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不等于公共艺术

合集下载

以公共艺术替换城市雕塑

以公共艺术替换城市雕塑

以公共艺术替换城市雕塑China's urban sculpture has experienced commemorative sculpture period, urban sculpture period and public art period. It's necessary for public art to replace urban sculpture. Firstly, the radical start point of public art is mankind, the most ordinary people in cities; secondly, in idea of creation, the urban sculpture can't bear the complicated demands the public art contains; thirdly, with the full urbanization of society, the public is gradually involved in democratic management of communities and cities; fourthly, the public art totally mixes up the dividing lines of other artistic categories and extends the concept of sculpture intoother fields.一20世纪90年代初公共艺术概念从西方引入至今,已有十来年的历史。

在这段时间里,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异常迅猛。

其表现大致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公共艺术学术展览在各地都有所发生,其学术成果已经运用在了当今中国的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品的创作中,大批成功的作品在全国各地诞生;第二,公共艺术的学术研讨在各地举办多次,已经积淀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艺术理论;第三,一些美术院校还专门为之成立了公共艺术系或者专业,培养公共艺术人才以适应不可逆转的社会需求。

雕塑不等于公共艺术

雕塑不等于公共艺术

雕塑不等于公共艺术作者:张燕根来源:《美术界》 2014年第11期TEXT,张燕根张燕根,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现任广西艺术学院造型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广西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委员、漓江画派促进会常务理事、广西海联画院院长。

作品被中国文化部、中国现代美术博物馆、上海朱屺瞻艺术馆、广西博物馆,以及德国、比利时、新加坡、法国、美国等国家艺术机构及收藏家收藏。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以及比利时、法国、加拿大等多家新闻机构专题介绍。

《美术》《美术观察》《雕塑》《美术界》等专业艺术刊物发表作品或专题介绍。

出版有《中国当代雕塑名家——张燕根专辑》《从物质到精神——张燕根雕塑创作专辑》《张燕根陶艺》《张燕根雕塑》等。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上升,城市硬件条件的不断完善,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生活环境和品质,因此对我们城市的公共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公共艺术逐渐兴起。

与此同时,也对公共空间的艺术提出更高的要求。

以往我们的城市装饰主要由园林景观和雕塑两部分组成,现在在国外出现了许多新的艺术形态和艺术思潮,不由得让人们对其作出相应的思考。

公共艺术是不是就是雕塑呢?雕塑是不是就是现在人们时常挂在嘴边的公共艺术呢?对于这一问题,一些专业人士也经常聚在一起讨论。

在我看来,雕和塑都是个动作名词,是用一种手段一种动作行为去完成或创作一个形体,从传统意义上讲,我们对雕塑的理解更多的是室内的架上雕塑。

雕塑从泥稿的制作到翻模到随后形态的形成,它可以有多种材料去表现,比如玻璃钢、石材、金属等。

在泥塑的过程中,一个“塑”字就可以很好地诠释在这个行为过程中,需要人为的去塑造它,然后在塑造过程中,多余的东西可以将它雕除。

如果是将一个模型放大为石材表现,那么就需要雕刻,这也是一个动词,把多余的去掉,是减法。

然而,在泥稿的塑造过程中,更多的是加法,或加减并用。

所以,雕塑只是公共艺术创作中目前常用的一种造型手段,也是我们在公共艺术学习过程当中完成一项立体造型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

对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中雕塑艺术空间的思考

对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中雕塑艺术空间的思考

对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中雕塑艺术空间的思考公共艺术空间的产生、发展与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公共艺术的核心在于其打破了艺术发生环境的封闭性与接受主体的单一性,可以理解为具有公共性含义的艺术形式。

研究分析当下城市公共艺术空间的相关实践活动,有助于为持续不断的城市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繁荣提供重要的案例参照与理论指导。

标签:公共艺术空间;雕塑艺术公共美术空间是当代文化产业发展与美术艺术管理专业学科关注的重点课题。

公共美术空间是指以人的美术活动为主要实践方式,具有审美价值的公共艺术空间。

公共艺术与建筑的结合是建筑中的公共艺术语言。

有著名艺术大师说过:最好的公共艺术是雪人,每个人都喜欢堆雪人,每个人都可以和它联系在一起,然后消失在自然的背后。

环境艺术的重要性在于,做艺术的目的并不完全是白人自我表达的主观艺术行为,包括地域、居民和环境之间的特殊关系,这是客观的艺术。

因此,在公共艺术中,我们应该强调人的思想与自然的融合,而不是与自然的对抗。

因此,在城市环境中,还应强调公共艺术与城市环境的和谐融合,改善城市公共艺术的风格,发展更多的公共艺术存在方式。

让公共艺术作品在城市形成独具特色的公共艺术空间,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发挥连接公众与艺术的关键作用。

美的事物具有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适应性,给人以亲和力,艺术品给人的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是一种润物无声的过程。

它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语言,发挥着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的作用。

公共雕塑艺术作为人的一种生命本真的艺术活动,不仅能满足都市人的审美需要,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关注心理健康,而且能深入公众生活,调节公众心态,协调公众关系,引导公众文化,有“成教化,助人伦”的功能。

现代公共雕塑作为时代、社会、文化和艺术的综合体,赋予城市环境空间以精神内涵和艺术魅力,提高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和质量。

在如今发达的科技社会,要着重加强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化,潜移默化地加强都市人在生活中对美的感受和理解,以及人对自然、以自身的认识和反省。

我眼中的城市公共艺术

我眼中的城市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和城市雕塑城市雕塑这种独具特色的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形式,对新时代的城市形象,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它渐渐成了现代城市总体形象的提升点。

作为公共艺术的城市雕塑正逐步融入现代人的生活,现代人对城市雕塑的关切度日益增加。

所以如何调好城市雕塑与群众《群众与雕塑家之间的关系问题十分必要,一个城市需要好的雕塑来烘托氛围,显示文化底蕴,同样优秀的城市雕塑也必将极大地提升城市的景观文化及公共艺术的影响力,有力的打造城市文化形象品牌,提升城市的综合魅力。

城市雕塑师现代城市公共艺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最初的公共艺术就是指城市雕塑,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公共艺术的范围得到了逐步的扩大,它包括了人们公共生活空间中所有可以艺术化的东西,企图让人们在生活的任何角落都能发现美感,感受到艺术的熏陶。

城市雕塑是指设置在城市公共环境中,如:城市道路,广场,公共绿地,公共建筑等地的室外雕塑,它大致可以分为纪念性,主题性,装饰性,娱乐性,宗教性五类。

城市雕塑作为一门公共环境艺术,它涉及到建筑,园林,道路,广场等环境因素。

城市雕塑要充分的融入到周围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之中,反映城市特色与城市文化,装点出城市最美丽的一隅,传承城市的气息与历史文化。

城市公共艺术就是以城市雕塑为主的公共艺术。

优秀的环境雕塑作品不光造型给人以美感,裸露在大自然下,任何视角,任何视点都带给人美的倾诉,并且其传达的内在思想丰韵也是至真至纯的,符合人类最彻底,最核心,最本真的人文精神。

城市雕塑作品符合大众共有的审美观,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体。

它必须服从于公共环境所需,服从于公共的审美需要,迎合公众的审美习惯,情感取向。

优秀的环境雕塑应该标识出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承载起一个城市的历史与未来的对接,描绘出一个城市的时代追求,凝聚起一个城市的精神,展现出一个城市的品味。

当每一个城市外来者站在这些城市景观雕塑作品下时,他们应该能够从中解读出这个城市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品味出这个城市的风土人情,世态民风,并将这种印象深深地留在脑海里。

雕塑在公共艺术中的“趣味性”表现

雕塑在公共艺术中的“趣味性”表现

雕塑在公共艺术中的“趣味性”表现雕塑在公共艺术中的“趣味性”表现体现在形式上。

传统的雕塑作品往往是严肃而沉重的,很少融入趣味性的元素。

而现代的公共雕塑作品则更加注重形式的创新和趣味性的表现。

一座极具张力和生动感的动物雕塑,不仅能够展现出雕塑家的艺术功力,更能够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愉悦。

而一些抽象的、富有想象力的雕塑作品,则更能够激发人们的联想和探索欲望,给人们带来别样的趣味体验。

形式上的趣味性表现,让公共雕塑作品更加贴近大众,更易于引起人们的共鸣和喜爱。

雕塑在公共艺术中的“趣味性”表现还可以体现在主题上。

现代社会的人们对于公共艺术的期待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严肃主题,越来越多的人更希望通过艺术作品得到一种轻松愉悦的体验。

一些以轻松愉快的主题为素材的雕塑作品就更受欢迎。

一些展现出童趣和趣味性的雕塑作品,不仅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更能够勾起大人们对于童年的美好回忆,带来一份愉悦和放松。

而一些富有幽默感和讽刺意味的雕塑作品,更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让人们在欣赏作品的体会到趣味性带来的深层次的启发和感悟。

雕塑在公共艺术中的“趣味性”表现还可以体现在互动性上。

传统的雕塑作品往往是静态的,观众只能是旁观者,而现代的雕塑作品则更加注重与观众的互动。

一些具有趣味性的雕塑作品,就被设计成可以与观众进行互动的形式,比如可以让观众触摸、爬坐甚至是在作品上进行表演的。

这种互动性的设计,不仅可以吸引人们的兴趣,更能让公共艺术作品与观众产生更加紧密的联系,增加作品的吸引力和生动性。

这种互动性的趣味性表现,让人们在与作品互动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愉悦。

雕塑在公共艺术中的“趣味性”表现还可以体现在意义上。

一些具有趣味性的雕塑作品,往往会融入当地的文化、历史和风土人情,从而体现出更为丰富的意义。

这些作品可以让人们在欣赏作品的更加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城市和乡土文化,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

一些具有趣味性的雕塑作品,往往还会融入一些社会热点话题或者是对于社会现象的讽刺和反思,从而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雕塑对于现代生活的表达

雕塑对于现代生活的表达

雕塑对于现代生活的表达雕塑是一种古老而深刻的艺术形式,对现代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技术的进步,雕塑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也不断地发展和演变。

在现代社会,雕塑的作用和意义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首先,雕塑在现代生活中的表达可以通过公共艺术来实现。

公共艺术是指由政府或其他机构资助并置于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品。

这些艺术品可以是雕塑、壁画、装置艺术等形式,可以在城市广场、公园、图书馆、地铁站等地出现。

通过公共艺术的雕塑作品,可以使城市空间更加美丽和有趣,也可以传递城市的文化、历史、价值观等信息。

例如,纽约曼哈顿中央公园的约翰·列侬纪念碑,以雕塑的方式纪念了这位音乐家对美国音乐文化的贡献,也成为了这个城市的重要地标。

其次,雕塑还可以通过当代艺术家的创作来表达现代生活。

当代艺术家的创作方式和主题与传统雕塑有很大的区别。

他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和形式,创作出抽象的、现代化的作品,也可以借用现成物件进行拼贴、拼装等操作。

他们的作品不仅仅是对物质的再塑造,更多的是对现实的反思和探索。

例如,现代艺术家杜尚的“咖啡壶”作品,就是将两个完全不相同的日用品拼贴在一起,探讨了物品的功能和形态之间的关系。

最后,雕塑在现代生活中还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表达。

数字化雕塑是将雕刻工艺与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让设计师们能够在计算机上进行立体设计和模拟,最终输出实物雕塑。

数字化雕塑技术的出现,不仅提高了雕塑创作的效率和精度,也拓宽了创作的思路和空间。

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的水立方,就是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设计和制作,最终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外形和观感效果。

综上所述,雕塑在现代生活中的表达方式和意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公共艺术、当代艺术和数字化技术等方式让雕塑作品更加多样化,也将雕塑的表达范围不断扩大。

随着技术和社会的发展,相信雕塑在现代生活中的表达和影响还会有更多的改变和发展。

公共雕塑与公共空间

公共雕塑与公共空间

雕塑本身并不是公共艺术,只是那些进入了公共空间(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用于展览会展示或者个人欣赏)的雕塑才是公共艺术。

既然进入了公共空间,这种公共雕塑就拥有了除形式、创意、技法这些传统审美范畴之外的一个新的评价标准,那就是公众的评判。

近年来,全国各地大中小城市兴起了一轮轮的“城市雕塑热”,在为城市增添了一个个新的“地标”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场又一场的争论。

那么,到底评价公共雕塑有没有可以量化的指标?判断公共雕塑的话语权究竟在谁手里,专家、艺术家、甲方还是公众?这些问题并非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例如《美术观察》杂志2011年7、8两期,就以“雕塑如何面对公众”进行了专门的讨论。

但是,只要我们不从根本上弄清楚“公共雕塑”与“艺术雕塑”的学科归属不同,关于有关话题的争论也就还会持续下去。

我的看法是,艺术雕塑属于造型美术类学科,而公共雕塑则与设计类学科更加接近。

当然,在实际教学中没有必要这样强分轩轾,但必须意识到,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以及雕塑家越来越多地承担公共艺术家的角色和职能,这样,在过去的以美术、形式语言训练为主干的雕塑课程体系之上,必须加入公共艺术的内容。

将过去完全囿于美术学的雕塑专业的学术背景与学术训练,逐渐向设计艺术学方向偏移,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对于美术学来说,雕塑专业的造型基础、专业创作训练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事实上,它们长期以来也构成了一个雕塑专业学生的全部专业学习内容。

长期以来,美术院校就是这样实践的。

笔者自己早年在中央美院读书的时候,中央美院在“二厂”的中转校区里,雕塑系在~楼,我们设计系在五楼。

我们每次上楼的时候,喜欢各个系去转一下,但雕塑系的同学则很少有机会上楼看看别的专业在做什么。

美院搬到花家地新校址以后,雕塑系更是“独门独院”的唯~一个系,与其他专业(特别是设计专业)的交流极少,笔者在中央美院任教五年,期间曾连续开设全院性设计类选修课,美院各个专业都可以选,除设计外,国画、油画、建筑、版画、实验艺术专业都有学生来选课,但五年来却从没有一个雕塑系的学生选课,甚至雕塑系学生选设计学院其他教师开设的选修课的比例也很少,这似乎很可以作为一个旁证。

现代世界公共艺术对城市雕塑的要求.doc

现代世界公共艺术对城市雕塑的要求.doc

现代社会公共艺术对城市雕塑的要求-城市雕塑一般指在城市公共环境中,是公共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现代社会公共艺术的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伴随着现代艺术及当代公共空间的发展和转型带来的城市文化新需求,公共艺术成为当代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

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在公共艺术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尤其是现代的城市雕塑,更是以其独到的优势,发展成为公共艺术的先锋。

因此,作为现代艺术重要部分的公共艺术对城市雕塑,提出了与人互动和与环境结合的需求。

关键词:公共艺术雕塑城市雕塑一、公共艺术概念探讨公共艺术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中文名称来自英文的Public Art,它的特点是强调公共的参与、陈列在公共场所之中、供给广大民众观赏的艺术,是现代社会中提倡民主和自由的产物。

它是在西方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背景下的政治观念,乃至整个社会思潮在艺术领域的集中反映。

从文字组合上看,这个词包含了公共和艺术两个概念。

公共的意思是:共有的或市民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开放的空间里能让人观赏、参与和使用的艺术品、艺术活动、艺术行为和艺术设施,都可以称为公共艺术。

艺术的定义是分析美学中的一个重要专题,它涉及对于艺术的界定和分类,对于这个问题,分析美学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一部分美学家认为艺术是不可定义的,而另外大部分的美学家则反对这种观点,并且提出不同的艺术定义理论。

在这个古老而又不确定的概念中,艺术其内涵一直处于变化中,导致人们对艺术的理解多种多样,但只要不在前边加上公共二字,我们就有理由把它看成与日常生活无关,尤其是与大众生活无关的事。

简单来说,即公共场所的艺术,挖掘其深层含义,所包含的是其广泛的艺术形式,其艺术的载体可以是包括开放性的,可供公众以不同方式感知,抑或参与其间的壁画、雕塑、装置、水体、建筑构造体、城市公共设施、建筑体表的装饰及标识物、灯饰、路径、园艺和地景艺术等等,以不同媒介、材质构成的艺术形式。

雕塑家在公共艺术建设中的作用

雕塑家在公共艺术建设中的作用

雕塑家在公共艺术建设中的作用作者:静香孙婷来源:《公共艺术》2016年第02期静香:您曾经写过《应该以公共艺术替换城市雕塑》的文章,可否就此谈谈公共艺术与城市雕塑的区别?朱尚熹:先从城市雕塑谈起吧,“城市雕塑”的概念是我们中国人提出来的,是以刘开渠为首的雕塑前辈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来的。

在他们的倡议和推动之下,成立了全国城市雕塑领导小组,后来更名为全国城市雕塑指导委员会。

当时我们做的作品实际上都还是城市的一个个点,也就是单件雕塑作品,这些作品或是立于城市广场,或是立于绿地和环岛,等等,我们都把它们归为城市雕塑。

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谈公共艺术呢?并且希望用公共艺术替换城市雕塑呢?因为公共艺术不是单件作品的概念,它是个环境的概念,具有公共艺术性质的雕塑空间可能是打开的,并且人们是可以进入的,它和环境、场域有着紧密的联系。

那为什么要打开呢?因为公共艺术的状态就是想让艺术品拥抱公众,所以对我们雕塑家的创作来讲,在设计上就要考虑到对老百姓的关照。

从社会体制上来讲,公共艺术更关心市民的民主状态,是一个公共话语权的问题。

相比之下,城市雕塑就如同政府层面的一个行为,考虑到老百姓的地方还不是特别够,可能还是一个政府的长官意志彰显。

从今天城市雕塑的发展来看,城市雕塑和公共艺术的界限已经开始在模糊了,囚为今天我们社会一直在倡导人文关怀、人本主义以及对公众的关怀,我们在做雕塑决策或者是艺术家在创作城市雕塑的时候,这些倡导理念会自然地引导我们。

所以今天的城市雕塑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也具备了一定的公共性,有的作品还相当不错,我们可以把这些作品列为城市雕塑,但实际上它们也就是公共艺术作品了。

静香:您认为当下发辰中国公共艺术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朱尚熹:当下最大的问题应该是我们国家大陆还没有真正在公共艺术上立法。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中国的公共艺术进步得很快,我们业内的艺术家、学者以及批评家们在公共艺术理论、公共艺术刨作、公共艺术活动的组织等各方面都做得非常好。

公共艺术的观念与方法

公共艺术的观念与方法

公共艺术的观念与方法摘要:一、公共艺术的定义与价值二、公共艺术的观念发展三、公共艺术的方法与实践四、公共艺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五、如何提升公共艺术品质正文: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当代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大众、艺术与社会等关系的新取向。

随着现代绘画、雕塑和建筑以及当代公共空间的发展和转型,公共艺术在世界各地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式,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

公共艺术的观念发展历经多个阶段,从最初的纪念性雕塑和建筑,到现代的城市美化运动,再到当代的社区参与和公共空间活化,公共艺术越来越注重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以及艺术作品与周边环境的融合。

在这个过程中,公共艺术的定义和范围不断拓展,涵盖了雕塑、壁画、装置艺术、公共空间设计等多种形式。

在方法上,公共艺术家们不断尝试创新,例如运用科技手段提高观众互动体验,引入社会议题引发公众思考,以及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塑造独特氛围等。

这些方法使公共艺术作品更具包容性、互动性和思想性,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大亮点。

在我国,公共艺术的发展历经了从单一纪念性向多元化、互动性、在地性转变的过程。

近年来,政府越来越重视公共艺术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法规鼓励公共艺术的发展。

同时,公共艺术教育也逐步走进高校和专业课程,培养了一批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公共艺术家。

然而,如何提升公共艺术品质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强公共艺术规划与管理,确保艺术作品与城市环境、社会文化的和谐共生;其次,鼓励和引导公众参与公共艺术的创作与评审,提高作品的公众认可度;最后,加大对公共艺术教育的投入,普及公共艺术观念,提高大众审美水平。

总之,公共艺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文化载体,既需要与时俱进地拓展观念,又需要不断创新方法。

公共艺术中的雕塑认知

公共艺术中的雕塑认知

公共艺术中的雕塑认知作者:王天进来源:《活力》2017年第06期[关键词]公共艺术;雕塑;环境艺术公共艺术,简单来说,即公共场所的艺术,挖掘其深层含义,所包含的是其广泛的艺术形式,其艺术的载体可以是包括开放性的,可供公众以不同方式感知的,抑或参与其间的壁画、雕塑、装置、水体、建筑构造体、城市公共设施、建筑体表的装饰及标识物、灯饰、路径、园艺和地景艺术等等以不同媒介、材质构成的艺术形式。

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一个元素,它存在于广场的中心和角落、路边、建筑、雕塑公园等,是其中非常独特非常重要的形式。

它不仅仅可以在城市空间中与建筑街道相协调,能够在一些高大的建筑与人之间得到一种缓冲,使人心理上摆脱一种压抑的感觉,它还可以揭示一个城市、一个社区的文化品位,雕塑这种主体的造型形式,对空间的作用,应该说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取代的。

雕塑进入环境,并切实对环境发生积极影响,应该追溯到古埃及的金字塔和“司劳克斯”狮身人面像,表现建筑师和艺术家对环境空间的方方面面极其精确的尺度控制,并以其庄严、伟大、对称、均衡、肃穆的气势震慑周围环境。

步埃及人后尘,古希腊的艺术家创造了大量的神化人物,神化故事和运动员肖像,这些作品大多数被置于神庙旷野和公共场所。

古希腊艺术成就表及全人类,成为后来欧洲的“文艺复兴”以及“古典主义”运动的推动力。

时至今日,公共艺术中的雕塑已经成为环境艺术中不可或缺,并普遍存在的实体形式。

由于公共艺术中的雕塑所处的环境,所起的作用,以及它的功能,决定它与其他的事物及艺术品有着诸多方面的不同。

一、公共艺术中的雕塑的艺术向度公共雕塑多以室外雕塑的形式存在,与室内雕塑还有着很大的区别,主要在于如何与室外环境相融合。

黑格尔在《美学》中提出:“艺术家不应该先把雕塑完全雕好,然后再考虑把它摆放在什么位置,而是在构思时就要联系到一定的外在世界和它的空间形式及地方。

过于张扬或不协调都可能破坏整体环境或削弱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

公共艺术的观念

公共艺术的观念

公共艺术的观念一般认为,“公共艺术”概念的正式出现,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

这个概念在中国的使用,大约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

公共艺术在中国最常见的使用办法,就像过去人们对待前代的佛像那样,用“公共艺术”为“城市雕塑”、“景观艺术”、“环境艺术”重塑金身。

很多人使用公共艺术这个概念,不过是为了替上述概念换一个比较体面的说法而已。

一公共艺术这个概念针对的不仅是公共空间的审美问题,它更重要的是针对公共空间的权力问题。

如果仍然停留在传统艺术,或者美化环境、装饰空间的思维习惯中打转,那么,这种变化中的概念游戏对中国公共空间状态的改善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

公共艺术的基本观念之一是公共性。

公共性的提出,在促使公共空间的权力秩序发生变化的同时,也将同时唤醒公众对公共空间的参与意识,提升公众关于公共艺术的素养。

公众的参与热情和参与水平,决定了公共艺术的实现程度和成熟程度。

因此,在中国,公共性的问题有它的双向性,一方面它表现为对公众权利的尊重,表现为公众权力的实现,同时,它又是公众自身素质的提高,公众文化艺术水平普及的一个重要手段;公共艺术在中国实现的过程也是对于中国公众启蒙的过程。

公共性的诉求还表现在公众在对公共艺术参与的过程中,调整与艺术家的相互关系。

公众和艺术家之间在公共艺术上应该是以交往为基础的互动过程,即相互之间进行良性的交流、沟通、选择、影响。

这种互动的主体是平行的,公众的意志和看法甚至可能修改甚至推翻艺术家的构思和设想。

互动是公共艺术的延伸,也是公共艺术的组成部分。

观众对于作品的接受程度和反馈意见,将是检验公共艺术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

公共性诉求的意义还表现在,公共艺术的结果是开放的,它的检验方式是在互动中完成的,公共艺术不同于一般的物质产品,在进入消费以前就可以评定出好坏优劣;公共艺术与一般的精神生产的产品在评判也有区别,以传统绘画为例,一个画家过去的名气,作品的技术指标,批评家的介入的程度都会对作品评价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浅析公共雕塑与公共性

浅析公共雕塑与公共性

浅析公共雕塑与公共性作者:陈业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7年第02期【摘要】公共雕塑的创作是对公共性空间的塑造。

它在创造形体和丰富空间的同时被使用、被消费,承载着多方面的社会功能。

在公共艺术的创作过程中,艺术家所要面对的不仅是个人的审美情感,而且要充分地考虑诸多因素,如社会风俗、文化传统、伦理观念以及时尚、潮流等因素,构成了所谓公众心理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公共雕塑;公共性;公众参与【中图分类号】J304 【文献标识码】A雕塑的种类有很多,公共雕塑作为其中之一,参与到城市空间设计之中,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雕塑设计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并逐渐从模仿西方模式中走出来,形成自己的风格。

公共雕塑从展厅中走出,进入社会空间,对其属性随之提出了新要求——公共性。

“公共性”是强调公众有参与和共享的权利,体现人们对交往方式和生存方式平等性的追求,是民主意识加强的体现,所以体现公共性是创作公共雕塑的最重要目的。

一、公共雕塑与雕塑的区别公共雕塑同雕塑的区别类似于设计同艺术的区别,艺术创作虽然也带有目的性,但更多的是情感的流露,而设计更带有目的性和功能性。

公共雕塑是公共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艺术的关键并不在于是否处于空旷和宽阔的空间,而在于是否具有公共的精神内涵,公众是否在欣赏的同时唤起对家园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因此在公共艺术的创作过程中,艺术家所要面对的不仅是个人的审美情感,而且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去考虑诸多因素,如社会风俗、文化传统、伦理观念以及时尚、潮流等因素,构成了所谓公众心理的方方面面。

公共雕塑的创作是对公共性空间的塑造。

它在创造形体和丰富空间的同时被使用、被消费,承载着多方面的社会功能。

公共雕塑虽然也属于雕塑艺术的范畴,但它们又与雕塑家表达自己情感和审美取向的雕塑艺术不同,作为呈现在公共空间里的艺术品,它们应该在内涵和形式上与空间相协调,能够体现城市的文化特色和审美品位,是这个城市政治、文化和历史的反映。

大学公共艺术试题及答案

大学公共艺术试题及答案

大学公共艺术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艺术的分类?A. 绘画B. 雕塑C. 音乐D. 物理答案:D2. 印象派绘画的代表人物是?A. 毕加索B. 梵高C. 高更D. 达利答案:B3. 中国传统戏曲中,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手段的是?A. 京剧B. 黄梅戏C. 越剧D. 川剧答案:A4. 以下哪位作曲家不属于浪漫主义时期?A. 贝多芬B. 肖邦C. 莫扎特D. 李斯特5. 以下哪部电影不是由宫崎骏执导的?A. 龙猫B. 千与千寻C. 你的名字D. 风之谷答案:C6. 以下哪种舞蹈起源于非洲?A. 芭蕾舞B. 踢踏舞C. 桑巴舞D. 爵士舞答案:C7. 以下哪位艺术家是现代艺术的代表人物?A. 米开朗基罗B. 达芬奇C. 毕加索D. 梵高答案:C8.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以神话传说为背景的是?A. 红楼梦B. 西游记C. 三国演义D. 水浒传答案:B9. 以下哪种乐器不属于弦乐器?B. 吉他C. 长笛D. 大提琴答案:C10. 以下哪部作品是莎士比亚的悲剧?A. 罗密欧与朱丽叶B. 哈姆雷特C. 仲夏夜之梦D. 威尼斯商人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的艺术家是_______。

答案:毕加索2.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以“闭月羞花”著称的是_______。

答案:杨玉环3. 电影《泰坦尼克号》的导演是_______。

答案:詹姆斯·卡梅隆4. 被称为“音乐之都”的城市是_______。

答案:维也纳5. 世界著名的雕塑《思想者》的作者是_______。

答案:罗丹6. 中国传统绘画中,以“泼墨山水”著称的画家是_______。

答案:张大千7. 被称为“钢琴诗人”的作曲家是_______。

答案:肖邦8. 电影《阿凡达》的导演是_______。

答案:詹姆斯·卡梅隆9. 被称为“东方之珠”的城市是_______。

答案:香港10. 被誉为“现代舞之母”的舞蹈家是_______。

公共艺术概论知识点总结

公共艺术概论知识点总结

公共艺术概论知识点总结公共艺术是指在公共场所创作和展示的艺术作品。

公共艺术的目的是为了美化城市环境,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促进公共文化的发展。

公共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规律。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公共艺术的相关知识点。

一、公共艺术的发展历程公共艺术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当时主要是指在公共场所设置的雕塑作品。

20世纪中叶,随着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发展,公共艺术逐渐扩展到了广场、公园、街道等公共场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共艺术逐渐拓展到了更多领域,包括城市雕塑、环境艺术、景观设计等。

现代公共艺术的发展不仅扩大了艺术的覆盖面,也丰富了公共空间的文化内涵。

二、公共艺术的形式与特点公共艺术包括雕塑、壁画、环境艺术、装置艺术等多种形式。

公共艺术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公共性:公共艺术是为公众服务的艺术,其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公共空间和公众场所。

公共艺术作品不仅要和城市环境相协调,还要符合公众的审美和心理需求。

2. 多样性:公共艺术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雕塑、壁画、装置艺术等。

这些形式各具特色,可以丰富城市空间的文化内涵,增强公众对城市的认知和感情。

3. 整合性:公共艺术通常要和城市规划和建设相结合,是城市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公共艺术可以通过和城市景观相结合,实现艺术空间和自然空间的有机结合。

4. 可变性:公共艺术作品通常要能够适应城市环境的变化,需要考虑到时间、气候、人流等因素。

公共艺术往往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和可塑性。

三、公共艺术的功能与意义公共艺术既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手段。

公共艺术的功能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塑造城市形象:公共艺术可以通过雕塑、壁画等形式,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形象。

公共艺术作品可以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代表城市的文化和精神风貌。

2. 丰富公共空间:公共艺术可以丰富公共空间的文化内涵,增强公众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公共艺术小品设计参考案例

公共艺术小品设计参考案例

公共艺术小品设计参考案例公共艺术小品设计是城市景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为城市增色,同时也为居民提供了一种文化娱乐的方式。

以下是几个公共艺术小品设计的参考案例。

1. 雕塑小品:雕塑小品是公共艺术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

它可以使用各种材料,如铜、石头或玻璃等,来创造出各种形态和主题。

例如,可以创造一个融合城市文化的雕塑小品,如一只巨型笔或一只巨型鞋子。

这样的设计既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又能反映城市文化。

2. 壁画小品:壁画小品是一种以色彩和图案为主的公共艺术设计。

它可以在建筑物的外墙或内部空间中创造出各种美丽的视觉效果。

例如,可以在地铁站或公共广场的墙上绘制一幅壁画,以展示城市文化或历史。

3. 雕刻小品:雕刻小品是一种以雕刻技巧为主的公共艺术设计,可以使用石头、木头或金属等材料创造出各种形态和主题。

例如,在公园中可以创造一个巨型的雕刻小品,如一只动物或一个带有文化意义的人物雕像,以吸引人们的注意。

4. 灯光小品:灯光小品是一种结合了灯光和艺术设计的公共艺术。

它可以创造出各种光影效果,并为城市夜景增添一份神秘和浪漫。

例如,可以在公园或城市广场中安装一些营造特殊氛围的灯光小品,如一个巨大的灯笼或一排闪烁的灯光彩带。

5. 音乐小品:音乐小品是一种结合了音乐和艺术设计的公共艺术。

它可以为城市中的居民提供一种文化娱乐的方式,并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例如,在公共广场或公园中可以安装一些音乐小品,如一个巨大的音乐盒或一排音乐节奏的彩带。

总之,公共艺术小品设计可以为城市增色添彩,同时也为居民提供一种文化娱乐的方式。

这些设计可以使用各种材料和技术,以创造出各种形态和主题,从而反映城市文化和历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