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问答梳理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重点知识点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重点知识点一、第二语言习得理论1.第二语言习得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区别: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学习者在已经掌握第一语言的基础上学习第二语言,与第一语言习得有所不同。
2.共同的习得条件:第二语言习得与第一语言习得都受到认知、社会、情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输入假设: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输入来构建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
二、第二语言习得过程1.初始期:学习者对第二语言的习得处于初始阶段,主要表现为对语言规则的不熟悉,需要借助外语教学材料和教师的指导。
2.中期:学习者开始积累语言知识,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但仍然存在语法错误和用词不准确等问题。
3.发展期:学习者的语言技能和语言运用能力在这个阶段得到显著提高,能够流利地进行口语交流和书面表达。
4.准母语期:学习者的第二语言已经达到与母语相近的程度,几乎能够毫无困难地实现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
三、第二语言习得影响因素1.基础能力:个体的智力、工作记忆、认知能力等对第二语言习得有重要影响。
2.学习策略:学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过程中采取的方法和策略也对习得效果产生影响。
3.情感因素:学习者对学习第二语言的情感态度、自信心等情感因素对习得过程产生影响。
4.环境因素:学习者所处的学习环境,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等对第二语言习得有影响。
四、第二语言习得教学策略1.输出与输入平衡:教师应当提供足够的输入,同时鼓励学习者进行口语和书面的输出。
2.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学习者能够在与他人进行互动中提高第二语言的流利度和准确度。
3.语境创设: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各种真实的语言交际情境来提高学习者的第二语言习得效果。
4.个性化教学:教师应根据学习者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满足每个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以上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重点知识点。
了解这些知识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的习得情况,并且在实际的第二语言教学中有所借鉴。
第二语言习得复习整理
一、名词解释1、母语:“母语”通常是指学习者家庭或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因而也称作“本族语”。
一般情况下,母语通常是幼儿出生后最先接触、习得的语言。
也被称作“第一语言”。
2、目标语:“目标语”,也称“目的语”,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
这种语言可能是他的第二语言、第三语言甚或第四语言。
它强调的是学习者正在学习的任何一种语言,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环境无关。
美国学生无论在美国学习汉语,还是在中国学习汉语,其目的语都是汉语。
如果他们同时在学习法语,那么法语也是他们的目的语。
对第二语言学习者而言,母语对其目的语的习得具有重要的影响。
3、第二语言:相对于第一语言而言,指在母语之后再学习另一种语言。
第二语言习得可能发生在自然环境,也可能在正规的课堂环境中。
在课堂环境下学习的第二语言被称为外语。
Ellis (1994)“第二语言”是相对于学习者习得的第一语言之外的任何一种其他语言而言的。
因此,“第二语言”自然包含第三、第四或更多的其他语言。
4、对比分析:对比分析是把两种语言进行对比,从而确定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对比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预测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可能会造成的影响,即第二语言学习者受母语干扰可能会出现的错误,从而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措施。
5、第二语言习得:人们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或者课堂环境中潜意识地或者有意识地获得母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
6、中介语:“中介语”(interlanguage)这一概念是由语言学家塞林克(L.Selinker)于1969年提出来的。
中介语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
7、偏误:偏误是对正确语言的偏离,也就是离开了轨道。
这种错误是系统的,有规律的,它反映说话者的语言能力。
8、偏误分析:系统分析学习者偏误,研究来源,揭示学习者中介语体系。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问答梳理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问答梳理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问答梳理1.如何区分“母语”与“第一语言”、“第二语言”与“第二语言习得环境”答:母语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第一语言指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的语言。
母语通常就是第一语言,但也有例外的情况。
比如在美国出生的汉族儿童,他最先接触和习得的是英语,英语就是他的第一语言,而他的母语仍然是汉语。
第二语言指学习者在习得第一语言之后习得的语言,第二语言习得环境指学习者所学的语言在语言习得发生的环境中作为交际语言。
第二语言是相对于第一语言就语言习得的时间顺序而言的。
第二语言习得环境跟时序无关,着眼于在哪儿学。
2.如何区分“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与“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答:从习得方式和环境两方面区分。
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naturalistic SLA)以交际的方式,在自然的社会环境下发生的;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instructed SLA)以教学指导的方式,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发生。
3.什么是语言能力什么是语言表达答:语言能力(competence)是一种反应交际双方语言知识的心理语法,语言表达(performance)是交际双方在语言的理解与生成过程中对其内在语法的运用。
语言能力是关于语言的知识,语言表达是关于语言运用的知识。
4.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方法有何不同5.如何看待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的关系答:(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学的关系:(2)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语言学的关系:有人把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看做心理语言学的分支,其实他们有诸多不同:6.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是什么答:跨学科。
7.为什么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的学者把Corder和Selinker发表的文章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起点答:因为Corder 1967年发表的《学习者偏误的意义》(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和Selinker 1972年发表的《中介语》(Interlanguage)先后明确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研究对象,创建了相似的理论假说,指明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方向,为后来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期末问答梳理
第二語言習得研究問答梳理1.如何區分“母語”與“第一語言”、“第二語言”與“第二語言習得環境”?答:母語指學習者所屬種族、社團使用の語言,第一語言指兒童幼年最先接觸和習得の語言。
母語通常就是第一語言,但也有例外の情況。
比如在美國出生の漢族兒童,他最先接觸和習得の是英語,英語就是他の第一語言,而他の母語仍然是漢語。
第二語言指學習者在習得第一語言之後習得の語言,第二語言習得環境指學習者所學の語言在語言習得發生の環境中作為交際語言。
第二語言是相對於第一語言就語言習得の時間順序而言の。
第二語言習得環境跟時序無關,著眼於在哪兒學。
2.如何區分“自然の第二語言習得”與“有指導の第二語言習得”?答:從習得方式和環境兩方面區分。
自然の第二語言習得(naturalistic SLA)以交際の方式,在自然の社會環境下發生の;有指導の第二語言習得(instructed SLA)以教學指導の方式,在課堂教學環境中發生。
3.什麼是語言能力?什麼是語言表達?答:語言能力(competence)是一種反應交際雙方語言知識の心理語法,語言表達(performance)是交際雙方在語言の理解與生成過程中對其內在語法の運用。
語言能力是關於語言の知識,語言表達是關於語言運用の知識。
4.第二語言習得研究與語言學研究の對象、目の和方法有何不同?5.如何看待第二語言習得研究與心理學和心理語言學の關系?答:(1)第二語言習得研究與心理學の關系:(2)第二語言習得研究與心理語言學の關系:有人把第二語言習得研究看做心理語言學の分支,其實他們有諸多不同:6.第二語言習得研究の學科性質和學科特點是什麼?答:跨學科。
7.為什麼第二語言習得研究領域の學者把Corder和Selinker發表の文章作為第二語言習得研究の起點?(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答:因為Corder 1967年發表の《學習者偏誤の意義》errors)和Selinker 1972年發表の《中介語》(Interlanguage)先後明確了第二語言習得研究の研究對象,創建了相似の理論假說,指明了第二語言習得研究の方向,為後來の第二語言習得研究奠定了堅實の理論基礎。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问答梳理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问答梳理1.如何区分“母语”与“第一语言”、“第二语言”与“第二语言习得环境”?答:母语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第一语言指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的语言。
母语通常就是第一语言,但也有例外的情况。
比如在美国出生的汉族儿童,他最先接触和习得的是英语,英语就是他的第一语言,而他的母语仍然是汉语。
第二语言指学习者在习得第一语言之后习得的语言,第二语言习得环境指学习者所学的语言在语言习得发生的环境中作为交际语言。
第二语言是相对于第一语言就语言习得的时间顺序而言的。
第二语言习得环境跟时序无关,着眼于在哪儿学。
2.如何区分“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与“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答:从习得方式和环境两方面区分。
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naturalistic SLA)以交际的方式,在自然的社会环境下发生的;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instructed SLA)以教学指导的方式,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发生。
3.什么是语言能力?什么是语言表达?答:语言能力(competence)是一种反应交际双方语言知识的心理语法,语言表达(performance)是交际双方在语言的理解与生成过程中对其内在语法的运用。
语言能力是关于语言的知识,语言表达是关于语言运用的知识。
4.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方法有何不同?5.如何看待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的关系?答:(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学的关系:(2)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语言学的关系:有人把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看做心理语言学的分支,其实他们有诸多不同:6.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是什么?答:跨学科。
7.为什么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的学者把Corder和Selinker发表的文章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起点?答:因为Corder 1967年发表的《学习者偏误的意义》(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和Selinker 1972年发表的《中介语》(Interlanguage)先后明确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研究对象,创建了相似的理论假说,指明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方向,为后来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重点知识点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第一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第一节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基本概念1.母语:通常是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因而也称作“本族语”。
一般情况下,母语通常是儿童出生以后最先接触、习得的语言。
因此,母语通常也被称作“第一语言”。
2.目的语:也称“目标语”,一般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
它强调的是学习者正在学习的任何一种语言,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环境无关。
3.第一语言:指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的语言。
4.第二语言:相对于学习者习得的第一语言之外的任何一种其他语言而言的。
强调的是语言习得的先后顺序,与语言习得的环境无关。
5.习得:指“非正式”的语言获得。
“习得”通常是指在自然状态下“下意识”的语言获得。
内隐学习是通过无意识或下意识的方式来获得语言知识。
通过“习得”方式获得的是“隐性语言知识”。
6.学习:指“正式”的语言规则学习,即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来获得第二语言。
一般是指“有意识”的语言知识的获得。
外显学习是在有意识的状态下通过规则学习来获得语言知识。
通过“学习”方式获得的是“显性语言知识”。
7.第二语言习得:指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
学习者所学的目的语在目的语国家是公认的交际工具,当然也是学习者用来交际的工具。
8.外语习得:学习者所学的语言在本国不是作为整个社团的交际工具,而且学习者所学的语言主要是在课堂学习的。
9.第二语言环境:指学习者所学的语言在语言习得发生的环境中作为交际语言。
10.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指以交际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而且语言习得通常是在自然的社会环境下发生的。
11.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以教学指导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语言习得通常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发生的。
12.语言能力:是由交际双方内在语法规则的心理表征构成的。
语言能力是一种反映交际双方语言知识的心理语法。
母语使用者对句子的合语法性的直觉判断依据的就是这种隐性语言知识。
语言能力是关于语言的知识。
13.语言表达:交际双方在语言的理解与生成过程中对其内在语法的运用。
第二语言习得专题研究考试资料
名词解释:1、母语: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旳语言,因而也称作“本族语”,一般状况下,母语是小朋友出生后来最先接触、习得旳语言2、目旳语:也称“目旳语”,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旳语言,这种语言可以指正在学习旳母语或第一语言,也可以指她正在学习旳第二语言、第三语言甚至第四语言。
3、第一语言:指小朋友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旳语言。
4、第二语言:是相对于学习者习得旳第一语言之外任何一种其她语言。
5、习得:指“非正式”旳语言获得,小朋友大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母语。
6、学习:指“正式”旳语言规则学习,即通过课堂教学旳方式来获得第二语言。
7、第二语言习得:指学习者在目旳语国家学习目旳语。
8、外语习得:指学习者在本国学习除母语外旳目旳语。
9、语言能力:指是一种反映交际双发语言知识旳心理语法。
10、语言体现:指旳是交际双发在语言旳理解与生成过程中对其内在旳语法运用。
11、对比分析: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
昌盛于60年代。
初衷是为了在第二语言教学中预测学习者旳难点,避免学习者旳语言偏误,提高第二语言教学旳效率。
12、母语负迁移:这一假设旳实质是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旳作用问题,主张对比分析旳学者觉得。
学习者旳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将产生极大旳影响,如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外语大均有母语旳“口语”。
13、内隐学习:是通过无意识或下意识旳方式来获得语言知识,外显学习是在故意识旳状态下通过规则学习,来获得语言知识。
14、通过学习获得旳“显性知识”不能转化为“隐性知识”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旳跨学科特点:语言学与心理学有着交叉与重叠,构成了心理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密切有关,但是在学科旳划分上,它并不属于语言学,同样,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语言学也密切有关,但她既不属于心理语言学也不属于心理学。
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旳发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旳发端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Corder1967年刊登旳《学习者偏误旳意义》明确提出了第二语言习得旳研究对象,标志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成为一种相对独立旳研究领域;Selinker1972刊登旳《中介语》,系统地论述了“中介语”理论假设,更加明确旳提出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旳对象,即“学习者旳语言系统”,因此,这两人旳文章被称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旳“开山之作”,成为建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学科旳标志。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章节题库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圣才出品】
第6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一、填空题1.语言习得的认知因素主要包括智力、学能、学习策略、交际策略和_________。
(北京大学2010年研)【答案】认知方式【解析】语言习得的认知因素主要包括智力、学能、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以及认知方式。
其中,认知方式是人们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对学习者说来,也是其学习方式。
2.社会环境包括语言环境和_________环境。
(北京大学2010年研)【答案】人文【解析】社会环境包括语言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其中语言环境又包括视觉环境和听觉(或视听结合)环境;人文环境则包括目的语社会的物质文明、人际交往、风俗习惯、文化历史传统和所创造的一切精神文明。
3.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把所学到的有限的、不充分的目的语知识,用类推的方法,不适当地套用在目的语新的语言现象上,产生偏误,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
(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案】过度泛化【解析】过度泛化,是指说学习者(特指外语学习者)把他所学的有限的、不充分的目的语的知识,用类推的办法不适当地套用在目的语新的语言现象上,造成语言偏误。
这样说来,原本“你很漂亮”说成“你好好漂亮”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过度泛化”例子。
4.科德把错误分成失误和偏误两种,失误是系统的、有规律的,而偏误是不成系统、_________出现的。
(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案】偶然【解析】科德把学习者所犯的错误分为失误和偏误两种。
所谓失误是指偶然产生的口误或笔误;偏误则是指由于目的语掌握不好而产生的一种规律性错误,它偏离了目的语的轨道,反映了说话者的语言能力和水准。
5.交际策略可以分为两大类:缩减策略和_________。
(中山大学2010年研)【答案】求成策略【解析】交际策略是学习者为顺利进行语言交际活动(即理解对话者的意图和表达自己的意思)有意识采取的计划措施或方法技巧,是语言使用者交际能力的一部分。
可分为缩减策略和求成策略两大类。
《第二语言习得设计研究》问答梳理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问答梳理1.如何区分“母语”与“第一语言”、“第二语言”与“第二语言习得环境”?答:母语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第一语言指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的语言。
母语通常就是第一语言,但也有例外的情况。
比如在美国出生的汉族儿童,他最先接触和习得的是英语,英语就是他的第一语言,而他的母语仍然是汉语。
第二语言指学习者在习得第一语言之后习得的语言,第二语言习得环境指学习者所学的语言在语言习得发生的环境中作为交际语言。
第二语言是相对于第一语言就语言习得的时间顺序而言的。
第二语言习得环境跟时序无关,着眼于在哪儿学。
2.如何区分“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与“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答:从习得方式和环境两方面区分。
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naturalistic SLA)以交际的方式,在自然的社会环境下发生的;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instructed SLA)以教学指导的方式,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发生。
3.什么是语言能力?什么是语言表达?答:语言能力(competence)是一种反应交际双方语言知识的心理语法,语言表达(performance)是交际双方在语言的理解与生成过程中对其内在语法的运用。
语言能力是关于语言的知识,语言表达是关于语言运用的知识。
4.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方法有何不同?5.如何看待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的关系?答:(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学的关系:(2)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语言学的关系:有人把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看做心理语言学的分支,其实他们有诸多不同:6.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是什么?答:跨学科。
7.为什么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的学者把Corder和Selinker发表的文章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起点?答:因为Corder 1967年发表的《学习者偏误的意义》(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errors)和Selinker 1972年发表的《中介语》(Interlanguage)先后明确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研究对象,创建了相似的理论假说,指明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方向,为后来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名词解释要点概括
(二)鉴别偏误
首先是偏误的标准问题;
其次是偏误和失误的辨别问题;
第三是隐性偏误和显性偏误的鉴别问题。
第四是“得体性”问题。
(三)描写偏误
1.“描写偏误”是对可以观察到的偏误现象进行语言表面特征的描写。
2.对偏误进行归类的三种主要方法:
1)表层特征分类法,指按照目的语范畴对学习者的偏误进行描写和分类。学习者的偏误进行解释。
5.“强势说”:强调对比分析的预测功能,认为母语干扰是造成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习得困难和错误的主要原因,甚至是唯一原因,过高估计了对比的预测功能。
6.“弱势说”:把重点放在事后错误的分析上,通过对比来解释偏误产生的原因。目的是在偏误出现后通过对比来解释学习者产生偏误的原因。
2)表层策略分类法,根据学习者偏误产生的方式对偏误进行描写和分类,包括省略、附加、类推、错序。
3)Corder认为学习者的偏误可以分成“前系统偏误”、“系统偏误”、“后系统偏误”。该分类方法需要研究者对学习者进行访谈,才能知道他们的偏误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以及他们是如何运用目的语规则的,这种描写方法比较笼统,操作性不强。
12.语言能力:是由交际双方内在语法规则的心理表征构成的。语言能力是一种反映交际双方语言知识的心理语法。母语使用者对句子的合语法性的直觉判断依据的就是这种隐性语言知识。语言能力是关于语言的知识。
13.语言表达:交际双方在语言的理解与生成过程中对其内在语法的运用。语言表达是关于语言运用的知识。
第二章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
三对比分析的步骤和难度等级
对比分析包括描写、选择、比较、预测四个步骤。
描写:是对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两个语言系统进行细致描写。
选择:结合偏误找出造成学习者学习困难的语言项目。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重点知识点
(二)鉴别偏误
首先是偏误的标准问题;
其次是偏误和失误的辨别问题;
第三是隐性偏误和显性偏误的鉴别问题。
第四是“得体性”问题。
(三)描写偏误
1.“描写偏误”是对可以观察到的偏误现象进行语言表面特征的描写。
2.对偏误进行归类的三种主要方法:
1)表层特征分类法,指按照目的语范畴对学习者的偏误进行描写和分类。
2)当学习者的目的语与母语结构特征相似时,就会产生正迁移,学起来比较容易;当目的语与母语结构特征有差异时,就会产生负迁移,也就是母语干扰,学起来比较困难。母语干扰是引起困难和偏误的主要原因或者唯一原因。
3)差异=困难,差异与困难相对应,差异越大困难越大,这种差异构成了语言习得的难度等级。
3.对比分析的分析方法,顾名思义是对比和分析,系统对比学习者的母语系统和目的语系统。对比的内容主要是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的语言系统,而且语音、语法的对比较多。
1.偏误的收集方式。
(1)按照收集时间长短,收集方式分为横向、纵向两种。
(2)采取诱导的方法收集语料,一种是比较自然的方法,像面谈、作文等方式;另一种是实验的方法,如“双语句法测量”等。
2.偏误的收集范围。
收集范围按大小分为大规模、特定规模、个案三种。
3.影响偏误的因素。
外部因素:学习者的母语背景,学习者的偏误是口语的还是书面语的,是自由交谈中出现的偏误还是书信中的偏误,会话的主题和内容等等。
2.目的语:也称“目标语”,一般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它强调的是学习者正在学习的任何一种语言,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环境无关。
3.第一语言:指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的语言。
4.第二语言:相对于学习者习得的第一语言之外的任何一种其他语言而言的。强调的是语言习得的先后顺序,与语言习得的环境无关。
二语习得知识梳理
Second Language Acqu isition /SLA第二语言习得(简称二语习得),通常指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学习。
人们从社会、心理、语言学等角度去研究它。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大概形成于二十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已有35年的历史。
它对学习者的第二语言特征及其发展变化、学习者学习第二外语时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和个别差异进行描写,并分析影响二语习得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与其他社会科学相比,二语习得研究是个新领域,大都借用母语研究、教育学研究或其他相关学科的方法。
概括地说,这一领域的研究是为了系统地探讨二语习得的本质和习得的过程,其主要目标是:描述学习者如何获得第二语言以及解释为什么学习者能够获得第二语言。
到目前为止,二语习得的研究范围远比20世纪七八十年代广,涉及语言学、心理学、心理语言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等众多方面。
早期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是教学法的附庸,为服务提高教学质量而存在,1967年Larry Selinke r在《语言迁移》这本专著第一次提出中介语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从此有了自己的研究领域而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现时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涉及三大领域,即中介语研究,学习者内部因素研究和学习者外部因素研究。
1994年美国费城Temple 大学教育学院二语英语教学教授Rod Ellis撰写巨著《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成为该领域的经典教科书。
该书共分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勾画了整本书的概念框架。
第二部分总结了有关学习者语言本质的主要理论,包括学习者错误,发展模式,语言变项和语用特征。
第三部分从外部因素解释第二语言的习得,主要阐述社会因素和输入/交互的作用。
第四部分从内部因素解释第二语言的习得,包括语言迁移、认知论解释和语言普遍性。
第五部分将讨论的重点从学习转移到学习者,论述了第二语言习得的个体差异和学习策略。
第六部分是关于课堂英语教学的论述,讨论了课堂交互和正规教学的有关理论。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全书概要 (知识点全)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全书概要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第二语言习得的一般概念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简称SLA,是指人们在获得母语(第一语言)的基础上习得另一种或几种语言的过程。
也叫“二语习得”。
一、母语与目的语母语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也称作“本族语”。
目的语,也叫目标语,一般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
二、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第一语言指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的语言,在此后习得的语言就是第二语言。
三、习得与学习克拉申(Krashen)认为成人L2学习者有两种独立的语言获得方式,两者在获得方式、心理过程、所获得的知识类型、作用等方面都不同Krashen认为,习得的知识与学得的知识是相互独立的两种知识。
学得的知识无法转换成习得的知识。
即所谓“无接口观点”(non-interface position)。
自然习得研究的证据表明,在习得情况下并未发生学习的过程,有时候,学习者可以先学会某个规则,但是并没有习得这个规则。
也就是说学习过程并不一定导致习得过程的发生。
无接口观点的证据:Seliger(1979)的证据:他让在课堂上让学习者描述一些图片,然后分析这些学习者使用冠词a与an的情况;此外,他让这些学习者陈述关于冠词用法的相关规则。
调查分析表明,学习者的实际语言表达与其元语言知识不相关。
也就是说,“习得”与“学习”的确是彼此独立的。
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
外语习得指学习者所学的语言在本国不是作为整个社团的交际工具,而且学习者所学的语言主要是在课堂上学习的。
五、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与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前者指在自然的社会环境下以交际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后者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以教学指导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
语言能力是一种反映交际双方语言知识的心理语法。
语言表达指交际双方在语言的理解与生成过程中对其内在语法的运用。
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语言学是一个古老的学科,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则是一个年轻的学科。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考试资料试题知识点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考试资料试题知识点首先,为了更好地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相关知识点和考试内容,我们需要对这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将介绍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一些主要知识点,并提供一些考试资料试题,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和掌握该领域的核心概念和重要内容。
第一部分:第二语言习得概述在本部分,我们将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基本概念进行介绍,包括定义、研究方法和重要理论等。
第1知识点:第二语言习得的定义第二语言习得指的是个体在已经掌握第一语言的基础上,通过接触和学习第二语言来获得其语言能力的过程。
与第二语言学习不同,第二语言习得强调通过语言输入和交际环境的共同作用,自然地获得语言能力。
第2知识点: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方法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研究、实验研究和问卷调查等。
观察研究通过观察第二语言习得者的行为和语言产出,来了解其习得过程。
实验研究通过控制变量和实验条件,对第二语言习得进行实验性的研究。
问卷调查则通过调查问卷来收集第二语言习得者的相关数据。
第3知识点: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理论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有多个重要理论被提出和讨论,比如克里奥特斯理论、输入假设以及认知语言学等。
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解释了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和机制,为研究者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框架。
第二部分: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因素在本部分,我们将介绍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些主要因素,包括年龄因素、语言输入、认知因素等。
第4知识点:年龄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年龄因素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儿童在早期习得第二语言时更容易实现母语水平的掌握,而成年人在第二语言习得上会遇到一些困难。
这主要与儿童期语言习得的生理机制和神经可塑性有关。
第5知识点:语言输入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语言输入是指第二语言习得者在习得过程中接触到的语言材料。
研究发现,输入的丰富性和质量对于第二语言习得者的语言习得有着重要影响。
良好的语言输入能够提供更多的习得机会和语言模型,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考试资料
名词解释:1、母语: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因而也称作“本族语”,一般情况下,母语是儿童出生以后最先接触、习得的语言2、目的语:也称“目标语”,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这种语言可以指正在学习的母语或第一语言,也可以指他正在学习的第二语言、第三语言甚至第四语言。
3、第一语言:指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的语言。
4、第二语言:是相对于学习者习得的第一语言之外任何一种其他语言。
5、习得:指“非正式”的语言获得,儿童大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母语。
6、学习:指“正式”的语言规则学习,即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来获得第二语言。
7、第二语言习得:指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
8、外语习得:指学习者在本国学习除母语外的目的语。
9、语言能力:指是一种反映交际双发语言知识的心理语法。
10、语言表达:指的是交际双发在语言的理解与生成过程中对其内在的语法运用。
11、对比分析: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
兴盛于60年代。
初衷是为了在第二语言教学中预测学习者的难点,预防学习者的语言偏误,提高第二语言教学的效率。
12、母语负迁移:这一假设的实质是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问题,主张对比分析的学者认为。
学习者的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如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外语大都有母语的“口语”。
13、内隐学习:是通过无意识或下意识的方式来获得语言知识,外显学习是在有意识的状态下通过规则学习,来获得语言知识。
14、通过学习获得的“显性知识”不能转化为“隐性知识”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跨学科特点:语言学与心理学有着交叉与重合,构成了心理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密切相关,但是在学科的划分上,它并不属于语言学,同样,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语言学也密切相关,但他既不属于心理语言学也不属于心理学。
2、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端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Corder1967年发表的《学习者偏误的意义》明确提出了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对象,标志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Selinker1972发表的《中介语》,系统地阐述了“中介语”理论假设,更加明确的提出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对象,即“学习者的语言系统”,因此,这两人的文章被称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开山之作”,成为建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学科的标志。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复习资料
第一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埃利斯(1994)明确地将第二语言习得与外语习得的概念区分开来。
“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
学习者所学的目的语在目的语国家是公认的交际工具,当然也是学习者用来交际的工具。
“外语习得”是指学习者在本国学习目的语。
学习者的目的语在本国不是作为整个社团的交际工具。
这种语言学习基本上是在课堂上进行的。
“语言能力”是由交际双方内在语法规则的心理表征构成的。
简单地说,语言能力是一种反映交际双方语言知识的心理语法。
这种语法是一种隐性的语言知识。
语言能力包括:1)能指出哪些声音或语素的组合是母语中可能存在的,哪些可能是不存在的。
2)能区别符合语法的句子和不符合语法的句子。
3)能区别出一些结构相同或相似,但实际意义却不同的句子。
4)能辨别出结构不同但意义有联系的句子。
5)能辨别出句子的歧义,即同一结构具有一个以上的释义。
6)能意识到句子之间的释义关系,即结构不同的句子具有相同的语义。
“语言表达”指的是交际双方在语言的理解与生成过程中对其内在语法的表现。
关于语言运用的知识。
理想的母语者根据“递归规则”生成无限递归的句子。
第二节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一、发展阶段(一)20世纪50-60年代:理论初创阶段(二)20世纪70年代:理论大发展阶段1.偏误分析2.中介语理论假设3.习得顺序研究4.监控模式5.文化适应模式(三)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熟阶段1.语言学视角2.社会语言学视角3.认知视角4.社会文化视角二、理论成熟的标志1. 调查研究的领域和涉及的领域扩大2. 由理论假设发展为理论模式3. 研究方法日益科学化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的发展(一)80年代,汉语习得研究起步。
1984鲁键骥“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1985年,第一界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1987年,吕必松“加强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研究”评价: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缺乏系统研究、分析方法不够严谨、疏于解释和评价。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重点知识点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第一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第一节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基本概念1.母语:通常是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因而也称作“本族语”。
一般情况下,母语通常是儿童出生以后最先接触、习得的语言。
因此,母语通常也被称作“第一语言”。
2.目的语:也称“目标语”,一般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
它强调的是学习者正在学习的任何一种语言,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环境无关。
3.第一语言:指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的语言。
4.第二语言:相对于学习者习得的第一语言之外的任何一种其他语言而言的。
强调的是语言习得的先后顺序,与语言习得的环境无关。
5.习得:指“非正式”的语言获得。
“习得”通常是指在自然状态下“下意识”的语言获得。
内隐学习是通过无意识或下意识的方式来获得语言知识。
通过“习得”方式获得的是“隐性语言知识”。
6.学习:指“正式”的语言规则学习,即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来获得第二语言。
一般是指“有意识”的语言知识的获得。
外显学习是在有意识的状态下通过规则学习来获得语言知识。
通过“学习”方式获得的是“显性语言知识”。
7.第二语言习得:指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
学习者所学的目的语在目的语国家是公认的交际工具,当然也是学习者用来交际的工具。
8.外语习得:学习者所学的语言在本国不是作为整个社团的交际工具,而且学习者所学的语言主要是在课堂学习的。
9.第二语言环境:指学习者所学的语言在语言习得发生的环境中作为交际语言。
10.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指以交际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而且语言习得通常是在自然的社会环境下发生的。
11.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以教学指导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语言习得通常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发生的。
12.语言能力:是由交际双方内在语法规则的心理表征构成的。
语言能力是一种反映交际双方语言知识的心理语法。
母语使用者对句子的合语法性的直觉判断依据的就是这种隐性语言知识。
语言能力是关于语言的知识。
13.语言表达:交际双方在语言的理解与生成过程中对其内在语法的运用。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复习题库 附参考答案.doc
《第二语习得理论》复习纲要第一章引言1、二语习得研究者的研究对象一般是群体,而不是个体,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10二语习得研究中,研究者的研究对象一般是群体,研究结论也是对某个群体而言。
但作为二语教学的老师,他更加关注一个个的个体,他关心的是如何让每一个学生很好的掌握第二语言。
这种情况下,二语习得研究者得到的结论,很可能对进行教学的老师的指导意义不是很大。
因此,二语习得研究者有必要加强对个体的研究,而不是局限于群体。
2、你认为什么是学外语的最好方式?9第二章人1、什么是一语习得的行为主义模型?提出者是?16-17一语习得的天生论模型的理论基础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天生论认为人的大脑中有一个语言习得的机制,小孩出生后在任何一个语言环境中,都能利用这个语言习得机制学会所在环境的语言。
这种观点与观察到的现象是一致的,所以有较强的解释力。
2、什么是一语习得的天生论模型?18-193、什么是一语习得的社会互动模型,提出者是?20-214、什么是文化适应模型?如何评价?24-255^ 什么是perceived social distance?(另一个是social distance,在文化适应模式节)26 perceived social distance 是与social distance 相关的一个概念o Social distance 通常指人们在社会经济地位方面的差别,而perceived social distance则指学习者内部因素的差别(比如对讲所学语言的人的态度,对讲这种语言的社会的态度,对讲这种语言的人的文化价值观念的态度等)。
Acton 研究了perceived social distance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态度介于两种语言文化价值观的学生,学习成绩最理想。
6、文化适应分哪几个阶段?29-307、什么是言语适应模型?是谁提出来的?30-31二语学习者对所学语言文化的态度影响学习过程,言语适应模型认为人们之间的交谈包含三个不同的过程,即交谈双方保持他们各自的说话方式,让各自的说话方式与对方显得越发不同,双方采用对方的说话特点以相互靠拢。
二语习得知识梳理
Second Language Acqu isition /SLA第二语言习得(简称二语习得),通常指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学习。
人们从社会、心理、语言学等角度去研究它。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大概形成于二十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已有35年的历史。
它对学习者的第二语言特征及其发展变化、学习者学习第二外语时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和个别差异进行描写,并分析影响二语习得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与其他社会科学相比,二语习得研究是个新领域,大都借用母语研究、教育学研究或其他相关学科的方法。
概括地说,这一领域的研究是为了系统地探讨二语习得的本质和习得的过程,其主要目标是:描述学习者如何获得第二语言以及解释为什么学习者能够获得第二语言。
到目前为止,二语习得的研究范围远比20世纪七八十年代广,涉及语言学、心理学、心理语言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等众多方面。
早期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是教学法的附庸,为服务提高教学质量而存在,1967年Larry Selinke r在《语言迁移》这本专著第一次提出中介语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从此有了自己的研究领域而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现时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涉及三大领域,即中介语研究,学习者内部因素研究和学习者外部因素研究。
1994年美国费城Temple 大学教育学院二语英语教学教授Rod Ellis撰写巨著《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成为该领域的经典教科书。
该书共分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勾画了整本书的概念框架。
第二部分总结了有关学习者语言本质的主要理论,包括学习者错误,发展模式,语言变项和语用特征。
第三部分从外部因素解释第二语言的习得,主要阐述社会因素和输入/交互的作用。
第四部分从内部因素解释第二语言的习得,包括语言迁移、认知论解释和语言普遍性。
第五部分将讨论的重点从学习转移到学习者,论述了第二语言习得的个体差异和学习策略。
第六部分是关于课堂英语教学的论述,讨论了课堂交互和正规教学的有关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问答梳理1.如何区分“母语”与“第一语言”、“第二语言”与“第二语言习得环境”?答:母语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第一语言指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的语言。
母语通常就是第一语言,但也有例外的情况。
比如在美国出生的汉族儿童,他最先接触和习得的是英语,英语就是他的第一语言,而他的母语仍然是汉语。
第二语言指学习者在习得第一语言之后习得的语言,第二语言习得环境指学习者所学的语言在语言习得发生的环境中作为交际语言。
第二语言是相对于第一语言就语言习得的时间顺序而言的。
第二语言习得环境跟时序无关,着眼于在哪儿学。
2.如何区分“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与“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答:从习得方式和环境两方面区分。
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naturalistic SLA)以交际的方式,在自然的社会环境下发生的;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instructed SLA)以教学指导的方式,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发生。
3.什么是语言能力?什么是语言表达?答:语言能力(competence)是一种反应交际双方语言知识的心理语法,语言表达(performance)是交际双方在语言的理解与生成过程中对其内在语法的运用。
语言能力是关于语言的知识,语言表达是关于语言运用的知识。
4.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方法有何不同?5.如何看待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的关系?答:(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学的关系:(2)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语言学的关系:有人把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看做心理语言学的分支,其实他们有诸多不同:6.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是什么?答:跨学科。
7.为什么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的学者把Corder和Selinker发表的文章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起点?答:因为Corder 1967年发表的《学习者偏误的意义》(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errors)和Selinker 1972年发表的《中介语》(Interlanguage)先后明确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研究对象,创建了相似的理论假说,指明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方向,为后来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8.80年代后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都受到哪些学科的影响?在这些学科的影响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形成了哪些研究视角?答:受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和心理学影响。
形成了语言学视角、社会语言学视角、认知视角和社会文化视角。
9.90年代后的汉语习得研究与90年代前的汉语习得研究有哪些不同?答:90年代前汉语习得研究集中在偏误分析、中介语和习得过程研究三方面;90年代后除了拓展和深入以上三方面研究外,还开发出一些重要的新领域,比如关于学习者本身的研究、汉语认知研究等,此外,海外汉语习得研究也是90年代后汉语习得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10.90年代后的汉语习得研究(包括海外汉语习得研究)都涉及了哪些研究领域,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11.对比分析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答: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
12.“强势说”和“弱势说”有什么不同?答:最大差别是目标不同。
“强势说”强调对比分析的预测功能,认为母语干扰是造成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习得困难和错误的主要原因,甚至是唯一原因;“弱势说”的目的是在偏误出现后通过对比来解释学习者产生偏误的原因。
13.对比分析关于划分难度等级的理论假设是什么?答:差异的大小对应不同的习得难度,差异越大难度越大,反之亦然。
14.对比分析有哪些局限?答:(1)对比分析的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它的核心思想“刺激—反应”理论将人的语言习得等同于动物通过刺激形成反应的机械学习过程,忽视了人作为语言获得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2)对比分析的语言学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它强调对不同语言范畴进行科学描写的重要性,但语言间的差异太大,如果进行比较的语言系统之间根本不存在共同的语言范畴,那么基于表层结构的描写和对比往往就没什么意义。
(3)对比分析将两种语言系统的“差异”等同于语言习得的“难度”是不合逻辑的。
“差异”属于语言学问题,“难度”是心理学问题。
(4)对比分析的理论假设——偏误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母语负迁移,受到来自实验研究和教学实践的挑战和质疑。
(5)对比分析对学习者语言习得难点的预测并不完全可靠。
15.偏误分析是如何产生的?答:Corder(1967) <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16.偏误分析包括哪几个步骤?答:收集资料、鉴别偏误、描写偏误、解释偏误、评估偏误。
17.偏误分析的意义和局限有哪些?答:(1)意义:第一,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起点;第二,证明了语际偏误,即母语迁移,不是造成偏误的唯一原因;第三,提出了一套系统地描写和分析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偏误的程序和方法,为偏误分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局限:在研究方法上,偏误分析资料的收集常常不是在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环境中获得,而是通过测试取得,不能准确地反映学习者的习得情况;在研究范围上,偏误分析有四个问题:第一,只考察学习者的偏误,而忽视学习者语言系统中正确的部分,对学习者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了解不完整;第二,纵向研究少,多是横向研究和静态分析,很难看到学习者在不同阶段出现的偏误,不能了解学习者习得过程的全貌;第三,研究发现,学习者对于觉得困难的语言项目会采取回避策略,由于偏误分析关注的是偏误,因此无法采集到被回避的语言项目的使用情况;第四,偏误分析的五个步骤都还存在问题。
18.什么是早期的中介语理论?答:Selinker等学者提出的关于“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系统”的理论假设。
19.如何看待中介语理论与对比分析、偏误分析之间的关系?答:早期中介语理论把学习者的语言系统看成一种不同于其母语和目的语的、独立的、完整的语言系统,并且将其至于研究的核心地位,而对比分析没有把学习者的语言看成一个独立的系统,偏误分析虽然对这一点有所认识,但对学习者语言系统独立性的认识没有达到早期中介语理论的水平。
这一差异导致了早期中介语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与前两者的区别:首先,早期中介语研究并不排斥对比,然而其对比是建立在三种语言系统对比的框架上的,这和对比分析有很大不同;另一方面,早期中介语研究也不排斥把偏误分析作为一种描写和分析的工具,但其分析手段并不仅限于偏误分析。
由此可见,从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上对比分析、偏误分析以及早期中介语理论是不相同的,不能简单地认为三者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20.Corder,Nemser的中介语理论与Selinker的中介语理论有何异同?答:Corder(1967,1971)把学习者的语言系统称为“过渡能力”系统或“过渡方言”。
“过渡能力”指学习者现时的心理规则系统,“过渡方言”强调的是学习者心理规则系统的动态性。
Nemser提出并采用“近似系统”来描述学习者的语言系统,指学习者在试图使用目的语时实际运用的偏离的语言系统,这个系统不同于源语言系统和目的语系统,但是以目的语为参照,是不断演化的动态发展系统。
Selinker给“中介语”的定义是:“可以用作从语言学上描写的数据,即可观察到的语言输出……我们认为,这种语言行为是高度结构化的。
在语言迁移的综合研究中,在我看来,我们不得不承认中介语的存在,而且必须作为一个系统而不是作为一个孤立的错误的集合来看待。
”虽然名称不同,但三位学者关于中介语的理论假设有一点是共同的,即把学习者的语言系统看成一种不同于其母语和目的语的、独立的、完整的语言系统,并且将其置于研究的核心地位。
21.Selinker是如何描述中介语产生的过程的?答:Selinker认为大部分(95%)成年第二语言学习者是依靠一种普通的认知结构来学习第二语言的,他把这种认知结构称为“潜在心理结构”,只有少数(5%)成年学习者能够通过激活一种“潜在的语言结构”来获得第二语言能力。
通过激活“潜在的语言结构”学习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可以像儿童学习母语一样,把普遍语法转换成目的语语法,从而达到母语使用者的水平;而通过激活“潜在心理结构”获得的语言能力是不完整的。
22.如何理解Selinker提出的“潜在心理结构”?答:“潜在心理结构”可以用五个“中心过程”来描述:语言迁移、由训练造成的迁移、目的语语言材料的泛化、第二语言学习策略以及第二语言交际策略。
23.举例说明僵化现象。
答:例如学习者中-ed表示所有英语动词过去时。
24.早期中介语理论的基本假设有哪些?答:(1)中介语具有独立性;(2)中介语是可观察到的语言系统;(3)中介语具有系统性;(4)中介语具有动态发展的特征;(5)关于“僵化”产生的生理机制;(6)关于学习者的策略。
25.基于中介语理论的研究与关于中介语的研究有什么不同?答:(1)研究对象扩大。
Selinker(1972)的中介语假设是针对成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
然而在后来的研究中学者们发现儿童在习得第二语言时同样存在僵化现象。
(2)关于中介语本质的讨论。
早期中介语理论认为中介语是可观察到的语言系统。
后期中介语理论认为中介语系统是“抽象的语言规则系统”,它“是学习者理解和生成第二语言的基础”,这种抽闲的语言规则系统构成了学习者的“心理语法”,而中介语指的就是这种“心理语法”。
(3)关于中介语可变异性研究。
这点Selinker1972年的假设中没有涉及。
(4)关于僵化是否不可避免以及僵化的成因的讨论。
Selinker认为僵化对大部分(95%)的成人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产生僵化是因为其激活的是“潜在的心理结构”。
后期的研究者们不完全同意这一观点,对于僵化的成因也提出了不同看法。
(5)关于语言迁移以及学习策略的研究。
后来的研究者发现母语迁移具有选择性,对于学习策略的研究方法也由间接向直接转变。
(6)研究领域扩张。
由语音、形态、句法、词汇等层面扩张到语用层面。
26.你怎样看待对比分析、偏误分析和中介语的关系?答:有的学者(鲁健骥,1983)认为三者是继承发展的关系。
我认为由于三者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等各不相同,因而不存在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早期中介语理论把学习者的语言系统看成一种不同于其母语和目的语的、独立的、完整的语言系统,并且将其至于研究的核心地位,而对比分析没有把学习者的语言看成一个独立的系统,偏误分析虽然对这一点有所认识,但对学习者语言系统独立性的认识没有达到早期中介语理论的水平。
这一差异导致了早期中介语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与前两者的区别:首先,早期中介语研究并不排斥对比,然而其对比是建立在三种语言系统对比的框架上的,这和对比分析有很大不同;另一方面,早期中介语研究也不排斥把偏误分析作为一种描写和分析的工具,但其分析手段并不仅限于偏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