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
(完整)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形态和载体,音乐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
音乐与生活具有广泛、密切的联系,对人的全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在当今科学技术和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音乐教育在促进人的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更加显示出它所具有的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制定《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是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力求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体现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确立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课程基本理念,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体现时代性、基础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为每个高中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或艺术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
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中,通过鉴赏与表现音乐,及其他艺术形式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和蕴涵于其中的丰富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进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音乐音响材料的非概念性、非具象性特征,为学生体验、理解和创造音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丰富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使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共处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学习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民族音乐,有助于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文化;学习丰富多彩的世界各民族音乐,拓展音乐文化视野,有益于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因此,高中音乐课程对于促进学生全面的、有个性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整体解读
教材内容选择与组织
精选音乐作品
教材应精选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音乐作 品,注重作品的多样性、经典性与时代性,丰富学生的音 乐体验。
注重实践性与应用性
教材应突出音乐实践的特点,设计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提高应用能力。
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教材应按照音乐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 组织教学内容,体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
01
02
03
课程设置单一
当前普通高中音乐课程主 要以西方古典音乐为主, 缺乏对多元音乐文化的介 绍。
教学方法陈旧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灌输式 为主,缺乏对学生音乐兴 趣和创造力的培养。
评价方式片面
现有的评价方式过于注重 考试成绩,忽视了对学生 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评 价。
新课程标准制定背景
社会文化多元化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整体解读
汇报人:XX
20XX-01-21
CATALOGUE
目 录
• 课程背景与目标 • 课程内容与结构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评价方式与标准 • 教材编写与使用建议 • 教师专业发展要求 • 实施保障条件及措施
01
CATALOGUE
课程背景与目标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现状
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教材应精选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音乐作 品,注意体现其民族性、多样性及地域性特征, 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 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实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的课程安排指导意见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实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的课程安排指导意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9.07.12
•【字号】京教基二〔2019〕17号
•【施行日期】2019.07.1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中等教育
正文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实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2017年版)》的课程安排指导意见
京教基二〔2019〕17号各区教委,燕山教委:
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作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北京市从2019年秋季高一年级起,实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使用按照新课程标准编写修订后的各学科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为落实全国和北京市教育大会精神,统筹做好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有序推进全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现结合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统筹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高考综合改革和
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充分发挥课程在学校育人中的核心作用,促进课程、教材、教学、考试、评价、招生等有机衔接,全面落实新课程新教材的理念和要求,切实提高育人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北京市朝阳区普通高中新课程课程方案
北京市朝阳区普通高中新课程课程设置方案
(试行)
按照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总体部署,自2007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起,北京市普通高中全部进行课程改革实验。为体现新课程“适应社会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的特点,落实《北京市实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课程安排指导意见》,同时兼顾朝阳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北京市朝阳区普通高中新课程课程设置方案(试行)》,请各校参照执行。
一、高中课程结构
朝阳区高中课程结构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1、学习领域
高中课程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
2、科目
每一个学习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八个学习领域共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共12-13个科目。
3、模块
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关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
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
二、课程说明及课程设置
(一)课程说明
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组成,并通过学分来描述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
普通高中学生须修满三年并且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的学分,总学分达到144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必修116学分、学习各学科课程标准所设置的选修模块至少获得22学分、学习学校自主开设的选修模块至少获得6学分。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乳山市普通高中
2021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学习寄语
又是一次新的挑战,又是一次知识的盛宴,在这里我们互相交流、互相探讨、共同进步,让我们一起经历
------撸起袖子加油干
学习现场
普通高中音乐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十八大〞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时代背景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审美感知---文化理解---艺术表现
一、“2021版课标〞课程结构与内容的主要变化
必修与选修课的变化:
旧版:一个必修,五个选修
新版:六个必修〔可选〕,选修I(六个可选)+选修II
学份与选课的变化:
旧版:必修2分+选修1分,选课流于形式
新版:共3分,必修不少于2分,选课更灵活自主
二、修满18个学时是选课和获得1学分的根底学分的获得有多种选课方式。如:
【1】2〔必修〕+1〔选修〕
【2】2〔必修〕+1〔必修〕
【3】1〔必修〕+1〔必修〕+1〔必修〕
【4】1〔必修〕+1〔必修〕+1〔选修〕
三、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
选课指导---调配---分流---疏导---整合
四、学分与选课在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内容更加丰富和多样课程选择更加灵活选择空间也更大〕
1、教师仍可以按照原来模块的划分,使用原教材上课,按照“音乐鉴
赏〞36学时,其他每个模块18学时进行教学。
2、教师也可以将原教材中有关模块,如“歌唱〞、“演奏〞、“音乐与
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中的合唱、合奏、舞蹈表演、戏剧表演的相关内容梳理出来作为选修I的课程内容,以满足一局部学生继续深化学习相关模块内容的需求。
3、艺术社团活动都将作为选修I课程纳入国家课程体系,实施课程化管
理,并将与之相关的实践性作业和音乐学习成果纳入对学生的平均体系并计入学分。
【课堂有话】说说新的高中音乐课程——普通高中音乐课程由哪些内容组成?
【课堂有话】说说新的⾼中⾳乐课程——普通⾼中⾳乐课程由哪些内容组成?幸会⾳乐,创造你我的⾳乐⽣活!
编者语
各位⽼师好!普通⾼中新⼀轮课改已逐步推⾏,普通⾼中《⾳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已经
颁布,⾼中⾳乐教材(四个版本)已通过教育部有关部门的审核。随着⾼中课改的推进,⾼中
⾳乐课作为新时期推进学校美育⼯作重要领域,受到了各地学校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新的
⾼中⾳乐课程将在学校逐步落地,学校和⾳乐教师如何做好课程开课和课堂教学的准备,如新
课程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如何结合学校情况开设⾳乐课程?学⽣选课、教学评价如何展开?教
师如何围绕⾳乐学科核⼼素养展开教学等问题,成为⼴⼤学校和教师的热门话题。让我们⼀起
研讨⾼中⾳乐课的相关话题,携⼿⾛进新的⾼中⾳乐课程。
学校开设⾼中⾳乐课程,⾳乐教师进⼊⾼中⾳乐课的教学,⾸先应从认识和理解⾼中⾳乐课程
内容做起。今天,⾸先说说普通⾼中⾳乐课程内容结构的话题。
HIGH SCHOOL
⼀
新的⾼中⾳乐课程内容结构产⽣的主要背景
新世纪以来基础教育的多次课改,⾳乐学科在课程性质、培养⽬标、内容标准和教学⽅向等⽅
⾯,经过理论与实践层⾯的多⽅努⼒,逐步推向了⼀个正确的轨道。新的⾼中⾳乐课程内容的
构成,从内容层⾯看应该来⾃于以下四个⽅⾯。⾸先,2003年普通⾼中《⾳乐课程标准》(实
验版)制定了以⾳乐艺术专业门类设置课程的构成⽅式,形成以《⾳乐鉴赏》《歌唱》《演
奏》《⾳乐创作》《⾳乐与舞蹈》《⾳乐与戏剧》等六个模块分类学习的内容结构,为后续⾼
中⾳乐课程内容组成⽅式奠定了基调,并与义务阶段⾳乐课程综合性学习形成了不同的内容组
对高中音乐新课程模块划分的理解与认识
对高中音乐新课程模块划分的理解与认识
所谓高中音乐新课程的模块是指音乐学科的课程标准在研制和设置的时候依据国家课程改革发展纲要进行的学科设置,新课改的模块划分的设置理念和特点是“课程选择”,其次它还具有时代性、多样性、开放性等特点,面对高中生个性化需求的成长阶段,充分体现高中生人生自我规划发展的能力,所以说,这次课改是从学生角度考虑的人性化的模块划分。模块划分的“选择特点”体现在:学校选择、学科选择、学生选择、教师选择。新课改的模块的划分具体表现于三方面:
一模块具体内容的划分
音乐学科共分6个模块,它们分别是1、音乐鉴赏模块,2、歌唱模块,3、演奏模块,4、音乐与创作模块,5、音乐与舞蹈模块,6、音乐与戏剧模块。
二各模块之间的关系与联系
6个模块中尤以鉴赏模块为首,其次是二度创作的歌唱模块、演奏模块、音乐与创作模块,再其次是音乐艺术的姊妹艺术音乐与舞蹈模块、音乐与戏剧模块。
三模块教学的管理
国家大纲规定高中音乐学科共开设54课时,分三年以三学分制完成,其中鉴赏模块是必修模块分36课时完成获2学分,其余5个模块可供学生进行选修,分18课时完成获并1学分。高中三年6学期中,第一学年必须开设鉴赏模块并完成,其余时间为选修模块自由进行,并且选修的模块不实行考核制度,主要以艺术实践参与为主,它的形式可以多样化。
总而言之,新课改的目的在于把学生从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基础上进行有个性化的向更高层次的阶段进行培养,是完成高中生从不定向教育到准定向教育的过度发展和培养。
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解读体会
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解读体会
仔细研读了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后,对新课标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高中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理解新课标,我们教师应该怎么做呢?
一、确立“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依据
第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贯彻和推进关于素质教育的需要。世纪之交,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美育正式列入教育方针,从而明确了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极大地提高音乐教育实施美育的主动性、自觉性,有利于音乐教育真正的实现以审美为核心。
第二,“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音乐课程的自身学科特点所决定的。罗丹说“艺术就是情感”。音乐美,就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高中音乐课程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点就是情感审美。情与美的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高中音乐教育的基本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
二、进行音乐审美教育的途径
音乐课程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有着与一般学科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为:从感性入手,采用体验的方式,以情感人,以美育人,重视教育的潜效应。《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
健全的人格。音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育应该是师生共同感受、鉴别、判断、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有情感的教师面对有情感的学生,音乐教育的过程,应是一种自觉的审美体验过程。这个过程应贯穿着所有的审美因素,并以美感的发生为根本内容,只有在长期的、反复的美感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音乐教育才会影响学生的情感意向,形成审美情操,从而使人格得以完善。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模块学习要求
(试行)
目录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第二部分课程结构、目标与模块内容概要……………………………………()
一、课程结构………………………………………………………………………()
二、课程目标………………………………………………………………………()
三、模块内容概要…………………………………………………………………()第三部分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第四部分课堂教学评价建议……………………………………………………()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三、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要素……………………………………………………()
四、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模块学习要求(试行) ………………………()
一、音乐鉴赏………………………………………………………………………()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基于大单元理念的高中音乐课程设计研究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基于大单元理念的高中音乐课程设计研究
摘要:大单元教学设计作为一种自上而下的实践方法,是目前
校内教育的主流趋势之一。宏观上,它以某一主题贯穿整个单元,以单元教学目标为统领,再进行逐一课时的细化分配,将每个课时之间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衔接,在单一课时教学的基础上打造自下而上的结构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从而更直接地为学生提供“事半功倍”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本文以高中音乐课程的授课经验为视角,分析大单元教学与核心素养、深度学习、逆向课程设计等理念的关系,多角度验证单元教学与三者之间如何相互促进、互通有无,并结合教学实践案例探讨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目标制订、评价体系、教学方法等问题。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核心素养;深度学习;逆向课程设计;评价体系
在以往的学校教育中,教师多以课时为单位开展教学活动。尽管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牢牢掌握重难点,具有显著的教学效果,多年来得到教师们的广泛应用,但该方法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容易出现知识碎片化、逻辑框架模糊等问题。对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的高中学生而言,单一课时教学已难以使学生形成宏观且连贯的、有一定规律的知识体系,也缺乏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训练。而近年来兴起的大单元教学理念,则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原有教学法的缺陷。
“单元”原指教材中按一定分类标准拟定的教学单位,而“大单元”则是指教师打破原有教材的单元划分,以某一主题、某一活动为核心重新整合后的单元。《音乐鉴赏》是目前高中音乐教学中最常使用的教材,也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案例,由于其中涉及诸多知识点,所以教学中容易出现知识碎片化的问题。基于此,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大单元教学理念在音乐课程中的应用,希望为音乐教师的课程设计提供启示与借鉴。
普通高中音乐新课标解析
二、课程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过程与方法 3、知识与技能
三、课程设置
• 根据高中的课程计划和《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
的要求,结合我省的音乐教育实际,对普通高中音乐课 程安排提出如下建议: 1、必修必学模块为“音乐鉴赏”,可在高中任一学年开 设,为2学分。 2、必修选学模块为“歌唱”、“音乐与舞蹈”、“音乐 与戏剧表演”、“创作”、“演奏”,可在高中任一学 期开设,每一模块为1学分。 3、学分和课时安排,艺术课程(音乐、美术)在高一至 高三开设,音乐与美术各为3学分(54课时),具体授 课计划由学校根据师资、教学条件等实际情况开设。对 于具有较强音乐能力并愿意在音乐方面继续发展的学生, 在完成3个必修学分后,鼓励选修其他未选模块,或继续 深化已选模块的学习。每修满18课时,通过考试或考查 评价,可获得1学分。
2、评价方式
(1)学生自我评价(自评) (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他评) (3)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互评)
3、学分认定
• 音乐学科学分认定采取考试和考查
相结合,在学生修完每个模块后进 行。“音乐鉴赏”模块为36课时, 其他每个模块各18课时。考试和考 查依据“评价内容”、“评价方式” 进行,并结合学校具体情况综合地 对学生作出学分认定。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实验)》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 准(实验)》精神,按照我省高中课 改要积极稳妥地逐步深化、逐年推进 的要求,结合我省高中音乐教学实际, 对我省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第一阶段 的实施,提出如下意见。
北京市实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课程安 …
北京市实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课程安排指导意
见(试行)(摘要)
课程安排(具体课时安排见文件后附表)
(一)周教学时间
1.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
2.原则上每周按35学时安排教学。
(二)课时
1.原则上每学时45分钟。
2.有条件的学校应积极开展选修模块长短学时相结合的实验。
(三)模块教学时间
1.语文、外语、数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等科目的1个模块教学时间通常为36学时,数学科目一个专题的教学时间通常为18学时,一般每周安排4学时或2学时。 2.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科目的1个模块教学时间通常为18学时,一般每周安排2学时或1学时。
(四)研究性学习活动时间
三年共计270学时。可集中使用也可分散使用,由学校根据各学段学时总数合理安排。建议每个学生在三年内至少完成3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或项目)。
(五)社区服务时间
三年不少于10个工作日。建议学校在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各集中安排1周。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走进社区,融入社会,参与社区服务。
(六)社会实践时间
社会实践(包括军训、参观、考察、生产劳动等)不少于3周。建议学校在高一年级、高二年级和高三年级各安排1周,学生必须参加。
(七)课程安排建议
1.合理而有序地安排课程,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
各区县和学校应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各学科课程标准,运用多种模式安排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为利于教学管理和稳步推进考试评价改革,拟定《普通高中课程安排指导表(参考)》(附表1)、《普通高中一年级课程安排指导表(参考)》(附表2)和《普通高中二——三年级课程安排指导表(参考)》(附表3)供各区县和学校参考。
2024年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
2024年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
一、前言
音乐教育是普通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旨在提高学生的审
美素养,培养音乐兴趣和爱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艺术修养。
为了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推动高中音乐教育的发展,我们制定了《2024年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2.1 课程性质
《课程标准》遵循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要求,坚持
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调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突出音乐教育的
实践性、人文性和综合性。
2.2 课程任务
通过高中音乐教育,使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创作能力和审美评价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课程目标
3.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掌握音乐的基本元素(如音高、节奏、和声等),了解音乐的基本形式(如曲式、调式等),学会使用音乐软件进行简单创作。
3.2 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学会合作、探究和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
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感受音乐的美,培养音乐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增强对音乐的热爱和尊重,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课程内容
4.1 必修课程
包括音乐欣赏、音乐创作、音乐演奏、音乐与生活四个方面。
4.2 选修课程
包括音乐史、音乐理论、民族音乐、流行音乐、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六个方面。
五、课程实施与评价
5.1 课程实施
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注重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5.2 课程评价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
修订)
新修订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规定,每个学校必须拥有至少一门音乐课,音乐课程应该包括音乐形式、表达、理论、传统及乐器--这是一个完整的音乐教学系统。这个标准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内容进行创作,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艺。
音乐形式包括与音乐发展有关的历史文化背景。学生们要学习介绍、演奏的种类及特点,学习比较及对比不同音乐流派的特征,学习作曲家及作品的发展历程。
表达受音乐情感影响,要求学生通过乐器演奏练习,学会运用适宜的表达方式及动作来表现音乐,同时也要求学生学习音乐史、音乐礼仪及其专业相关的知识。
理论是支撑音乐的基础,要求学生学习声乐歌唱及美声歌唱,同时运用视唱练耳法,了解声部构成及共同的简谱及音阶训练,学习伴奏的运用及合唱的表演。
传统与现代音乐有别,要求学生学习传统国音,学习民歌和少数民族乐器演奏,学习民族音乐流派,同时也要求学生了解现代流行音乐。
除了对学生们掌握知识的要求外,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2020)还要求学生参加辩议会、比赛及音乐剧等活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更完整的理解音乐,并发展自己的才艺。
修订后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为学校提供了一条完整的课程框架,将考查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运用音乐内容进行创作,完全发挥自己的聪明变创造力,从而培养学
生的审美能力,引导他们将音乐融入生活,学会欣赏和体验音乐的感动。
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
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
第一节《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的背景与思路
一、进行《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的背景
二十一世纪,我国基础教育迎来了一场新的改革浪潮。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这次改革是素质教育的深化,是实现基础教育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它必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有其广泛而深刻的内外部影响和制约因素。就外部而言,新的时代背景,知识经济的到来、信息社会的来临、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我国加入WTO等。这些外在的社会发展因素对我国整个教育系统的运行有着强大的冲击作用,普通高中教育也处于这种影响之中。例如,加入WTO对普通高中的冲击和影响主要表现为:1、使普通高中教育的思想观念发生改变,教育竞争能力得以加强,积极应对开放市场的挑战。2、对普通高中办学和管理体制的影响。3、促使普通高中办学目标重心的转移。在教育系统内部,教育和课程自身的发展状态影响着普通高中课程的理念、结构、内容等。例如终身教育的发展问题、教育向生活回归、主体性教学的倡导、校本课程的实施等等,这些问题都要求普通高中课程做出响应的调整与改革。
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组成部分,也正经历着这场改革。《九年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使得目前全国绝大部分地区进行了小学、初中阶段音乐新教材的教学实践活动,给中小学的音乐课程带来了全新的、可喜的变化。
高中音乐课程结构(高中新课程提要之一一九)
高中音乐课程结构(高中新课程提要之一一九)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
必修课程包括音乐鉴赏、歌唱、演奏、音乐编创、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6个模块。每个模块由相对独立、相互关联、适度渐进的两部分组成,每部分18课时。
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合唱、合奏、舞蹈表演、戏剧表演、音乐基础理论、视唱练耳6个模块。每个模块18课时
选修课程由学校安排开设。
学生必须至少在必修课程中修满36课时,在必修课程中再至少自主选择一个必修部分修满18课时,或者在选择性必修课程中再自主选择一个模块修满18课时,总计至少修满54课时。
学生选课可以有以下四种模式:
1. 1个必修模块+1个选择性必修模块。
2. 1个必修模块+另外1个必修模块的1个部分。
3. 3个不同必修模块的各1个部分。
4. 2个不同必修模块的各1个部分+1个选修模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模块学习要求
(试行)
目录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第二部分课程结构、目标与模块内容概要……………………………………()
一、课程结构………………………………………………………………………()
二、课程目标………………………………………………………………………()
三、模块内容概要…………………………………………………………………()第三部分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第四部分课堂教学评价建议……………………………………………………()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三、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要素……………………………………………………()
四、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模块学习要求(试行)………………………()
一、音乐鉴赏………………………………………………………………………()
二、歌唱……………………………………………………………………………()
三、演奏……………………………………………………………………………()
四、创作……………………………………………………………………………()
五、音乐与舞蹈……………………………………………………………………()
六、音乐与戏剧表演………………………………………………………………()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试行)
为了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北京市实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课程安排指导意见的精神,形成符合国家课程改革基本要求、具有北京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和教学体系,促进我市普通高中音乐学科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帮助学校及广大高中音乐教师更好地结合实际,落实文件的要求和目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并创造性地实施教学,提高音乐新课程的教学质量,特制定《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或艺术课程相衔接的课程,是高中阶段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
如果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而美育的性质和任务,就是开辟情感领域,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解放,配以完整的人格。音乐学科是高中阶段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学习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民族音乐,有助于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文化;学习丰富多彩的世界各民族音乐,拓展音乐文化视野,有助于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因此,高中音乐课程对于促进学生全面的、有个性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课程基本理念
在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应以音乐审美教育为核心,把音乐教学作为师生共同感受、鉴别、表现、创造、评价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关注高中学生的音乐经验和音乐需求,面向全体学生;遵循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努力发展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
音乐课程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有着与一般学科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为从感性入手,采用体验的方法,以情动人,以美感人,遵循音乐教学的情感性、体验性、形象性、愉悦性、审美性原则,重视教育的潜效应。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
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根据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持久而稳定的兴趣和爱好。发展高中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应注意:第一,爱护学
生的音乐好奇心与探索意识;第二,尊重学生的音乐感受,鼓励其表达对音乐的独特见解;第三,通过音乐教学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快乐,也就是“乐(yu è)”即是“乐(lè)”。
(二)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举措。素质教育有三大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要全面发展,第三是引导学生主动发展。三大要义从根本上明确了素质教育的内涵,而“面向全体学生”则作为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被置于首要的位置。
高中音乐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在提高全体学生音乐素质的同时,还要为对音乐有特殊爱好、具有一定音乐特长的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
(三)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
音乐是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如音乐表现领域更体现为一种技能性特点,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等模块的学习,都离不开音乐实践活动。音乐的非语义性与不确定性为学生的想象与联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创造性音乐思维活动奠定了基础;另外,由于音乐教学中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不存在标准答案,其教学过程充满了创造性。
高中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的艺术实践过程。因此,在所有的音乐教学活动中,都应重视艺术实践,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意识,将其作为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并进行音乐创作的初步尝试。
(四)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
我国的音乐艺术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音乐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还是近现代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高中学生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世界民族的多样性决定了世界音乐艺术的多样性,我们正处在一个多元的世界,广泛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音乐文化成果,开阔音乐教育视野,丰富音乐教育内涵,共享人类音乐文明的优秀成果,应是高中音乐教育的理想与追求。
高中音乐教学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当代音乐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与此同时,还应体验、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珍惜人类文化遗产,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第二部分课程结构、目标与模块内容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