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1框家的意味教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一框 家的意味教学课件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一框 家的意味教学课件
1.体会家人对我们的付出,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之情,学会用实际行 动表达孝敬之心。
2.理解“家”的内涵和功能,知道“家”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意义。 3.知道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4.本框体现(tǐxiàn)了“责任担当”这一核心素养,要求我们懂得孝亲敬长,常 怀感恩之心。
家训是指对子孙(zǐ sūn)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 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规、家训是它的承载形式。
12/6/2021
第十七页,共三十一页。
新课讲解
我国传统(chuántǒng)文化中广为流传的“家规”、“家训”有哪些? 《颜氏家训(yán shì jiā xùn)》
“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 ——治家篇
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12/6/2021
第九页,共三十一页。
新课讲解( jiǎngjiě)
家庭成员关系(guān xì)
12/6/2021
第十页,共三十一页。
新课讲解
探究(tànjiū)与分享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xìbāo),承担着多种功能。结合自己的生 活体验,分享你对家庭功能的认识。
家是地域(dìyù)
12/6/2021
第五页,共三十一页。
新课讲解( jiǎngjiě) 家是住所(zhù suǒ)
12/6/2021
第六页,共三十一页。
新课讲解( jiǎngjiě)
家是一群(yī 人 qún)
12/6/2021
第七页,共三十一页。
新课讲解( jiǎngjiě)
一、生命的居所
第十二页,共三十一页。
新课讲解( jiǎngjiě)
典例分析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框家的意味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框家的意味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框家的意味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为主要任务的课程。

本课的主题是“师长情谊”,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理解亲情之爱,感受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体会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对家庭、对父母的爱。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情感认知,他们开始从自我中心转向关注周围的人和事。

但他们对家庭关系的理解还比较肤浅,对家庭的功能和父母的作用缺乏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去感受家庭的爱,理解父母的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

2.让学生感受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关爱与付出。

3.培养学生对家庭、对父母的爱,激发学生孝敬父母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

2.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关爱与付出。

3.学生对家庭、对父母的爱,孝敬父母的情感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家庭的爱,理解父母的心。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

3.情感教学法: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孝敬父母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括教材内容、案例、情境等。

2.教学视频:关于家庭的短片、歌曲等。

3.教学素材:典型案例、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段关于家庭的短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家庭的温暖,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典型案例,深入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感受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关爱与付出。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孝敬父母,培养学生的孝敬父母的情感。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框家的意味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框家的意味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框家的意味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人教版初中一年级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本节课是第三单元“师长情谊”中的第七课“亲情之爱”的第一框“家的意味”,主要让学生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体会家庭的亲情之爱,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家庭的认识和感情。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家庭观念,对家庭有基本的认识。

但他们对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对家庭亲情的体会也有待加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已有的家庭观念为基础,通过引导、讨论、感悟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家庭,体验家庭亲情之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知道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

2.让学生体会家庭的亲情之爱,感受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心、支持和陪伴。

3.培养学生对家庭的认识和感情,增强家庭观念,提高家庭凝聚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之爱。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体会家庭的亲情之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家庭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家庭亲情之爱。

2.讨论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家庭的认识和感受。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

4.情感体验法: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家庭生活,体会家庭的亲情之爱。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家庭情境素材,如图片、视频等。

2.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分析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

3.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家庭的意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各种家庭情境,如全家福、家庭聚会等,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家庭生活,引发学生对家庭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1框《家的意味》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1框《家的意味》教案 新人教版

《家的意味》教案一、教学内容《家的意味》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的内容。

本框分为两目,第一目“生命的居所”主要是介绍了家的含义、家庭的功能以及家的特点;第二目“中国人的家”介绍了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家有着丰富的内涵,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公民的法律义务。

本框题的学习在全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前面三个框题中,学生已学习了与同伴、老师的交往,在学生不断扩展的社会生活中,家庭是他们最熟悉的生活领域,与家长的交往,更是他们学习与其他人交往的落脚点。

而宝贵的生命来自于父母,所以本框题也为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体验家庭的温暖、父母的情感,弘扬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的责任意识。

认同——认同家庭的优良传统、家人的优良品质、孝亲敬长的优良美德。

2、能力目标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情境创设,培养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

合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收集、展示“家规家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行为能力——在生活中,增强认识自己家庭的能力,提高辨别家庭传统优劣的能力,能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孝亲敬长,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知识目标知道——知道家庭的含义。

了解——了解家庭关系的确立情形和家庭的功能。

懂得——懂得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家庭对成长的意义,热爱自己的家庭。

难点:孝亲敬长的原因与做法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框家的意味讲义新人教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框家的意味讲义新人教版

课前预习
5.我们如何孝亲敬长?
(4)感恩。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 。认真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是感恩; 了解双亲长辈的喜好,体谅他们的辛劳,平 日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家人一 起建设家庭,也是感恩。
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 1.小宋从小父母双亡,后被好心的王某夫妇收养 ,他们的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属于( C ) A.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的家庭 B.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的家庭 C.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 D.随父母再婚而组成的家庭
课后训练
2.“家庭应该是爱、欢乐和笑的殿堂。”“无论 是国王还是农夫,只要家庭和睦,他便是最幸 福的人。”这两句关于家庭的名言告诉我们 ( A) ①家是温馨的港湾 ②家庭和睦,人生才能获得幸福 ③家是我们逃避困难和挫折的最佳场所 ④家是能满足我们所有需要的场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课堂练习
5.2017年2月18日,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 者》以“眼泪”为主题词,邀请到著名演员斯 琴高娃,她朗读贾平凹的《写给母亲》献给挚 爱的母亲,生动体现了“子欲养而亲不在”的 道理。这启示我们作为子女,我们应该( A ) 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 ②分担父母的忧愁,不向父母提出任何要求 ③从物质上帮助父母,在精神上慰藉父母 ④关心父母的健康,体贴父母的辛劳 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课前预习
3.家是我们 心灵 的港湾。家不只是一所房子、 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课前预习
4.我们为什么要孝亲敬长?
(1)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 的内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 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 的避风港。 (2)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 神内涵。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 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框家的意味教案新人教版(1)[1]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框家的意味教案新人教版(1)[1]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框家的意味教案新人教版(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框家的意味教案新人教版(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框家的意味教案新人教版(1)的全部内容。

7.1家的意味【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认同中华文化,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

能力目标:领悟家的内涵,用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知识目标:了解家庭含义、家庭功能、家庭的确立,明确家的丰富内涵.【重点难点】重点:家的内涵。

难点:理解家的主要特点,学会孝敬父母。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多媒体播放视频《我想有个家》.师:是呀,家里有我们温暖的牵挂,有真情的关怀和守候,今天我们就“家意味着什么"这一话题展开探究—-家的意味。

(一)合作探究知识模块一生命的居所探究一: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家"是什么.用一个比喻描述。

答案提示:此问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家,如:家是地域,是住所,家是温暖的避风港,家是心灵的港湾……用一种水果来描述你对“家"的感受,例如,我的家像一个成熟的橘子,那颜色让我想起了夜晚回家时的灯光,温馨而舒适.(小组讨论)探究二:家的定义(1)学生分享家庭关系确立的多种情形。

(2)什么是家庭?(3)我们与家庭的关系.(3)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承担着多种功能。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分享你对下面这些家庭功能的认识。

探究三:故事(1)学生分享这两个故事。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1框 家的意味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1框 家的意味教案 新人教版

7.1 家的意味【教学设计思路】课标分析本课内容依据课程标准“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部分编排。

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

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在深刻认识到父母无私关爱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孝敬父母长辈的感恩之情,增进与父母长辈的感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孝敬父母长辈。

教材分析《家的意味》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

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

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本课分为两个层次:其一通过对家庭功能的分析和对亲情的情感体验,理解“家”的内涵和“家”的意义;其二通过体悟“中国春运”这一中国独有的社会现象,让学生理解在中华家庭文化中,家的深厚意味和丰富内涵。

通过对我国传统文化中“家规”“家训”的探究,引出中国家庭文化中“孝”的精神内涵,引导学生对家庭美德深入思考,进而引导学生学会孝亲敬长。

学情分析初中生对于“父母”“家庭”的概念并不陌生,但由于他们正处在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赖、半独立的心理发展阶段,普遍存在责任感不强的情况,他们中的很多人会认为在家庭中,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对于在家庭中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认识不足,而且不懂得珍惜家庭的温暖和亲情。

因此,需要通过对家庭温暖和亲情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对家庭的责任意识。

学法指导为了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课堂上引导学生讲体会、谈感受、说感悟;在课外,帮助学生查阅资料、制订方案、落实行动。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境,让学生在热烈的教学氛围中受到感染,并将课堂上培养起来的情感化作课堂外的实际行动。

教学准备(1)了解本班学生的家庭生活情况。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RJ上册 第3单元 师长情谊 第7课 亲情之爱 第1框 家的意味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RJ上册 第3单元 师长情谊 第7课 亲情之爱 第1框 家的意味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 维艰。
——朱柏庐《朱子家训》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英《家书》
思考:从上述家规家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规、 家训是它的承载形式。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文明社会的今天,让我 们从继承和培育“好家风”开始,传递家风正 能量。像勤劳、勇敢、诚信、友善、俭朴、好 学、爱劳动、自立自强、孝亲敬长等这些好家 风的内容,都是中华传统美德。
婚姻关系
依照法定条 件和法定程 序结婚组成 新家庭
血缘关系
因生育导 致的血缘 关系结合 成家庭
收养关系
依照法定条 件和法定程 序收养而组 成家庭
婚姻关系
随父(母)再 婚组建新的 家庭
探究新 知
①妈妈又生了个宝宝。②爸爸是公务员,月工资收入4 千元。③全家人常去探望爷爷、奶奶。④有时同爸爸 打球、下棋。⑤妈妈帮我辅导功课。⑥春节全家人一 起愉快聊天。
探究新 知
材料
材料一 春秋时期,有个叫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
颍考叔的小官去见郑庄公。 国宪法》规定:成年子女
郑庄公赏赐他饭食,他把肉 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片放在一边舍不得吃。庄公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
很奇怪,颍考叔说:“我的 权益保障法》规定:赡养
母亲从来没吃过这么美味的 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7课 亲情之爱
第一框 家的意味
“家”是什么?
是地域 “我的家在某省某县某镇某村”
是住所 “那座房子就是我家”
是一群人 “爸爸、妈妈、妹妹、爷爷、奶 奶、还有……我们是一家人”
是吃饭的地方 “回家吃饭喽!”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框家的意味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框家的意味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家的内涵教学难点:理解家的主要特点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关于“春运”的图片──他们在路上要经历什么,他们的方向指向哪里?2.通过图片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思考家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生命的居所饭的地方的地方等,虽然与家庭有关,但都只是家庭的某一个侧面,而不是家庭的实质。

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爸爸下几盘中国象棋。

小明的爸爸是个会计师,收入很高,长大了小明也想当一名会计师。

上个星期的双休日,全家一起去普陀岛玩了两天。

后来又去奶奶家住了几天,正好赶上叔叔的小孩满月,于是欢天喜地地喝了喜酒。

暑假快结束了,小明打算和同学一起分享他的快乐。

(读感悟(教材P一个没有亲情、没有爱的人,才是真正没有家的人。

目标导学二:中国人的“家”情……教师总结: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驯化的动物之一,在古人看来,光有栖身之处还不算真正有家,还要加上猪才行。

有猪的家,即有一些财富可以满足家人的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才算富足安定。

这就是古人造“家”这个字的现实依据。

父亲孔子站在庭院里面,于是低着头“趋”,孔子说”站住,学诗了吗?“没有。

”不学诗何以言“——不学诗怎么会说话?又一天,孔子又站在庭院里,孔鲤又“趋而过庭”,孔子说,“站住,学礼了吗?”“还没有”。

”不学礼何以立“不学礼怎么做人?赏析:这个故事就叫做“过庭语”,也叫“庭训”。

后来根据这个故事,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在古代就叫“庭训”。

学诗和学礼,讲的是读书和做事,这是人生很重要的两个问题。

教师总结: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规、家训是它的承载形式。

后十分感动。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2019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1框 家的意味教案 新人教版

2019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1框 家的意味教案 新人教版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7.1 家的意味【教学设计思路】课标分析本课内容依据课程标准“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部分编排。

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

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在深刻认识到父母无私关爱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孝敬父母长辈的感恩之情,增进与父母长辈的感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孝敬父母长辈。

教材分析《家的意味》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

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

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本课分为两个层次:其一通过对家庭功能的分析和对亲情的情感体验,理解“家”的内涵和“家”的意义;其二通过体悟“中国春运”这一中国独有的社会现象,让学生理解在中华家庭文化中,家的深厚意味和丰富内涵。

通过对我国传统文化中“家规”“家训”的探究,引出中国家庭文化中“孝”的精神内涵,引导学生对家庭美德深入思考,进而引导学生学会孝亲敬长。

学情分析初中生对于“父母”“家庭”的概念并不陌生,但由于他们正处在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赖、半独立的心理发展阶段,普遍存在责任感不强的情况,他们中的很多人会认为在家庭中,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对于在家庭中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认识不足,而且不懂得珍惜家庭的温暖和亲情。

因此,需要通过对家庭温暖和亲情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对家庭的责任意识。

学法指导为了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课堂上引导学生讲体会、谈感受、说感悟;在课外,帮助学生查阅资料、制订方案、落实行动。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境,让学生在热烈的教学氛围中受到感染,并将课堂上培养起来的情感化作课堂外的实际行动。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框家的意味教案新人教版20180720419-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框家的意味教案新人教版20180720419-

家的意味1 教学分析知识目标了解家庭含义、家庭功能、家庭的确立能力目标能够领悟家的内涵,用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情感、态度与价培养学生认同中华文化,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值观目标教学重点:家的内涵教学难点:理解家的主要特点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关于“春运”的图片──他们在路上要经历什么,他们的方向指向哪里?2.通过图片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思考家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生命的居所1.“家”是什么我家在北京市西城区……(这里的“家”指的是住址)那座房子就是我家……(这里的“家”指的是住所、建筑物)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怀容纳天地……(这里的“家”指的是国家)初一(5)班是我家,环境卫生靠大家……(这里的“家”指的是班集体)(1)这些句子中,“家”分别指什么呢?(2)展开想象: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受表达心目中的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填写并说明理由。

例如,家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夜行人晚归的路程;是一个温馨的港湾,可以遮挡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风风雨雨……教师讲述:地域、住所、一群人、吃饭的地方的地方等,虽然与家庭有关,但都只是家庭的某一个侧面,而不是家庭的实质。

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小明的家庭设计意图:通过小明家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家的功能的多样化,为理解家的意味提供支撑。

今年暑假,小明过得非常充实,老师布置的作业已按时完成了,虽然碰到过几道难题,但在妈妈的帮助下,也顺利地解决了。

在家里,早上跟爸爸一起打羽毛球,晚上,偶尔与爸爸下几盘中国象棋。

小明的爸爸是个会计师,收入很高,长大了小明也想当一名会计师。

上个星期的双休日,全家一起去普陀岛玩了两天。

后来又去奶奶家住了几天,正好赶上叔叔的小孩满月,于是欢天喜地地喝了喜酒。

暑假快结束了,小明打算和同学一起分享他的快乐。

(1)材料中体现了哪些家庭的关系?你们家庭的关系有哪些呢?(2)思考:家庭有哪些功能呢?教师小结: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

家的意味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家庭的组织依据
2.家对于每个人的意义(家庭的重要性)
3.中国人眼中的家是什么样子的?
4.为什么要孝亲敬长?(孝亲敬长的原因)
5.如何孝亲敬长?
能力目标:重新认识自己的家庭,明白自己的家庭组织形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家庭对于自己的意义,爱家爱父母,珍惜亲情,感受亲情,呵护亲情
二、教学重点:明白自己的家庭现状,学会珍惜家庭,孝亲敬长
三、教学难点:重新感受家庭,去呵护家庭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五、教学准备:预习案、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框《家的意味》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框《家的意味》教案新人教版
4. 对于学生的作业中提出的创新性想法或建议,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和探索。
5. 对于学生的作业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在课堂上进行总结和讲解,帮助全班学生共同提高。
6. 对于学生的作业中表现出优秀表现的学生,教师应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7. 对于学生的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困惑和问题,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目标: 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作用。
过程:
讲解家庭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家庭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家庭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家庭的关系和亲情之爱。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家庭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家庭关系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 家庭关系建立在相互尊重、信任和合作的基础上。
3. 家庭的作用
- 家庭是个体成长的摇篮,提供安全感和归属感。
- 家庭是情感交流的中心,促进亲子间的沟通和理解。
- 家庭是社会化个体的基本单位,教育个体遵守社会规范和价值观。
4. 亲情之爱
- 亲情之爱是家庭中最基本的情感,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的表现。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家庭和亲情之爱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 课堂小结(5分钟)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课时家的意味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课时家的意味教案新人教版

第七课亲情之爱1.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

2.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

3.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第1课时家的意味知识目标1.了解家庭的内涵及在我们成长中的作用。

2.了解中华文化中“家〞的意味。

能力目标1.明确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2.知道“孝〞的精神内涵及如何做到孝亲敬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热爱家庭、热爱亲人的道德情感。

重点认识家庭在我们成长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孝〞的精神内涵。

难点对“孝〞的精神内涵的理解。

教师准备:精心备课,制作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汉字“家〞的多种写法及与“家〞相关的一些词语。

方式一:播放歌曲?回家?(王杰)。

教师导入:“走过的世界不管多辽阔,心中的思念还是相同的地方。

〞?回家?这首歌曲唱出了无数人的心声。

那么,什么是家?家对你意味着什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家的意味?。

方式二:多媒体播放视频?爱的表达式?。

教师总结:想必同学们对这个视频并不陌生,这是中央电视台的公益广告。

从这个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出家是最温暖的地方,父亲是家庭的顶梁柱,母亲承当着相夫教子的责任。

家,这个字我们是很熟悉的,但是家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家庭的功能有哪些?家有什么作用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学习接下来的新课——?家的意味?。

探究一:生命的居所教学活动一: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71页“运用你的经验〞。

思考问题: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家〞是什么。

教师点拨:(例如)家是温暖的港湾;家是一片蓝天;家是一把遮风避雨的伞;家是一个让我们身心放松的安乐窝;等等。

1.什么是“家〞家,是我们常常在不同意义上使用的字眼。

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思考问题:一般来说,家庭的含义是什么?教师总结:家庭是社会生活的根本单位,是社会的细胞。

家庭成员之间有多种关系,如: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祖孙关系、婆媳关系、姑嫂关系等。

家庭成员越多,家庭关系往往越复杂。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框家的意味教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框家的意味教学案新人教版

家的意味课标要求1.2 体会父母为抚育自己付出的辛劳,孝顺父母和长辈。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父母为抚育自己付出的辛劳,尊重父母的劳动和情感,学会孝顺父母和长辈。

2.知识与能力目标:(1)明白得:家对咱们的意义。

(2)应用:孝顺父母长辈。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熟悉家庭在咱们成长中的重要作用;熟悉到“孝”是中国家庭文化中重要的精神内涵。

2.教学难点:知道家的涵义;知道尽孝在当下,要用实际行动尽孝。

教学方式案列分析法、合作探讨法。

学法指导1.合作探讨法:通过搜集“父母说得最多的十句话”,尝试明白得父母“源于爱”的初衷,在同窗之间进行交流和分享。

2.情景分析法:结称身旁孝亲敬长的实例,知道在日常生活孝顺父母。

教学进程导入新课欣赏歌曲《家的味道》教学新课活动一:运用你的体会“家”是咱们很熟悉的字眼,什么是家呢?有的人说家是地域,有的人说家是居处,有的人说家是一群人,有的人说家是用饭的地址。

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你眼中的“家”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归纳: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咱们能够把学校、班级比作自己的家,歌曲《大中国》把中国比作咱们一起的家,这些是广义上的家。

狭义上的家与家庭有关,即“小家”。

一样来讲,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一节家的意味一、生命的居所1.什么是家庭?(熟读)一样来讲,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那么,咱们的家庭关系是如何确立的呢?请同窗们自主阅读教材72页的“相关链接”。

学生自主阅读,得落发庭关系确立的情形包括: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成婚而组成的家庭;因血缘关系组成的家庭;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随父(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

活动二:问题探讨2021年6月9日,中宣部、全国妇联向全社会公布发布了10户全国教子有方“最美家庭”的先进事迹。

汪宝桂、刘世昌、刘聪玲等10户全国教子有方“最美家庭”,崇尚家庭美德、注重家庭教育,悉心建设家庭那个人一辈子的第一所学校,用优良家风修养子女心灵,用言传身教增进子女成长。

精选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框家的意味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精选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框家的意味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7.1家的意味【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认同中华文化,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2.能力目标:能够领悟家的内涵,用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3.知识目标:了解家庭含义、家庭功能、家庭的确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家的内涵教学难点:理解家的主要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运用你的经验】“家的遐想”P71同学们,每个人对于“家”的定义和感受都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每个人都渴望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

“家”对我们而言为什么如此重要?我们在家庭生活中应该尽到什么义务?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学习新课。

二、教学活动过程(一)出示自学指导学生自学老师巡视(5分钟)认真阅读课本71-75页内容,思考::1.家庭的含义是什么?2.家的重要性是什么?3.为什么要孝亲敬长?如何孝亲敬长?要求:1.大字精读,小字通读;2.围绕目标思考题找出答案;3.圈注关键字词,并在疑难问题上做标记。

(二)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激励、督促学生自学。

(三)检查、交流学生回答,教师引导:1.家庭的含义: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相关链接】“家庭关系的确立”P72学生发言,教师引导总结:2.家的重要性:【探究与分享】(情景探究)刘星一家商量奶奶入住后的家庭事宜……思考:从下面的谈话中,你能找出一些家庭的功能吗?(1)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阅读感悟】认真阅读课本P73的案例,思考并回答问题:①为什么说房子不是家?②为什么找到女儿就有了家?(2)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探究与分享】认真阅读课本P73关于“春运”的材料,结合图片思考:①你从图片中春运的人们拥挤的身影和喜悦、期盼、焦灼等多样的神情中感受到怎样的情感?②中国人心中的“家”是怎样的?(3)家是代代相传、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中华文化中的家)学生发言,教师引导总结:(1)为什么要孝亲敬长?【探究与分享】(漫画展示)结合漫画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孝亲敬长?①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他们理应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1框家的意味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1框家的意味教案 新人教版

7.1家的意味【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认同中华文化,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

能力目标:领悟家的内涵,用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知识目标:了解家庭含义、家庭功能、家庭的确立,明确家的丰富内涵。

【重点难点】重点:家的内涵。

难点:理解家的主要特点,学会孝敬父母。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多媒体播放视频《我想有个家》。

师:是呀,家里有我们温暖的牵挂,有真情的关怀和守候,今天我们就“家意味着什么”这一话题展开探究——家的意味。

(一)合作探究知识模块一生命的居所探究一: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家”是什么。

用一个比喻描述。

答案提示:此问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家,如:家是地域,是住所,家是温暖的避风港,家是心灵的港湾……用一种水果来描述你对“家”的感受,例如,我的家像一个成熟的橘子,那颜色让我想起了夜晚回家时的灯光,温馨而舒适。

(小组讨论)探究二:家的定义(1)学生分享家庭关系确立的多种情形。

(2)什么是家庭?(3)我们与家庭的关系。

(3)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承担着多种功能。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分享你对下面这些家庭功能的认识。

探究三:故事(1)学生分享这两个故事。

从这两个故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答:体会到了家不止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知识模块二孝亲敬长探究四:你从春运时人们拥挤的身影和焦灼的神情中感受到怎样的情感?你有这样的经历吗?答:眼神和急匆匆的脚步我感受到人们对与亲人团聚的期待,迫切想回家的焦急心情。

(1)家的内涵?探究五:分析这些“家规”“家训”的内容,说说哪些内容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

如:孔子家训“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诸葛亮的《诫子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等等。

小结:古代“家规”“家训”中的内容包含了许多积极因素,如提倡节俭,注重礼仪,勤劳善良等,这些内容都应继承和发扬光大。

(2)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个视频,看看在中国的文化当中,我们应该怎样去把握作为一个中学生明白在中国文化当中这种家庭我们应该如何做的更好?1.孝亲敬长是传统美德,也是法律义务课件20:颖考叔见郑庄公师: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生: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一框家的意味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一框家的意味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一框家的意味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一框家的意味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一框家的意味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家的意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家”的内涵和功能,知道“家"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意义;知道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理解中华文化中“孝"的内涵,知道中华优秀文化传统需要继承和发展.能力目标:提高与家人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能力;提高传承中华家庭文化传统美德的能力,增强孝亲敬长的行动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之情,认同中华文化中“孝"的价值观念,养成热爱父母、孝敬父母、关爱家人的意识。

重点认识中国家庭文化.难点懂得尽孝在当下,用实际行动尽孝。

课时计划1课时实际完成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利用孔融让梨的故事导入新课.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五、课堂小结思考、归纳、总结通过设计板书,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六、巩固复习完成配套练习相应习题。

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及理解.。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1框 家的意味教学课件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1框 家的意味教学课件
制作人:罗小秀
制作时间2021年12月24日下午14:时14分
第二单元 友谊的天空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1课时 家的意味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12/24/2021
导入新制课作人:罗小秀
制作时间2021年12月24日下午14:时14分
漫画中孩子给妈妈 扇扇子,妈妈给老 人洗脚,充分说明 了孝亲敬长是中华 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每个子女应尽的 义务。孝亲敬长更 多地落实在行动中, 从小事做起。
12/24/2021
讲授新制课作人:罗小秀
制作时间2021年12月24日下午14:时14分
二 中国人的家
41岁的胥海祥是江苏盐城亭湖 区五星街道五星村七组村民。 为了照料多病体弱的父母,他 选择放弃外地白领工作,回到 盐城服侍父母,去年被村里评 为“孝敬父母好儿女”。“父 母生我养我,如今他们老了, 身体行动不便,照应他们天经 地义,孝敬父母是儿女本 分。”2016年4月12日上午,面 对真盐阜大众报记者,胥海祥
12/24/2021
随堂训制练作人:罗小秀
制作时间2021年12月24日下午14:时14分
今年的母亲节,某大学师生举办了一场“千里家 书”——感恩母亲的活动。一位学生在寄给妈妈 的家书上写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 身在异乡,祝妈妈节日快乐!”这位学生( A ) ①懂得感恩和孝敬父母 ②懂得宽容父母 ③孝敬父母表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之中 ④使用家书交流是孝敬父母的最好方式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咧嘴一笑。 从胥海祥的话中,我们可以得出我们 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12/24/2021
讲授新制课作人:罗小秀
制作时间2021年12月24日下午14:时14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的意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认同中华文化,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

能力目标:能够领悟家的内涵,用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知识目标:了解家庭含义、家庭功能、家庭的确立,明确家的丰富内涵。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家的内涵。

难点:理解家的主要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歌曲《我想有个家》。

师:同学们,听了刚才的歌曲,你有何感想?学生回答。

师:是呀,家里有我们温暖的牵挂,有真情的关怀和守候,今天我们就“家意味着什么”这一话题展开学习——家的意味。

二、展示预习成果1.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3.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4.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5.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__孝__”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6.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三、讲授新课第一目生命的居所1、家的内涵探究一:教材P71运用你的经验请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家”是什么。

答案提示:此问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家,如:家是地域,是住所,家是温暖的避风港,家是心灵的港湾,家是我们休息的地方,家是最安全的地方……知识小结:什么是家庭?家,是我们常常在不同意义上使用的字眼。

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误区警示】家是我们身体的住所点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家不仅仅受我们身体的住所,家还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知识拓展】家庭关系的确立①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而组成的家庭;②因血缘关系组成的家庭;③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④随父(母)再婚组成的家庭。

2、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探究二:教材P72相关链接及探究与分享(1)学生分享家庭关系确立的多种情形。

(2)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承担着多种功能。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分享你对下面这些家庭功能的认识。

【分析】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承担着多种功能,如物质生产功能、消费功能、抚育和赡养功能、教育功能、休息娱乐功能。

我们只有了解家庭的功能,才能深刻体会家庭的温暖,体会父母的辛劳,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学会与父母和谐相处。

3、家是心灵的港湾探究三:教材P73阅读感悟(1)学生分享课本P73两个故事。

(2)思考感悟,从这两个故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答案提示:(1)略。

(2)体会到了家不止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知识小结:家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家中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第二目中国人的“家”1、中国人心目中的家家,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在中国的词语里有国家一词,家在中国人的心中已经和国是一体的了。

就连学术上的派别也都以家而分,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农家、明家、阴阳家、纵横家诸如此类,可见,家以是深入中国人之心。

社会和谐、稳定是历代统治者的追求和老百姓的渴望。

而社会的和谐就从家开始,家和万事兴。

如果如同西方社会经济发展了,钱有了。

却有了房子却没有家的温暖,那么社会并不能和谐,而人民也不是真正的幸福。

而家的温馨,家的幸福,也就只有在中国的家文化中去找。

探究四:教材P73探究与分享思考:你从春运时人们拥挤的身影和焦灼的神情中感受到怎样的情感?你有这样的经历吗?答案提示:我感受到人们对与亲人团聚的期待,迫切想回家的焦急心情。

2、“孝”的精神内涵中国文化结构的核心是“家”,而“忠”、“孝”、“仁”、“义”是搭起中国“家”文化结构的四根支柱:“孝”为根本,维系家庭与家族的基本伦理;“孝”向上延伸为“忠”,整个国家是一个大家族;横向扩展为“义”,“四海之内皆兄弟”,代表人际关系的谐和;而“仁“则是君主官吏或家族长辈对下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忠”、“孝”、“仁”、“义”上下纵横互为支撑,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衍生出了中国文化中大部分价值、伦理与道德的体系。

为世界的和平和稳定作出贡献。

探究五:教材P74探究与分享(1)收集我国传统文化中广为流传的“家规”“家训”。

(2)分析这些“家规”“家训”的内容,说说哪些内容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

答案提示:(1)可让学生上网收集,并进行整理,如:孔子家训“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诸葛亮的《诫子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等等。

中国传统的家训与家范如《颜氏家训》、《袁氏世范》、《朱子家范》等(2)古代“家规”“家训”中的内容包含了许多积极因素,只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提倡节俭,注重礼仪,勤劳善良等,这些内容都应继承和发扬光大。

知识小结: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3、尽孝在当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误区警示】我们现在还小,没有能力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长大以后的事。

点拨:这种观点错误。

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子女应尽的义务。

作为中学生,现在我们虽然无法尽赡养父母的义务,但是我们可以给父母精神世界的安慰和生活上的照料,关心父母,尽自己所能,尽到扶助父母的义务。

探究六:教材P74相关链接,及P75方法技能(1)分享我国法律有关孝亲敬长的法律规定。

(2)学生分享P75“如何孝亲敬长”,了解一些具体做法。

知识小结:我们如何孝亲敬长?①尽孝在当下。

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②尊敬。

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

如有不同见解,不急于反驳,理性地与他们沟通。

③倾听。

与双亲长辈保特亲近、融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

双亲长辈不在身边时,要经常和他们保持联系。

④感恩。

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

认真争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是一种感恩;了解双亲长辈的喜好,体谅他们的辛劳,平日主动承担力所能度的家务劳动,和家人一起建设家庭,也是感恩。

在今后的生活中,你打算如何来孝亲敬长?爱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为父母分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习上,努力学习,积极上进;等等。

【拓展空间】从以下两个方面,讨论中华文化中“家”的意义。

(1)查查“家”在中国古代文字中有哪些写法探讨文字背后的意义。

(2)选择自己熟悉的一门外语,从中找出与汉语的“家”相对应的一些词语,通过分析比较这些词语,探讨中华文化的“家”有哪些意义。

五、当堂演练1.有这么一句古话:子不教,父之过。

这句话说明家庭具有( A )A.教育功能B.抚育和赡养功能C.人口生产功能 D.消费功能2.“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你对“家”的理解是( B )①家是我们温馨的港湾②家是一个住所,只是我们居住吃饭的地方③家是我们情感的栖息地④家中有亲人,家中有亲情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3.“回家给父母洗洗脚”。

这里某校老师给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

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 D )A.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缓解学习压力B.从小学会自立自强,争做家庭小主人C.让学生明白洗脚是孝敬父母的最佳方式D.体会父母辛苦,培养孝敬父母的美德4.“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下列语句不适合作为“好家规”的是( C )A.居安思危,戒奢以俭B.百善孝为先C.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D.不学礼无以立5.中国的春运,可谓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而这个景观的背后,流淌的却是最有中国味的浓浓亲情。

(1)从春运时人们拥挤的身影和焦灼的神情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什么?(3)在中国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你打算如何做到孝亲敬长?答案提示:(1)略。

(2)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3)①尊敬: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

如有不同见解,不急于反驳,理性地与他们沟通。

②倾听:与双亲长辈保持亲近、融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

双亲长辈不在身边时,要经常和他们保持联系。

③感恩: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

认真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是一种感恩;了解双亲长辈的喜好,体谅他们的辛劳,平日里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家人一起建设家庭,也是感恩。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