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必备简答题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教育知识与能力小学完整版ppt课件

教育知识与能力小学完整版ppt课件

题量 20
3 2 1(六选一) 26
单题分值 2 10 20 40
总分值 40 30 40 40 150分
.
3
问题三:重难点?
模块
题量
单选(20个) 简答(3个) 材料分析(2个) 教学设计(1个)
总分值
1.教学基础
8.8个
1.4个
0.5个
2.学生指导
7个
1个
0.4个
3.班级管理
0.75个
0.6个
.
11
2.教育调查法
• 1.问卷法 • 2.访谈法 • 3.查阅法和填表法
.
12
3.教育实验法
• 过程: • 实验的准备阶段 • 实验的实施阶段 • 实验结果的总结评价阶段
.
13
4.个案法 5.历史法 6.比较法
.
14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 1.客观性原则 • 2.系统性原则 • 3.创新性原则 • 4.教育性原则 • 5.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 一、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保证 • 二、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 三、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 • 四、同伴互助——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法 • 五、课题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载体 • 六、专业人士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条件 • 七、网络远程研修——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平台 • 八、教师成长记录袋——教师专业发展的不断动力
.
23
学习的基本理论
• 1.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 2.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 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 4.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 5.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 6.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 7.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 8.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及答案必背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及答案必背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及答案必背1、简述课程评价的概念及功能。

课程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课程系统对课程实施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

课程评价具有诊断、反馈、区分、强化和发展的功能。

2、简述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及其意义。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这些学习方式的意义在于:(1)自主学习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自身学习的责任感。

(2)合作学习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3)探究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3、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以下是一些建议:(1)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2)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活动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发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了解学习的目的和作用,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4)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和肯定,通过肯定和鼓励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4、简述班级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班级管理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

班级管理的原则有:以人为本、公正平等、整体优化、注重个性等。

班级管理的方法有:制度管理、目标管理、民主管理、质量管理等。

在班级管理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同时也要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必背题一、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人的智力、品德和体质的活动。

它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种教育机构和形式,对受教育者进行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教育和培养,使其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面授课件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面授课件

3.《小学教归专业标准(试行)》中的基本理念: (1)学生为本。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 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为小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以促 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2)师德为先。热爰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 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 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4.《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1)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 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 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2)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课堂练习】 1.如何处埋班级突发事件。 2.如何组织和培养优秀班集体。
(四)人物理论类 1.常见问法:“简述xxx的理论” 2.答题技巧:“三段论”
第一段:该理论的代表人物 第二段:该理论的主要观点 第三段:该理论的理论影响
【经典真题】 (2017年上半年真题)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参考答案】
师能主动关注不积极的学生,使学生获得了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体现了此点。 其次,教师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应尊重、赞赏学生。材料中,教师并没有粗鲁地要
求学生分享作文,而是轻言细语地征询学生的意愿,使学生感觉到了老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识到学生是一个发展的人、独 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坚持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 坚持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教会学生学习”“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关注 人”。

小学教资《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

小学教资《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

小学教资《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11.为什么说教育(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1)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们施加影响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是在受经过专门训练和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影响较系统、全面和深刻。

教育的主导作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教育的主导作用的发挥依赖于一些外部因素:教育自身的状况;依赖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依赖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依赖于社会发展的状况,包括生产力水平、科技发展、社会环境、社会文化传统和民族心态以及公民整体素质等。

22.影响学制建立的依据?(1)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学制的建立提供了基础。

(2)社会经济、政治制度。

在阶级社会,学制(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具有明显的阶级性。

(3)本国民族历史文化传统。

(4)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在确定教育目的、学制和培养目标时必须从受教育者的实际出发,对于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青少年儿童提出不同的要求。

(5)本国学制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每个国家的学制都有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在建立新学制时,既不能脱离本国学制的历史沿革也不能忽视吸收其他国家学制改革的有益经验。

33.试阐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全人发展”理念。

“全人发展”理念体现了教育的平等性、大众化和个性化,即教育机会均等,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具体表现在:(1)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2)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3)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4)为了学生的个体发展。

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承认学生是发展的、有潜力的、有差异的人,是活泼的、具有独立个性的人。

教育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

44.试阐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整理1.pptx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整理1.pptx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无 止 境
51. 教育具有哪些社会属性? 52.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53. 简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54. 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制约性。 55. 为什么说教育救国论是错误的? 56. 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57. 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哪些规律? 58. 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59. 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60. 教育功能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61.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有哪些? 62. 教育学的发展经过了哪几个阶段? 1 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2)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完 成学习任务 3)指导学生课余生活,关心学生身体健康 4)组织学生采纳家劳动和其他 社会劳动 5)指导本班班委会、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 6)作好家长工作,争取社会有关 方面的配合 7)评定学生操行。 2.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方法有哪些?1)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 作好个别教育工作 4)同家庭和社会教育密切配合,同意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5)作好班 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3.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有哪些主要方法?1)观察法,这是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 2) 问卷法,可分封闭性问卷和开放性问卷两种 3)谈话法 4)实验法 5)调查法 6)访问 法 7)测量法 8)考核法 9)书面材料分析法 4.班主任如何作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1)正确对答后进生,关心热爱后进生 2) 弄清情况,分析原因,了解症结,对症下药 3)培养学习兴趣 4)抓反复,反复抓
学无止 境
1 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 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3. 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有哪些主要方法? 4. 班主任如何作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5. 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6. 简述德育的重要意义 7. 中小学德育的具体任务有哪些? 8. 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具体内容。 9. 简述德育过程和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区别。 10. 德育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柯循? 11. 我国普通学校应贯彻的德育原则有哪些? 12. 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13. 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哪些? 14. 德育工作的新形式有哪些? 15. 教学过程有哪些特点? 16. 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 17. 教学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8.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19. 班级授课有哪些优缺点? 20. 上好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21.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22. 简述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 23. 简述国外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 24. 简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教育知识与能力小学完整版ppt课件

教育知识与能力小学完整版ppt课件
• 1,要与学校的规章制度相配合 • 2,要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 • 3,各种制度的内容要明确具体 • 4,要经过班级全体成员的充分讨论 • 5,制定的班级制度,要有相对的稳定性
民主管理方法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重要)
• 1.民主管理班级,可以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 2,民主管理可以使学生从小受到民主的熏陶,有利于养成民主的作风。
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 1、优秀生的教育工作 • 2、中等生的教育工作 • 3、后进生的教育工作
操行评定步骤
• 1、学生自评 • 2、小组评议 • 3、班主任评价 • 4、信息反馈
班主任的基本素质
• 1、思想道德素质 • 2、知识能力素质 • 3、心理素质 • 4、身体素质
班级活动特点
• 1、学生参与的自主性 • 2、活动内容的丰富性 • 3、活动形式的多样性 • 4、活动时间的伸缩性 • 5、辅导力量的多方面性
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 1.学科专业素养 • 2.文化素养 • 3.教育专业素养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各个阶段
• 一、三阶段发展论 • 1.关注生存阶段 • 2.关注情境阶段 • 3.关注学生阶段 • 二、五阶段发展论 • 新手、进步中的新手、胜任型、能手、专家 • 三、原型发展论
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
• 1、陈述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 • 2、程序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 • 3、策略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
三、教学措施的设计
• 1、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 • 2、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 • 3、教学结构的设计
• 1、重规范制度管理而轻人性化管理 • 2、重课堂教学管理而轻课外活动管理 • 3、重封闭性管理而轻开放性管理 • 4,、重经验型管理而轻科学性管理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必背资料说解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必背资料说解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必背资料说解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1.古代小学教育的特点(1)教育具有鲜亮的等级性,统治者掌控着证券,能别能同意教育和同意啥样的教育,是由其社会地位所决定的;(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知识的有用性别被重视,要紧学习的是儒家经典和一些伦理道德规范;(3)教育过程是经过对儿童管制、灌输来举行的,别思考结合儿童的身心进展特点,过分注重经典的识记和背诵,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

2. 近现代中国小学教育的进展特征(1)逐步明确了小学教育为一般教育、义务教育的性质;(2)学制改革逐渐向世界其他国家靠近,采纳修业年限为6年的“4—2”学制;(3)逐步明确小学教育是为培养合格公民打基础的教育;(4)从小学堂到小学校都有公立和私立两类。

3. 我国小学教育取得的成绩有哪些?(1)小学教育普及率稳步上升;(2)全面推进素养教育;(3)教师队伍建设日趋完善;(4)办学体制走向多元化;(5)课程改革别断深化。

4. 简述小学教育的特点(1)教育对象的特别性;(2)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具体包含社会进展层面的基础性、个体进展层面的基础性、课程内容层面的基础性;(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5. 学校治理的基本内容(1)思想品德教育治理;(2)教务行政治理;(3)教学工作治理;(4)总务工作治理。

6. 学校治理的常用办法(1)行政治理办法;(2)法律、法规治理办法;(3)经济治理办法;(4)思想教育办法;(5)数理统计办法。

7. 教育的构成要素(1)教育者;(2)受教育者;(3)教育妨碍。

8. 简述教育的属性(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①教育的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具永恒的现象。

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教育就存在。

②教育的历史性教育的历史性表如今,在别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别同的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基本上各别相同的。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版完整版2-精品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版完整版2-精品

第三章:小学班级管理 1、班级和班集体 2、班级管理 3、班级活动 4、少先队活动 5、课外活动 5、班主任
第四章:学科知识 1、小学语文 2、小学数学
第五章: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与教案 2、小学综合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 3、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整合
第六章:教学实施 1、教学概述 2、教学过程 3、小学教学原则 4、小学教学方法 5、小学教学组织形式
第七章: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 2、教学反思
第一章:教育基础
一、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前教育学时期) 1、 西方世界的教育萌芽
毕达哥拉斯:《金言》(古希腊) 柏拉图:《理想国》、《美诺篇》(古希腊) 亚里斯多德:《政治学》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古罗马)
一、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词源
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说明:我国 最早将“教”和“育”连用的是孟子。 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夸美纽斯说:教育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斯宾塞:教育是为完美的成人生活做准备。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
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学” 与现代意义上的“学”的含义的差别:
2、教育的定义的理解 (1)描述了教育的实践特性。 (2)把教育看作是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两
个耦合的过程。 (3)强调教育的“活力性”,教育在个体的社会化
和社会的个性化过程中起“促进”和“加速”的作用。 (4)强调教育行为发生需要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
文化等背景。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1)传统文化中“学”的目的不是获取知识,而是 明了事理;
(2)学的方法是内省而非外烁 (3)学的内容为历史与道德,不含科学技术 (4)学的主体包括每一个人,不局限于儿童与成人。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最全优质PPT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最全优质PPT
(2)1995年通过的《教育法》,以法律形式规定 了我国的基本教育制度: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 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实行 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3)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提出我国义 务教育的学制主要有“六三制”和“五中小学系统的形式有两条基本途径:一 是自上而下的发展,二是自上而下的发展,并由 此产生了三种学制类型。 (1)双轨制;(2)单轨制;(3)分支制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分析
题型 单项选择题 简答题 材料分析题 教学设计题 合计
分值 40分 30分 40分 40 150分
题量 20题 3题 2题 2题(选做题) 27题
单位分值 2分/题 10分/题 20分/题 40分/题
第一章 小学教育基础
一、教育与教育学 二、小学教育 三、教育科学研究 四、教师专业发展
制度化教育: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意味着教育 制度化的形成。
非制度化教育: “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 之内”
学制考点汇总
1.旧中国的学制 学制是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的 阶段的产物,具有完 整体系的学制是以现代学制的出现为标志。 (1)1902年颁布的“壬寅学制” 中国首次颁布的第 一个但并未实施的学制。主要抄袭 ,公布于壬寅年 ,故称之。 (2)1903年颁布的“癸卯学制”第一个颁布并实施 的学制,规定男女不许同校,轻视女子教育,体现了 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特点。
第一节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 6.学制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 教育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 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 (2)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 则。
7.学制形式上的发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必备简答题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以及小学阶段课程的特点:全民性、义务性、全面性;课程特点是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一)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1加强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二)教育目的的主要内容及精神实质主要内容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精神实质: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强调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及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1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2、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3、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

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加强课程与社会联系、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结合、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高中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等。

三、简述小学德育的途径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3、劳动4、少先队活动5、班主任工作四、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方法1、行政方法2、法律方法3、教育方法4、经济方法5、学术方法五、小学班级管理的方法1、制度管理法2、民主管理法3、学生自主管理法4、情感沟通法5、目标管理法六、小学班级管理的原则1民主性2、整体性3、高效性七、怎样设计教育研究方案?1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2、选择研究对象3、分析研究变量4、形成研究方案。

八、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环节1、研究的构思与设计2、研究的组织与实施3、成果的分析与总结九、教育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4、教育性原则十、小学生的卫生保健应该注意哪些方面?(1) 保持正确姿势,组织适当的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2) 保护牙齿,培养儿童良好的用餐习惯。

(3) 眼和耳的卫生保健。

⑷保持合理的营养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5)注意用脑卫生。

十一、常用的小学教学方法有哪些?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十二、沟通在学校的管理作用传递信息、控制、激励、情感交流十三、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心理辅导.十四、布鲁巴奇的反思方法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十五、教学原则定义及有哪几个原则?注意事项答: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原则:1、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弓I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知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直观教具可分为两类:一是实物直观;二是模象直观。

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教师用语言作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能够给学生以感性的知识。

2、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要求,这是“启发”一词的来源。

《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要求,阐明了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激励、启发。

苏格拉底在教学中重视启发,他善于用启发式来激励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正确答案,即著名的“产婆术”,教师在引导学生探求知识过程中起着助产的作用。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是启发的首要问题,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激发学生主动性、欲望和兴趣,汇集和发展为推动学习的持久动力。

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发扬教学民主。

3、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要求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4、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记》强调“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否则“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循序渐进的“序”,包括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学生生理节律的发展之序,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和认识活动本身之序,是四种顺序的有机结合。

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②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最早见于朱熹的概括“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德智体发展的特点,各学科学习的情况与成绩,有何兴趣、爱好与擅长以及不足之处,然后有目的的因材施教。

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十六、教学方法答: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

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等。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谈话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

谈话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

一、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第一,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第二,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

第三,要善于启发诱导。

第四,要做好归纳、小结。

二、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方法。

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2、讲授要注意启发;3、讲究语言艺术。

三、运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做好演示前的准备;(2)用以演示的对象要有典型性;(3)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4)通过演示,使所有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

四、运用练习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2、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3、严格要求。

五、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

(2)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

(3)要做好讨论小结。

十七、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答: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历史上还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和道尔顿制等。

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1)有利于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系统的传授知识。

(4)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的质量班级授课制的缺点:(1)主要表现在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而且学生主要接受现成的知识成果,其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

(2)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3)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一定的限制,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决定。

学生的动手机会少,实践性不强,缺乏独立性。

(4)教学内容、时问和进程的程序化,难以容纳更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难以创新。

(5)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将某些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人为地分割,以适应“课”的要求,使教学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

十八、课堂教学总结的基本方法是什么?答:归纳总结式结束、比较异同式结束、练习检测式结束、悬念式结束、活动式结束、拓展延伸式结束、表扬激励式结束。

十九、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是什么?答:主体参与策略、合作探究策略、知情融合策略、个性发展策略二十、简述课堂教学的常用方法。

(1)讲授式的教学方法。

(2)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

(3)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方法。

(4)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

二一、小学班主任的作用?答:第一、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第二,班主任是校长、教导主任的有力助手。

第三,班主任是各任课教师的协调者。

第四,班主任是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者。

二二、小学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

1)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2)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3)指导学生课外、校外生活和活动。

4)管理班集体,指导少先队工作。

5)协调各任课教师的工作。

二三、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包括哪些方面?答:(一)了解学生匚)组织和培养班集体(三)建立学生档案(四)个别教育(五)班会活动(六)协调各种教育影响(七)操行评定(八)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二四、班级活动的特点。

答:自愿性、自主性、差异性、广泛性、灵活性二五、简述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⑴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⑵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二六、组织班级活动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2、针对性原则3、易操作原则4、整体性原则5、创新性原则6多样性原则二七、班级活动的形式。

1、论理式班队活动2、交流式班队活动3、文艺式班队活动4竞赛式班队活动5、纪念式班队活动6实践式班队活动二八、小学教育研究的内涵,方法,特征,类型。

内涵:教育科学研究是研究者借助教育理念,以有价值的教育现象或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应的科研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教育规律的创造性认识活动。

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历史法、比较法、个案法特征:继承性、创新性、系统性、控制性类型:按研究目的分(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综合性研究);按研究的功能分(发展性研究、评价性研究、预测性研究);按研究的对象分(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按使用的方法(历史研究、描述研究、比较研究、实验研究、理论研究)二九、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