的兴趣。

师: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一位小客人。

(出示孙悟空图片)师:孙悟空有什么本领呢?(幼儿自由表述)总结:他有一个本领,火眼金睛,任何东西都逃不过他的眼睛2.教师逐幅出示六幅拼摆不同造型的图片(有部分遮挡关系的立体图形),请幼儿估算说出用了多少块积木,教师做好第一次记录。

游戏:“火眼金睛”3.请幼儿每人拿一张图片,在桌面上根据图片进行搭建,提醒幼儿既要对应形状,还要关注颜色。

师:现在请小朋友每人选择一个小筐,里面有图片和积木,请小朋友照着图片的样子搭建积木。

4.请幼儿在操作单上计数每个造型所用积木的总数及每种颜色所用的积木数。

启发幼儿从各个角度观察找出造型中被遮挡的部分。

师:现在请小朋友数一数,所搭的造型共用了几块积木?每种颜色的积木用了几块?数好后填写在操作单上。

5.交流计数结果,与第一次估算数量进行对比,引导幼儿理解立体图形被遮挡部分的空间关系,有一定的空间概念。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看一下第一次小朋友估算的数目和现在所数的积木数是否一致?总结:有些图形被遮挡住了,但它是实际存在的,我们在数数量的时候一定要把遮挡的部分给加上。

数学实践活动小小统计员

数学实践活动小小统计员

数学实践活动小小统计员
数学实践活动小小统计员
活动内容:小小统计员。

活动目标:
1、使学生学会初步的统计知识。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活动重点:学会统计整理。

活动准备:
投影仪。

课前布置同学收集上月每天的气温。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最近我们这里的天气时冷时热,气候不是太好,我们要多看叹气预报,注意天气的冷暖变化,那么,我们可以把本地区的气温进行收集,同学们已经收集了很多了吧。

二、活动开始:
(一)收集数据。

1、指名同学汇报本小组收集上个月每天的气温,看哪几个组的同学收集的数据偏差较小。

2、教师出示上个个月的气温表,各小组纠正自己的错误。

3、指名口答,上个月的最高温度是多少度?最低温度是多少度?
4、你能将上个月的温度进行分类吗?并说一说这样分的理由。

5、小组进行活动。

6、展示各组的统计表,看哪一组最好。

(二)教学生看单式统计图。

1、投影出示单式统计图,学生自己看并理解。

2、让学生说一说你能从图中看懂什么?
3、师指名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1)本月1日的温度大约是多少度?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想给大家说的?。

幼儿中班数学优秀教案及反思:小小统计员

幼儿中班数学优秀教案及反思:小小统计员

幼儿中班数学优秀教案及反思:小小统计员幼儿中班数学优秀教案及反思:小小统计员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中班数学优秀教案及反思:小小统计员,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活动目的:1、初步了解简单的统计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敢于尝试和探索,学习分类和统计,并能通过图表感知数量的多少。

3、引导幼儿用绘画和简单的图表记录探索的过程和发现。

二、活动准备:1、 4个小货架、商品若干(如文具类:水彩笔、铅笔、写字板、胶泥;餐具:杯子、盘子、碗、勺子;食品类:糖果、面包、乐百氏奶、牛奶;水果类:苹果、梨、香蕉、柚子;数量在10以内,分装于篮子里)。

2、幼儿人手一份:游戏棒、三角片、圆片一篮(数量分别在10以内)、水彩笔、白纸1张、统计表1、统计表2人手一张张、夹板一张、统计员标志牌一块。

3、磁性黑板1张,大统计表1张;新年小舞台场景布置(中国结1个、灯笼8个、娃娃2个、腰鼓4个);新年老人1名,礼物若干;三、活动过程:(一)、尝试,探索统计的方法设置悬念,以神秘客人让老师考考小朋友引题。

请幼儿用自己的方法在白纸上记下自己篮子里的游戏棒、三角片和圆片的数量,尝试统计的方法。

师:(用神秘的口吻)小朋友,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有一位你们非常非常喜欢的.客人要来和你们玩,想不想知道是谁呀?我先不告诉你们,不过,他想考考我们班的小朋友,看看你们能不能将篮子里的各种物品的数量点数清楚并用又整齐有清楚的好办法记录在白纸上。

然后他就会来和我们玩的,想不想见到他呀?那我们就赶快行动吧。

(二)、初步了解统计的方法。

交流与讨论:你是用什么方法记录下来的?并一一展示有代表性的幼儿作品(有图画记录、图画加数字记录等),教师适当评价幼儿记录方式的优缺点。

最后展示表格记录,说明表格记录的优点(整齐、明确、容易比较多少)(三)、游戏:小小统计员(1)、请幼儿分组为新年老人的小小超市整理货物并在画有物品简图的统计表上(见统计表1)记录货架上各种货物的数量。

余芳玲开放日数学教案《我是小小统计员》

余芳玲开放日数学教案《我是小小统计员》

开放日数学教案:《我是小小统计员》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做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学习通过图表感知数量的多少。

3、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快乐。

重点:会用统计的方法收集数据。

难点:学习做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活动准备:统计图,展示板,贴纸若干活动过程:一、初步感知,了解统计1.教师:昨天,老师收到了森林国王的一封信,邀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参加他们的化妆舞会,你们想不想去呀?不过我想看看男孩子多还是女孩子多。

你们有什么办法能一眼就看出来吗?请幼儿思考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2.幼儿自由讨论,交流方法,推出一种方便又快捷的方法。

(引出统计图,初步了解统计图)3.小结:原来这个统计图可以又快有准确的看出男孩多还是女孩多。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教师:在舞会上每位小朋友都要戴上面具,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四种面具(教师出示四种动物面具,分别是:老虎、熊猫、兔子和青蛙),你们喜欢哪一种?2.请小朋友们自由选择。

3.小朋友们喜欢的面具都不相同,老师不知道每种面具要做准备多少个,怎么办呀?4.请幼儿在喜欢的面具上面贴方片,再数一数,就可以知道每种面具各有多少个了。

5.师生共同整理,教师画出统计表。

三、操作练习《我是小小统计员》作业单1、出示幼儿作业单1:大家在票选班上最想养的宠物,请你看一看统计表,在圆圈中写出每种宠物的得票数,圈出得票最多的宠物。

2、出示幼儿作业单2:这是一周天气表,请你帮忙统计一下,先在下面的空格中用涂色的方式,把晴天、阴天和雨天的天数记录下来,再在圆圈中写出晴天、阴天和雨天的天数。

小结:小朋友们,我们在舞会的准备中学习了一个很重要的数学知识——统计,填写的表格就叫统计表,我们通过统计知道了小朋友喜欢什么面具,统计的用处可真大呀。

我是小小统计员(二下P2)

我是小小统计员(二下P2)

我是小小统计员课前思考:数据收集整理是日常生活中对现实的、具体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判断、决策等常用的手段和方法,应用十分广泛。

因此,数据收集整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非常密切,富有重要的数学价值。

这节数据收集整理活动课主要是通过采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和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策略,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统计的兴趣。

让学生亲身经历收集数据、进行整理、做好分析和决策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教学过程汇总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同学讨论、交流,主动地获取新知,构建一种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全过程的同时学会一些基本的数据收集整理方法,将数学课中的数据收集整理与生活融为一体。

教学目标:1.通过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使学生初步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2.在了解多种记录统计结果的方法同时,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出示例1中的四种颜色:红、黄、蓝、白问题1:学校要给同学们定做校服,有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为什么?预设:生:蓝色,因为我喜欢蓝色。

师:一个人喜欢蓝色,所以我们就要定做蓝色的校服,你们同意吗?生:不同意,应该选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颜色。

问题2:怎样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在全校做调查,发选票,先在班级里做调查就可以知道全校喜欢四种颜色的人数了。

)师:同学们真聪明,把要调查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就是统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简单的统计。

(板书课题:统计)【设计意图: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校兴趣,还能让学生认识到数据收集整理产生的必要性和数据收集整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收集数据、整理分析1.收集数据问题1:红、黄、蓝、白你最喜欢哪种颜色?问题2:要想知道哪种颜色是我们班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应该怎样调查呢?举手:喜欢红色的举手,数一数有多少人,同样统计其它的颜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放日数学教案:《我是小小统计员》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做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学习通过图表感知数量的多少。

3、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快乐。

重点:会用统计的方法收集数据。

难点:学习做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活动准备:统计图,展示板,贴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了解统计
1.教师:昨天,老师收到了森林国王的一封信,邀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参加他们的化妆舞
会,你们想不想去呀?不过我想看看男孩子多还是女孩子多。

你们有什么办法能一眼就看出来吗?请幼儿思考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2.幼儿自由讨论,交流方法,推出一种方便又快捷的方法。

(引出统计图,初步了解统计
图)
3.小结:原来这个统计图可以又快有准确的看出男孩多还是女孩多。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教师:在舞会上每位小朋友都要戴上面具,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四种面具(教师出示四
种动物面具,分别是:老虎、熊猫、兔子和青蛙),你们喜欢哪一种?
2.请小朋友们自由选择。

3.小朋友们喜欢的面具都不相同,老师不知道每种面具要做准备多少个,怎么办呀?
4.请幼儿在喜欢的面具上面贴方片,再数一数,就可以知道每种面具各有多少个了。

5.师生共同整理,教师画出统计表。

三、操作练习《我是小小统计员》作业单
1、出示幼儿作业单1:大家在票选班上最想养的宠物,请你看一看统计表,在圆圈中写出每种宠物的得票数,圈出得票最多的宠物。

2、出示幼儿作业单2:这是一周天气表,请你帮忙统计一下,先在下面的空格中用涂色
的方式,把晴天、阴天和雨天的天数记录下来,再在圆圈中写出晴天、阴天和雨天的天数。

小结:小朋友们,我们在舞会的准备中学习了一个很重要的数学知识——统计,填写的表格就叫统计表,我们通过统计知道了小朋友喜欢什么面具,统计的用处可真大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