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 基础知识(DOC)

合集下载

制冷剂应用知识手册-常用制冷剂

制冷剂应用知识手册-常用制冷剂

制冷剂应用知识手册-常用制冷剂一、水,R-718多数制冷过程是吸收循环或蒸气压缩循环。

商业吸收循环一般用水作为制冷剂,溴化锂为吸收剂.水无毒、不可燃、来源丰富。

是一种天然制冷剂.吸收式制冷机即使是双效制冷机,其挑战是COP(性能系数)只比1稍大(离心式制冷机的COP大于5)。

从寿命周期的观点来看,吸收式制冷机需要一个彻底的调查,以确定其解决方案在经济上是否可行。

从环保观点来看,用水作为制冷剂是好的。

吸收式制冷机的低COP值可能表明比离心制冷机需要消耗更多的化石燃料。

但是不一定,因吸收式制冷机直接使用化石燃料,而电制冷机使用电能。

选择用哪种制冷机实际上取决于电能是如何产生的。

二、氨,R-717氨(NH3)被认为是一种效率最高的天然制冷剂。

它是一种今天仍在使用的“原始”制冷剂。

多用于正位移压缩机的蒸气压缩过程。

ASHRAE标准34将其分类为B2制冷剂(毒性高低可燃).ASHRAE标准15要求对氨制冷站有特殊的安全考虑。

尽管在商业空调也使用很多,但氨在工业制冷上的应用更广泛些。

三、二氧化碳,R-744二氧化碳(CO2)是一种天然制冷剂.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停止使用,现在正在研究重新对它的使用。

用于蒸气压缩循环正位移压缩机。

在32℃时CO2的冷凝压力超过6MP A,这是一个挑战。

而且,CO2的临界点很低,能效差。

尽管如此,仍可能有一些应用,如复叠制冷,CO2将是有用的。

四、烃类物质丙烷(R-290)和异丁烷(R-600a),以及其他氢碳物质,能够在蒸气压缩过程中作为制冷剂使用。

在北欧,大约有35%的制冷机使用氢碳物质。

它们毒性低且能效高,但容易燃烧。

后者严重限制了它们在北美的使用,因受现今安全规范的制约。

五、氯氟碳族(CFC族)氯氟碳族(CFC族)有许多物质,但在空调中最常用的是R-11、R12、R-113和R -114.CFC族到20世纪中叶时已经普遍使用。

发达国家在1995应蒙特利尔议定书的要求停止了CFC族的生产。

制冷基本知识1

制冷基本知识1

第一章制冷与空调作业安全技术第一节基础知识一、基本概念1.物态(物质状态)与物态变化具有一定质量及占有空间的任何物体称为物质。

自然界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同时分子又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这种运动称之为热运动。

由于分子间的作用力及其热运动等原因,使物质在常态(物态)下呈现固态、液态和气(汽)态,称物质“三态”。

固态时,分子间的相互引力最大,固体中的分子紧密地排列在一起,热运动仅在平衡位置的附近作微小的振动,不能作相对移动。

因此固态时的物质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并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液态时,分子间的引力仍较大,使分子之间仍能保持一定的距离。

因此液态物质有固定体积,并有自由液面。

此外,液态物质的分子不仅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还可以相对移动,所以它具有流动性而无固定的形状。

气态时,分子间距大,引力很小,分子间不能相互约束。

因此,它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可以充满任何的空间。

在热运动中可相互碰撞发生旋转运动。

同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由于分子间作用力和分子热运动的结果也会以不同的状态存在。

当物质在吸热或放热时,除了温度变化以外,还有状态的变化(称相变),即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气体变成液体的过程称为液化(或冷凝);液体变成固体的过程称为凝固;固体变成液体的过程称为融化(熔化);液体变成气体的过程称为气化;固体直接变化成气体的过程称为升华;反之称为固化(或凝华)。

人们利用物质相变过程向周围介质吸热,转移潜热,使周围介质降温进行制冷,如从液体变成气(汽)体、固体变成液体、固体直接变成气(汽)体所转移的相变潜热获取低温。

相变转移的热量是潜热,非相变转移的热量是显热(如水在1大气压下,从±o℃加热到100℃,它也是吸热过程,但没有相变,水还是水,这种吸收周围介质的热量叫显热,计算出的显热量是很少的)。

潜热转移量(如蒸发量)才有制冷量,显热转移量几乎没有制冷量,即人们是采用相变制冷。

制冷基础知识

制冷基础知识

制冷基础知识——制冷剂制冷剂的命名与标识制冷剂的标识符号由字母“R”和它后面的一组数字和字母构成。

“R”是英语中制冷剂(refrigerant)的首字母,后面的数字则根据制冷剂的化学组成按一定规则编写。

▍无机化合物制冷剂:无机物制冷剂的符号是R7加上该物质的分子量的整数部分,例如氨的符号表示是R717。

▍氟利昂制冷剂:氟利昂的分子通式是CmHnFxClyBrz,其中,n+x+y+z=2m+2,简写为R(m-1)(n+1)(x)B(z)。

分子中含氯、氟、碳的完全卤代烃简称为“CFC”制冷剂,例如R12分子中含氢、氯、氟、碳的不完全卤代烃简称为“HCFC”制冷剂,例如R22分子中含氢、氟、碳而不含氯的卤代烃简称“HFC”制冷剂,例如R134a▍碳氢化合物制冷剂,简称“HC”制冷剂:a.饱和碳氢化合物,命名规则基本上和它的衍生物氟利昂一样。

例如:丙烷代号为R290:(分子式为C3H8,m=3,n=8,x=0,那么m-1=2,n+1=9);但丁烷代号为R600是个例外(化学式为CH3CH2CH2CH3);同素异构物在代号后面加字母a以示不同,如异丁烷代号为R600a(它的化学式为CH(CH3)3)。

b.非饱和碳氢化合物与他们的卤族元素衍生物的符号命名是先在R后面写上一个“1”,然后再按氟利昂编号规则书写“1”后面的数字,例如乙烯代号为R1150 (它的化学式是C2H4)。

c.环状有机物,是在R后面先写上一个“C”,然后按氟利昂的命名方法书写后面的数字。

如八氟环丁烷,它的化学式为C4H8,代号为RC318。

▍混合物制冷剂a. 共沸制冷剂,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互相混溶的单纯制冷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这种混合物在固定的压力下蒸发或者冷凝时,蒸发温度或冷凝温度保持不变,气相和液相的组分也保持不变,就好象单纯的制冷剂一样。

其代号规定为在R后面的第一个数字为5,其后的两位数字按混合工质命名的先后次序编写,最早命名的共沸制冷剂就记为R500,以后依次为R501、R502、R503等。

制冷基础知识

制冷基础知识
华氏温标F,单位°F。它指在标准大气压下,把纯水的冰点设为32°F,沸点设 为212°F,在两定点间分为180等份,每一等份即称为华氏一度。
热力学温标T,单位K。是国际制温标,它规定以纯水的三相点作为基点(固液 气),为便于记忆将纯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冰点设为273K,沸点设为373K,在两定点 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即称为开氏一度。
是把某一物体或空间(包括空间内部的物体)的温度,降到低于环境介质温度, 并保持这一低温状态的过程。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应采用人工的方法不断地将该物 体或空间的热量及由外界传入的热量,转移到外界的环境中去。
由于热量只能自动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因此实现制冷必须包括消耗能量 的补偿过程。 但消耗功可以使热量从低温传递到高温,就像借助水泵对水做功,就 能使水从低处流向高处。人工制冷就是使热量从低温传到高温的技术。
0.098
0.9678
0.1
0.987
0.001
0.00987
1
9.87
0.1013
1
(3)比容与比重 比容(比体积) 物质单位质量所占有的空间体积,用符号v表示 比重(密度)
v=V/G
(V立方米,G千克)
单位体积工质所具有的重量,用符号ρ表示 ρ=G/V
比容与密度的关系
ρ=1/v 压力一定,温度越高,比容越大,比重就小,温度越低,比容越小, 比重就大(热胀冷缩)
氨的主要缺点是毒性较大、可燃、可爆、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等熵指数较大, 若系统中含有较多空气时,遇火会引起爆炸。
氟利昂 是一种透明、无味、无毒、不易燃烧、爆炸和化学性稳定的制冷剂。不同的化学
组成和结构的氟里昂制冷剂热力性质相差很大,可适用于高温、中温和低温制冷机, 以适应不同制冷温度的要求。

制冷技术基础知识

制冷技术基础知识

然对流是由于温度不均匀而引起的。强制对流 是由于外界因素对流的影响而形成的。
直冷式电冰箱箱内的低温是箱内空气自然

对流的结果;而间冷式电冰箱内的低温主要是
冷 通过强迫箱内空气对流来获得的。





十七 压焓图
制冷剂的压焓图
定义:压焓图的结构如图下图所示。 以压力的对数值 为纵坐标,以焓值为横坐标所构成。
二、工质与介质
工质:就是工作的物质,在制冷技术中工质也
称为制冷剂,氟利昂R12、氟利昂R22、

R134a和R600a等。

介质:在制冷技术中,凡是可以传递热量和冷量
原 理
的物质称为介质,如空气和水。
三、压力

压力:垂直作用于物质表面的力称为压力。 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称为压强。


在工程上将压强称为压力。用P表示。 P=F/S
整个系统包括两个系统中使用的工作流体是制冷剂和吸收剂,

我们称它为吸收是制冷的工质对。吸收剂使

液体,它对制冷剂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吸收 剂吸收了制冷剂气体后形成溶液。溶液加热
理 与
又能放出制冷剂气体。因此,我么可以用溶 液回路取代压缩机的作用,构成蒸汽吸收式 制冷循环。



十、凝结 与汽化相反,当蒸气在一定压力下冷却一

定温度时,它就会由蒸气状态转变化为液

体状态,称这一过程为凝固。

电冰箱中R12在冷凝器中的变化过程就

是凝固过程。
十二、过热和过冷
1、过冷水:比饱和温度低的水称为过水。
2、湿蒸气:饱和水和饱和蒸气的混合物。

高一化学中的制冷剂知识点

高一化学中的制冷剂知识点

高一化学中的制冷剂知识点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制冷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家用电器、工业生产、冷链运输等。

在高一化学课程中,学生将接触到与制冷相关的知识点,包括制冷剂的种类、性质以及环境影响等内容。

本文将依次介绍高一化学中涉及的制冷剂知识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基础知识。

一、制冷剂的种类制冷剂是用于吸收、传递和释放热量的物质,常见的制冷剂种类有氨、氟利昂、氯氟烃等。

氨是一种常用的制冷剂,具有高效、环保的特点。

氟利昂(如氟利昂12、氟利昂22)是有机氟化合物制冷剂,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制冷效果。

氯氟烃制冷剂(如R22)是一类由氯、氟、碳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目前正在逐步被淘汰,因为它们会对臭氧层产生破坏性影响。

二、制冷剂的性质1. 沸点和气化热:制冷剂的沸点与制冷系统的工作温度有关。

沸点较低的制冷剂适用于低温制冷设备,沸点较高的制冷剂适用于高温制冷设备。

而气化热则是指单位质量制冷剂从液态变为气态所吸收的热量,也是制冷剂的重要性能指标。

2. 迁移潜力:制冷剂在系统内迁移的能力。

当制冷剂迁移时,它的浓度发生变化,可能会对制冷系统的性能造成影响。

所以,制冷剂的迁移潜力需要在设计和操作中加以考虑。

3. 介电常数和电导率:这些性质与制冷剂在电场下的表现有关,对于电冰箱等电力驱动的制冷设备来说尤为重要。

制冷剂的介电常数和电导率越小,制冷系统的效果越好。

4. 环境影响:氯氟烃类制冷剂多存在环境污染问题。

因为它们在大气中能够破坏臭氧层,对地球的自然环境造成威胁。

目前,国际上已经禁止或逐步淘汰氯氟烃制冷剂的使用,转向环保的制冷剂。

三、环境友好制冷剂的发展鉴于氯氟烃制冷剂的环境危害和高效制冷的需求,目前全球范围内都在积极研究和开发环境友好的制冷剂。

例如,氢氟酸酯(HFO)制冷剂是最新一代的高效环保制冷剂。

与氯氟烃相比,氢氟酸酯具有较低的GWP(全球变暖潜势)、零臭氧破坏潜力和较高的制冷性能。

此外,利用天然制冷剂也是一种重要的发展方向。

制冷剂基础知识

制冷剂基础知识

碳氢制冷剂根底知识(一)制冷剂概述制冷剂概述制冷剂概述制冷剂概述1、什么是制冷剂?答: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它是在制冷系统中不断循环并通过其本身的状态变化以实现制冷的工作物质。

空调制冷中主要是采用卤代烃制冷剂,其中不含氢原子的称为氯氟烃(CFC),含氢原子的称为氢氯氟烃(HCFC),不含氯原子的称为氢氟烃(HFC)。

制冷剂在蒸发器吸收被冷却介质〔水或空气等〕的热量而汽化,在冷凝器中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空气或水而冷凝。

它的性质直接关系到制冷装置的制冷效果、经济性、平安性及运行管理,因而对制冷剂性质要求的了解是不容无视的。

2、对制冷剂性质有哪些要求?(1)环保性要求工质的臭氧消耗潜能值〔ODP〕与全球变暖潜能值〔GWP〕尽可能小,以减小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及引起全球气候变暖。

〔2〕具有优良的热力学特性具有优良的热力学特性以便能在给定的温度区域运行时有较高的循环效率。

具体要求为:临界温度高于冷凝温度、与冷凝温度对应的饱和压力不要太高、标准沸点较低、流体比热容小、绝热指数低、单位容积制热量较大等。

〔3〕具有优良的热物理性能具体要求为:较高的传热系数、较低的粘度及较小的密度。

〔4〕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要求工质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保证在最高工作温度下工质不发生分解。

〔5〕与润滑油有良好互溶性。

〔6〕平安性。

工质应无毒、无刺激性、无燃烧性及爆炸性。

〔7〕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

〔8〕经济性。

要求工质低廉,易于获得。

3、制冷剂是怎样分类的?在压缩式制冷剂中广泛使用的是氨、氟里昂和烃类。

一、按照化学成分,制冷剂可分为五类:无机化合物制冷剂、氟里昂、饱和碳氢化合物制冷剂、不饱和碳氢化合物制冷剂和共沸混合物制冷剂。

〔1〕无机化合物制冷剂:这类制冷剂使用得比拟早,如氨〔NH3〕、水〔H2O〕、空气、二氧化碳〔CO2〕和二氧化硫〔SO2〕等。

对于无机化合物制冷剂,国际上规定的代号为R及后面的三位数字,其中第一位为“7〞后两位数字为分子量。

制冷基础知识

制冷基础知识

制冷基础知识制冷基础知识⼀、制冷术语:什么叫⼯质?凡是⽤来实现热能与机械能的转换或⽤来传递热能的⼯作物质统称为⼯质。

在制冷装置中,不断循环流动以实现能量转换的⼯作物质称为⼯质。

也是制冷系统中完成制冷循环的⼯作介质。

例如:氟利昂、氨、⽔等。

什么叫制冷剂?制冷剂即制冷⼯质,是制冷系统中完成制冷循环的⼯作介质。

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取被冷却对象的热量⽽蒸发,在冷凝器内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空⽓或⽔⽽被冷凝成液体。

制冷机借助于制冷剂的状态变化,达到制冷的⽬的。

什么叫载冷剂?载冷剂也称冷媒是指在间接制冷系统中⽤以传送冷量的中间介质。

载冷剂在蒸发器中被制冷剂冷却后,送到冷却设备中,吸收被冷却物体或环境的热量,再返回蒸发器被制冷剂重新冷却,如此不断的循环,以达到连续制冷的⽬的。

载冷剂传递冷量是依靠显热作⽤,⽽不象别的制冷剂那样依靠蒸发潜热来实现制冷。

例如:空⽓、⽔、盐⽔、有机化合物及其⽔溶液等。

⼆、制冷系统中的⼯作参数的概念1、温度:温度是表⽰物质冷热程度的量度。

常⽤的温度单位(温标)有三种:摄⽒温度、华⽒温度、绝对温度。

1)摄⽒温度(t ,℃):我们经常⽤的温度。

⽤摄⽒温度计测得的温度。

2)华⽒温度(F ,℉):欧美国家常⽤的温度。

3)绝对温标(T,oK):⼀般在理论计算中使⽤。

三种温度单位之间换算:A、华⽒温度F (℉) = 9/5×摄⽒温度t(℃) +32 (已知摄⽒温度求华⽒温度)B、摄⽒温度t (℃)= [华⽒温度F(℉)-32]×5/9 (已知华⽒温度求摄⽒温度)例: F (℉) t (℃)212 10032 05 -150 -17.8C、绝对温标T(oK)= 摄⽒温度t (℃) +273 (已知摄⽒温度求绝对温度)例:t (℃) T(oK)-30 243-10 2630 27330 3032、压⼒(P):在制冷中,压⼒是单位⾯积上所受的垂直作⽤⼒,即压强。

通常⽤压⼒表、压⼒计测得。

1)压⼒的常⽤单位有:Mpa(兆帕),Kpa(千帕),Pa(帕),bar(巴或巴帕),kgf/cm2(平⽅厘⽶公⽄⼒),atm或B0 (即标准⼤⽓压,⼀般看作是:1bar、0.1MPa),at(⼯程⼤⽓压),mmHg(毫⽶汞柱),mmH2O(毫⽶⽔柱)。

制冷剂物性

制冷剂物性

制冷剂物性1. 简介制冷剂是用于制冷和空调系统中的工质,用于从低温区域吸收热量并将其传递到高温区域。

制冷剂的物性是指其在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热力学和传热性质。

这些物性参数对于设计和优化制冷系统非常重要,因此了解制冷剂的物性是制冷领域的基础知识。

2. 制冷剂分类制冷剂通常根据其化学成分和应用特性进行分类。

常见的制冷剂分类如下:2.1. 按照化学成分•氨(NH3)•二氟二氯甲烷(R22)•四氟乙烷(R134a)•异丙醇(R600a)2.2. 按照应用特性•惰性制冷剂:如氮气(N2)和氦气(He),用于超低温制冷。

•非惰性制冷剂:具有较高的潜热和热导率,如氨和Freon系列。

3. 制冷剂的物性参数制冷剂的物性参数主要包括密度、蒸发潜热、热导率和粘度等。

3.1. 密度制冷剂的密度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变化。

密度是制冷剂在给定条件下的质量与体积之比。

密度的大小影响着制冷系统的换热效果和压缩机的工作条件。

3.2. 蒸发潜热蒸发潜热是指在给定温度和压力下,制冷剂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所吸收的热量。

蒸发潜热越大,制冷剂在蒸发过程中吸收的热量越多,故制冷效果也越好。

3.3. 热导率热导率是指制冷剂传导热量的能力。

热导率越高,制冷剂在传递热量时的效率越高。

3.4. 粘度粘度是描述流体内部阻力大小的物性参数。

粘度越大,制冷剂在流动过程中的阻力越大,流动性越差。

4. 不同制冷剂物性的比较不同制冷剂的物性参数有很大差异,下面以氨、R22、R134a和R600a为例进行比较:物性参数NH3 R22 R134a R600a密度(kg/m³)682 1194 133 2.029蒸发潜热(kJ/kg)1374 228 215 373热导率(W/m·K)0.51 0.022 0.083 0.08粘度(Pa·s) 1.5E-4 0.004 1.46E-5 1.4E-5从上表可以看出,不同制冷剂的物性参数差异较大。

常用制冷剂性能对比知识讲解

常用制冷剂性能对比知识讲解

常用制冷剂性能对比常用制冷剂性能对比1.制冷剂R123不在《中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1999年)受控的10种物质之内,R123符合《国家方案》的环保要求。

2.哥本哈根国际《议定书》修正案规定R123可使用到2040年,并且中国目前尚未签署《议定书》哥本哈根修正案。

3.环保制冷剂是指当制冷剂散发至大气层后,对臭氧层的破坏大小和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大小;R134a对臭氧层没有影,但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是R123的十几倍,所以《京都议定书》对R134a也作了限定使用;R123对臭氧层有较小的影响,但对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很小。

4.制冷剂R22、R123、R134a均有毒,有毒与环保是两个不同概念,有毒不等于不环保。

目前家用冰箱和家用空调均大量使R22,而安全性完全有保障。

5.制冷剂R123在离心式制冷机工作时蒸发器为负压,不存在制冷剂向外泄漏的问题。

6.中央空调的用户完全不与制冷剂相接触,根本不存在用户安全问题,与用户接触的是水。

7.中南大学制冷方面的教授对R22、R123和R134a的几点意见:(1)制冷剂的选择与设备生产厂商的技术及设计思路密切相关。

与采用的压缩机型式、热力循环效率、制冷工况、对材料的腐蚀性、与润滑油的相溶性、以及经济性、安全性等有很大关系,可以理解为厂商的“个性”。

(2)有的制冷机组厂家声称采用无氟的制冷剂或如何环保的制冷剂,把冷水机组的销售变成了制冷剂选用的唯一比较,给不太了解制冷剂的用户造成困惑,而忽略了对机组本身的性能参数比较。

(3)目前采用的制冷剂或多或少都含有R22等,是一种混合工质。

(4)另外我国没有承诺何时终止使用R22、R123等制冷剂的时间,关于制冷剂选择的焦虑是没有必要的,用户大可不必把心思花费到考虑选用何种制冷剂上,这些事情应交由设备生产厂商去考虑,因为这些是他们最关心的。

的ODP值作为基准值。

制冷剂的排放会产生全球气候变暖的温室效应,其影响程度用全球变暖潜值(GWP)表示。

制冷剂基础知识

制冷剂基础知识

制冷剂基本特性内容提要:一提到性质,首先就会想到诸如毒性低、不可燃、效率高、价廉。

这些性质当然重要,且还是好的广告卖点。

但选择一种制冷剂用于制冷和空调,要考虑的性质远不止上述这些。

例如,“效率”就可能意味着许多东西,还可能引起误解和混淆。

本章深入研究所谓好制冷剂的各个方面。

多数制冷剂用于蒸气压缩循环。

对循环的基本了解将有助于领会制冷剂问题的复杂性。

概述一提到性质,首先就会想到诸如毒性低、不可燃、效率高、价廉。

这些性质当然重要,且还是好的广告卖点。

但选择一种制冷剂用于制冷和空调,要考虑的性质远不止上述这些。

例如,“效率”就可能意味着许多东西,还可能引起误解和混淆。

本章深入研究所谓好制冷剂的各个方面。

多数制冷剂用于蒸气压缩循环。

对循环的基本了解将有助于领会制冷剂问题的复杂性。

蒸气压缩制冷循环除吸收式制冷机,大多数商用空调系统是基于蒸气压缩循环。

循环过程从空气中收集热量(叫空调器),或从水中收集热量(叫制冷机)。

并向空气排出热量(风冷),或向水中排出热量(水冷)。

甚至可将循环过程作为一个加热器,将热量从冷流体(室外空气)转移到热流体(室内空气),这就是热泵。

以水冷式制冷机举例,制冷机利用蒸气压缩循环使水温下降,并将从冷冻水和压缩机中收集的热量排到另一个水回路,由冷却塔冷却排入大气。

图 1 显示了基本的制冷回路。

回路由以下四个主要部件构成:图1-基本制冷回路蒸发器蒸发器是一个换热器,通过换热过程降低冷冻水的水温,从而取走建筑物的热量。

吸收的热量使制冷剂沸腾,从液体变成气体。

压缩机压缩机装配体由一个主运动部件(一般是电机)和压缩机构成。

压缩机的作用是升高制冷剂气体的压力和温度。

冷凝器和蒸发器一样,冷凝器是一个换热器。

那么,它从制冷剂中取走热量,使水温升高,制冷剂从气体冷凝成液体。

然后冷却水将热量从冷却塔排入大气。

膨胀装置制冷剂冷凝成液体后,流过一个降压装置。

降压装置可能像孔板一样简单,或如电子膨胀阀一样复杂。

制冷剂知识及传热学基础知识

制冷剂知识及传热学基础知识
使用R410A的系统比R22的系统更加紧凑
制冷剂的罐装
R12 白色 R22 绿色 R134a 天蓝色 R407C 中棕色 R410A 玫瑰红
传热学基础知识及在空调中的应用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 传热过程和传热量 传热强化的方法 发生在空调系统中的主要传热过程 空调用换热器中的强化传热技术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
R410A的基本特性
总体来讲,热物理性能比R22优越 冷凝压力比R22高约50% 单位容积制冷量比R22增加约50% 压缩机润滑油需采用聚酯油(Polyol Ester Oil) 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冷凝换热系数高于R22约2-6%, 压力损失低约20-40% 蒸发换热系数比R22高约20-30%
无机化合物制冷剂:R7XXx
R717:NH3 , R718:H2O,R729:air,R744:CO2,R744a:N2O
甲、乙烷系物质的塔系图
制冷剂的替代
制冷剂对环境的影响
对臭氧层的破坏(ODP); 温室效应(GWP)(直接温室效应,间接温室效应)
R12的替代工质
R134a,R290,R600a,R22/R152a
R22的替代工质
R407C, R410A, R417A, CO2
CFC、HCFC类物质禁用时间
根据1995年12月《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国第七次会议决定:
对于CFC类物质
发达国家,1996年1月1日起完全停止生产与消费 发展中国家,最后停用日期为2010年
对于HCFC类物质
发达国家,1996年起冻结生产量,2020年起完全停用 发展中国家,2016年起冻结生产量,2040年完全停用
导热:物体个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时,依靠分子、原子及自 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

制冷原理及基础知识

制冷原理及基础知识

制冷原理及基础知识制冷技术是一种利用机械或其他手段将其中一系统中的热量转移至另一系统中的技术。

制冷的原理是通过创造低温区使得热量从高温区向低温区传递,最终使得低温区的温度降低。

本文将介绍制冷的基础知识,包括空气制冷和液体制冷。

1.空气制冷:空气制冷是常见的一种制冷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空气的物理性质,将空气进行压缩或膨胀,从而实现制冷目的。

空气制冷的循环包括压缩、冷却、膨胀和蒸发四个过程。

首先,通过压缩机将气体压缩,使其温度升高。

然后,通过冷凝器将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却至低温高压的液体。

接下来,通过节流阀膨胀器将高压液体膨胀为低温低压液体。

最后,通过蒸发器将低温低压液体转化为低温低压气体并吸收热量。

2.液体制冷:液体制冷是利用液体的物理性质来实现制冷的方法,常用的液体制冷剂有氨、氟利昂等。

液体制冷的循环包括蒸发、压缩、冷凝和膨胀四个过程。

首先,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自液体转化为气体,吸收周围的热量。

然后,通过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气体压缩为高温高压气体。

接下来,通过冷凝器将高温高压气体冷却至高温高压液体。

最后,通过膨胀阀使高温高压液体变为低温低压液体,并进入蒸发器循环。

3.制冷循环中的关键设备:a.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气体压缩为高温高压气体的设备。

b.冷凝器:将高温高压气体冷却为高温高压液体的设备。

c.膨胀阀:控制制冷剂的流量和压力,使高温高压液体变为低温低压液体的设备。

d.蒸发器:将低温低压液体转化为低温低压气体并吸收热量的设备。

4.制冷剂的选择:制冷剂是制冷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低温下蒸发吸收热量,然后在高温下冷凝放热。

制冷剂的选择需要考虑其热物理性质、化学稳定性和环境友好性等因素。

5.制冷系统的应用:制冷技术广泛应用于空调、冷冻设备、冷藏设备、工业制冷等领域。

其应用可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实现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冷却和冷冻等。

总而言之,制冷技术是一种将热量从高温区传递至低温区的技术。

制冷系统原理及基础知识

制冷系统原理及基础知识

工作原理
蒸发冷凝循环系统,压缩机,冷凝器,制冷剂, 蒸发器,扩散阀
基础知识
选择制冷剂,能效比与能源消耗,维护和保养, 常见故障和解决方法
制冷系统原理及基础知识
工作原理 基础知识
蒸发冷凝循环系统 压缩机 冷凝器 制冷剂 蒸发器 扩散阀
选择制冷剂 能效比与能源消耗 维护和保养 常见故障和解决方法
制冷系统原理及基础知识
制冷系统原理及基础知识
在本节中,我们将介绍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组成部分以及蒸发冷凝循 环系统。还将探讨制冷剂的选择、能效比与能源消耗以及制冷系统的维护和 保养。让我们开始吧!
工作原理
1 蒸发冷凝循环系统
制冷系统的核心是蒸发冷凝循环系统,通过 制冷剂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循环流动来实 现制冷效果。
扩散阀
扩散阀控制制冷剂的流量,使其能够在蒸发器和冷 凝器之间形成合适的压力差。
制冷系统的运行原理
1
冷凝
2
高压气体通过冷凝器冷却成高压液体。
3
蒸发
4
低压制冷剂通过蒸发器吸热变成低压蒸 发汽体。
压缩
压缩机将低压制冷剂气体压缩成高压气 体。
膨胀
高压液体通过扩散阀过渡到低压状态, 形成低压制冷剂。
制冷系统原理及基础知识
2 压缩机
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关键组件,负责将制冷 剂压缩成高压气态,使其能够释放热量。
3 冷凝器
冷凝器将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冷却成 液体,释放热量到外部环境。
4 制冷剂
制冷剂是用于传递热量的介质,常见的制冷 剂包括氟利昂和氨气等。
基础知识
1 制冷剂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制冷剂对于制冷系统的性能和环 保性都非常重要。
1

制冷剂的基础知识

制冷剂的基础知识

制冷剂 使用温度范围 压缩机类型 用途 备注
R717(氨) 中、低温 活塞式、离心式 冷藏、制冰 在普通制冷领域
R11 高温 离心式 空调
R12 高、中、低温 活塞式、回转式、离心式 冷藏、空调 高温为:10-0℃
R13 超低温 活塞式、回转式 超低温
安全性的要求
1 由于制冷剂在运行中可能泄漏,故要求工质对人身健康无损害、无毒性、无刺激作用。
制冷剂的分类
1 在压缩式制冷剂中广泛使用的制冷剂是氨、氟里昂和烃类。按照化学成分,制冷剂可分为五类:无机化合物制冷剂、氟里昂、饱和碳氢化合物制冷剂、不饱和碳氢化合物制冷剂和共沸混合物制冷剂。根据冷凝压力,制冷剂可分为三类:高温(低压)制冷剂、中温(中压)制冷剂和低温(高压)制冷剂。
氨(R717) NH3 17.03 -33.4 -77.7 +132.4 115.2 1.31
R11 CFCL3 137.39 +23.7 -111 +198 44.6 1.17
R12 CF2CL2 120.92 -29.8 -155 +111.5 40.86 1.15
氨(R717)的特性
1 氨(R717、NH3)是中温制冷剂之一,其蒸发温度ts为-33.4℃,使用范围是+5℃到-70℃,当冷却水温度达高30℃时,冷凝器中的工作压力一般不超过1.5MPa。
2 氨的临界温度较高(tkr=132℃)。氨是汽化潜热大,在大气压力下为1164KJ/Kg,单位容积制冷量也大,氨压缩机之尺寸可以较小。
4 氟里昂12(CF2CL2,R12):是氟里昂制冷剂中应用较多的一种,主要以中、小型食品库、家用电冰箱以及水、路冷藏运输等制冷装置中被广泛采用。R12具有较好的热力学性能,冷藏压力较低,采用风冷或自然冷凝压力约0.8-1.2KPa。R12的标准蒸发温度为-29℃,属中温制冷剂,用于中、小型活塞式压缩机可获得-70℃的低温。而对大型离心式压缩机可获得-80℃的低温。近年来电冰箱的代替冷媒为R134a。

知识点一 制冷基础知识_制冷设备维修技术基本功_[共3页]

知识点一 制冷基础知识_制冷设备维修技术基本功_[共3页]

60制冷设备维修技术基本功二、项目基本知识知识点一 制冷基础知识1.制冷的分类根据制冷产生的低温温度不同,通常分为如下3种。

① 普通制冷:制冷温度在−153.15℃(120K )以上。

② 深度制冷:制冷温度在−153.15~−253.15℃之间。

③ 低温和超低温制冷:制冷温度在−253.15℃到接近绝对零度(−273.15℃)之间。

电冰箱和空调器属于普通制冷,普通制冷又分为3个温区。

① 低温区(−100℃以下),主要用于气体液化、气体分离、低温物理、超导等。

② 中温区(−100~+5℃),主要用于食品冷冻、冷藏保鲜、冷藏运输等。

③ 高温区(5~50℃),主要用于空气调节和热泵设备。

2.制冷方法常用的人工制冷方法有4种。

(1)液体汽化法在皮肤上擦些酒精,立刻会有凉感,这是由于低沸点的酒精在常压下挥发,吸收了皮肤的热量。

液体汽化法就是利用常压下沸点较低的液态制冷剂沸腾汽化,吸收周围物体或空间的热量,实现制冷。

在普通制冷范围内主要采用液体汽化法制冷。

液体汽化法又可分为蒸气压缩式制冷、吸收式制冷、蒸气喷射式等。

(2)温差电制冷(又叫半导体制冷)将两种不同的导体连接成闭合环路,两个连接点称为节点,这两种导体的组合称为电偶对。

在环路中接入直流电源,其中一个节点的温度会升高,向外放出热量称为热端,另一个节点的温度会降低,吸收周围热量产生制冷效应称为冷端,如图2-39所示。

改变电源极性冷热端互相变换,即原冷端变为热端,原热端变为端,这种电温差效应称为珀尔帖效应。

金属导体的珀尔帖效应十分微弱,而采用P型半导体和N 型半导体用铜片焊接成电偶对时,如图2-40所示,珀尔帖效应较为显著。

实际应用都采用半导体材料制作电偶对,所以温差电制冷又称半导体制冷。

一个半导体电偶对的制冷能力很小,约为1.163W ,往往将几十对电偶串联而成,将冷端排在一起,热端排在一起,串联组成热电堆,就可获得较大的制冷量,如图2-41所示。

半导体制冷的优点是不需要机械传动部分,体积小,无振动,无噪声,无磨损,运行可靠,维修方便,冷却速度快,无需制冷剂,易于控制。

制冷剂应用知识手册

制冷剂应用知识手册

制冷剂应用知识手册制冷剂应用知识手册目录1.介绍 (4)2.什么是制冷剂 (4)2.1. 制冷剂发展历史 (4)3.常用制冷剂 (5)3.1. 水, R-718 (5)3.1.1. 氨, R-717 (5)3.1.2. 二氧化碳, R-744 (6)3.1.3. 烃类物质 (6)3.1.4. 氯氟碳族(CFC族) (6)3.1.5. 氢氯氟碳族(HCFC族) (6)3.1.6. 氢氟碳族(HFC族) (6)4.何谓好制冷剂? (8)4.1. 概述 (8)4.2. 蒸气压缩制冷循环 (8)4.3. 制冷剂性质 (11)4.3.1. 毒性 (11)4.3.2. 可燃性 (13)4.3.3. 效率 (14)4.3.4. 换热性质 (15)4.3.5. 臭氧消耗潜值(ODP) (15)4.3.6. 全球变暖潜值(GWP) (15)4.3.7. 材料相容性 (16)4.3.8. 冷冻油 (17)4.3.9. 临界点 (18)4.3.10. 温度滑差 (19)4.3.11. 音速 (21)4.3.12. 物理性质 (22)5. 制冷剂化学性质 (22)5.1. 概述 (22)5.2. 无机化合物 (22)5.3. 氟碳族 (22)5.4. 混合物 (23)5.5. 共沸制冷剂 (23)5.6. 非共沸制冷剂 (23)5.7. 烃类物质 (23)5.8. 元素的不同化学性质 (23)6. 制冷剂和制冷系统 (24)6.1. 压缩机 (24)6.2. 换热器 (25)6.3. 管路和压力损失 (25)7. 同温层臭氧消耗 (26)7.1. 臭氧消耗的化学过程 (26)7.2. 为何是在南极出现空洞? (26)7.3. 臭氧消耗展望 (27)8. 蒙特利尔议定书 (27)8.1. 背景 (27)8.2. 淘汰时限 (27)8.3. 美国对CFC族的淘汰方案 (28)8.4. 蒙特利尔议定书对HCFC族的淘汰要求 (28)8.5. 美国的HCFC族淘汰方案 (28)8.5.1. 如果达到限量美国要作什么? (30)8.5.2. 美国规定的HCFC族配给体制 (30)8.6. 加拿大的CFC淘汰方案 (32)8.7. 加拿大的HCFC族淘汰方案 (32)8.8. 欧洲的淘汰方案 (34)8.9. 中国的淘汰方案 (35)8.10. 蒙特利尔议定书和美国对HFC族的态度 (35)9. 制冷剂对气候改变的影响 (35)9.1.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36)9.1.1. 二氧化碳水平的变化 (36)9.2. 制冷剂的直接与非直接影响 (37)9.3. TEWI (37)9.3.1. 制冷剂排放 (37)9.3.2. 能量消耗 (38)10. 京都议定书 (38)10.1. 背景 (38)10.2. 京都议定书要求 (38)10.3. 目标气体 (39)10.4. 二氧化碳接收器 (39)10.5. 二氧化碳排放贸易 (39)10.6. 清洁发展机制 (39)10.7. 发展中国家 (39)10.8. 蒙特利尔议定书和京都议定书的关系 (40)11. 制冷剂展望 (40)11.1. 水(R-718) (40)11.2. 氨(R-717) (40)11.3. 二氧化碳(R-744) (40)11.4. 丙烷(R-290) 和异丁烷(R-600a) (41)11.5. R-134a (41)11.6. R-22的替代 (41)11.7. R-407C (42)11.8. R-410A (42)11.9. R-123的替代 (42)12.结论 (43)13.专题文章 (44)1.介绍CFC制冷剂曾经被认为对人类和这个行星是安全的,但在1980年代中期人们发现,正在严重地破坏地球的生态。

制冷技术基础知识

制冷技术基础知识

制冷技术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制冷原理: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热,通过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等
热力设备进行压缩、放热、节流,实现对制冷循环中制冷剂状态的变化,达到制冷或制热的目的。

2.制冷剂:制冷剂是制冷循环中的工作物质,它能够在制冷循环中不断循环流动,实现吸热和放热
的过程。

常见的制冷剂有氨、氟利昂、丙烷等。

3.制冷系统: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等主要部件。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
热量,经过压缩机的压缩,将热量排出到冷凝器中,再通过节流阀减小压力,使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再次吸收热量,如此循环往复实现制冷效果。

4.制冷设备:制冷设备包括各种类型的空调、冰箱、冷库等。

不同类型的制冷设备适用于不同的场
合和需求,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制冷设备。

5.制冷应用:制冷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如食品加工、医药、化工等。

通过制冷技术可以实现
对物质温度的调控,达到保存、加工、使用的目的。

总之,制冷技术是现代工业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技术,它能够实现对物质温度的调控,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氢制冷剂基础知识(一)制冷剂概述制冷剂概述制冷剂概述制冷剂概述1、什么是制冷剂?答: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它是在制冷系统中不断循环并通过其本身的状态变化以实现制冷的工作物质。

空调制冷中主要是采用卤代烃制冷剂,其中不含氢原子的称为氯氟烃(CFC),含氢原子的称为氢氯氟烃(HCFC),不含氯原子的称为氢氟烃(HFC)。

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收被冷却介质(水或空气等)的热量而汽化,在冷凝器中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空气或水而冷凝。

它的性质直接关系到制冷装置的制冷效果、经济性、安全性及运行管理,因而对制冷剂性质要求的了解是不容忽视的。

2、对制冷剂性质有哪些要求?(1)环保性要求工质的臭氧消耗潜能值(ODP)与全球变暖潜能值(GWP)尽可能小,以减小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及引起全球气候变暖。

(2)具有优良的热力学特性具有优良的热力学特性以便能在给定的温度区域内运行时有较高的循环效率。

具体要求为:临界温度高于冷凝温度、与冷凝温度对应的饱和压力不要太高、标准沸点较低、流体比热容小、绝热指数低、单位容积制热量较大等。

(3)具有优良的热物理性能具体要求为:较高的传热系数、较低的粘度及较小的密度。

(4)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要求工质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保证在最高工作温度下工质不发生分解。

(5)与润滑油有良好互溶性。

(6)安全性。

工质应无毒、无刺激性、无燃烧性及爆炸性。

(7)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

(8)经济性。

要求工质低廉,易于获得。

3、制冷剂是怎样分类的?在压缩式制冷剂中广泛使用的是氨、氟里昂和烃类。

一、按照化学成分,制冷剂可分为五类:无机化合物制冷剂、氟里昂、饱和碳氢化合物制冷剂、不饱和碳氢化合物制冷剂和共沸混合物制冷剂。

(1)无机化合物制冷剂:这类制冷剂使用得比较早,如氨(NH3)、水(H2O)、空气、二氧化碳(CO2)和二氧化硫(SO2)等。

对于无机化合物制冷剂,国际上规定的代号为R及后面的三位数字,其中第一位为“7”后两位数字为分子量。

如水R718...等。

(2)氟里昂(卤碳化合物制冷剂):氟里昂是饱和碳氢化合物中全部或部分氢元素(CL)、氟(F)和溴(Br)代替后衍生物的总称。

国际规定用“R”作为这类制冷剂的代号,如R22...等。

又有人称之为氟利昂的。

(3)饱和碳氢化合物制冷剂:这类制冷剂中主要有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和环状有机化合物等。

代号与氟里昂一样采用“R”,这类制冷剂易燃易爆。

如R50、R170、R290...等。

(4)不饱和碳氢化合物制冷剂:这类制冷剂中主要是乙烯(C2H4)、丙烯(C3H6)和它们的卤族元素衍生物,它们的R后的数字多为“1”,如R113、R1150...等。

(5)共沸混合物制冷剂:这类制冷剂是由两种以上不同制冷剂以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共沸混合物,这类制冷剂在一定压力下能保持一定的蒸发温度,其气相或液相始终保持组成比例不变,但它们的热力性质却不同于混合前的物质,利用共沸混合物可以改善制冷剂的特性。

如R500、R502...等。

二、根据冷凝压力,制冷剂可分为三类:高温(低压)制冷剂、中温(中压)制冷剂和低温(高压)制冷剂。

高温、中温及低温制冷剂:根据制冷剂常温下在冷凝器中冷凝时饱和压力Pk和正常蒸发温度T0的高低,一般分为三大类:(1)低压高温制冷剂。

适用于空调系统的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中。

(2)中压中温制冷剂。

如R717、R12、R22等,这类制冷剂一般用于普通单级压缩和双级压缩的活塞式制冷压缩机中。

(3)高压低温制冷剂。

如R13(CF3Cl)、R14(CF4)、二氧化碳、乙烷、乙烯等,这类制冷剂适用于复迭式制冷装置的低温部分或-70℃以下的低温装置中。

4、空调制冷剂对环境有什么影响空调制冷剂对环境有什么影响空调制冷剂对环境有什么影响空调制冷剂对环境有什么影响?空调制冷剂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另一方面是使全球气候变暖的温室效应。

在卤代烃中,随着氯原子数的增加,其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就愈严重,因此,CFC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最严重,HCFC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程度相对较小,HFC不破坏臭氧层。

制冷剂对臭氧层的破坏程度用破坏臭氧层潜值(Ozone depletion potentia,简称ODP)表示。

制冷剂的排放会产生全球气候变暖的温室效应,其影响程度用全球变暖潜值(Global warming potential,简称GWP)表示。

5、制冷剂发展历史是如何划分的?制冷剂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30年到1930年,主要采用NH3、CO2、H2O等作为制冷剂,它们有的有毒,有的可燃,有的效率低,用了约100年的时间。

第二阶段,从1930年到1990年,主要采用CFCs和HCFCs制冷剂,使用了约60年。

第三阶段,从1990年至今,进入了以HFCs(含氟烃)为主的时期。

6、常用汽车空调制冷剂有哪些?(1)氟利昂-12(代号:R12)R12为烷烃的卤代物,学名二氟二氯甲烷。

它是我国中小型制冷装置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中压中温制冷剂。

是一种无色、透明、没有气味,几乎无毒性、不燃烧、不爆炸,很安全的制冷剂。

R12的标准蒸发温度为-29.8℃,冷凝压力一般为0.78~0.98MPa,凝固温度为-155℃,单位容积标准制冷量约为288kcal/m3。

R12只有在空气中容积浓度超过80%时才会使人窒息。

但与明火接触或温度达400℃以时,则分解出剧毒的光气。

R12能与任意比例的润滑油互溶且能溶解各种有机物,但其吸水性极弱。

因此,在小型氟利昂制冷装置中不设分油器,而装设干燥器。

同时规定R12中含水量不得大于0.0025%。

R12对一般金属不腐蚀,但能腐蚀镁及含镁超过2%的铝镁合金。

它对天然橡胶和塑料有膨润作用,系统中不能用一般天然橡胶作密封垫片,而应采用丁腈橡胶或氯乙醇等人造橡胶。

R12的渗透性很强,甚至铸件的极细缝隙,螺纹接合处等都可能泄漏,因此要求机器的密封性要良好。

否则,会造成密封垫片的膨胀引起制冷剂的泄漏。

由于R12在大气中分解后释放出的氯原子对臭氧层具有破坏作用,导致大气中臭氧浓度下降及形成臭氧空洞危害地球环境。

根据蒙特利尔协议,发达国家1996年开始停止使用包括R12在内的CFC系列制冷剂,发展中国家在2000年基本停止使用CFC系列制冷剂,到2030年将全面停止使用HCFC系列制冷剂。

因此,必须开发适合汽车空调系统的制冷剂R12的替代品。

目前,有两种物质可作为R12的替代物应用于汽车空调。

一是R134A(四氟乙烷),二是碳氢化合物。

(2)R134A(四氟乙烷)R-134A制冷剂,别名R134A、HFC134A、HFC-134A、由于R-134A属于HFC类物质(非ODS物质Ozone-depleting depleting Substances)——因此完全不破坏臭氧层,是当前世界绝大多数国家认可并推荐使用的环保制冷剂,也是目前主流的环保制冷剂,广泛用于新制冷空调设备上的初装和维修过程中的再添加,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中低温环保制冷剂。

其主要特点是:不含氯原子;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物理性能与CFCl2比较接近,所以制冷系统的改型比较容易;传热性能比CFCl2好,制冷剂的用量可大大减少。

HFC134A和CFCl2有相近的蒸发压力并且ODP值为零,GWP 值仅0.29,且无明显毒性(长期慢性毒性试验仍在进行中)。

由于R134A 良好的综合性能,使其成为一种非常有效和安全的CFC-12的替代品。

目前R134A已商品化,广泛地应用于制冷空调中,尤其是成功地用于汽车空调。

这是因为一是由于R-134A特性使然,二是通过选择单一的冷媒,可以避免制冷剂经过胶皮软管时组成发生变化,目前全球生产的R-134a制冷剂中50%用于汽车空调,由于汽车空调的特殊工况,一般情况下每两年就要加注一次制冷剂。

2006年中国新车消费R-134A约6550吨,维修用量约2950吨,合计9500吨,同比增长25%,约占R-134A消费总量的56%。

由此可见中国汽车空调市场是巨大的,对制冷剂的需求也是巨大的。

根据欧盟已通过的含氟温室气体控制法规的要求,自2017年1月1日起,欧盟将禁止新生产的汽车空调使用GWP值大于150的制冷剂,由于现在使用的R-134A的GWP值为1300,故将被禁用;在2011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的6年间,在用汽车空调将按比例逐步淘汰GWP值大于150的制冷剂;自2017年1月1日起,将禁止所有汽车空调使用GWP值大于150的制冷剂。

因而,汽车空调使用低GWP值的制冷剂成为趋势和必然。

(3)R600a(异丁烷)碳氢制冷剂臭氧层的破坏和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世界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由于制冷空调广泛采用CFC与HCFC类物质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以及产生温室效应,使全世界的这一行业面临严重的挑战。

CFC与HCFC的替代已成为当前国际性的热门话题。

国际普遍认为:21世纪将是天然制冷工质的世纪。

各国都在积极跟踪,注意天然工质的研究开发。

在各种天然制冷剂中,烷烃(又称碳氢化合物,缩写HC).是引起各国科学家注意的天然制冷工质,并对它的应用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烷烃:“鲨鱼”牌HCR-22,丙烷(R290),异丁烷(R600a)正丁烷(R600),是从自然界获得的成分之一.具有零臭氧耗损值(ODP)和极低的温室效应值(GWP).欧洲是发展烷烃制冷剂应用于家用电器最早的地区.世界绿色和平组织也积极推荐碳氢化合物作为替代的制冷工质,德国AEG公司于1990年开始对碳氢制冷剂的研究,进行一系列试验表明异丁烷(R600a)用于冰箱永久替代氟利昂(CFC).欧洲地区特别是德国90%以上的冰箱使用R600a作为制冷剂.世界各国也逐步扩大使用R600a制冷剂我国目前的冰箱也大部分都使用R600a. 7、制冷剂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总得来说,制冷剂的发展趋势应该满足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并且推动其进一步发展。

根据可持续发展中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的核心要求,制冷剂的发展方向有两个:一个是环保。

使用绿色环保的制冷剂已经是大势所趋,绿色环保制冷剂可以是合成的,也可以是天然的,虽然合成的环保制冷剂也对臭氧不会造成破坏,但从地球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来看天然制冷剂是最理想的选择,因为天然制冷剂本来就是地球生态系统中存在的,无论是使用还是排放到环境中,取之于自然回之于自然,对环境的影响比合成制冷剂都小的多,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天然制冷剂必将大有发展。

一直以来制冷剂的替代研究工作也是沿着环保的方向发展的,并且已经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2003年9月为纪念“国际臭氧层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国际气象组织在巴黎发表了由37个国家250名专家联合作出的关于大气臭氧层状况的评估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