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知识点首先,必须注意个人饮食卫生,不喝不清洁的生水,蔬菜、水果要洗干净,饭前便后要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一到三节知识点归纳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其中无脊椎动物约占95%,脊椎动物约占5%。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腔肠动物1、腔肠动物的代表——水螅.2、水螅生活在淡水中,通常会附着在水草上,身体几乎透明,顶端有多条细长的触手(触细胞大多分布在口和触手),呈辐射对称。

(辐射对称的意义)3、水螅的体壁由内胚层和外胚层两层细胞构成(和胶状物质),中间的空腔叫消化腔。

4、水螅主要通过出芽方式进行生殖。

(利用芽体进行出芽生殖)扁形动物1、涡虫背面呈褐色。

背腹扁平,体形象一片柳叶。

身体呈左右(两侧)对称。

涡虫身体前端呈三角形,头部背面有两个黑色的眼点。

(感光)2、大多数扁形动物消化器官简单,有的甚至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

他们的生殖器官却特别发达。

3、扁形动物的代表——涡虫4、大多数扁形动物是营寄生生活的。

蛔虫和秀丽隐杆线虫属于营自由生活的.5、比较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水螅涡虫身材的对称性辐射对称两侧对称身体的胚层数两胚层三胚层运动能力较弱较强相同点有口无肛门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线形动物1、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它的身体呈圆柱形。

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具有角质层它可以起保护感化。

消化管的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可消化食糜。

生殖器官发财,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雄性蛔虫尾部钩状,雌性尾部尖直。

(蛔虫适于寄生的特点4条)2、线形动物的代表——蛔虫3、若何防备蛔虫病?洗手;其次,要办理好粪便,粪便要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后,再作肥料使用。

环节动物1、蚯蚓的活动:蚯蚓通过刚毛和肌肉的共同使身材活动,身材分节可以增强活动的灵动性。

蚯蚓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

蚯蚓前端到环带一共13节,环带可辨别蚯蚓的前后端,具有生殖的作用。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
6、蝶蛾类昆虫的雌虫可产生性外激素,通过性外激素吸引雄虫来交尾;据此,可以制造昆虫性外激素诱杀昆虫或干扰使昆虫不能识别同种昆虫的性外激素;
7、探究蚂蚁的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这种现象叫做通讯;
1提出问题:蚂蚁是怎样交流信息的
2作出假设:蚂蚁是靠气味传递信息的;
4检验假设,得出结论:支持假设;蚂蚁的通讯方式之一是依靠气味;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动态的平衡,即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围绕某一数值不断变化的;
3、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六、鸟
1.鸟适于飞行的特点:①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翔时空气的阻力②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③胸部有高耸的龙骨突,长骨中空内充空气④胸肌发达⑤食量大消化快;即消化系统发达,消化、吸收、排除粪便都很迅速;⑥心脏四腔,心搏次数快,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能力强;⑦有发达的气囊,既可减轻体重又与肺构成特有的双重呼吸;⑧喙短,口内无齿,无膀胱,直肠短,粪便尿液及时排出,右侧卵巢、输卵管退化这些都是为了减轻体重,适于飞行;总之鸟类是体表被羽、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能力、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的一类动物;
2、蚯蚓的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蚯蚓身体的前部有几个体节界限不明显;蚯蚓的体壁有发达的肌肉,肌肉与刚毛配合可以完成运动,肠壁也有发达的肌肉,肠可以蠕动,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体壁内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自然界中,目前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根据其体内有没有脊柱,可以将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动物、哺乳动物);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鸟类和哺乳动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是恒温动物。

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变温动物。

1、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少数生活在淡水中,如水螅。

)(1)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海葵(被称“海中之花”)、海蛰、珊瑚虫、水螅(身体有内外两层细胞----内胚层和外胚层)。

(3)与人类的关系:有益:①海蜇经加工可食用。

②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堆积构成珊瑚礁。

珊瑚礁的作用:①形成岛屿;②加固海岸;③为海底鱼类提供重要的栖息场所和庇护地。

2、扁形动物(大多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但涡虫自由生活)(1)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涡虫、华枝睾吸虫(精巢发达,呈树枝状得名)、血吸虫、绦虫。

(3)与人类的关系:有害:①人或动物如实使用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华支睾吸虫的鱼虾,就会感染该病。

②我国南方流行的血吸虫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

3、线形动物(有些自由生活,有些寄生在人、家畜、家禽、农作物体内)(1)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2)代表动物: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生殖器官发达。

)、蛲nao虫、钩虫、丝虫、线虫。

(3)预防蛔虫病的措施:①注意个人卫生,不喝生水,蔬菜水果洗干净,饭前便后洗手;②要管理好粪便,粪便要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后,再做肥料使用。

4、环节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2)代表动物: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以植物的枯枝、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主要运动器官肌肉,刚毛辅助运动,靠近环带的为前端。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单元解读)八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单元解读)八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

五、单元教学策略
1.充分利用本地的生物资源,组织学生识别生物的特征,尝试开展分类活 动。
2.通过列表等多种方式,对不同生物类群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繁殖方 式等进行比较,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生物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认识。
六、单元课时安排
节次 第1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第2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第3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本节包括两部分内容: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两个部分都循序从特 殊到一般的规律,先分别介绍了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生活习 性,再归纳总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第2节
本节通过结合蛔虫结构示意图对线形动物的特征进行描述,并以蛔 虫病为例分析了线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同时介绍了人类科学研究常 用线形动物——秀丽隐杆线虫。通过实验“观察蚯蚓”介绍了环节动物 的主要特征及一些其他常见的环节动物,并分析了环节动物与人类生 活的关系。
第4节 鱼 第5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第6节 鸟 第7节 哺乳动物
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节次
第6节 鸟
第7节 哺乳动物
学习目标
1. 概述鸟的主要特征。 2. 尝试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确立鸟的身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鸟 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 说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的概念。 4. 举例说明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形成爱鸟护鸟的意识。
1. 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 比较兔和狼的牙建立生 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3. 举例说明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第5节
本节分为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两部分。第一部分以青蛙为例,介绍 了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一些其他常见的两栖动物,最后分析了两期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第二部分以蜥蜴为例,介绍了爬行动物的主 要特征及一些其他常见的爬行动物,最后分析了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 的关系。

2021年生物中考知识点梳理八年级上册--主要的动物类群+

2021年生物中考知识点梳理八年级上册--主要的动物类群+

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第一部分:动物的主要类群1.动物的分类①根据动物体内______________,可分为无脊椎动物(6种)和脊椎动物(5种)。

②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

_________________属于恒温动物;鸟类、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属于变温动物。

2.无脊椎动物(1)腔肠动物:身体呈___________,体表有_________,有口无肛门。

代表动物有海葵、海蜇、珊瑚虫、水母、水螅。

注意:腔肠动物结构简单,只有内外两个胚层。

(2)扁形动物:身体呈___________,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代表动物有:营自由生活的涡虫和营寄生生活的华支睾吸虫、血吸虫和猪肉绦虫。

注意: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钉螺,最终宿主是人,受精卵在水中发育成幼虫。

也就是寄生虫的一生并不都是寄生在宿主体内。

(3)扁形动物:身体细长,呈___________;体表有___________;有口有肛门。

代表动物有: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线虫,大多数营寄生生活。

注意:寄生虫的结构特征,生殖器官发达,消化器官简单。

(4)环节动物:身体呈__________,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_______或疣足辅助运动。

代表动物有:蚯蚓、沙蚕、蛭,①观察外形:取一条活蚯蚓,发现蚯蚓身体由许多___________构成,这使得它的躯体运动灵活。

如图:____端是前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②观察运动:用手指触摸蚯蚓的腹面,会感觉有小的突起较粗糙,这些小突起叫_________,用放大镜观察发现它们朝向身体的后方,具有____________的功能。

③观察呼吸:用手触摸蚯蚓,感觉到它的体表有__________,所以实验中要不断用______________轻擦蚯蚓体表,这样做是为了使蚯蚓体表保持湿润,维持_______________.④实验完成后,应将蚯蚓放回大自然中注意:蚯蚓靠_______________协调配合完成运动;蚯蚓靠_______________呼吸,因为其密布丰富的毛细血管。

八年级生物上册笔记

八年级生物上册笔记

二、扁形动物
(一)代表动物 2.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 ⑴生活:寄生生活 ⑵结构 ①消化器官简单甚至没有 ②生殖器官发达----精巢发达,呈树枝状
(二)特征 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三)与人类的关系 ——致病
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一.线形动物
(一)代表动物 1.蛔虫 ⑴生活:寄生生活 ⑵体形:两侧对称,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⑶结构 ①角质层(体表):保护 ②消化管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 ③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 ⑷运动: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靠身体蠕动
一、各种各样的真菌 (一)蘑菇——多细胞真菌,菌体由菌丝构成 1.地上部分(子实体) ⑴菌盖:下方有菌褶,内有孢子 ⑵菌柄 2.地下部分(菌丝):吸收水分和有机物 (二)霉菌——多细胞真菌,菌体由菌丝构成 1.结构 ⑴直立菌丝:营养物表面 ⑵营养菌丝:深入营养物内部,吸收有机物 2.分类
⑴青霉
①颜色:青绿色 ②孢子着生的结构:扫帚状
(1)身体呈___辐__射__对__称____; (2)体表有刺___细____胞___________;
(3)有__口____;无___肛__门__。
二.扁形动物
(一)代表动物
1.涡虫 ⑴生活:自由生活 ⑵体形:两侧对称(左右对称),有利于运 动、捕食和防御。 ⑶结构
①咽(管状):捕食 ②肠:消化 ③口:排出食物残渣
气管的开口是气门(胸腹部) ⑸体表:有外骨骼,保护、防止水分蒸发、
限制昆虫的发育和长大(蜕皮) (二)特征 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二、节肢动物(最大类群) (三)与人类的关系 1.动物蛋白:如虾、蟹 2.传 粉:如蜜蜂 3.入 药:如蝎、蜈蚣、蝉蜕 4.实验材料:如果蝇 5.传播疾病:如蚊、蜱、螨 2.甲壳类——虾、蟹、水蚤 3.其他——蜘蛛、蝎、蜈蚣、鼠妇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生物复习资料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一、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水螅是典型的腔肠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流缓慢的淡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2个胚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2、涡虫是典型的扁形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3、血吸虫和猪肉绦虫是比较常见的人体寄生虫;二、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它的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的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可消化小肠中的食糜,生殖器官特别发达,生殖能力强;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地蠕动;2、蚯蚓的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蚯蚓身体的前部有几个体节界限不明显;蚯蚓的体壁有发达的肌肉,肌肉与刚毛配合可以完成运动,肠壁也有发达的肌肉,肠可以蠕动,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体壁内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钩虫、蛔虫、饶虫都是常见的线形动物;4、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 ,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沙蚕、蛭;三、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1、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软体动物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犹如外套一般的肉质膜,称为外套膜,贝壳就是由外套膜分泌物质形成的物质形成的;双壳类动物可以用足缓慢地运动,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2、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类的80%以上;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3、蝗虫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感觉器官有一对触角,三个单眼和一对复眼,口器用于摄食;胸部是运动中心 ,有三对足,善于跳跃;有两对翅,适于飞行;触角和足等是昆虫的附肢,分节;腹部集中容纳内脏器官;此外,体表有气门 ,用于呼吸;身体表面包着坚韧的外骨骼;4、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石鳖、蜗牛、乌贼都是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虾、蜘蛛、蜈蚣等,都属于节肢动物;昆虫除了具有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外,还有昆虫独有的特征: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翅等等;四、鱼1、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统称为无脊椎动物,如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统称为脊椎动物,如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2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②能在水中呼吸;3四大家鱼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5、鱼是较低等的脊椎动物;4鱼的外形呈梭形,可减少游泳阻力,适于游泳;鱼体分三大部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5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躯干部和尾鳍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鱼鳍起辅助作用;鱼在运动时,胸鳍、和腹鳍都有维持平衡的作用,尾鳍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6鱼的呼吸器官是鳃,而鳃中有许多的鳃丝,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这是与离不开水的主要原因;7鱼鳃为鲜红色,因为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既多又细,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触面积,促进血液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8水由鱼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鳃孔流出;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_氧气_进入鳃丝的_毛细血管_中,而_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_的含量增高;9鱼类的主要特征有:适于_水_中生活;体表被_鳞片_;用_鳃_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_鳍的协调作用游泳;10中的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又都受水域环境的影响,其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消长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五、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1、青蛙是由蝌蚪发育来的;蝌蚪有尾,用鳃呼吸,只能像鱼一样在水中生活;蝌蚪发育成成蛙以后,尾和鳃都消失了,生出四肢和肺,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但青蛙的肺结构简单,不发达;青蛙的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也可进行气体交换,以辅助呼吸;2、蜥蜴皮肤干燥,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既可以保护身体,又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蜥蜴的肺比青蛙的发达,只靠肺的呼吸就能满足蜥蜴在陆地上对氧气的需求;蜥蜴的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这也是蜥蜴能终身生活在陆地上的重要原因;3、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六、鸟1鸟适于飞行的特点:①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翔时空气的阻力②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③胸部有高耸的龙骨突,长骨中空内充空气④胸肌发达⑤食量大消化快;即消化系统发达,消化、吸收、排除粪便都很迅速;⑥心脏四腔,心搏次数快,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能力强;⑦有发达的气囊,既可减轻体重又与肺构成特有的双重呼吸;⑧喙短,口内无齿,无膀胱,直肠短,粪便尿液及时排出,右侧卵巢、输卵管退化这些都是为了减轻体重,适于飞行;总之鸟类是体表被羽、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能力、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的一类动物;2翼翅膀是鸟的飞行器官;气囊辅助肺的呼吸;3、鸟的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恒温动物;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变温动物;七、哺乳动物1、哺乳动物:具胎生、哺乳后代成活率高,体表被毛,有很好的保温作用,因此哺乳动物也是恒温动物;2、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一、动物的运动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运动系统骨骼不活动的连接颅骨之间骨连接半活动的连接脊椎骨之间肌肉活动的连接,又叫关节四肢骨之间2、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结缔组织,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两块相邻的骨上.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3、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完成各种活动;特别是伸、曲肘动作: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则相反肱二头肌是两块肌肉组成一组,肱三头肌是三块肌肉组成一组;双臂自然下垂,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直臂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4、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支持、保护;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控制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5、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下,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下提供能量,能量来自有机物的分解共同完成运动;运动能力发达,利于捕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6、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关节囊及囊里面、外面的韧带;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7、脱臼: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由于进行体育运动或从事体力劳动,因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所致;二、动物的行为1、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将动物行为分为:攻击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而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2、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如蜘蛛织网、蜜蜂采蜜、蚂蚁做巢等;还有菜青虫取食,举例: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举例:3、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而具有的行为;注意:并非所有营群体生活的动物都具社会行为,如蝗虫群体没有;4、社会行为的特征: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②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③有的还形成等级;5、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动作、声音、和气味等;6、蝶蛾类昆虫的雌虫可产生性外激素,通过性外激素吸引雄虫来交尾;据此,可以制造昆虫性外激素诱杀昆虫或干扰使昆虫不能识别同种昆虫的性外激素;7、探究蚂蚁的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这种现象叫做通讯;1提出问题:蚂蚁是怎样交流信息的2作出假设:蚂蚁是靠气味传递信息的;3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在设计实验时,在离蚁穴较远的地方放的一些食物中,应既有肉食又有植食;因为蚂蚁的种类很多,食性也不尽相同,有的为肉食性,有的为植食性,有的则为杂食性;在饲养蚂蚁时也需注意它的食性,蚂蚁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是19~29℃,10℃以下冬眠,洞内要求空气湿度为90%~95%,饲养沙土含水量为10%---15%;4检验假设,得出结论:支持假设;蚂蚁的通讯方式之一是依靠气味;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2、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动态的平衡,即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围绕某一数值不断变化的;3、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任一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各种生物与环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4、生物防治:利用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可供人类食用、药用、观赏用等,与生物反应器和仿生关系密切;2、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个生物或生物的某个器官即生物反应器;目前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是对动物的基因进行改造; 它意义在于:生产成本低、效率高,设备简单、产品作用效果显著,减少工业污染等;3、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的方法;常见仿生例子:宇航员穿的“抗荷服”,冷光灯,雷达,薄壳建筑,智能机器人;实验探究1、仔细观察蝗虫的胸部和腹部;可以在左右两侧找到排列很整齐的一行小孔,这就是气门;气门与蝗虫体内的气管连通着,气门是气体进入蝗虫身体的门户,请依据给出的实验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气门是蝗虫气体进入的门户;提出问题:气门是蝗虫气体进入的门户吗做出假设:气门是蝗虫气体进入的门户;材料用具:1两只活蝗虫;2两只试管;3清水;4玻璃条;5细线;制定并实施计划:1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水分别标号为A、B;2将蝗虫用细线固定在玻璃条上;3将一只蝗虫头浸没到A试管的水中,将另一只蝗虫的胸腹部浸没到B试管水中;过一段时间观察;实验预期结果:试管中蝗虫死亡、A试管中蝗虫仍然活着实验结论:气门是蝗虫气体进入的门户;讨论:选择两只大小、生活状况相同的蝗虫,目的是减少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2、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取一纸板,在上面设置A、B、C、D四个点,分别放上糖,辣椒酱、酸醋、面包,然后放置蚂蚁巢穴附近,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1提出问题:蚂蚁能识别并取食食物吗2做出假设:蚂蚁能识别并取食食物;3实验中,放置辣椒酱,酸醋的作用是:对照;4预期现象:蚂蚁都爬向糖和面包;5得出结论:蚂蚁能识别并取食食物;6实验结束后如何处置蚂蚁:放回大自然;3、蚯蚓的探究实验背景知识: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它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湿润并且有许多粗糙的刚毛;蚯蚓依靠肌肉和刚毛运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 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1我提出的问题是: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2我的假设是:蚯蚓在粗糙的表面爬得快;3实验方案设计:将个体粗壮的活蚯蚓放在粗糙纸上,观察它的运动;将个体粗壮的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重复上述实验3-5次;4预测结果:蚯蚓在粗糙的物体表面上爬得快;5得出结论:蚯蚓在粗糙的物体表面上爬得快4、不少昆虫有趋向光源的习性;昆虫都有趋光性吗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作出假设,并任选3-5种昆虫,如蚂蚁、蟋蟀、蚊子、蚕蛾、蟑螂等,设计实验探究:是不是所有昆虫都有趋光性;作出假设:不是所有的昆虫都有趋光性;提出问题:所有的昆虫都有趋光性吗制定并实施计划:①取蚂蚁、蟋蟀、蚊子、蚕蛾、蟑螂各5只;②把这5种昆虫放在一个暗室内,之后用一只小手电向这个暗室发出一明一暗的闪光,过了一段时间,蚊子、蚕蛾发现闪光,就向光飞过去,而蟋蟀、蚂蚁和蟑螂却没有一只趋向光源;③重复上述实验3~5次;实验现象:蚊子、蚕蛾发现闪光,就向光飞过去,而蟋蟀、蚂蚁和蟑螂却没有一只趋向光源实验结论: 并不是所有昆虫都有趋光性;一般蛾类和蚊子有趋光性;5、某同学想探究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未完成,请你接着做它;1你认为他可在潮湿、疏松、富含腐殖质的环境中才能找到试验用的蚯蚓;2按照科学实验的要求,他必须设计对照实验,才更具有说服力;在这个实验中_土壤湿度或水分是变量,要控制好;3你作出的假设是:土壤湿度对蚯蚓有影响4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土壤湿度对蚯蚓的影响:只写出具体操作步骤即可准备一个盒子,底面铺上一层干土,在其中一半浇适量水,然后把10只形态大小相似的蚯蚓放在中间,盒子盖上盖子,几分钟后观察即可;5实施计划6得出结论:土壤湿度对蚯蚓的生活有影响;7表达交流6、菜青虫是生活在十字花科蔬菜菜叶上的一种深绿色的小肉虫,它是菜粉蝶的幼虫;十字花科植物的花一般由四片花瓣组成,并且这四片花瓣呈十字形排列,大白菜、卷心菜、油菜等都属于十字花科的蔬菜;1提出问题: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2作出假设: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它生来就有的摄食本能,是先天性行为;3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培养菜青虫:寻找菜青虫卵,找到后将卵隔离饲养◆制取汁液:取白菜、卷心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的叶片榨取汁液◆用汁液涂滤纸:将榨取的汁液涂在滤纸上◆观察:用未涂汁液的滤纸作对照,观察菜青虫趋向哪里取食4检验假设,得出结论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5讨论和完善计划◆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的目的: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才可能说明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本能,还是后天习得的行为,使探究具有可信度;◆对菜青虫卵隔离饲养的方法:人工条件下饲养菜青虫,隔离卵并不困难;但要饲养成活,还是有些难度的;首先,要尽可能为菜青虫创造一个接近自然生存环境的饲养条件,如适当的光照、温度、湿度,充分而新鲜的食物等;其次,饲养的数量也不宜过少,否则很难说明问题;◆可以选择含特殊挥发性油的植物叶片,如薄荷叶、芹菜叶等;看看菜青虫是否喜欢;叶片最好不要带毛或刺等,避免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实验用的叶片和滤纸等应当一样大: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减少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滤纸的颜色要和菜叶的一样;选择一样的色彩也是为了避免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最好是事先饿饲一段时间,在菜青虫有较高食欲时做这项探究;可以将滤纸和菜叶放在同一水平线上,使菜青虫离滤纸和菜叶同样距离距离不要太远;放开菜青虫,看看它会取食什么东西;◆对照实验要在同样的时间和地点来做:这样才能保证探究的严谨有效细菌和真菌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菌落;细菌菌落特点: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白色;真菌菌落特点:较大,呈绒毛状、絮状蛛网状,有红、绿、黄、褐、黑等颜色2.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①配制培养基②高温灭菌③接种④恒温培养3.培养基:含营养物质的有机物4.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营养物质、一定的生存空间等;另外,有些需氧,而有些则厌氧即有氧时生命活动受抑制;除少数细菌外,都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即营养方式为异养5.科学家在深海的火山口等极特殊的环境中,发现了古细菌;古细菌的存在说明:①古细菌适应环境的能力非常强②细菌的分布很广泛;6.炎热的夏季,食物容易腐败,得胃肠炎的人很多,原因是:炎热的夏季,空气湿度大,温度高,适于细菌、真菌的繁殖和生长,食物保存不当或时间过长,就会因被细菌、真菌污染而变质,人们吃了变质的食品就会的胃肠炎;7.洗净晾干的衣服不会长霉,而脏衣服脏鞋就容易长霉,原因是:洗净晾干的衣服清洁干燥、缺乏营养物质,不适合真菌的繁殖,所以洗净晾干的衣服不易长霉;反之,脏衣服给真菌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因此脏衣服容易发霉;8.制作泡菜时加盖后用水封口,其目的是不让空气进入坛内,而保持坛内缺氧环境,因为乳酸菌只有在缺氧或无氧环境下才能把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乳酸;9.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并发现细菌;而19世纪,“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10.细菌很小,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只有一颗小米粒大,单细胞;病毒比它还小11.细菌特征:微小,有杆状、球状、螺旋状等形态,无成形细胞核;大多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属分解者;分裂繁殖;有些细菌能形成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的休眠体,叫芽孢12.细菌的结构特点: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附属结构: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保护作用,有些细菌有鞭毛用于在水中游动;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形成芽孢轻,对恶劣环境有抵抗能力的休眠体;13.细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速度快,不到半小时就分裂一次;14.细菌的营养方式:一般异养包括腐生和寄生,即、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15.细菌的哪些特点和它们的分布有关:细菌个体微小,极易为各种媒介携带;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数量多;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芽孢小而轻,可以随风四处飘散,落在适当环境中,就能萌发为细菌;这些特点都有利于细菌的广泛分布;1617.真菌特征:菌体由许多细胞连接形成的菌丝构成;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另外还有单细胞的真菌,如酵母菌;没有叶绿体,均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即异养型;用孢子繁殖后代18.青霉:青绿色,着生孢子的菌丝成扫帚状;曲霉:黑褐色有时也有黄、绿等色,孢子着生在放射状菌丝顶端;蘑菇从腐烂的植物体获得营养;这些真菌生活在温度适宜、水分充足且富含有机物的地方;19.各种各样的真菌:蘑菇、木耳、银耳、灵芝、酵母菌;蘑菇、木耳等可以食用的真菌统称为食用菌;20.蘑菇是由菌丝集合而成;营养方式:异养腐生;生殖:孢子生殖;环境:阴暗潮湿,有机物丰富,温暖21.酵母菌了解⑴形态:单细胞卵圆形,无色⑵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液泡、无叶绿体⑶营养方式:异养腐生有氧:葡萄糖→二氧化碳+水+能量多无氧:葡萄糖→二氧化碳+酒精+能量少⑷生殖方式:出芽生殖,特殊情况进行孢子生殖22.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①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即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故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重要作用 ;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这类微生物多营寄生生活,从活的动植物体上吸收营养物质;如链球菌引起扁桃体炎,真菌引起癣、小麦叶锈病 ;注意:脚气和细、真菌没关系是缺维生素。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完整整理)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完整整理)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完整整理)第一部分:基本知识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常见的腔肠动物有:海葵、海蜇、水螅、珊瑚虫等2.水螅的生活环境:水螅通常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

3.水螅的体型: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

4.水螅的消化腔:体壁由内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内胚层围成消化腔,消化食物,有口无肛门。

5.水螅的刺细胞是它攻击和防御的利器。

6.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入,残渣从口出。

7.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海蜇经过加工可以食用,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形成的珊瑚可供参观。

8.涡虫的形态:身体背腹扁平,前端具有眼点9.涡虫的摄食与消化:口中有咽,食物在消化腔内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口排出。

10.涡虫的体型: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

1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蛔虫的生活习性: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里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2.蛔虫的形态:蛔虫身体呈圆柱状,大约长20到35厘米,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成体略带粉红或黄色,雄虫尾部常卷曲,比雌虫略小。

3.蛔虫的消化:蛔虫的消化管结构简单,只能吸食小肠内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4.蛔虫的生殖:蛔虫雌雄异体,雌雄虫在小肠里交配后,雌虫每天可以产下二十多万个虫卵。

5.蛔虫的运动:蛔虫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在小肠内慢慢蠕动。

6.蛔虫感染人的途径:人吃了沾有蛔虫卵的生的蔬菜,或用占有虫卵的手去拿食物。

7.蛔虫病的预防:注意个人饮食卫生,管理好粪便。

8.其他常见的线形动物有:蛔虫、钩虫、丝虫、线虫等。

9.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10.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

11.蚯蚓的呼吸: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只能靠体壁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的体表密布着毛细血管,氧气可以融入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通常是“动物的主要类群”,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介绍了水螅、涡虫等无脊椎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 线性动物和环节动物:介绍了蛔虫、蚯蚓等无脊椎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3.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介绍了贝类、昆虫等无脊椎动物的特征和分类。

4. 鱼类:介绍了鱼类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态习性。

5. 两栖类和爬行类:介绍了青蛙、蜥蜴等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6. 鸟类:介绍了鸟类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态习性。

7. 哺乳类:介绍了哺乳类动物的特征和分类。

通过学习这一章,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类群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态习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动物界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八年级上册生物 动物的主要类群

八年级上册生物  动物的主要类群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动物大约有150万种,这些动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有脊柱(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脊柱。

(植物种类大约30万种)一、无脊椎动物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1、腔肠动物(1)主要特征:【考点】身体有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水螅的繁殖方式:环境【出芽生殖】(无性)和环境不好【有性生殖】2、扁形动物主要特征:身体有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构成,【考点】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涡虫、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大多寄生生活;涡虫的消化器官由口、咽、肠组成;血吸虫生活史:受精卵在水中孵化,幼虫进入钉螺体内继续发育,最后进入人体发育为成虫;猪肉绦虫生活史:受精卵在猪体内发育成幼体,感染猪肉,形成“米猪肉”,进而在人体内发育成成虫;3、线形动物主要特征:身体细长,不分节,呈圆柱形,【考点】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代表动物:蛔虫、蛲虫、钩虫、线虫等;大多寄生生活,消化结构简单,生殖能力强;蛔虫的雌虫较大,雄虫较小,尾部向腹部弯曲;4、环节动物主要特征:【考点】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蚯蚓靠刚毛+肌肉配合辅助运动;代表动物:蚯蚓、沙蚕、水蛭等;少数寄生;蚯蚓在生态系统属于分解者,分解有机物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蚯蚓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⑴【考点】根据环带判断蚯蚓的前后端,蚯蚓的前端离环带近。

构成,这样的动物叫环节动物。

⑶用手触摸蚯蚓腹面感觉粗糙不平,小突起是蚯蚓的呼吸器官是湿润的体壁,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滴加清水的目的是,使蚯蚓体表保持湿润,保持正常呼吸。

⑸观察完蚯蚓后,应把蚯蚓放到潮湿、阴暗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

5、软体动物主要特征:【考点】体表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水生软体动物用鳃呼吸;运动器官是足;代表动物:河蚌、蜗牛、乌贼等;乌贼的壳—海螵蛸;鲍鱼的壳—石决明;6、节肢动物主要特征:身体和附肢分节,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代表动物:甲壳类(虾、蟹);多足类(蜈蚣);蛛形类(蜘蛛);昆虫类(蝗虫);昆虫的主要特征:、腹部,一对触角,两对翅,三对足⑵蝗虫的体表有一层坚硬的,作用是骼限制了生物的生长,蜕去的皮是外骨骼⑶蝗虫共有3对足,2对翅,着生在胸部(运动器官主要在胸部),气体进出的门户是气门,【考点】呼吸器官是气管。

人教版八上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脊椎动物)

人教版八上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脊椎动物)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脊椎动物)一、基础知识1、动物依据体内有无脊柱,可分为____和______________。

2.前方学习的____动物、____动物、____动物、____动物、____动物和____动物,它们的体内____由脊椎骨构成的____,统称为_____。

后边我们要议论的___、____动物、____动物、___和____动物,它们的共同特色是身体内都___由脊椎骨构成的___,统称为______。

3.我国淡水鱼有名的“四大家鱼” (__鱼、__鱼、__鱼、__鱼)4.鱼能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色:一是能______________;二是有在_______。

5.鱼的躯体分__部、___部和__部三部分,常左右边扁,16、哺乳动物除等少量水生种类的体毛退化之外,哺乳动C.蝙蝠有着恒定的体温D.蝙蝠有胎生、哺乳的生殖特色物的体表都。

有很好的保温作用。

8.哺乳动物拥有胎生和哺乳的特色。

以下属于哺乳动物的是17 、与鸟同样,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

绝大部分哺乳动物A.鱿鱼B.鲨鱼C.鲸鱼D.甲鱼的在雌性体内发育,经过从母体获取营养,发育13.鲫鱼在水中停止游泳时,口和鳃盖不断地交替地张开和封闭,到必定阶段后从母体中产出,这类生殖方式叫做。

使水由口流入,由鳃盖后缘流出,其生理意义是()18、雌性哺乳动物用自己的培育后辈,使后辈在优胜的A.改换体内水分 B .达成呼吸过程营养条件下成长,胎生、哺乳提升了后辈的。

C.排出体内废物 D .摄取水中的食品19、哺乳动物的牙齿有、、的分14.鱼是适应水中生活的的一类动物,其呼吸器官是()化。

拥有撕咬功能;拥有切断食品作A.鳃 B .腮C.肺D.皮肤用,拥有咀嚼食品的作用。

15.鲫鱼游泳的动力来自()20、牙齿的分化既提升了哺乳动物的能力,又加强了A.胸鳍和腹鳍的摇动B.躯干和尾部的左右摇动对事物的能力。

C.尾鳍的摇动D.全部鱼鳍的协调作用21、哺乳动物还拥有高度发达的系统和器官,能16.以下各项中不是鸟类适于翱翔特色的是()够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实时A.身体呈流线型 B.前肢变为翼C.胸肌发 D.爪的形态万千大多呈_____,有益于_________。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要点: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要点: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要点: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要点: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腔肠动物1、代表动物:水螅(身体内外两层细胞-内胚层和外胚层、外胚层有刺细胞在触手处较多)2、共同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3、与人类关系;食用、珊瑚礁、4、其他动物:水母、海葵、海蛰、珊瑚虫扁形动物1、代表动物:涡虫(自由生活,其他大多是寄生生活)2、共同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3、其他动物:华枝睾吸虫(先寄生在纹沼螺等淡水螺内再感染草鱼、鲫鱼以及虾类)、日本血吸虫(幼虫在钉螺内发育) 线性动物1、代表动物:蛔虫(寄生,有的自由生活)2、共同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3、其他动物:蛲虫、钩虫、丝虫、线虫环节动物1、代表动物:蚯蚓(蚯蚓生活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昼伏夜出。

食性:枯枝落叶、垃圾,有相似的环状体节,前部有环带,肌肉与刚毛配合运动,体壁呼吸)2、共同特征: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3、其他动物:沙蚕、蛭软体动物(动物界第二大类群)1、代表动物:缢蛏(双壳类,贝壳由肉质外套膜分泌物质形成,通过身体后端入水管吸入水,摄食水中食物颗粒,经出水管排出残渣,由鳃呼吸)2、共同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3、其他动物:石鳖,蜗牛,乌贼,鱿鱼,章鱼,钉螺节肢动物(动物界第一大类群,目前已命名的120万种以上,占动物种数80%,昆虫是节肢动物中最多的一类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1、代表动物:蝗虫(一对触角,两对翅,三对足。

头部有感觉器官,胸部有运动器官,腹部有气门,体表有外骨骼,触角和足等是昆虫的附肢)2、共同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3、其他动物:蚊,蜘蛛,蝉等鱼1、运动器官:尾鳍——控制并保持前进方向)胸鳍和腹鳍——保持平衡尾部和躯干——产生前进的动力2、呼吸器官:鳃,鳃丝(内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口与鳃盖交替张合。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生物复习资料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一、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水螅是典型的腔肠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流缓慢的淡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2个胚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涡虫是典型的扁形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3、血吸虫和猪肉绦虫是比较常见的人体寄生虫。

二、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它的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的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可消化小肠中的食糜,生殖器官特别发达,生殖能力强;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地蠕动。

2、蚯蚓的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蚯蚓身体的前部有几个体节界限不明显;蚯蚓的体壁有发达的肌肉,肌肉与刚毛配合可以完成运动,肠壁也有发达的肌肉,肠可以蠕动,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体壁内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钩虫、蛔虫、饶虫都是常见的线形动物。

4、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沙蚕、蛭。

三、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1、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软体动物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犹如外套一般的肉质膜,称为外套膜,贝壳就是由外套膜分泌物质形成的物质形成的。

双壳类动物可以用足缓慢地运动,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2、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类的80%以上。

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3、蝗虫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

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感觉器官有一对触角,三个单眼和一对复眼,口器用于摄食。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
胎生 体内受精
一、鱼
1、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 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②能在水中呼吸。
2、鱼的外部形态: ①身体分头部、躯干部、尾部三部分 ②体形大多呈流线型 →有利于减少在水中运动时的阻力 ③体表常有鳞片覆盖→保护作用 鳞片表面有黏液→减少水中运动阻力
3、鱼鳃的哪些特点有利于鱼在水中呼吸? ①鳃丝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②鳃丝既多又细,在水中展开,扩大了与水 的接触面积。
体表覆盖 角质的 鳞片或甲
成体大多 生活在陆 地上,也 可在水中 游泳,用 肺呼吸, 皮肤可辅 助呼吸
卵生
体外受精
用肺呼吸
在陆地上 产卵,卵 表面有坚 韧的卵壳
卵生 体内受精

体表覆羽 前肢变成
翼 有喙无齿
有气囊辅 助肺呼吸
卵生 体内受精
哺 乳动物
体表被毛 胎生 哺乳
牙齿有门 齿、犬齿 和臼齿的
分化
2、哺乳动物的结构特征:
⑤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在生存竞争中占据优势
⑥用肺呼吸,体内有膈 (膈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
3、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有利的:①食用价值,如:牛、羊、猪 ②人类得力的助手,如:导盲犬、警犬 ③经济价值,如:貂、貉、狐的皮毛; ④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不利的:鼠类猖獗会对农、林、牧业造成 危害,有时还会传播疾病。
鸟的其他特征:有喙无齿
4、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①捕食鼠类、农林害虫, 如:猫头鹰、啄木鸟、大山雀 ②食用价值,如:鸡、鸭、鹅 ③观赏价值
5、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 爬行动物和鸟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 水环境的依赖,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6、恒温动物: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 变化而改变——鸟、哺乳动物。

生物八年级上册动物的主要类群

生物八年级上册动物的主要类群

生物八年级上册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一、腔肠动物(代表动物:水螅,还有水母、海葵、珊瑚虫)1、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比较简单,其中大多数生活在海水中,如水母、海葵、珊瑚虫等;少数种类生活在淡水中,如水螅。

P5图2、水螅的体形辐射对称,即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前后、左右和背腹,经过身体纵轴可以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

(辐射对称)这种体形的优点:该身体结构便于水螅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

3、水螅的身体有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

两层细胞中间填充着他们分泌的胶状物质。

由内胚层构成的空腔叫消化腔,它与口相通。

外胚层有多种细胞,如刺细胞,他是腔肠动物所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触手处尤其多。

4、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5、腔肠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海蜇经加工后可以食用,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可堆积构成珊瑚礁,它不仅可以形成岛屿、加固海岸,还为海底的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重要的栖息场所和庇护地。

二、扁形动物(代表:涡虫 )1、涡虫的身体背腹扁平,形状像柳叶。

三角形的前端背面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

腹面有口,口内有一个管状的咽,可伸出口外捕食水中的小动物。

吃进去的食物在肠内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从口排出,有口无肛门。

可以分清前后、左右、背腹。

P6图2、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即经过身体纵轴只有一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

这种体形的优点:能够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有利于动物运动、捕食和防御。

3、扁形动物中像涡虫这样自由生活的很少,多数扁形动物是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如华枝睾吸虫、猪肉绦虫和血吸虫就是常见的人体寄生虫。

这些寄生虫消化器官简单,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生殖器官特别发达4.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一、线形动物(代表动物:蛔虫,还有蛲虫、钩虫、丝虫、线虫。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单元知识梳理1、腔肠动物:①主要类群: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虫、水螅②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扁形动物:①主要类群:涡虫、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②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知识重点详解知识点一腔肠动物腔肠动物是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腔肠动物中的大部分种类生活在海洋中,如水母、海葵和珊瑚虫等;也有少数种类生活在淡水中,如水螅。

1、代表动物——水螅(1)生活习性和外形特点水螅生活在缓流而富有水草的河渠中,以水蚤等小动物为食。

它的身体修长,身体几乎透明。

身体的一端附着在水草等物体上,另一端伸展着5~12条柔软细长的触手,用于探寻和捕获猎物。

(2)辐射对称的身体结构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水螅的身体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前后、左右和背腹,经过身体纵轴可以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成对称的两部分,这种体型称为辐射对称。

(3)水螅的内部结构观察水螅的内部结构,可以看到,水螅的身体由内外两层细胞——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这两层细胞中间填充着他们分泌的胶状物质。

外胚层有多种细胞,如刺细胞。

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触手处尤其多。

拓展水螅的生殖方式水螅的生殖方式有出芽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

在营养条件良好、水温适宜时,水螅进行出芽生殖:先在母体的体壁上形成芽体,芽体长大后离开母体,形成独立的新个体。

在食物较少、水温较低时,水螅进行有性生殖:在外胚层上形成卵巢和精巢,一个水螅的精子从精巢中出来,在水中游到另一个水螅的卵巢里,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受精卵进行细胞分裂,发育成一个新的水螅。

2、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3、腔肠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腔肠动物中,海蜇经加工后可以食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珊瑚是由许多珊瑚虫群集而成的群体,由于珊瑚虫在进行出芽生殖时,芽体并不脱离母体,就逐渐形成了这种相互连接、共同生活的群体。

八年级上册生物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要点

八年级上册生物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要点

八年级上册生物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要点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知识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一、腔肠动物1、常见的腔肠动物有:水螅、海蜇、海葵、水母、珊瑚虫等2、腔肠动物的代表动物:水螅3、生活环境: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

4、外部形态:有触手,用于探寻和捕食猎物。

5、身体:辐射对称(水螅的身体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左右,前后,背腹,经过身体纵轴可以将身体分为几个对称的两部分)6、内部结构:水螅的身体由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内胚层围成的空腔叫消化腔,外胚层上有刺细胞。

5、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6、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二、扁形动物1、常见的扁形动物有:涡虫、华枝睾血虫、血吸虫、绦虫。

2、扁形动物的代表动物是:涡虫3、生活环境:在清澈溪流中的石块下面4、外部形态:身体背腹扁平,身体呈两侧对称,也叫左右对称。

5、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生殖器官很发达,大多数扁形动物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

6、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身体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一、线形动物1、常见的线形动物有:蛔虫、绕虫、钩虫、丝虫、线虫。

2、代表动物:蛔虫3、生活环境:寄生在人的小肠内,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4、形态结构:身体呈圆柱形,中段较粗,两端较细,体表有角质层。

5、内部结构:消化管的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构成,但生殖器官发达,无专门的运动器官。

6、蛔虫病的感染途径:和虫卵有关系(1)人喝了带有虫卵的生水。

(2)吃了沾有虫卵的蔬菜。

(3)沾有虫卵的手去拿食物7、蛔虫病的预防(1)首先注意个人卫生,(2)不喝不洁净的生水,蔬菜。

(3)水果要洗干净,(4)饭前便后要洗手(5)粪便要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后再使用8、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二、环节动物1、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沙蝉、蛭。

2、代表动物:蚯蚓3、外形: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本章介绍这些动物类群的先后顺序大致反映了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由低等到高等的发展历程。通过对本章各种动物类群的学习,引导学生发现动物的身体结构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精巧,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来越强的大体趋势,从而认同并初步形成生物是逐渐进化、不断发展的基本观点。
3.动物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所有的动物都有与环境相适应等基本观点。教材除了在字里行间渗透这样的观点外,还设计了一些活动如《第六节鸟》中的“观察与思考”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鸟喙的形状是与其取食的食物类型相适应的,鸟足的特征是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从而认识到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鱼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表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科辅助呼吸。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盖脚趾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鸟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呼吸。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课题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教时
时间
教学
目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用具
教学设计思路
备注
本章是第五单元的第一章,主要对动物的不同类群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进行介绍。与原教材相比,本章的内容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现将本章的特点介绍如下。
首先,本章的编写思路发生了变化,不再从水中、陆地、空中等生活环境的角度来介绍生活在其中的动物类群,而是按照进化的大致顺序分门别类地依次介绍各个动物类群。其原因是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发生了改变。就动物类群部分的内容来说,修订版课程标准要求“概述无脊椎动物不同类群(如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概述基准动物不同类群(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中不难看出,修订版课程标准在动物类群部分比原来增加了很多内容。教材修订时要反应课程标准的变化和要求,原教材的章节体系难易囊括如此多的动物类群,因而此次教材修订改变了编写思路。
最后,教材在各节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一定的开放性。对于每个动物类群,教材基本上都是从动物的多样性、主要特征、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这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在归纳总结各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时,侧重从形态、结构方面提炼出3条左右的特征。教材作作如此安排,主要是考虑到动物形态、结构方面的特征是抑郁观察和理解的;将特征的数目控制在3条左右,主要是便于初中学生学习和掌握,减轻学习负担。学生能够根据主要特征,认识到不同动物类群之间的主要区别,将给出的动物归入相应的类群即可,不要求系统地掌握动物类群的各种特征。在各个动物类群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方面,教材列举了一些事例,期待学生做出补充,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又避免重复介绍各动物类群在人类生活中的相同作用。
课外阅读栏目中,增加了一篇“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兽医师”,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对于职业的认识,供以后进行职业选择时参考。保留了原教材中的“养殖专业户”以及“动物与造型艺术”。
关于本章内容的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1.学生对于某些动物类群,特别是无脊椎动物中的一些类群不太熟悉,相关的生活经验较少,教学时应尽可能让学生多观察动物活体或标本,增加学生对于相关动物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实验,并归纳总结,建构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
通过本章的教学,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
根据体内有无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可以将动物分为两大类;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主要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等类群,脊椎动物包括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等类群构特征。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向此的体节组成;靠刚毛和疣足辅助运动。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戒指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其次,本章的内容有很大的扩充。全章共分为7节,前3节介绍无脊椎动物的不同类群,后4节介绍脊椎动物的不同类群,平均每节介绍一或两个动物类群。教材在安排各节内容时,大致按照进化的顺序依次介绍动物的不同类群,同时也考虑了不同类群之间的共同点,将具有共同特征的动物类群放在一节合并介绍。例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在结构上都是有口无肛门的,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在外形上有些相似,身体都是细长的,软体动物的贝壳和节肢动物的外骨骼在功能上有些相似,对动物的身体都具有保护作用,因而教材将这些动物类群两两放在一节进行介绍。鱼是第一个介绍的脊椎动物类群,也是脊椎动物中种数最多的类群,该类群的动物与无脊椎动物在身体结构上有重要区别,因而需要介绍的内容较多,故单独成节。两栖动物是由水生逐渐适应陆生的过渡类群,爬行动物是适应陆地生活的类群,这两类动物安排在一节内,可以更好地比较它们的异同,因而合并介绍。在鸟这一节中,安排了两个活动,教学实施时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适于单独成节。剩下的哺乳动物自然也单独成节,在学完全章后,可通过技能训练的活动,归纳动物的共同特征,对全章内容进行梳理总结。
4.生物是多种多样的,有些动物不具有所属类群的某些主要特征。例如,环节动物中的蛭,身体上没有刚毛或疣足;哺乳动物中的鸭嘴兽,不是以胎生的方式产下后代。教学时,对这些特殊情况无需过于关注,避免对教学重点内容造成干扰。
5.关于各个动物类群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动物在人类生活中既有有益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对于有害动物,还应引导学生从生物圈的角度进行人身,使学生认识到每种动物都是生物圈中的一员,都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各动物类群与人类的生活关系密切,动物对人类既有有益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应辩证地认识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