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窗一(分数的初步认识)
三年级数学教案 信息窗一(分数的初步认识)-国赛一等奖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五四学制2022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教科书第112—113页例1。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含义;2、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在探究活动中,锻炼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3、通过直观演示,带有思考的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几分之一的认识过程,体会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含义,提高独立、富有创造力的学习能力。
4、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养成勇于探索、乐于倾听、敢于发言和自觉学习的积极学习态度;通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习分数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平均分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几分之几的具体含义并形成表象,能准确的表示出几分之几的意义,会读写分数。
教学难点:在用数学活动为载体的教学中,让学生逐步理解、猜想、整理、再建立几分之几的概念;并能用几分之几的概念去解决遇到的问题。
教学准备:圆片、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长方形纸条等。
教学过程:一、动手操作,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为每桌带来了一个信封,信封里装了一些物品,现在请你当一名小厨师,拿出信封里的物品分一分,让同桌两人都觉得满意。
请开始!师:谁愿意说说你们组分的满意吗怎么分的(白板出示分的结果)原来你们组分的同样多所以都满意。
师:你们怎么分的满意吗为什么师:谁还愿意说一说你们只有一个月饼怎么分的(一人一半)教师随手把月饼撕开,一人一份,这样分你们满意吗为什么那应该怎么分呢如果用这个圆片代替月饼你愿意上来分一分吗(生上台演示)这样分大家满意吗【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驱动学生内在的思维活力,感悟“平均分”的内涵与重要性。
由分图形的情境引入,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得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得到一半,而一半用整数表示不了时,自然展现出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 二、探究新知1、学习认识21及正确书写。
第十单元信息窗一《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 青岛版(五四学制)
第十单元信息窗一《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定义和意义。
2.能够分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
3.能够根据具体情境,理解和应用分数的意义。
二、教学准备
1.教师需要准备黑板、白板和书写工具。
2.学生需要准备笔和书本。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
1. 课前热身
让学生回顾小学二年级时学习的数学知识,包括数的大小比较和符号的运用等。
2. 课堂讲授
(1)什么是分数?
教师将分数的定义呈现在黑板上,并解释其常见的应用场景。
同时,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数运算和分数的转化。
(2)分数的分子和分母
在理解分数的定义和应用场景后,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认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并介绍两者的意义。
同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掌握读写分数的方法和规则。
(3)分数的意义
结合具体的实例,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分数的意义,例如分数代表的是总数当中的一部分。
3. 课堂练习
根据教师提供的分数计算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并帮助他们理解其中的思考方式和问题解决方法。
4. 课后作业
教师根据本节课的要求,布置一些适当难度的分数习题作为课后作业,并在下一节课进行质疑和答疑。
四、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努力,学生对于分数的初步认识有了一个基础的了解。
同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价,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下一步教学计划。
第十单元信息窗一《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 青岛版(五四学制)
第十单元信息窗一《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能够比较分数的大小,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分数的概念: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2. 分数的读写:分子在分数线之上,分母在分数线之下,先写分数线,再写分子,最后写分母。
3. 分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大;同分子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大。
4. 简单的分数加减运算: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的概念、读写方法、大小比较和简单加减运算。
2. 教学难点:分数的大小比较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彩笔、剪刀、纸张、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或生活实例引入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分数的概念、读写方法、大小比较和简单加减运算,通过实例和练习加以巩固。
3. 练习: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4.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5.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第十单元信息窗一《分数的初步认识》2. 板书内容:分数的概念、读写方法、大小比较、简单加减运算。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分数的概念、读写方法、大小比较和简单加减运算。
2. 提高题: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拓展题:引导学生探索分数的其他性质和运算规律。
信息窗一(分数的初步认识)-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一(分数的初步认识)-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掌握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3.能够比较简单的分数大小关系。
教学重点1.分数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1.分数大小关系的比较。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让学生将一个圆形的饼干分成两半,并询问学生,一半是多少?将一个正方形的饼干分成四等份,并询问学生,一份是多少?2.引出分数的概念,并将学生刚才分成的饼干表示成分数形式。
分数的定义和基本概念1.分数的定义:分数就是将一个事物分成若干等份中的一份。
2.分子和分母的概念:分子是分数的上面部分,表示分成的份数;分母是分数的下面部分,表示等分成的份数。
3.分数的读法和写法:读成“分子(读作分之)分母”,写成分子/分母的形式。
分数的读写练习1.请朗读以下分数:1/2、1/4、2/3、3/4、5/8、7/10。
2.请写出以下分数的读音:3/5、4/7、5/6、6/8、7/9、8/10。
分数大小关系的比较1.分数大小的基本规律:分数的分母不变,分子增大,分数变大;分子不变,分母增大,分数变小。
2.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分数大小的比较可以通过将分数通分,使它们有相同的分母后,比较它们的分子大小来实现。
分数大小关系的比较练习1.按从小到大排序:1/3、2/5、3/4、1/2、2/3、4/5;2.按从大到小排序:1/5、3/4、2/3、5/6、4/7、3/8。
课堂练习将以下图片表示成分数形式:1.2.3.将以下分数比较大小,并将其从小到大排序:1.2/5、3/8、4/6、1/2、3/72.7/9、3/5、2/3、4/7、1/2课后作业1.完成《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26-P27练习册上的练习;2.完成将纸杯表示成分数形式的练习。
教学反思此次课堂教学主要教授了分数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分数的读写及大小比较等内容。
通过课前的启发性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且通过对饼干的分装和分数形式的表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了分数的概念。
信息窗一(分数的初步认识)
借助结构化教学,整体构建数概念——以《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为例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主题是借助结构化教学,整体构建数概念,接下来我将以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教学为例,谈谈对教材理解与活动设计的一些思考。
第一板块——说研究1、说联系。
《认识几分之一》是关于“数概念”的教学,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以及对数的认识的质的飞跃。
教材将分数的教学分为两个阶段,三年级上册主要是借助操作、直观,从“部分——整体”的角度初步认识分数。
五年级下册则在此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表达“部分——整体”意义的基础上,系统认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中,由于单个整体与多个整体的分数认识具有结构类同的关系存在,所以,我们可以以单个整体的分数认识为教学结构阶段,以多个整体的分数认识为运用结构阶段。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接触了整数的概念,具备了一些关于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有了用整数来表示物体个数的多少的经验基础,也积累了平均分一些物体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2、说学情。
这一学段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数概念的知识和经验,发展了一定程度的数感,但是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认识的数都是整数,根据以往的经验,他们接触到平均分的结果都是整数,对于不能通过计数活动直接得到一个数的情况在表示上会觉得有一定的困难。
特别分数反映的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一种关系,对学生来说更是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3、说目标和重难点基于以上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通过对丰富材料的分类分析,建立部分与整体之间关系认识的思维方式。
2、通过对材料的聚类分析,发现分数的本质就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一种关系。
3、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并丰富对分数概念内涵的认识。
教学重点: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体会分数概念的本质。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信息窗一(分数的初步认识)-“衡水赛”一等奖
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1.由两位学生上台分一分老师提前准备好得玉米小棒,老师手中一共拿了7根小棒,两位同学先是每人拿一根,此时每人手里有1根,可以用数字1表示;然后再每人拿一根,此时用数字2表示;再每人一根此时用数字3表示,最后剩下1根,两人怎么分最公平的就是中间掰开,每人半根,此时用数字怎么表示引出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并板书。
2. 课件出示:生起来说一下,能不能用语言描述一下这幅图呢预设生1:有一块面包被分成了四块。
生2:有一个月饼分成了两块。
生3:有一块蛋糕分成了八块。
谁能跟准确详细都描述一下呢预设生1:有一块面包被平均分成了四块,有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了两块,有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了八块。
3.体验一半:把1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又可以分多少(一人一半)。
出示一个不平均分的圆,提问:这是你说的一半吗怎样做才能是一半这半个月饼还能用我们原来学的整数表示吗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示一半:比如图形、用文字、用数等各种方式来表示,先写在练习本上,再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小品演示,让学生直接面对问题,由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明白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师:1、那么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了2份,每个小朋友分得一半。
一半怎样表示2、把一个烧饼平均分成了4份。
每份是多少3、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8份。
每份是多少(二)探究新知: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三个问题开始我们今天关于分数的学习。
下面按照这三步走的要求小组合作完成任务:3. 动手操作,合作探究(1)动手操作,加深理解现在请你拿出长方形纸片(出示折纸要求)通过折一折,涂一涂找出长方形纸片的开始吧。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了解信息。
展示交流:你是怎样折的怎样图的出现横着、竖着、斜着对折的三种方法,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将有代表性的作品板贴,教师加以订正。
按照步骤来检查版贴的作品,如果是平均分就先画上分数线,把平均分成的分数写在分母上,涂颜色的分数写在分子上。
孩子们总结出什么是分数线,分母表示的意义,分子表示的意义,记住各部分的名称。
信息窗1——奇妙的变化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信息窗1——奇妙的变化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分数,能正确地读写分数,掌握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借助直观演示、操作、观察、概括,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3、体验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
【教学难点】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几分之一”的表象。
【教具准备】多媒休课件、胎儿期、婴儿期、成人的图片等。
【学具准备】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硬纸板等。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一、注重教师的启发引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在本节课中,教师充分地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是有主动学好数学的愿望和潜能,课堂气氛民主、活泼、开放,教师既尊重学生的人格,也尊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选择,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掌握数学知识。
如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纸表示出自己想认识的分数等。
在课堂中,教师也积极地创设出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给学生留有思考和探索的余地,让学生能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二、教学既面向全体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全面发展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在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能力发展、思想品德及个性心理品质养成等方面都能有所发展。
同时,由于学生的个性素质存在差异,教学中,教师也尊重了学生的这种个性差异,要求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的学习水平。
在本节课中,教师既解决了后进生学习难的问题,帮助他们克服了学习上的自卑心理。
如他们也都能用纸折出、这样的分数来,从而建立起分数概念的表象,初步理解分数概念的含义,树立起学习上的自信心,为今后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对于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也为他们提供了发展的机会。
如有的学生在折纸时表示出了这个分数。
又如在片断三中学生能针对不同的整体判断出?所表示的几分之一等。
信息窗一(分数的…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材来源:青岛版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来源: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主 题:我当小厨师---分数的初步认识课 时:第1课时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设 计 者:卢彦超/中原区淮河路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能读、写分数。
2.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万以内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
无论是意义,还是读写方法、计算方法,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
本学段是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是认识几分之一。
认识几分之一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
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简单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3.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触过二分之一这样的分数,但并不理解它的含义。
分数的产生是从等分某个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学生生活中已经有这样的经验。
例如,妈妈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半给弟弟和妹妹。
但学生不会用分数来表述。
所以,教学中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主动去获取分数的相关知识。
学习目标:1. 通过观察平均分蛋糕和操作圆片模型,能正确地说出21的具体含义。
2. 通过平均分不同的图形,在教师引导下,能解释、归纳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
3. 通过寻找主题图中的几分之一,感受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能正确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评价任务:1. 在小组内能用语言正确描述出自己是怎样得到图形的21的,能准确说出这个21表示的具体含义。
2. 能独立折出正方形的41,会用语言叙述“为什么形状、折法不同,但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41表示。
” 3. 观察主题图,并找到主题图中的几分之一,能说清每个分数表示的具体含义,会正确读写分数。
学习准备:学生:一根彩笔;小组信封(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每人一个正方形。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秋《认识分数》信息窗一
下面词语或成语可以用那些分数来表示?
一半 ( 1 ) 2
1
百里挑一(
)
100
百发百中(100 ) 100
万无一失( 1 ) 10000
千载一时( 1 ) 1000
十有八九( 8 )9 10 10
1、一个人在月球上的体重是这个人在地球
上的体重的 1 。
6
2、中国环保总局官员日前表示,中国有
1
的城市人口生活在空气污染的环境中。5
1
3、全球 9 网民来自中国,互联网用户 数量居世界第二位。
认识分数
/show/bX5Y23wtP_Idd4b8.html
基于生活 提炼数学问题
故事引入:在一次愉快的队日活动中,老师让同学 们两人一组分食品,小强和小丽拿到的是4个桃子和一 个蛋糕。你愿意帮他俩分一分吗?怎样分比较公平呢? (平均分)
师生交流:“把4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 几个?(2). “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 个?” “你会用一个数来表示这半个吗?”
(2)把其中的两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 是这张纸的( 2 ) 。
4
(是3这)张把纸其的中(的三3 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 4
(是4这)张把纸这的张(纸的4 四)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 4
它们分别占了大正方形的几分之一?
小明和爸爸妈妈一 起吃一个西瓜。爸爸吃 了一个西瓜的一半。妈 妈吃了一个西瓜的一半 的一半。小明吃了一个 西瓜的一半的一半的一 半。请问他们各吃了这 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一半可以用 表示。
一半可以用 1表示。 2
1
分子
分数线
2
分母
读作:二分之一
写作: 1Leabharlann 2下面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能用分数表示, 请写出来,并说说理由。
青岛版《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小学数学青岛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信息窗1《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1、结合直观图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其中的几份可以用几分之几来表示。
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正确地读、写分数。
2、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通过一系列操作、研讨等数学学习活动,体会建立数学概念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3、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
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坐标,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各一个。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两个小朋友在分东西的过程中发生争执,你能不能帮帮他们?1、4个饼,要分给2个小朋友怎样分?2、2个饼,要分给2个小朋友怎样分?师:如果把2个饼都分给一位小朋友这样行吗?为什么?生:这样分不公平。
师:如果要想分的公平让每一个小朋友都满意应该怎样分? (分的一样多,也就是平均分)3、现在老师这里有一个饼要想分给2个小朋友应该怎样分? 生:一人一半。
(指名上台指出哪一部分是饼的一半。
)师小结:只要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都是他的一半。
你能不能像老师这样,说一说怎样找出蛋糕的一半。
二、探求新知 认识分数师:一半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表示吗?那应该用一个什么样的数表示呢?生:可以用12表示。
……这个小朋友知道的真多。
师:没错在这里我们就可以用12来表示,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分数。
(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1、 教授12的读法及意义。
12在写的时候先写一条短线叫做分数钱,表示平均分;2叫做分数的分母,表示把一个饼平均分成2份;1叫做分数的分子表示取其中的一份;饼的一半我们就可以用12表示。
读作:二分之一。
意义: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都是它的12。
信息窗一(分数的初步认识)-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一(分数的初步认识)-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初步认识分数的概念。
2.能够用图形、实物等来感性理解分数。
3.能够通过游戏、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4.能够自主探究分数的特点和运算方法。
教学重点1.分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1.分数的基本运算。
2.分数的化简。
教学内容及流程教学内容1.分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流程导入(5分钟)教师将准备好的相应素材向学生展示。
例如:一杯水,一块蛋糕,一根木棍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它们进行均等分割。
教师指出均等分割的个数即为分数的分母。
探究(25分钟)1.教师出示不同比例的图形让学生在班内自由交流,达成一致,并记录在黑板上。
2.教师让学生体验正确的“分分合合”的过程,用实物演示分数的合并和拆分操作,明确分数的实际含义、分子、分母和基本模型,感性理解分数。
3.教师引导学生寻找分数的规律,并形成口诀或套路。
实践(30分钟)1.颁发“分数混混卡”,在游戏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数的运用。
2.转化问题成分数:班内学生数、蛋糕的重量、两个数字的比例等,让学生自主探究如何转化为分数。
3.分数加减游戏:将分数分解后,比较分母,同时让学生复习简单的加减法。
归纳(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今天学习的内容做个小结,让他们自己掌握分数的表示、换算和加减运算的方法,并且将其应用到在实际生活中。
教学评价1.学生是否能够初步认识分数的概念,通过图形、实物等来感性理解分数。
2.学生是否能够通过游戏、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3.学生是否能够自主探究分数的特点和运算方法。
【教学内容】信息窗——奇妙的变化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案内容】信息窗1——奇妙的变化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目标】1、初步认识分数,能正确地读写分数,掌握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借助直观演示、操作、观察、概括,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3、体验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案重点】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
【教案难点】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几分之一”的表象。
【教具准备】多媒休课件、胎儿期、婴儿期、成人的图片等。
【学具准备】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硬纸板等。
教案反思:一、注重教师的启发引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在本节课中,教师充分地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是有主动学好数学的愿望和潜能,课堂气氛民主、活泼、开放,教师既尊重学生的人格,也尊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选择,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掌握数学知识。
如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纸表示出自己想认识的分数等。
在课堂中,教师也积极地创设出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案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给学生留有思考和探索的余地,让学生能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二、教案既面向全体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全面发展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教案中,教师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在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能力发展、思想品德及个性心理品质养成等方面都能有所发展。
同时,由于学生的个性素质存在差异,教案中,教师也尊重了学生的这种个性差异,要求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的学习水平。
在本节课中,教师既解决了后进生学习难的问题,帮助他们克服了学习上的自卑心理。
如他们也都能用纸折出、这样的分数来,从而建立起分数概念的表象,初步理解分数概念的含义,树立起学习上的自信心,为今后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对于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也为他们提供了发展的机会。
如有的学生在折纸时表示出了这个分数。
又如在片断三中学生能针对不同的整体判断出?所表示的几分之一等。
第十单元信息窗一《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三年级上册数学 青岛版(五四学制)
第十单元信息窗一《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分数的初步认识。
主要包括分数的定义、分数的基本概念、等分线、分数的简便表示以及分数的加减法等。
该单元的难点在于学生对分数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分数的简便表示和加减法。
二、教学目标1.知道分数的定义和构成。
2.了解等分线的作用和绘制方法。
3.掌握分数的简便表示方法。
4.能够使用分数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的定义和构成,分数的简便表示方法,分数的加减法。
2.教学难点:分数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分数的简便表示方法,分数的加减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对于分数这一概念,相信同学们已经学习过了。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分数是什么?有什么用?请举出一些例子。
2. 观察与发现(10分钟)让学生发现“数量不可比较”的情况,引出“分数”的概念。
例如,用一张半张的纸与一张整张的纸进行比较,发现它们的大小不可直接比较。
然后,再给学生展示两个不规则的图形,让同学们比较它们的面积大小,让学生自己想象、计算以及得到答案。
3. 分数的定义和构成(10分钟)引入分数的定义:“把一个等分的整体分成若干等份,每份叫做一份,这些份就是分数。
”要求学生对于分子和分母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4. 简便的表示方法(20分钟)一些特殊的分数表示法(如:零点几、几分之几等),引出分数的简便表示方法(分数线外只写分子,分数线下只写分母,并且在能够省略分数线的情况下省略分数线)。
5. 加减分数(20分钟)二名同学手上分别拿着两张不同颜色的纸牌-蓝牌和黄牌,其中,黄牌用分数形式表示了一份比钮扣大的面积所占比重。
请同学们讨论,当分母相等时,蓝牌与黄牌应该比较多少次,才能使它们的面积相等。
6. 深化拓展(10分钟)请同学们到操场上进行一系列的分辨活动。
你们将会看到不同形状的物件-如:操场上的小石子、向阳盆栽里的玫瑰叶子、校门上的钟、操场上的栅栏等等。
请选出两个不同物件,将它们的大小借由分数来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