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脑炎防治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型脑炎防治方案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经蚊子传播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在人或动物间传播。该病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而且部分人留有严重后遗症、终生致残,是严重危害人民身心健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一、病原学特征:

乙脑病原体是黄病毒科的一种嗜神经病毒,病毒颗粒为球形,直径40nm,乙脑病毒对不耐热,56℃30分钟,100℃2分钟或37℃48小时均可灭活,病毒对酸、脂溶剂敏感,对低温和干燥的抵抗力较强。乙脑病毒的抗原性较稳定。该病毒对各种常用消毒剂敏感,用5%碳酸溶液或5%来苏尔与病毒接触1分钟即可灭活。

二、流行病学:

乙脑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国除青海、新疆、西藏外,全国各地均有流行。自然界中许多家畜、家禽及野生动物均可感染乙脑病毒,成为本病的传染源。猪由于其高的感染率、较长的病毒血症期、较高的血内病毒滴度成为本病最主要的传染源,而人感染后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本病主要由蚊虫叮咬、吸血而传播。主要传播蚊种为三带喙库蚊,其次为淡色库蚊、中华按蚊等。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隐性受染相当普遍。流行地区人群往往多次隐性感染而产生持久的免疫力,故发病多为无免疫力的儿童。病后可产生持久免疫力,再次发病者极少见。我国乙脑主要发生在7、8、9三个月(约占全年病例的90%)。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在已流行过的地区,发病主要在10岁以下儿童,3~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近年来,由于儿童广泛接受预防接种,成人和老年人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乙脑潜伏期4~21天,一般10~14天。多数人被带毒蚊子叮咬后,表现为隐性感染。部分人仅表现为轻微的上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只有少数人因感染较重而发生脑炎。乙脑临床的基本症候群为发热、头痛、呕吐、嗜睡、颈强直、肌紧张及各种病理反射,部分病人可表现惊厥、昏迷、呼吸衰竭及循环衰竭等。典型病例可有以下病程经过。

1、初热期起病急骤,体温迅速上升达39~40℃。头痛为此期的主要表现,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倦怠及嗜睡等。持续约3~4天。

2、极期病程第4~10天,主要表现为:(1)高热:多数在39~40℃以上。热度愈高,持续时间愈长则病情愈重。(2)意识障碍:为本病的主要症状,从嗜睡至深度昏迷不等。(3)惊厥或抽搐:是病情较重的表现,特别是小儿重症病人多见。反复发作或持续不止者,一般预后不良。(4)脑膜刺激征及颅内高压表现:患者常表现为颈项强直、克氏征及布氏征阳性。颅内高压表现为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血压升高、脉搏变慢等。婴幼儿仅有前囟隆起。(5)呼吸衰竭:为本病最严重的表现,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多发生于深度昏迷的病人。其中以中枢性呼吸衰竭为主。(6)循环衰竭:仅少数病人可出现循环衰竭。

3、恢复期在此期病人体温2~5天内降至正常,神志逐渐清醒,一般2周左右康复。

(二)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断标准

疑似病例:在乙脑流行地区、乙脑流行季节(多在7、8、9三个月),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嗜睡、颈抵抗、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确诊病例:

1、曾在疫区有蚊虫叮咬史。

2、高热昏迷、肢体痉挛瘫痪、脑膜刺激征及大脑锥体束受损(肌张力增高、巴彬斯基征阳性)。

3、高热、昏迷、抽搐、狂躁进而呼吸衰竭、循环衰竭而死亡。

4、从脑组织、脑脊液或血清中分离到乙型脑炎病毒。

5、脑脊液或血液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6、恢复期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升高或急性期抗体阴性、恢复期血清抗体阳性。

临床诊断:

疑似病例加1和2或1+2+3并除外细菌性脑膜脑炎。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4或5或6。

四、疫情处理及控制措施

(一)疫情处理

1、个案调查:应在临床收治的医院对乙脑患者进行个案调查,填写个案调查表(见附件一),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检验结果、流行病学史及接种乙脑疫苗的情况进行确诊。

2、特异性检验:采集血清或脑脊液标本,于24小时内送至省卫生防疫站。经特异性乙脑病毒核酸扩增或乙脑病毒抗体检查,对疫情进行最终核实。

3、疫源地调查:在病人发病前的居住地进行。疫源地的情况,包括病人居住的环境、防蚊措施、居室周围的积水面积、蚊虫的多少、家中饲养牲畜情况。根据蚊虫的飞行距离不超过1000米,确定疫源地的范围。

(二)防控措施:

1 、开展以防蚊灭蚊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要特别注意搞好外来人口集居地、建筑工地民工居住地、农村人口居住地环境卫生工作,切断乙脑传播途径。尽快在疫源地内采取灭蚊、防蚊措施,以降低蚊密度,减少感染机会,防止疫情扩散。灭蚊、防蚊措施包括填平周围坑洼,及时清除粪便污水,管理好水源,消除蚊虫孳生地,扑打、烟熏或药杀室内成蚊,以降低蚊密度,减少感染机会,防止疫情扩散。

2、加强动物传染源管理,搞好家禽、家畜棚舍的环境卫生。

3、做好乙脑疫苗应急接种工作,对当年应注射疫苗但漏种的儿童补种乙脑疫苗。

4、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和多种宣传形式,开展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防病知识的正面宣传。教育群众加强个人防护,改变室外露宿的习惯,合理使用蚊帐, 避免蚊子叮咬,搞好环境卫生,减少蚊子孳生地。

5、开展健康人群抗体监测和猪乙脑自然感染率监测工作。

赶场中心卫生院公卫科

二0一四年六月二十一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