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房结功能检查方法
心腔内电生理检查操作规范

心腔内电生理检查操作规范【适应证】1.评价窦房结功能(1)不明原因晕厥患者,了解窦房结功能是否障碍及因果关系。
(2)窦性心动过缓患者,了解窦房结功能障碍程度。
(3)窦性心动过缓患者是否存在其他类型心律失常。
2.评价房室结功能(1)不明原因晕厥怀疑房室传导障碍所致。
(2)房室传导障碍疑为其他原因所致,如窒上性早搏致隐匿房室传导。
(3)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了解阻滞部位。
3.窄QRS心动过速心动过速症状明显和(或)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了解心动过速机制以便消融等其他治疗。
4.宽QRS心动过速(1)常规心电图不能明确心动过速性质,而这对治疗很重要。
(2)常规心电图已经能明确性质,电生理为了选择射频治疗。
5.预激综合征(1)接受射频消融或外科手术前定位。
(2)不明原因晕厥或心脏猝死幸存。
(3)高危职业、不明原因心悸等症状。
(4)因其他原因拟心脏手术。
6.频发室性早搏、非持续性宣性心动过速(1)有结构性心脏病、左窒射血分数减低等。
(2)症状明显考虑射频消融治疗。
7.不明原因晕厥和猝死幸存者首先除外急性心肌梗死早期(48h内)患者。
检查窦房结、房室结功能;了解是否能诱发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
8.评价不明原因心悸(1)临床发现心悸发作时脉率明显加快但无心电图记录者。
(2)晕厥前心悸考虑为心源性者。
9.指导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10.在儿科患者的应用(1)类似于上述成人情况。
(2)不能与窦性心动过速鉴别的窄QRS心动过速。
(3)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宽QRS逸搏心律。
(4)可能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高危患者,如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或有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
11.一般不适合心内电生理检查的情况(1)心电图能明确症状与房室传导阻滞关系者。
(2)无症状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如二度I型者。
(3)无症状室内传导阻滞。
(4)临床上明确的长QT综合征。
(5)已知晕厥和猝死原因,电生理检查不能指导治疗者。
(6)急性心肌梗死早期(48h内)心搏骤停幸存者。
对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应用联合检查论文

对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应用联合检查的探讨摘要:目的:对窦性心动过缓者做阿托品药物负荷试验,阳性者予以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窦房结功能。
方法:对疑似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者,静脉注射阿托品1.5-2mg后观察其心电图,若阳性者则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
结论:阿托品试验可做为一种初步检查,阳性者再联合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这种联合试验可以更详细记录患者的电活动,提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阿托品试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205-01目前窦房结功能的检查方法一般有普通心电图检查、阿托品试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和电生理检查等。
近年来阿托品试验已被不少学者质疑其准确性,但由于其操作简便、耗时少、较为安全,临床上仍广泛应用。
本院采取阿托品试验阳性患者另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进一步评估其窦房结功能。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120例普通心电图检查诊断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予以阿托品试验检查。
其中男性71人,女性49人,年龄在24-78岁之间,平均年龄51岁。
试验前心电图上描记心率均2000ms可以确诊;10例可见p―p长间歇,提示ⅱ°窦房结传导阻滞、窦性停搏;2例间歇性房颤、快―慢综合征。
可见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阳性者12例,占阿托品试验阳性的33.3%,仍不能确诊的有11.1%。
3 讨论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很多,可主要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
本文讨论的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它是一种由于窦房结病变而导致功能减退而产生的多种心律失常的综合病变。
目前, 国内外学者已将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窦性静止及心动过缓- 心动过速综合征, 统称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
现在,临床上常用的评定窦房结功能的方法主要有:(1)心电图、动态心电图、长程心电监护、运动试验心电图等;(2)药物激发试验, 如阿托品试验、异丙肾上腺素试验等; (3)心脏固有心率测定, 即用药物消除自主神经对窦房结的影响后的窦房结固有心率;(4)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测;(5)腔内心脏电生理检测;(6)腔内和体表窦房结电图等。
老年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应该做哪些检查

老年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应该做哪些检查*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老年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老年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老年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如何诊断鉴别,老年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老年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常见检查:常见检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一、心电图根据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的表现临床上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Ⅰ型:持续而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心率多60次/min,有时可低至40次/min或更低,Ⅱ型:窦性心动过缓伴有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Ⅲ型:心动过缓-过速综合征(bradycardia tachy cardia syndrome;BTS)或称为快-慢综合征,即以心动过缓为基础,伴有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Ⅳ型:双结病变,表现为在上述几型的基础上合并有房室交界区逸搏和(或)传导功能障碍,多为延迟出现的房室交界性逸搏,过缓的房室交界区逸搏心律(逸搏周期1.5s)或房室传导阻滞,Ⅴ型:最后可发展为慢性房颤(6个月),但心室率多缓慢,此分型的顺序基本代表着病窦综合征的发展过程,后三型为晚期的表现,意味着病变范围已较广泛,窦房结和房室结周围均已受累及。
2、动态心电图(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DEG) 部分患者呈间歇发作,发作持续时间短暂,且各种心律失常多在夜间发生,常规心电图不易取得阳性结果,此时动态心电图具有很大帮助,且较常规心电图可更多地发现双结病变所引起的心律失常,能够评价病窦的严重程度,易于发现间歇性病窦,并可作为晕厥,眩晕等病因的探讨和鉴别诊断,心源性晕厥常因心动过缓,窦性暂停或严重心律失常所致,可通过DEG加以证实,而非心源性晕厥或眩晕,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管舒缩障碍或耳源性眩晕等,在DEG中常无相应的心律失常改变,但要注意部分健康老年人在夜间也有窦性心动过缓。
*二、窦房结功能测定窦房结功能检查主要包括: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校正的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窦房传导时间(SACT)和窦房结有效不应期(SNERP),其中SNRT和CSNRT对诊断病窦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皮肤科住院医师:心律失常考试题三

皮肤科住院医师:心律失常考试题三1、单选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不低于50次/分,常采用的措施是()A.不需治疗B.口服氨茶碱C.皮下注射阿托品D.含服异丙肾上腺素E.静滴去甲肾上腺素正确答案:A2、多选(江南博哥)头晕、乏力、晕厥常见于()A.室早B.房室传导阻滞C.预激综合征D.房早E.病窦综合征正确答案:B, E3、单选根治房扑最有效的方法是()A.直流电复律B.静注西地兰C.胺碘酮口服维持D.射频消融E.颈动脉窦按摩正确答案:D4、单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可用()A.异丙肾上腺素B.硝酸甘油C.异搏定D.硝苯地平E.肾上腺素正确答案:C5、单选诊断第二度Ⅰ型窦房传导阻滞的是()A.P-P间期逐渐缩短直到P波受阻,QnS波群脱落B.P波消失,代之以间距,振幅不等的畸形波,频率360次/分,QRS波正常,律绝对不规则C.P-P间期显著延长,长间歇与正常P-P无倍数关系D.P-P间期显著延长,长间歇与正常P-P成倍数关系E.QRS波正常,频率190次/分,其前有固定关系P波,P-P间期为0.16秒正确答案:A6、多选可发生Q-T间期延长和尖端扭转型室速的有()A.维拉帕米B.奎尼丁C.胺碘酮D.丙吡胺E.腺苷正确答案:B, C, D7、单选某患者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宜选用治疗的药物是()A.奎尼丁B.普罗帕酮C.胺碘酮D.利多卡因E.丙吡胺正确答案:D8、单选关于非阵发性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错误的是()A.最常见的原因是洋地黄中毒B.发作时突发突止C.发生与房室交界区组织的自律性增高或触发活动有关D.心律通常规则,Q阳波群正常E.通常能自行消失正确答案:B9、单选室性并行心律见于()A.室率40~60次/分,QRS波的形态类似于窦性/室上性心搏动,QRS波群发生在窦房结冲动形成或传导障碍,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B.室性异位搏动,30~50次/分,引牲期前收缩的配对间期不固定,可能有融合波,所有异位搏动的间距是最短异位搏动间距的数倍C.规则的室性节律60~110次/分,QRS波的形态类似于室性期前收缩,心室夺获和房室分离常见D.室率30~40次/分,QRS波的形态类似于室性期前收缩,QRS波的发生是在窦房结冲动形成或传导障碍,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E.频率150~300次/分,无法辨认QRS波群、ST段与T波正确答案:B10、单选患者男性,59岁,心前区不适2年。
阿托品试验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临床观察

阿托品试验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阿托品试验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疑似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静脉注射阿托品后记录1、2、3、4、5、10、15、20 minⅡ导联心电图情况,观察窦性心率变化情况。
结果本组患者,重度组10例均为阳性,中度组20例中18例为阳性,轻度组30例中2例为阳性。
经统计学分析,3组试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阿托品试验心率增值<15次/min阳性5例,均为器质性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率增值15~25次/min 阳性5例均为器质性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率增值>25次/min器质性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5例,功能性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5例。
阿托品试验心率增值率<25%1例,为器质性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结论阿托品试验在辅助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时,需综合临床资料及电生理检查判定。
在医疗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适于作为病窦综合征的初查手段。
【关键词】阿托品试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sinussyn drome,SSS),简称病窦综合征或病窦。
为因窦房结及周围组织器质性病变引起窦房结冲动形成障碍及冲动传出障碍,而导致的心律失常。
以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窦性停搏为主,偶可见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1]。
阿托品试验为鉴别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常用方法。
将窦性心动过缓者注射一定剂量阿托品,解除副交感神经对窦房结的抑制作用,进而兴奋窦房结、加快心率,测定窦房结的功能,从而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不同剂量对心脏影响不同,小剂量可兴奋迷走神经,减慢窦性心率,使P波减低,发生交界性逸博及交界性逸博心律,T波增高等。
大剂量可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作用,加快窦性频率,增高P波,降低T波等改变[2]。
本研究选取我院2005年~2010年9月门诊心电图行阿托品试验50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0例疑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男30例,女20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5.8岁。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标准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标准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是一种心律失常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窦房结功能不全或窦房结区域的疾病,导致心脏节律的异常。
该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等,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晕厥、心绞痛、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准确诊断至关重要。
一、临床表现。
1. 心动过缓,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头晕、晕厥等症状,尤其在运动或情绪激动时更为明显。
2. 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或房性心动过速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常见表现,患者可能会感到心慌、胸闷、胸痛等不适。
3. 心律不齐,患者可能会出现房颤、房扑等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悸、胸闷、疲乏等症状。
二、诊断标准。
根据国际心律学会(HRS)发布的《窦房结功能障碍和窦房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临床表现,患者需出现上述临床表现之一或多种。
2. 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是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重要手段,可发现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房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特征性改变。
3. 心脏监测,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心脏负荷试验等有助于发现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发作性心律失常。
4. 心脏超声检查,可排除其他心脏疾病,并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
三、治疗策略。
对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治疗,首先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确定治疗策略。
一般而言,治疗策略包括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两大方面。
1.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药物等,可用于控制心率、维持心律稳定。
2. 介入治疗,对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或心脏射频消融术等介入治疗。
四、预后与随访。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预后与随访工作至关重要。
患者在接受治疗后,需要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心脏超声检查等相关检查,以评估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疗常规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疗常规【概述】由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病变和功能减退产生一系列心律失常的综合表现。
除了窦性心律失常外,常同时合并心房自律性异常,部分病人伴有房室结传导功能障碍。
病因包括:窦房结病变(如淀粉样变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某些感染、窦房结纤维化与脂肪浸润、硬化与退行性病变、缺血等)、窦房结周围神经和心房肌的病变、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临床表现】1发作性头晕、黑目蒙、乏力、晕厥。
2.心悸、胸闷等。
3.阿斯综合征、死亡。
【辅助检查】1心电图。
4.动态心电图或长时间心电图记录。
5.食管心电图或心内电生理检查,窦房结恢复时间与窦房传导时间测定。
6.固有心率测定。
【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1)心电图1)非药物或特定生活环境所致的持续性自发性窦性心动过缓(50次/min以下)。
2)窦性停搏或窦房传导阻滞。
3)窦房传导阻滞与房室传导阻滞并存。
4)阵发性快而规则或不规则的房性心动过速与过缓的窦性或交界处性心律交替出现,即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
5)非药物引起的缓慢心室率的房颤(若为阵发性,房颤发作前后有窦性心动过缓或I度房室传导阻滞)。
(2)动态心动图除了上述异常外,还可出现为:1)24h总窦性心率减少。
2)24h窦性平均心率减慢(V60~62次/min)o3)反复出现>2.0~2.5S的长间歇。
(3)食管电生理检查1)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1530~2000ms o2)校正SNRT(SNRTC)>525—600ms.3)窦房传导时间(sACT)>160~180mSo4)窦房结有效不应期(SNERT)>500。
525ms o5)心脏固有心率(IHR)<80次/mi∏o2.鉴别诊断药物和迷走神经功能亢进引起的暂时性窦房结功能障碍。
【治疗】1.有症状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安装起搏器。
2.心动过缓一心动过速综合征的患者在安装起搏器的基础上,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及治疗一览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亦称为窦房结功能障碍(SND),是由窦房结和(或)窦房结周围组织的病变,导致窦房结起搏和(或)窦房传导障碍,产生多种心律失常的综合征。
据统计50岁以上就诊人群中,每5000人中有3例SSS;在65岁以上就诊人群中,每600人中即有1例。
本文就其发病机制、病因、临床特点、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
SSS发病机制、病因、发病特点、临床分型1窦房结解剖特点窦房结足心脏自A传导系统的最高起搏点,主要由位于中央的具有自动起搏特性的细胞与位于边缘的具有传递冲动功能的T细胞组成。
2.窦房结血液供应窦房结动脉60%起源于右冠状动脉,40%起源于左冠状动脉。
3.窦房结神经支配窦房结主要受右侧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调控。
4.SSS的主要病因窦房结动脉供血减少;窦房结周围神经或心房肌病变;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某些抗心律失常药抑制窦房结功能;淀粉样变性、甲减、纤维化与脂肪浸润、硬化与退行性损伤窦房结;特发性SSS。
5.SSS发病的临床特点病程长,发展缓慢,一般在10年以上,早期窦房结受损少,无症状/或症状轻/间歇出现症状,随着窦房结细胞不断减少,纤维组织不断增加,出现窦缓、窦房阻滞、窦性停博等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瞬间记忆障碍、黑朦、眩晕(6%-11%),晕厥(40%~60%)、阿斯综合征、心悸、心绞痛等。
6.SSS的分型单纯窦房结病变(A型)(1)严重而持久的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bpm;(2)较长的窦性静止,长间歇一般>1.5秒;(3)频发的窦房阻滞。
慢■快综合征(B型)(1)在上述各种过缓型心律失常的基础上,出现下列心律失常之一:阵发性房颤、阵发性房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快速型心律失常:当阵发性心动过速发作终止时,在恢复窦性心律之前,出现长间歇;(3)慢性房颤之前,有明确的窦性心动过缓史。
双结病变或全传导系统病变型(C型)(1)交界逸搏间期>2.0秒;(2)交界心律<35bpm;(3)交界心律伴房室传导阻滞(AVB);(4)出现室性逸搏心律。
窦房结功能

五 检查方法
(一) 激发试验
1、 阿托品试验 2、 固有心律测定(预计心脏固有心律=118.1-
(年龄×0.57)
(二) 长时间心电监护 (三) 窦房结电生理测定
六 诊断标准
确诊标准:(1)窦性心动过缓小于等于40次/分,持 续大于等于1分钟;(2)二度II型窦房传导阻滞;(3) 窦性停搏大于等于3秒;(4)窦缓伴短阵房颤、房扑、 室上速,发作停止时窦性搏动恢复时间大于等于2秒。
二 窦房结有效不应期(SNERP)
工作原理 工作方法 判断标准 临床意义 影响因素
图 示 工作原理 工作方法 判断标准 临床意义 影响因素
三 窦房传导时间(SACT)
工作原理 工作方法 判断标准 临床意义
图 示
工作原理
工作方法 连续刺激法 SACT=(S1-P)-(P-P)
可疑标准:(1)窦性心动过缓小于等于50次/分,但 未达以上标准;(2)窦性心动过缓60次/分,在运动、 发热、剧痛时心率明显少于正常反应;(3)间歇或持 续出现二度I型窦房传导阻滞、结性逸搏心律;(4) 显著窦性心律不齐,RR间期多次超过2秒。
七 治疗
治疗原则 药物治疗: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皮
三 临床表现
多由脑心肾的血液灌注不足而引起,以 脑部表现为主。
临床表现: 脑部缺血表现; 心肌缺血表现; 肾脏缺血表现。 亚临床表现:失眠、记忆力减退,甚或
老年性痴呆。
四 心电图表现
(一) 窦性心动过缓 (二) 窦房传导阻滞 (三) 窦性停搏 (四) 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 (五) 双结病变 (六) 逸搏心律 (七) 室上性心律失常后的长间歇 (八) 心脏复律后窦性节律恢复不良
2
程序期前刺激法
小儿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小儿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检查项目有哪些?检查项目:心电图、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二维超声心动图、M型超声心动图(ME)、胸部平片、胸部透视1.实验室检查应常规作心肌酶谱、血沉、抗“o”、血电解值、ph值和免疫功能等检查。
2.其他辅助检查(1)体表心电图(包括holter心电图)①明显而持久的窦性心动过缓,无其他原因解释。
心率划分为1岁以下<90次/分,1~6岁<70次/分,7岁以上<50次/分。
②窦性心动过缓伴有窦房阻滞、窦性停搏或逸搏。
③窦性心动过缓与异位心动过速交替出现,又称快慢综合征。
④持久缓慢的逸搏心律。
⑤p波低平或双峰状,时间增宽,提示有房内传导阻滞。
(2)异丙肾上腺素试验以0.25mg异丙肾上腺素加入10%葡萄糖液100ml中,以0.05~2µg/(kg•min)的速度静脉滴注,于注射前和注射完毕后即刻、1、3、5、7、10、15、20分各描记一段心电图以测量心率,并分析其他心电图变化。
注射后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即为阳性:①心率增快未达到90~100次/分。
②出现窦房阻滞或房室传导阻滞。
③出现室上性或室性快速心率。
此试验易引起室性异位心律,不及阿托品安全,但较少发生假阳性或假阴性。
(3)心电生理检查应用右心房内起搏或经食管心房起搏测定窦房结功能,方法可靠,窦房结功能测定:窦房结恢复时间≥1200ms[正常值:(913±139.7)ms],纠正窦房结功能恢复时间≥350ms[正常值:(247.7±51.3)ms],窦房传导时间≥140ms[正常值:(102.5±18.6)ms],提示窦房结功能不良。
(4)阿托品试验阿托品0.02mg/kg,溶于生理盐水2ml迅速静脉注射,于注射前和注射完毕后即刻、1、3、5、7、10、15、20分各描记一段心电图以测量心率,并分析其他心电图变化。
窦房结功能低下的诊断标准

窦房结功能低下的诊断标准窦房结是心脏的起搏点,它负责产生心脏的激动,控制心脏的节律。
窦房结功能低下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临床上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来进行诊断。
本文将介绍窦房结功能低下的诊断标准,希望对临床医生和患者有所帮助。
窦房结功能低下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临床症状。
窦房结功能低下患者常常出现心悸、乏力、头晕、晕厥等症状。
这些症状是由于心脏节律失常导致心脏排血量减少,以及脑血流灌注不足所致。
因此,对于有这些症状的患者,应高度怀疑窦房结功能是否存在问题。
2. 心电图表现。
窦房结功能低下患者的心电图表现常常是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缓或窦性停搏。
此外,部分患者还可出现房性心律失常,如房颤、房扑等。
因此,心电图是诊断窦房结功能低下的重要依据。
3. 运动耐量。
窦房结功能低下患者的运动耐量常常下降,他们在运动时容易出现心悸、气促等症状。
这是由于窦房结功能低下导致心脏对运动的适应能力下降所致。
4. 心脏超声检查。
通过心脏超声检查,可以了解窦房结功能低下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
有些患者可能伴有心脏瓣膜病变或心肌病变,这些都可能影响窦房结的功能。
5. 窦房结功能试验。
窦房结功能试验是诊断窦房结功能低下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给予患者阿托品或其他激动剂,观察窦房结的反应,可以判断窦房结的功能状态。
总之,窦房结功能低下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临床医生在诊断时应该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表现、运动耐量、心脏超声检查和窦房结功能试验等多方面的信息,以便做出准确的诊断。
希望本文介绍的窦房结功能低下的诊断标准能够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标准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标准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包括:
1、心电图:心电图检查显示左心室肥厚,可见窦房结病变,如左心室高电压、左心室肥厚、左心室肥大、左心室过度收缩等。
2、心脏超声:心脏超声检查显示左心室肥厚,可见窦房结病变,如左心室内壁厚度增厚、肥厚、窦房结腔变大、窦房结腔内壁厚度增厚等。
3、心脏磁共振:心脏磁共振检查可以清楚显示窦房结病变,如左心室肥厚、窦房结腔变大、窦房结腔内壁厚度增厚等。
4、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可以检测出病人血清中的肌钙蛋白、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等酶的水平,以及心肌肌钙蛋白的水平,以确定是否存在心肌损伤。
5、心脏功能检查:心脏功能检查可以检测出心功能状态,以确定心脏是否受到影响。
6、心脏药物检查:心脏药物检查可以检测出心脏药物的吸收、代谢状态,以确定心脏是否受到影响。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手术对比图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简称病窦综合征,又称窦房结功能不全。
由窦房结及其邻近组织病变引起窦房结起搏功能和(或)窦房传导障碍,从而产生多种心律失常和临床症状。
目录基本概述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主要特点是窦房结的功能衰竭,可合并心房、房室交接处及心脏全传导系统的病理改变。
大多于40岁以上出现症状。
有明确症状患者的年龄40~50和60~70岁最多见。
[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临床体征:1、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可呈间歇发作。
多以心率缓慢所致脑、心、肾等脏器供血不足尤其是脑血供不足症状为主。
2、轻者乏力、头昏、眼花、失眠、记忆力差、反应迟钝或易激动等,易被误诊为神经官能症,老年人还易被误诊为脑血管意外或衰老综合征。
3、严重者可引起短暂黑蒙、近乎晕厥、晕厥或阿斯综合征发作。
部分患者合并短阵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发作,又称慢-快综合征。
快速心律失常发作时,心率可突然加速达100/min以上,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心动过速突然中止后可有心脏暂停伴或不伴晕厥发作。
4、严重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除引起心悸外,还可加重原有心脏病症状,引起心力衰竭或心绞痛。
心排出量过低严重影响肾脏等脏器灌注还可致尿少、消化不良。
慢快综合征还可能导致血管栓塞症状。
[1]病理常见病因为心肌病、冠心病、心肌炎,亦见于结缔组织病、代谢或浸润性疾患,不少病例病因不明。
除窦房结及其邻近组织外,心脏传导系统其余部分,也可能受累,引起多处潜在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
合并房室交接处起搏或传导功能不全的,又称双结病变;同时累及左、右束支的称为全传导系统病变。
病窦综合征的病程发展大多缓慢,从出现症状到症状严重可长达5~10年或更长。
少数急性发作,见于急性心肌梗塞和急性心肌炎。
[1]临床诊断1 医技检查:下列检查有助于评估窦房结功能。
⒈1 动态心电图有可能在24小时内记录到病窦综合征的多种特征性心电图表现,结果阴性时可于短期内重复检查。
心内科操作规程

(3)在X线透视下和导引钢丝引导下将导管送至主动脉中部,不要过深,以免在不知情的状态下进入冠状动脉,导管到位后取出导丝,排除空气,连接三联三通,观察压力曲线,确认压力曲线显示良好。
3.未控制的严重高血压。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术前准备
(1)向患者说明术中与医生配合的事项,向家属解释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签署知情同意书。
(2)药品:消毒用碘伏,1%利多卡因、肝素盐水、造影剂及抢救药品。
(3)动脉穿刺针和扩张器鞘管套装,左心导管、指引导丝,高压注射装置。
(4)心脏监护仪,多导生理记录仪,除颤器,临时起搏系统,气管插管,辅助通气设备。
2.脑血栓、脑腔隙性梗死、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症。
3.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大动脉炎。
4.眼科疾患视网膜动脉栓塞、视神经炎等。
5.突发性耳聋。
【禁忌证】
1.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瘤、高血压病、脑出血、出血性疾患、食管静脉曲张、肝硬化腹水、椎间盘突出。
2.严重心功能不全慎用,因体外反搏可增加静脉回心血量,加重肺淤血。
2.手术方法
(1)血管入路:多采用经股动脉,也可经桡动脉或肱动脉等途径。
(2)Seldinger法经皮穿刺动脉并置入鞘管,可酌情给予肝素2000-3000u,高凝状态或操作时间延长,可追加肝素。经常抽吸鞘侧管,观察有无血栓阻塞。
(3)在X线透视和导引钢丝引导下将导管送至左心室、主动脉或相应的周围动脉处分别进行左心室造影、主动脉或周围动脉造影(选择性或非选择性)。左心室造影、主动脉造影通常选用猪尾形导管,使用高压注射装置注射造影剂。
动态心电图与食道心房调搏评估窦房结功能

110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3月 第2卷第5期图3 左侧第4肋骨骨折,轻度错位。
图4 右侧第6肋骨不全骨折。
由此可见,传统DR检查虽然依旧是胸部外伤患者的首选,但本着为患者负责的态度及为了减少医患纠纷,对胸部压痛显著等临床疑似骨折而DR检查阴性患者,仍需进一步联合多排螺旋CT轴扫及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应用,减少误、漏诊。
【参考文献】[1]白人驹,张雪林.医学影像诊断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55。
[2]陈松果,孟凡华,明路民.多层螺旋CT对肋骨不完全性骨折的诊断价值〔J〕放射学实践,2003,2:88-89。
[3]史立军.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医学理诊论与实践.1325。
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室交界处,窦房结功能异常的患者有发生心脏疾病的风险,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窦性心动过缓是窦房结功能异常最常见的两种表现[1]。
目前评估窦房结功能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试验、食道心房调搏、动态心电图等,为探讨动态心电图与食道心房调搏评估窦房结功能的临床价值,本文选取了126例行窦房结功能检查的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3年1月—2017年9月期间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窦房结功能检查的患者126例,男性84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55.2±11.6)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3例,窦性心动过缓55例,冠心病28例,高血压20例。
按照是否晕厥将126例患者分为晕厥组(30例)和未晕厥组(96例)。
所有患者均无食道心房挑搏禁忌证,排除严重心肺疾病、合并心率型房性心律失常、有旁路参与的房性心律失常、全传导系统病变者。
1.2 方法行食道心房调搏检查时患者取平卧位,选用XD5A型心脏电生理刺激仪,分别测定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和窦房传导时间(SACT)。
选用惠普43400B型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记录患者24h心电图,测定最快心率、最慢心率、最长R-R间期。
心脏电生理检查操作常规

心脏电生理检查操作常规【目的】窦房结功能障碍的诊断,心律失常的诊断、鉴别诊断,为治疗提供证据。
【适应证】1.窦房结功能障碍的诊断2.房室结双径路及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诊断3.房室旁路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诊断4.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5.判断心脏前传的径路6.判断心脏逆传的径路7.判断心律失常的折返环路【禁忌证】1.全身感染性疾病,局部化脓;2.出血性疾患及有出血倾向;3.严重肝肾功能障碍;4.严重心功能障碍;缓慢疾病的临终期。
【操作步骤】1.常规消毒铺巾,局麻后穿刺左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2.放置标测电极于冠状静脉窦、右室前间隔(His束部位)、右室心尖部及高位右房部位。
3.电生理检查内容包括房室传导顺序、房室传导特性、室房传导顺序、室房传导特性及心动过速的诱发和终止等。
4.首先行右心室心尖部S1S1 刺激,500-270ms ,S1S2 刺激,一般从500/400 ms开始反扫,直至心室不应期。
了解室房传导顺序、室房传导特性及心动过速的诱发和终止等。
5.再行高右房S1S1 刺激,500-200ms ,S1S2 刺激,一般从500/400 ms开始反扫,直至房室结不应期。
了解房室传导顺序、房室传导特性及心动过速的诱发和终止等。
6.窦房结功能测定行高右房S1S1 刺激30ms ,70次/分开始直至150次/分止。
7.电生理检查结束后,根据结果选择射频消融。
或结束手术。
【并发症及处置】1.误穿锁骨下动脉避免穿刺锁骨下动脉,已经穿刺者避免扩张,已经扩张者应手术切开后直视下拔除鞘管。
2.纵隔血肿不影响循环和呼吸者可继续观察,否则应开胸处理,但开胸之前应经螺旋CT和/或磁共振成像明确诊断。
3.血/气胸患者对小的气胸(压缩程度<30%)耐受较好,尤其是对肺功能好的年轻患者不需穿刺引流,较大的气胸经过及时穿刺引流一般也不会造成严重后果。
4.血肿、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小血肿多可自行吸收恢复,巨大血肿需切开引流;动静脉瘘和假性动脉瘤可在超声指导下压迫治愈;假性动脉瘤经瘤体注射凝血酶治疗更为简便。
窦房结名词解释

窦房结名词解释
窦房结,又名“神经换位,是中医腧穴学的一大分支,主要研究和运用的是肢体的功能性变化,也叫“偏症”。
窦房结最早源自《黄帝内经》,在对肢体疾病进行治疗时,古人
发现某些病症可以通过在肢体某些部位放入结子来纠正。
这种用结子治疗肢体疾病的方法就是窦房结。
窦房结的治疗程序包括:一是正确的诊断。
诊断的正确性是窦房结治疗的基础,也决定着治疗的成败。
一般情况下,要通过结合触诊、药物试验、心智调查、四联检查和实验等多种方法来确定病因和病变程度,定量把握病情。
窦房结的治疗特点是以脉循辨证,结合部位和结子特点进行治疗。
在治疗中,通过不同间距及不同疗效的结子来调节病患肢体各部位的功能性变化,达到改善功能的目的,从而达到缓解病症的效果。
在施窦房结治疗时,病患肢体的各个部位应该有一定的要求。
一是保持安全,有一定的疗程时间,二是部位要易于贴结,三是治疗地点要以血液运行良好为主,四是结子的对称性应满足设计要求,五是具有相同弹性和节律,六是具有保温和防护性质。
窦房结治疗有一定的禁忌症状:一是有感染的病人,二是活动性疾病,三是破损性皮肤病,四是具有剧烈的血管不通畅,五是具有细微的血管症状(如紫癜、静脉炎),六是有腰椎骨折的病人,七是儿
童(孕妇、婴儿),八是年老体弱者。
窦房结治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它利用结子矫正肢体功
能变化来减轻病症,但需要正确的诊断和正确的施窦房结技术,以及在施窦房结的过程中注意禁忌症状,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金标准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金标准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一种心脏传导系统疾病,通常表现为窦房结功能障碍和心房传导障碍。
金标准是指在诊断和治疗中被普遍认可的最可靠、最准确的标准或方法。
在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方面,金标准通常是通过临床症状、心电图(ECG)和其他心脏检查的综合分析来确定。
从临床症状的角度来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常常出现晕厥、心悸、乏力等症状。
然而,这些症状并非特异性,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心电图是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重要工具之一。
在心电图上可以观察到窦性心律不齐、窦房传导阻滞、心房扑动或颤动等特征性改变。
然而,有时这些特征性改变可能并不明显,需要多次心电图检查或结合其他检查来确定诊断。
除了心电图外,Holter监测、体表节律监测、心脏超声等检查也可以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进行评估。
Holter监测可以连续记录心电图24小时或更长时间,有助于发现患者的心律异常情况。
体表节律监测可以记录患者长期的心律情况,有助于发现潜在的心律异常。
心脏超声可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排除其他心脏疾病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影响。
在治疗方面,金标准是指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和其他检查结果,结合心脏电生理检查等方法,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如植入心脏起搏器等。
金标准的治疗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心律失常发作,并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金标准诊断是基于临床症状、心电图和其他心脏检查的综合分析,而金标准治疗则是根据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心律失常发作,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