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宝坻区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5诗词曲五首教案4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第二十五课《诗词曲五首》教案初中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第二十五课《诗词曲五首》教案初中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第二十五课《诗词曲五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背诵五首诗词曲,体会作者的情感。

2、感悟、品读、鉴赏古代诗歌的意境。

二、重点和难点:1、反复朗读背诵,体会作者的情感。

2、感悟、品读、鉴赏古代诗歌的意境。

三、教学时间安排:2课时四、教法手段:朗读、指导;讨论、探究五、课前准备:1、熟读课文。

2、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疏通文句,了解课文内容。

3、查找作者的有关资料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第一首是唐诗。

唐朝时我国诗歌达到空前的盛况。

特别是格律诗的成熟,达到艺术的巅峰。

课文选的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璀璨的明珠,也是传诵不衰的名篇。

这些诗篇内容不同,风格各异,多读一些古诗,不仅能提高我们的阅读欣赏的能力、文化品味,而且还能提高我们的文化素质。

二、整体感知:1、反复朗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注意读出节奏、感情。

2、结合课下注释,思考:诗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三、疑问探究:1、诗的颔联用了什么典故?有何作用?诗人在二十余年的谪居生活中,多次迁徙边远地区。

怀旧空吟闻窗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

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

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

一次向秀经过亡友秘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

作者想起当年因政治改革失败的朋友,有的已去世,有的和自己一样被贬官,对他们不胜怀念。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据《述异记》王质入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

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

此处作者以王质自比,写自己被贬官,离京虽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却有隔世之感。

这两句活用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你怎样理解作者的情感?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

这两句针对白居易赠诗中“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两句而发。

白诗的意思是您是个这么有才能的人长期被贬边远地区,寂寞地闲望山水风光,而朝廷的重要官职将由谁来承担呢?而刘诗答的意思是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教案反复朗读诗句,体会诗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目标:1、知道古诗中典故的作用2、知道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及作用3、体会诗中诗人的情感变化,理解诗人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知道古诗中典故的表达作用2、知道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及作用教学难点:体会诗中诗人的情感变化,理解诗人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教学时间:1课时教材分析: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一篇优秀之作,感情真挚深切,沉郁中见豪放,时间由过去到现在到未来,情调由低沉到高昂,波澜起伏,发展极其自然,充分显示出结构的巧妙,又恰当用典,含义十分丰富,耐人寻味。

诗中借用景物描写,创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人生哲理。

做到了景、情、理三结合,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在诗中不仅表达了长年被贬片源之地、政治失意的愤懑,而且表示了对生活、对未来的积极、乐观精神。

诗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

现在人们赋予它新的意义,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学生分析:对古诗文可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特别是古诗的分析能力还比较的薄弱。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一篇比较复杂的古诗,结构内容分析上涉及到典故和借景抒情两个知识点,情感体会上诗人的情感也是不断地变化。

所以,需要通过对这首诗细致的分析,使学生具备能从诗歌的结构上分析出诗人情感的能力。

还有对于学生来说,新的知识必须从概念上加以解释清楚,使他们能识别典故和借景抒情,并通过对两者作用的分析,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媒体:笔记本电脑、多媒体教学策略:自由诵读法:反复朗读诗句,体会诗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体会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练美和音乐美。

教学过程:板书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情感变化凄凉地(地点)二十三年(时间)弃愤慨伤感苦闷典故空翻似 (世态变迁、物是人非) 生疏惆怅无奈借景抒情沉舟 (残破) 千帆(生机勃勃) 昂扬乐观积极病树 (旧) 万木 (新)长精神与友人共勉哲理/现实意义: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篇二:赤壁教学目标1.了解苏轼的有关情况。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25-诗词曲五首教案(新人教版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25-诗词曲五首教案(新人教版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25 诗词曲五首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习并了解诗、词、曲等诗歌的体裁。

2、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二、过程与方法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赏析诗词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领会诗意,体味诗情,并积累名句。

2、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教学难点:1 反复朗读,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借助想象,感悟意境。

2、深刻体味作品所蕴含的情思,理解诗人的胸襟抱负。

教学方法:诵读法、复述法、讨论法、质疑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华文明中蔚为壮观。

今天,我们学习诗词曲五首,让我们漫步于古诗苑,接受一次美的洗礼。

二、课前检测:(见课堂内外自主学习部分)三、研习新课(一)学习《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1、齐读古诗2、老师范读,学生注意其节奏,重音。

3、回顾刘禹锡作品特点:《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何陋之有?”;《秋日》——“我言秋日胜春朝”,可见刘禹锡的作品风格是什么?4、了解本诗写作背景:敬宗宝历二年(826)冬,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也回洛阳的白居易相逢。

相同的经历遭遇,使两人有了共同的语言。

席间,白居易把箸击盘吟诗一首,为刘禹锡的长期被贬鸣不平。

刘禹锡回忆往事,感慨万千,因此,写了这首诗,以答谢白居易。

酬,这里是酬谢的意思。

5、再读本诗,师生共同读品诗句。

“巴山……置身。

”刘禹锡没有直率倾诉自己无罪而长期遭贬的强烈不平,而是通过“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让读者在了解和同情作者长期谪居的痛苦经历中,感觉到诗人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怀旧……柯人。

”此处作者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抒发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沉舟……木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精品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精品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精品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五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体会五首诗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4.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能力目标1.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作品的节奏、韵律,感受其声韵美。

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培养学生读诗的趣味。

2.积累五首诗中的名句,增强语言感悟力,丰富语言宝库,逐步提高欣赏品位。

德育目标这五首诗,或抚今追昔、慷慨悲愤,或感时伤怀,或思亲忧国,文笔优美,文思独特。

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教学重点1.领会诗意,体味诗情,并积累名句。

2.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教学难点1.反复朗读,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借助想象,感悟意境。

2.深刻体味作品所蕴含的情思,理解诗人的胸襟抱负。

教学方法1.诵读法。

诗词曲的朗读和背诵是教学的关键,可设计新的朗读方法,体现诗词的教学特点,如音乐烘托法、绘画激趣法、散文描述法等,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朗读,帮助学生了解内容,体会情感,引起共鸣,受到思想教育,陶冶美好情操。

2.情景教学法。

通过再现诗的意境达到感染学生的目的。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直观性、感染力,提高学习兴趣,并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进行创造,沟通课堂内外,提高语文素养。

3.讨论点拨法。

4.古诗四步教学法。

知诗——说诗——悟诗——品诗,引导学生知内容、想意境、悟情感、品特色,最终熟读背诵。

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歌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师生共同赏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指导学生自读《过零丁洋》。

朗读诗歌,理解诗意,品味诗情,赏析诗歌的表现手法,积累名句,背诵诗歌。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华文明中蔚为壮观。

今天,我们学习诗词曲五首,让我们漫步于古诗苑,含英咀华,接受一次美的洗礼。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25诗词曲五首公开课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25诗词曲五首公开课
3.写作者远望长安。曾几何时,长安是那样的辉煌,如今却一片荒凉,顿生悲凉伤感之情。
1.完成课后练习。
2.背诵这五首诗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板书设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过零丁洋
主旨: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
充分体现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
水调歌头
主旨:表现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和深邃的哲理趣味
山坡羊潼关怀古
主旨: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
宝坻区中学课堂教学教案
课题
25诗词曲五首(第二课时)






1.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2.学习并了解诗、词、曲等诗歌的体裁特点。
3.熟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的内容。2.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3熟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和意境美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
课型
这首词是苏轼任密州太守时所作。当时他在政治上处境失意,又与胞弟七年未能团聚,心情可以想像。但词中由抑郁忧伤到超然豁达的情绪转变,表明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首词是咏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脍炙人口。前人曾有论:“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朗读
阅读欣赏
让学生读一读,讲一讲,理解词的意境,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新授课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探究新课
检查复习
一、《过零丁洋》
这是一首咏志诗。文天祥,状元出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在国家危急存亡之机,奉朝廷之命至元营议和,被扣,冒险脱逃。后继续转战抗敌,以图兴复,然兵败被俘。在狱中,虽经敌人百般折磨诱降,终以不屈被害。这首诗写于被俘次年过零丁洋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他招降宋军抗战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遂出此诗以明志节。张弘范见诗,“但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第二十五课《诗词曲五首 》教案初中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第二十五课《诗词曲五首 》教案初中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第二十五课《诗词曲五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背诵五首诗词曲,体会作者的情感。

2、感悟、品读、鉴赏古代诗歌的意境。

二、重点和难点:1、反复朗读背诵,体会作者的情感。

2、感悟、品读、鉴赏古代诗歌的意境。

三、教学时间安排:2课时四、教法手段:朗读、指导;讨论、探究五、课前准备:1、熟读课文。

2、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疏通文句,了解课文内容。

3、查找作者的有关资料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第一首是唐诗。

唐朝时我国诗歌达到空前的盛况。

特别是格律诗的成熟,达到艺术的巅峰。

课文选的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璀璨的明珠,也是传诵不衰的名篇。

这些诗篇内容不同,风格各异,多读一些古诗,不仅能提高我们的阅读欣赏的能力、文化品味,而且还能提高我们的文化素质。

二、整体感知:1、反复朗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注意读出节奏、感情。

2、结合课下注释,思考:诗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三、疑问探究:1、诗的颔联用了什么典故?有何作用?诗人在二十余年的谪居生活中,多次迁徙边远地区。

怀旧空吟闻窗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

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

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

一次向秀经过亡友秘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

作者想起当年因政治改革失败的朋友,有的已去世,有的和自己一样被贬官,对他们不胜怀念。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据《述异记》王质入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

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

此处作者以王质自比,写自己被贬官,离京虽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却有隔世之感。

这两句活用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你怎样理解作者的情感?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

这两句针对白居易赠诗中“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两句而发。

白诗的意思是您是个这么有才能的人长期被贬边远地区,寂寞地闲望山水风光,而朝廷的重要官职将由谁来承担呢?而刘诗答的意思是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

宝坻区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5 诗词曲五首教案4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宝坻区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5 诗词曲五首教案4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天津市宝坻区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5 诗词曲五首教案4 (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天津市宝坻区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5 诗词曲五首教案4 (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天津市宝坻区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5 诗词曲五首教案4 (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诗词曲五首课题诗词曲五首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五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体会五首诗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4.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教学重点1.领会诗意,体味诗情,并积累名句。

2.背诵并默写五首诗.教学难点1.反复朗读,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借助想象,感悟意境。

2.深刻体味作品所蕴含的情思,理解诗人的胸襟抱负。

教学方法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作品的节奏、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培养学生读诗的趣味。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型新授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语设计二、检查前置作业三、研习一、1.揭示课题:简单了解曲是诗词以外的另一种文学作品。

2.研习诗歌,思考探究: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解读诗意。

(多媒体显示)(3)悟诗教师提问:这首散曲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明确:这首诗写景、抒情、议论有机结合。

全诗揭示了我国封建社会各个一、前置作业展示:1、简介作者与背景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

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

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5课《诗词曲五首》教案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5课《诗词曲五首》教案

《诗词曲五首》教案【教学目标】1、情感与价值: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2、知识与能力: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过程与方法: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

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五首诗词曲都是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精练的语言要表达怎样的内涵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吧!二、研读诗歌(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朗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注意节奏和感情。

2、作家作品简介。

上一学期,学习了刘禹锡的《陋室铭》,作者那高洁傲岸的志向和追随古代名贤的志趣及抱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因参加王叔文“永贞革新”好容易等到10年后,他奉诏回到长安,因游玄都观,写下了《赠看花诸君子》一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他以玄都观比当时的朝廷,巧借点缀春光的“轻薄桃花”曲笔展意,讽刺满朝中红极一时的权贵都是自己被贬后才爬上去的。

这首诗引得朝中权贵群起而攻14年后诗人再一次被召回长安,他又写了《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诗人以嘲讽的口吻表示对政敌的蔑视,显示了他坚持真理、顽强不屈的精神。

据说《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刘禹锡被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被罢苏州刺史后也回归洛阳的白居易相会。

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诗中白居易对刘遭贬表示了同情和不平,刘写此诗回赠白居易。

这首诗同样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韧不拔的气概。

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

酬,答诗。

使君,是对刺史的称呼。

3、合作探讨,解读诗句。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1)学生根据课下注解,以及手中所掌握的辅助材料,解读诗句。

八年级语文下册 25《诗词曲五首》(第4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

八年级语文下册 25《诗词曲五首》(第4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
(三)过零丁洋
1、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手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比喻(破碎的国家如风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2、诗歌尾联采用的抒情方式是什么?抒发了什么感情?
“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以死明志”(或“为国捐躯”、或“举身赴国难”)的坚贞情怀。
D.尾联写X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
(二)赤壁
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含义。
示例1: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示例2: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答怀才不遇,有志不得伸等也可。)
当堂作业
背诵这五首诗。
课外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教学札记
(四)山坡羊·潼关怀古
1、选出对X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标题。
B、“山河表里潼关路”这句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C、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怒”字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澎湃的情态。
一、复习导入。
1、齐背这五首诗词。
2、同桌互查默写。
二、赏析训练。
(一)酬乐天某某初逢席上见赠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高昂乐观,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人教语文八下25《诗词曲五首》教案4

人教语文八下25《诗词曲五首》教案4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五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2、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目标:3、反复读诵,体会五首诗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4、背诵并默写五首诗;情感与价值目标:5、五首诗,或抚今追某昔、慷慨激昂,或感时伤怀,或思亲忧国,文笔优美,文思独特。

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学习重点:记诵古诗中经典名句学习难点:对古诗经典名句进出简单的赏析。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华文明中蔚为壮观。

今天,我们学习诗词曲五首,让我们漫步于古诗苑,接受一次美的洗礼。

学习过程:一:预习作业:1、课前将课文自由读几遍;2、调动自己的资源,搜集有关作者或诗作的有关资料,以备课堂上介绍之用;二、小组探究:1、初读第一首诗,对照范读,掌握字音和节奏。

小组检查试读,同桌对读,并说说为何这样朗读的理由,并用一句话概括诗的大意。

2、分小组阅读剩下四首诗词曲3、同桌交流:探读诗文,说说你对诗句内容的理解:可以选择全诗,也可以选择某句进理解;4、名句赏析:选出你喜欢的诗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5、探究诗歌的内涵:同桌或小组共同探讨在五首诗词曲中的名句及其内涵,并说出现实意义。

三.语文活动全班以积分的形式按小组展开比赛。

赛前确定评委(一)爱国诗歌赛诗会1.读诗每小组推选代表,有感情地朗诵五首诗词曲中的任一首。

2.背诗以抢答形式进行内容为同学课前收集的诗歌。

主持人出诗题,先背出者得分。

3.赏诗在自己所收集的诗中,选择一首群策群力,作出评点。

4、习诗如今我们的祖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日益强盛,人民团结奋进,在这样和平安定的年代里,你肯定更爱我们的祖国,请作诗一首,抒发你内心的爱国情怀。

5、表扬优胜,鼓励失败(二)、诗词接龙:1、将全班按小组比赛,每组同排之间进行诗词接龙比赛;接不上者淘汰出局,直至决出冠军2、妙手丹青绘诗意每组推举一名选手将指定诗句画成一幅画,质优者为胜3、小组各派一名代表从五首诗词曲中抽签决定改写对象,改写时间为8分钟,字数不限,字数多且质量高者为优胜者;四、分级练习:C级:一、选择你喜欢的一首诗词曲,将其改写成一篇散文,字数400字左右。

【语文8年级下】教案:25 诗词曲五首 教案

【语文8年级下】教案:25 诗词曲五首  教案

25.诗词曲五首教学目标1、背诵五首诗词曲,准确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1.领会诗歌所抒发的作者思想感情及诗词中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课时:3课时资料超市:刘禹锡(772—846),字梦得。

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

曾写《游玄都观》诗讽刺朝中新贵。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

在酒宴上自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

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

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为我行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磋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

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

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其词于风格、体制上皆有创变,清雄旷放之作尤新人耳目,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

有《东坡乐府》。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元代著名散曲家。

自幼好学,上自儒家经典,下至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笔记小说,无所不读,又诗赋、文章无所不能,尤长于散曲。

他隐居济南云庄8年期间,“寄傲山林,纵情诗酒”,创作了大量诗文散曲。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

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

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

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

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

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由千古唐诗引入二、品读诗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听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正确划分节奏,初步体会作者感情。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5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5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诗词曲五首四、合作探究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弃置身”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明确:坎坷遭遇。

被贬生活的辛酸与愤懑。

】2.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

【明确:用典。

写归来感慨,人事俱非,今非昔比,恍如隔世。

面对此景诗人百感交集(感慨万分)。

】3.颈联写的是什么意思?你悟出了一个一种怎样的道理?【这是本诗的名句,形象而含义深刻。

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着新旧更替的自然规律——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这两句诗形象生动,至今仍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4.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

【明确: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又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赤壁》一、导入赤壁,向来是英雄云集的地方,就连唐代诗人杜牧看到赤壁之景也不禁感慨万千。

这里曾经发生过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周瑜在这里大败曹操,一举改写东吴的历史。

后人评价此战,似乎不约而同的站在了周瑜一方,但是诗人杜牧的观点如何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杜牧的《赤壁》。

二、了解作者唐德宗贞元十九年生于世代官宦并很有文化传统的家庭。

他的远祖杜预是西晋著名的政治家和学者。

曾祖杜希望为玄宗时边塞名将,爱好文学。

祖父杜佑,是中唐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先后任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一生好学,博古通今,著有《通典》二百卷。

父亲杜从郁官至驾部员外郎,早逝。

杜牧对自己的家世很自豪,他说:"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

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

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可惜杜牧有相才,而无相器,又生不逢时在江河日下的晚唐,盛唐气息已一去不返,诸帝才庸,边事不断,宦官专权,党争延续,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如蚁穴溃堤,大唐之舟外渗内漏。

杜牧死后不过数年,农民起义便如风起云涌,再过五十年,江山易帜。

天津市宝坻区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5 诗词曲五首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天津市宝坻区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5 诗词曲五首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诗词曲五首
课题
诗词曲五首






1.了解五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体会五首诗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4.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教学重点
1.领会诗意,体味诗情,并积累名句。2.背诵并默写五 首诗。
教学难点
1.反复朗读,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借助想象,感悟意境。
3、概述文意
4、初读感悟
二、学生读课文,配乐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要求听清字音、节奏。(2)请两位同学播放课前自行制作的配乐朗诵带,其余学生听读并点评。(3)教师指导朗读:读准字音。这是朗诵的前提,本诗中注意“柯(kē)”的读音。(4)学生练读。
(5)全班齐读。
三、(学生讨论)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整体感知诗意。
2.深刻体味作品所蕴含的情思,理解诗人的胸襟抱负。
教学方法
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作品的节奏、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培养学生读诗的趣味。
教学手段
多媒体
课型
新授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语设计
二、检查前置作业
三、研习诗歌
1、会读
2、会说(诗意)
3、会品
四、小结
一、前置作》是刘禹锡被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被罢苏州刺史后也回归洛阳的白居易相会。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诗中白居易对刘遭贬 表示了同情和不平,刘写此诗回赠白居易。这首诗同样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韧不拔的气概。
2、生字词检测
4.品诗,品评名句、感受哲理美。

【配套K12】八年级语文下册 25《诗词曲五首》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配套K12】八年级语文下册 25《诗词曲五首》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5 诗词曲五首教学目标1、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2、学习并了解诗、词、曲等诗歌的体裁。

3、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教学重点:1、领会诗意,体味诗情,并积累名句。

2、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教学难点:1 反复朗读,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借助想象,感悟意境。

2、深刻体味作品所蕴含的情思,理解诗人的胸襟抱负。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吟诵古诗名句,导入新课:二、品读诗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听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正确划分节奏,初步体会作者感情。

(作者无限辛酸、愤懑不平以及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2、自由朗读,直至背诵3、请同学自由发言,谈谈读后感受。

4、提供背景及相关材料,重新研读诗歌。

5、师生品读诗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

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

何必为我一人可惜?显示了诗人开朗的胸怀。

此句蕴含生活哲理,喻新生事物不可抗拒。

6、自由有感情品读这首诗。

三、品读诗歌《赤壁》。

1、指名朗读《赤壁》2、同学根据所查资料介绍杜牧3、思考探究:(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教师点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

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

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

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

从而为下文铺垫。

(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点拨: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

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

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5《诗词曲五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5《诗词曲五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5《诗词曲五首》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

三者相互渗
是传统名篇。

课时
朵瑰丽的奇葩,那就是
(772—
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友。

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

一次向秀经
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

何必为我一人可惜?显示了颈联写的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此处老师要再给学生补充一点有关杜牧的情况:
⑤如蔺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
1.搜集整理爱国主题的诗句。

2.以“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为题,写一段文字,谈谈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如
素养的整体提高。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
.读准字音、读出韵律,熟读成诵。

由学生介绍。

老师再作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曲五首
课题
诗词曲五首






1.了解五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体会五首诗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4.背诵并默写五 首诗。
教学重点
1.领会诗意,体味诗情,并积累名句。2.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教学难点
1.反复朗读,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借助想象,感悟意境。
四、 小结
五、布置作业
1 、准备默写
2、预习下一首诗歌
一、1.揭示课题:简单了解曲是诗词以外的另一种文学作品。
2 .研习诗歌,思考探究: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解读诗意。(多媒体显示)
(3)悟诗教师提问:这首散曲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明确:这首诗写景、抒情、议论有机结 合。全 诗揭示了我国封建社会各个朝代无论是兴还是亡,都给百姓带来沉重苦难的事实,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对不顾人民死活的统治者的憎恨。
(4)品诗。用审美的眼光鉴赏诗歌,选取一个角度作简单评析。
二、延伸拓展
反映百 姓的苦难,关注、同情百姓是我国历代知识分子的自觉行为,是我国诗歌、散文的思想精华,是我国文化的优良传统。
三、课堂小结
这一课我们学习的五首诗歌,从种类上看,有诗(律诗、绝句)、词、曲;从题材上看,有的抚今追昔,有的感时伤怀,有的思亲忧国;从 艺术手法上看,情景相生,情理交融。它们好像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道五彩画廊,或沉郁豪放,或抑郁豪爽,或激昂慷慨,或乐观旷达,或深沉感慨。看着,读着,品着,我们似乎走进了时光隧道,走进那纷扰的历史中,与诗人们一同忧伤一同嗟叹。
让我们虔诚地接受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吧,“腹有 诗书气自华”,我们的诗情将会更加勃发,精神将更加饱满,前行的脚步将更加稳健。
一、前置作业展 示:
1、简介作者与背景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课题的《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学生读课文,配乐
——全诗表达了诗人沉痛、愤慨之情,感情强烈、率直。写景部分大处着笔,意境开阔,要读出雄浑气魄;抒情部分要表达“踌蹰”“伤心”情绪,语调沉郁,语速稍缓;议论部分是 诗人怀古伤今,情感喷发,应读出悲愤难当的语气。
三、(学生讨论)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整体感知诗意。
四、小组合作交流、代表发言
提示,如“写景生动”,抓住“聚”“怒”品析用词的生动、凝练;“情景交融”借一“怒”字传神,借潼关一带地理山形抒发怀古伤今之情;“立意高远”,揭示无论兴、亡,百姓皆苦的历史事实,一语中的;“虚实结合”,宫阙万间写“兴”,“做了土”写亡;“对比鲜明”,由昔盛今衰而引发万端感慨。
2.深刻体味作品所蕴含的情思,理解诗人的胸襟抱负。
教学方法
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作品的 节奏、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培养学生读诗的趣味。
教学手段
多媒体
课型
新授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语设计
二、检查前置作业
三、研习诗歌
1、会读
2、会说(体会诗情)
3、会品
板书设计
教 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