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14力学实验
2020年高考物理二轮热点专题训练----《力学试验》(解析版)
2020年高考物理二轮热点专题训练----《力学试验》1.在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使质量为m =1.00 kg 的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选取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如图所示.O 为第一个点,A 、B 、C 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连续点中的三个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 打一个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取9.80 m/s2.则:(1)根据图上所得的数据,应取图中O 点到________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从O 点到(1)问中所取的点,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 p =________J ,动能增加量ΔE k=________J(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3)若测出纸带上所有各点到O 点之间的距离,根据纸带算出各点的速度v 及物体下落的高度h ,则以v 22为纵轴,以h 为横轴画出的图象是下图中的________.【解析】(1)B 点速度可由v B =h OC -h OA2T求出,故选取O 点到B 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2)ΔE p =mgh OB ≈1.88 J ,v B =h OC -h OA 2T ,ΔE k =ΔE k B =12mv 2B ≈1.84 J.(3)由mgh =12mv 2,可知v 22=gh ,故v 22-h 图象应为过原点的直线,斜率k =g .【答案】(1)B (2)1.88 1.84 (3)A2.1.某同学通过下述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步骤: ①将弹簧秤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木板上,使其轴线沿竖直方向.②如图所示,将环形橡皮筋一端挂在弹簧秤的秤钩上,另一端用圆珠笔尖竖直向下拉,直到弹簧秤示数为某一设定值时,将橡皮筋两端的位置标记为O 1、O 2,记录弹簧秤的示数F ,测量并记录O 1、O 2间的距离(即橡皮筋的长度l ).每次将弹簧秤示数改变0.50 N ,测出所对应的l ,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③找出②中F=2.50 N时橡皮筋两端的位置,重新标记为O、O′,橡皮筋的拉力记为F O O′.④在秤钩上涂抹少许润滑油,将橡皮筋搭在秤钩上,如图所示.用两圆珠笔尖成适当角度同时拉橡皮筋的两端,使秤钩的下端达到O点,将两笔尖的位置标记为A、B,橡皮筋OA段的拉力记为F OA,OB段的拉力记为F OB.完成下列作图和填空:(1)利用表中数据在图坐标纸上画出Fl图线,根据图线求得l0=________cm.(2)测得OA=6.00 cm,OB=7.60 cm,则F OA的大小为________N.(3)根据给出的标度,在图中作出F OA和F OB的合力F′的图示.(4)通过比较F′与________的大小和方向,即可得出实验结论.【答案】(1)见解析图甲10.0(9.8、9.9、10.1均正确)(2)1.80(1.70~1.90均正确)(3)见解析图乙(4)F OO′【解析】(1)作出Fl图象,如图甲所示,求得直线的横截距即为l0,可得l0=10.0 cm(2)可计算橡皮筋的劲度系数k=FΔx=2.50.05N/m=50 N/m若OA=6.00 cm,OB=7.60 cm,则橡皮筋的弹力为F1=kΔx1=50×(6.00+7.60-10.00)×10-2 N=1.80 N则此时F OA=F1=1.80 N(3)F OB=F OA=1.80 N,两力的合力F′如图乙所示.(4)F OO′的作用效果和F OA、F OB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F′是F OA、F OB两个力的合力,所以通过比较F′和F OO′的大小和方向,可得出实验结论.3.为验证“拉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某同学到实验室找到下列器材:长木板(一端带定滑轮)、电磁打点计时器、质量为200 g的小车、质量分别为10 g、30 g和50 g的钩码、细线、学生电源(有“直流”和“交流”挡).该同学进行下列操作:A.组装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B.将质量为200 g的小车拉到打点计时器附近,并按住小车C.选用50 g的钩码挂在拉线的挂钩P上D.释放小车,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打出一条纸带E.在多次重复实验得到的纸带中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b)所示F.进行数据采集与处理请你完成下列问题:(1)进行实验时,学生电源应选择用________挡(选填“直流”或“交流”).(2)该同学将纸带上打出的第一个点标为“0”,且认为打“0”时小车的速度为零,其后依次标出计数点1、2、3、4、5、6(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如图(b)所示.该同学测量出计数点0到计数点3、4、5的距离,并标在图(b)上.则在打计数点4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如果将钩码的重力在数值上当作小车所受的拉力,则在打计数点0到4的过程中,拉力对小车做的功为________J,小车的动能增量为________J.(取重力加速度g=9.8 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由(2)中数据发现,该同学并没有能够得到“拉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增量”的结论,且对其他的点(如2、3、5点)进行计算的结果与“4”计数点相似.你认为产生这种实验结果的主要原因有(写出两条即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使用交流电源;(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0.1 s ,得:v 4=x 352T =0.185-0.0690.2m/s =0.58 m/s ,在打计数点0到4的过程中,拉力对小车做的功为:W =mgx 04=0.05×9.8×0.12 J≈0.059 J ; 小车的动能增量为:ΔE k =12Mv 24=12×0.2×0.582 J≈0.034 J ;(3)该实验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一是钩码重力大小并不等于绳子拉力的大小,设绳子上拉力为F ,对小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Ma①对钩码有:mg -F =ma ②F =Mm +Mmg ,由此可知当M ≫m 时,钩码的重力等于绳子的拉力,显然该实验中没有满足这个条件;另外该实验要进行平衡摩擦力操作,否则也会造成较大误差.【答案】(1)交流(2)0.58 5.9×10-2 3.4×10-2(3)①小车质量不满足远大于钩码质量 ②没有平衡摩擦力 ③没考虑钩码动能的增加 4.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弹射装置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出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一部分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出小球的直径为d ,并在A 点以速度v A 竖直向上抛出;另一部分同学团结协作,精确记录了小球通过光电门B 时的时间为Δt ,用刻度尺测出光电门A 、B 间的距离为h .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完成下列问题:(1)小球在B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 (2)小球从A 点到B 点的过程中,动能减少量为________;(3)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若等式____________成立,就可以验证机械能守恒(用题目中给出的物理量符号表示).【答案】(1)d Δt (2)12mv 2A -12md 2Δt 2(3)gh =12[v 2A -d 2Δt2]【解析】(1)小球在B 点的瞬时速度大小v B =dΔt.(2)小球从A 点到B 点,动能的减小量ΔE k =12mv 2A -12mv 2B =12mv 2A -12md 2Δt 2.(3)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为mgh ,若mgh =12mv 2A -12md 2Δt 2.即gh =12[v 2A-d 2Δt2],机械能守恒.5.如图甲为某同学用力传感器去探究弹簧的弹力和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情景.用力传感器竖直向下拉上端固定于铁架台的轻质弹簧,读出不同拉力下的标尺刻度x 及拉力大小F (从电脑中直接读出).所得数据记录在下列表格中: 拉力大小F /N 0.45 0.69 0.93 1.14 1.44 1.69 标尺刻度x /cm57.0258.0159.0060.0061.0362.00(1)从图乙读出刻度尺上的刻度值为________cm ;(2)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丙坐标纸上作出F 与x 的关系图象;(3)由图象求出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 、弹簧的原长为________cm.(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析】(1)由图可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0.1 cm ,故读数为63.60 cm ; (2)根据表中数据利用描点法得出对应的图象如图所示;(3)由胡克定律可知,图象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则可知k=1.690.62-0.552≈24.85 N/m;图象与横坐标的交点为弹簧的原长,则可知,原长为55.2 cm.【答案】(1)63.60(63.55~63.65)(2)如图(3)24.85(24.80~24.90)55.2(55.0~55.5)6.某同学利用图所示装置,验证以下两个规律:①两物块通过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接,沿绳分速度相等;②系统机械能守恒.P、Q、R是三个完全相同的物块,P、Q用细绳连接,放在水平气垫桌上.物块R与轻质滑轮连接,放在正中间,a、b、c是三个光电门,调整三个光电门的位置,能实现同时遮光,整个装置无初速度释放.(1)为了能完成实验目的,除了记录P、Q、R三个遮光片的遮光时间t1、t2、t3外,还必需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A.P、Q、R的质量MB.两个定滑轮的距离dC.R 的遮光片到c 的距离HD.遮光片的宽度x(2)根据装置可以分析出P 、Q 的速度大小相等,验证表达式为________;(3)若要验证物块R 与物块P 的沿绳分速度相等,则验证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 (4)若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g ,则验证系统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CD (2)t 1=t 2 (3)t 3t 1=2H4H 2+d 2(4)gH =x 22t 23+x 22t 22+x 22t21【解析】(1)为了能完成实验目的,除了记录P 、Q 、R 三个遮光片的遮光时间t 1、t 2、t 3外,还必需测量的物理量有:两个定滑轮的距离d ;R 的遮光片到c 的距离H ;遮光片的宽度x ;故选B 、C 、D.(2)根据装置可以分析出P 、Q 的速度大小相等,根据v =xΔt 可知,验证表达式为t 1=t 2.(3)P 经过遮光片时的速度v P =x t 1;R 经过遮光片时的速度v R =xt 3,若要验证物块R 与物块P 的沿绳分速度相等,则需验证v R cos θ=v RHH 2+(d 2)2=v P ,整理可得t 3t 1=2H 4H 2+d 2.(4)验证系统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为mgH =12mv 2P +12mv 2Q +12mv 2R ,其中v P =xt 1,v Q=x t 2,v R =x t 3,联立解得gH =x 22t 23+x 22t 22+x 22t 21. 7.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放置、贴有白纸的木板上固定有两个轻质小滑轮,细线AB 和OC 连接于O 点,细线AB 绕过两滑轮,D 、E 是细线与光滑滑轮槽的两个切点.在细线末端A 、B 、C 三处分别挂有不同数量的相同钩码.设所挂钩码个数分别用N 1、N 2、N 3表示.挂上适当数量的钩码,当系统平衡时进行相关记录.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进行多次实验.(1)下列关于本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有________.a.需要利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b.∠EOD不宜过大c.两滑轮的轴心不必处于同一条水平线上d.每次实验都应使细线的结点O处于同一位置(2)每次实验结束后,需要记录的项目有N1、N2、N3的数值和________.(3)该同学利用某次实验结果在白纸上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结果处理图,则根据你对本实验的理解,要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还需对该图作出如下完善:________.【解析】(1)用钩码的个数可以代表拉力的大小,因此不需要测量钩码的质量,故a错误;∠EOD若太大,导致其合力较小,增大了误差,故∠EOD不宜过大,故b正确;只要便于记录通过滑轮的力的方向即可,两滑轮的轴心不必处于同一条水平线上,故c正确;该题应用了物体的平衡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不需要每次实验都使细线的结点O处于同一位置,故d错误.(2)为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必须作受力图,所以先明确受力点,即标记结点O的位置,其次要作出力的方向并读出力的大小,最后作出力的图示,因此从力的三要素角度出发,要记录钩码的个数和记录OC、OD和OE三段细线的方向.(3)本实验是要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故应将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出的合力,与真实的合力进行比较而去判断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出的结果是否正确,由图乙可知,要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还需要过O点作出与F OC等大反向的力F′.【答案】(1)bc(2)OC、OD、OE三段细线的方向(3)过O点作出与F OC等大反向的力F′8.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利用传感器设计实验:如图甲所示,将质量为m、直径为d的金属小球在一定高度h由静止释放,小球正下方固定一台红外线计时器,能自动记录小球挡住红外线的时间t,改变小球下落高度h,进行多次重复实验.此方案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方便快捷.(1)用螺旋测微器测小球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则小球的直径d =________mm ; (2)为直观判断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应作下列哪一个图象________; A.h -t 图象 B.h -1t 图象C.h -t 2图象D.h -1t2图象(3)经正确的实验操作,小明发现小球动能增加量12mv 2总是稍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mgh ,你认为增加释放高度h 后,两者的差值会________(填“增大”“缩小”或“不变”).【答案】(1)17.806(17.804~17.808均可) (2)D (3)增大【解析】(1)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d =17.5 mm +30.6×0.01 mm =17.806 mm(2)减小的重力势能若全部转化为动能,则有mgh =12mv 2,小球通过计时器时的平均速度可近似看做瞬时速度,故v =d t ,联立可得h =12g (d t )2,故作h -1t2图象,D 正确.(3)由于实验中存在空气阻力,所以发现小球动能增加量12mv 2总是稍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mgh ,若增加释放高度h ,则阻力做功增大,系统损失的机械能增加,所以两者的差值会增大.9.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 ,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五个点A 、B 、C 、D 、E ,测出A 点距起点O 的距离为s 0=19.00 cm ,点A 、C 间的距离为s 1=8.36 cm ,点C 、E 间的距离为s 2=9.88 cm ,g 取9.8 m/s 2,测得重物的质量为m =1 kg.(1)下列做法正确的有________.A .图甲中两限位孔必须在同一竖直线上B .实验前,手应提住纸带上端,使纸带竖直C .实验时,先放开纸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D .数据处理时,应选择纸带上距离较近的两点作为初、末位置(2)选取O 、C 两点为初、末位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重物减少的重力势能是________J ,打下C 点时重物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根据纸带算出打下各点时重物的速度v ,量出下落距离s ,则以v 22为纵坐标、以s 为横坐标画出的图象应是下面的________.(4)重物减少的重力势能总是略大于增加的动能,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解析】(1)图甲中两限位孔必须在同一竖直线上,实验前手应提住纸带上端,并使纸带竖直,这是为了减小打点计时器与纸带之间的摩擦,选项A 、B 正确;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放开纸带,选项C 错误;数据处理时,应选择纸带上距离较远的两点作为初、末位置,以减小长度的测量误差,选项D 错误.(2)重物减少的重力势能为ΔE p =mg(s 0+s 1)=2.68 J ,由于重物下落时做匀变速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任意时间段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知,打下C点时重物的速度为v C =s 1+s 24T=2.28 m/s. (3)物体自由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可以得出mgs =12mv 2,即gs =12v 2,所以v 22-s 图线应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选项C 正确.(4)在实验过程中,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的摩擦阻力、空气阻力是存在的,克服阻力做功损失了部分机械能,因此实验中重物减小的重力势能总是略大于增加的动能.【答案】(1)AB(2)2.68 2.28(3)C(4)重物受到空气阻力(或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存在阻力)10.在用“落体法”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小明选择一条较为满意的纸带,如图甲所示.他舍弃前面密集的点,以O为起点,从A点开始选取纸带上连续点A、B、C……,测出O到A、B、C……的距离分别为h1、h2、h3…….电源的频率为f.(1)为减少阻力对实验的影响,下列操作可行的是________.A.选用铁质重锤B.安装打点计时器使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C.释放纸带前,手应提纸带上端并使纸带竖直D.重锤下落中手始终提住纸带上端,保持纸带竖直(2)打B点时,重锤的速度v B为________.(3)小明用实验测得数据画出的v2-h图象如图乙所示.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4)另有四位同学在图乙的基础上,画出没有阻力时的v2-h图线,并与其比较,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答案】(1)ABC (2)(h 3-h 1)f 2(3)打下O 点时重锤速度不为零 (4)B 【解析】(1)为了减小阻力的影响,实验时重锤选择质量大一些的,体积小一些的,故A 正确;安装打点计时器使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从而减小阻力的影响,故B 正确;释放纸带前,手应提纸带上端并使纸带竖直,可以减小阻力,故C 正确;重锤下落过程中,手不能拉着纸带,故D 错误.(2)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知,B 点的瞬时速度v B =h 3-h 12T=(h 3-h 1)f 2. (3)图线不过原点,h =0时,速度不为零,可知打下O 点时重锤速度不为零.(4)不论有无阻力,释放点的位置相同,即初速度为零时,两图线交于同一点,故B 正确,A 、C 、D 错误.11.如图1、图2所示分别为甲、乙两位同学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他们在气垫导轨上安装了一个光电门B ,滑块上固定一宽度为d 的窄遮光条,由数字计时器可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甲同学直接用细线跨过定滑轮把滑块和钩码连接起来(如图1),乙同学把滑块用细线绕过定滑轮与力传感器相连,传感器下方悬挂钩码(如图2),每次滑块都从A 处由静止释放.图1图2(1)实验时应先调节气垫导轨下面的螺钉,使气垫导轨水平,在不增加其他实验器材的情况下,如何判定调节是否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时,两同学首先将滑块从A 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B 的时间Δt ,若要得到滑块的加速度,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乙两位同学通过改变钩码的个数来改变滑块所受的合外力,甲同学在实验时还需要测量记录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乙同学在实验时需要记录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乙同学在完成实验时,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____.(填选项前字母)A.应使滑块质量远大于钩码和力传感器的总质量B.应使A位置与光电门间的距离适当大些C.应将气垫导轨调节水平D.应使细线与气垫导轨平行【解析】(1)实验前应调节导轨水平.具体办法是在不挂钩码时,滑块能在任意位置静止不动.(2)两种情况下,滑块在导轨上均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滑块的初速度为零,到达光电门的瞬时速度v=dΔt,利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v2=2ax可知,只要测出A位置与光电门间的距离L即可求得滑块的加速度.(3)甲同学所做实验中滑块(设质量为M)和钩码所受的合外力等于钩码的重力mg,mg=(M+m)a,所以甲同学还需要测量所挂钩码的质量m和滑块的质量M,在实验时,为了尽量减小实验误差,应满足条件m≪M;乙同学所做实验中,力传感器测出的力就是细线对滑块的真实拉力设为T,可直接读出,所以需要记录传感器的读数.(4)力传感器测出的力就是细线对滑块的真实拉力,不存在系统误差,无需满足滑块质量远大于钩码和力传感器的总质量;测量距离时,适当增大测量距离可以减小测量误差;实验时要满足气垫导轨水平且细线与导轨平行.【答案】(1)在不挂钩码时,滑块应能在任意位置静止不动(2)A位置与光电门间的距离L(3)所挂钩码的质量m和滑块的质量M m≪M传感器的读数(4)A12.某学生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实验时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下端挂钩码,每增加一只钩码均记下对应的弹簧伸长的长度x,数据记录如表所示.(1)根据表中数据在图甲中作出F -x 图线;(2)根据F -x 图线可以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 ;(3)估测弹簧弹力为5 N 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________ J.(4)一位同学做此实验时得到如图乙所示的F -x 图线,说明此同学可能出现了哪种错误?________.【答案】(1)见解析图 (2)50 (3)0.25 (4)已超出了弹簧的弹性限度【解析】(1)根据描点法可得出对应的F -x 图象,如图所示;(2)根据胡克定律可知,图象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则可知k =70.14N/m =50 N/m (3)根据图象的性质以及W =Fx 可知,图象与横坐标围成的面积表示弹力所做的功,根据功能关系可知,等于弹簧的弹性势能,故E p =12×5×0.099 5 J≈0.25 J ; (4)由图可知,当力达到某一值时,图象发生了弯曲,说明此时已超出了弹簧的弹性限度.13.物理兴趣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测量一铁块与一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时,该小组的同学首先将待测定的长木板水平固定,将另一长木板倾斜固定,两长木板间用一小段光滑的轨道衔接,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铁块由距离水平面h 高度处由静止释放,经测量在粗糙的长木板上滑行的距离为x 时速度减为零,如果保持斜面的倾角不变,改变铁块释放的高度,并测出多组数据,忽略铁块与倾斜的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现以h 为横坐标、x 为纵坐标,则由以上数据画出的图象的特点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实际中铁块与倾斜的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是不可忽略的,为了测定铁块与两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该小组的同学逐渐地减小斜面的倾角,每次仍将铁块由静止释放,但每次铁块释放位置的连线为竖直方向,将释放点与两长木板的衔接点的水平间距记为L .将经过多次测量的数据描绘在x -h 的坐标系中,得到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则铁块与倾斜的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________,铁块与水平的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________.(结果用图中以及题干中的字母表示)【解析】(1)对铁块运动的全程,运用动能定理有:mgh -μmgx =0,得到:x =1μ·h ,故x -h 图象是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2)对铁块运动的全程,运用动能定理有:mgh -μ1mg cos θ·x 1-μ2mgx =0(θ为斜面的倾角)由几何关系得到:L =x 1cos θ得到:x =1μ2·h -μ1μ2·L 图线的延长线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a ,0)和(0,-b )1μ2=b a (斜率),-μ1μ2·L =-b (截距) 解得μ1=a L ,μ2=a b【答案】(1)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2)a L a b14.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时保持小车(含车中重物)的质量M不变,细线下端悬挂钩码的总重力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力F,用打点计时器测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1)关于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实验前应调节滑轮高度,使滑轮和小车间的细线与木板平行B.平衡摩擦力时,在细线的下端悬挂钩码,使小车在线的拉力作用下能匀速下滑C.每次改变小车所受的拉力后都要重新平衡摩擦力D.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后释放小车(2)图乙为实验中打出纸带的一部分,从比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标出连续的5个计数点A、B、C、D、E,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迹未标出,测出各计数点到A点间的距离.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 B=___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 m/s2.(3)改变细线下端钩码的个数,得到a-F图象如图丙所示,造成图线上端弯曲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答案】(1)AD(2)0.3160.93(3)随所挂钩码质量m的增大,不能满足M≫m.【解析】(1)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否则拉力不会等于合力,故A正确;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小车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不应悬挂钩码,故B 错误;由于平衡摩擦力之后有Mg sin θ=μMg cos θ,故tan θ=μ.所以无论小车的质量是否改变,小车所受的滑动摩擦力都等于小车的重力沿斜面的分力,改变小车所受的拉力,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故C错误;打点计时器要“早来晚走”即实验开始时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待其平稳工作后再释放小车,而当实验结束时应先控制小车停下再停止打点计时器,故D正确;(2)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 ,则纸带上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T =5×0.02 s =0.1 s.根据Δx =aT 2可得:x CE -x AC =a (2T )2,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a =x CE -x AC 4T 2=0.163 6-0.063 2-0.063 20.04m/s 2=0.93 m/s 2 B 点对应的速度:v B =x AC 2T =0.063 20.2m/s =0.316 m/s ; (3)随着力F 的增大,即随所挂钩码质量m 的增大,不能满足M ≫m ,因此图线上端出现弯曲现象.15.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将木板水平固定在桌面上,木板左端固定挡板上连接一轻质弹簧,长木板上A 、B 两点安装有光电门,滑块放在长木板上,靠近轻质弹簧.(1)用游标卡尺测出挡光片的宽度,读数如图乙所示,则挡光片的宽度d =________ mm.(2)在滑块上装上挡光片,用手推动滑块向左移动压缩弹簧,将弹簧压缩到适当的程度松手,滑块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向右滑去,滑块离开弹簧后分别通过A 、B 两点的光电门,与光电门相连的计时器分别记录下滑块上挡光片通过A 、B 两点光电门的时间Δt 1和Δt 2,则滑块通过A 点的速度为________,通过B 点的速度为________(用物理量的字母表示).(3)通过改变滑块压缩弹簧的程度大小进行多次实验,测出多组滑块通过A 点和B 点的速度v A 和v B ,作出v 2A -v 2B 图象,若图象与v 2A 轴的交点为a ,重力加速度为g ,要求出动摩擦因数,还需要测出________,若此需要测出的物理量用x 表示,则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用题中给出的字母表示).【答案】(1)2.60 (2)d Δt 1 d Δt 2 (3)AB 间的距离 a 2gx【解析】(1)主尺读数为2 mm ,游标尺读数为12,由图知该游标尺为二十分度的卡尺,精度为0.05 mm ,故测量结果为:d =2 mm +12×0.05 mm =2.60 mm.(2)根据公式v =x t 可知:A 点的速度为v A =d Δt 1,B 点的速度为v 2=d Δt 2.。
(最新原创)2021年高考二轮复习物理学案- 力学实验附答案和解释 (2)
(最新原创)2021高考二轮复习物理考案(14)力学实验一、选择题1. 某同学利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发现单摆静止时摆球重心在球心的正下方,他仍将师雪清从悬点到球心的距离当作摆长L,通过改变摆线的长度,测得6组L和对应的周期T,画出L一T2图线,然后在图线上选取A、B两个点,坐标如图所示。
他采用恰当的数据处理方法,则计算师雪清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应为g= 。
请你判断该同学得到的实验结果与摆球重心就在球心处的情况相比,将。
(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师雪清2. 一水平放置的圆盘绕过其圆心的竖直轴匀速转动。
盘边缘上固定一竖直的挡光片。
盘转动时挡光片从一光电数字计时器的光电门的狭缝中经过,如图1 所示。
图2为光电数字计时器师雪清的示意图。
光源A中射出的光可照到B中的接收器上若A、B间的光路被遮断,显示器C上可显示出光线被遮住的时间。
师雪清挡光片的宽度用螺旋测微器测得,结果如图3所示。
圆盘直径用游标卡尺测得,结果如图4所示。
由图可知,(l)挡光片的宽度为_____________mm。
(2)圆盘的直径为_______________cm。
(3)若光电数字计时器所显示的时间为50.0 ms,则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为_______弧度/ 师雪清秒(保留3位有效数字)。
3.某实验小组拟用如图1所示装置研究滑块的运动.实验器材有滑块、钩码、纸带、米尺、带师雪清滑轮的木板,以及由漏斗和细线组成的单摆等.实验中,滑块在钩码作用下拖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同时单摆垂直于纸带运动方向摆动,漏斗漏出的有色液体在纸带带下留下的痕迹记录了漏斗在不同时刻的位置.①在图2中,从纸带可看出滑块的加速度和速度方向一致.②用该方法测量滑块加速度的误差主要来源有:、(写出2个即可). 师雪清4. 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实验装置如图,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
24.2020届高考物理专题能力训练14 力学实验
专题能力训练14力学实验(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1.(10分)(2018·全国卷Ⅰ)如图甲所示,一弹簧上端固定在支架顶端,下端悬挂一托盘;一标尺由游标和主尺构成,主尺竖直固定在弹簧左边;托盘上方固定有一能与游标刻度线准确对齐的装置,简化为图中的指针。
现要测量图甲中弹簧的劲度系数。
当托盘内没有砝码时,移动游标,使其零刻度线对准指针,此时标尺读数为1.950 cm;当托盘内放有质量为0.100 kg的砝码时,移动游标,再次使其零刻度线对准指针,标尺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cm。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0 m/s2,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3.77553.7解析:①主尺读数3.7 cm,即37 mm,游标第15刻度与主尺对齐,所以总读数为37mm+15×120mm=37.75 mm=3.775 cm;②由F=kΔx得k=FΔx =mgx2-x1=0.100×9.8(3.775-1.950)×10-2N/m≈53.7 N/m。
2.(14分)(2019·全国卷Ⅱ)如图甲所示,某同学设计了测量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
所用器材有:铁架台、长木板、铁块、刻度尺、电磁打点计时器、频率50 Hz的交流电源、纸带等。
回答下列问题:甲(1)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用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θ、重力加速度g 和铁块下滑的加速度a表示)。
(2)某次实验时,调整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使θ=30°。
接通电源,开启打点计时器,释放铁块,铁块从静止开始沿木板滑下。
多次重复后选择点迹清晰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
图中的点为计数点(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
重力加速度取9.80m/s2。
可以计算出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位)。
乙答案:(1)gsinθ-agcosθ(2)0.35解析:(1)对铁块受力分析得mg sin θ-μmg cos θ=ma所以μ=gsinθ-agcosθ。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教案(14个专题)上
专题1“双基”篇所谓“双基”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就是能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的知识.只有掌握了“双基”,才谈得上能力的提高,才谈得上知识和能力的迁移.综合分析近几年的高考物理试卷不难看出,虽然高考命题已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但每年的试卷中总有一定数量的试题是着重考查学生的知识面的,试卷中多数试题是针对大多数考生设计的,其内容仍以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内涵及外延的判断和应用为主.只要考生知道有关的物理知识,就不难得出正确的答案.以2003年我省高考物理试卷为例,属于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和简单应用考查的试题,就有15题,共90分,占满分的60%.如果考生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掌握得好,把这90分拿到手,就已大大超过了省平均分.许多考生解题能力差,得分低,很大程度上与考生忽视对物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关,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或不全面,就会在解题时难以下手,使应得的分白白丢失. 如果说,我们要求学生高考时做到“该得的分一分不丢,难得的分每分必争”,那么,就要先从打好基础做起,抓好物理基本知识和规律的复习.复习中,首先要求学生掌握概念、规律的“内涵”(例如内容、条件、结论等),做到“理科文学”,对概念、规律的内容,该记该背的,还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其次,要掌握概念和规律的“外延”,例如,对机械能守恒定律,如果条件不满足,即重力或弹力以外的其他力做了功,系统的机械能将如何变化?等等.有一些情况我的感受特别深,一是有些试题看似综合性问题,而学生出错的原因实质是概念问题.二是老师以为很简单的一些概念问题,学生就是搞不清,要反复讲练.下面,就高中物理复习中常遇到的一些基本概念问题,谈谈我的看法.我想按照高中物理知识的五大板块来讲述.一些共同性的概念和规律:1.不能简单地从数学观点来理解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一个物理量与另一个物理量成正比或反比的说法).2.图线切线的斜率.3.变加速运动中,合力为零时,速度最大或最小.一、力学●物体是否一定能大小不变地传力?例1:两物体A 和B ,质量分别为m 1和m 2,互相接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对物体A 施以水平的推力F ,则物体A 对物体B 的作用力等于 ( B )A .112m F m m + B .212m F m m + C .F D .21m F m 拓展:如图,物体A 叠放在物体B 上,B 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 、B质量分别为m A =6kg ,m B =2kg ,A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开始时水平拉力F =10N ,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45N的过程中,则 ( D )A .只有当拉力F <12N 时,两物体才没有相对滑动B .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N 时,开始相对滑动C .两物体间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D .两物体间始终没有相对运动●力、加速度、速度间的关系——拓展至与机械能的关系例2:如图所示,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伸长时恰好到达O 点.将质量为m (视为质点)的物体P 与弹簧连接,并将弹簧压缩到A 由静止释放物体后,物体将沿水平面运动并能到达B 点.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不能忽略,则关于物体运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A .从A 到O 速度不断增大,从O 到B 速度不断减小B .从A 到O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从O 到B 速度不断减小C .从A 到O 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从O 到B 加速度不断增大D .从A 到O 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从O 到B 加速度不断增大拓展1:(1991年)一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落在直立于地面的轻弹簧上,如图所示.在A 点,物体开始与弹簧接触,到B 点时,物体速度为零,然后被弹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 .物体从A 下降到B 的过程中,动能不断变小B .物体从B 上升到A 的过程中,动能不断变大C .物体从A 下降到B ,以及从B 上升到A 的过程中,速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D .物体在B 点时,所受合力为零●矢量的合成或分解 1.认真画平行四边形例3: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 、OB 、OC 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如图所示,其中OB 是水平的,A 端、B 端固定.若逐渐增加C 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 ( C )A .必定是OAB .必定是OBC .必定是OCD .可能是OB ,也可能是OA2.最小值问题例4:有一小船位于60m 宽的河边,从这里起在下游80m 处河流变成瀑布.假设河水流速为5m/s ,为了使小船能安全渡河,船相对于静水的速度不能小于多少?3.速度的分解——孰合孰分?例5: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物体A 通过定滑轮用细线与玩具汽车B 相连,汽车向右以速度v 作匀速运动,当细线OA 、OB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β时,物体A 移动的速度为 ( D )A .v sin αcos βB .v cos αcos βC .v cos α/cos βD .v cos β/cos α●同向运动的物体,距离最大(或最小)或恰好追上时,速度相等(但不一定为零). 例6: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放有长为L 的长木板C ,在C 上左端和距左端s 处各放有小物块A 和B ,A 、B 的体积大小可忽略不计,A 、B 与长木板C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A 、B 、C 的质量均为m ,开始时,B 、C 静止,A 以某一初速度v 0向右做匀减速运动,设物体B 与板C 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A OBAB(1)物体A 运动过程中,物块B 和木板C 间的摩擦力.(2)要使物块A 、B 相碰,物块A 的初速度v 0应满足的条件. ●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及其推论的应用——注意条件例7:已知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第5s 末的速度为10m/s ,则该物体 ( BD )A .加速度一定为2m/s 2B .前5s 内位移可能为25mC .前10s 内位移一定为100mD .前10s 内位移不一定为100m●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 注意公式2r GMm F =①和r mv F 2=②中r 的含义. 例8:今年10月15日9时,中国自行研制的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从酒泉航天发射场升空,10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绕地球沿椭圆轨道Ⅰ运行,如图.(1)当飞船进入第5圈后,在轨道Ⅰ上A 点加速,加速后进入半径为r 2的圆形轨道Ⅱ.已知飞船近地点B 距地心距离为r 1,飞船在该点速率为v 1,求:轨道Ⅱ处重力加速度大小.(2)飞船绕地球运行14圈后,返回舱与轨道舱分离,返回舱开始返回.当返回舱竖直向下接近距离地球表面高度h 时,返回舱速度约为9m/s ,为实现软着落(着地时速度不超过3m/s ),飞船向下喷出气体减速,该宇航员安全抗荷能力(对座位压力)为其体重的4倍,则飞船至少应从多高处开始竖直向下喷气?(g =10m/s 2)●惯性、离心运动和向心运动例9:如图(俯视图)所示,以速度v 匀速行驶的列车车厢内有一水平桌面,桌面上的A 处有一小球.若车厢中的旅客突然发现小球沿图中虚线从A 运动到B ,则由此可判断列车 ( A )A .减速行驶,向南转弯B .减速行驶,向北转弯C .加速行驶,向南转弯D .加速行驶,向北转弯 例10:卫星轨道速度的大小及变轨问题.●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冲量或功例11:关于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B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可以是不同种性质的力C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所做功的代数和一定为零D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冲量的矢量和一定为零●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1.内涵——条件及结论2.对表达式的理解3.外延例12:对于由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定律可以表达为Δp 1=-Δp 2.对此表达式,沈飞同学的理解是: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时,一个物体增加了多少动量,另一AB个物体就减少了多少动量.你同意沈飞同学的说法吗?说说你的判断和理由(可以举例说明).例13:总质量为M的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行驶.现同时向前后水平抛出质量相等的两个小球,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相等,则小车的速度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1.内涵——条件及结论2.外延——重力(若涉及弹性势能,还包括弹力)以外的其它力做的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增量.例14:如图所示,质量为M=1kg的小车静止在悬空固定的水平轨道上,小车与轨道间的摩擦力可忽略不计,在小车底Array部O点拴一根长L=0.4m的细绳,细绳另一端系一质量m=4kg的金属球,把小球拉到与悬点O在同一高度、细绳与轨道平行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运动到细绳与竖直方向成60°角位置时,突然撤去右边的挡板P,取g=10m/s2,求:(1)挡板P在撤去以前对小车的冲量;(2)小球释放后上升的最高点距悬点O的竖直高度;(3)撤去右边的挡板P后,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功和能、冲量和动量的关系1.合外力的功=动能的变化2.重力/弹力/分子力/电场力的功=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分子势能/电势能变化的负值3.重力(或弹簧弹力)以外的其它力的功=机械能的变化4.合外力的冲量=动量的变化5.合外力=动量的变化率例15:一物体静止在升降机的地板上,在升降机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等于( C )A.物体势能的增加量B.物体动能的增量C.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加上物体势能的增加量D.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加上重力所做的功例16:一粒钢珠从静止状态开始自由下落,然后陷入泥潭中.若把在空中下落的过程称为过程Ⅰ,进入泥潭直到停住的过程称为过程Ⅱ,则(AC)A.过程Ⅰ中钢珠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重力的冲量B.过程Ⅱ中阻力的冲量的大小等于过程Ⅰ中重力冲量的大小C.过程Ⅱ中钢珠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等于过程Ⅰ与过程Ⅱ中钢珠所减少的重力势能之和D.过程Ⅱ中损失的机械能等于过程Ⅰ中钢珠所增加的动能例17:在光滑斜面的底端静止一个物体,从某时刻开始有一个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沿斜面向上滑去,经过一段时间突然撤去这个力,又经过4倍的时间又返回斜面的底端,且具有250J的动能,则恒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为J, 撤去F时物体具有J的动能.若该物体在撤去F后受摩擦力作用,当它的动能减少100J时,机械能损失了40J,则物体再从最高点返回到斜面底端时具有J的动能.例18:如图所示,分别用两个恒力F1和F2先后两次将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沿着同一个粗糙的固定斜面由底端推到顶端,第一次力F 1的方向沿斜面向上,第二次F 2的方向沿水平向右,两次所用时间相同.在这两个过程中 ( BD )A .F 1和F 2所做功相同B .物体的机械能变化相同C .F 1和F 2对物体的冲量大小相同D .物体的加速度相同例19:在光滑斜面的底端静止一个物体,从某时刻开始有一个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 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沿斜面向上滑去,经过一段时间突然撤去这个力,又经过4倍的时间又返回斜面的底端,且具有250J 的动能,则恒力F 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J, 撤去F 时物体具有 J 的动能。
高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力学实验题.docx
高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力学实验—、基本仪器1、请认真观察本题图示并读出螺旋测微器的测量结果为mm,游标卡尺的测量结果为mm。
二、纸带(一)匀加速直线运动(用纸带计算瞬时速度和加速度)1.(9分)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 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
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时点,在这个点下标明A,第六个点下标明B,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第十六个点下标明£>, 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
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长为14.56cm、CD长为11.15cm,OE长为13.73cm,财丁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m/s2, AB的距离应为cm。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1.(每);旨 & B /1—14. 56cm —13. 73cm(用纸带计算瞬时速度和加速度,分析由于电源频率引起的误差)2、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T=0.02S的交流电源.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打点计时器在打3、C、。
、E、F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表:(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VF的公式V F = ;(2)以A点对应的时刻为t=0,根据表格中数据做出物体的v-t图象,利用图象求得其加速度a =m/s2;(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上51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 4. (12 分)(1)* =<10? (2)=0.425±0.005m/s2;图略(3)偏小(纸带的迁移)3、(本题满分13分(1)(3分)图中给出的是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一圆柱形工件的直径时的示数图,由图可知此工件的直径应为mm o2(10分)如图甲所示,是用包有白纸的质量为1.00kg的圆柱棒替代纸带和重物,蘸有颜料的毛笔固定在电动机的飞轮上并随之匀速转动,以替代打点计时器。
2020届通用高考物理三轮冲刺高考题型二专项练力学实验含解析
专项练1 力学实验1.下图为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选取两个半径相同、质量不等的小球,按下面步骤进行实验:①用天平测出两个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②安装实验装置,将斜槽AB固定在桌边,使槽的末端切线水平,再将一斜面BC连接在斜槽末端;③先不放小球m2,让小球m1从斜槽顶端A处由静止释放,标记小球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P;④将小球m2放在斜槽末端B处,仍让小球m1从斜槽顶端A处由静止释放,两球发生碰撞,分别标记小球m1、m2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⑤用毫米刻度尺测出各落点位置到斜槽末端B的距离。
图中M、P、N点是实验过程中记下的小球在斜面上的三个落点位置,从M、P、N到B点的距离分别为s M、s P、s N。
依据上述实验步骤,请回答下面问题:(1)两小球的质量m1、m2应满足m1m2(选填“>”“=”或“<”);(2)小球m1与m2发生碰撞后,m1的落点是图中点,m2的落点是图中点;(3)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来表示,只要满足关系式,就能说明两球碰撞前后动量是守恒的;(4)若要判断两小球的碰撞是否为弹性碰撞,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来表示,只需比较与是否相等即可。
2.(2019广东揭阳高三模拟)某实验小组采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定理”即探究小车所受合外力做功与小车动能的变化之间的关系。
该小组将细绳一端固定在小车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与力传感器、重物相连。
实验中,小车在细绳拉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加速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力传感器记录细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
(1)实验中为了把细绳对小车的拉力视为小车的合外力,要完成的一个重要步骤是;(2)若实验中小车的质量没有远大于重物的质量,对本实验影响(选填“有”或“没有”);(3)实验时,下列物理量中必须测量的是。
A.长木板的长度LB.重物的质量mC.小车的总质量M(4)实验中,力的传感器的示数为F,打出的纸带如图乙。
将打下的第一个点标为O,在纸带上依次取A、B、C三个计数点。
北京市2020年高三二轮专项突破训练:物理:力学实验
北京市2020年高三二轮专项突破训练:物理:力学实验一.06-08年力学高考实验题1、〔08全国卷1〕Ⅰ.〔6分〕如下图,两个质量各为m1和m2的小物块A和B,分不系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软绳两端,m1>m2,现要利用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假设选定物块A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过程中进行测量,那么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
①物块的质量m1、m2;②物块A下落的距离及下落这段距离所用的时刻;③物块B下落的距离及下落这段距离所用的时刻;④绳子的长度。
〔2〕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某小组同学对此实验提出以下建议:①绳的质量要轻;②在〝轻质绳〞的前提下,绳子越长越好;③尽量保证物块只沿竖直方向运动,不要摇动;④两个物块的质量之差要尽可能小。
以上建议中确实对提高准确程度有作用的是_________。
〔3〕写出一条..上面没有提到的对提高实验结果准确程度有益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8全国卷2〕〔1〕〔5分〕某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铜丝的直径,测微器的示数如下图,该铜丝的直径为__________mm.3、〔08北京卷〕〔2〕某同学和你一起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弹簧的劲度系数k。
做法是先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
当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0,弹簧下端挂一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1;弹簧下端挂两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2;……;挂七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2。
①下表记录的是该同学已测出的6个值,其中有两个数值在记录时有误,它们的代表符号分不是 和 .测量记录表:代表符号L 0 L 1 L 2 L 3 L 4 L 5 L 6 L 7 刻度数值/cm 1.70 3.40 5.10 8.60 10.3 12.1②实验中,L 3和L 2两个值还没有测定,请你依照上图将这两个测量值填入记录表中。
2020高考物理:力学实验(通用)练习及答案
2020高考物理力学实验(通用)练习及答案**力学实验**1、一实验小组用气垫导轨验证滑块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前应调节气垫导轨底部的调节旋钮,使导轨________;充气后,当滑块在导轨上能________运动时,说明气垫导轨已经调节好.(2)实验时,先使滑块1挤压导轨左端弹射架上的橡皮绳,然后释放滑块1,滑块1通过光电门1后与右侧固定有弹簧的滑块2碰撞,碰后滑块1和滑块2依次通过光电门2,两滑块通过光电门2后依次被制动;实验中需要测量滑块1(包括挡光片)的质量m1、滑块2(包括弹簧和挡光片)的质量m2、滑块1通过光电门1的挡光时间Δt1、通过光电门2的挡光时间Δt2,还需要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物理量及其表示符号)(3)如果表达式____________成立,则说明滑块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2、为测定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当木块A位于水平桌面上的O点时,重物B刚好接触地面,不考虑B反弹对系统的影响.将A拉到P点,待B稳定后,A由静止释放,最终滑到Q点.分别测量PO、OQ的长度h和s.(1)实验开始时,发现A释放后会撞到滑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适当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重物B的质量.(2)滑块A在PO段和OQ段运动的加速度的比值为________.(3)实验测得A、B的质量分别为m、M,可得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的表达式为________(用m、M、h、s表示).(4)以下能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填序号).A.改变h,测量多组h和s的值,算出结果求平均值B.增加细线的长度C.减小细线与滑轮的摩擦3、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主要实验步骤如下:a.安装好实验器材.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长木板运动,重复几次.b.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找一个合适的点当作计时起点O(t=0),然后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T选取一个计数点,如图2中A、B、C、D、E、F……所示.c.通过测量、计算可以得到在打A、B、C、D、E……点时小车的速度,分别记作v1、v2、v3、v4、v5……d.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坐标纸上描点,如图3所示.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在下列仪器和器材中,还需要使用的有A和C(填选项前的字母).A.电压合适的50 Hz交流电源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C.刻度尺D.秒表E.天平(含砝码)(2)在图3中已标出计数点A、B、D、E对应的坐标点,请在该图中标出计数点C 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v-t图象.答案:如图所示(3)观察v-t图象,可以判断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依据是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v-t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是加速度.(4)描绘v-t图象前,还不知道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平均速度ΔxΔt表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从理论上讲,对Δt的要求是越小越好(选填“越小越好”或“与大小无关”);从实验的角度看,选取的Δx大小与速度测量的误差有关(选填“有关”或“无关”).(5)早在16世纪末,伽利略就猜想落体运动的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当时只能靠滴水计时,为此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反复做了上百次,验证了他的猜想.请你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知识,分析说明如何利用伽利略“斜面实验”检验小球的速度是随时间均匀变化的.4、(2019·广东潮州测试)如图甲所示装置可以用来“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质量的关系”,也可以用来“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等。
2020年高考物理二轮选择题专题复习——力学选择题专练(共28题,有答案)
高考物理二轮选择题专题复习——力学选择题专练(共28题,有答案)1.2019年5月,我国第45颗北斗卫星发射成功。
已知该卫星轨道距地面的高度约为36000km,是“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轨道高度的90倍左右,则()A.该卫星的速率比“天宫二号”的大B.该卫星的周期比“天宫二号”的大C.该卫星的角速度比“天宫二号”的大D.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比“天宫二号”的大2.国际单位制(缩写SI)定义了米(m)、秒(s)等7个基本单位,其他单位均可由物理关系导出。
例如,由m和s可以导出速度单位m•s﹣1.历史上,曾用“米原器”定义米,用平均太阳日定义秒。
但是,以实物或其运动来定义基本单位会受到环境和测量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而采用物理常量来定义则可避免这种困扰。
1967年用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间跃迁辐射的频率△v=9192631770Hz定义s;1983年用真空中的光速c=299792458m •s﹣1定义m。
2018年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7个基本单位全部用基本物理常量来定义(对应关系如图,例如,s对应△v,m对应c)。
新SI自2019年5月20日(国际计量日)正式实施,这将对科学和技术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7个基本单位全部用物理常量定义,保证了基本单位的稳定性B.用真空中的光速c(m•s﹣1)定义m,因为长度l与速度v存在l=vt,而s已定义C.用基本电荷e(C)定义安培(A),因为电荷量q与电流I存在I=q/t,而s已定义D.因为普朗克常量h(J•s)的单位中没有kg,所以无法用它来定义质量单位3.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
前方突遇险情,司机紧急刹车,汽车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8m/s2.从开始刹车到汽车停止,汽车运动的距离为()A.10m B.20m C.25m D.50m4.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除受到重力外,还受到一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
高考物理专项复习《力学实验》含答案
高考物理专项复习《力学实验》含答案1.橡皮筋也像弹簧一样,在弹性限度内伸长量x与弹力F成正比,即F=kx,k的值与橡皮筋未受到拉力时的长度L、横截面积S有关。
理论与实验都表明k=Y SL,其中Y是由材料决定的常数,材料力学中称之为杨氏模量。
(1)在国际单位中,杨氏模量Y的单位应该是___________A.N B.m C.N/m D.Pa(2)有一段横截面是圆形的橡皮筋,应用螺旋测微器和刻度尺分别测量它的直径和长度如图(a)和图(b)所示,刻度尺的读数为___________cm,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___________mm。
(3)小华通过实验测得该橡皮筋的一些数据,作出了外力F与伸长量x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c)所示。
由图像可求得该橡皮筋的劲度系数k=___________N/m,这种橡皮筋的Y值等于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图像中图线发生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D11.98(11.96~12.00均正确) 3.999(3.998~4.000均正确)319.1 3.0×106 Pa橡皮筋受力发生的形变超出其弹性限度,不再遵循弹力F与伸长量x成正比的规律【详解】(1)[1]根据表达式Sk YL=得kLYS=已知k的单位是N/m,L的单位m,S的单位是m2,所以Y的单位是N/m2,也就是Pa,故D项正确。
(2)[2][3]刻度尺从零开始,橡皮筋的尾部接近12.00,则读数估读为11.98 cm;螺旋测微器固定部分读数3.5 mm,转动部分读数为49.9,故读数为3.5 mm+49.9×0.01 mm=3.999 mm。
(3)[4]根据胡克定律F=kx可知,图像的斜率大小等于劲度系数大小,由图像求出劲度系数为k=15.00.047N/m=319.1 N/m[5]根据Sk YL=可得62319.10.1198Pa 3.010Pa0.0039993.14()2kLYS⨯===⨯⨯(4)[6]当弹力超过其弹性限度时,胡克定律不再适用,即不再遵循伸长量x与弹力F成正比的规律,故图线发生弯曲。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考点第十四章热学专题与图象相关的计算问题
专题14.7 与图象相关的计算问题1.(2020广州一模)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再变化到状态C,其状态变化过程的p-V图象如图所示。
已知该气体在状态C时的温度为300K。
求:(i)该气体在状态A、B时的温度分别为多少?(ii)该气体从状态A到B是吸热还是放热?请写明理由。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实验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对p-V图象的理解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ii)根据图像可知从A到B气体体积不变所以外界对气体做功 W=0J又T A>T B可知内能变化ΔU<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得Q<0即放热2.(10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温度缓慢升高的变化,如图所示,p-T和V-T图各记录了其部分变化过程,试求:①温度为600 K时气体的压强;②在p-T图象上将温度从400 K升高到600 K的变化过程补充完整.②由V-T图可知,400 K~500 K气体体积不变,气体做等容变化,故在P-T图中图象应延伸到500 K 处,此时压强为1.25×105 Pa;从500 K~600 K,气体做等压变化,压强p2=1.25×105 Pa;故从500 K至600 K为水平直线,故图象如图所示:3.(2020·吉林白山二模)某同学利用DIS实验系统研究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实验后计算机屏幕显示如右的pt图象。
已知在状态B时气体的体积V B=3 L,求:(1)气体在状态A的压强;(2)气体在状态C的体积。
【参考答案】(1)0.75 atm (2)2 L【名师解析】(1)从题图中可知气体由A到B是等容变化,初态p B=1.0 atm,T B=(273+91)K=364 K,末态T A=273 K,由p AT A=p BT B得p A273=1364,所以p A=0.75 atm(2)气体由B到C是等温变化, p B=1.0 atm,V B=3 L,p C=1.5 atm,由p B V B=p C V C得:V C=2 L。
人教版 2020 寒假 高三 物理 二轮复习 力学实验 练习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 2020 寒假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力学实验练习1.(I)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次实验过程,两次拉橡皮条时,其结点O应达同一位置B.用两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两细线的夹角应越大越好C.用一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只需记录弹簧秤的读数D.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等效替代法(II)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重物的质量为m,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打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其中O为起点,A,B,C为三个连续的计时点。
可得(g=9.8m/s2,重物的质量m取0.4kg计算):(1)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小量为重物动能为(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通过计算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2.利用图甲装置研究平抛运动规律,用小锤敲击弹性金属片,小球A就沿水平方向飞出做平抛运动;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
图乙是该装置某次实验的高速数码连拍照片,该相机每秒钟能拍摄20次,图中背景为边长为l=0.049m的正方形,分析照片:(1)能说明A球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证据是;(2)能说明A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证据是;(3)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3.为了探究机械能守恒定律,岳口高中的金金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并提供了如下的实验器材:A.小车B.钩码C.一端带滑轮的木板D.细线 E.电火花计时器 F.纸带G.毫米刻度尺 H.低压交流电源 I.220V的交流电源(1)根据上述实验装置和提供的实验器材,你认为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是(填写器材序号),还应补充的器材是.(2)实验中得到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选择点迹清晰且便于测量的连续7个点(标号0~6),测出0到1,2,3,4,5,6点的距离分别为打点周期为T.则打点2时小车的速度=;若测得小车质量为M,钩码质量为m,打点1和点5时小车的速度分别用表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验证点1与点5间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的关系式可表示为.(3)在实验数据处理时,如果以为纵轴,以d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图象,其图线的斜率表示的物理量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4.①在一次探究活动中,甲同学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测量铁块A与放在水平桌面上的金属板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铁块A的质量mA=l.5kg,金属板B的质量mB=3.0 kg,用水平恒力F向左拉金属板B,使其向左运动,观察到A保持静止状态。
全国卷:2020年高考物理总复习《力学实验》专题演练
《力学实验》专题演练1.某物理小组对轻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轻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物块接触而不连接,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与物块连接。
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一段距离,由静止释放物快,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
(1)试验中涉及下列操作步骤:①把纸带向左拉直②松手释放物块③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④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并测量弹簧压缩量上述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填入代表步骤的序号)。
(2)图(b)中M和L纸带是分别把弹簧压缩到不同位置后所得到的实际打点结果。
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
由M纸带所给的数据,可求出在该纸带对应的试验中物块脱离弹簧时的速度为_______m/s。
比较两纸带可知,_________(填“M”或“L”)纸带对应的试验中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大。
【答案】(1)④①③② (2)1.29 M2.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其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交流电源,可以使用的频率有20 Hz、30 Hz和40 Hz。
打出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
该同学在实验中没有记录交流电的频率f,需要用实验数据和其它题给条件进行推算。
(1)若从打出的纸带可判定重物匀加速下落,利用f和图(b)中给出的物理量可以写出:在打点计时器打出B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打出C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2)已测得1s=8.89 cm,2s=9.50 cm,3s=10.10 cm;当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0 m/2s,实验中重物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约为其重力的1%。
由此推算出f为________ Hz。
【答案】(1)12(s1+s2)f12(s2+s3)f12(s3–s1)f2(2)403.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得图中弹簧OC的劲度系数为500 N/m。
2020届高三高考物理二轮综合提高复习:力学实验与创新
力学实验与创新1.(2018·全国卷Ⅱ)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线两端分别与木块和弹簧秤相连,滑轮和木块之间的细线保持水平,在木块上放置砝码.缓慢向左拉动水平放置的木板,当木块和砝码相对桌面静止且木板仍在继续滑动时,弹簧秤的示数即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某次实验所得数据在下表中给出,其中的f4值可从图(b)中弹簧秤的示数读出.砝码的质量m/kg 0.05 0.10 0.15 0.20 0.25滑动摩擦力f/N 2.15 2.36 2.55 f4 2.93回答下列问题:(1)f4=________ N;(2)在图(c)的坐标纸上补齐未画出的数据点并绘出f-m图线;(3)f与m、木块质量M、木板和木块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及重力加速度大小g之间的关系式为f=______,f-m图线(直线)的斜率的表达式k=__________;(4)取g=9.80 m/s2,由绘出的f-m图线求得μ=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如图甲所示为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步骤如下:甲①用天平测量物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M、重物的质量m;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用刻度尺测量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②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③让物块从光电门A的左侧由静止释放,用数字毫秒计时器分别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和光电门B所用的时间Δt A 和Δt B,求出加速度a;④多次重复步骤③,求a的平均值a;⑤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动摩擦因数μ.乙回答下列问题:(1)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d时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cm;(2)物块的加速度a可用d、s、Δ t A和Δ t B表示为a=________________;(3)动摩擦因数μ可用M、m、a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为μ=________________;(4)如果滑轮略向下倾斜,细线没有完全调节水平,由此测得的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这一误差属于________(填“偶然误差”或“系统误差”).3.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将一白纸固定在竖直的木板上,取一物块用一段轻绳系住,并与拴接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细绳系于一点,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于P点,用力将另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向左拉动,使结点在O点处于静止状态,读出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并在白纸上记录结点O的位置和图中三段细绳的拉力方向.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进行多次测量,则每次测量结点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到达同一点.由于操作不慎,某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略微超过了最大刻度值,则应如何操作?(写出两条即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弹簧的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时,完成了如下的操作:该小组的同学将弹簧自由悬挂在铁架台的横梁上,在不悬挂钩码的情况下测量出弹簧下端在刻度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而后取质量均相同的钩码,并在弹簧的下端逐渐增加钩码的个数,依次测量出弹簧的下端在刻度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并将测量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取9.8 m/s2)钩码质量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m/(×102 g)标尺刻度15.00 18.94 22.82 26.78 30.66 34.60 42.00 54.50x/(×10-2m)(1)(2)请根据作出的图线分析,当弹簧的弹力大小在________N以内时胡克定律对该弹簧成立,并求出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__N/m.5.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弹簧的弹性势能.将弹簧放置在水平气垫导轨上,左端固定,右端在O点;在O点右侧的B、C位置各安装一个光电门,计时器(图中未画出)与两个光电门相连.先用刻度尺测得B、C两点间距离s,再用带有遮光片的滑块压缩弹簧到某位置A,静止释放,计时器显示遮光片从B到C所用的时间t,用刻度尺测量A、O之间的距离x.(1)计算滑块离开弹簧时速度大小的表达式是________.(2)为求出弹簧的弹性势能,还需要测量________.A.弹簧原长B.当地重力加速度C.滑块(含遮光片)的质量(3)增大A、O之间的距离x,计时器显示时间t将________.A.增大B.减小C.不变6.某物理小组对轻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轻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物块接触而不连接,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与物块连接.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一段距离,由静止释放物块,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1)实验中涉及下列操作步骤:①把纸带向左拉直②松手释放物块③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④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并测量弹簧压缩量上述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入代表步骤的序号).(2)图(b)中M和L纸带是分别把弹簧压缩到不同位置后所得到的实际打点结果.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由M纸带所给的数据,可求出在该纸带对应的实验中物块脱离弹簧时的速度为________m/s.比较两纸带可知,________(填“M”或“L”)纸带对应的实验中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大.7.(2019·江苏高考)某兴趣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动能定理.(1)有两种工作频率均为50 Hz 的打点计时器供实验选用: A .电磁打点计时器 B .电火花计时器为使纸带在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较小,应选择__________(填“A”或“B”).(2)保持长木板水平,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后端,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实验中,为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在砝码盘中慢慢加入沙子,直到小车开始运动.同学甲认为此时摩擦力的影响已得到消除.同学乙认为还应从盘中取出适量沙子,直至轻推小车观察到小车做匀速运动.看法正确的同学是__________(填“甲”或“乙”). (3)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后,在砝码盘中加入砝码.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小车,小车运动.纸带被打出一系列点,其中的一段如图2所示.图中纸带按实际尺寸画出,纸带上A 点的速度v A =__________ m/s.(4)测出小车的质量为M ,再测出纸带上起点到A 点的距离为L .小车动能的变化量可用ΔE k =12Mv 2A 算出.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为m ,重力加速度为g ,实验中,小车的质量应________(填“远大于”“远小于”或“接近”)砝码、砝码盘和沙子的总质量,小车所受合力做的功可用W =mgL 算出.多次测量,若W 与ΔE k 均基本相等则验证了动能定理.答案1.(2018·全国卷Ⅱ)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线两端分别与木块和弹簧秤相连,滑轮和木块之间的细线保持水平,在木块上放置砝码.缓慢向左拉动水平放置的木板,当木块和砝码相对桌面静止且木板仍在继续滑动时,弹簧秤的示数即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某次实验所得数据在下表中给出,其中的f4值可从图(b)中弹簧秤的示数读出.砝码的质量m/kg 0.05 0.10 0.15 0.20 0.25滑动摩擦力f/N 2.15 2.36 2.55 f4 2.93回答下列问题:(1)f4=________ N;(2)在图(c)的坐标纸上补齐未画出的数据点并绘出f-m图线;(3)f与m、木块质量M、木板和木块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及重力加速度大小g之间的关系式为f=______,f-m图线(直线)的斜率的表达式k=__________;(4)取g=9.80 m/s2,由绘出的f-m图线求得μ=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1)2.75 (2)如图所示(3)μ(M+m)gμg(4)0.40解析:(1)指针在2.7与2.8之间,估读为2.75 N(2)描点画线注意让所有点均匀分布在线上或线的两边,图见答案.(3)木块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根据滑动摩擦力的定义知f=μ(M+m)g把公式化简可得:f=μ(M+m)g=(μg)m+μMg所以图象的斜率k =μg(4)取g =9.80 m/s 2,取图象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求斜率k =2.93-2.150.25-0.05=3.9,则μ=k g =3.99.8≈0.402.如图甲所示为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步骤如下:甲①用天平测量物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M 、重物的质量m ;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 ;用刻度尺测量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 ;②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③让物块从光电门A 的左侧由静止释放,用数字毫秒计时器分别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 和光电门B 所用的时间Δt A 和Δt B ,求出加速度a ;④多次重复步骤③,求a 的平均值 a ; ⑤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动摩擦因数μ.乙回答下列问题:(1)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d 时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cm ; (2)物块的加速度a 可用d 、s 、Δ t A 和Δ t B 表示为a =________________; (3)动摩擦因数μ可用M 、m 、a 和重力加速度g 表示为μ=________________;(4)如果滑轮略向下倾斜,细线没有完全调节水平,由此测得的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这一误差属于________(填“偶然误差”或“系统误差”). 答案:(1)0.950 (2)12s [(d Δt B )2-(d Δt A)2](3)mg -(M +m )aMg(4)偏大 系统误差解析:(1)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9 mm ,游标读数为0.05×10 mm=0.50 mm ,则最终读数为9.50 mm =0.950 cm. (2)根据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知,物块通过光电门A 、B 的速度v A =d Δt A ,v B =dΔt B,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a =v 2B -v 2A2s =12s [(d Δt B )2-(d Δt A)2].(3)对物块和重物组成的系统研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mg -μMgM +m ,解得动摩擦因数μ=mg -(M +m )a Mg.(4)如果滑轮略向下倾斜,使细线没有完全调节水平,则物块对接触面的正压力测量值偏小,测得的加速度偏小,根据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知,动摩擦因数测量值偏大,该误差属于系统误差.3.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将一白纸固定在竖直的木板上,取一物块用一段轻绳系住,并与拴接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细绳系于一点,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于P点,用力将另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向左拉动,使结点在O点处于静止状态,读出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并在白纸上记录结点O的位置和图中三段细绳的拉力方向.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进行多次测量,则每次测量结点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到达同一点.由于操作不慎,某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略微超过了最大刻度值,则应如何操作?(写出两条即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一定①减小物块的质量②减小PO与竖直线之间的夹角4.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弹簧的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时,完成了如下的操作:该小组的同学将弹簧自由悬挂在铁架台的横梁上,在不悬挂钩码的情况下测量出弹簧下端在刻度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而后取质量均相同的钩码,并在弹簧的下端逐渐增加钩码的个数,依次测量出弹簧的下端在刻度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并将测量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取9.8 m/s2)钩码质量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m/(×102 g)标尺刻度15.00 18.94 22.82 26.78 30.66 34.60 42.00 54.50x/(×10-2m)(1)(2)请根据作出的图线分析,当弹簧的弹力大小在________N以内时胡克定律对该弹簧成立,并求出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__N/m.答案:(1)见解析(2)4.9 25解析:(1)根据题目中所测量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连线,如图所示.(2)根据所画图象可以看出,当m ≤5.00×102g =0.5 kg 时,刻度值x 与钩码质量m 呈线性关系,所以在F ≤mg =0.5×9.8 N=4.9 N 范围内,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关系满足胡克定律.由胡克定律ΔF =k Δx 可知,k =ΔFΔx =4.919.6×10-2 N/m =25 N/m.5.(2016·四川卷)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弹簧的弹性势能.将弹簧放置在水平气垫导轨上,左端固定,右端在O 点;在O 点右侧的B 、C 位置各安装一个光电门,计时器(图中未画出)与两个光电门相连.先用刻度尺测得B 、C 两点间距离s ,再用带有遮光片的滑块压缩弹簧到某位置A ,静止释放,计时器显示遮光片从B 到C 所用的时间t ,用刻度尺测量A 、O 之间的距离x .(1)计算滑块离开弹簧时速度大小的表达式是________. (2)为求出弹簧的弹性势能,还需要测量________. A .弹簧原长 B .当地重力加速度 C .滑块(含遮光片)的质量(3)增大A 、O 之间的距离x ,计时器显示时间t 将________.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答案:(1)v =s t(2)C (3)B解析:(1)滑块离开弹簧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滑块的速率v =s t.(2)根据功能关系,弹簧的弹性势能E p =12mv 2,所以要求弹性势能,还需要测得滑块的质量,故选项C 正确.(3)弹簧的形变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滑块离开弹簧时的速度越大,滑块从B 运动到C 的时间越短,故x 增大时,计时器显示时间t 将变小,故选项B 正确.6.(2016·全国卷Ⅱ)某物理小组对轻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轻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物块接触而不连接,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与物块连接.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一段距离,由静止释放物块,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1)实验中涉及下列操作步骤:①把纸带向左拉直②松手释放物块③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④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并测量弹簧压缩量上述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入代表步骤的序号).(2)图(b)中M和L纸带是分别把弹簧压缩到不同位置后所得到的实际打点结果.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由M纸带所给的数据,可求出在该纸带对应的实验中物块脱离弹簧时的速度为________m/s.比较两纸带可知,________(填“M”或“L”)纸带对应的实验中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大.答案:(1)④①③②(2)1.29 M解析:(1)实验时首先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测量出弹簧压缩量,然后把纸带向左拉直,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松手释放物块,故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④①③②.(2)物块脱离弹簧后将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由M纸带可知物块脱离弹簧时的速度v=xt =(2.58+2.57)×10-22×0.02m/s≈1.29 m/s.比较M、L两纸带,物块脱离弹簧后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M的比L的大,则M 纸带对应的那次实验中物块在脱离弹簧后的速度大,即M纸带对应的实验中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大.7.(2019·江苏高考)某兴趣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动能定理.(1)有两种工作频率均为50 Hz的打点计时器供实验选用:A.电磁打点计时器B.电火花计时器为使纸带在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较小,应选择__________(填“A”或“B”).(2)保持长木板水平,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后端,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实验中,为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在砝码盘中慢慢加入沙子,直到小车开始运动.同学甲认为此时摩擦力的影响已得到消除.同学乙认为还应从盘中取出适量沙子,直至轻推小车观察到小车做匀速运动.看法正确的同学是__________(填“甲”或“乙”).(3)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后,在砝码盘中加入砝码.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小车,小车运动.纸带被打出一系列点,其中的一段如图2所示.图中纸带按实际尺寸画出,纸带上A 点的速度v A =__________ m/s.(4)测出小车的质量为M ,再测出纸带上起点到A 点的距离为L .小车动能的变化量可用ΔE k =12Mv 2A 算出.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为m ,重力加速度为g ,实验中,小车的质量应________(填“远大于”“远小于”或“接近”)砝码、砝码盘和沙子的总质量,小车所受合力做的功可用W =mgL 算出.多次测量,若W 与ΔE k 均基本相等则验证了动能定理.答案:(1)B (2)乙 (3)0.31(0.30~0.33都算对) (4)远大于解析:(1)电磁打点计时器振针打点时和纸带接触,影响纸带的运动而产生阻力,电火花计时器是火花放电在纸带上留下点迹的,阻力较小,故选B.(2)在砝码盘中慢慢加入沙子直到小车开始运动时,小车是从静止开始加速运动的,拉力大于摩擦力,同学乙认为从盘中取出适量的沙子,直至轻推小车观察到小车做匀速运动,此时砝码盘通过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摩擦力,故此种做法是正确的,应选乙.(3)由题图乙可知,与A 点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约为1.24 cm ,打点时间间隔为0.04 s ,所以速度v =s t=0.31 m/s. (4)对小车由牛顿第二定律有:T =Ma ,对砝码盘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 -T =ma ,联立解得:T =Mmg m +M =mg1+mM,当M ≫m 时有:T ≈mg ,所以应满足:M ≫m .。
2020年高考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力学专题复习(含答案)
2020年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力学专题复习▲不定项选择题1.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
着陆前的部分运动过程简化如下:在距月面15km高处绕月做匀速圆周运动,然后减速下降至距月面100m处悬停,再缓慢降落到月面。
己知万有引力常量和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月球半径约为1.7×103km,由上述条件不能..估算出()A.月球质量B.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C.探测器在15km高处绕月运动的周期D.探测器悬停时发动机产生的推力2.“民生在勤”,劳动是幸福的源泉。
如图,疫情期间某同学做家务时,使用浸湿的拖把清理地板上的油渍。
假设湿拖把的质量为2kg,拖把杆与水平方向成53°角,当对拖把施加一个沿拖把杆向下、大小为10N 的力F1时,恰好能推动拖把向前匀速运动并将灰尘清理干净。
如果想要把地板上的油渍清理干净,需将沿拖把杆向下的力增大到F2=25N。
设拖把与地板、油渍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且始终不变(可认为油渍与地板间的附着力等于拖把与地板间的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53°=0.8,cos53°=0.6),那么油渍与地板间的附着力约为()A.7.7N B.8.6N C.13.3N D.20N3.如图所示,物块A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其上表面为四分之一光滑圆弧。
一小滑块B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从圆弧底端缓慢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在此过程中,A始终静止。
设A对B的支持力为F N,地面对A 的摩擦力为F f,则两力的变化情况是()A.F N减小,F f增大B.F N增大,F f增大C.F N减小,F f不变D.F N增大,F f不变4.如图所示,一轻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一端与质量为10kg的吊篮相连,向另一端被站在吊篮里质量为50kg的人握住,整个系统悬于空中并处于静止状态。
重力加速度g=10m/s2,则该人对吊篮的压力大小为()A.150N B.200N C.300N D.350N5.质量为m的物体沿着半径为r的半球形金属球壳滑到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如图所示,若物体与球壳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在最低点时()A.向心加速度为2vrB.向心力为2vm gr⎛⎫+⎪⎝⎭C.对球壳的压力为2mvrD.受到的摩擦力为mgμ6.如图(a)为某老师在新冠疫情期间上网课时使用的支架,支架上夹有手机。
2020版高考物理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专题强化训练14 力学实验
专题强化训练(十四)一、选择题1.(多选)(2019·安徽六安模拟)如图所示,一光电管的阴极用极限波长为λ0的钠制成.用波长为λ的紫外线照射阴极K ,光电管阳极A 和阴极K 之间的电势差为U ,饱和光电流(当阴极K 发射的光电子全部到达阳极A 时,电路中的电流达到最大,称为饱和光电流)为I ,光电子的电荷量为e ,则( )A .若入射光强度增大到原来的三倍,但光子的能量不变,从阴极K 发射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可能增大B .若改用同样强度的蓝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可能逸出光电子C .每秒钟从阴极K 发射的光电子数目为I eD .从阴极K 发射的光电子到达阳极A 时的动能最大值为hc ⎝ ⎛⎭⎪⎫1λ-1λ0 [解析] 从阴极K 发射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强度无关,由于每个光子的能量不变,根据E k =hν-W 0可知,从阴极K 发射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选项A 错误;蓝光的频率比紫外线的频率小,改用同样强度的蓝光照射可能逸出光电子,也可能不逸出光电子,选项B 正确;从阴极K 发射的光电子数目N =Q e =It e ,每秒钟内从阴极K 发射的光电子数目n =N t =I e ,选项C 正确;发射的光电子到达A 极时的动能最大值为E k +eU =hν-W 0+eU =hc λ-hc λ0+Ue =hc ⎝ ⎛⎭⎪⎫1λ-1λ0+eU ,选项D 错误. [答案] BC2.(2019·北京卷)光电管是一种利用光照射产生电流的装置,当入射光照在管中金属板上时,可能形成光电流.表中给出了6次实验的结果.由表中数据得出的论断中不正确的是( )A .两组实验采用了不同频率的入射光B .两组实验所用的金属板材质不同C .若入射光子的能量为5.0 eV ,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1.9 eVD .若入射光子的能量为5.0 eV ,相对光强越强,光电流越大[解析] 由于光子的能量E =hν,又入射光子的能量不同,故入射光子的频率不同,A 项正确;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hν=W +E k,可求出两组实验的逸出功均为3.1 eV,故两组实验所用的金属板材质相同,B项错误;由hν=W+E k,逸出功W=3.1 eV可知,若入射光子能量为5.0 eV,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1.9 eV,C项正确;相对光强越强,单位时间内射出的光子数越多,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越多,形成的光电流越大,故D项正确.[答案] B3.(2019·安徽皖南八校联考)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大量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发出光子,用这些光照射逸出功为2.29 eV的金属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些氢原子能发出两种不同频率的光子B.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所发出光子的波长最短C.金属钠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9.80 eVD.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所发出的光子频率最低[解析]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跃迁,能产生C23=3×(3-1)=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选项A错误;从n=3能级跃迁到2n=2能级所发出的光子能量最小,由E=hν可知,这些光子频率最小,由λ=c可知,这些光子波长最长,选项B错误;金属钠发出的ν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51 eV-(-13.6 eV)-2.29 eV=9.80 eV,选项C正确;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所发出的光子能量最大,由E=hν可知,这些光子频率最大,选项D错误.[答案] C4.(2019·宁夏石嘴山模拟)如图甲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几种金属的逸出功金属钨钙钠钾铷逸出功4.54 3.20 2.29 2.25 2.13W0/eVA.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基态能释放出3种频率的光子B.遏止电压只与金属的逸出功有关C.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n=2能级时释放出的光子照射如图乙所示的几种金属时,有三种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D.用氢原子跃迁时释放出的光子照射金属钾,从n=4能级跃迁到基态的原子数越多则金属释放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越大[解析]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基态能释放出C24=6=hν-W可知遏止电压与光种频率的光子,故A错误;由U c=E kme照频率和金属的逸出功有关,故B错误;氢原子从n=4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的光子能量为ΔE=E4-E2=2.55 eV,根据光电效应发生条件,入射光的能量应大于金属逸出功,因此有3种金属(钠、钾、铷)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故C正确;由E km=hν-W可知金属的最大初动能只与光子的频率有关,与光子数无关,跃迁的原子数越多,释放的光子数越多,但不影响最大初动能,故D错误.[答案] C5.(2019·福建八县联考)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时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B.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时发出最大的光子能量为5.1 eVC.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时,照到逸出功为2.75 eV的光电管上,则加在该光电管上的遏止电压为12.75 VC.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时,放出的光子能量照到逸出功为2.27 eV的光电管上,都能发生光电效应[解析]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时,发出C24=6种频率不同的光子;频率最大的光子能量为-0.85 eV-(-13.6) eV=12.75 eV,A正确,B错误;光电管逸出功为2.75 eV,故遏止电压满足U ce=12.75 eV-2.75 eV=10 eV,故U c=10 V,C错误;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时放出的光电子能量最小为0.66 eV<2.27 eV,不能使光电管发生光电效应,D错误.[答案] A6.(多选)PE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的基本原理是:将放射性同位素15 8O注入人体,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15 8O在人体内衰变放出正电子,与人体内负电子相遇而湮灭转化为一对光子,被探测器探测到,经计算机处理后产生清晰的图像.根据PET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5 8O衰变的方程式为15 8O―→15 7N+01eB.将放射性同位素15 8O注入人体,15 8O的主要用途作为示踪原子C.一对正负电子湮灭后也可能只生成一个光子D.PET中所选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应较长[解析]根据核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选项A正确;一对正负电子湮灭若只生成一个光子,不满足动量守恒定律,所以一对正负电子湮灭时应产生一对光子,被探测器探测到,即它的用途是作为示踪原子,故选项B正确,C错误;PET中所选的放射性同位素在受检体内存留时间要短,这样才安全,选项D错误.[答案]AB7.(多选)(2019·太原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铀238发生α衰变生成钍234,α粒子与钍234的质量之和等于铀238的质量B.铀238发生α衰变生成钍234,α粒子与钍234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铀238的结合能C.β衰变中释放的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形成的高速电子流D.核反应方程14 7N+42He→17 8O+X中,X是质子且反应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解析]铀238发生α衰变成钍234时有质量亏损,所以α粒子与钍234的质量之和小于铀238的质量,A错误.一重原子核衰变时释放能量,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原来重核的结合能,B正确.β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变为质子,同时释放一个电子,C错误.由质量数守恒及电荷数守恒可以判断X是质子,且在微观领域,动量守恒定律依然适用,D正确.[答案]BD8. (2018·天津卷)国家大科学工程——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于2017年8月28日首次打靶成功,获得中子束流,可以为诸多领域的研究和工业应用提供先进的研究平台.下列核反应中放出的粒子为中子的是()A.14 7N俘获一个α粒子,产生17 8O并放出一个粒子B.2713Al俘获一个α粒子,产生3015P并放出一个粒子C.11 5B俘获一个质子,产生84Be并放出一个粒子D.63Li俘获一个质子,产生32He并放出一个粒子[解析]根据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守恒及电荷数守恒可知,14 7N +42He→17 8O+11H,A项错误;2713Al+42He→3015P+10n,B项正确;11 5B+11 H→84Be+42He,C项错误;63Li+11H→32He+42He,D项错误.[答案] B9.(多选)在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中,有一原来静止的原子核,该核发生衰变后,放出的带电粒子和反冲核的运动轨迹分别如右图中a、b所示,由图可知()A.该核发生的是α衰变B.该核发生的是β衰变C.磁场方向一定垂直纸面向里D.磁场方向向里还是向外不能判定[解析]原来静止的核,放出粒子后,总动量守恒,所以粒子和反冲核的速度方向一定相反,根据图示,它们在同一磁场中是向同一侧偏转的,由左手定则可知它们必带异种电荷,故应为β衰变;由于不知它们的旋转方向,因而无法判定磁场是向里还是向外,即都有可能,故选项B、D正确.[答案]BD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也相等B.铀核裂变的一种核反应方程是235 92U→141 56Ba+9236Kr+210nC.设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的能量是(m1+m2-m3)c2 D.原子在a、b两个能级的能量分别为E a、E b,且E a>E b,当原子从a能级跃迁到b能级时,辐射出光子的波长λ=hcE a-E b(其中c为真空中的光速,h为普朗克常量)[解析]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因质子质量比电子质量大得多,依据动能E k=p22m可知质子和电子动量不相等,再根据德布罗意波长公式λ=hp,可知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不相等,故A错误;铀核需要俘获一个慢中子才能发生裂变,其中的一种核反应方程是23592U+10n→14156Ba+9236Kr+310n,故B错误;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知,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的能量是(2m1+2m2-m3)c2,故C错误;原子在a、b两个能级的能量为E a、E b,且E a>E b,当原子从a能级跃迁到b能级时,辐射出光子的能量为E=hcλ=E a-E b,所以光子的波长λ=hcE a-E b,故D正确.[答案] D二、非选择题11.(2019·辽宁大连一模)从1907年起,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开始以精湛的技术测量光电效应中几个重要的物理量.他通过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某金属的遏止电压U c与入射光频率ν,作出U c-ν的图像,由此算出普朗克常量h,并与普朗克根据黑体辐射测出的h 相比较,以检验爱因斯坦方程的正确性.图乙中频率ν1、ν2,遏止电压U c1、U c2及电子的电荷量e均为已知,求:(1)普朗克常量h ;(2)该金属的截止频率ν0.[解析] 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 =hν-W 0及动能定理-eU c =0-E k 和W 0=hν0,得U c =h e ν-h e ν0.结合图像知k =h e =U c2-U c1ν2-ν1=U c1ν1-ν0, 普朗克常量h =e (U c2-U c1)ν2-ν1, ν0=U c2ν1-U c1ν2U c2-U c1. [答案] (1)e (U c2-U c1)ν2-ν1 (2)U c2ν1-U c1ν2U c2-U c112.(2019·东北三校段考)室内装置污染四大有害物质是苯系物、甲醛、氨气和氡.氡存在于建筑水泥、矿渣砖、装饰石材及土壤中,氡看不到,嗅不到,即使在氡浓度很高的环境里,人们对它也毫无感觉,氡进入人的呼吸系统能诱发肺癌,是除吸烟外导致肺癌的第二大因素,静止的氡核222 86Rn 放出一个粒子X 后变成钋核218 84Po ,钋核的动能为E k1,若衰变放出的能量全部变成钋核和粒子X 的动能.试回答以下问题:(1)写出上述衰变的核反应方程(请用物理学上规定的符号表示粒子X).(2)求粒子X 的动能E k2.[解析] (1)氡核222 86Rn 放出某种粒子X 后变成钋核218 84Po ,根据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以判断发生的是α衰变,衰变方程为222 86Rn →218 84Po +42He.(2)设钋核的质量为m 1、速度大小为v 1,粒子X 的质量为m 2、速度大小为v 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0=m 1v 1-m 2v 2粒子X 的动能:E k2=(m 2v 2)22m 2=m 1v 212×m 1m 2=1092E k1. [答案](1)222 86Rn →218 84Po +42He (2)1092E 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