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视野下的群众文化建设研究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文学研究:开拓文化视野,并拓展文学界限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文学研究:开拓文化视野,并拓展文学界限近年来,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文学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其核心目的是探索文学本身和文学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这种研究方法不仅开拓了我们的文化视野,还帮助我们拓展了文学界限,提高了文学的价值。
本文将从多元文化视角下分析文学研究,重点介绍多元文化视角对文学研究的积极意义。
1.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文学研究对文学的研究方法带来新的挑战和突破。
传统上,文学研究主要关注文学作品本身,探究文学作品的内部结构、语言风格、主题等方面。
然而,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文学研究更关注文学作品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关注文化的背景、历史、氛围以及文学作品在不同文化间的流传和影响。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文学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
例如,跨文化比较研究,探究不同文化下的文学作品之间的异同点;后殖民主义研究,探究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文化欧美研究,探究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这种研究方法拓展了文学研究的方向和深度,使文学研究更为丰富多彩。
2.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文学研究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文学是反映文化、思想和精神的载体,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文学研究更好地展现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理解。
通过研究不同文化下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感受不同文化所带来的魅力和特点。
这种理解和交流有助于促进各种文化之间的融合和互通,有助于打破文化隔阂,增加相互信任和理解。
3.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文学研究可以使文学更加丰富多彩,并提高文学的价值。
文学作品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内在美感,更在于其反映和承载的文化、历史、人生的意义。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文学研究使得文学作品具有更加广泛的内涵和意义,使得文学的价值更为丰富和深刻。
例如,欧美文学和东方文学的交流和互动,产生了不少有影响力的诗歌、小说和戏剧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当代文学的形式,在题材和思想上也增加了新的层面。
另外,通过文学作品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更好地认识社会和人类的精神需求,从而为社会的文化建设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动力。
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摘要:一、引言1.多元文化背景概述2.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1.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坚持2.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3.现代先进文化的吸收与创新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1.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2.提高国民素质和文明程度3.促进经济社会发展4.维护国家文化安全5.引领世界文化发展潮流四、结论1.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2.全体人民的共同责任正文: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交融碰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不仅对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也有着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挖掘文化内涵,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积极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取长补短,推动我国文化创新。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具有以下重要意义: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和价值观是民族精神的基石。
通过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有利于全体国民形成共同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提高国民素质和文明程度。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养、道德素养和审美素养,使全体人民在精神生活上更加丰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三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文化是一种软实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创新能力,进而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四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有助于抵制不良文化侵蚀,捍卫国家文化主权,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浅谈新形势下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发展
浅谈新形势下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在当前新形势下,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和趋势。
本文将就这一主题进行探讨,分析新形势下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发展,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在过去,很多人的生活还停留在温饱的层面,对文化的需求并不急迫。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提高。
他们希望通过学习、阅读、艺术等方式来愉悦自己的心灵,提高自己的素养和修养。
文化产业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各种文化活动和产品也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和欢迎。
新形势下,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在过去,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有限的几种形式上,比如书籍、音乐、电影等。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文化形式外,人们还开始追求新的文化体验和方式,比如网络文化、影视剧、音乐会、展览等。
这些新兴的文化形式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也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新形势下,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个性化的特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和文化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有些人喜欢读书,有些人喜欢听音乐,有些人喜欢看电影,有些人喜欢参加展览,每个人的文化需求都有所不同。
文化产业也需要更加注重个性化服务,满足每个人不同的文化需求。
针对新形势下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发展,我们有必要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需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更多的人参与文化创作和生产。
文化产业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来源。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和投入,为文化创作和创新提供更多的条件和资源。
需要加强对群众文化需求的调查和研究,了解人们的文化需求和兴趣爱好,为他们提供更加精准的文化服务和产品。
随着文化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我们需要更加关注群众的实际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浅谈新形势下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发展
浅谈新形势下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发展【摘要】在新形势下,群众的文化需求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受到新媒体的影响也越来越深远。
群众文化需求与文化产业、国家文化政策以及社会发展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
新形势下,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得到了广泛认可,进一步关注和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至关重要。
群众文化需求应当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以更好地满足群众的需求,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群众文化需求、新形势、多样性、个性化、新媒体、文化产业、国家文化政策、社会发展、重要性、社会和谐发展、指导方针。
1. 引言1.1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需求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群众的文化需求也日益凸显出重要性。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需求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群众文化需求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群众是文化的主体,他们的需求是文化产生、传播和发展的核心。
只有充分认识和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才能真正贴近群众、满足群众,从而推动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群众文化需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群众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反映了社会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趋势,只有充分尊重和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群众在文化上得到了满足,才能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
群众文化需求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
群众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直接影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内容,只有深入挖掘和挖掘群众的需求,才能培育出更多优质的文化产品,推动文化产业的壮大和繁荣。
2. 正文2.1 群众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化群众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化体现了群众对文化的独特追求和个人化需求。
在新形势下,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多元化,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文化形式,而是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创新性。
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也有所不同,年轻人更加注重时尚和流行文化,老年人则更加偏好传统文化和文化熏染。
城市和农村、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众也对文化有着各自不同的需求和表达方式。
新时代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研究
新时代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研究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时代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群众文化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和传播的文化,它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血脉的生动体现。
新时代背景下,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需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加以关注和支持,以推动和促进群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一、新时代条件下群众文化建设的优势与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群众文化建设面临着新的优势和挑战。
一方面,我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为群众文化建设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和市场需求。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愈发迫切,这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群众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提供了全新的机遇,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移动设备等多种渠道获得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和信息,这无疑有利于群众文化在全社会范围内的传播和共享。
群众文化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文化领域面临着来自外部文化冲击的压力,国际化的文化产品和价值观念不断涌入,对传统的群众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
社会群体的多元化和分化也给群众文化的传播和接受提出了新的挑战,不同群体对文化产品和表达方式的需求存在差异,如何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情况下保持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群众文化建设所面临的新课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群众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至关重要,需要充分认识当前形势,积极引导并促进群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培育和壮大文化产业,满足人们对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快速扩张和转型升级的阶段,需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和引导,鼓励相关企业和机构加大对群众文化的投入和支持,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具有较强包容力和创造力的文化企业和品牌,以丰富和提升群众的文化生活。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群众文化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
在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如文化产品质量不高、传统文化传承困难、文化消费习惯转变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促进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一是文化产品质量不高。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大量的文化产品涌现,但质量良莠不齐。
一些低质量、低俗化的文化产品充斥着市场,影响了群众的审美品位和文化素养。
二是传统文化传承困难。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传承不足,导致传统文化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
三是文化消费习惯转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化消费观念也在发生改变,传统的文化消费模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市场需求不断变化,文化供给不足以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促进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
一是提高文化产品质量。
政府和各文化产业单位可以加大对文化产品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文化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引导市场向高品质、高水平的文化产品发展。
二是加强传统文化传承。
政府可以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开展相关的文化活动和宣传,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传承意识,鼓励年轻一代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来,保护和传承好传统文化。
三是满足多样化文化需求。
政府和文化产业单位可以加大对多元文化的推广和宣传力度,提供更多元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引导和塑造人们健康、积极的文化消费观念。
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当前文化的多元化已經成为社会发展的现实背景和必然的历史发展趋势。
在充分认识、了解当今社会文化多元化的过程中,正视多元文化间的碰撞与冲突,主张在多元文化的包围中,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指导地位,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标签:多元文化;先进文化;重要意义马克思说过:“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
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
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1](P.276)文化多元化已成为与全球化并列的发展潮流。
多元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是全球背景下共有的文化现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然。
当然,中国也呈现出多元文化的格局,而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与摩擦在我国愈来愈突出。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为了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课题和新任务。
1多元文化的风生水起研究多元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首先需要给“文化”下定义。
有学者认为: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凝聚起来的生活方式之总体”,是“包括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及其成果的凝聚。
”[2](P.6)我们讨论多元文化中的多元不是仅仅表现为具体文化形式和风格的多样化,而是实质性的内容价值上的多元化,主要指主体、坐标及取向方面之间的异质性。
“多元文化”这一学术名词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才备受关注,对多元文化的含义也各有不同的说法。
本文要探讨的多元文化,指的是由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等不同民族的异质文化以及不同时空范围的文化所构成的系统。
[3](P.12)其“多元”主要指价值观念、思维模式、态度取向、行为方式上的差异,价值观念的差异是核心。
从对多元文化的分析来看,它具有多样性、平等性、交往性等特点。
多元文化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它划分标准的不同上,如从渊源上划分,有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
群众文化发展现状
群众文化发展现状群众文化是指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以满足人民群众实际需要为核心,以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为目标的文化形态。
群众文化的发展现状如下:首先,群众文化形式多样化。
当前,群众文化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
除了传统的群众舞蹈、集体文艺演出等形式外,群众文化还涌现出大量独具特色的新形式,如网络文化、微信公众号文化、短视频文化等。
这些新形式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传播,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其次,群众文化受众广泛。
群众文化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文化形态,因此其受众群体也非常广泛。
从城市到农村、从年轻人到老年人、从知识分子到劳动者,群众文化都能吸引不同群体的参与和享受。
大量群众文化活动如庙会、民俗节庆等也吸引了大批游客和参与者。
再次,群众文化氛围浓厚。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消费的增加,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强烈。
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纷纷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展览观展、读书沙龙等,使得群众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同时,群众参与群众文化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群众文化活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群众文化创作水平提高。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群众文化的重视和支持力度的加大,群众文化创作水平不断提高。
一大批优秀的群众文化创作作品涌现出来,如经典的影视剧、舞台剧、文学作品等,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文化产品。
同时,专业文艺团体和社区文化中心也为群众提供了更多参与创作的机会,促进了群众文化的繁荣发展。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在我国发展迅速,呈现出多样、广泛、积极的特点。
它已成为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文化素质的重要力量,对于推动国家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浅析新时期群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一
、
群众文化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1 . 推动 群众 文化 不 断创新 ,满足人 民群 众不 断 增长 的精神 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化需 要
我 国 社会 主义 文化 建设 的最 根 本 目的就是 为 了不断 满足人 民 群众迅速增长的精神文化方面需求。伴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 展 ,群众的思想意识也在发生着改变,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 在不断的变化,人们精神文化消费层次在不断的上升,并且需要 的形式 和 内容也 在不 断的发 生 变化 ,所 以我 们 力求在题 材 和作 品 上 ,不论古今 。都要刻意创新。 2 . 创新群众文化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群众文化上的创新 ,非常有利干解决文化生产力的懈放和发 展 。随着经济水平 的提高 ,文化 生产 力更加迫切 的要求解放 出来 。 人民群众在物质文化生活方面和精神文化方面的不断提高,也使得 人们对提高文化产品方面的供给有了迫切的要求;再由于我们国家 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也对建立健全文化体制产生了迫切的要 求;改革开放使得我们对文化生产力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大。因此 只有不断的创新、不断地在文化体制上进行深化改革,才能有效 的、持久的、不断地解放和发展文化自身的生产力。 二 、群众 文化 的建设 与发晨 1 . 保证 群众文 化 队伍 的建设 加强群 众 文化 建设 的前提 就是 要保证 群众 文化 建设 队伍 的稳 定与不断增强,街道和社区的管理阶层干部,更直接的参与群众 文化 建设 和管理 。他 们从事 群 众文化 的组 织 、筹备 工作 。所 以要 想 建设 一 支不论 在年龄 方面 。还 是专 业技 术 、知识结 构等 方面 都 过硬的地方管理干部队伍 ,我们应该做 的就是要从基层去发掘人 才和培 养人 才。 2 . 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强本地文化在群众中的传播 中国加 入世 界经 贸组织 至今 ,我 国对 外开放 的水 平和 能力 在 不断的提升 。外来的经济贸易流通使得外国文化也在不断地向中 国文化中渗透。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 ,这更应该加强 我们的群众文化建设。因为群众文化来源于传统文化,是人们在 较长的时期内所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民族艺术。游 园、灯会、茶艺、聚会等这些民族文化必须传承下来。使国人更 好地了解和掌握属于我们自己国家所独有的人文知识 、历史知识 以及党的路线方针等 ,这样对促进社会主义建设是非常有利的。 所 以我们还是主张将本土文化加以渗透,我们可 以以多种形式开
群众文化调研报告范文
群众文化调研报告群众文化调研报告范文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群众文化调研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群众文化调研报告范文1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
文化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对于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当前,要建设新农村,文化必须先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可以使农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促使新风尚蔚然成风。
农村迈着奔小康的步伐,物质财富的积累和社会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人民群众对于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愿望日益强烈,文化权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一、基本情况及现状沙包堡办事处位于东经107°30′,北纬26°19′,地处都匀市区北郊,距市中心6公里,东与洛邦交界,南与小围寨、广惠办事处相邻,西与绿茵湖办事处接壤,北与麻江县贤昌乡相连。
办事处驻迎恩村斗篷山路旁。
现辖9个行政村,5个社区、1个居委会总人口76924人,土地总面积123.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77公顷,目前共建成14个文化活动(室)。
二、目前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文化设施短缺。
各村的文化室基本都处于闲臵状态,虽然有线电视进村入户,但广播却名存实亡。
由于文化设施的短缺,农村的老年人谈天喝茶搓麻将,青壮年劳作经商打扑克,从而诱发了赌博现象的产生,败坏了村风民风。
2、文化建设的意识不强,思想认识不到位。
办事处、村干部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意识淡薄、甚至缺失,不能做到对新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内涵的整体把握。
他们甚至不知道新农村文化建设应该抓什么,如何抓,以致不想抓、不愿抓。
他们在思想认识上有偏差,认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软任务”,不如搞经济建设,看得见,摸得着,体现政绩明显,长期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同时亦存在畏难情绪,认为文化建设不好搞,费钱费力不讨好,而勉为其难、虚于应付。
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摘要:一、引言二、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意义1.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2.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3.促进经济社会发展4.塑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三、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途径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积极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四、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多元文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特征。
在这个大背景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不仅有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更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本文将探讨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及推进途径。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意义1.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不仅体现了国家的价值观、民族的精神风貌,还关系到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通过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国在世界舞台上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为国家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使全体国民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
3.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
4.塑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有助于塑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
先进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引导国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途径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特征与发展方向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特征与发展方向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特征和发展方向也在发生着变化。
新的科技和社会环境给群众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群众文化的特征和发展方向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特征1. 多元化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文化的交流,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和享受文化产品,从电视、电影到互联网、移动端,文化形式多样化,满足了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
2. 群众性群众文化始终具有群众性的特征,它是为广大群众所创造和喜爱的文化产品和活动。
在新时代,群众对文化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更加突出,同时群众参与文化生产的动力也更加强劲。
3. 融合性新时代群众文化呈现出融合性的特征,不同文化元素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形成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产品。
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互相交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出多样化的文化形态。
1. 增强群众性在新形势下,要加强群众性,注重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各级文化部门要深入群众,了解他们的文化需求,举办文化演出、展览等活动,提高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2. 传承和创新在新形势下,传承和创新是群众文化发展的关键。
要坚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注重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推广,激发文化创意,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和水平。
3. 弘扬共享文化新时代的群众文化发展要弘扬共享文化,强调文化产品和资源的共享与互动。
构建文化共享平台,促进文化资源的互通和共享,满足不同群体对文化的需求,提高文化产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4. 推动融合发展新时代群众文化发展要推动融合发展,促进不同文化元素的融合和交流。
鼓励各类文化产品之间的融合,加强文化产业的交流合作,推动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为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5. 推动数字文化新形势下,要推动数字文化发展,发挥科技对文化传播的促进作用。
要加强数字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开发,推动数字文化产品的创新和运用,提高数字文化的传播和接受能力,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论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区文化建设
延边 大 学 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J u n lo n in Unv riy ( o il ce c ) o r a fYa ba ie st S ca in e S
De . 0 1 c 2 1
第4卷 第 6 4 期
Vo . 4 No 6 14 .
的创 新性 特点 。
5 文 化融合 .
大学 生社 区文化 除 了具 有城镇 普 通社 区所具 有 的一 般 特点 之外 , 多地 表 现 出 群体 的年轻 化 、 识 化 、 更 知
这种文化融合 最显 著 的表现 在大 学生 社 区文 化 内部整体融合 。虽然 大学 生社 区内部具 有 主体 多元 性 , 它仍不失 内部 的相互 融合 , 但 在这 个社 区里 , 成员 之 间的价值观 、 思维方式 、 际关 系、 为模式 和个性 人 行 心理都 相互影响 、 相互交流 、 相互 融合 , 而形成 了特 从
和, 从属 于校 园文 化 。大 学 生社 区文 化 直 接体 现 着
已成 为不争 的事 实 。由于 大学是学 习文 化和 传播文
化 的重 要场 所 , 上其 所具 有的较 为广泛 的包 容性 , 加
大学 生真实 的生 活状 态 、 价值观 和思 维方 式 , 接体 直 现 着 大学生 的精神 面貌 和人文 素质 。
关 于大 学 生社 区文 化 的含义 , 有诸 多 不 同的 解 释, 仁者 见 仁 , 智者 见 智 。但 是 归结 起来 看 , 大学 生 社 区文化应 当 涵 盖 三 个 要 素 : 等 学 校 , 生 生 活 高 学
・
16 】 ・
是 大学生 社 区文化 与其 他 社 区文化 有 着 明显 不 同 。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组织文化建设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组织文化建设随着全球化和移民的加剧,多元文化背景在组织中变得越来越常见。
这对于组织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成功的组织文化不仅要有强烈的内部凝聚力和统一性,还需要给员工提供一个开放、多样、包容的工作环境。
本文将探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组织文化建设,包括组织文化的定义、多元文化的挑战和机遇、如何构建多元文化组织文化以及如何推广、维护和评估多元文化组织文化。
一、组织文化的定义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内部形成的价值观、信仰、行为方式和习惯在组织员工中共享、理解和遵循的方式。
它包含了组织的历史、传统、创始人的价值观和其他组织成员的经验和观念。
组织文化的建设可以使组织在面对内外部环境的挑战时更具有凝聚力和适应能力。
二、多元文化的挑战和机遇面对多元文化的挑战,组织需要应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和尊重多元文化的差异。
一般来说,多元文化的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和沟通问题不同的文化背景带来的语言和沟通问题是过程中最大的挑战。
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可能导致沟通障碍,如果组织的沟通方式和语言能力没有得到改进,可能会导致团队的分裂。
2、文化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导致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不同,这可能会导致员工之间的冲突和误解。
例如,亚洲文化重视团队合作,而西方文化重视个人英雄主义。
相比于挑战,多元文化对组织发展带来机遇,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丰富的资源多元文化背景带来了不同的经验和见解,这些经验和见解可以丰富组织的资源,提高组织的适应性和创新能力。
2、优化组织管理多元文化使组织经营管理更加全面。
组织不仅要考虑单一的文化差异,还要考虑跨国文化差异,这样可以优化组织管理方式。
三、如何构建多元文化组织文化1、培育文化多样性的认知首先,组织需要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和价值所在。
只有明确了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才能以包容的态度展开工作。
2、建立多元文化沟通和协作机制组织需要创建一个可以让员工分享他们的文化经验和思想的平台。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建设和发展成为推动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然而,随着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加深,农村的文化建设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城乡差距大、文化氛围淡薄、传统文化薄弱等。
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显得尤为重要。
1.倡导农村文化理念农村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树立正确的文化理念,引导农民树立文化自信和文明观念。
应当从社会文化的应用和精神内容的具体存在出发,倡导正确的文化观和文化自信,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创新,加强对农民的文化教育和知识普及,同时推广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为农民打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2.加强农民文化素质提高农民文化素养是改善农村文化建设现状的根本举措。
通过加大农民教育力度,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充分挖掘农民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内涵,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同时还可以提升农民自身的价值和生活质量。
政府和社会应当大力推广“五下乡”、“识字千万家”和“红色文化进万家”等活动,积极推进文化进万村、文化进万家的重要工作。
3.建设农村文化设施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需要充分发挥文化设施的作用。
形成“一村一文化站”网络,建立图书、音像、电子阅读室等农村文化设施,提供多种高品质的文化服务,为农村文化发展打造更多的文化载体和渠道。
1.开展多元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必须要有多元化的文化活动作为支撑。
应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其中包括各种文艺演出、文化座谈、知识竞赛、群众文化节等。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农民接受到新知识、新观念,还可以让农村文化更加多元化、活跃化和丰富化。
2.搭建乡村文化平台乡村文化平台是展示农村文化创意和艺术成果的重要载体。
政府和社会应当在农村地区建立农村文化协会、乡村文化中心、艺术家温床等平台,通过文化艺术展示、交流、展览、销售等方式,打造丰富多元、富有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
群众文化课题研究论文(五篇):群众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群众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浅谈…
群众文化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群众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2、群众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浅谈3、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管理创新4、群众文化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5、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影响全文总字数:19623 字篇一:群众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群众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摘要:如今,围绕着经济建设的中心,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群众文化要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其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意义非常关键,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文章将就群众文化活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及其作用发挥展开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群众文化;精神文明建设;文化服务新时期以来,群众文化活动日益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日益繁荣,群众文化创作形势一片大好。
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与繁荣为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了巨大的促进。
一、群众文化活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群众文化活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提高我国群众的综合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且能够促进精神文明的向前迈进。
1.群众文化活动能够提高我国群众的综合文化素质文化是群众业余生活所不可或缺的内容。
然而,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多人物质水平得到了提高,但是精神文明建设却没有做到位。
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则能够使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享受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其艺术审美能力、文化欣赏能力等都能够得到提高,全民族的综合文化素质也能够得到提高,这对于精神文明建设来说意义非常关键。
2.能够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的必然目标,也是实现幸福生活的必然途径。
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能够切实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使群众能够接受优秀文化的全面熏陶,从而提高个人素质,最终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做贡献。
3.能够促进精神文明向前迈进社会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同等重要。
群众文化活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广大的人民群众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是对于精神文明向前迈进的重要推动。
多元文化冲突视域下群众文化建设难点与对策
文化艺术 |多元文化冲突视域下群众文化建设难点与对策□宋欣/文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需要注重弘扬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中国声音,这是我国现阶段的历史使命。
为此,政府组织应当积极建设群众文化,满足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群众文化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最开始的原始社会阶段就存在。
群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社会历史的一种表征,寄托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集合了包括传统的“和合”精神在内的劳动大众的精神内涵。
发展群众文化是我国新时代下的重要任务,也是政府组织以及社会各界需要重视的问题。
从当前多元文化冲击的背景来看,群众文化建设也存在非常明显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在这个背景下,相关部门应深入思考如何提高群众文化建设水平,拓展群众文化建设渠道,优化群众文化,提高基层群众对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这对弘扬中华文化,构建群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责所在。
1 多元文化冲突的具体影响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对于提高群众生活丰富度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这也是优化群众精神家园、提升群众幸福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
我国自改革开放之后就非常重视群众的文化建设,以群众文化建设为提升民众幸福感的重要手段。
现如今,随着全球化程度日趋深入,多元文化的冲突、碰撞也日趋激烈,并产生了正反两个方面的结果,对我国群众文化建设有正反两个方面影响。
1.1 正向影响在多元文化冲突的背景下,国内引进了优秀的外来文化,为我国群众文化建设增加了可使用的、十分丰富的建设素材,群众文化可以具备更高的文化价值。
我国建设群众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马克思主义为群众文化建设的核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群众文化建设的基础,本着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接纳外来文化,注重民族平等,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这种建设原则和理念决定了我国群众文化建设有着更强的文化吸收能力。
在多元文化冲突下,这种文化吸收能力赋予群众对其他文化学习的自主选择权,通过文化吸收和学习减少世界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壁垒,进而建设特色化和时代化的群众文化体系[1]。
新时代群众文化工作的新方向
新时代群众文化工作的新方向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广大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发强烈。
因此,只有进一步加快群众文化建设发展步伐,才能使广大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基于此,本文首先深入介绍了新时代群众文化的内涵与开展原则,继而提出了群众文化工作的新方向,以便在切实提升群众文化建设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同时,为广大群众营造一个繁荣和谐的文化生活环境。
关键词:新时代;群众文化;新方向引言群众文化活动是公益文化事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丰富并满足群众精神需求的各类文化娱乐活动的统称。
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中明确指出,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围绕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容,并以思想文化工作为主导地位,实现社区经济、文化等同步发展。
这些政策和措施包括:加强文化事业规划和管理,对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切实提升文化服务质量,实现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加强文化交流合作等。
1新时代群众文化的内涵与开展原则1.1群众文化的内涵群众文化的内涵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工作任务下会有所侧重,但基于群众文化实践活动的普遍性,它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
群众文化指的是人们在工作之外参与社会性文化活动,通过自我参与、自我娱乐和自我开发等实践行为,达到提升精神品质和满足个人文化需求的目的。
群众是群众文化活动参与的主体,而文化活动的实践内容则是客体。
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非常多元,涵盖了广义上的社会文化发展和狭义上的精神文明建设。
除了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双方,群众文化还具有各群体之间相互融合渗透的文化内涵,涵盖了其他文化组织与相关部门协作进行的一切文化活动。
1.2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原则当前形势下,群众文化是基于群众在工作之外的精神文化活动中,通过娱乐的方式可以获取精神层面的满足。
随着现代社会自我文化需求的增加,群众文化逐渐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因此,群众文化的核心理念是更好地满足群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群众文化论文】谈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创新路径
【群众文化论文】谈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创新路径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社区管理和群众文化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此情况下,相关人员必须要对以往的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工作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症结,从创新与发展角度入手,对实际的社区群众文化建设进行创新和改革。
本文首先分析了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然后分析了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创新的有效路径,希望能对相关的研究有所助益。
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社区群众化建设的核心是价值观,主要是指在某些特定的环境或区域下,群众自我开发、自我娱乐、自我参与的非职业性、且由社区群众共同创造的物质形态和精神财富等社会性文化,充分地将群众作为主体,科学地进行社区群众文化内容的拓展和延伸。
也可结合各阶段的文化建设需求进行活动客体的设计,全面加大群众文化事业和群众文化工作力度,借助各方面力量来完成社区群众文化建设,这样才能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和国家综合软实力。
一、社区群众化建设的发展现状(一)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升现阶段,大部分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人员具备一定的社区文化工作经验,或是懂得一些与文艺有关的内容,但同时兼具二者且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引导能力的文艺活动带头人和管理人员十分稀缺。
且大部分参与群众都是以自身为主体,很少顾及其他人的意见和看法,在缺乏科学指导和有效组织的情况之下,实际的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制约。
部分人员本身的文化建设意识和服务意识较为淡薄,只能参考以往的工作经验来进行活动的规划和组织,但却很少实际参与活动。
通常是让群众自行举办一些文化建设活动,并未对整个文化建设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
这就导致了群众文化建设活动空有形式,但质量却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二)文化活动内容较为单一在通常情况下,大部分的社区群众文化活动都是以老年人热爱的活动为主,没有充分考虑社区当中不同层次人群的文化需求特性,往往不能满足人们对时尚、新颖、健康、快乐的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国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形成多元文化冲突的格局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新的科技革命加速了这种趋势的发展。
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受到了深刻影响,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和交往更加密切。
在经济全球化为先导的影响下,文化全球化应孕而生。
各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都不同程度走向世界,它们在相遇中互相吸收、融化和调和,其内容和形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并逐步整合为一种新的文化体系。
改革开放使中国不可避免要加入到全球化大潮中,在开放的环境中,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文化进入中国,并带来了不同的思维习惯、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
社会文化模式由一元独霸变为多元并存。
在社会生活中,由于旧的文化系统仍然活跃,新的文化模式正逐渐形成,两者在相互碰撞中形成了当今中国社会转型中多元文化冲突的格局。
其主要表现为:一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
回顾中国近现代历史,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曾经发生过三次冲突。
第一次是洋务运动,第二次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第三次是新文化运动。
如今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了新的现代化建设时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社会主义法治的健全等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新的时代环境中再一次发生冲突,并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领域中显露出来,这就是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冲突、民主政治与封建专制的冲突、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冲突。
具体表现为对外开放与封闭传统的冲突、法制与人治的冲突、核心家庭与传统大家庭的冲突、创新思维与惯性思维的冲突、求强心理与求稳心理的冲突等。
当今中国现代化进程推动了传统文化模式的解体和现代文化模式的建立,旧文化在冲突中被审视、被否定和被取代,但传统文化中代表中华民族的精粹将继续被现代文化所接纳吸收和传承。
二是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
当今世界在迅猛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全球各文化体系之间相互开放、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其规模是超乎想象的,文化全球化势不可挡。
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大地上,异质文化之间正发生着激烈的交流与碰撞。
由于话语方式、思维方式、审美标准和价值观念不同,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但同时又带有很大的复杂性。
西方因其在经济、政治、教育和科技方面处于绝对优势,它在文化上也占有优势地位,因而,西方文化在向我国输入中体现出文化霸权倾向。
中国的本土文化在“文化霸权主义”面前受到强烈的冲击,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遭遇到西方文化的侵犯、取代和挑战,民族文化产生了认同危机。
许多人在看到西方文化的优越性后认可了它,但又注意到西方文化对中国的侵略,从心里又仇视它。
人们对本土文化抱有优越感和自豪感,对外来文化是一种本能上的抵触与排斥。
人们担心西方文化介入后,传统文化面临被消弱甚至消灭,他们对其采取排斥的态度,于是在社会转型期,人民采取了“即中即西”的文化模式。
Vol.33No.11Nov.2012第33卷第11期2012年11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Soc.Sci)多元文化视野下的群众文化建设研究黄敏(安徽大学江淮学院,安徽合肥230031)摘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面对改革开放大潮推动下的中国文化领域的多元化趋势,政府与社会在共同建设与繁荣群众文化的行动中,应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际调查等方法,对影响群众文化建设的有利与不利因素进行分析,从中探索出适合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的理论观点与实践途径,以实现群众文化建设的系统化、层次化和功能化,切实体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
关键词:社会主义;群众文化;以人为本;核心价值体系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2)11-0170-03170--二、多元文化冲突对我国群众文化建设产生的影响当今中国文化领域中的多元化趋势,使人们在思维习惯、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上出现激烈冲突,这对我国在新时期的群众文化建设上产生有利和不利两方面的影响。
从有利的方面来看,多元文化冲突为我国群众文化建设提供了更多有价值的文化资源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国群众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围绕并服务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开放性,这决定了群众文化在自身发展中具有极强的吸收力,因而,我国群众文化在其自身发展中能够更加广泛地汲取世界优秀文化资源,将丰富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元素,与传统文化资源相互融通,进一步拉近了广大人民群众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文化距离,使群众文化更具时代的特色。
从不利的方面来看,多元文化冲突消弱了马克思主义在群众文化中的主导地位。
当今我国文化领域中坚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彻底打破以往封闭自守的单一性格局,向世界敞开文化交流的大门,国内群众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呈现多元化态势,人们的思想比以往更加开放和活跃。
由于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在不断探索中,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尚需进一步完善,社会中贫富两极分化、国有资产流失、下岗失业等问题比较尖锐,使一部分民众在强势的西方文化面前,原有的信念和价值观产生了动摇,迷失了方向,甚至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西方生活方式、审美情趣、思维习惯和价值观念。
这就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在群众文化发展中被弱化。
三、积极推进新形势下的群众文化建设文化从广义上讲是人类社会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上讲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群众文化,则是指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
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
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
在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的新境遇下,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把群众文化建设好、发展好。
一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对群众文化的影响力。
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先进生产力的推动,而先进生产力则需要先进文化来集中反映。
发展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工作重心,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内容。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发展科学教育文化,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精神支持。
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动摇,贯彻落实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政策。
既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又体现时代精神,既立足本国国情而又面向世界。
通过发展先进文化,使主流文化在群众文化面前发挥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从而有效增强群众文化抵制各种错误思想意识的侵蚀能力,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健康和谐的思想文化环境。
二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社会思潮。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化与完善,中国社会文化思潮趋向多样化。
主要有: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文化保守主义与民族主义、新自由主义、.“新左派”、后现代主义等诸多派别。
面对多样化的社会文化思潮及对群众文化的多重影响,我们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概括来说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社会文化思潮。
(1)要在与时俱进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主导价值观的说服力、竞争力、影响力和感召力。
(2)要用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客观全面地认识多样化的社会文化思潮,准确把握其内在本质,实事求是地评判其社会功能。
(3)在开放式思想文化环境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据主导地位的前提下,主动应对多样化的社会文化思潮,做到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加强疏通管理,倡导和谐理念,充分发挥起自身的引领作用。
171--三是推动群众文化生产和消费的良性互动。
文化是人类精神生产成果的总结,是观念意识的基础和前提,反映着观念意识所制约的生活现象,呈现多样化的特征。
我国的社会结构在改革开放中出现明显的转型,原有的社会结构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出现分化和调整,产生了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利益主体,与此相对的群众文化也形成多元化格局。
改革开放使得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人民群众的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群众文化生产和消费极不协调,文化产品在内容上创新不够,在形式上类型单一,在数量上不够充足,在质量上缺乏保证,不能充分满足不同文化层次的需求。
因此,我们需要解放思想,以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有利于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标准,积极进行文化体制改革,正确把握和运用文化领域的内在规律,让文化消费的需要成为文化生产的直接动力,在不断满足文化消费的需要中实现文化生产的发展创新。
同时要让文化生产的新成果,及时转化为文化消费的需要和动力,以丰富的具有时代性的优秀文化去引导和提升大众文化。
文化生产要充分体现和谐文化的人文关怀的理念,在产品创作上要注重层次性,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民族等,生产出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来满足不同群体和个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的主体地位和文化权益,努力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在激发社会文化的活力中,促进社会文化繁荣与和谐。
四是打造三级群众文化的网络体系,提升群众文化的整体效能。
广大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的参与者,而发展群众文化则在新时期担当着激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热情的重要职能。
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增强,人民群众对与之密切联系的群众文化的需求和标准不断提高,为此,政府和社会应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丰富和发展群众文化,积极探索并构建三级群众文化的网络体系。
打造一级基地,加强市、区级文化中心建设。
各级政府要在工作中认真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市、区级文化中心硬件设施建设,继承和创新主流文化节目,有效承担起国家重要节日、会议的宣传活动。
同时,以市、区级文化中心为基地,大力培养扎根基层的文化人才,为繁荣新时期的基层文化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