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综合知识:德育过程的一般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过程的一般规律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德育一直是考试的重点,尤其是德育过程、德育原则和德育模式等内容。主观题和客观题均会出现,考试出现频率较高。今天河北华图老师就“德育过程的一般规律”这个知识点为大家详细分析一下,希望能为正在备考的考生提供借鉴。
一、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知即道德认知,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包括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两个方面。道德认知是品德形成的基础。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作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道德情感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实现知行转化的催化剂。意即道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道德行为所做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道德意志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行即道德行为,是通过实践或练习形成的,实现道德认识、情感,以及由道德需要产生的道德行为动机定向及外部表现。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
培养品德心理因素的过程或顺序,一般来说,是沿着知、情、意、行的内在顺序,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向前发展的。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我们不必恪守一种开端或一般教育程序,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选择多种开端,多种教育程序。
(二)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德育是把道德内化为品德,又把品德外化为道德行为的过程。实现这种转化必须通过内部的思想矛盾斗争。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必须依赖于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任何外界的教育和影响,都必须通过学生思想状态的变化,经过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才能发生作用,促使学生品德的真正形成。
(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与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接受外界教育影响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通过活动和交往表现出来。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源泉,教育性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首先,这是由人类认识规律所决定的。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进步,要使德育适应社会的需求,就需要在德育内容、手段、方法等方面不断地加以调整、补充。其次,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通过长期的训练、积累才能实现。最后,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各种思想观念的斗争长期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必然会反映到学生思想中来,这就决定了德育过程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坚持不懈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世界观尚未形成,思想很不稳定,加上现代社会影响因素的日益复杂化,因此在品德发展中会出现时高时低,甚至倒退的反复现象。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反复,绝不是简单、机械地重复,而是螺旋式的不断深化,注入了新的内容,带有逐步提高的性质。
二、考点解剖
(一)考查知情意行的含义。(客观题)
(二)考查知情意行的地位。道德认知是品德形成的基础,道德情感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道德意志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客观题)
(三)考查知情意行的顺序。品德培养的过程不一定按照知情意行的顺序,可以有多种开端。(客观题)
(四)德育过程的一般规律。(简答题)
(五)能够根据具体情境辨析是哪一条规律。(客观题)
三、真题示例
1.一名小学生决心改掉上课迟到的缺点,但冬天一到,他又迟迟不肯起床,结果还是频频迟到,要对该生进行教育,应着重强化其()。
A.道德情感
B.道德意志
C.道德行为
D.道德认识
答案:B
2.衡量学生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要素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
C.道德行为
D.道德情感
答案:C
3.有什么样的道德认识,就一定有什么样的道德行为。(×)
4.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应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
5.简答题:德育过程的一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