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指导数学课堂教学

合集下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作者:李科美来源:《青年时代》2016年第10期摘要: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指出了“做是学的中心,做是教的中心”。

同时《数学课程标准》提倡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让学生切实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体验中学数学,在“做数学”活动中中学数学。

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育更应当充分体现出。

关键词:主动性;思维;数学;教育一、通过“做”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富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而这正是引起学生创新的内在动力,巧妙地安排学生的动手操作,可以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例如,教学“认识物体”时,我利用学生天性好动和好奇的年龄特征,让学生先猜猜智慧老人给同学们带来什么礼物,再小组分一分,给图形分类,学生们兴趣高涨,很快分出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

还通过摸一摸、说一说,玩一玩来让学生发现各类图形的特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由一开始饶有兴趣的操作,到后来的求得奥秘,每一次新的发现都会令孩子们兴奋不已,充分尝到了学习的乐趣。

这样,学生们在课堂上不仅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所学知识,而且还提出了课本上没有的独到的见解,学得主动。

二、通过“做”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操作学具,为学生形成抽象的概念提供了大量而丰富的感性材料。

在直观操作之后,我适时引导学生把直观操作的过程进行整理和复述。

通过口头语言训练进行表象加工,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新知,而且也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以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为例。

让学生通过摆小兔图片,直观感知数量之间的关系:(1)白兔多还是黑兔多?(2)白兔可以分成哪两部分?(3)要求白兔比黑兔多几只应该怎么办?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有条理的分析过程,就是应用减法的意义列式解答的过程,学生经过组织语言,就能说出:白兔与黑兔比,白兔多黑兔少,白兔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与黑兔同样多的部分7只,另一部分是比黑兔多的部分,从12只白兔当中拿出跟黑兔同样多的7只,得数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只数,所以用减法计算。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对教学的启示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对教学的启示

教学做合一FUJIAN TAO YAN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对教学的启示龙岩市永定区城郊中心小学吴志华“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最 早形成的一个基本原理。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 的根本方法,也是生活之说明,更是教育工作者应当 学习的教育之“方法论”。

努力学习、实践、研究陶 行知先生教育思想,对于推进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 育,培养社会需要的一代新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生在“做”中学陶行知认为:“行是知之始。

”科学教育中教师 应着眼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根据教材和学 生心理特征,运用现代认知理论,创设情景,激发学 生主动实践探索。

今后,在教学中应把更多的时间留 给学生,尽可能的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让其在到停顿恰当。

而后,让学生给生字词及多音字注音,在此基础上齐读、同桌互读,反馈并正音。

这一系列 措施把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

黄老师的点拨是 建立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重视教在难处,教在学生 朗读不到位之处。

在处理整个“读”的教学环节上,黄老师提供学生动口、动脑、动笔的机会,把读的 环节落到实处,让学生顺利闯过了“读通读顺”这一 关。

又例如教给学生理解文意的方法。

学习文言文,除了把课文读通之外,还要把文章读懂。

在这一环节 上,黄老师先让学生同桌分角色体验,接着教给学生 翻译文言文的好方法,那就是:国年官地,保留不 译;字字落实,单音换双;调整词序,删去无义;遇 有省略,补充整齐。

有了方法的引领,学生初次学习 文言文的难度大大降低了。

黄老师的指导并没有停留 在这一步,她还对课文的第一句话进行了示范翻译。

老师示范之后,学生同桌合作,结合注释,用老师示 范的方法逐句翻译,再上台板演,解说。

这样的教学 设计,学生参与度高,个个都积极思考,充分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做事效果明显教育乃是教人学做事。

执教者要教人学做事,帮助学生形成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升 的方法。

“教学做合一”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做合一”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做合一”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教学做合一”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实践探究等方式来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在数学教学中,教学做合一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选择以及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详细介绍教学做合一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做合一的核心是在课堂教学中设计适合学生参与的活动。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设计课堂教学。

1. 小组合作: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合作解决数学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共同讨论问题,互相帮助,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组合作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方法,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2. 情境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在教授面积的概念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测量教室的长和宽,计算出教室的面积。

通过情境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模型建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

在教学线性方程组时,可以通过建立模型,使学生能够通过图像或计算的方法来解决线性方程组的问题。

通过建立模型,学生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问题和求解方法。

二、教学方法选择1. 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一种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启发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

3. 项目教学:项目教学是一种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具有实践意义的数学项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项目中,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

项目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效果评价在教学做合一中,教学效果的评价是十分重要的。

以下几种评价方法可以用于评价教学效果。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摘要】本文探讨了“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通过对“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概述和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现状的分析,引出了本文的主题。

接着从理论依据、教学模式设计、实践案例分析、影响和建议等方面展开了研究。

通过深入分析,“教学做合一”思想被证明有助于提升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质量,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效果都有积极影响。

强调了“教学做合一”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本文旨在为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提供新的理念和方法,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思想、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理论依据、教学模式设计、实践案例分析、影响、建议、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概述教学做合一思想是一种教育理念,强调教学和学习的整体统一。

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使教学与学习达到一个统一的目标。

教学做合一思想强调课堂教学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做合一思想还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学做合一思想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将教学与学习整合起来,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应该充分借鉴教学做合一思想,不断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促进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1.2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目前,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习惯尚未形成,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容易出现学习动力不足的情况,缺乏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浅议“教学做合一”思想对教学的启发

浅议“教学做合一”思想对教学的启发

“教学做合一”思想是陶行知教育理论体系中的一块重要基石,实践证明,陶行知的教育理念经受住了时间的洗涤,对当今的教育事业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本文结合笔者具体的数学教学实践,来谈谈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对教学活动的影响。

一、从“如何教”走向“如何学”,让学习贴近学生的心理需求《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对此,教师要从数学知识的本质入手,抓住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教学充满生机。

例如,在“图形的变化”一课教学中,如果只是单纯地利用多媒体直接给学生出示“图形的变化”这五个字,显然不会引起学生的注意,但若先将这五个字经过旋转、平移和对称后再变换呈现出来的话,就能给教学带来趣味性,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

当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渐高涨的时候,再向学生揭示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最后就很自然地将“图形的变化”的课题开展下去了。

在教学中,教师要让教学贴近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的心随着教学步子“动”起来。

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设计教学,能让数学课堂呈现出不一样的精彩。

二、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重视教师自身的学习“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要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联系起来,并且教师要一边教学一边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教学技能。

1.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联系数学教学应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展开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数学思考,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最终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例如,在“等式与方程”一课教学中,当笔者引导学生总结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时,有的学生将两者关系形象地比喻成鸡蛋与蛋黄的关系,将等式看作鸡蛋,方程则看作蛋黄,这种生动形象的比喻,何尝不是有意义、有趣味的创新学习方法呢?于是,笔者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总结,不仅让学生觉得自己的想法得到了认可,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做合一”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效果分析

“教学做合一”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效果分析

“教学做合一”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20-12-03T12:13:25.150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上作者:胡启龙[导读] 随着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及内容有所拓展,不仅要培养学生必备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长为知行合一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浙江省临海市城西中学胡启龙 317000摘要:随着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及内容有所拓展,不仅要培养学生必备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长为知行合一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文章基于实际教学案例,阐释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效果。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初中;数学课堂;效果引言: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强调“生活即教育”、“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及实践合一”,呼吁广大教育工作者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社会实际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传统初中数学教学的思想为“理性客观”,即以知识为主体,以学科教师为中心,为了便于课程的实施,制定了统一的教学内容及集权式管理方法,导致知识的接受者——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做合一”思想关注学生与教师的共同成长,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实践性教育活动,是与传统理性教学理念不同的、强调理性与非理性并重的现代教育观。

将其运用到初中数学课堂中,能够达到扩大课堂知识容量、增进师生间情感、促进学生知识内化、构建高效课堂的效果,具体如下。

一、整合课内外数学资源,扩大课堂知识容量 “教学做合一”强调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学生实践的有机结合,其中蕴含“生活即是教育”的深刻思想。

生活是学生实践的主要阵地,初中数学教师需要积极思考将教学意图渗透至生活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知生活,并逐渐形成运用数学思维、数学方式、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为此,初中数学教师要整合课内外数学资源,为学生提供结构立体化、内容丰富化的数学知识,以达到扩大课堂知识容量的效果。

“教学做合一”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教学做合一”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教学做合一”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发表时间:2020-12-03T15:55:47.09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下)第24期作者:黄家琨[导读] 随着初中数学知识越来越抽象和理论化黄家琨广西合浦县常乐镇初级中学 536126摘要:随着初中数学知识越来越抽象和理论化,学习数学知识的难度也逐渐加大,使得传统的教育理论中就对教学方法有了一定的研究,要求教育者要把“教学做合一”的这种理念运用到课堂中,这样才能给学生一些自主学习的机会,才能提高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能力。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深刻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学生的素质发展作为教学的重点,这样能让课堂发挥最大的作用。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初中数学;应用策略前言:尽管我国现在在倡导新课程改革,努力将新的教育理念用于教学实践中。

在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只注重把教材中的内容传授给学生,教学过程不够严谨,这也就造成课堂效率不高,学生学习效果不佳的问题。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采用“教学做合一”这种教学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目前教学混乱的局面,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喜欢的数学和有用的数学,可以推动初中数学教学的全面发展。

一、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发展瓶颈初中数学是初中学生和教师都很重视的“主课”。

现在很多学生十分重视数学,不惜挑灯夜战、废寝忘食地淹没在题海之中。

于此同时,数学老师也绝不清闲,为学生做各式课题设计,积极组织各类的测验、考试,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还要批阅大量试卷、及时总结,可以说是在呕心沥血地工作。

然而,经过数学的强化训练,大部分学生不但没有提高成绩,反而使得学生产生了厌烦、恐惧情绪,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受到严重影响。

哪怕是那些数学成绩突出的学生,也对数学产生了误解,将数学当作互相竞争攀比和升学提分的重要工具,这使得学生认为数学是枯燥、无用的。

学生普遍认为,数学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缺乏联系,没什么用处,只因为数学是升学的重要题目关系到升学,因此而硬着头皮学下去,这样就大大地埋没了部分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天赋。

以教-学-评一致实现小学数学精准教学

以教-学-评一致实现小学数学精准教学

以教-学-评一致实现小学数学精准教学作者:***来源:《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2年第09期“精準教学”是基于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而提出的教学思想,它用于追踪小学生的学习表现及基于数据的教学决策,旨在为教学决策和学习改进提供服务。

本期,我们精选三篇文章,分别从教-学-评一致性、以测助学和指向核心素养的问题设计的视角,探讨指向教学决策与改进的精准教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进一步明确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强调“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

这些表述明确传递出实施“精准教学”的信号。

同时,新课标更加重视教-学-评的一致性,如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与“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等。

这样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对“怎么教”的指导。

在新课标实施背景下,我们有必要从教-学-评一致性视角看待精准教学。

一、精准教学与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1.精准教学“精准教学”的概念,最早基于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而提出。

基于行为主义的精准教学,最大的问题在于对学习的复杂性描述不够。

事实上,相比一种技术手段,我们更应该将精准教学视作一种教育追求与教育理念。

杭州师范大学安富海教授认为,精准教学源于因材施教思想,旨在为教学决策和学习改进提供服务。

精准教学最大的优势在于能比较准确地测试出学生哪方面或哪个知识技能点存在问题,并对具体问题进行及时和有针对性的指导,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一人生病,全班吃药”现象。

如今,精准教学已经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比如:将精准教学作为一种精准而系统地评估教学效果和过程的评价方法;将精准教学视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法,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业成就;将精准教学作为一种基于证据的对教学策略有效性进行评估的工具等。

在新课标明确提出要由学科本位走向育人本位、从知识技能导向转向素养导向的背景下,精准教学中的“精准”显然不仅仅要指向知识技能的学习,更要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x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x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摘要: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是我国现代教育的理论基础,小学数学不仅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一门课程,同时也是各学科的基础。

在“教学做合一”的指导思想下,教师给学生创造更多“做”的机会,通过“做”可以优化教学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不仅在“做”中进行教授,学生也在“做”中进行学习,三者要统一进行才能事半功倍。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对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小学数学;教学应用引言:陶行知先生作为我国非常著名的教育学家提出了非常多的教育理论,这些理论可以不断提高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其中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不仅是“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同时也是目前正在进行的新课改中所倡导的教育理念的基础,在新课改中一直强调“转变”即教学模式的转变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学做合一”思想的主要内容也是教师摒弃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学生摒弃传统的被动式学习,教师在“做”中进行教学,学生在“做”中进行学习,在强调“做”的同时更主要的是强调学生作为课堂教学和学习的主角。

在小学阶段将这一思想贯彻到课堂当中,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学生在观察、思考、提问、解决的过程中逐渐掌握自己的学习方法。

教师在课堂运用“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进行教学能够不断促进数学教学的改革发展。

一在小学教学中运用“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意义(一)优化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指导下,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1]。

小学数学是应用型非常高的一门课程,也是各个学科的基础课程,同时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也是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阶段,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将数学应用与实际生活相连接,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同时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在课堂和课堂以外的地方都可以锻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来思考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对数学充满兴趣后,对于课堂学习也不会感到枯燥无味,反而会充满求知欲,教师在课堂开展教学活动中可以从实际生活的角度入手,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这样的状况下开展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提升课堂效率也能帮助教师一起进行课堂优化。

基于“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㊀㊀㊀㊀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展开探究,有效落实了 教学做合一 的思想.2.开展生活教育,衔接教育与生活教学做合一 思想脱胎于陶行知的 生活教育理论 ,其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后者强调教育与生活息息相关,很多知识隐藏在日常生活中,只有二者紧密联系才能真正发挥育人的作用.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用心挖掘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课堂中一方面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另一方面积极创设生活化教育环境,从而真正为 教学做合一 的落实提供支持.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角的初步认识 的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并能够运用直尺画出角,教师应积极联系生活创设情境.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校园的景物图,邀请学生说一说图中画的哪些景物?说一说哪些景物的表面有角.由此,引导学生通过从实物中找角的方式,来对角的概念形成初步的认识.随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角,引导学生认识到尖尖的地方是角的顶点,而角的两条边都是直线,即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角的大小有哪些因素有关,并提前准备一个钟表作为教具,引导学生将时针㊁分针视为角的两条边,通过拨动指针的位置,让学生认识到角的两边叉开越大,角就越大.最后,教师鼓励学生使用直尺和铅笔画出任意大小的角,让学生掌握画角的方法.基于此,教师引入锐角㊁直角㊁钝角的概念,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内化,达到 优教 的目的,让学生对角形成相对完善的认识.(二) 优学 积极革新教学模式1.开展游戏化教学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一些具有游戏性㊁趣味性的数学活动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缩短其投入学习所需的时间.在以往教学中,教师为了避免游戏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很少会在课堂中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课堂整体氛围略显枯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具有教育价值的数学游戏,并在其中穿插知识点,助力学生实现 做中学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元㊁角㊁分 的教学为例,在引导学生认识不同面值人民币的基础上,为了强化其应用人民币的能力,教师可开展模拟购物游戏,引导学生在购物中强化知识体验.首先,教师制作 角色 抽签筒,让学生以抽签的方式决定扮演 售货员 和 顾客 的角色,在讲台上摆放多样物品,并利用标签展示不同物品的价格, 顾客 需要在 超市 中完成购物行为,购买不少于2件商品,并在付款前完成价格计算,并向 收银员 付款,而 收银员 则要利用黑板计算应收钱数,为顾客进行找零.随后,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扮演引导者的角色,以 超市主人 的身份给予学生指导,如 收银员 所计算的钱数与 顾客 所计算的钱数不一致,导致二者产生分歧,教师应了解二人的计算过程,并指出其计算中存在的错误.由此,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游戏的兴趣.最后,教师在游戏活动结束后,以思维导图的方式组织学生梳理课堂所学内容,强化游戏中获取的知识.基于此,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完成角色模拟游戏,真正落实 教学做合一 的思想.2.开展问题化导学朱熹认为,读书者必须怀有疑问,有疑问才能有长进.教师作为教育主导者,必须教导学生学会质疑,再通过探究和验证解决疑问,如此才能促进自身思维和能力的发展.也就是说,问题是启发学生思维的关键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让其在探究和解题中保持思维活跃.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保障 做中学 的有效性,还能在课堂中营造探究氛围.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提高问题导学的效果,教师应提前设计问题链并预设提问时机,避免随机提问影响学生思维发散.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小数乘法和除法 的教学为例,在讲解小数除法时, 循环小数 对学生而言是学习中的一大难点,教师应以 教学做合一 思想为指导,精心设计问题链.首先,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5.33333,4.1454545,9.2634263426等数字,并提出问题: 请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什么是循环?是否听说过循环小数?这些数字有着哪些规律?请结合已掌握的除法运算经验,尝试计算400ː75的结果,并分析结果的特点 .由此,教师利用问题链唤醒学生主动性,突出教学的实践性.随后,教师围绕 循环 探究问题,拓展对数的认识,并逐渐过渡到 循环小数 的计算之中.同时,展示有限循环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让学生在对比和分析中深入理解循环.最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多个小数,并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判断哪些是循环小数,哪些是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有效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基于此,教师在课堂中由浅入深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逐一解决遇到的问㊀㊀㊀㊀㊀题,真正落实 做中教 做中学 .3.开展合作化教学教学做合一 思想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将 教㊁学㊁做 三方面融合为一体,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其成为 教学做 中真正的主人.对此,教师可以尝试开展合作化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积极探究数学知识,真切感受知识应用过程的同时挖掘自身潜力.此外,考虑到学生知识积累㊁思维习惯和学习特点的差异性,教师应以分层教育理念为指导,在启发中助力学生发散思维.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分数加法和减法 教学为例, 异分母㊁分数加减法 是学生学习中的一大难点,由于学生已经学习过 同分母㊁分数加减法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整体学情设计综合性问题,组织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首先,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引入热点问题: 垃圾分类能够有效地处理生活垃圾,为保护环境作出重要贡献,日常生活中垃圾主要分为干垃圾㊁湿垃圾㊁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思思调查了自己所居住小区的垃圾分类情况,发现有害垃圾在所有垃圾中占比18,可回收垃圾在所有垃圾中占比13,湿垃圾在所有垃圾中占比12,请问干垃圾在所有垃圾中占比是多少? 教师提出问题后,邀请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展开探究,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随后,教师在班级中来回巡视,关注各小组的探究情况,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在合作探究中掌握 通分 的技巧,区别在于各小组对新知的掌握速度不同,需要的指导也有所不同.对此,教师应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对于接受能力较慢的学生,需要通过演示的方式讲解通分过程,对于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只需要简单点拨学生思维即可.由此,能够有效落实在 做中教 .最后,各小组在学生的启发下,顺利开展综合性的自主合作学习,真正落实在 做中学 .由此,在自主合作学习中,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三) 优做 丰富课堂实践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学段特征,设计与学生能力㊁知识内容高度匹配的实践活动形式和内容,以充分发挥课堂实践活动的价值.具体来说,在小学低段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设计以动手实践为主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辅助其理解数学知识,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在小学中段数学课堂中,由于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借助习题开展训练活动,让学生在完成习题的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而在小学高段数学课堂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具备独立完成实践任务的能力,教师可以在实践活动中融入模型意识,并以 教学做合一 思想为引导,强化其核心素养.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 的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认识并设计复式统计表,教师可结合例题提出实践问题,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发展统计观念.首先,教师要求学生调查 班级同学最喜欢吃的蔬菜 ,通过举手统计的方式,获取解题所需的数据,并根据统计结果绘制单式统计表.其次,教师要求学生将单式统计表改为复式统计表,过程中不要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干预,而是展示例题中的单式统计图与复式统计图,引导学生在对比中自行对题目展开思考和讨论,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每一个行为都在落实 做中学 .最后,教师应向学生展示自己绘制的复式统计表,要求学生对比自己绘制的复式统计表,直观认识到自己所绘制表格中存在的不足.由此,学生在做题㊁讨论㊁纠错中实现深度学习.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讲评习题的过程,进一步落实 做中教 ,帮助学生查找学习中的漏洞.结㊀语总的来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 教学做合一 思想,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还能助力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同时, 教学做合一 思想也有助于推动教学方法的变革,教师应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积极整合教学资源并设计多样化教学策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充满兴趣的同时真正落实 做中学 .由此,学生能以 做 为核心,在教师引导下取得理想学习效果,也让课堂整体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ʌ参考文献ɔ[1]陈晓. 教学做合一 理论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24):89-90.[2]居志成. 教学做合一 理念下培养学生量感的教学探索[J].小学生(中旬刊),2022(12):112-114.[3]朱慧敏. 教学做合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2(11):19-21.[4]雷军.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数学创新教学探究[J].成才之路,2022(28):125-128.[5]方少杰. 教学做合一 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学[J].江西教育,2022(32):68-69.㊀㊀㊀㊀㊀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Һ吕明洁㊀贺㊀萍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华润实验小学,山东㊀淄博㊀255000)㊀㊀ʌ摘要ɔ教师基于深度学习理念,围绕数学概念,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降低抽象概念的理解难度,增强学生自主认知的动力和信心,还能借此启发他们的迁移思维㊁推理思维㊁比较思维等,提升其高阶思维能力和深度理解能力,使其能够更加深刻地认知数学概念.对此,为了更好地达成上述目标,文章从深度学习视角出发,阐述教师通过开展推导认知㊁生活探知㊁比较分析㊁问答互动㊁深度体验等教学活动,提升数学概念教学质量的具体策略.ʌ关键词ɔ深度学习;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数学概念是学科知识的基础组成部分,是数学知识体系的关键组成要素,学生只有真正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内涵,才能对相关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与研究.由此可见,教师要想让学生更加高效㊁更加深刻地认知数学知识,需要先让他们扎实掌握数学概念,通过开展有效的深度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使其能够真正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掌握各种概念的运用方法,从而为之后的拓展延伸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促进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发展.一㊁基于深度学习开展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原则(一)引导性原则数学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点,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具有较大的自主认知难度.对此,教师需要遵循引导性原则,利用有效手段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带领他们运用多种方式深入探究数学概念,降低概念认知的难度,帮助他们更加快速地理解各种概念的内涵,提高概念学习的效率.(二)应用性原则教师还需要遵循应用性原则,结合深度学习理念,开展数学概念探究与运用活动.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知识应用的意识,使其真正掌握数学概念的运用方法,又能提高其运用学科概念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从而使深度学习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二㊁基于深度学习开展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具体措施(一)丰富教学内容,深化概念理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学科概念的内涵,教师可以借助各种资源㊁利用多种方式丰富课程教学的内容,开展多样化概念深度理解活动,如关联探知㊁情境探知㊁对比认知等,让学生在多形式㊁多角度思考过程中透彻理解数学概念.1.联系已有经验,引出学科概念在开展数学概念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加快速地理解新概念的含义,教师可以创建关联性探知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结合已有学习经验,关联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对新概念进行推导探究,使其在联想思考㊁推理思考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通过推导理解,生成数学新概念的雏形.然后,教师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详细讲解,从而帮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新概念.以青岛版数学五四制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海鸥回来了 11 20各数的认识 课程为例.此单元知识建立在10以内数的认知基础之上,学生需要通过课程学习认识11 20十个数字,理解10个一是1个十,建立 个 十 计数单位概念和 个位 十位 两个数位概念,掌握11 20各数的组成,能够比较数的大小.对此,教师可以结合 10以内数的认识 知识点创建概念推导探知活动.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回忆1 10各数的知识,进一步理解几个一是几的意思.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运用迁移思维㊁推理思维进行拓展思考,分析11 20各数的组成,运用10以内数字的认知方法推理几个一㊁几个十的意思,如2个十是20.同时,学生可根据 个位 的概念推理 十位 的概念,探究个位与十位之间的位置关系,理解 十位 上数字表示的意思.之后,教师再指导学生根据1 10以内数字的大小关系,推理11 20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如12大于11㊁20大于19等.至此,教师通过开展关联性知识推导活动,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已掌握的知识,又能让他们根据已有经验快速理解单元新概念的含义,从而提高学生数学概念认知的效率.。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一、引言数学是一门抽象但又实际的学科,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初次接触数学知识可能会感到陌生和难以理解。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观念和方法,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以期为教师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二、“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内涵“教学做合一”是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将教学与学习、教育与社会实践、学科知识与认知能力相结合,使之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在数学教学中,“教学做合一”思想要求教师将教学与学习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小学一年级数学特点分析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是学生正式接触数学课程的起点,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的认识、简单的数学逻辑推理和简单的计算。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习惯都处于初级阶段,他们对数学的理解能力有限,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较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和生活实例进行引导和感悟。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情感特点是好奇心强、兴趣易波动,需要教师温暖的教育情感和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来引导。

1.注重情感教育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

因为数学是一个需要抽象思维的学科,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挫折和厌恶,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引入趣味性的数学游戏、故事和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使他们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建立对数学的信心。

2.注重生活情境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自然体验数学的奥妙。

“教学做合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教学做合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教学做合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目标,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教师讲,学生听”的现象,践行“行知思想”教育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作用,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以实践作为学生认知的基础,给学生留有更多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探索实践的机会与时间。

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发现、探索、应用、解决的过程会对所学的知识领悟得更加深刻透彻,也能强化自身的学习能力与探究意识。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合“教学做合一”理念的重要意义“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强调教学以实践作为学生认知的基础,主张教师在教学中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目标。

“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认为,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融合于做法之中,教师要想深化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完善学生的学科素养,最重要的是要将课堂学习的主导权还给学生,坚持先学后讲、少教多学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的方式来感受知识发现、探索、应用、解决的过程。

[1]教师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探索实践,能让学生彻底明白抽象的数学知识。

教师围绕教学的重难点内容,给学生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教育理念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指导教育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重要理论和支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践行“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将生活元素引入并实际应用到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情境、提出生活化的数学问题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学生对于数学学习脱离实际生活的传统认知和想法,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当中的应用。

二、通过“教学做合一”理念创新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一)转变教学观念,鼓励先学后教“教学做合一”的起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与疑问,学生的学情不同,教师用同样的方式教给学生数学知识,对学生采取同样的教学标准是不合理的。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教学做合一是一种将教学与学习无缝结合的教学理念,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学做合一思想的运用尤为重要。

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小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引入,旨在让教学和学习变得更加贴近实际,更加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

小学一年级是孩子们接触数学学习的起点,对于数学知识的建立和发展至关重要。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提出,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将教学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悟数学的奥秘,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

探究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教学做合一是一种融合教学和实践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通过教学做合一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做合一也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教学做合一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可以深入研究和总结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和效果提供重要参考。

探究教学做合一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重大,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究,进一步探讨如何提高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

具体来说,本研究旨在探讨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基础,深入分析教学做合一的具体实践方法,并结合一年级数学教学的特点和需求,探讨教学做合一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教学做合一在实际教学中的效果和价值,并探讨教学做合一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摘要】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重点探究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实效、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形成。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重要教育思想,主张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学中做,是对传统教学理念及方式方法的创新。

而小学数学学科中有着大量理论性知识点,为了促进学生的理解以及提高教学实效,可尝试运用“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本文便结合教学实践对具体运用策略展开探讨,希望能为教育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小学数学;教学;运用引言: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认为做是教与学的中心,同样是也是教与学的终极目标。

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立足学生真实学情,有机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以培养学生数学知识实践运用能力为终极目标,带给学生沉浸式学习体验[1]。

那么,在如今的新课改背景下,究竟要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运用“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理念,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这便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一、在做上教: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兴趣“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主张在做上教,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立足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情境的有效创设,以此激发学生对新知的探究兴趣。

通过对“做”的活动进行设计,确定“教”的具体设计,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主动性,进而从过去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基本上要先对其探究兴趣予以激发,才能形成学习驱动力。

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吸引学生总结数学规律,是吸引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活跃课堂氛围,提升教学实效的可行路径。

比如,在教学“负数”相关内容时,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理解负数概念、含义且能掌握负数的实际用途。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教师则可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情境创设,实现在做上教。

如可以鼓励学生回忆生活中天气预报在报道低于0℃时的温度表达方式,从天气预报中体会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首先介绍了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特点,包括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等方面。

然后解析了“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内涵,即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接着探讨了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意义,以及具体的运用方法和案例分析。

最后展望了“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效果,并总结了结语。

本文旨在为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教学做合一,教学思想,特点,内涵,意义,具体运用,案例分析,效果展望,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结语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教学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是当前教育工作者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强调知识的灌输和应试技巧的训练,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而“教学做合一”思想则提倡将教学与学习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操作。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运用“教学做合一”思想,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更好地探讨“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本研究将对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意义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学做合一思想的运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教学做合一思想注重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做合一思想倡导将教学过程贯穿于实践操作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技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做合一思想将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示范者,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基于“教学做合一”视角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对策分析

基于“教学做合一”视角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对策分析

基于“教学做合一”视角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对策分析发表时间:2020-11-13T15:19:22.33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7月第21期作者:王芳[导读] 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王芳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祥龙乡小学 637000摘要: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要注重立足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突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初中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及探究当中,把握数学关键知识点,以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本文从“教学做合一”视角出发,联系陶行知教育教学理念,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引导初中生在探究中进行数学知识学习,进一步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初中数学;有效教学前言:结合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论来看,注重对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进行紧密地联系,从学生的学习视角出发,探讨教师的教学策略,使教师能够有效地把握学生的学习实际,对学生学习知识进行科学、有效地引导,以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科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在“教学做合一”视角下推进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要注重转变教学理念,对新方法、新技术进行有效地应用,激发初中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使初中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方向转变,进一步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为培养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打下良好基础。

一、以“学”为切入点,突出“教”的针对性结合“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在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工作时,教师要尊重学情,突出初中生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初中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地学习及思考。

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新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形势,注重以点带面,引发初中生的学习及思考,使初中生对数学知识学习重点、难点进行有效地把握,使初中生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能够学的明白,学的深入[1]。

以“学”为切入点,即教师在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密切关注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对初中生学习数学知识进行科学、有效地引导,强化初中生对数学知识点的内化,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探析教学做合一

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探析教学做合一

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探析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我国伟大的人民家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方法论,是他从改造传统教育的现实需要出发,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思考作出的科学总结,对当前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内涵第一,“教学做合一”要求学习者能够“在劳力上劳心”,“手脑双挥”,借助“做”这一实践活动展现人的主体精神、促进自我的主体发展。

陶行知把“做”作为教与学、知与行、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实践与理论等等之间的中介而予以充分重视,尤其体现了对学习主体实践能力发展的重视以及对学习者实践主体地位的尊重。

马克思认为,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只有在自觉自主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主体的各种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教学做合一”中“做”的中心性位置,不仅提供了学习者展现自我能力和素质的各种机会和舞台,而且张扬了学习主体的实践精神,学习者作为发展主体的地位也因此有了真正确立和实现的可能。

第二,“教学做合一”强调“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突出教学活动的实践特性。

陶行知认为行是知的唯一来,是创造活动的基础,行是第一位的,知是第二位的。

“教学做合一”主张现代教学应因地制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地实地训练人才,这对脱离社会实践生活的传统知识教学是一个积极补正,因为学生只有在问题不断解决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学会检验并深入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活动能力,真正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做事。

对学生而言,“做”并非是单纯的体力劳动而是在行动中思想、用思想指导行动,是一种以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思想和行动相统一的创造性学习活动,“做”的最终目的指向的是一种新价值的产生,即学生主体真实意义上的发展。

第三,以生活为本位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倡导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

一个人要更好地生活,必须接受适当的教育,而人生有多长,教育也就应该多长,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人类社会生活的终生性决定了教育活动的终身性,人类生活的连续性也决定了教育的全程性。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及现代意义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及现代意义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及现代意义陶行知先生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卓有成效的人民教育家,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

创建了改造社会的生活教育理论。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的说明,即教育现象的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

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中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关的过程。

一、“教学做合一”的涵义1.“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

2.“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法”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方面为由生活教育的特质所规定,“一个活动对事说是做,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

”这就说明生活里所有的事,只要一经“做”,那么“做”者本人就是在学,而对他人而言,如何使他学会“做”,就是教。

于是有生活就有教育了。

另一方面,这种教育的师生关系强调了“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那么,谁掌握了“做”谁就是先生。

所以,在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

这种师生关系,这与韩愈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是根本一致的。

3.“教学做合一”以“做”为中心。

陶行知说:“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那么何为做呢?“做是在劳力上劳心”,其特征是行动、思想、新价值之产生;这种“做”是在思想指导下的行动。

包含着丰富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

真正的做事在劳力上劳心,是手到心到,“做”实质上是一种社会实践,“做”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做”要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片面到系统的认识规律。

并发展到“行之行”。

在教学实践中。

陶行知始终提醒人们,“教学做合一”不能误解成“教”“学”“做”三者并列,而忘记了以“做”为中心。

陶行知指出一切教学都应集中在“做”。

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但他并没有否定教和学的作用,也不是简单地以“做”来代替教和学。

他明确指出,我们要反对两种不正确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混淆,否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提出的问题,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指导数学课堂教学
济水南街学校郑丽君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对当今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有着深刻的现实意;对当前的课堂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这一理论对课堂教学的指导作用。

一、数学要以生活为中心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涵义一方面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

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做。

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这个中心就是“事”,也就是实际生活。

教学做都要在“必有事焉”上用功。

可见,“教学做合一”是主张以实际生活为中心,指出教学要与生活密切联系,教学内容及方式要面向生活、社会,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陶行知先生曾说:“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

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1、生活中处处有数字。

新的教学大纲在“教学要求”中提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的确,数学就在我们每一天的生活中。

从咿呀学语的幼儿开始,就能接触到“数学”,如:“宝宝今年1岁”“宝宝家有三口人”等。

到了小学低年级,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开始,认识10以内的数,10以内数的加减法,认识元、角、分以及一些简单的应用
题等等,这些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

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拓展教学的空间,把“教科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实际生活”这本活教材中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学习数学。

学习中常问,“你家有几口人?几个大人?大人比小孩多几个?”“你们班有男生多少人?女生多少人?男生比女生多(少)多少人?”“你们家离校有多远”“你有多高多重?”“学校有多少间教室?我们教室有多大面积?”常给学生讲一些生活中的购物问题,游乐园里的数学问题,校园里的绿化问题等等,使学生知道,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身为教育者,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地调整,使教材变“动”,变“活”。

2、生活中处处用数学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有意识的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生活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把“学”和“用”联系起来。

使学生在我们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例如,在一、二年级的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今年几岁啦?多高呀?身体有多重?比一比你和你的同桌谁重……这些都是小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而要准确地说出结果,就需要我们量一量、称一称、算一算,这些都离不开数学。

再如,在教学长方形的特征时,可以问学生:“在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学生各抒
己见,然后适时地问:“你认为长方形有什么特征”?学生通过观察联系生活对它的特征便知晓。

还有,对于“土地面积单位1公顷的大小”,学生不是很清楚,只是模糊的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那10000平方米到底有多大?为此,在教学中,我特意把学生带到操场,让学生领略1公顷的大小,同时让学生知道,数学与生活紧紧相连。

当然,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像按比例分配水电费、计算储蓄利息、日常购物问题均发生在身边,我们买东西、做衣服、外出旅游,都离不开数学。

在教学四年级的“求平均数的问题”这一内容时,我在课前布置了这样一个预习题:请同学们回家后到超市去进行一项社会调查,调查同一类商品的5种不同价格,看一看哪种牌子的最贵?哪种牌子的最便宜?算一算它们的平均价是多少?向这样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走向生活。

二、课堂活动以“做”为中心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涵义另一方面是: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在作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

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

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

”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实现“教学做合一”。

根据“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在数学教学中,我以“做”为中心,
让学生自主活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交往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我经常使用的自主活动形式有:
(1)游戏表演活动。

游戏是低年级儿童感兴趣的学习活动,在学生的生活中,游戏和学习是相互渗透的。

把游戏引入课堂,对小学生来说能给予儿童更多的心灵自由发展的机会,能帮助学生顺利掌握新的学习内容。

更有意义的是学生的创造性也能在游戏中形成和发展起来。

例如:在教“10的组成”时,我设计了一个投飞镖游戏。

我分给每个小组10个飞镖,让学生进行投飞镖比赛,比赛结束学生汇报情况:第一组中6个,4个没中;第二组中8个,2个没中┄┄第八组中5个,5个没中。

根据学生的回答,我板书为“6 和4”、“8和2”、┄┄然后提问:想一想10个飞镖如果请你们再投几次的话,还可能出现哪几种不同的结果?学生将10的组成补充完整,这样既营造了一个动中学,学中动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又达到了情理交融,智情协调发展的目的。

(2)操作活动。

动手操作既可以为学生架起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使学生把外显的动作过程与内隐的思维活动紧密结合,实现知识的内化,又满足了学生活动的需要,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有人实验得出,人对知识的吸收,如果只是听和看,只能吸收50%,加上动手的话,则能吸收90%。

因此,书本上的知识,只要有可能,我都让学生亲自操作,让他们在实践操作中深入理解。

例如:教“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概念时,由于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我就让学生拿出自制
的三角形和四边形,让同桌同学相互拉一拉两个图形。

我问:各有什么感觉?学生回答:四边形一拉就变形,三角形拉不动。

我请同学们思考:其中有什么道理?学生得到道理后我再让学生把三角形的稳定性运用于生活。

我拿出一把坏椅子说:这把椅子前后晃动,我们一起来把它修好,谁有好办法?同学们纷纷表示只要拿一根木条与椅子的边框构成一个三角形,椅子就不再晃动了。

这说明学生已经了解了三角形的这一特征。

(3)情景体验活动。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中学生之间的互动能提高学生的自学和交往能力,有利于创新灵感的培养。

因此,教学中我不仅注意师生间的紧密合作,更注意学生间的合作学习,经常采用小组学习方式,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活动空间和更多的相互交流得机会。

例如我在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一课时,启发学生: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该怎样计算呢?能不能把它转化为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呢?学生随即试一试,再组织小组讨论。

完毕,有一小组代表陈述意见:把4.68÷1.2转化成46.8÷12就可以计算了。

我追问:他们的算法是正确的,但是否说明他们就真正理解了这种算法呢?谁能针对此题来考考他们?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马上活跃起来“你们是怎样想到把1.2转化成12的?转化为120行吗?”“如果把被除数先转化为整数,再随着转化除数,可以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不是只要去掉被除数和除数中的小数点就能计算了?为什么?”各小组连续发问,该小组也极力回答,实在答不上,其他小组也来帮忙。

在“试一试——议一议——
辩一辩”的过程中,既有个体的努力探索,又有群体的影响辐射,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中。

总之,让我们以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来指导数学课堂教学,结合新时代的特点与实际,进行课堂改革,培养出大量的富有创新精神的新人,为中华民族的再一次崛起,作好充分的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