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5知识点总结
高二数学必修五知识点总结5篇
数学这个科目一直是同学们又爱又恨的科目,学的好的同学靠它来与其它同学拉开分数,学的差的同学则在化学上失分很多;在平时的学习和考试中同学们要善于总结知识点,这样有助高二数学必修五知识点总结1排列组合排列P------和顺序有关组合C-------不牵涉到顺序的问题排列分顺序,组合不分例如把5本不同的书分给3个人,有几种分法."排列"把5本书分给3个人,有几种分法"组合"1.排列及计算公式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p(n,m)表示.p(n,m)=n(n-1)(n-2)……(n-m+1)=n!/(n-m)!(规定0!=1).2.组合及计算公式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c(n,m)表示.c(n,m)=p(n,m)/m!=n!/((n-m)!_!);c(n,m)=c(n,n-m);3.其他排列与组合公式从n个元素中取出r个元素的循环排列数=p(n,r)/r=n!/r(n-r)!.n个元素被分成k类,每类的个数分别是n1,n2,...nk这n个元素的全排列数为n!/(n1!_2!_.._k!).k类元素,每类的个数无限,从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为c(m+k-1,m).排列(Pnm(n为下标,m为上标))Pnm=n×(n-1)....(n-m+1);Pnm=n!/(n-m)!(注:!是阶乘符号);Pnn(两个n分别为上标和下标)=n!;0!=1;Pn1(n为下标1为上标)=n组合(Cnm(n为下标,m为上标))Cnm=Pnm/Pmm;Cnm=n!/m!(n-m)!;Cnn(两个n分别为上标和下标)=1;Cn1(n为下标1为上标)=n;Cnm=Cnn-m2008-07-0813:30公式P是指排列,从N个元素取R个进行排列。
高中英语-必修5-unit-2知识点总结
必修五Unit 2 The United Kingdom重点词组:1.keep your eyes open 睁大你的眼睛2. consist of由…组成3. leave out省去不考虑遗漏4.divide into 分成5. prepare to 准备pare A with B 与…比compare A to B 把A比作B7.work out 做出解决设计出计算出锻炼开采完发展进行work on对..起作用;企图影响或说服,忙于work in 在…工作work off 渐渐消除处理排除卖掉发泄8.asked the boss on the phone 通过9. a furnished house with all modern conveniences 一个带家具的房子有所有的现代方便的设施10.familiar with熟悉11. worried about the time available担忧时间不够12.make a list of 列出关于…的清单13. on special occasions 在特殊的场合14.the four-hundred-year-old uniform 有四百年历史的制服定语不加“s”15.set the world time设置世界时间16. on either side of the line 在线的两端17. fall asleep入睡18.with delight 十分喜悦的一、句型集锦1. Why are you unwilling to accept this wonderful opportunity?Opportunity时机,时机搭配:Opportunity for/of…..的时机Opportunity to do…..做…的时机Catch/seize/take an opportunity抓住时机Give/offer an opportunity提供时机Lose/miss an opportunity错失时机Give up an opportunity放弃时机Eg. You’ll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ask any questions at the end.There was no opportunity for further discussion.Chance与opportunity辨析Chance〔时机〕强调其偶然性,含有侥幸的意味。
高二数学必修五--数列知识点总结及解题技巧(含答案)---强烈-推荐
数学数列部分知识点梳理一数列的概念1)数列的前n 项和与通项的公式①n n a a a S +++= 21; ⎩⎨⎧≥-==-)2()1(11n S S n S a n n n2)数列的分类:①递增数列:对于任何+∈N n ,均有n n a a >+1.②递减数列:对于任何+∈N n ,均有n n a a <+1.③摆动数列:例如: .,1,1,1,1,1 ---④常数数列:例如:6,6,6,6,…….⑤有界数列:存在正数M 使+∈≤N n M a n ,.⑥无界数列:对于任何正数M ,总有项n a 使得M a n >. 一、等差数列 1)通项公式d n a a n )1(1-+=,1a 为首项,d 为公差。
前n 项和公式2)(1n n a a n S +=或d n n na S n )1(211-+=. 2)等差中项:b a A +=2。
3)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⑴定义法:d a a n n =-+1(+∈N n ,d 是常数)⇔{}n a 是等差数列;⑵中项法:212+++=n n n a a a (+∈N n )⇔{}n a 是等差数列.4)等差数列的性质:⑴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则数列{}p a n +、{}n pa (p 是常数)都是等差数列;⑵在等差数列{}n a 中,等距离取出若干项也构成一个等差数列,即 ,,,,32k n k n k n n a a a a +++为等差数列,公差为kd .⑶d m n a a m n )(-+=;b an a n +=(a ,b 是常数);bn an S n +=2(a ,b 是常数,0≠a )⑷若),,,(+∈+=+N q p n m q p n m ,则q p n m a a a a +=+;⑸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则⎭⎬⎫⎩⎨⎧n S n 是等差数列; ⑹当项数为)(2+∈N n n ,则nn a aS S nd S S 1,+==-奇偶奇偶;当项数为)(12+∈-N n n ,则nn S S a S S n 1,-==-奇偶偶奇. (7)设是等差数列,则(是常数)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8)设,,,则有;(9)是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则;(10)其他衍生等差数列:若已知等差数列,公差为,前项和为,则①.为等差数列,公差为;②.(即)为等差数列,公差;③.(即)为等差数列,公差为.二、等比数列 1)通项公式:11-=n n q a a ,1a 为首项,q 为公比 。
人教版必修5知识点第1章解三角形2(面积公式)有答案
人教版数学必修5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解三角形—面积公式一、面积公式1.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a=7,b=5,c=8,则△ABC的面积S等于()A. 10B. 10√3C. 20D. 20√32.已知△ABC的面积为√3,且∠C=30∘,BC=2√3,则AB等于()A. 1B. √3C. 2D. 2√33.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a=3√2,b=2√3,cosC=13,则△ABC的面积为()A. 3√3B. 2√3C. 4√3D. √34.△ABC中,a.b.c分别为∠A.∠B.∠C的对边,如果a.b.c成等差数列,∠B=30∘,△ABC的面积为32,那么b等于()A. 1+√32B. 1+√3 C. 2+√32D. 2+√35.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cos2A=sinA,bc=2,则△ABC的面积为()A. 12B. 14C. 1D. 26.设△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2√2,cosA=34,sinB=2sinC,则△ABC的面积是()A. √7B. √74C. 165D. 857.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1,2b−√3c=2acosC,sinC=√32,则△ABC的面积为()A. √32B. √34C. √32或√34D. √3或√32二、面积公式与余弦定理8.△ABC中,角A,B,C所对边a,b,c,若a=3,C=120∘,△ABC的面积S=15√34,则c=()A. 5B. 6C. √39D. 79.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若c2=(a−b)2+6,C=π3,则△ABC的面积是()A. √3B. 9√32C. 3√32D. 3√310.在△ABC中,角A,B,C所对应的边分别为a,b,c,若角A,B,C依次成等差数列,且a=1,b=√3,则S△ABC=()A. √2B. √3C. √32D. 211.在△ABC中,已知BC=1,B=π3,△ABC的面积为√3,则AC的长为()A. 3B. √13C. √21D. √5712.在锐角△ABC中,AB=3,AC=4,若△ABC的面积为3√3,则BC的长是______.13.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60∘,b=4,S△ABC=4√3,则a=______ .14.已知△ABC的面积为4√33,AC=3,B=60∘,则△ABC的周长为______ .15.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其面积S=a2+b2−c24√3,则角C=______.16.△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sinA+√3cosA=0,a=2√7,b=2(Ⅰ)求c;(Ⅱ)设D为BC边上一点,且AD⊥AC,求△ABD的面积.17.△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ABC的面积S=√32AB⃗⃗⃗⃗⃗ ⋅AC⃗⃗⃗⃗⃗ .(Ⅰ)求A的大小;(Ⅱ)若b+c=5,a=√7,求△ABC的面积的大小.18.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满足cos A2=2√55,AB⃗⃗⃗⃗⃗ ⋅AC⃗⃗⃗⃗⃗ =3.(1)求△ABC的面积;(2)若b+c=6,求a的值.三、正余弦定理,面积公式综合19.在△ABC中,A=60∘,b=1,S△ABC=√3,则csinC=()A. 8√381B. 2√393C. 26√33D. 2√720.在△ABC中,a=1,B=45∘,S△ABC=2,则△ABC的外接圆的直径为()A. 5√22B. 5C. 5√2D. 6√221.在△ABC中,A=30∘,AB=2,且△ABC的面积为√3,则△ABC外接圆的半径为()A. 2√33B. 4√33C. 2D. 422.a,b,c是非直角△ABC中角A、B、C的对边,且sin2A+sin2B−sin2C=absinAsinBsin2C,则△ABC的面积为()A. 12B. 1C. 2D. 423.在锐角△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sinBsinCsinA =3√72,b=4a,a+c=5,则△ABC的面积为______.24.设△ABC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a2sinC=4sinA,(ca+cb)(sinA−sinB)=sinC(2√7−c2),则△ABC的面积为______ .25.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asinB=√2sinC,cosC=13,△ABC的面积为4,则c=______.26.如图,在平面四边形ABCD中,△ACD的面积为√3,AB=2,BC=√3−1,∠ABC=120∘,∠BCD=135∘,则AD=______.27.△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BC的面积为a2.3sinA(1)求sinBsinC;(2)若6cosBcosC=1,a=3,求△ABC的周长.28.已知a,b,c分别是△ABC内角A,B,C的对边,且满足(b−c)2=a2−bc.(1)求角A的大小;(2)若a=3,sinC=2sinB,求△ABC的面积.29.如图,在梯形ABCD中,已知AD//BC,AD=1,BD=2√10,∠CAD=π,tan∠ADC=−2,求:4(1)CD的长;(2)△BCD的面积.30. 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且满足(2b −c)cosA −acosC =0(1)求角A .(2)若边长a =√3,且△ABC 的面积是3√34,求边长b 及c .31. 如图,在△ABC 中,点P 在BC 边上,∠PAC =60∘,PC =2,AP +AC =4.(Ⅰ) 求∠ACP ;(Ⅱ) 若△APB 的面积是3√32,求sin∠BAP .32. 如图,在△ABC 中,B =π4,角A 的平分线AD 交BC 于点D ,设∠BAD =α,sinα=√55. (Ⅰ)求sinC ; (Ⅱ)若BA ⃗⃗⃗⃗⃗ ⋅BC ⃗⃗⃗⃗⃗ =28,求AC 的长.33.△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BC的面积为accosB,BC的中点为D.(Ⅰ)求cosB的值;(Ⅱ)若c=2,asinA=5csinC,求AD的长.34.在△ABC中,a,b,c分别为内角A,B,C的对边,2bsinB=(2a+c)sinA+(2c+a)sinC.(Ⅰ)求B的大小;(Ⅱ)若b=√3,A=π,求△ABC的面积.435.已知a、b、c分别为△ABC三个内角A、B、C的对边,c=√3asinC−ccosA.(1)求A;(2)若a=2,△ABC的面积为√3,求b、c.36.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a=2,cosB=3.5(1)若b=4,求sinA的值;(2)若△ABC的面积S△ABC=4,求b、c的值.37.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满足b2+c2−a2=2bcsin(B+C).(1)求角A的大小;(2)若a=2,B=π,求△ABC的面积.3c.38.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別为a,b,c,且asinAcosC+csinAcosA=13(1)若c=1,sinC=1,求△ABC的面积S;3(2)若D是AC的中点,且cosB=2√5,BD=√26,求△ABC的最短边的边长.539.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c,且满足csinB=√3bcosC,a2−c2=2b2(Ⅰ)求C的大小;(Ⅱ)若△ABC的面积为21√3,求b的值.40.已知a,b,c分别为△ABC三个内角A,B,C的对边,且acosC+√3asinC=b+c.(1)求A;(2)若a=√7,△ABC的面积为3√3,求b与c的值.241.已知A、B、C为△ABC的三内角,且其对边分别为a、b、c,若acosC+ccosA=−2bcosA.(1)求角A的值;(2)若a=2√3,b+c=4,求△ABC的面积.42.设△ABC的角A,B,C所对边的长分别为a,b,c,且2bcosA=acosC+ccosA.(1)求角A的大小;(2)若a=2,b+c=4,求△ABC的面积.43.如图,在△ABC中,点D在BC边上,∠ADC=60∘,CD=2.(Ⅰ)若AD=BD=3,求△ABC的面积;(Ⅱ)若AD=2,BD=4,求sinB的值.44.设钝角△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满足2asinA=(2b−√3c)sinB+(2c−√3b)sinC.(Ⅰ)求角A的大小;(Ⅱ)若a=2,b=2√3,求△ABC的面积.45.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acosC+ccosA=2bcosA.(1)求角A的大小;(2)若a=√3,c=2,求△ABC的面积.46.如图,在△ABC中,点D在BC边上,∠ADC=60∘,AB=2√7,BD=4.(1)求▵ABD的面积.(2)若∠BAC=120∘,求AC的长.47.在▵ABC,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bcosA−ccosB=(c−a)cosB.(1)求角B的值;(2)若▵ABC的面积为3√3,b=√13,求a+c的值.48.△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sin2A=2sin2B,c=2b.(1)求cosB;(2)若△ABC的面积为√7,求△ABC的周长.人教版数学必修5知识点总结(教师版)第一章 解三角形—面积公式一、 面积公式1. 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a =7,b =5,c =8,则△ABC 的面积S 等于( B ) A. 10 B. 10√3 C. 20 D. 20√3 2. 已知△ABC 的面积为√3,且∠C =30∘,BC =2√3,则AB 等于( C )A. 1B. √3C. 2D. 2√33. 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a =3√2,b =2√3,cosC =13,则△ABC 的面积为( C ) A. 3√3B. 2√3C. 4√3D. √34. △ABC 中,a.b.c 分别为∠A.∠B.∠C 的对边,如果a.b.c 成等差数列,∠B =30∘,△ABC 的面积为32,那么b 等于( B )A. 1+√32B. 1+√3C. 2+√32D. 2+√35. 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cos2A =sinA ,bc =2,则△ABC 的面积为( A )A. 12B. 14C. 1D. 26. 设△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已知a =2√2,cosA =34,sinB =2sinC ,则△ABC 的面积是( A )A. √7B. √74C. 165 D. 85【解析】∵a =2√2,cosA =34,sinB =2sinC ,可得:b =2c.sinA =√1−cos 2A =√74, ∴由a 2=b 2+c 2−2bccosA ,可得:8=4c 2+c 2−3c 2,解得c =2,b =4. ∴S △ABC =12bcsinA =12×2×4×√74=√7.故选A .7. 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a =1,2b −√3c =2acosC ,sinC =√32,则△ABC 的面积为( C )A. √32B. √34C. √32或√34D. √3或√32【解析】∵2b −√3c =2acosC ,∴由正弦定理可得2sinB −√3sinC =2sinAcosC ,∴2sin(A +C)−√3sinC =2sinAcosC ,∴2cosAsinC =√3sinC , ∴cosA =√32∴A =30∘,∵sinC =√32,∴C =60∘或120∘A =30∘,C =60∘,B =90∘,a =1,∴△ABC 的面积为12×1×2×√32=√32,A =30∘,C =120∘,B =30∘,a =1,∴△ABC 的面积为12×1×1×√32=√34,故选:C .二、面积公式与余弦定理8.△ABC中,角A,B,C所对边a,b,c,若a=3,C=120∘,△ABC的面积S=15√34,则c=( D )A. 5B. 6C. √39D. 79.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若c2=(a−b)2+6,C=π3,则△ABC的面积是( C )A. √3B. 9√32C. 3√32D. 3√310.在△ABC中,角A,B,C所对应的边分别为a,b,c,若角A,B,C依次成等差数列,且a=1,b=√3,则S△ABC=( C )A. √2B. √3C. √32D. 2【解析】∵A、B、C依次成等差数列,∴B=60∘∴由余弦定理得:b2=a2+c2−2accosB,得:c=2∴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得:S△ABC=12acsinB=√32,故选C.11.在△ABC中,已知BC=1,B=π3,△ABC的面积为√3,则AC的长为( B )A. 3B. √13C. √21D. √57【解析】解:∵BC=1,B=π3,△ABC的面积为√3=12BC⋅AB⋅sinB=12×AB×1×√32,∴AB=4,∴AC=√AB2+BC2−2AB⋅BC⋅cosB=√16+1−2×4×1×12=√13.故选:B.12.在锐角△ABC中,AB=3,AC=4,若△ABC的面积为3√3,则BC的长是______.【答案】√1313.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60∘,b=4,S△ABC=4√3,则a=______ .【答案】4【解析】解1:∵A=60∘,b=4,S△ABC=4√3=12bcsinA=12×4×c×√32,∴解得c=4,由b=c=4,且A=60∘有∆ABC是等边三角形,故a=4解2:a=√b2+c2−2bccosA=√42+42−2×4×4×12=4.故答案为:4.14.已知△ABC的面积为4√33,AC=3,B=60∘,则△ABC的周长为______ .【答案】8【解析】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知12acsin60∘=4√33,ac=163,由余弦定理可知:b2=a2+c2−2ac⋅cos60,即9=a2+c2−ac,可得:a2+c2=433,推出(a+c)2=25,则:a+c=5,所以周长:a+c+b=5+3=8.故答案为:8.15.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其面积S=2224√3,则角C=______.【答案】616. △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已知sinA +√3cosA =0,a =2√7,b =2(Ⅰ)求c ;(Ⅱ)设D 为BC 边上一点,且AD ⊥AC ,求△ABD 的面积.【解析】(Ⅰ)∵sinA +√3cosA =0,∴tanA =−√3, ∵0<A <π,∴A =2π3,由余弦定理可得a 2=b 2+c 2−2bccosA ,即28=4+c 2−2×2c ×(−12),即c 2+2c −24=0, 解得c =−6(舍去)或c =4,故c =4. (Ⅱ)∵c 2=b 2+a 2−2abcosC ,∴16=28+4−2×2√7×2×cosC ,∴cosC =2√7,∴CD =ACcosC =22√7=√7∴CD =12BC ,∵S △ABC =12AB ⋅AC ⋅sin∠BAC =12×4×2×√32=2√3,∴S △ABD =12S △ABC =√3.17. △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ABC 的面积S =√32AB ⃗⃗⃗⃗⃗ ⋅AC ⃗⃗⃗⃗⃗ . (Ⅰ)求A 的大小;(Ⅱ)若b +c =5,a =√7,求△ABC 的面积的大小.【解析】(Ⅰ)∵S =√32AB ⃗⃗⃗⃗⃗ ⋅AC ⃗⃗⃗⃗⃗ =√32bccosA , 又∵S =12bcsinA ,可得:tanA =√3,∴由A ∈(0,π),可得:A =π3 (Ⅱ)∵由余弦定理a 2=b 2+c 2−2bccosA ,可得:7=b 2+c 2−bc ,∴可得:(b +c)2−3bc =7,∴由b +c =5,可得:bc =6,∴△ABC 的面积S =12bcsinA =3√3218. 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且满足cos A 2=2√55,AB ⃗⃗⃗⃗⃗ ⋅AC ⃗⃗⃗⃗⃗ =3. (1)求△ABC 的面积;(2)若b +c =6,求a 的值. 【解析】(1)因为cos A2=2√55,所以cosA =2cos 2A 2−1=35,sinA =45.又由AB ⃗⃗⃗⃗⃗ ⋅AC ⃗⃗⃗⃗⃗ =3得bccosA =3,所以bc =5因此S △ABC =12bcsinA =2. (2)由(1)知,bc =5,又b +c =6,由余弦定理,得a 2=b 2+c 2−2bccosA =(b +c)2−165bc =20,所以a =2√5.三、 正余弦定理,面积公式综合19. 在△ABC 中,A =60∘,b =1,S △ABC =√3,则csinC =( B )A. 8√381B. 2√393C. 26√33D. 2√7【解析】△ABC 中,A =60∘,b =1,S ∆ABC =√3,∴12bcsinA =12×1×c ×sin60∘=√3, 解得c =4;∴a 2=b 2+c 2−2bccosA =12+42−2×1×4×cos60∘=13,∴a =√13; ∴c sinC=a sinA=√13√32=2√393.故选B .20. 在△ABC 中,a =1,B =45∘,S △ABC =2,则△ABC 的外接圆的直径为( C )A. 5√22B. 5C. 5√2D. 6√221. 在△ABC 中,A =30∘,AB =2,且△ABC 的面积为√3,则△ABC 外接圆的半径为( C )A. 2√33B. 4√33C. 2D. 4【解析】在△ABC 中,由A =30∘,c =AB =2,得到S △ABC =12bcsinA =12b ×2×12=√3, 解得b =2√3,根据余弦定理得:a 2=12+4−2×2√3×2×√32=4,解得a =2,根据正弦定理得:asinA =2R(R 为外接圆半径),则R =22×12=2.故选C .22. a ,b ,c 是非直角△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且sin 2A +sin 2B −sin 2C =absinAsinBsin2C ,则△ABC的面积为( A )A. 12B. 1C. 2D. 4【解析】∵sin 2A +sin 2B −sin 2C =absinAsinBsin2C ,∴由正弦定理可得:a 2+b 2−c 2=2a 2b 2sinCcosC ,∴2abcosC =12absinC ⋅4abcosC , ∵cosC ≠0,∴S △ABC =12absinC =2abcosC4abcosC =12.故选:A .23. 在锐角△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sinBsinC sinA =3√72,b =4a ,a +c =5,则△ABC 的面积为______.【答案】3√74【解析】由正弦定理及sinBsinC sinA =3√72,得bsinC a =3√72, 又B =4α,∴sinC = 3√78,∵△ABC 为锐角三角形,∴cosC = 18,∴cosC ==a 2+b 2−c 22ab =a 2+(4a)2−(5−a)22a×4a,18解得A =1,B =4,c =4,∴S △ABC = 12absinC = 12×1×4×3√78= 3√74。
高中英语知识点总结必修5Unit 1 重点短语make sense
②The poe of this poem?
A. Idea B. knowledge
C. Sense D. Understanding
解析:①选B。make sense为固定搭配,意思是“起作用,有意义”。
高中英语知识点总结必修5Unit 1重点短语make sense
12. make sense
讲得通;有道理;有意义(反义词组make no sense)
Your story doesn’t make sense to me.
你编的故事我听不明白。
It makes good sense to take good care of your health.
照顾好你的身体是明智的。联想拓展
lose/recover one’s sense=be out of one’s sense
失去/恢复知觉;丧失/恢复理智
bring sb. to one’s sense使某人苏醒过来
come to one’s sense苏醒过来
make sense of理解;明白
make no sense没有道理;没有意义
②选C。make sense of sth.“理解或弄懂困难的或无法理解的事物”。另外,sense还可作动词,意为“意识到(某事物);感觉到”。
in a/one sense从某种意义来说
in all sense从任何意义上说
in no sense绝不是;绝非
There is no sense in doing sth.做某事没有道理。高手过招
单项填空
①What he says makes no to her.A. Care B. sense
高中数学必修5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最全)
高中数学必修五知识点汇总第一章 解三角形 一、知识点总结 正弦定理:1.正弦定理:2sin sin sin a b cR A B C=== (R 为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步骤1.证明:在锐角△ABC 中,设BC=a,AC=b,AB=c 。
作CH ⊥AB 垂足为点H CH=a ·sinB CH=b ·sinA ∴a ·sinB=b ·sinA得到b ba a sin sin =同理,在△ABC 中, bbc c sin sin =步骤2.证明:2sin sin sin a b cR A B C===如图,任意三角形ABC,作ABC 的外接圆O. 作直径BD 交⊙O 于D. 连接DA.因为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所以∠DAB=90°因为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所以∠D 等于∠C.所以C RcD sin 2sin ==故2sin sin sin a b c R A B C ===2.正弦定理的一些变式:()sin sin sin i a b c A B C ::=::;()sin ,sin ,sin 22a bii A B C R R==2c R =;()2sin ,2sin ,2sin iii a R A b R B b R C ===;(4)R CB A cb a 2sin sin sin =++++ 3.两类正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1)已知两角和任意一边,求其他的两边及一角.(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其他边角.(可能有一解,两解,无解) 4.在ABC ∆中,已知a,b 及A 时,解得情况: 解法一:利用正弦定理计算解法二:分析三角形解的情况,可用余弦定理做,已知a,b 和角A ,则由余弦定理得 即可得出关于c 的方程:0cos 2222=-+-a b Ac b c 分析该方程的解的情况即三角形解的情况 ①△=0,则三角形有一解 ②△>0则三角形有两解 ③△<0则三角形无解 余弦定理:1.余弦定理: 2222222222cos 2cos 2cos a b c bc A b a c ac B c b a ba C ⎧=+-⎪=+-⎨⎪=+-⎩2.推论: 222222222cos 2cos 2cos 2b c a A bc a c b B ac b a c C ab ⎧+-=⎪⎪+-⎪=⎨⎪⎪+-=⎪⎩.设a 、b 、c 是C ∆AB 的角A 、B 、C 的对边,则: ①若222a b c +=,则90C =; ②若222a b c +>,则90C <; ③若222a b c +<,则90C >.3.两类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1)已知三边求三角.(2)已知两边和他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角. 面积公式:已知三角形的三边为a,b,c,1.111sin ()222a S ah ab C r a b c ===++(其中r 为三角形内切圆半径)2.设)(21c b a p ++=,))()((c p b p a p p S ---=(海伦公式)例:已知三角形的三边为,、、c b a 设)(21c b a p ++=,求证:(1)三角形的面积))()((c p b p a p p S ---=; (2)r 为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则pc p b p a p r ))()((---=(3)把边BC 、CA 、AB 上的高分别记为,、、c b h h a h 则))()((2c p b p a p p ah a ---=))()((2c p b p a p p b h b ---=))()((2c p b p a p p ch c ---=证明:(1)根据余弦定理的推论:222cos 2a b c C ab+-=由同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sin C ==代入1sin 2S ab C =,得12S ====记1()2p a b c =++,则可得到1()2b c a p a +-=-,1()2c a b p b +-=-,1()2a b c p c +-=-代入可证得公式(2)三角形的面积S 与三角形内切圆半径r 之间有关系式122S p r pr =⨯⨯=其中1()2p a b c =++,所以S r p == 注:连接圆心和三角形三个顶点,构成三个小三角形,则大三角形的面积就是三个小三角形面积的和 故得:pr cr br ar S =++=212121(3)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12a S a h =⨯⨯所以,2a S h a =a h =同理b h c h 【三角形中的常见结论】(1)π=++C B A (2) sin()sin ,A B C +=cos()cos ,A B C +=-tan()tan ,A B C +=-2cos 2sinC B A =+,2sin 2cos CB A =+;A A A cos sin 22sin ⋅=, (3)若⇒>>C B A c b a >>⇒C B A sin sin sin >> 若C B A sin sin sin >>⇒c b a >>⇒C B A >> (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4)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5)三角形中最大角大于等于 60,最小角小于等于 60(6) 锐角三角形⇔三内角都是锐角⇔三内角的余弦值为正值⇔任两角和都是钝角⇔任意两边的平方和大于第三边的平方.钝角三角形⇔最大角是钝角⇔最大角的余弦值为负值 (7)ABC ∆中,A,B,C 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 60=B .(8) ABC ∆为正三角形的充要条件是A,B,C 成等差数列,且a,b,c 成等比数列. 二、题型汇总:题型1:判定三角形形状判断三角形的类型(1)利用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判定三角形形状时,可利用正余弦定理实现边角转化,统一成边的形式或角的形式.(2)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可知:222222222是直角ABC 是直角三角形是钝角ABC 是钝角三角形是锐角a b c A a b c A a b c A =+⇔⇔∆>+⇔⇔∆<+⇔⇔ABC 是锐角三角形∆(注意:是锐角A ⇔ABC 是锐角三角形∆) (3) 若B A 2sin 2sin =,则A=B 或2π=+B A .例1.在ABC ∆中,A b c cos 2=,且ab c b a c b a 3))((=-+++,试判断ABC ∆形状.题型2:解三角形及求面积一般地,把三角形的三个角A,B,C 和它们的对边a,b,c 叫做三角形的元素.已知三角形的几个元素求其他元素的过程叫做解三角形.例2.在ABC ∆中,1=a ,3=b ,030=∠A ,求的值例3.在ABC ∆中,内角C B A ,,对边的边长分别是c b a ,,,已知2=c ,3π=C .(Ⅰ)若ABC ∆的面积等于3,求a ,b(Ⅱ)若A A B C 2sin 2)(sin sin =-+,求ABC ∆的面积.题型3:证明等式成立证明等式成立的方法:(1)左⇒右,(2)右⇒左,(3)左右互相推.例4.已知ABC ∆中,角C B A ,,的对边分别为c b a ,,,求证:B c C b a cos cos +=.题型4:解三角形在实际中的应用考察:(仰角、俯角、方向角、方位角、视角)例5.如图所示,货轮在海上以40km/h 的速度沿着方位角(从指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的水平转角)为140°的方向航行,为了确定船位,船在B 点观测灯塔A 的方位角为110°,航行半小时到达C 点观测灯塔A 的方位角是65°,则货轮到达C 点时,与灯塔A 的距离是多少?三、解三角形的应用 1.坡角和坡度:坡面与水平面的锐二面角叫做坡角,坡面的垂直高度h 和水平宽度l 的比叫做坡度,用i 表示,根据定义可知:坡度是坡角的正切,即tan i α=.lhα2.俯角和仰角:如图所示,在同一铅垂面内,在目标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夹角中,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的上方时叫做仰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的下方时叫做俯角.3. 方位角从指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的水平角,如B点的方位角为 .注:仰角、俯角、方位角的区别是:三者的参照不同。
高中数学必修5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5知识点总结一、概述高中数学必修5是高中数学学习的重要篇章,它涵盖了数列、解三角形、不等式等核心内容,为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必修5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逐渐掌握数列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以及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学生还将学习解三角形的基本方法,包括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并能够通过这些定理求解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
不等式的学习也是必修5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生将了解不等式的性质,掌握不等式的解法,并能够利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高中数学必修5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提升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培养严谨的数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这些知识点的学习不仅在数学学科内部具有广泛的应用,还与其他学科如物理、化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好必修5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的学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高中数学必修5的重要性高中数学必修5的知识点在高中数学体系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作为衔接基础数学与高级数学的重要桥梁,必修5的内容不仅深化了学生对数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更为他们后续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理论和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必修5中,学生将接触到数列、不等式、三角函数等核心知识点。
数列作为数学中的一种基本模型,广泛应用于实际问题的求解中,如经济增长预测、物理现象分析等。
通过学习数列,学生可以培养起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
不等式则是数学中用来描述数量关系的重要工具,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生需要掌握不等式的性质、解法及其应用,以应对各种复杂的数学问题。
三角函数是必修5中的另一大重点。
三角函数在几何、物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是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通过学习三角函数,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周期现象、振动等问题,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数学必修5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不仅是学生数学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他们未来学习和发展的基础。
高一数学必修五知识点总结归纳
必修五知识点总结归纳(一)解三角形1、正弦定理:在 C 中,a、 b 、c分别为角、、C的对边, R为 C 的外接圆的半径,则有a b c2R .sin sin sin C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①a2R sin, b2R sin, c2Rsin C ;② sin a, sin b, sin C c;2R2R2R③a : b : c sin: sin: sin C ;④a b c a b c.sin sin sin C sin sin sin C2、三角形面积公式:S C 1bc sin1ab sin C1ac sin.2223C中,有a b c2bc cos b a c2ac cos,、余弦定理:在222,222 c2a2b22ab cosC .4、余弦定理的推论:cos b2c2a2,cosa2c2b2a2b2c2 2bc2ac,cosC2ab.5、射影定理:a b cosC c cos B,b a cosC c cos A, c a cosB b cos A6、设a、b、c是 C 的角、、 C 的对边,则:①若a2b2c2,则 C90;②若 a2b2c2,则 C90 ;③若 a2b2c2,则 C 90 .(二 )数列1、数列: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着的一列数.2、数列的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3、有穷数列:项数有限的数列.4、无穷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5、递增数列:从第 2 项起,每一项都不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a n 1a n06、递减数列:从第 2 项起,每一项都不大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a n 1a n07、常数列:各项相等的数列.8、摆动数列:从第 2 项起,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有些项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9、数列的通项公式:表示数列a n的第 n 项与序号 n 之间的关系的公式.10、数列的递推公式:表示任一项a n与它的前一项a n 1(或前几项)间的关系的公式.11、如果一个数列从第 2 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则这个数列称为等差数列,这个常数称为等差数列的公差.12、由三个数a,, b 组成的等差数列可以看成最简单的等差数列,则称为 a 与b的等差中项.若 b a c,则称 b 为a与c的等差中项.213、若等差数列a n的首项是 a1,公差是d,则 a n a1n 1 d .14、通项公式的变形:①a n a m n m d ;② a1a n n 1 d ;③d a n a1 ;a n a1a n am .n1④ n1;⑤ dd n m15、若a n是等差数列,且 m n p q(m、n、 p 、q*),则 a m a n a p a q;若 a n是等差数列,且2n p q (n、 p 、q*),则 2a n a p a q.16、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的公式:①S n n a1a n;② S n na1n n 1d .2217、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的性质:①若项数为*,则 S2 n n a n a n 12n n,且S偶S奇nd ,S奇a n.S偶a n1②若项数为2n 1 n*,则 S2 n 12n 1 a n,且 S奇S偶 a n,S奇nS偶n1(其中 S奇na n, S偶n 1 a n).18、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则这个数列称为等比数列,这个常数称为等比数列的公比.19、在a与b中间插入一个数G ,使a, G , b 成等比数列,则G 称为a与 b 的等比项.若 G2ab ,则称 G 为a与 b 的等比中项.注意: a 与b的等比中项可能是G 20、若等比数列a n的首项是a1,公比是q,则a n a1q n 1.21、通项公式的变形:①a n a m q n m;② a1 a n q n 1;③ q n 1an ;④q n man.a1a m22、若a n m n p q (m、n、 p 、q *a n a p a q;是等比数列,且),则 a m 若 a n是等比数列,且2n p q (n、 p 、q*),则 a n2a p a q.23、等比数列a n的前 n 项和的公式:S n24、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的性质:①若项数为na1q1a11q n a a q.1n q 11q1q2n n*,则S偶q .S奇② S n m S n q n S m.③ S n, S2 n S n, S3n S2n成等比数列(S n0 ).(三)不等式1、a b 0 a b ; a b 0a b ; a b 0 a b .2① a b b a ;②a b,b c a c;③ a b a c b c ;、不等式的性质:④ a b,c 0ac bc , a b, c0ac bc ;⑤ a b, c d a c b d ;⑥ a b 0, c d 0ac bd ;⑦a b0a n b n n, n 1 ;⑧ a b 0n a n b n, n 1 .3、一元二次不等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2 的不等式.4、二次函数的图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间的关系:判别式b24ac000二次函数y ax2bx ca0 的图象一元二次方程 ax 2bx 有两个相异实数根有两个相等实数根x b x1x2b没有实数根12c 0a0 的根1,22a x x2aax2bx c0x x x1或 x x2x x bR一元二次a02a 不等式的解集ax2bx c0x x1x x2a0若二次项系数为负,先变为正5、设a、b是两个正数,则ab称为正数 a 、b的算术平均数,ab 称为正数 a 、b的2几何平均数.6若 a0, b0,则a b2ab,即abab.、均值不等式定理:27、常用的基本不等式:①a2b22ab a, b R;② ab a2b2a, b R ;220;④ a2b22③ ab a b a0,b a b a,b R .2228x、y 都为正数,则有、极值定理:设⑴若 x y s (和为定值),则当 x y 时,积 xy 取得最大值s2.4⑵若 xy p (积为定值),则当 x y 时,和 x y 取得最小值2p .。
高中数学必修5等差数列知识点总结和题型归纳
等差数列一.等差数列知识点:知识点1、等差数列的定义:①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 表示知识点2、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②定义法:对于数列{}n a ,若d a a n n =-+1(常数),则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③等差中项:对于数列{}n a ,若212+++=n n n a a a ,则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知识点3、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④如果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是1a ,公差是d ,则等差数列的通项为 d n a a n )1(1-+= 该公式整理后是关于n 的一次函数知识点4、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⑤2)(1n n a a n S +=⑥d n n na S n 2)1(1-+= 对于公式2整理后是关于n 的没有常数项的二次函数知识点5、等差中项:⑥如果a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即:2ba A +=或b a A +=2 在一个等差数列中,从第2项起,每一项(有穷等差数列的末项除外)都是它的前一项与后一项的等差中项;事实上等差数列中某一项是与其等距离的前后两项的等差中项知识点6、等差数列的性质:⑦等差数列任意两项间的关系:如果n a 是等差数列的第n 项,m a 是等差数列的第m 项,且n m ≤,公差为d ,则有d m n a a m n )(-+=⑧ 对于等差数列{}n a ,若q p m n +=+,则q p m n a a a a +=+也就是: =+=+=+--23121n n n a a a a a a⑨若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n S 是其前n 项的和,*N k ∈,那么k S ,k k S S -2,k k S S 23-成等差数列如下图所示:kkk kk S S S k k S S k k k a a a a a a a a 3232k31221S 321-+-+++++++++++ 10、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的性质:①若项数为()*2n n ∈N ,则()21n n n S n a a +=+,且S S nd -=偶奇,1nn S aS a +=奇偶.②若项数为()*21n n -∈N,则()2121n n Sn a -=-,且n S S a -=奇偶,1S nS n =-奇偶(其中n S na =奇,()1n S n a =-偶). 二、题型选析:题型一、计算求值(等差数列基本概念的应用)1、.等差数列{a n }的前三项依次为 a-6,2a -5, -3a +2,则 a 等于( ) A . -1 B . 1 C .-2 D. 22.在数列{a n }中,a 1=2,2a n+1=2a n +1,则a 101的值为 ( )A .49B .50C .51D .523.等差数列1,-1,-3,…,-89的项数是( )A .92B .47C .46D .45 4、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12497,1,16a a a a 则==+的值是( )( )A 15B 30C 31D 645. 首项为-24的等差数列,从第10项起开始为正数,则公差的取值范围是( )A.d >38B.d <3C. 38≤d <3D.38<d ≤36、.在数列}{n a 中,31=a ,且对任意大于1的正整数n ,点),(1-n n a a 在直03=--y x 上,则n a =_____________.7、在等差数列{a n }中,a 5=3,a 6=-2,则a 4+a 5+…+a 10= .8、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则432,3,1S a a ==( ) (A )12 (B )10 (C )8 (D )69、设数列{}n a 的首项)N n ( 2a a ,7a n 1n 1∈+=-=+且满足,则=+++1721a a a ______.10、已知{a n }为等差数列,a 3 + a 8 = 22,a 6 = 7,则a 5 = __________ 11、已知数列的通项a n = -5n +2,则其前n 项和为S n = .12、设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4S =14,30S S 710=-,则9S = .题型二、等差数列性质1、已知{a n }为等差数列,a 2+a 8=12,则a 5等于( )(A)4 (B)5 (C)6 (D)72、设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735S =,则4a =( )A .8B .7C .6D .53、 若等差数列{}n a 中,37101148,4,a a a a a +-=-=则7__________.a =4、记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42=S ,204=S ,则该数列的公差d=( )A .7 B. 6 C. 3 D. 2 5、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31a 1=,4a a 52=+,33a n =,则n 为( ) (A )48 (B )49 (C )50 (D )516.、等差数列{a n }中,a 1=1,a 3+a 5=14,其前n 项和S n =100,则n =( )(A)9 (B)10 (C)11 (D)12 7、设S n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5935,95S Sa a 则( ) A .1 B .-1 C .2 D .21 8、已知等差数列{a n }满足α1+α2+α3+…+α101=0则有( )A .α1+α101>0B .α2+α100<0C .α3+α99=0D .α51=519、如果1a ,2a ,…,8a 为各项都大于零的等差数列,公差0d ≠,则( ) (A )1a 8a >45a a (B )8a 1a <45a a (C )1a +8a >4a +5a (D )1a 8a =45a a 10、若一个等差数列前3项的和为34,最后3项的和为146,且所有项的和为390,则这个数列有( )(A )13项 (B )12项 (C )11项 (D )10项题型三、等差数列前n 项和 1、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12310a a a a p ++++=,98n n n a a a q --+++=,则其前n 项和n S = .2、等差数列 ,4,1,2-的前n 项和为 ( )A. ()4321-n nB. ()7321-n nC. ()4321+n nD. ()7321+n n3、已知等差数列{}n a 满足099321=++++a a a a ,则 ( ) A. 0991>+a a B. 0991<+a a C. 0991=+a a D. 5050=a4、在等差数列{}n a 中,78,1521321=++=++--n n n a a a a a a ,155=n S ,则=n 。
高中生物必修5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5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的分子基础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2. 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双层和蛋白质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
3. 细胞质包含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
4. DNA是遗传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结构为双螺旋,由四种碱基对(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鳞氨酸)组成。
5. RNA在蛋白质合成中起关键作用,分为信使RNA(mRNA)、核糖体RNA(rRNA)和转运RNA(tRNA)。
6.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由氨基酸组成,其结构和功能受基因编码的控制。
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负责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2. 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可以识别并传递外部信号,影响细胞内信号传导。
3. 细胞通过胞吞和胞吐作用进行物质的进出。
4. 细胞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保证遗传信息的准确复制和传递。
5. 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化的细胞死亡过程,对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三、遗传与进化1. 遗传规律包括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描述了遗传因子在生物体中的传递规律。
2. DNA复制是遗传信息传递的基础,通过半保留复制的方式进行。
3. 基因突变是遗传信息变化的源头,可以导致新的性状的产生。
4. 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数目的变异,影响遗传信息的完整性。
5. 物种进化的证据包括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和分子生物学证据。
6. 自然选择是物种进化的主要驱动力,通过适者生存的原则促进物种的适应性改变。
四、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1.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维持平衡。
2.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如污染、破坏生物多样性等。
3.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4. 疾病预防和控制包括疫苗接种、环境卫生、个人卫生等措施。
5. 基因工程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如基因治疗、遗传病的诊断和治疗。
必修5知识点
必修5知识点1. 正弦定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余弦定理:2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b c === 推论 c o s ________c o s _________,c o s _________.A B C === 3、三角形的面积公式:ABC 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数列前n 项和与通项公式的关系:_____ 1;________ 2.n n a n =⎧=⎨≥⎩,,( 数列{}n a 的前n 项的和为12n n s a a a =+++).有_________x a <⇔. _________x a >⇔(2)、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0(,02>>++a c bx ax 的步骤:①求判别式 ac b 42-=∆ 0>∆ 0=∆0<∆ 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______个实根 ______个实根 ______个实根 ③画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象④结合图象写出解集02>++c bx ax 解集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02<++c bx ax 解集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7.重要不等式:________________基本不等式:___________________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函数的最值时,应具备三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正数,x y 1.如果和x y +为定值S 时,则当______时,积xy 有最大值______.2. 如果积xy 为定值P 时,则当______时,和x y +有最小值______.B。
高中英语必修5(外研版)Unit 5 The Great Sports Personality 知识点总结
高中英语必修5(外研版)Unit 5 The Great Sports Personality知识点总结一、重点词汇athletics·基本用法athletics n. 竞技;体育运动;田径运动She showed us the athletics awards she had won.她给我们看她赢得的体育运动奖。
I like the athletics events and the team sports.我喜欢田径项目和团体项目。
·知识拓展--相关单词1. athletic adj. 运动的,运动员的;体格健壮的The boy got in to the athletic school after a special test.男孩经过一次专门测验后进了体育学校。
John is an athletic boy. He is good at running.约翰体魄健壮。
他擅长跑步。
2. athlete n. 运动员,体育家;身强力壮的人The athlete is able to jump two meters.这位运动员能跳两米高。
ring·基本用法1. ring n. 拳击场;戒指;铃声;环形物The boxer poked his opponent out of the ring.拳击手将对手击出了拳击台。
He can't get his ring off his finger.他无法指导戒指从手指上拿下来。
2. ring v. 按铃;回响;打电话I'll ring you up some time during the week.本周的某个时候我给你打电话。
track·基本用法1. track n. 轨道;足迹;小道I like to watch field and track events.我喜欢观看田径比赛。
What you just said is completely off the track.你刚才讲的话彻底离题了。
高二英语必修5知识点和语法总结
高二英语必修 5 知识点和语法总结英语是一种西日耳曼语,在中世纪早期的英国最早被使用,并因其广阔的殖民地而成为世界使用面积最广的语言。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二英语必修 5 知识点和语法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Unit 1:1. put forward: 提出(计划、建议等);将…提前;把钟表拨快e.g. He put forward a good plan for this project. 他为这项工程提出了一个好的方案。
The match has been put forward to 1:30. 比赛已经提前到一点半举行。
Put the clock forward by ten minutes. 把钟表拨快十分钟。
【词语联想】put away: 收起来;贮存,储蓄put down: 放下;写下,记下put off: 推迟;延期put on: 穿上;增加;上演(戏剧)e.g. put on weight: 增加了体重 put on a new play: 上演新戏剧put up: 张贴;撑开(帐篷)e.g. put up a poster put up a tent: 搭起帐篷2. conclude: v. 作结论,断定(conclusion: n. 结论)e.g. The jury concluded that he was guilty. 陪审团认定他有罪。
【习惯用语】★ draw a conclusion 作出结论3. defeat vt.打败, 击败, 战胜; 使(希望, 计划等)失败, 挫败; 阻挠, 使无效e.g. He finally conceded defeat. 他最终承认了失败。
◆区别: defeat, conquer, overcomedefeat 指“赢得胜利”, 尤其指“军事上的胜利”,e.g. defeat the enemy 打败敌人。
conquer 指“征服” 、”战胜”,特别指“获得对人、物或感情的控制”,e.g. conquer natureovercome 指“战胜” 、“压倒” 、“克服”尤指“感情”而言, e.g. overcome difficulties4. attend: v.1) to be present at ; go to (meeting, conference, lecture...) 出席 ; 参加e.g. He decided to attend the meeting himself. 他决定亲自赴会。
高中数学必修5(人教A版)第三章不等式3.5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及答案
答案: A 解析: 只需
1 2
x
)
1 ] 4 7 D.(−∞, − ) 2
B.(−∞,
f (x) min ⩾ g(x) min 即可.
4. 三位同学合作学习,对问题"已知不等式 xy ⩽ ax2 + 2y 2 对于 x ∈ [1, 2] , y ∈ [2, 3] 恒成立,求 a 的 取值范围"提出了各自的解题思路. 甲说:"可视 x 为变量,y 为常量来分析". 乙说:"寻找 x 与 y 的关系,再作分析". 丙说:"把字母 a 单独放在一边,再作分析". 参考上述思路,或自已的其它解法,可求出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 A.[1, +∞)
1. 若关于 x 的方程 9 x + (4 + a) ⋅ 3 x + 4 = 0 有解,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 A.(−∞, −8) C.[−8, +∞)
答案: B 解析:
)Hale Waihona Puke B.(−∞, −8]D.(−∞, +∞)
由 9 x + (4 + a) ⋅ 3 x + 4 = 0,得 a = −3 x −
答案: B 解析:
)
D.[−1, 6]
B.[−1, +∞)
C.[−1, 4)
y y y 2 − 2( ) ,由 x ∈ [1, 2] , y ∈ [2, 3] ,x 、 y 构成正方形区域, 表示过 x x x y y 原点直线与正方形区域相交时直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则有 ∈ [1, 3] ,当 = 1 时, x x y y 2 − 2( ) 有最大值为 −1,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1, +∞) x x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知识点梳理与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知识点梳理与总结第一单元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1、作家作品_《水浒》__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作品概括了农民起义_发生_、 _发展__至__失败___的过程。
作者是施耐庵,元末明初(朝代)小说家。
课文节选自原书第十回,原来的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主人公是__林冲___,原是京城的八十万禁军教头。
2、①生难字注音:仓廒(áo )酒馔(zhuàn)尴尬(gāngà)髭须(zī)央浼(měi )朔风(shuò)搠倒(shuò)迤逦(yǐlǐ)庇佑(bìyòu)②多音字辨析:反省(xǐng )提防(dī)模样(mú)干事(gàn)赍发(jī)省事(shěng )提高(tí)模型(mó)干涸(gān)赏赉(lài)③形似字辨析:陪(奉陪)眷(眷恋)瑕(白璧微瑕)漱(洗漱)赔(赔偿)券(入场券)暇(应接不暇)嗽(咳嗽)沽(沽名钓誉)啜(啜泣)缀(点缀)撼(震撼)玷(玷污)诂(训诂)掇(拾掇)辍(辍学)憾(遗憾)拈(拈轻怕重)④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我因恶了高太尉恶wù:冒犯、触怒。
(今义:讨厌;憎恨。
)但有衣服,便拿来家里浆洗缝补。
但:只要。
(今义:转折连词。
)小二换了汤,添些下饭。
下饭:菜蔬、菜肴。
(今义:就着菜把主食吃下。
)后来不合偷了店主人家钱财。
不合:不该迤逦不想来到沧州。
迤逦:颠沛流离权在营前开了个茶酒店。
权:姑且又得林冲主张陪话。
主张陪话:出头作主,为他说话只见那个人将出一两银子与小二。
将出:拿出只见那个官人和管营、差拨两个讲了礼。
讲了礼:相互致礼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
生事:设计制造事端这两个人来的不尴尬。
不尴尬:不正派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
消耗:消息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
自来:从来好歹要结果他性命。
高中数学必修5(人教A版)第三章不等式3.2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及答案
(2)因为
为整式不等式
解得 x <
3 或 x > 4,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2 3 ∣ {x ∣ x < 或x > 4} . ∣ 2
4.高次不等式的解法 描述: 高次不等式的解法 解一元高次不等式一般利用数轴穿根法(或称根轴法)求解,其步骤是: (1)将 f (x) 最高次项系数化为正数; (2)将 f (x) 分解为若干个一次因式的乘积或二次不可分因式的乘积; (3)求出各因式的零点,并在数轴上依次标出; (4)从最右端上方起,自右至左依次通过各根画曲线,遇到奇次重根要一次穿过,遇到偶次重根 要穿而不过; (5)记数轴上方为正,下方为负,根据曲线显现出的 f (x) 的值的符号变化规律,写出不等式 的解集. 例题: 解不等式 (x + 2)(x + 1)2 (x − 1)3 (x − 2) < 0 . 解:不等式中各因式的实数根为 −2,−1,1 ,2 . 利用根轴法,如图所示.
2 )(x − a) ⩽ 0 . a 2 2 ① 当 < a ,即 a > √2 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x| ⩽ x ⩽ a}. a a 2 2 ② 当 > a ,即 0 < a < √2 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x|a ⩽ x ⩽ }. a a 2 ③ 当 = a ,即 a = √2 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x|x = √2 } . a 2 (3)当 a < 0 时,原不等式化为 (x − )(x − a) ⩾ 0 . a 2 2 ① 当 < a ,即 −√2 < a < 0 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x|x ⩽ 或x ⩾ a} . a a 2 2 ② 当 > a ,即 a < −√2 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x|x ⩽ a或x ⩾ }. a a 2 ③ 当 = a ,即 a = −√2 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R. a
必修5政治知识点总结
必修5政治知识点总结一、政治的基本概念和本质1. 政治的概念政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解决社会矛盾而进行的一种全面性的社会活动。
它是国家权力的运用和对社会生活的管理活动,是以政府为主体开展的一种活动。
政治活动具有广泛性、强制性和稳定性等特征。
2. 政治的本质政治的本质是权力。
政治活动以权力的运用和控制为核心,体现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了争夺和维护利益而进行的各种争斗。
政治是人类社会内部的一种力量冲突和力量博弈的活动。
二、政治的发展1. 古代政治古代政治主要体现在古代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早期的古代政治以家长制为特征,后来形成了以王朝和君主制为主体的国家政治体系。
2. 新时期政治新时期政治以资本主义的出现和发展为标志,国家政治体制开始发生转变。
民主政治开始兴起,各种政治制度也随之产生。
国家的行政、立法和司法等机构的分立和互相制约的政治制度逐渐形成。
3. 现代政治现代政治是指工业化和信息化时代的政治。
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科技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现代政治中民主制度得到更多的普及和发展。
三、政治权利1. 政治权利的概念政治权利是指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依法行使的权利,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言论自由权、结社权、示威权等。
政治权利是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行使的一种权利。
2. 政治权利的分类政治权利可以分为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政党的政治权利。
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了选举权、被选举权、言论自由权、结社权等。
政党的政治权利包括了组织成立政党的权利、政党竞选权利、政治活动的权利等。
3. 政治权利的保障政治权利的保障包括宪法保障、法律保障、国家机构保障和社会舆论保障等。
政治权利的保障是通过法律和制度等手段来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
四、国家政权1. 国家政权的概念国家政权是指在一定的领土范围内,由国家机关和国家机构行使行政权力的集中体现。
2. 国家政权的性质国家政权的性质是一种社会权力。
国家政权是依法行使的权力,它体现了政治权利的集中和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5知识点总结1、正弦定理:在C ∆AB 中,a 、b 、c 分别为角A 、B 、C 的对边,R 为C ∆AB 的外接圆的半径,则有2sin sin sin a b cR C===A B . 2、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①2sin a R =A ,2sin b R =B ,2sin c R C =;②sin 2a R A =,sin 2b RB =,sin 2cC R =;③::sin :sin :sin a b c C =A B ;④sin sin sin sin sin sin a b c a b cC C++===A +B +A B . (正弦定理用来解决两类问题:1、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所对的角,求其余的量。
2、已知两角和一边,求其余的量。
) ⑤对于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所对的角的题型要注意解的情况。
(一解、两解、无解三中情况) 如:在三角形ABC 中,已知a 、b 、A (A 为锐角)求B画出图:法一:把a 扰着C 点旋转,看所得轨迹以AD 有无交点: 当无交点则B 无解、当有一个交点则B 有一解、 当有两个交点则B 有两个解。
法二:是算出CD=bsinA,看a 的情况:当a<bsinA ,则B 无解当bsinA<a ≤b,则B 有两解当a=bsinA 或a>b 时,B 有一解注:当A 为钝角或是直角时以此类推既可。
3、三角形面积公式:111sin sin sin 222C S bc ab C ac ∆AB =A ==B . 4、余弦定理:在C ∆AB 中,有2222cos a b c bc =+-A ,2222cos b a c ac =+-B ,2222cos c a b ab C =+-.5、余弦定理的推论:222cos 2b c a bc +-A =,222cos 2a c b ac +-B =,222cos 2a b c C ab+-=.(余弦定理主要解决的问题:1、已知两边和夹角,求其余的量。
2、已知三边求角)6、如何判断三角形的形状:设a 、b 、c 是C ∆AB 的角A 、B 、C 的对边,则:①若222a b c +=,则90C =o; ②若222a b c +>,则90C <o;③若222a b c +<,则90C >o.附:三角形的五个“心”; 重心:三角形三条中线交点.外心: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 内心:三角形三内角的平分线相交于一点. 垂心:三角形三边上的高相交于一点. 7、数列: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着的一列数. 8、数列的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 9、有穷数列:项数有限的数列. 10、无穷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11、递增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不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即:a n+1>a n ). 12、递减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不大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即:a n+1<a n ). 13、常数列:各项相等的数列(即:a n+1=a n ).14、摆动数列:从第2项起,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有些项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15、数列的通项公式:表示数列{}n a 的第n 项与序号n 之间的关系的公式.16、数列的递推公式:表示任一项n a 与它的前一项1n a -(或前几项)间的关系的公式.17、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则这个数列称为等差数列,这个常数称为等差数列的公差.符号表示:1n n a a d +-=。
注:看数列是不是等差数列有以下三种方法: ① ),2(1为常数d n d a a n n ≥=--②211-++=n n n a a a (2≥n ) ③b kn a n +=(k n ,为常数18、由三个数a ,A ,b 组成的等差数列可以看成最简单的等差数列,则A 称为a 与b 的等差中项.若2a cb +=,则称b 为a 与c 的等差中项.19、若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是1a ,公差是d ,则()11naa n d =+-.20、通项公式的变形:①()n m a a n m d =+-;②()11n a a n d =--;③11n a a d n -=-;④11n a a n d-=+;⑤n m a a d n m -=-.21、若{}n a 是等差数列,且m n p q +=+(m 、n 、p 、*q ∈N ),则m n p q a a a a +=+;若{}n a 是等差数列,且2n p q=+(n 、p 、*q ∈N ),则2np q a a a =+.22、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的公式:①()12n n n a a S +=;②()112n n n S na d -=+.③12n n s a a a =+++L 23、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的性质:①若项数为()*2n n ∈N ,则()21n n n S n a a +=+,且S S nd -=偶奇,1nn S a S a +=奇偶.②若项数为()*21n n -∈N ,则()2121n n S n a -=-,且n S S a -=奇偶,1S nS n =-奇偶(其中n S na =奇,()1n S n a =-偶). 24、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则这个数列称为等比数列,这个常数称为等比数列的公比.符号表示:1n na q a +=(注:①等比数列中不会出现值为0的项;②同号位上的值同号) 注:看数列是不是等比数列有以下四种方法:①)0,,2(1≠≥=-且为常数q n q a a n n ②112-+⋅=n n na a a (2≥n ,011≠-+n n n a a a )③n n cq a =(q c ,为非零常数). ④正数列{n a }成等比的充要条件是数列{n x a log }(1φx )成等比数列.25、在a 与b 中间插入一个数G ,使a ,G ,b 成等比数列,则G 称为a 与b 的等比中项.若2G ab =,则称G 为a 与b 的等比中项.(注:由2G ab =不能得出a ,G ,b 成等比,由a ,G ,b ⇒2G ab =)26、若等比数列{}n a 的首项是1a ,公比是q ,则11n n a a q -=.27、通项公式的变形:①n m n m a a q -=;②()11n na a q --=;③11n na q a -=;④n m n m a q a -=.28、若{}n a 是等比数列,且m n p q +=+(m 、n 、p 、*q ∈N ),则m n p q a a a a ⋅=⋅;若{}n a 是等比数列,且2n p q=+(n 、p 、*q ∈N ),则2np q a a a =⋅.29、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的公式:①()()()11111111n n n na q S a q a a q q qq =⎧⎪=-⎨-=≠⎪--⎩.②12nn s a a a =+++L30、对任意的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与通项n a 的关系:⎩⎨⎧≥-===-)2()1(111n s s n a s a n nn[注]: ①()()d a nd d n a a n -+=-+=111(d 可为零也可不为零→为等差数列充要条件(即常数列也是等差数列)→若d 不为0,则是等差数列充分条件).②等差{n a }前n 项和n d a n d Bn An S n ⎪⎭⎫ ⎝⎛-+⎪⎭⎫ ⎝⎛=+=22122 →2d 可以为零也可不为零→为等差的充要条件→若d 为零,则是等差数列的充分条件;若d 不为零,则是等差数列的充分条件. ③非零..常数列既可为等比数列,也可为等差数列.(不是非零,即不可能有等比数列) 附:几种常见的数列的思想方法:⑴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为n S ,在0πd 时,有最大值. 如何确定使n S 取最大值时的n 值,有两种方法: 一是求使0,01π+≥n n a a ,成立的n 值;二是由n da n d S n )2(212-+=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n 的值. 数列通项公式、求和公式与函数对应关系如下:数列 通项公式对应函数等差数列(时为一次函数)等比数列(指数型函数)数列 前n 项和公式对应函数等差数列(时为二次函数)等比数列(指数型函数)我们用函数的观点揭开了数列神秘的“面纱”,将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前n 项和看成是关于n 的函数,为我们解决数列有关问题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启示。
例题:1、等差数列中,,则.分析:因为是等差数列,所以是关于n 的一次函数,一次函数图像是一条直线,则(n,m ),(m,n),(m+n,)三点共线,所以利用每两点形成直线斜率相等,即,得=0(图像如上),这里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与一次函数的对应关系,并结合图像,直观、简洁。
例题:2、等差数列中,,前n 项和为,若,n 为何值时最大?分析:等差数列前n 项和可以看成关于n 的二次函数=,是抛物线=上的离散点,根据题意,,则因为欲求最大值,故其对应二次函数图像开口向下,并且对称轴为,即当时,最大。
例题:3递增数列,对任意正整数n ,恒成立,求分析:构造一次函数,由数列递增得到:对于一切恒成立,即恒成立,所以对一切恒成立,设,则只需求出的最大值即可,显然有最大值,所以的取值范围是:。
构造二次函数,看成函数,它的定义域是,因为是递增数列,即函数为递增函数,单调增区间为,抛物线对称轴,因为函数f(x)为离散函数,要函数单调递增,就看动轴与已知区间的位置。
从对应图像上看,对称轴在的左侧也可以(如图),因为此时B 点比A 点高。
于是,,得⑵如果数列可以看作是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的对应项乘积,求此数列前n 项和可依照等比数列前n 项和的推倒导方法:错位相减求和. 例如:, (2)1)12,...(413,211n n -⋅⑶两个等差数列的相同项亦组成一个新的等差数列,此等差数列的首项就是原两个数列的第一个相同项,公差是两个数列公差21d d ,的最小公倍数.2. 判断和证明数列是等差(等比)数列常有三种方法:(1)定义法:对于n ≥2的任意自然数,验证)(11---n nn n a a a a 为同一常数。
(2)通项公式法。
(3)中项公式法:验证212-++=n n n a a a N n a a a n n n ∈=++)(221都成立。
3. 在等差数列{n a }中,有关S n 的最值问题:(1)当1a >0,d<0时,满足⎩⎨⎧≤≥+01m m a a 的项数m 使得m s 取最大值. (2)当1a <0,d>0时,满足⎩⎨⎧≥≤+001m m a a 的项数m 使得m s 取最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