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 教案

合集下载

《始得西山宴游记》优质教案(两篇)

《始得西山宴游记》优质教案(两篇)

始得西山宴游记优质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始得西山宴游记》,使学生了解古代游园风情和文人雅集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始得西山宴游记》,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文化背景,并将其运用到文学鉴赏中。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始得西山宴游记》文本、多媒体设备。

2.学生准备:课前阅读《始得西山宴游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引入《始得西山宴游记》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题等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阅读《始得西山宴游记》。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初次阅读,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情节和主旨。

3. 文学鉴赏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文学特点和艺术手法,如描写、比喻等。

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观点和感想。

4. 诗词赏析教师选取文中的相关诗词,向学生介绍其作者、背景和意境,并引导学生欣赏和鉴赏诗词的美。

5. 创作分享学生结合《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情境和主题,进行创作分享。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鼓励学生提出新的创意。

6. 小结和反思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请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始得西山宴游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学会了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通过阅读、分析和创作的过程,学生培养了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然而,在课堂上,时间安排可能不够充裕,学生的表达时间有限。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提高课堂实践的时间分配。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2)能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观点;(3)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欣赏能力;(2)培养学生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能力;(3)培养学生对文化传统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概括和理解;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分析;3.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的理解;2. 学生对课文中的哲理思想的领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2. 相关参考资料;3. 写作练习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和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学生查找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的解释,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观点;(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培养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4. 课文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2)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写作练习:(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创作;(2)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提升写作能力。

6.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观点;(2)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交流和反思。

六、教学拓展1. 对比阅读:(1)教师推荐与《始得西山宴游记》风格相近的其他文章,如《桃花源记》、《岳阳楼记》等;(2)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分析不同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艺术风格。

2. 文化背景了解:(1)教师介绍古代文人对西山等自然景观的评价和描绘;(2)学生了解古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游踪和所见景物。

(2)学会文言文断句,提高朗读和理解能力。

(3)了解柳宗元的生平和文学成就,理解其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和作者情感表达。

(2)学会对比分析,将《始得西山宴游记》与其他山水游记进行对比,体会其独特之处。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培养对自然景观的热爱。

(2)体会作者对山水之景的喜爱,理解其通过山水抒发内心的情感。

(3)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基本内容,理解作者的游踪和所见景物。

2. 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和作者情感表达,体会其独特之处。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断句,提高朗读和理解能力。

2. 对比分析《始得西山宴游记》与其他山水游记的异同,体会其独特之处。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课文内容、作者简介、相关山水游记等。

2.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生平和文学成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课文《始得西山宴游记》和作者柳宗元。

2.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3.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体会作者对西山之景的喜爱。

4. 学生合作探讨,对比分析《始得西山宴游记》与其他山水游记的异同,体会其独特之处。

5.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何能够“宴游”于西山,探讨其内心情感。

6. 学生进行文言文断句练习,提高朗读和理解能力。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8.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熟读课文,总结作者的游踪和所见景物。

9. 课后拓展,推荐学生阅读柳宗元的其他山水游记,加深对作者及其作品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作者的游踪和所见景物。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合作探讨,能够对比分析《始得西山宴游记》与其他山水游记的异同,运用文言文断句技巧。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文章内容。

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文风。

学生能够掌握文中的重要词汇和成语。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领悟到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学生能够认识到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文章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文中重要词汇和成语的解释与运用。

2. 教学难点:分析并欣赏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文风。

理解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独特感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柳宗元及其作品《始得西山宴游记》。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题目,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学生查找并学习文中出现的生僻词汇和成语。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

4.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教师举例讲解文中重要词汇和成语的含义及用法。

5. 情感共鸣:教师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进行情感交流。

6. 课堂小结:学生对照学习目标,进行自我评价。

四、课后作业:1. 背诵课文《始得西山宴游记》。

2. 运用文中的重要词汇和成语,写一篇小作文。

3. 深入研读柳宗元的其他山水游记作品,与《始得西山宴游记》进行比较,分析其艺术特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文中重要词汇和成语的使用情况。

3.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及对柳宗元山水游记文风的欣赏能力。

4. 学生对自然山水环境的关爱意识及保护措施。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深度。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柳宗元的其他山水游记作品,帮助学生把握其文风特点。

《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教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教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教案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选自《柳宗元全集》。

本文描写了作者游历西山的过程,以及在西山宴会上的所见所闻。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可以领略柳宗元的文学风格,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1.2 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柳宗元的生平和文学地位。

2.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

3. 领会文章的意境,培养审美情趣。

4. 学会从文中提炼人生哲理。

1.3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分析文章结构,品味语言风格。

2. 难点:理解文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第二章:作者介绍2.1 生平简介柳宗元(773-819),字东野,唐代河东(今山西永济)人。

他与韩愈并称为“韩柳”,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柳宗元曾任监察御史,因参与政治改革失败而被贬。

在他的作品中,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自然的赞美。

2.2 文学地位柳宗元是唐代文学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在文学史上,他与韩愈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该“道而文”,提倡文言文的简洁、明快、通俗。

他的散文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章:课文解读3.1 文章结构分析本文分为三个部分:首段写作者游西山的原因;次段描述西山的美景;末段写宴会上的气氛和作者的感慨。

3.2 语言风格品味本文的语言风格清新、自然,充满了诗意。

如“遥望西山,秀色如画”,“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这些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自然之中。

3.3 修辞手法分析本文运用了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如“西山如削成,直上数千尺”,形象地描绘了西山的险峻。

又如“碧水绿树,互为映衬”,以碧水绿树象征大自然的美好。

第四章:拓展与延伸4.1 对比阅读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描写自然风光的文章,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苏轼的《赤壁赋》等,对比分析各自的艺术特色。

4.2 讨论与思考1. 请学生谈谈对文中描绘的自然景色的感受。

2. 从文中找出你认为最美的句子,并解释其美感。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优质课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优质课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优质课初中《始得西山宴游记》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⒈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重要语言知识点⒉朗读课文,品析文章的语言艺术特点⒊分析探讨,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跟大家一起来会见一位老朋友,柳宗元。

之所以说是老朋友,是因为我们以前学过他的一些作品。

(学生说学过的柳宗元的作品:《江雪》《小石潭记》)《小石潭记》与《始得西山宴游记》都写于作者被贬永州之时,同属“永州八记”,且《始得西山宴游记》为“永州八记”之首。

解题:始得,刚发现。

宴游,宴,安闲。

二、诵读积累提示语:要会老朋友,不能见其人,只能通过细读其文才能了解他的内心世界。

(一)诵读,积累字词⒈齐读课文(学生齐读,教师点评)⒉刚才有些字音有些同学读错了,哪位同学来纠正一下?(学生纠正读音,教师补充)附易错字音:僇人、施施、更、趣//茅茷、衽席、岈然、垤、攒蹙、培塿、引觞除了以上读音外,还有一些重要词语的大家要注意:穷回溪:极、尽。

披草而坐:拨开。

更相枕以卧:互相。

意有所极:至。

凡是州之山水:凡,凡是;是,这。

外与天际:交会。

引觞满酌:拿起。

⒊再读课文(巩固读音,熟悉课文,教师点评)(二)诵读,品析技法接下来我们逐段朗读课文,每读完一段,请一位同学用简单的几个字来概括这一段写的是什么。

⒈朗读第一段,概括第一段大意:游众山。

(学生朗读,并概括)一个重要的修辞现象:顶真大家一起诵读顶真句从顶真句中,你读出了一种什么样的心境?——随性而为,但无意趣。

⒉朗读第二段,概括第二段大意:游西山。

(学生朗读,并概括)问:题为“始得西山宴游记”,作者为什么写游众山?——对比以突显西山的怪特。

又问:西山的怪特表现在哪几句?朗读之,说一说这几句分别写出了西山的什么特征——①从“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可以看出西山之开阔。

②从“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可以看出西山的高竣。

本句补充释义:其高,岈然,若垤;其下,洼然,若穴。

高中必修三《始得西山宴游记》精品教案(精选5篇)

高中必修三《始得西山宴游记》精品教案(精选5篇)

高中必修三《始得西山宴游记》精品教案(精选5篇)高中必修三《始得西山宴游记》精品篇1【教学目标】1、学生自行梳理字词,积累文言知识,教师释疑,帮助学生掌握部分文言学习方法,;2、通过反复诵读文本,因声求气,学生能够解读情景交融之处;3、理解文本丰富情感,体会作者寄寓山水游记中的人生万象。

【预习要求】1、了解作者生平及成就,做文字简介(200字);2、正字音,读文本:僇人恒惴栗施施而行斫榛莽焚茅茷箕踞而遨衽席岈然洼然若垤若穴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不与培塿为类颢气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与万化冥合3、解释字词:僇人梦亦同趣始更相枕以卧异之踞、席地而坐莫得其涯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缘染溪4、翻译句子:(1)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2)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5、诵读文本,梳理内容:游诸山和游西山两类游玩,过程结果截然不同,请制表,分不同方面呈现两类游玩的不同之处;6、质疑:关于字词、文意理解方面,可提出疑问。

【教学过程】一、导入阅读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见识唐宋八大家中的“游记”。

记叙游踪或描摹物件为主要目的,且文学性强的散文作品都可以归属为游记散文。

而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可谓唐宋八大家游记的标志。

清人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所说:“柳州记山水,状人物,论文章,无不形容尽致;其自命为‘牢笼百态’,固宜。

”何以“牢笼百态”?借助《始得西山宴游记》一窥其一二。

二、初读文本,识文断字。

1、请学生自读文本,注意字音、断句;2、反馈预习情况:梳理字词、疑问之处;教师补充: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乎、始)、古今延续(涯崖、缘木求鱼)重点补充:定语后置句“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引入初中所学内容“金十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马之千里者”等。

3、诵读文本,概括文意:各小组上黑板,展示概括情况,并做介绍。

或文字,或图形。

例学生表格:例学生绘图:四、再读文本,因声求气。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精品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始得西山宴游记》的作者及背景。

2. 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开篇及情感表达。

教学内容:1. 介绍作者柳宗元及《永州八记》的背景。

2. 分析文章开篇“oups”的情感表达。

教学步骤:1. 介绍作者柳宗元及《永州八记》的背景。

2. 引导学生朗读文章开篇,感受情感表达。

3. 分组讨论,分享对文章开篇的理解和感悟。

第二章:文章主题与结构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始得西山宴游记》的主题。

2. 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

教学内容:1. 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

2. 解读文章的结构布局。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主题思想。

2. 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讲解各个部分的关系。

3. 学生进行案例分析,以加深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第三章:自然景观的描绘教学目标:1. 让学生欣赏文章中自然景观的描绘。

2. 分析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表达技巧。

教学内容:1. 分析文章中描绘西山景观的句子。

2. 解读作者的表达技巧。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描绘西山景观的句子。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作者表达技巧的理解。

4. 进行仿写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表达技巧。

第四章:人物描写与情感表达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人物描写。

2. 解读作者的情感表达。

教学内容:1. 分析文章中的人物描写。

2. 解读作者的情感表达。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人物描写。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作者情感表达的理解。

4. 进行情感表达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手法。

第五章:课堂小结与拓展教学目标:2. 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教学内容:2. 推荐拓展阅读篇目。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悟。

4. 推荐拓展阅读篇目,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第六章:文化背景与古文知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始得西山宴游记》所蕴含的文化背景。

2. 培养学生对古文知识的兴趣和理解。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始得西山宴游记》全文;(2)了解作者柳宗元及其文学地位;(3)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欣赏古代散文的美感,提升文学素养;(3)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西山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体会作者在困境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心态;(3)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文学的兴趣爱好。

二、教学重点1. 《始得西山宴游记》全文的理解与背诵;2.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3. 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及表达情感的方式。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词汇的理解与运用;2. 文本的深入解读与合作探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讲解稿;2. 学生参考资料;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柳宗元及其文学地位;(2)阐述《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创作背景;(3)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字词;(3)解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解读文本;(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3)教师点评并总结讨论要点。

4. 欣赏与感悟(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西山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感悟作者在困境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心态;(3)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文学的兴趣爱好。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重点词汇和阅读技巧;(3)布置课后作业。

6. 课后作业(1)背诵《始得西山宴游记》;(2)完成课后练习题;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文本解读能力;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语句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3.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4. 利用合作探讨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1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理解文意。

2、了解作者,理解作者写作时的情感。

教学重点:读诵与理解相结合。

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流露的心情和感情。

教学难点:两段文字之间内在的联系及西山对作者心理上所产生的巨大冲击。

教学用具:录音机,多媒体。

教学方法:自主性学习与探讨式学习相结合。

教学思路:作为一篇较难理解的文章,应先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并进而引导学生读通读懂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疏通文章的意思,体悟作者的心情与感情,最终在分析文章、理解作者的基础上,达到跨越亘古、沟通情感的效果。

教学步骤:一、导入语:我们以前曾学过一篇文章,其中有一段的内容是这样的:“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这是从哪篇文章中来的?你知道它的作者吗?请简介之。

(,上此切入)今日我们来学他“永州八记”的第一篇(板书)《始得西山宴游记》(同时,多媒体把课题打在屏幕上)二、请学生范读课文,之后让其他同学看看他的朗读是否有问题。

然后全体同学一起朗读全文。

三、检查预习状况(字、词、句,用两个多媒体投影片)1、媒体投影片之一:目的:意在提示学生留意字词句的理解在古文阅读中的作用,明确它是古文阅读理解的钥匙和桥梁,是建立一个古今作者与读者沟通的必定之路。

四、析文、品读:(明确:细析文章,是理解作者的思想与情感的重要步骤,同学们应重视于此。

用多媒体投影显示问题) 析文品读(一)、解题:如何读标题?“始得西山宴游记”你认为题目中最关键的字是哪个?(学生的理解可能在始得和“宴游”上,允许学生产生异议,引导分析与理解,在比较两词的基础上确定始得的特别地位。

)“始得”是什么意思?初识、初游从文中找出带“始”字的句子(发动学生从文中找寻句子,并引导其说明这些句子在全文表达上有什么意义,如说不出,可适度延后处理。

不必肯定道破。

)(二)、分析文段,品尝两段之间内在的联系:1、文章第一段,作者自称“僇人”,说明什么?以此身份到达任上,心情如何?从哪些文字中可以看出。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始得西山宴游记》的作者、背景和文学地位。

2. 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丰富的描绘手法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2 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翻译:让学生熟悉课文,理解文意。

2. 文学背景介绍:介绍作者柳宗元和《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文学地位。

3. 描绘手法分析:分析文中的比喻、拟人等描绘手法。

4. 表达方式探讨:探讨文中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情感表达。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 分析并欣赏课文中运用丰富的描绘手法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2.2 教学难点1. 理解并欣赏文中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方法3.1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 课文朗读与翻译:让学生熟悉课文,理解文意。

3. 文学背景介绍:介绍作者柳宗元和《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文学地位。

4. 描绘手法分析:分析文中的比喻、拟人等描绘手法。

5. 表达方式探讨:探讨文中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情感表达。

6.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3.2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作者背景和描绘手法。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具体描绘和表达方式。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1. 学生课文理解程度的评估。

2. 学生对描绘手法和表达方式的分析和欣赏能力评估。

3. 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评估。

4.2 教学反馈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课文的兴趣和思考。

2. 学生作业和练习:通过学生的作业和练习,评估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展和困惑。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始得西山宴游记》。

(2)理解文本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分析文本的结构和表达手法。

(3)了解柳宗元的生平背景和文学成就,以及《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历史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学会通过对比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文本解读:(1)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

(2)分析文本结构,梳理文章层次。

(3)品味文本语言,欣赏作品的艺术魅力。

2. 知识点梳理:(1)掌握文本中的生僻字词、典故和引用的文献。

(2)理解文本中的比喻、象征、寓言等修辞手法。

(3)分析文本中的观点和思想,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1)简要介绍柳宗元的生平背景和文学成就。

(2)阐述《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历史地位和文学价值。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全文,感受文本的韵律和节奏。

(2)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文本中的生僻字词和典故。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本的结构和表达手法。

(2)对比分析,评价文本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4. 课堂展示:(1)各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2)教师点评,总结文本的重点和难点。

5. 课后作业:(1)让学生背诵全文,加强文学素养。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品质和表达能力。

(2)关注学生在讨论、汇报和作业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2. 课后反馈:(1)收集学生的读后感,评价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2)审阅学生的作业,检查他们对文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文本资料:(1)复印版的《始得西山宴游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始得西山宴游记》。

(2)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宴游”、“西山”、“始得”等。

(3)掌握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运用想象力,描绘课文中的景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体会作者对友情的珍惜,学会珍惜身边的朋友。

(3)懂得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快乐,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始得西山宴游记》。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式。

(3)了解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

(2)描绘课文中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提问:“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始得”是什么意思?引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节奏和韵律。

(2)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不懂的地方可以同桌交流。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切入点,如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式等。

(2)分享讨论成果,互相学习,教师点评并指导。

4. 讲解课文:(1)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进行详细讲解。

(2)解释文言文中的特殊用法,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

5. 描绘景象:(1)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描绘课文中的西山景象。

(2)分享描绘成果,互相欣赏,教师点评。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课文《始得西山宴游记》。

2. 写一篇关于课文内容的读后感,不少于300字。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古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设计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设计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理解《始得西山宴游记》的作者、背景和文学地位。

2.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能够自主翻译课文。

3. 分析并欣赏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内容。

2. 学会如何从文中提炼观点,并进行有效论证。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写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3. 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背景介绍2.1.1 作者简介:柳宗元,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

2.1.2 作品背景:本文写于唐宪宗元和年间,作者因贬谪而游西山,感慨万千,遂作此篇。

2.2 课文原文2.2.1 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文本。

2.2.2 对照注释,理解课文难点。

2.3 课文解析2.3.1 字词解释:解释文中的生僻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3.2 句子翻译:翻译文中的长句,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翻译技巧。

2.3.3 内容解析: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结构布局和修辞手法。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3.1.1 图片展示:展示西山美景,引发学生兴趣。

3.1.2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3.2 自主学习3.2.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体会文本韵味。

3.2.2 完成练习:抄写并翻译课文中的精彩片段。

3.3 合作探讨3.3.1 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3.3.2 分享成果:让学生展示讨论成果,互相评价。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文言文阅读任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4.3 课程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合作探讨成果,给予综合评价。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始得西山宴游记》原文及注释。

5.2 课件:西山美景图片、作者简介、课文翻译等。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优秀9篇)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优秀9篇)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优秀9篇)初中《始得西山宴游记》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被贬永州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情怀。

2.理解课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重点难点:体味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韩如潮,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海”。

柳宗元,他的文风没有其他三人的大气磅礴,却有如泉的细致和悠长,情亦然也。

而贬官文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有趣却又令人无奈的现象。

说令人无奈,是因为数不胜数有才华的人杰,就此被一道道无情的圣旨所埋没。

又说它有趣,乃是因为一个文人在贬官期间所获得的东西,远远比他“居庙堂之高”所获得的要多得多。

柳公十年永州,便有了《永州八记》。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他的《始得西山宴游记》。

二、简介作者由学生介绍,补充。

三、解题“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始得、宴游始得:才得到、才能够、才获得宴游:安逸、闲适地游玩四、整体感知(生齐读课文)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的心境是如何变化的?是什么在起作用?作者的心境变化:由恒惴栗到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是西山在起作用记两次所游,有何不同?游诸山游西山宴游过程披草而坐,倾壶而醉;枕以卧,引觞满酌,颓然就醉;卧而梦;觉而起,起而归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情恒惴栗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五、重点研读(指名生读)1、西山有何独特之处能令作者“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尺寸千里,攒促累积,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西山之景的描摹,不直接写眼中西山,而从多角度写登西山所见所感。

)用来比照映衬的手法写出了西山的高俊峭拔。

2、作者为什么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自由读)(找出与之对应的句子并讨论回答)明确:作者游山水是想聊以忘忧,虽然几乎走遍了永州的奇山异水,但却没有给他带来特殊感受。

当他发现西山之时,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文题始得恰好点明此游之意义,并以始与未始结构全文。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文案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opywriting guid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guid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优秀10篇)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优秀10篇)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优秀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优秀10篇)1、导入,标题能不能改为“西山宴游记“?不能,还写到西山以外的游览,“始”,开始。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设计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设计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始得西山宴游记》。

(2)理解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宴游”、“始得”、“西山”等。

(3)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西山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

(3)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始得西山宴游记》。

(2)理解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文章中某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作者表达技巧的鉴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始得西山宴游记》的背景及作者柳宗元。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文本韵味。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结构,概括文章主题。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教学讲解:(1)讲解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分析文章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5.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西山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始得西山宴游记》。

2. 运用本节课学到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描绘自然景色的文字。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何,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内容与方法1. 知识与技能:(1)通过分析文章中的景物描写,理解作者对西山美景的细腻描绘。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及反思(优秀5篇)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及反思(优秀5篇)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及反思(优秀5篇)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篇一一、目标:1、体会柳宗元滞留永州时的一次心灵苦旅,从“恒惴栗”而麻木于山水到“心凝神释,与万化冥合”的天人合一境界,精神上的自救。

2、了解西山特点和她在柳宗元心中的位置及作用。

二、过程:1、导入:今天非常荣幸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第五板块“像山一样思考”的第三专题“感悟自然”的一篇文章《始得西山宴游记》,说到感悟自然,老师在备课时想”一句来自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所谓的参禅三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懂吗?说说看法。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柳宗元和他笔下的西山,感受一下山水给他带来什么样的感悟。

2、关于柳宗元,大家比较熟悉,曾学过什么作品?介绍因革新失败而被贬永州10年和那时创作的《永州八记》。

3、点名朗读,正音,集体朗读。

老师曾布置大家预习,整理出不懂的语句进行交流,不知道有没有?没有吗?那太好了。

不过,老师有个句子读了大概有一千遍,还是不大懂,哪位同学能帮忙?a、其高下之势……莫得遁隐。

b、题目什么意思?4、看得不大懂吧?那请大家找出带有“始”的几个句子,朗读,参考注释,什么意思?看这几个句子有什么作用?连起来能解决题目的意思了吗?那我们不急,先看一下作者宴游了几次?(西山宴游和众山宴游)5、我们先看第一次宴游。

朗读“其隙也……起而归。

”6、你感觉那时候的柳宗元是什么样子的?(快乐与否要找出证据,可以根据场上的形势展开辩论)可以引导的是:1)、漫漫游,毫无目的的游玩,心中缺乏支柱与精神;2)、去的那些地方或是高山,或是深林,或是幽泉,都是人迹罕至之所,都是阴森之所,似乎有躲开众人的嫌疑;3)、到那也不怎么观赏风景,而是很干脆利落,喝酒醉酒再梦一场,梦醒时分也不怎么留恋,而是起而归,打道回府。

4)、他说“意有所极,梦也同趣”,那就是“日有所思,日有所梦”,他梦见什么?(可以又学生任意发挥)(也可以引导:他宴游众山的时候有什么目的?也就是醉一场梦一场吧?;也可以引导“恒惴栗”这一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始得西山宴游记南京市第66中学欧阳玉兰教学目的1.理解作者被贬永州后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情怀。

2.理解课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在诵读中,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难点:体会作者在山水游记中寄托的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情怀。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1、导入:今天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感悟自然”这一专题的《始得西山宴游记》,说到感悟自然,想到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所谓的参禅三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懂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柳宗元和他笔下的西山,感受一下山水给他带来什么样的感悟。

2、关于柳宗元,大家比较熟悉,曾学过什么作品?柳宗元(73-819),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人,人称“柳河东”。

他是唐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与韩愈同为当时古文运动的领袖,同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晚年贬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

写作背景:介绍因革新失败而被贬永州10年和那时创作的《永州八记》。

3、检测预习,正音,集体朗读。

老师曾布置大家预习,文言文要注意文言现象,拿出学案,对照整理。

有不懂的语句进行交流,不知道有没有?没有吗?那太好了。

不过,老师有几个句子要考考大家,哪位同学能帮忙?二、整体感知课文:4、朗读全文,我们来看一下作者写了几次宴游?(西山宴游和众山宴游)5、我们先看第一次宴游。

找出并朗读“其隙也……起而归。

”6、你感觉那时候的柳宗元快乐吗?(快乐与否要找出证据,)可以引导的是:1)、漫漫游,毫无目的的游玩,心中缺乏支柱与精神;2)、到那也不怎么观赏风景,而是很干脆利落,喝酒醉酒再梦一场,梦醒时分也不怎么留恋,而是起而归,打道回府。

3)、去的那些地方或是高山,或是深林,或是幽泉,都是人迹罕至之所,都是阴森之所,似乎有躲开众人的嫌疑;(也可以引导:他宴游众山的时候有什么目的?也就是醉一场梦一场吧?;也可以引导“恒惴栗”这一语。

)总结:这里的柳宗元是快乐其表,忧伤其里;山水只是他发泄的一个对象,只是他逃避现实的一个面具而已。

那时候的山,那时候的水,洒满了他的泪,谁能读懂他深入骨髓的痛苦?谁能让他走出忧伤?7、那西山宴游又如何呢?朗读2段。

(尽量用原句回答)1、始游西山时,柳宗元看到了西山的哪些“怪特”之处?“其高下之势……不与培塿为类”2、从中得到了什么样的精神感悟?“悠悠乎与颢气……不知其所穷;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3、面对西山美景,作者有怎样的活动?(颓然就醉,乐不思归;)8、这里的西山可否理解为作者自己?为什么?是他自己,因为西山的高峻独立,如一个刚正不阿的完全的人;他自己,因为西山也是风景独绝,而人迹至,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他不必重用。

自然中的西山其“不与培填为类”、特立不群的品格正与作者身受打击却不甘沉沦的人格精神相互照应,两者在精神上达成契合9、那为什么乐不思归?故而作者能忘却自我,忘却烦恼,人格精神与宇宙自然合一,达到“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境界。

10、、这时候的西山还是山吗?那是什么?西山不是山,西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山是他朋友,是他知音,只有西山能读懂他;西山是桃花源,在这里,他可以心净神清;是伊甸园,他可以哺育崭新的自己;西山就是西天,他可以新生……西山是源泉,力量与精神上的源泉)11、从众山到西山,你看到柳宗元的变化了吗?用你的语言表达一下。

在老师看来,这是一种灵魂的进化与自救。

从一个苦苦挣扎在痛苦边缘上的灵魂;从一个不知路在何方的灵魂;从一个似乎被生活折磨到近乎只有肉体的灵魂;找到了他的家,找到了他的根,也找到了他的路,找到了力量与精神。

而这一切因为西山,因为这一怪异、特立的山。

小结:“如果说黄州的苏东坡是成熟的苏东坡,那么游西山后的柳宗元也应该是释怀的柳宗元”西山之游是人与自然的统一。

此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山水,远不只是观赏或排遣的对象,更是千载难逢的“知音”。

此种境界,使得柳文除了慨叹不遇,还有体悟山水的幽怀。

精神的契合,使得人认识了山的精神,山也引发了人的胸襟,从而达到一种超越与解脱的境界(“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在这里山与人、物与我、情与景、形与神达到了统一,这也正是柳宗元的山水游记超出于众人的地方。

三、懂得课文的写作技巧:对比映衬现在你能感觉题目的意思了吗?说说题目的意思。

(只在宴游了西山之后才发现自己开始了真正的游览之路,这是一个发现,一种惊喜……朗读并感受。

)老师强调“宴”的意思是:闲适,安逸四、赏析理解课文语句(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品味文中精美词句的描写。

(2)推荐自己喜欢的语句,并简要分析喜欢的理由。

①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苹而坐,倾壶而醉。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

此五句语气急促,并运用顶针的修辞手法,即后一句的第一个字与前一句的末一字相同,强调“到”、“醉”、“卧”、“起”等动作,造成一种单调、无味的效果,表现出以往的游览大多心不在焉,未能真正投入其中,也没有形成真正的精神上的共鸣,并照应了前文的“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②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抓住西山的特点:怪、特,为后文写西山之貌给作者带来的精神上的共鸣作铺垫。

③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悠悠平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作者由西山的特立之貌,喻自己卓而不群的人格,表现自己志高不俗的志向。

此时他仿佛觉得脚下的西山及大自然中的一切与自己完全消融在一起,物我合一。

④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作者为自己找到知音而欣喜,为目睹西山之高峻而自慰。

醉而忘归,流连忘返,更表明此刻沉醉于西山之美,陶醉于西山之游的欢悦。

真可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会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⑤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作者全身心投入自然万物之中,与天地之气相融,泯灭了主客之差异,在物我同一中获得巨大的精神愉悦。

因此把西山之游视为真正的游览。

⑥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作者将主观感受融人景物描写,通过恰当的比喻,映衬西山的高峻。

可见柳宗元写景之传神,文笔之幽丽,用词之精致。

五、作业:联系《赤壁赋》,请同学们关注文学史上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优秀的作品都产生于作者被贬谪期间。

思考:为什么这段时期容易产生优秀的作品?为什么被贬谪的文人最容易和自然山水相交融?附板书:始得西山宴游记:始得,初游。

宴游,宴饮游乐游众山抑郁苦闷游西山————————畅快愉悦《始得西山宴游记》学案班级姓名一、知识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余自为僇.人()恒惴栗..莽()..而行()梦亦同趣.()斫榛..()则施施焚.茅茷.()箕踞..而遨()皆在衽.席之下()若蛭.若穴()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与万化冥.合()2作者简介3.写作背景4、文体5、学生利用工具书和注释翻译课文,注意加点字词的解释和划线句子的翻译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萦青繚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二、词语小结(1)古今异义。

而未始..知西山这怪特古义今义攒蹙累积..古义今义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古义今义游于是..乎始。

古义今义颓然就.醉。

古义今义然后知吾向.之末始游。

古义今义(2)一词多义。

之: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指异之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故为之文以志而:施施而行起而归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为:不与培塿为类故为之文以志三、重点内容提醒:1、始游西山时,作者看到了西山的哪些“怪特”之处?从中得到了什么样的精神感悟?2、作者为什么感叹“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3、文章中心内容是记叙西山之游,作者为何开篇从他处着墨?四、你预习中要向老师提的问题有哪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