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自考变态心理学串讲北大版35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变态心理学”笔记串讲2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变态心理学研究中的一般性问题1、变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目的(1)建立有效的心理异常诊断体系(2)对心理异常病理学特征的描述(3)对心理异常病因的描述(4)对心理异常病程的描述2、变态心理学研究的特点(1)变态心理学的研究目的是要科学的描述、预测,以及理解心理异常问题。
(2)理解变态心理还包括揭示两个变项或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二、个案法与调查法研究心理异常现象比较直接的方法是临床法,包括个案研究与调查研究。
这种研究方法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直接与病人接触,收集与他们的心理异常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和综合,以期获得规律性的认识。
1、个案研究法(1)个案研究法即收集和分析某个病人的材料,它是变态心理学研究史上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个案研究是关于个体生活的详尽描述;有些研究基本上是历史的、回顾性的,目的在于提示心理障碍的原因。
(2)个案研究法的缺点:1)首先,这样收集来的材料,不易区分哪些是心理异常发生之前就有的特点,哪些是心理异常中的表现。
2)其次,对材料的分析也比较困难,因为个案研究的材料缺乏统一性和条理性,难以数量化。
3)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它的主观性色彩比较浓厚,因为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影响病人自我报告的因素很多,难以有客观的指标。
2、调查研究法(1)调查研究法:调查主要是用来计算拥有某些经验的人数。
这种信息是从官方记录,或者电话访谈一群样本得来的。
这样搜集的信息对筹划心理健康资源颇有帮助,但这种信息很少提供病因或有效的治疗。
(2)调查有两种:1)反应式调查,即要求受试者在访谈时,或在印好的问卷上回答问题。
2)非反应式调查,即使用可利用的现成记录,来寻求欲调查对象群中成员的反应。
三、相关法1、相关研究是利用相关分析技术,考察两个变量之间是否有联系,以及相互关联的紧密程度的一类研究的总称。
2、高危设计,即选择那些更可能出现某种心理异常的人进行前瞻性研究。
3、一项考察认知歪曲同抑郁症间关系的研究发现,两者呈正相关关系。
自考05626 变态心理学(一)复习资料
05626 变态心理学(一)讲义第一章绪论(一)变态心理学:是研究和揭示心理异常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二)判别心理异常的四个指标:1、统计学指标2、社会适应性和评价的指标3、以个人经验为指标4、以客观检查结果为指标(1)生理和组织的检查指标(2)心理实验和心理测验的检查指标(三)心理行为异常表现的类别1 识记:(1)三种常用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2)我国当前使用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简称CCMD-3;(3)世界卫生组织1992年公布的《国际疾病分类》简称ICD-10;(4)美国于1994年公布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简称DSM-Ⅳ2 领会:(1)轻度心理异常;这一类心理异常表现是指人的整体心理活动某些方面受到影响,即大脑一般没有组织上的器质性损害,只有在高级神经系统活动方面表现失调。
患者心理活动各方面的协调性受动一定的影响,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有明显的减弱,人际关系处理往往不够和谐。
但他们能理解并认识到自己的心理失常状态,因而主动寻求改善自身不正常状态的办法和措施;日常工作和社会活动可正常进行。
(2)严重的心理异常这一类是指人的整体心理机能的瓦解。
不仅各种心理活动机能本身,而且它们之间的协调一致也严重受损;同时机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也严重失调。
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方面的异常表现:(1)病人的反映机能受到严重损害,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歪曲的,可出现精神失常现象如幻觉、妄想、思维错乱、行为怪异、情感失常等,因而丧失正常的言行、理智与行为反应。
(2)社会功能有严重损失,不能处理正常的人际关系,不能参与正常的社会活动,甚至会给公众社会生活造成危害。
(3)不能理解和认识自身的现状和个人生活,不承认自己有精神病,对自己的处境完全丧失自知力。
(四)变态心理学研究的历史1 领会:(1)西方现代变态心理学的四次变革(1)现代的变态心理学在随后的变化历程中,大概经历了这样几次变革过程,即从黑暗愚昧走向复兴的比奈尔时代的变更;(2)从思辨走向实验的克雷丕林的变更;(3)从病人的外部走向病人内心的弗洛伊德的变更;(4)从医院走向社会的阿尔比和尔普兰等人的现代的变更。
自考“变态心理学”笔记串讲第十一章
第一节 进食障碍的主要类型
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贪食症或称暴食,以及神经性厌食症两大类。
一、神经性贪食症
1、临床描述
(1)神经性贪食症最独特的行为,就是进食大量的食物,这种暴食是自己无 法控制的。
(2)另一重要标准是,患者试图通过使用进食立即自我催吐、用轻泻剂和利 尿剂,防止可能的体重增加。
(2)睡眠异常指,睡眠过程中的异常行为或生理事件,如梦魇和睡行。
第二节 进食障碍的病因 P257
一、社会因素
1、关注社会评价。对于许多“文明社会”的女性而言,外表美比身体健康 更重要她们更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2、榜样的影响。今天社会的审美和塑造形象的标准,变得越来越难以达 到了。一方面随着 营养条件的改善,妇女的平均身高和体重却年年在增加。
2、相关的心理障碍
神经性贪食症患者经常伴有其心理障碍,特别是焦虑及情绪障碍。
二、神经性厌食症
1、临床描述
神经性厌食症分为两亚型。限制饮食型患者主要是限制卡路里的摄入;暴 食-清除型患者依赖于清除性行为。
2、生理损害
神经性厌食最普遍的并发症是停经。这个明显的特征,也是禁食程度的一 个客观身体标志。
二、生物学因素
1、遗传因素
2、生物因素
三、心理因素
1、追求完美与缺乏自信
2、进食障碍与焦虑
3、社会以及文化的影响
第三节 进食障碍的治疗
一、药物治疗
二、心理治疗
1、心理治疗主要是针对较低自尊,以及个体个性发展中的障碍。
3、节食与暴食的关系。限制饮食的企图很有可能会将人引向暴食的陷阱。
4、身体意象的扭曲。不论是女性认为自己体型太大,还是男性认为自己 体型太小(武汉自考)的观念,都可能引起生理及心理上的严重后果。
北大自考“变态心理学”串讲笔记(4)
第⼗⼀章⼉童少年期⼼理障碍 ⼀、进⾷障碍 1.神经性厌⾷:本病常见于12岁⾄18岁的青少年,95%的患者为⼥性。
病⼈对发胖或体形改变发⽣担忧或恐惧⽽⾃动拒⾷,以⾄引起体重明显减轻和妇⼥停经为特点。
这种厌⾷并⾮由于某种躯体疾病引起。
病前性格⼤多具有拘谨、刻板和强迫性特征,也有部分属癔病性或分裂性性格。
2.神经性呕吐:这是⼀种由早年的精神因素及教育不当引起的胃肠功能障碍,主要是突然起病也可突然终⽌的反复性呕吐,⽽查体没有任何器质性疾病的症状。
3.异⾷症:这是⼀种⾮寄⽣⾍的长期摄⼊不可⾷物质的⾷欲倒错现象,患者强烈地喜⾷不可⾷⾷物。
⼆、语⾔障碍 1.⼝吃。
⼝吃涉及正常的⾔语节律受阻断,表现为频繁发⽣不⾃主的⾔语重复,发⾳的延长或停⽌,同时伴有跺脚、摇头、拍腿、挤眼、歪嘴、上⾝摇晃或嘴唇颤动等。
2.选择性缄默症:指⾔语器官⽆器质性疾病,智⼒发育也⽆障碍⽽表现的缄默不语。
本症⼀般较为少见,⼤多数起病于3-7岁⼉童,⼥性多于男性。
起病原因常由于受惊、恐惧、⽣⽓等精神因素所引起。
这类⼉童平时往往受到⽗母的过分宠爱或过分保护,致使患⼉过分依赖于⼤⼈,独⽴⽣活能⼒较差。
3.⾔语发育迟缓:是指⼩⼉⾔语的发育明显落后于同年龄组⼉童的⾔语发育⽔平,表现为⾔语发育与其年龄不相称,虽到该讲话的年龄尚不能以⾔语表达。
三、睡眠障碍 1.梦游症。
⼜称“夜游症”、“睡⾏症”或“梦⾏症”。
本症以屡次在睡眠中突然起床⾏⾛和作出⼀系列复杂动作,⽽当时患者的意识不完全清醒和发作后记忆不起为主要特征。
2.夜惊:本症以屡次从睡眠中突然觉醒,并伴有惊恐样尖叫为主要特征。
3.梦魇:也是睡眠时的⼀种惊恐反应,特征与夜惊不同,它是指极度焦虑、恐怖、压得透不过⽓来或得不到帮助的⼀种令⼈惊恐的梦。
四、功能性遗尿症:指5岁以上的⼉童仍缺乏控制排尿的能⼒,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地昼夜经常不⾃主排尿,⽽且这种遗尿并⾮由某⼀种躯体疾病引起。
原因:⼤部分⼉童的遗尿症是由于受惊,环境的突然改变,缺乏亲⼈照管、过度疲劳或不正确的教养习惯等⼼理社会因素引起的。
心理学自考《变态心理学》串讲笔记讲义最新完整版本
2010年心理学自考《变态心理学》串讲笔记讲义(7)自由联想是弗洛伊德1895年创立的。
他让病人很舒服地躺着或坐好,把自己想到的一切都讲出来,不论其如何微不足道、荒诞不经、有伤大雅,都要如实报告出来。
2、梦的解释弗洛伊德1900年出版了《梦的释义》一书。
梦的工作通过凝缩、置换、视像化和再修饰,才把原来杂乱无章的东西加以整合成为梦境,这就是梦者能回忆起来的显梦。
3、阻抗分析。
阻抗是指,病人有意或无意地回避某些敏感问题有意无意地使治疗重心偏移。
4、移情作用。
在心理分析中,移情是治疗的重要环节。
一些问题只有在移情中才能表现出来。
即病人会把早年对别人的感情转移到治疗者身上,把他当成自己的父母、亲人等,称之为移情。
5、解释。
解释是心理分析中最常用的技术。
解释的目的是,让病人正视他所回避的东西,或尚未意识到的东西,使他的无意识中的内容变成意识的。
三、后弗洛伊德思想家中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荣格、阿德勒、霍妮、沙立文、哈特曼和埃里克森等。
他们共的特点是,强调社会文化影响,反对弗洛伊德的本能冲动论和泛性论。
1、荣格创立了分析心理学,他将人格分成自我、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个部分,提出了荣格心理疗法。
2、阿德勒认为,人的行为的主要动机不是性驱力,而是为了获取个人目标和克服“自卑情结”。
3、霍妮注重人际关系、文化因素、基本的焦虑,以及实际生活环境问题在心理障碍中的作用。
她将自我分成真实的自我、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三种基本的存在形态,创立了霍妮疗法。
4、沙立文注重人际关系在心理障碍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人际关系理论和沙立文疗法。
5、哈特曼创立“自我心理学。
”6、埃里克森首次提出“自我同一性”的概念。
四、对心理动力学理论的评价1、弗洛伊德对心理学的贡献:第一,他使变态心理学的研究主题,从生物学转向动力学方面的内容,从病人的内心深处挖掘精神疾病的原因。
第二,他强调本能冲动和欲望是人的心理动力。
第三,他提出的心理“防御机制”概念,即认为人有一种自发的心理调整机能,在一定程度上使人的内心矛盾得以缓和,烦恼和不安得以减轻或消除,使人的心理活动恢复到并保持为某种稳定的状态。
变态心理学串讲资料
变态心理学串讲资料.txt爱情是艺术,结婚是技术,离婚是算术。
这年头女孩们都在争做小“腰”精,谁还稀罕小“腹”婆呀?高职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
变态心理学串讲资料字体: 小中大 | 打印发表于: 2009-4-16 10:50 作者: zyhxinmen 来源: 心门网第二节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变态心理学研究中的一般性问题1、变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目的(1)建立有效的心理异常诊断体系(2)对心理异常病理学特征的描述(3)对心理异常病因的描述(4)对心理异常病程的描述2、变态心理学研究的特点(1)变态心理学的研究目的是要科学的描述、预测,以及理解心理异常问题。
(2)理解变态心理还包括揭示两个变项或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二、个案法与调查法研究心理异常现象比较直接的方法是临床法,包括个案研究与调查研究。
这种研究方法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直接与病人接触,收集与他们的心理异常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和综合,以期获得规律性的认识。
1、个案研究法(1)个案研究法即收集和分析某个病人的材料,它是变态心理学研究史上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个案研究是关于个体生活的详尽描述;有些研究基本上是历史的、回顾性的,目的在于提示心理障碍的原因。
(2)个案研究法的缺点:1)首先,这样收集来的材料,不易区分哪些是心理异常发生之前就有的特点,哪些是心理异常中的表现。
2)其次,对材料的分析也比较困难,因为个案研究的材料缺乏统一性和条理性,难以数量化。
3)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它的主观性色彩比较浓厚,因为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影响病人自我报告的因素很多,难以有客观的指标。
2、调查研究法(1)调查研究法:调查主要是用来计算拥有某些经验的人数。
这种信息是从官方记录,或者电话访谈一群样本得来的。
这样搜集的信息对筹划心理健康资源颇有帮助,但这种信息很少提供病因或有效的治疗。
(2)调查有两种:1)反应式调查,即要求受试者在访谈时,或在印好的问卷上回答问题。
北大自考“变态心理学”串讲笔记(1)
第⼀章什么是变态⼼理学 1.◎变态⼼理学:⼜称病理⼼理学,是⼼理学的⼀个分⽀学科。
它主要研究⼈类各种⼼理活动,包括认识活动,情感活动,动机和智⼒,意志活动及⼈格特征等⽅⾯的异常表现及其原。
变态⼼理学是研究异常的⼼理现象与⾏为活动发⽣、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的科学。
2.变态⼼理学的具体研究对象:(1)⼼理异常的实质,即异常⼼理的原因、机制和⼼理结构问题。
(2)正常和异常的区别以及判断标准。
(3)⼼理异常的分类和表现特点。
(4)解释⼼理异常的⼼理学理论,都以各种学派对正常⼈格的观点为基础。
3.变态⼼理学与精神病学的关系:变态⼼理学偏重于对异常⼼理活动规律性的认识,并为⼼理治疗提供理论基础,这种认识对精神病学也是⼀种有益的促进,⽽精神病学则偏重于对精神疾病的诊断、临床治疗以及护理和预防,它也是变态⼼理学的基础之⼀,它的临床实践可丰富变态⼼理学的内容,验证变态⼼理学的某些理论和假设。
4.严重⼼理异常与轻度⼼理异常的区别: 严重⼼理异常 轻度⼼理异常 精神病症状 重 轻 社会适应 丧失 部分丧失 ⼈格改变 明显 部分 ⾃知⼒ 没有 有 主动求治 不会 会 5.⼼理异常的类别与范畴:(1)严重⼼理异常。
其主要特点为:①重精神病症状,包括错觉、幻觉、思维障碍,妄想,情绪情感障碍以及意志⾏为障碍等。
②社会适应能⼒丧失,从专门的⼯作、技能到⼀般的⼈际交往和饮⾷起居都受到严重的影响。
③明显的⼈格改变。
④没有⾃知⼒。
(2)轻度⼼理异常。
①轻精神症状。
②部分的社会适应不良。
③部分的⼈格改变。
④有⾃知⼒。
(3)⼼⾝疾病。
⼜称⼼理⽣理疾病,是指病因或发病过程与⼼理因素明显有关的⼀类躯体疾病。
(4)⼼⾝障碍:主要表现为躯体功能障碍,但⽆病理形态学变化的基础,也⽆明显的精神活动障碍的⼀组疾病,但不包括⼼⾝疾病。
(5)⼤脑疾患和躯体缺陷时的⼼理异常。
(6)⾏为偏离和⼈格障碍。
(7)药物依赖及⼉童青少年障碍,包括酒精及药物依赖,⼉童精神障碍,⽼年期障碍等。
11年自考“变态心理学”串讲北大版(5)
11年自考“变态心理学”串讲北大版(5)第二节心理异常的心理学因素一、心理应激应激又称紧张刺激。
应激是人或有机体在某种环境作用下,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反应状态,如果这个刺激或情境需要人作出较大的努力去适应,甚至超出一个人所能负担的适应能力,这时就会出现紧张状态。
1、应激源是指可能引起机体应激反应的各种刺激物。
按照其来源的性质可分为躯体性的、心理性的、社会性的和文化性的应激源。
2、应激反应(1)塞里将应激反应称为一般适应综合症,分三个阶段。
1)警戒阶段2)抵抗阶段3)衰竭阶段(2)一般认为,应激源以人的认知系统作中介,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三个主要系统,导致人的心身变化。
3、应付模式或风格是指人在应付生活压力时,惯常使用的方法和策略。
现在遍及认为,个体的应付模式是应激与疾病之间的中介物,它会直接影响到应激的后果,甚至影响到疾病的类别。
(1)激怒型应付模式。
研究表白,当个体受到他人激怒时,愤怒向外的人比愤怒向内的人的平均血压要低。
(2)转换和退行型应付模式。
指个体将某种紧张状态,转换成对个人成长有益、社会舆论许可的形式。
退行型应付模式指,采用否认、回避、倒退等行为,逃离应激情境。
(3)主动认知、主动行为和回避型应付模式。
表示为从有利方面看应激情境、回忆和吸取过去的经验,考虑多种变通的方法。
主动行为应付模式表示为向专家求救,不是等待、自我忍受,用吸烟或喝酒来减轻紧张等。
(4)成熟与不成熟的应付付模式。
就是以心理发展成熟的反应对待应激情境,包罗对内心不喜欢的人也温和对待,怒气待发时保持冷静以分散注意或退却的方法躲避应激情境等。
二、挫折1、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消极反应。
挫折的产生必需包罗以下几个条件?(1)有行动的动机和明确的行动目标;(2)有满足动机和达到目标的手段或行动;(3)有挫折的情境发生,即遇到阻碍,动机和目标不能顺利获得满足和实现,便构成挫折情境;(4)个体在实现目标的行为受到阻碍而产生挫折时,必需有所知觉;(5)有对挫折的知觉与体验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反应。
变态心理学北大版串讲
2007年变态心理学(最新整理)北大版串讲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变态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一、变态心理学的对象1.变态心理学也称病理心理学或心理病理学。
它是心理学中研究行为异常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人类各种心理活动包括认识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以及个性心理等方面的异常表现及其原因,并对这些异常进行了分类、解释,阐明影响其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因素及规律,并把这些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所以,变态心理学是探索、理解和预测人类心理异常的一门科学。
2.为什么说变态心理学尚不完善?由于受整个心理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对异常心理现象产生原因和规律的认识尚不完善和确切,对许多类别的异常现象还不能圆满解释,结合临床的实验心理学研究尚属开始阶段,所得结果多不一致,因此,变态心理学还不能说是一门十分成熟的学科。
3.心理失调:指心理失去平衡,行为缺乏整合协调,致使个体在不同情况下处理能力下降、适应不良。
4.心理异常:指人的心理状态发生了病理性变化,行为表现明显与众不同,能力明显受损,需要心理治疗。
5.心理疾病:是从医学的角度来理解心理上异常,即把疾病的概念套用来反映人的心理异常;6.心理障碍:则是指心理过程和机能受阻,这种障碍既可能是功能性的,又可能包括器质性的改变。
7.心理变态就其本质意义而言,是指心理活动处于非正常状态,这是一个统计学的概念。
对变态心理的概念要有正确的理解,它并没有贬义,实际上只是一个统计学概念,泛指低于一般心理健康水平的各种心理和行为表现,包括各种程度的心理失调和异常。
8.变态心理的类别(1)许多国家都有自己应用的心理异常分类体系或方案,影响最大的是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国际疾病分类和美国精神病学会制订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
(2)最近的国际疾病分类是1990年修订的第10版ICD-10。
(3)最近的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是第四版DSM-IV。
(4)现在使用的是2001年修订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9.变态心理的判别标准(1)以经验作为标准所谓经验的标准有两种意义:其一是指病人自己的主观经验。
变态心理学讲义(北大钱铭怡)
《变态心理学》课件——概论,基本流派
2023/4/20
17
对心理障碍的理解
生物医学观点
- 内科医生发现梅毒与麻痹性痴呆的关系,证实了生 物发生论,由此研究者开始关注障碍产生的生理原 因,并认为通过医疗可以治愈
- 重度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常采用医学方法治疗 - 医学模式提出(Griesinger)的历史意义 - 批判性地接受
27
课后思考题2
请选择一个常见的主题,参考趣味思考题的方式 分别从不同的流派描述或解释这个主题,注意突 出每一个流派的特点。 要求至少要包括心理学的4大流派。
例:中秋节吃月饼
2023/4/20
28
治疗的有效性探讨
– 元分析 ( Shapiro,1983; Smith,1980),效应强度(effect size) – 心理疗法因人而异(例:人本主义对YAVIS)
2023/4/20
26
2023/4/20
趣味思考题:众师打狗
一日,众治疗师出游,忽见前方黄沙漫漫,一群 饿狗飞奔而来。请问各流派咨询师将如何干预? • 行为治疗师? • 精神分析师? • 来访者中心疗法治疗师? • 认知治疗师 • 系统家庭治疗师? • 精神科医生?
2023/4/20
13
心理障碍的多轴评定
轴1:临床障碍,可能成为临床注意焦点的其他情况 (精神发育迟滞除外)
轴2:人格障碍,精神发育迟滞 轴3:躯体障碍,既往躯体障碍(部分人) 轴4:心理社会及环境问题
- 基本支持集体(家庭)问题;与社会环境有关的问题;教育问题 - 职业问题;住房问题;经济问题;求医问题 - 与司法单位有关的问题;其他问题
重点1
2023/4/20
12
异常心理的分类与范畴
广东自考变态心理学串讲北大版6
广东自考变态心理学串讲北大版6第三节心理异常的社会因素一、社会文化背景二、经济和社会地位1、经济地位越低下,心理异常的患病率越高。
2、中国12个地区1982年的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发现,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同居民的经济水平呈负相关。
第三章心理异常的理论解释影响最大的四种心理学理论,即心理动力学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
第一节心理动力学理论心理异常的心理动力学理论,强调无意识领域内的内心冲突对造成心理异常起着重要的作用,认为人的内心矛盾冲突或情绪扰乱是精神疾病的根源。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的基本理论观点,主要包括无意识理论、人格结构学说、性心理发展学说及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1、无意识理论(1)无意识在我国亦译作潜意识。
它有两个含义:一是指人们对自己的一些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不能意识到;一是指人们在清醒的意识下面,还有潜在的心理活动进行着。
(2)前意识介于意识与无意识之间,它所包含的内容,是可召回到意识中去的,即其中的经验经过回忆是可以记起来的。
(3)意识是可以直接感知到的心理部分。
这一部分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不很重要只是一个人心理活动有限的部分。
2、人格结构学说他将人格划分为三个相互作用的部分:(1)本我,它是人格中最原始、最模糊和最不易把握的部分,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组成的。
其活动只受“快乐原则”的支配。
(2)自我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之下,从本我分化出来的一部分。
它是在“现实原则”指导下,力争既避免痛苦又能获得满足。
(3)超我也称理想自我是从自我发展起来的一部分,是道德化的自我。
其主要作用是按照“社会道德标准”监督自我的行动。
3、性心理发展学说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发展即是性心理的发展,这一发展从婴儿期就已开始。
他把人的性心理发展从婴儿期到青春期分为五个阶段。
(1)口欲阶段(0~1岁左右)(2)肛欲阶段(1~3岁左右)(3)性器欲阶段(3~6岁左右)(4)潜伏期阶段(6~12岁左右)(5)青春期阶段(12~18岁左右)4、防御机制理论(1)心理防御机制是,个体的潜意识,渴望保护自我的统一性不受威胁,并使自己从未解决的挫折和冲突中得到解脱的手段。
北大变态心理学串讲笔记(完整版)
北大变态心理学串讲笔记一名词解释1 变态心理学:是研究异常的心理现象与行为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的科学。
2心理异常:是在大脑生理生化功能障碍和人与客观现实关系失调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客观现实的歪曲的反映。
3 高危设计:选择那些更可能出现某种心理异常的人进行前瞻性研究。
4 血亲设计:这种设计仍属病例控制抽样,但同时对病例组被试的亲属进行评定,这种研究设计的主要目的试探讨心理异常的传递。
5 催眠时相:指大脑皮层从觉醒(或睡眠)到睡眠(或觉醒)状态过渡的一种机能状态,包括四种不同的时相:正常相均等相反常相超反常相6 孤立病灶:又称病理惰性,是指高级神经活动机能出现个别的病变点,但其他高级神经机能仍很正常,这种病灶可能是过去经受的精神床上的后果,遗留下来而成为产生心理异常的原因。
7 实验性神经症:兴奋和抑制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但如果兴奋和抑制不能协调,就会造成大脑机能的混乱,从而产生行为的混乱,称之为实验性神经症。
8 泛化:当某一反应与某种刺激形成条件联系后,这一反应也会与其它类似的刺激形成某种程度的条件联系,这一过程称为泛化。
9 辨别:即个体学会对相似的刺激进行分辨,并做出不同反应的过程。
10 神经症:指在面对日常生活种的问题时,由于过去不良的学习经验的影响而产生的持续性焦虑和恐惧情感。
11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以焦虑为基础的神经症模式,病人报告躯体症状,似乎躯体某方面出现问题,但去不能找到任何的器质性病变基础,因此又称心里生理障碍。
12转换性障碍:以前称做癔病(症)或歇斯底里,其特点为在没有器官病变的基础上出现某种机体机能障碍或失去控制能力。
13 恐怖症:指对某种客观或情境表现出一种持久的恐惧,但客体或情境并没有真正的危险,或这种危险的程度是被极大地夸大了的。
14 妄想:思维障碍导致假的不合理的信念称为妄想,妄想可见于许多类型的精神障碍,并不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精神分裂症的妄想具有泛化,内容荒谬的特点,迫害妄想关系妄想及影响妄想最常见。
变态心理学讲课提纲
4、影响应激后果严重性的因素
①紧张事件的性质 ②应激源的危急性 ③对应激源的认知 ④外界的帮助与支持 ⑤个体的承受力与耐受性 ⑥应付策略与应付方式
二、压力的应付
1、应付的概念 2、应付方式的分类
主要分类有:积极应付与消极应付、成 熟应付与不成熟应付、问题指向性应付 和情绪指向性应付。 3、各种应付方法对人的影响
环境变化 学习和前途的压力 人际关系问题 自现:八种类型
①具有焦虑心境的适应障碍 ②具有抑郁心境的适应障碍 ③具有品行紊乱的适应障碍 ④具有情绪和行为混合紊乱的适应障碍 ⑤具有混合情绪特征的适应障碍 ⑥具有躯体主述的适应障碍 ⑦具有退缩行为的适应障碍 (8)具有工作学习能力抑制的适应障碍
优秀精品课件文档 资料
变态心理学
第一章 绪论
一、变态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
1.对象 变态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异常的学科, 它要研究人的心理异常的表现、产生原 因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并将这些科学 知识应用于临床实际。
2、有关异常的概念
异常—非正常现象 病态—罹患疾病 失常—反应不当 障碍—受阻、不通畅 失调—平衡打破 偏离—非常态—变态
1、抽象和概括过程障碍:①概括水平下降;② 概括过程歪曲。
2、联想过程障碍:①过度联想(思维奔逸); ②思维迟缓;③思维贫乏;④联想错乱,如思 维松散、思维破裂等;⑤思维中断和思维云集 (强制性思维);⑥强迫性思维。
3、思维逻辑进程障碍:①逻辑倒错;②象征性 思维;③语词新作。
4、思维内容障碍—妄想
第二章 变态心理学的理论模式
一、心理异常的医学模式
1、基本观点:强调心理异常的生物学原 因,如遗传因素、大脑机能、生化因素 和素质等,主张通过药物等医疗手段来 治疗心理异常者。
20XX年自考“变态心理学”笔记串讲第五章-自学考试.doc
2、社会标准3、CCMD-3把异常人格定义为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
这种模式显著偏离特定的文化背景,以及一般的认知方式,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与职业功能,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病人为此感到痛苦,并已具有临床意义。
二、异常人格的分类1、按性质分类(1)古怪性/怪癖性人格障碍(A类人格障碍)(2)戏剧性/情绪性人格障碍(B类人格障碍)(3)焦虑性/恐惧性人格障碍(C类人格障碍)第二节古怪性/怪癖性人格障碍(A类人格障碍)一、偏执型人格障碍1、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定义性特征是敏感性。
2、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特征有:多疑、不信任他人、妒忌、敏感、易怒、心怀怨恨、自负。
二、分裂样人格障碍1、分裂样人格障碍的定义性特征是社会性分离。
分裂样人格似乎对与人建立关系,很少或者就没有什么兴趣。
2、分裂样人格障碍的特点有:感情冷淡、疏远、孤僻、缺乏愉快体验、内向。
三、分裂型人格障碍1、分裂型人格障碍会表现出古怪的言谈、行为、思维和/或感知。
2、分裂型价格者有着不同寻常的情感反应,表现为呆傻、古怪、情感倒错。
第三节戏剧性/情绪性人格障碍(B类人格障碍)这一范畴包括反社会型、边缘型、表演型和自恋型人格障碍。
一、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即社交紊乱型人格障碍,其定义性特征是,对他人的掠夺性态度-非常漠视并侵犯他人的权利。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可以概括为五个基本要点。
1、年龄特点。
在15风之前开始,并且在成年期继续违法,或有社会不支持行为的历史。
2、缺乏忠诚和责任感。
在工作、性关系、亲子关系或财务职责中,没有表现出忠诚和责任感。
3、易怒性和攻击性。
有反社会型人格的人容易被激怒,他们愤怒的表达,不仅仅是(武汉自考)街头怒骂,还常常会虐待配偶和孩子。
4、鲁莽和冲动的行为。
他们常常采取的是没有目标的、寻求刺激的方式。
5、漠视真理。
常常会把撒谎当作家常便饭,即便被当面揭穿也会脸不变色心不跳。
自考05626 变态心理学
05626 变态心理学王建平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变态心理学的定义及其历史一、如何界定变态心理1. 判别变态的基本元素有专家罗列出7个元素来判别一个行为或一个人是否变态。
这些元素是:⑴痛苦;⑵适应不良;⑶不合理;⑷无法预测和失去控制感;⑸少见的和非传统的;⑹其他人感到不适;⑺违背标准。
2. 变态心理的定义⑴一般认为,变态心理或心理障碍是一种伴随痛苦和功能性损伤出现的个体内部的心理功能紊乱,是一种不典型的或文化上不被期待的行为反应。
⑵这一定义说明判断一个人是否变态有三个基本的标准:①心理功能紊乱;涉及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的损伤。
②痛苦或损伤;社会功能受损在界定心理障碍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③非典型性反应;指心理障碍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不符合一定文化的要求。
二、变态心理的发展历史1. 对变态心理的认识⑴早期的认识。
早期人们对变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解释:①超自然的解释、②生物学的解释、③心理学的解释。
⑵现代的观点。
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和方法论的成熟,人们认识到没有任何一种影响因素是单独发生作用的。
换句话说,正常和异常的行为都是生物、心理和社会共同影响的产物。
第二节几种变态心理学理论1. 心理动力学派:心理动力学派主要关心的是心理动力如何影响人们的心理。
他们认为,人内部的欲望和动机是一些相互冲突的力量,如果冲突解决的不好或者未得以解决,它们就会引起焦虑、悲伤,人们将通过一些方式来保护自己,以免除这些焦虑和悲伤。
2. 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理论强调自由和选择以及责任和意志力在人成长中的作用,相信个体必须要自由的做出选择,这种选择才是他们的真正欲望和目标。
他们认为,如果个体选择躲避自己的责任并把自己看成是软弱的、无助的,其结果是过着空闲、不真实及丧失功能的生活。
3. 行为主义模型:行为主义把异常看成是通过过去经验习得的结果,因此,他们对人的行为的改变持乐观主义态度。
自考变态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变态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变态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类心理现象?A. 正常心理现象B. 异常心理现象C. 社会心理现象D. 发展心理现象答案:B2. 下列哪个不是变态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焦虑症B. 抑郁症C. 人格障碍D. 智力发展答案:D3. 变态心理学中的“变态”一词指的是什么?A. 行为异常B. 心理异常C. 身体异常D. 社会异常答案:B4. 以下哪个症状不属于精神分裂症的典型表现?A. 幻觉B. 妄想C. 社交障碍D. 过度自信答案:D5. 以下哪个治疗方法不属于心理治疗?A. 认知行为疗法B. 精神分析疗法C. 药物治疗D. 家庭治疗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变态心理学中的“________”是指个体在没有明显外部原因的情况下,出现的心理和行为的异常。
答案:心理障碍7. 强迫症患者常常表现出________行为,如反复检查门窗是否锁好。
答案:强迫8. 社交恐惧症是一种________,患者在社交场合感到极度不安和恐惧。
答案:焦虑症9. 心理治疗中,________是指通过改变个体的认知模式来影响其情绪和行为。
答案:认知行为疗法10.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临床观察、________和实验研究等。
答案:心理测量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变态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的区别。
答案:变态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异常现象,包括心理障碍的分类、诊断、原因和治疗方法。
而临床心理学则更侧重于心理障碍的评估、治疗和预防,以及心理健康的促进。
12. 描述焦虑症的主要症状和治疗方法。
答案:焦虑症的主要症状包括持续的担忧、紧张和恐惧,以及身体症状如心悸、出汗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和放松训练等。
13. 解释什么是人格障碍,并列举至少两种类型。
答案:人格障碍是一种心理障碍,表现为个体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明显偏离社会文化期望,并对个体的社会功能造成影响。
变态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变态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变态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正常心理现象B. 异常心理现象C. 心理治疗方法D. 心理测量技术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障碍的诊断标准?A. 心理痛苦B. 社会功能障碍C. 生理功能障碍D. 持续时间答案:C3. 心理障碍的分类依据是什么?A. 症状的严重程度B. 症状的持续时间C. 症状的来源D. 症状的性质答案:D4. 以下哪个不是焦虑障碍的特点?A. 持续的担忧B. 预期性焦虑C. 突发性恐慌D. 社交恐惧答案:C5. 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不包括以下哪项?A. 幻觉B. 妄想C. 思维紊乱D. 情绪稳定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6.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答案:正确7. 心理障碍的诊断不需要考虑症状的持续时间。
()答案:错误8. 心理障碍的分类完全依据症状的性质。
()答案:错误9. 焦虑障碍患者通常不会出现社交恐惧。
()答案:错误10.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通常不稳定。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1. 简述心理障碍的诊断过程。
答案:心理障碍的诊断过程通常包括病史收集、症状评估、心理测验、生理检查等步骤。
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主诉、行为表现、心理测验结果和生理检查结果,以确定是否存在心理障碍,以及障碍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12. 描述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答案:焦虑症和抑郁症都是常见的心理障碍,共同点包括都会引起患者的心理痛苦和社会功能障碍。
不同点在于焦虑症主要表现为持续的担忧和预期性焦虑,而抑郁症则以持续的低落情绪、兴趣减退和能量下降为特点。
13. 解释什么是心理治疗,并简述其主要类型。
答案:心理治疗是一种通过改变患者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来治疗心理障碍的方法。
主要类型包括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析治疗、人本主义治疗、系统家庭治疗等。
14. 描述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自考变态心理学串讲北大版35
第四节自杀的预防与干预
一、自杀的预防
1、预防的一般措施
(1)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普及心理卫生常识,借助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公众讲座等形式,大力宣传心理卫生知识。
(2)消除对自杀行为的误解。
日前社会上对自杀危险信号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如下:
1)“表明想自杀的人通常不会自杀”
2)“下决心自杀的人都是想死的”
3)“自杀危机过后,自杀危险就会结束”
4)“不能与有自杀可能性的人谈自杀”
5)“自杀行为是精神病态的表现”
6)“有自杀行为者不需要精神医学干预”
7)“自杀未遂者并非真正想死,他们仅仅为了博得别人的同情”
8)“如果一个人曾经想过自杀,那么他永远都会有自杀的企图”
9)“自杀总是一时的冲动”
二、自杀的干预
1、自杀的干预策略
(1)倾听
(2)对处于危机中的人的思想和情感进行评估
(3)接受所有的抱怨和情感
(4)不要担心直接问及自杀
(5)要特别注意那些很快“反悔”的人
(6)做他们的辩护者
(7)充分利用合适的资源
(8)采取具体的行动
(9)有时与专家商讨和咨询
(10)决不排斥或回避讨论任何自杀念头的“合理性”(11)不要试图大喝一声就让自杀者翻然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