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
应培养小学生哪些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应培养小学生哪些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1、预习的习惯预习时应对要学的内容,认真研读,理解并应用预习提示、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进行学习,对有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课上有重点地去听、去学、去练。
2、课前准备的习惯课前要自觉准备好学习用具:课本、写字笔、学具盒、计算器,最好还要备有铅笔、草稿本、作业本、练习册,并且把这些常用的用具装在一个专用文件夹里面,以便每次能迅速的拿出来。
课前还要调整好上课的状态,数学老师要善于通过课前的情景导入,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迅速进入数学思维状态。
3、勇于举手发言的习惯举手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很常见的行为,目的是希望发表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也是老师进行教学反馈的手段之一,对于学生来说,举手还有另外的作用,提醒自己注意,创造展示自我们的机会,调动上课的积极性。
举手能体现学生的精神面貌,老师应鼓励全班同学积极举手,通过举手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举手大有学问,应该提倡正确的举手姿势,举手时身体要坐正,右手放在身体的右前方,或者左手放在身体的左前方,眼睛看着老师。
当然老师应尽可能多的给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学生觉得手没有白举,自然就想多举手了。
4、能用完整的话发言的习惯发言是学生发表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汇报交流的成果,通常有单独发言和集体发言两种形式,同学们在集体回答老师的提问时,不必高声回答,只要能说给自己听到即可,但必须简洁明了。
对于学生的单独发言要求流畅连贯完整,说话有头有尾,语速不快不慢,语调抑扬顿挫,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有力,发言时要对着同学们,说给同学们听,眼睛要充分与同学们接触。
老师应为每个学生充分提供发言的机会,数学课要求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说话,要有逻辑性,能用自己的话对概念、性质等进行有效的表述。
声音洪亮而且完整的回答问题更能让其他同学听清楚听明白,能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给人的感觉也是很自信的。
5、勤于动手的习惯勤于动手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习惯,常常见到有些学生在做一些容易的题目时,想到了,也说对了,但动手做起来就错了,最初这些学生总能给人一个感觉就是“聪明”,其实这些学生眼高手低,是非常浮躁的,如果不加以引导,让其形成动手的习惯,最终会成为不会听、不会看、不会读,只会瞎说的能力低下的人。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养成的策略与方法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养成的策略与方法1. 从小培养数学兴趣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是形成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前提。
家长和老师应该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多给孩子创设一些有趣的数学学习环境和活动, 比如一些数学游戏、数学实验等。
家长和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用形象化、生动化的方式传授数学知识,让学生从小就喜欢上数学。
2.适应不同学习节奏每个孩子的学习节奏和学习方式都是不一样的。
一些孩子喜欢通过听讲的方式学习,一些孩子则喜欢通过亲自动手来学习。
家长和老师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
不能强求孩子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学习,而应该根据孩子的差异性,灵活调整教学方法。
3.建立自信心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实践的学科,很多孩子在学习数学时候感到困难和挫折。
家长和老师需要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候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起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懂得只要勇敢面对困难,努力学习,就一定能够掌握数学知识。
4. 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家长和老师需要一起为孩子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在家庭环境中,家长可以适当调整家庭氛围,多鼓励孩子学习、多夸奖孩子;在学校里,老师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增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5.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数学学习的重要保障。
家长和老师需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每天按时复习学过的数学知识,每天保持适量的数学练习,并及时纠正错误,培养孩子的耐心和细心。
6. 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数学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学科,基础知识的巩固对于后续学习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和老师应该帮助孩子及时复习之前学过的数学知识,确保掌握了基础知识后再进行新知识的学习。
家长和老师也要及时查漏补缺,帮助孩子巩固基础,并尽量简化复杂的数学知识,让孩子容易理解。
7. 和学校保持良好的沟通家长和老师之间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学习数学的情况,发现问题就及时解决。
如何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 (4)
如何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小学阶段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良好的数学习惯对于学生成长至关重要。
在数学学习中,小学生需要培养的良好习惯有很多,包括自主学习、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细心审题、注重练习等。
本文将详细分析如何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帮助小学生在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效果。
一、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习惯之一。
在学习中,小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找答案,而不是完全依靠老师的指导。
这样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
小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小学生要学会有目的地思考,发现问题,用正确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同时也要学会思考不同的解决方法,尝试去寻找最优的解决方案。
通过积极的思考和尝试,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逐步获得在学习中自主解决难题的能力。
2.善于提出问题在学习中,小学生需要善于提问,主动寻求答案,学会积极探究。
在问题的提出过程中,小学生可以借助于书本、老师或是智能设备等工具快速获取知识,同时也可以积极问同桌、同学或者家长,获取不同的解决思路和经验,进行自我反思,进而针对当前的问题和困难做出相应的行动。
3.长期坚持自主学习需要一定的坚持和耐心,如果遇到困难,小学生需要发挥自己的耐心,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尝试,逐步攻克困境,达到自己的目标。
二、认真观察认真观察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另一个重要习惯。
在数学学习中,小学生需要观察要素、模式、规律等,从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小学生在观察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重识别要素学习数学,必须要先了解要素是什么。
小学生应该不断地观察问题,确定问题的各个要素,通过这个过程来获得更准确更具体的问题表述和理解,从而更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注意模式和规律在数学学习中,很多题目都是基于模式和规律设计的。
因此,小学生需要注意观察模式和规律,从而了解对于每一个数学题,所对应的规律和模式。
小学生如何学好数学
小学生如何学好数学学好数学是小学生的基本任务之一,对于数学学科的掌握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还能够提高他们的智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一些建议,帮助小学生学好数学。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应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专心听讲,认真做作业,及时复习课堂所学内容等。
这样可以保持数学知识的连贯性,确保掌握每个知识点。
2.理解数学概念:理解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
教师在课堂上对数学概念进行解释时,学生应积极思考,并向老师提问,确保对概念的理解准确。
同时,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数学教材、参加数学角逐等方式,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3.掌握基本的计算技巧:小学数学教材中包含了加减乘除等基本计算技巧,学生应该掌握并灵活运用。
为了熟练掌握计算技巧,学生可以多做一些练习题或参加一些数学游戏,如数独、计算比赛等。
4.重视实际问题的应用:数学是一门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应该注重将所学的知识以实际问题的形式进行应用。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合理利用数学学习资源:小学生通过使用一些数学学习资源,如数学教学软件、练习册、学生习题集等,可以更好地巩固和复习所学内容。
此外,还可以通过参加数学辅导班和数学兴趣班等培训来提高数学水平。
6.注重与老师的互动: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应积极与教师进行互动,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向老师请教。
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
7.多做题、多巩固:数学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
学生应该多做一些题目,注重做题目的质量。
通过不断地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解题的能力。
8.培养数学兴趣:数学是一门富有艺术性和创造性的学科。
学生应尽量多了解数学的应用领域和数学的发展历程,了解数学的美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可以通过参加数学竞赛、阅读数学科普书籍等方式,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追求。
总之,学好数学需要学生的努力和耐心。
一年级孩子学好数学的好习惯
一年级孩子学好数学的好习惯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一个孩子没有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孩子的学习是不可想象的,学习成绩也一定不会好。
孩子刚入一年级,就要抓紧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的前提。
1. 培养独立学习的习惯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当孩子第一次学习时,就要严格要求,做到规范。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家长就应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特别是独立写作业的习惯。
家长可在客厅看书,孩子独自在书房做作业。
比如,家长为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独立学习环境,孩子在家时家长只看书,孩子做数学作业时,家长可没收课本,像对考试一样对待作业。
检查作业时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完成,允许孩子翻书,查漏补缺。
2. 培养有效学习数学的习惯作业磨蹭是刚入一年级孩子的毛病,没有时间观念的孩子,家长有必要制定一些强硬政策,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
帮助孩子排除分散注意力的外在因素,让孩子专心写作业,坚持一段时间定会提速。
教育孩子,不能边看电视边吃饭或边做作业。
否则会造成孩子做事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思想开小差等。
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孩子自己做,不能只让孩子学习,任何别的事全由父母包办,让孩子吃点苦,受点挫折,能培养刻苦耐劳的精神。
3. 让孩子养成主动学习数学的习惯现在的小学生都很有个性,但如今的家长热衷于为孩子安排学习生活,如放学回家,节假日怎么过,学习计划怎么制定等,很容易造成孩子反感,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尊重孩子的个性。
家长应和孩子共同制定学习计划,让孩子参与到学习计划中来,把决定权还给孩子,如果学习计划在两周内执行不力,家长再站出来提建议。
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尽量避免用实物奖励的方式刺激孩子学习,这样长时间容易养成坏习惯,不利于主动学习。
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学习和求知的最大动力,兴趣的培养在孩子学习数学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加入游戏,增添兴趣妙趣横生的数学游戏活动,就会像磁铁般把孩子牢牢地吸引到数学学习上来,满足孩子学习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重要的学科,它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地运用和深化。
为了让小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学习数学,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在学习过程中,优秀的数学学习习惯将是孩子们在自我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方面的重要保障。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喜欢数学是一个人学习数学的基础。
如果孩子没有对数学产生足够的兴趣,那么他们的学习成果就会很有限。
为了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有趣的教学方法,例如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或者一些有趣的数学题目,这将让孩子们感到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学科。
二、注重数学基础的打牢数学的基础部分极为重要,这对后面的学习产生了关键的作用。
学习数学要从基础做起,如果没有打好基础,就不可能建立起对数学的深刻理解和掌握。
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从小学阶段开始,打牢孩子的数学基础。
这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注重数学基础的讲解和练习,让孩子们在打好基础的同时,建立起对数学知识的信心。
三、在数学实践中掌握知识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掌握数学知识不能仅仅是空洞地理解和记忆,还需要在实践中多加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予孩子们足够的练习机会,让他们亲身体验数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例如,我们可以编制一些有趣的数学题目,或者让孩子们在生活中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计算来掌握数学知识。
四、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的学习方法对于建立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在数学学习中,我们应该培养孩子们科学的学习方法,例如做题时注重思路清晰、详细记录计算过程等。
这样,孩子们才能在学习中建立起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方式,并且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更多的经验。
五、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良好的自学能力对于孩子们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极为重要。
在教育中,我们应该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让他们懂得如何自我学习和自我练习。
浅谈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及培养方法
浅谈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及培养方法数学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并且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能促进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提高自学能力,既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根本,又是学生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
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当前的学习成绩,而且对今后乃至终身的学习和工作都会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一、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1、阅读课本的习惯2、专心听讲、独立思考的习惯3、踊跃发言的习惯4、勤学好问的习惯5、合作学习的习惯6、认真审题、认真写作业的习惯7、细心计算的习惯8、自觉检验、改错的习惯9、质疑问难、勇于探究的习惯10、预习和复习的习惯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细致的反复训练过程,必须紧密结合教学过程有目的地加以逐步培养。
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编排特点,可以按阶段、分层次、有序地加以要求和规范。
一般可以分为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三个各有不同层次要求和侧重面,又有前后联系、相互统一的阶段。
1、低年级段侧重培养学生课前做好上课准备,课上端坐、静听、举手发言,认真书写,细心计算,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在教师指导下阅读数学课本等良好习惯。
注意纠正听课时的不良姿势和随便发言,不完成作业,不爱护书本等不良习惯。
2、中年级段侧重培养学生认真听讲,乐于思考,积极发言,仔细审题,正确计算,格式规范,书写美观,自觉检验的习惯。
学会“边读边思考”的阅读方法。
注意纠正课上不愿动脑筋思考问题,死记硬背公式、概念、法则、结论的不良习惯。
3、高年级段侧重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勇于发言,认真审题,规范作业,质疑问难,勇于探究,自觉预习与复习等良好习惯。
注意纠正学习知识不懂装懂,不求甚解,只做题目不愿探究解题规律等不良习惯。
三、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必须遵循小学生由不自觉到自觉,由简单的重复模仿到熟练,以及要求上逐步提高的规律。
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及培养方法
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及培养方法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形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能促进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提高自学能力,既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根本,又是学生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
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当前的学习成绩,而且对今后乃至终身的学习和工作都会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及培养方法一、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1、阅读课本的习惯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
因此,教师要逐步训练学生养成仔细、认真、完整地阅读课本的习惯。
阅读课本时,做到边读边想,重点内容反复琢磨、仔细推敲、弄清知识间的前后联系,来龙去脉。
并且,阅读课本的能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而应该把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的能力与课前预习习惯结合起来,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在每次授课之前,把预习内容布置给学生,提出适当的预习要求,指导看书的方法,并进行必要的预习看书检查,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
2、专心听讲、独立思考的习惯小学生在课堂上主要是通过听讲获得知识的,听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
课上学生听得是否专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数学知识具有渐进性、连续性,某些知识听不懂,就影响后面的学习。
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搞好组织教学,使学生始终能聚精会神地听讲。
“学而不思则罔”,通过思考得来的知识,才能真正掌握,灵活运用。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学生思考的情境和氛围,激发起学生思考的兴趣,锻炼学生思维的能力。
同时,教给他们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类比、对应、假设、转化等思维方法。
独立思考是学生学习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3、踊跃发言的习惯教学过程中,师生间信息输出与输入的多向交流,主要以提问与发言为媒介,学生的课堂发言既是衡量学生掌握新知识的重要尺度,又是教师实行教学调控的重要依据,教师要经常启发和鼓励学生勇于讲自己的所思、所疑、所惑。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在数学学习上取得进步,并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尤其是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可以对他们未来的学习道路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方法。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在家庭住宅中,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整洁、宽敞的学习空间。
确保桌椅、灯光等设施的舒适度,避免干扰因素的存在。
此外,还可以在学习环境中放置一些数学相关的物品,如数学书籍、教具等,以激发孩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制定学习计划为了培养孩子的数学学习习惯,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至关重要。
首先,要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时间,每天规定一个固定的学习时间,并保持稳定。
其次,在学习计划中要明确每天学习的具体内容,如完成哪些作业、学习哪些知识点等。
最后,要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每天留出一定的时间进行知识的巩固和回顾。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养成学习习惯的关键之一。
首先,要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水平的数学教材和习题,内容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有趣且易于理解。
其次,可以通过一些趣味的数学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数独、数学拼图等。
另外,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或组织一些小型的数学研究小组,让孩子们在交流合作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四、注重课外辅导除了学校中的正式课程,课外辅导也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
可以选择一些优质的辅导班或零散课程,帮助学生巩固和扩展数学知识。
此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如在线教育平台、数学学习网站等,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
五、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学习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可以提供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一、学习转化为生活习惯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首先需要将学习转化为生活中的习惯。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通常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授课中,教师要把课本中的内容讲得比较生动而且易于理解,因此,要将学习内容贴近到生活中,让学习成为孩子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这样,孩子们就能通过自然的生活过程来掌握学习技巧,习惯于在生活中应用他们所学的数学知识。
1.1 提供数学实践活动教师可以提供许多数学实践活动,帮助孩子们习惯于在生活中应用数学。
例如,让孩子们到菜市场帮助购物,他们需要计算商品的价钱,如何支付以及如何找零等等。
在公共汽车站,教孩子们数字与时间的关系,让他们计算公交车到达时间,还有乘客数量与时间的关系等等。
当孩子们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时,他们可以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同时,他们也能够建立起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觉得数学是实用且充满趣味的学科,而不是晦涩难懂的学科。
1.2 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数学学习习惯,同时也需要建立起维护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室得舒适明亮,没有过度的噪音或解决方式,教室里的色彩和布局都应该是让小孩感到愉快的。
因为环境的质量和舒适度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集中度和学习效果。
一些艺术品、图表或玩具制品也有助于营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氛围,而这些可以慢慢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根据年龄段的差异,教师也需要制定适合的学习策略来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授复杂的数字概念时,可以使用不同颜色或尺寸的数学材料,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概念。
二、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2.1 打基础小学低年级的数学学习的关键在于扎实的基础。
很多的概念和技能都是基于前一章份的理解所建立的。
因此,教师需要花费足够的时间与耐心来教授这些基本的概念。
实践可以帮助巩固基础知识。
若想孩子能够在实际情况下运用所学的概念,需要通过数学词法游戏或者词法接龙等,来加深孩子们的理解和记忆。
2.2 练习和评估数学需要时间和精力的积累。
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五个好习惯
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五个好习惯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包括:专心听讲的匀惯,主动提问的习惯,认真阅读的习惯,严守纪律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正确运用课堂语言的习惯等。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五个好习惯,供大家参考!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五个好习惯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可以成为学习的主人,就会主动地去学,主动地思考,主动地去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其综合素质也将得到全面提高。
怎样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呢?我认为,作为教师必须了解低年级学生的行为特征,研究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要因材施教,善于引导启发,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正面引导,让学生明白怎样做才是好习惯。
低年级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辨别是非能力差。
我的做法是坚持从正面启发诱导,教会学生应该怎样—做,并使他们明白简单的道理,从而调动他们积极主动地、自觉地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要等学生出现了不良习惯时再费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因为对习惯来说,培养正确习惯总比纠正不良习惯容易得多。
我们在教学中就经常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歌谣形式表达老师对他们的期望,对他们进行认知指导,使他们自觉愉快地去朝着我期望的方向去努力。
一年级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要演示教具,或提一些要求,我就把看老师演示教具的要求编成:定睛看,侧耳听,言语动作记心中。
需要时,我问学生:“现在,我要演示教具了,你们应该……”,学生就齐声回答:“定睛看,侧耳听,言语动作记心中。
”适时适度地运用,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的目的。
《常规歌》的使用,一定要适时、适度。
还要注意有节奏,最后一个字必须上扬,如果平平淡淡,无精打采地背诵就没意义了。
对学生的认知指导,也不能全用儿歌,“讲故事说道理”的方法也不错。
讲解格言警句、名人名言也是对孩子进行认知指导的好方法。
我经常对孩子说的名人名言有:“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好三年,学坏三天”;“语言是心灵的镜子,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
小学数学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策略
小学数学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策略在小学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对于学习成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小学数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这对于提高数学成绩和培养学生数学能力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数学学习习惯的定义、数学学习习惯的优点、建立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策略三个方面从不同角度探讨如何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一、数学学习习惯的定义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时所自然形成的一种内在反应行为,是学生一种比较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反映在对学习任务的处理过程中的一系列学习习惯、学习心理、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和日后职业生涯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数学学习习惯的优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对于学习成绩的提升和成长都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数学学习习惯的优点。
1、提高学习效率。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可以帮助学生利用时间、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
2、提高自学能力。
数学学习过程中,有较强的自学意识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出较强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学到更多的知识。
3、提高数学理解和记忆能力。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可以帮助学生通过系统化的学习方式来提高数学理解和记忆能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成绩。
4、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自信、自觉,形成对知识的热爱和渴求,培养出勤奋、自主、创新的学习价值观。
三、建立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策略1、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学习时间的规划应该是一种有计划的过程,学生可以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让学习时间更加有序、有效,做到科学规划,系统学习。
同时,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外的学习时间也是非常宝贵的,学生可以在每天的空余时间中有计划地用一些有关的数学书籍来提高数学基础。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科。
作为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如何培养好数学学习习惯,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就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的方法和建议。
一、培养兴趣兴趣是推动学习的最大动力。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尤为重要。
老师和家长可以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数学游戏和故事,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老师可以将数学课堂设置成寓教于乐的方式,设计一些数学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数学的趣味性。
而家长们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比如带孩子去数超市里的商品数量,或者一起玩一些数学益智游戏。
二、及时反馈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于数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及时的学习反馈尤为重要。
老师在课堂上可以经常性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增强学习的动力。
家长们也可以通过关注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课堂表现,及时跟孩子进行交流和反馈,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他们学习的重视和支持。
三、注重基础数学是一门需要循序渐进的学科,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打好基础尤为重要。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技能,如计算能力、几何形状的认知、计量单位的理解等。
只有打好基础,才能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们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孩子的数学基础,比如给孩子出一些简单的计算题,或者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亲自操作一些度量工具,让他们在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重要性。
四、培养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至关重要。
老师和家长们在教育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定时、定量的进行课外复习,培养孩子的学习自觉性;要让孩子养成整理笔记、做好作业、及时复习的好习惯;要引导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积极探索,而不是死记硬背。
浅谈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有效策略
浅谈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有效策略1. 引言1.1 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方面至关重要。
数学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些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这些都需要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够达到。
一个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良好与否直接影响着其学习成绩的好坏,更重要的是对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具有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学生会对学习持续保持兴趣和热情,能够更好地应对学习中的挑战和困难,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建立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学生才能够在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为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意义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意义在于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数学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习节奏,不至于出现学习上的困难和挫折。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律性和责任感,让他们在学习数学时更加主动和积极。
通过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习惯,还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更在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质,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重要一环。
老师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
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容易保持专注和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老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参与感和归属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成就感。
借助社交学习理论,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成长。
老师还可以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互动课堂等,营造一个生动、多样化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如何引导小学二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
如何引导小学二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良好习惯的学科,对于小学二年级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数学习惯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帮助教师和家长引导小学二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
一、培养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养成良好数学习惯的第一步。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数学课堂活动,如数学游戏、数学拓展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讨论和解题过程,让他们发现数学的乐趣和价值。
二、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小学二年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精心布置数学课堂,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和专注力的重要性。
此外,定期整理和更新数学教具、教材,保持教材的完整和新鲜度,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制定每日、每周的学习计划,并明确目标,例如每天完成一定数量的数学题目,每周阅读一本与数学相关的书籍等。
通过制定计划和目标,可以让学生更有目标性地学习数学。
四、培养解题思维和习惯数学的核心是解题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和习惯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发散思维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
另外,教师还可以教授一些解题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将养成解题的习惯,提高解题效率。
五、定期复习和总结定期复习和总结是巩固学习成果和培养数学习惯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安排每周的复习课,回顾和巩固上周的学习内容。
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和活动,鼓励他们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通过定期复习和总结,学生可以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六、鼓励自主学习和思考培养自主学习和思考习惯对于小学二年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开设小组讨论、课外拓展等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数学问题。
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1)制定计划。
从而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打稳扎,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
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练学习意志。
(2)课前自学。
这是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
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自学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3)专心上课。
“学然后知不足”,这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
课前自学过的学生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细听,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而不是全盘抄录,顾此失彼。
(4)及时复习。
(5)独立作业。
这是掌握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必要过程。
这一过程也是对学生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作业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6)解决疑难。
这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补遗解答的过程。
解决疑难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做错的作业再做一遍。
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要反复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老师和同学,并经常把容易错的地方拿来复习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把从老师、同学处获得的东西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长期坚持使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
(7)系统小结。
一、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听老师讲课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也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因此,教师要力求使学生上课认真听讲,边听、边想、边记忆、抓住要点。
在课堂上,学生有没有听课,教师可以从学生听课的神态上来判断。
许多教师为了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如果发现其中一个学生走神,就稍微停一下讲课,用教室的寂静提醒他;或者走到他跟前用手轻轻示意一下,暗示他注意听课;或者提一问题让他立即回答。
浅析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和研究
浅析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和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学生的数学学习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而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和研究也变得愈发重要。
因为小学低年级是学生学习的起点,他们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对于以后的学习影响深远。
所以我们需要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培养,以期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和方法,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现状1. 学习态度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多数是积极的,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甚至出现畏难情绪。
这可能是由于学生数学学习的难度相对较高,学生在面对暂时困难时产生退缩的情绪。
我们需要培养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态度,并鼓励他们面对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而是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
2. 学习方法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主要是记忆和模仿。
一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侧重于记忆公式和题目的解法,而缺乏对问题的理解和探究。
这种学习方法对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负面的作用。
所以我们需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3. 学习习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主要表现在学习时间和学习环境上。
一些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间上没有规律,有时学习时间过长,有时学习时间过短,缺乏科学的学习计划。
一些学生在学习数学的环境上也存在问题,学习环境的安静性和整洁性对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这些环境条件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够有保障的。
这些都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培养,以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数学学习观念和方法。
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他们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那么学习效果必然不会太好。
所以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数学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自觉发掘数学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
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更是为了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呢?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行为和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极为深远。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让孩子从小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可以通过给孩子们看有趣的数学动画片,或者购买一些趣味性的数学玩具,这样可以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还可以组织一些亲子互动的数学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态度。
老师在学校中的教学也是非常关键的。
老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习惯和能力。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热情。
老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
学校还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数学角落或者数学实验室,让学生可以在其中自由学习,自主探究。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还可以开设一些数学兴趣小组或者数学俱乐部,让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在其中开展一些有趣的数学探究活动,让他们在其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学校还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数学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一些家校合作的数学活动,让家长可以参与进来,促进孩子数学学习中的困惑和问题共同解决。
这样可以增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形成学校、家庭、孩子之间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
在日常的学习中,小学生应该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要养成认真做数学作业的习惯。
做数学作业不仅能够巩固学过的知识,更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
十种学习数学的好习惯
十种学习数学的好习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从小学低年级就开始培养。
具体来说应培养以下十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预习的习惯。
要求学生每天主动地把第二天要学习的数学内容先看一看、想一想,对不理解的地方先思考一番。
看懂了,学生会增强自信心。
能更积极主动地听课;看不懂,会激发起求知欲,能更有目的地听课。
这有利于自学能力的提高和探索精神的培养。
2、培养读的习惯。
阅读数学课本要逐字逐句地读,边读边想,把重点词句找出来着重理解。
做练习前先要看一看想一想有关概念或法则。
还应阅读数学课外书,以丰富数学知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听的习惯。
数学实践表明,学生专心听讲能力的培养是“学法”中最基础的环节,是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学生课堂上专心听课是非常重要的,认真听懂一遍胜过课后自己看几遍。
课堂上不仅要求学生专心听老师讲述和提问,还要专心听同学的回答,与自己想的对照,然后对同学的答题进行评价和补充。
4、培养看的习惯。
数学课本的插图或教师所画的线段图都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分析,不管是教学概念,还是应用都要以图来引导学生认识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这样才有助于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5培养说的习惯。
要养成用自己的语言讲题说理的习惯。
例如一些定义、定律、性质、公式、法则,不仅要讲出意义,还要举出实例;计算题、应用题不仅会解,而且要讲出解的思维过程。
通过讲,不仅能再现和巩固知识而且还能有效地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6、培养质疑的习惯。
要想获得数学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要养成勤于动脑,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敢于质疑问难的习惯。
7、培养细心计算,自觉检查的习惯。
在数学教学中,结合各年级教学内容,安排一些验算和检查计算中的错误的练习;或把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作为判断题让学生判断,把不同方法进行比较,对简便、合理的计算给予表扬,以此培养学生计算仔细,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和思维的灵活性。
8、培养观察的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
”作为教育者我们都知道,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能使受教育者在学习上取得较好的成绩,而且能使其终身受益。
这是因为习惯具有省力性和自觉性,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就会趋向定型化、稳固化,不必别人的帮助提醒,不必再花费什么努力,在学习过程中就会自觉的表现出来。
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有利于他们的学习,有利于教师减轻教学负担,更有利于学生在人生之旅上不断获得成功。
一、专心听讲的习惯
专心听讲的学习习惯是否养成,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有意注意保持的时间短。
针对这些特点,培养专心听讲的习惯,除了正常的课堂常规教育与训练外,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教学语言力求儿语化和趣味性,激发学生认真听讲的兴奋点。
数学教学内容本身比较抽象、枯燥,如果教学语言生涩、呆板,学生学起来就乏味、疲倦,很难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因此,教学语言在精炼、准确的同时,更要生动、活泼;增加形象思维的色彩。
如:在教学五年级“相遇问题”中,我安排几个学生表演相遇问题中的几种不同的情况——追及、同向、反向、还剩多少才相遇……,配之形象化的动作,学生十分感兴趣。
2、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课堂教学中如果过多地让学生被动地听教师讲授,这种听讲势必缺乏一种“我要学”的参与意识。
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因,对于培养专心听讲的习惯是极为不利的。
只有处于积极主动学习状态下的听讲,才能真正做
到专心。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让每一个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要注意动静搭配,调整学生听讲情绪。
数学课教学的主体结构是讲与练的结合。
讲授要通过练习消化理解。
巩固运用,为了使学生始终保持专心听讲的学习情绪,就必须讲究课堂练习的设计。
单调、机械的练习形式也会使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下降,从而涣散注意力。
在练习过程中有机地采用一些小游戏、小竞赛,有调节情绪的有益效果。
如,我们在学习口算加减法时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计算方法,反复讲怎样算,同学们的兴趣受到压制。
我想最主要在准确率和速度上下功夫,那就得多练习。
我借来秒表,抽出二十道题开始进行掐表反复练习,同学们非常专注,几乎鸦雀无声,也许他们真正体验什么叫竞争吧!在一阵寂静之后,同学的情绪又上来了,我和学生又开始热情洋溢地交流。
因此,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在练习设计上要有利于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注意练习设计的思考性、趣味性,练习形成的多样性和科学性,练习安排的渐进性和层次性,以练促讲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讲授讨论中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动口讲一讲,动手摆一摆,动笔练一练,并穿插一些轻松活泼的数学游戏,这对于调整学生的听课情绪往往是大有裨益的。
学生处于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有意注意的保持时间自然增长。
学习是主体自主建构的过程,就数学学习而言,优化学生主体与教材的深层对话,是促进课堂建构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教材,主动获取信息、发展思维、训练语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数学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受到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
数学课本内容抽象,但让学生会看书,从书上间
接获取新知,这不仅仅是一个学习习惯培养的问题,同时也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
首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养成看图、看关键文字、理解数学知识的习惯。
上新授课时,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启发学生观察思考一些直观性演示以揭示新知外,要在适当时候安排学生阅读并理解课本的插图或关键文字。
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的时候同学对比较的方法都能说出一二,但受抽象概括能力的限制,条理性、逻辑性稍差。
这时就有必要引导学生,看书上是怎样有条理的表述的。
让学生把关于比较方法的内容画下来,读一读,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应该把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的习惯与培养预习习惯结合起来。
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学习的质量。
在每次新授课之前,把预习内容布置给学生,并提出适应班级学生能力水平的预习要求,指导看书的方法,再进行必要的预习看书检查。
这学期,我在每节课之前都出示预习提纲,紧紧围绕每课的重点和难点,或采用填空式、或采用问答式、或采用思考题等方式,为学生新课的学习引路并打开突破口。
三、勤思好问的学习习惯。
勤思好问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和训练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这一习惯的培养应孕育在整个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与数学中心思维方法、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1、挖掘教材内在的智力因素,联系生活,创设问题的情景。
学生本来就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心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必须注意创设生活中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思和问”的求知欲。
这也是培养学生勤思好问习惯的起点。
2、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发学生深刻思考。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特别是对易混淆的概念,更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在比较分析中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加深理解,掌握实质并灵活运用。
如在本学期的第一节涉及到数位,它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极易和计数单位混淆,对于数位我是这样讲解的,课间操的时候,你们按照小个儿在前,大个儿在后的顺序站排,那个圆点便是你的站位,而在教室里,你坐的位置叫你的座位儿。
数字跟大家一样他们在组成数的时候也要按一定的顺序排队,他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从右往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你们的座位是固定不变的,换座儿后是不同的同学坐在上面。
数位也一样,顺序是不变的,只是不同的数字在同一个数位上变来变去。
产生了不同的数。
然后我们做换座儿游戏,贴着不同数字的同学不断调换位置,坐到表示不同数位的椅子上。
从而组出不同的数。
重视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这样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被我们生活化了。
3、鼓励学生主动质疑,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
在教学活动中,要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创新”的机会,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
猜想、联想、发散思维、推理、操作、实验、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
都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思维的多向性和灵活性。
通过“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你还能想到什么?”“你有独特的见解吗?”“你能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吗?”等语言,启发和诱导,鼓励学生敢想、敢说,不怕出错、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习惯
四、合作学习习惯的培养。
合作学习是21世纪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
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迸发创新的火花。
在数学课的学习中,可让学生通过课前的共同预习、课中合作实验、合作操作、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等形式开展合作学习活动。
老师布置的内容要有价值、有意义,不要流于形式。
对于学生而言,要积极参与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要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学会评判他人的观点,学会接受他人的意见。
每一次合作学习,都要积极参与,逐渐养成习惯。
五、认真写作业的习惯。
认真写作业的习惯与学习态度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这一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培养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练习中出现错误并不全因为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而是由于作业习惯不好。
所以在平时我很注意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