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隐性知识的岗位全痕迹信息管理机制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 2卷 第 6期 21 0 0年 1 1月
宁夏 大学 学报 ( 人文 社会科 学版 )
Junl Nnx U i r t( m n i &Sc l ineE o ) ora figi n esy Hu aie oiS ecsd n o a v i ts ac
V0. 2 No 6 13 .
公 司 的系统软件 开发 技 术 , 乐公 司 的复 印机 制造 施
样 做 的知识一 应 用技 术 知 识 ( nw—hw) 知 道 是 ko o ; 谁 的知 识—— 有关人 力 资源 的管理 科 学知 识 ( nw ko

w o 。 自此 以后 , 世界 范 围内讨 论 和发 展知 识 h) 在 根 据 知识 能否 清 晰地 表 述 和有 效转 移 , 以把 可
知识 化 、 信息 化 1 3益加快 的今天 , 人力 资本 已经 成为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 借鉴国内外学者有关隐性
知识 的 丰富理论 研究成 果 , 同时从本 体论 、 识论 和 认
价值 论层 面 , 管理哲学 和经 济哲学 注入新 的理念 、 为 方 法和分 析框架 。

个 企业乃 至一 个 国家 首要 的战 略性 资 源 , 谁拥 有
核 心 技 术 , 尔 玛 公 司 强 大 的 售 货 及 配 货 系 统 沃 等 _。既然 核心竞 争力 是 一 种 隐性 知识 , 么 隐 性 I J 那 知识创新 对核 心竞争 力 的形成 是否有 正 向的影 响作 用, 隐性 知识创新 的过 程又是 怎样 , 心竞争 力 的形 核 成 该如何 测度 ? 这 就需 要 把人 才所 拥 有 的个体 隐性知 识 , 过 通
收 稿 日期 :00— 3—1 21 0 0
经济 的浪潮滚滚 而来 。
知 识 分 为 显 性 知 识 和 隐 性 知 识 。 隐 性 知 识 是 迈 克尔 ・ 波兰 尼 ( cal oay) 15 Mi e Pl i在 98年在其 著 h n
作《 个人知识》 中从哲学领域提出的概念。按照 P— o
分 为 四种 类型 : 道 是什 么 的 知识— —认 识 事 实 和 知 现象 的知识 ( nw—w a) 知 道 为什 么 的 知识— — ko ht ; 研 究 自然 规律 和原 理 的知 识 ( n w—w y ; 道 怎 ko h)知
知识 创新及 核心 竞争 力 进行 了大 量 的研 究 , 些学 一 者指 出 , 司核心 竞争 力本质 上是公 司特有 的 , 公 能够 给顾 客带来 价值 的 , 以被模 拟 的隐 i 难 生知识 , 如微 软
身处 2 l世纪 的人类 , 面临 的是世界 发展 的新 图
有效 的机 制实现 企业共 享 。隐性 知识 是企 业知识 资
景: 信息 革命 、 球化 、 全 知识 经济 ……这 一切 比 以往 任何 一个历 史时刻 都更加 全面 、 深刻 、 迅速地 改变着 世界 和人类 自身 。 随着 信息 社 会 的迅 猛 发展 , 人 个
进入 2 l世纪 以来 , 我们正 生活在 一个知识 型社 会, 知识成 为拥 有超 常 能 力 的源 泉 。 国内外 学 性知 识的理 论
旨趣 和 实践追 求
19 国际经 济合作 与发展组 织 ( E D) 表 96年 OC 发 了《 以知识 为基础 的经 济》 年度 报告 , 系统 地将 知 识
和传播 , 必须促使隐性知识 显性化 。促使 隐性知识显性化的一个有效途径 就是 岗位 全痕迹信 息管理 。岗位 全痕 迹
信息管理是指尽 可能多地利用技 术手段如摄像 、 录音、 照相等信 息收集 方式对 岗位职 工进 行全行 为痕 迹信 息的收 集、 处理 、 挖掘和判 断, 达到科 学管理和提 高效率的 目的。 关键词 : 岗位全痕迹信息管理 ; 隐性知识 ; 信息收集; 信息挖掘 中图分类号 :6 7 G4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0 1 5 4 (0 0 0 0 5 0 10 — 74 2 1 )6— 10— 4
N V2 1 O.0 0
基 于 隐性 知 识 的岗位全 痕 迹信 息 管 理机 制 研究
张卫兵 , 秦现生
(. 1 西北 工业大 学 机 电学 院, 陕西 西安 707 ;. 10 22 陕西师 范大学 政 治经 济学 院, 陕西 西安 706 ) 102
摘要 : 隐性知识的 出现 变革 了组 织行为管理模 式, 要想实现 组织内隐性知识的有序稳定流动 , 实现 隐性知识 的共 享
l y对知 识 的划 分 , 谓显 性 知 识通 常 是指 可 以通 a i n 所
作者简介 : 张卫兵(95一) 陕西武功人 , 17 ,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 经济 学院助理研 究员, 西北工业大学机 电学院博 士研 究生 , 主
要 从 事 高等 教 育 管理研 究 。

10 — 5
过 书 面文 字 、 像 和 数 学 符 号 公 式 加 以 表 述 出来 。 图
动” 泛指 一 切 意 义 上 的变 化 , 括 机 械 的 、 理 的 、 包 物
这种类型的知识 , 显而易见容易获取 , 便于整理与交 流。与之相对 , 所谓 隐性知识通常则指那些 “ 只可 意会 , 可 言传 ” 难 以通 过 语 言 、 字 、 不 , 文 图表 或符 号 明确表 述 出来 的知识 。这 种知识 由人 的认 知 、 情感 、
源 的核 心 , 是富有 战 略价值 的知识 资源 , 比显性 知 它 识对 有效 行为 的作用 更 大 , 是 隐性 知识 推 动业 务 正 的发 展并创 造 出新 的价 值 。
或组织遇到的难题不再仅仅是怎样获得知识 和信 息, 而是怎样 管理 知识 和信息 。在世界 经济全 球化 、
高素质的人才 , 谁就拥有了核心竞争力。想方设法
激励 人才 、 留住人 才 、 好人 才 , 用 已成 为企 业 培 育核 心竞 争力 的重要 手段 。在充分 发挥领 军人才带 动作 用 的 同时 ,木 桶 理 论 ” 告诉 我 们 , 高企 业 员 工 “ 也 提 的整 体素质 , 才是 企业 获得持久 竞争力 的关键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