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动脉瘤(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脾动脉瘤1例

脾动脉瘤1例刘捷,李卫民,樊少敏,孙建军【关键词】脾动脉瘤11 病历摘要患者,61岁。
因反复咳嗽、咳痰20年,加重伴气促半年入院。
有连年抽烟史。
无高血压病及心脏病史、无糖尿病史,无疟疾、血吸虫病史,无手术、外伤史。
查体:T 378 ℃,P 82次/min,BP 120/70 mmHg,R 22次/min。
神清,唇指微绀,肺气肿征(+)。
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音,心脏(-)。
腹平软,未见肠型及腹壁静脉曲张,全腹无压痛,未扪及肿块,肝脏于肋缘下2 cm可及,脾脏肋缘下未及肿大,移浊(-),未闻及血管杂音。
血红蛋白158 g/L,白细胞85×109/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14,血小板210×109/L,HBsAg(-),HBcAb (+),HBeAb(-),肝功能、肾功能正常。
腹部B超:脾厚3cm,回声均匀;胰体见一29 cm×20 cm液性暗区,边界清,透声好,其内探及正、反血流频浮,呈动脉血流,与脾动脉沟通,多考虑为脾动脉瘤。
胸片示:双下肺炎,肺气肿。
CT显示:胰体上方见不规那么软组织密度影,大部境遇清楚,下缘与胰体边界不清,增强扫描动脉期肿块内见一30 cm×2 cm明显强化区,强化程度接近腹主动脉,且肿块与脾动脉相近,静脉期,肿块与腹主动脉同步强化;胰、脾密度均匀,增强扫描未见异样强化灶;CT诊断:脾动脉瘤。
腹腔动脉造影显示:脾动脉起始部约5 cm处动脉上方见一圆形约2 cm×2 cm×3 cm大小之血池充盈区,边界锐利清楚,密度均匀,远端动脉未见明显异样征象;考虑为脾动脉瘤。
入院诊断:(1)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并双下肺炎,阻塞性肺气肿。
(2)脾动脉瘤。
经内科抗感染、止咳祛痰等医治后,病症减缓,复查胸片示:肺部炎症吸收。
转入外科手术医治。
术中发觉肝脾形态质地正常。
胰体与胃后壁及小网膜有粘连,分离粘连后见胰体部后方有一搏动性、质软包块,约3 cm×4 cm,与比邻门静脉及其他重要脏器不能分离。
脾动脉瘤是怎么回事?

脾动脉瘤是怎么回事?*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脾动脉瘤的病理病因,脾动脉瘤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脾动脉瘤病因*一、发病原因一般认为,脾动脉瘤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先天性动脉组织缺损 Casgrove于1947年根据病理检查认为,脾动脉中层组织及弹力纤维层的萎缩和缺损是造成脾动脉瘤形成的重要原因。
另外,脾动脉瘤可与机体其他部位动脉瘤同时存在,如常见的主动脉瘤和颅内动脉瘤。
但这种多发性动脉瘤仅占脾动脉瘤全部病例的10%左右。
因此,先天性动脉结构缺损不能完全解释本病的发生原因。
有作者提出所谓中央型纤维发育不良症(medial fibrodysplasia)是脾动脉瘤形成的原因之一。
2.门静脉高压症一组229例脾动脉瘤资料中,20%伴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Owens一组159例中,亦有相同比例的门脉高压患者。
我国一组220例门静脉高压症中,73例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发现脾动脉瘤。
说明门静脉高压症与脾动脉瘤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3.动脉硬化 Owens收集的159例脾动脉瘤中,96例(60%)脾动脉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动脉内膜透明变性或钙化,脾动脉呈蜿蜒扭曲状,多为老年病人。
4.外伤尤其上腹部穿透性损伤或枪弹伤,如伤及脾动脉,可引起本病。
5.妊娠妊娠与脾动脉瘤的发生有重要关系。
据统计,脾动脉瘤多发生于妇女,发病率可高于男性2~4倍,尤其多次妊娠的妇女。
约20%的脾动脉瘤患者为妊娠期妇女,这足以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
但确切病因尚不清楚,是否因妊娠期内分泌改变及血流动力学变化而引发动脉病变,还不能完全肯定。
6.心脏瓣膜病和脾动脉栓塞约23%的脾动脉瘤患者行病理检查时,发现脾动脉内有栓子形成,而这些患者绝大多数有心脏瓣膜病变。
7.脾动脉炎全身性大动脉炎或单纯脾动脉炎引起动脉壁玻璃样变性,甚至纤维素性坏死,管壁脆弱,易发生局部性动脉壁扩张,渐可发展成脾动脉瘤。
8.梅毒是全身性梅毒感染病变的组成部分。
脾动脉瘤讲课PPT课件

目录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脾动脉瘤的概述 脾动脉瘤的诊断 脾动脉瘤的治疗 脾动脉瘤的预防与护理 脾动脉瘤的案例分享
脾动脉瘤的定义
脾动脉瘤是一种发生在脾脏动 脉血管上的良性肿瘤。
它通常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 感染、外伤等原因引起的。
脾动脉瘤的症状通常比较轻微, 常见的症状包括左上腹疼痛、 恶心、呕吐等。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脾动脉瘤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主要用于控制症状和减少并发症。
药物治疗包括抗炎药、止痛药、抗凝药等, 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药物治疗的效果因人而异,对于一些症状 较轻的患者可能会有一定帮助,但对于症 状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其他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如过敏反 应、消化道反应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 使用。
保护患者隐私
案例分享注意事项
准确描述病情和治疗过程
遵循医学伦理规范
避免误导听众
感谢您的观看
与脾脏其他肿瘤相鉴别
鉴别诊断
与脾脏梗死相鉴别
与脾脏肿大相鉴别
与脾脏血管病变相鉴别
诊断注意事项
重视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全 面了解患者情况。
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如超 声 、 C TA 等 , 以 明 确 诊 断 。
注意与脾脏其他肿瘤的鉴别诊 断,避免误诊。
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 并处理并发症。
手术治疗:切除脾 动脉瘤或进行血管 重建
放射治疗:使用高 能射线对瘤体进行 照射,使其逐渐缩 小
治疗注意事项
脾动脉瘤治疗前 的注意事项
脾动脉瘤治疗后 的注意事项
脾动脉瘤治疗过 程中的注意事项
脾动脉瘤治疗后 康复的注意事项
预防措施
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脾动 脉瘤
动脉瘤【知识科普】

动脉瘤(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一概述动脉瘤是由于动脉壁的病变或损伤,形成动脉壁局限性或弥漫性扩张或膨出的表现,以膨胀性、搏动性肿块为主要表现,可以发生在动脉系统的任何部位,而以肢体主干动脉、主动脉和颈动脉较为常见。
二病因1.动脉粥样硬化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老年人,常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等。
2.损伤常由锐性或钝性损伤所致。
3.感染结核、细菌性心内膜炎或脓毒血症时,病菌可侵袭动脉管壁,导致动脉壁薄弱形成感染性动脉瘤。
4.免疫疾病非感性动脉瘤多由免疫疾病引起,如多发性大动脉炎、白塞综合征等。
5.先天性动脉壁结构异常如Marfan综合征和Ehlers-Danlos综合征。
三临床表现根据动脉瘤出现部位不同,可分为周围动脉瘤、腹主动脉瘤、胸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内脏动脉瘤等,主要表现为体表搏动性肿块、动脉瘤压迫周围神经或破裂时出现剧烈疼痛、瘤腔内血栓或斑块脱落致远端动脉栓塞产生肢体、器官缺血或坏死等。
四检查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明确有无动脉瘤、瘤的部位和大小,可以作为筛选和随访的主要方法。
2.CTA可以确诊动脉瘤,能明确瘤体的大小、部位、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动脉壁的钙化、瘤内血栓以及动脉瘤破裂后形成的血肿,为进一步手术提供较为精确的信息。
3.MRA诊断动脉瘤的作用与CTA大致相同,对于肾功能损害的病人可以酌情选择MRA。
4.若以上三种检查还不能诊断或不能明确动脉瘤与其他重要动脉关系时,应做DSA检查。
五诊断依据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六治疗不同部位的动脉瘤治疗上有所差异。
主要治疗为手术治疗和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及动脉瘤栓塞。
手术原则为动脉瘤切除、动脉重建。
重建方法包括动脉破口修补、动脉补片抑制和动脉端端吻合术等。
腔内修复术采用覆膜型人工血管内支架进行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创伤小,疗效肯定,但必须严格掌握好适应证。
对于一些内脏动脉瘤可使用弹簧圈栓塞的方法使瘤体内形成血栓,避免瘤体进一步扩大破裂出血。
寄语:“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脾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附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脾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附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胡鹏;余佳;王鹏;李晨;王卫星【摘要】目的了解脾动脉瘤(splenic artery aneurysms,SAA)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探讨SAA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收治的1例因上腹部腹痛不适1周而入院的脾动脉瘤病人,行腹部CT平扫+增强提示脾动脉破裂并周围包裹,后行介入治疗,并结合其临床资料进行文献复习.结果随访病人1个月内未出现动脉瘤复发及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现已恢复正常生活.结论脾动脉瘤是一种起病隐匿且发病率较低的血管疾病,多数无特异性表现,CT平扫+增强对诊断脾动脉瘤具有重要意义,而CT血管造影能可靠、无创、立体地显示脾动脉瘤以及与载瘤动脉等的相互关系,能显著提高脾动脉瘤的诊断.目前手术(包括介入手术)是治疗脾动脉瘤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有症状的脾动脉瘤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plenic artery aneurysms (SAA),imaging finding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and to discuss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AA.Methods One case of SAA complained of pain in upper abdomen for about one week admitted in April,2015 wa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CT scan+enhanced prompted the splenic artery rupture and surrounding wrapping.The patient was given interventional therapy,and the literature review in com-bination with clinical data was done.Results This patient did not show any complication suc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or recurrence of the SAA,and the patient has been in normal life.Conclusions The splenic aneurysm is a hidden and lower incidence of vascular disease.It has no specific perform-ance.The CT scan+enhancement have an important meaning for the diagnosis ofSAA.CT angiogra-phy can be a reliable,noninvasive,three-dimensional way for revealing the correlation of splenic aneu-rysm and its parent artery,and i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diagnosis of SAA.The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SAA is surgical operation (including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The symptomatic SAA should be treated timely.【期刊名称】《腹部外科》【年(卷),期】2016(029)002【总页数】4页(P105-108)【关键词】脾动脉瘤;诊断;治疗【作者】胡鹏;余佳;王鹏;李晨;王卫星【作者单位】430060 武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肝胆腔镜外科;430060 武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肝胆腔镜外科;430060 武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肝胆腔镜外科;430060 武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肝胆腔镜外科;430060 武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肝胆腔镜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6脾动脉瘤(splenic artery aneurysms,SAA)在临床上比较罕见,但具有因破裂引起腹腔大出血的潜在危险[1]。
“肾及脾动脉瘤”的诊断要点与特别提醒~~~

“肾及脾动脉瘤”的诊断要点与特别提醒~~~
肾及脾动脉瘤(aneurysms of renal and spenic arteries)
内脏动脉瘤以肾及脾动脉最常见:①脾动脉瘤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外伤或手术、胰腺炎及肿瘤等,为真性或假性动脉瘤。
②肾动脉瘤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发育不良、动脉炎、神经纤维瘤病、红斑狼疮、感染、创伤等。
常无症状或压迫引起腰痛、血尿及高血压,可为双侧性及多发性。
【诊断要点】
1.脾动脉瘤脾动脉囊袋状膨大(图1A),假性动脉瘤轮廓不规则,口部较大,瘤壁较厚而不规则。
2.贤动脉瘤肾动脉局部膨大,强化显著(图1B);合并血栓时,平扫可能为高密度不强化,瘤壁及血栓也可出现钙化。
【特别提醒】
本病CT诊断不难,但需注意有无基础疾病及动脉瘤破裂征象。
图1腹腔内脏动脉瘤
A.女,34岁。
脾动脉两处局限性膨大(2个白色箭);
B.女,65岁。
右肾动脉分叉处圆形致密影,边界光整(白色箭)。
脾动脉瘤治疗与护理

并发症观察
( 4) 胰腺炎:生命体征、意识 腹部情况 胃肠减压是引流液情况
( 5) 感染: 伤口情况 体温变化 腹部情况 血常规
脾动脉瘤一旦破裂将严重危及患者的 生命,因此,正确诊疗和护理均十分 重要。
谢谢
脾动脉瘤治疗与护理
重庆市人民医院普外科
陈国伟
主要内容
• 疾病介绍 • 治疗方式 • 护理 • 并发症观察
疾病介绍
脾动脉瘤是脾动脉扩张形成的动脉瘤。 分型:瘤体位于脾动脉主干、距离脾脏>5cm为远离脾门型;
瘤体位于脾门处为近脾门型; 介于两者之间者为中间型。 病因:动脉壁结构异常 内分腔、载瘤动脉栓塞方式; ( 2) 覆膜支架植入、腔内隔绝方式; ( 3) 二者联合。
护理
术前护理
( 1)心理护理:疾病的宣教 ( 2) 饮食护理:清淡易消化 ( 3) 疼痛护理:无明显症状 动脉瘤先兆破裂(明显左上腹或左季肋区疼痛、恶心、 呕吐) (4)术前常规准备
治疗方式
临床诊断:B超(早期筛查) DSA(金标准) CTA(临床医生青睐)
备注:CTA: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技术(简称CT血管造影)
DS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治疗方式
手术治疗
( 1) 单纯脾动脉瘤切除术 ( 2) 脾动脉瘤联合脾脏切除 ( 3) 脾动脉瘤切除 + 脾动脉断端吻合术和脾动脉切除 + 自体血管脾动脉重建术
术后护理
( 1) 一般护理:心电监测、吸氧、基础护理 ( 2)体位及活动:平卧位——半卧位
踝泵运动 ( 3)饮食护理:留置胃管,禁食禁水
排气后指导患者饮少量温水 流质——半流质——普食
治疗方式
术后护理
手术讲解模板:脾动脉瘤切除术

手术资料:脾动脉瘤切除术
适应证:
4.肿瘤 原发性肿瘤比较少见,但不论良 性的(如血管瘤)或恶性的(如淋巴肉瘤) 均应行脾切除术。转移性肿瘤较多见,大 多数已广泛转移不适宜手术。
手术资料:脾动脉瘤切除术
适应证:
5.囊肿 上皮性、内皮性和真性囊肿,非 寄生虫性假性囊肿,寄生虫性囊肿(如脾 包囊虫病),均易继发感染、出血、破裂, 应予切除。
手术资料:脾动脉瘤切除术
注意事项:
出血后再处理扎断处。同时,在分离脾动 脉时,要保持手术野清晰,避免在血迹模 糊中用止血钳盲目分离或钳夹,以免刺破 其下方的脾静脉,引起更大的出血。一旦 分破脾静脉,应立即用纱布垫压迫,多可 止血。
手术资料:脾动脉瘤切除术
注意事项: 1.避免大出血 引起大出血的原因很多, 常见的有:
手术资料:脾动脉瘤切除术
注意事项:
⑴撕裂脾附近的韧带出血:多因分离脾各 附着韧带尚未充分时,就急于将脾托出进 行脾蒂处理。这种出血多为持续性,常会 招致失血性休克。防止办法是尽量分离、 切断、结扎各附着韧带后再将脾托出。
手术资料:脾动脉瘤切除术
适应证:
6.胃体部癌、胃底贲门癌、胰体部、尾部 癌、结肠脾曲部癌行根治切除术时,无论 有无脾的转移,为清除脾动脉周围或脾门 部淋巴结,均应行脾切除术。特别是肿瘤 与脾有粘连时,更应一并切除脾脏。
手术资料:脾动脉瘤切除术
适应证:
7.肝内型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者, 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如脾动脉瘤、脾动、 静脉瘘及脾静脉血栓等引起充血性脾肿大 者,均应行脾切除术。
手术资料:脾动脉瘤切除术
术前准备:
张的病人,应选择软质胃管,下管前应服 少量液体石蜡,要特别留意,以防大出血。 术前还应适量备血,作好输血准备。亦应 给予足量的抗生素。
脾动脉瘤有哪些症状?

脾动脉瘤有哪些症状?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脾动脉瘤症状,尤其是脾动脉瘤的早期症状,脾动脉瘤有什么表现?得了脾动脉瘤会怎样?以及脾动脉瘤有哪些并发病症,脾动脉瘤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
*脾动脉瘤常见症状:
腹痛、恶心、脾大
*一、症状
脾动脉瘤的症状可为上腹部疼痛、阵发性绞痛、恶心、呕吐、脾大、甚至肠梗阻;约10%的病例可触及肿块,6%有搏动感和猫喘音。
然而有多数病例可能不具有明显症状,直到动脉瘤破裂到胃、肠或腹腔以后才通过手术探查得到诊断,未破裂前就有正确诊断的病例不到10%。
破裂后的症状则有上腹部剧痛、左肩部放射痛(Kehr征)和左肋缘下的腹壁触痛,同时还伴有恶心、呕吐和其他的出血表现。
脾动脉瘤还可与门静脉系统形成内瘘,引起腹水、肝脾肿大等门静脉高压症表现。
*二、诊断
一般临床检查不易发现脾动脉瘤,目前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确定。
*以上是对于脾动脉瘤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脾动脉瘤并发症,脾动脉瘤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
*脾动脉瘤常见并发症:
肠梗阻
*一、并发病症
脾动脉瘤最危险的并发症是急性瘤体破裂引起大出血。
一组报告,妊娠期发生脾动脉瘤破裂,胎儿死亡率大于95%,母亲死亡率大于70%。
其他情况(非妊娠者)发生脾动脉瘤破裂病死率大于25%。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脾动脉瘤症状,脾动脉瘤并发症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疾病相关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脾动脉瘤”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脾动脉瘤的科普知识

何时会出现症状?
何时会出现症状? 无症状期
许多脾动脉瘤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常在影 像学检查中偶然发现。
这使得早期诊断变得困难。
何时会出现症状? 症状表现
当动脉瘤增大或破裂时,可能出现腹痛、恶心、 呕吐等症状。
严重时可能引起内出血,危及生命。
何时会出现症状? 紧急情况
如出现剧烈疼痛、低血压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这些可能是动脉瘤破裂的警示信号。
如何诊断脾动脉瘤?
如何诊断脾动脉瘤? 影像学检查
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是常用的诊断方 法。
这些技术可以清晰显示脾动脉的状态。
如何诊断脾动脉瘤? 血管造影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血管造影以评 估血流情况。
这是通过注射造影剂并拍摄X光完成的。
如何诊断脾动脉瘤? 实验室检查
什么是脾动脉瘤?壁的一部分扩张,而假性动脉 瘤则是由于外部损伤造成的血肿。
什么是脾动脉瘤? 发病机制
动脉硬化、外伤和感染等因素可能导致脾动脉瘤 的形成。
这些因素会削弱动脉壁,引发动脉瘤的发生。
谁会得脾动脉瘤?
谁会得脾动脉瘤? 高风险人群
老年人、吸烟者以及有动脉硬化病史的人群 更易发生脾动脉瘤。
这些人群的动脉壁较脆弱,易受损。
谁会得脾动脉瘤? 性别差异
研究表明,男性发生脾动脉瘤的几率高于女 性。
这可能与生活方式和生理差异有关。
谁会得脾动脉瘤? 潜在疾病
患有某些系统性疾病(如结缔组织病)的患 者也面临更高的风险。
这些疾病可能影响血管的健康状态。
脾动脉瘤的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脾动脉瘤? 2. 谁会得脾动脉瘤? 3. 何时会出现症状? 4. 如何诊断脾动脉瘤? 5. 如何治疗脾动脉瘤?
脾动脉瘤手术关注要点心外组

术前关注重点
1.病例资料是否齐全 2.病人合血申请 3.器械物品准备齐全 4.病理申请单
病人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工作
术前用物准备 •巡回护士用物准备
1.仪器设备:电刀(长柄头)、吸引
器、双极、超声刀、血液回收机;
2.液体:建立在左下肢;
3.体位:平卧位(备棉垫,注意骶尾 部及双脚后跟)
4药物:肝素5支
• 8 松开瘤体检查出血情况:近远端发现 瘤体内仍有少量返血,请肝胆外科赵宇副 主任医师台上会诊,考虑瘤体位于胰腺后 方,将瘤体完全游离非常困滩,且存在胰 腺损伤风险,缝扎瘤体近远端旷置瘤体可 能存在分支动脉返血导致瘤体持续增长 甚至破裂风险,
•9 瘤体旷置:遂通过瘤体远端向瘤腔 内放置波科公司可控弹黄圈1枚,切取 部分瘤壁组织送病理检查,应用6/0血 管缝线缝合瘤体近远端血管旷置瘤体,
• 远离脾门型:瘤体位于脾动脉主干、距离脾脏>5cm;
• 近脾门型:瘤体位于脾门处;
• 中间型:介于两者之间者。Fra bibliotek 脾动脉瘤基本特征
• 病因:一般认为与动脉壁结构异常和内分泌水平改变有关。
• 主要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多次妊娠、 门静脉高压、急慢性胰腺炎等;其他少见病因包括医源性损伤、外伤、 感染等。
5 将胰腺推向前方,瘤体远端动脉部分位于胰腺上方,局部稍膨大,应用双 极电凝仔细向远端游离,注意保护胰腺组织,游离控制脾动脉远端并用硅 胶带悬吊,
手术步骤
• 6 游离大隐静脉一段:
取右大腿内侧斜行切口,断端双重结扎后,将大隐静脉倒置并 用肝素生理盐水冲洗,结扎細小属支,
•7 阻断脾动脉瘤体近远端:应用0/7滑线将大隐静脉 倒置端端吻合于脾动脉近远端,完成吻合口后松开阻 断发现桥血管搏动良好,吻合口无漏血
脾动脉瘤ct诊断标准

脾动脉瘤ct诊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脾动脉瘤是指脾脏内的动脉发生局部扩张形成的血管病变。
这种疾病在临床上并不常见,但一旦发生,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影响。
及早发现和诊断脾动脉瘤非常重要。
CT检查是目前诊断脾动脉瘤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分析CT影像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病情。
在进行脾动脉瘤CT诊断时,医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标准:1. 影像表现:脾动脉瘤在CT影像上通常呈现为脾脏内的局部扩张病变,形状呈椭圆形或圆形。
扫描时要观察血管壁是否完整,有无出血或漏出血等异常情况。
2. 动态观察:在进行CT检查时,医生需要观察血管病变的动态变化,了解其大小、形态、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通过动态观察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病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3. 血流动力学参数:除了观察脾动脉瘤的形态外,CT检查还可以测量血管的血流速度、血流量等动力学参数,帮助评估病变对脾脏血液循环的影响。
4. 非对称性脾脏扩张:脾动脉瘤常常导致脾脏非对称性扩张,即脾脏的一侧明显比另一侧大。
医生在CT影像上应注意观察脾脏的大小和形态是否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
5. 伴随病变:有些脾动脉瘤还会伴有其他血管病变或脾脏疾病,如动脉瘤、动脉粥样硬化等。
医生在进行CT检查时需要注意观察是否有其他伴随病变,及早发现并进行综合治疗。
脾动脉瘤CT诊断标准主要包括影像表现、动态观察、血流动力学参数、非对称性脾脏扩张以及伴随病变等方面。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标准,可以更准确地诊断脾动脉瘤,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降低患者的风险,并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预后。
希望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能够进一步完善脾动脉瘤CT诊断标准,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第二篇示例:脾动脉瘤是一种相对罕见但严重的血管疾病,常常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包括内出血和脾梗死。
CT扫描在脾动脉瘤的诊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准确、快速地识别脾动脉瘤的大小、形态、位置等特征,为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必要的信息。
脾动脉瘤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脾动脉瘤的病因治疗与预防脾动脉瘤是由脾动脉扩张形成的动脉瘤。
根据肿瘤部位可分为三种类型:肿瘤位于脾动脉主干,距脾>5cm为远离脾门型;位于脾门的肿瘤为近脾门型;介于两者之间的是中间型。
绝大多数是单发,隐藏,不易诊断,是内脏动脉中最常见的动脉瘤,占腹腔内脏动脉瘤的50%%以上。
虽然本质上不是肿瘤,但临床上还是提倡将其归类为良性脾肿瘤。
脾动脉瘤发病率低,不易诊断,所以大部分都没有引起注意,只有在手术或病理解剖时才发现。
脾动脉瘤虽然少见,但实际发病率高于目前所知。
1.先天性动脉组织缺损Casgrove1947年,根据病理检查,脾动脉中层组织和弹性纤维层的萎缩和缺损是脾动脉瘤形成的重要原因。
此外,脾动脉瘤可与人体其他部位的动脉瘤同时存在,如常见的主动脉瘤和颅内动脉瘤。
然而,这种多发性动脉瘤仅占脾动脉瘤总病例的10%%左右。
因此,先天性动脉结构缺损并不能完全解释疾病的病因。
2.门静脉高压一组229例脾动脉瘤数据中,20%伴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Owens在159例门脉高压患者中,也有相同比例的门脉高压患者。
在我国220例门静脉高压症中,73例手术治疗,其中2例发现脾动脉瘤。
说明门静脉高压与脾动脉瘤的发生有关。
3.动脉硬化Owens在159例脾动脉瘤中,96例(60例)%)脾动脉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动脉内膜透明变性或钙化,脾动脉曲折扭曲,多为老年患者。
4.外伤特别是上腹部穿透性损伤或枪弹性损伤,如脾动脉损伤,可引起本病。
5.妊娠妊娠与脾动脉瘤的发生有重要关系。
据统计,女性多发生脾动脉瘤,发病率可高于男性2~4倍,尤其是多次怀孕的女性。
大约20岁%脾动脉瘤患者为孕妇,足以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但确切原因尚不清楚,是否由妊娠期内分泌变化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引起的动脉病变尚不完全确定。
6.心脏瓣膜疾病和脾动脉栓塞约23%.脾动脉瘤患者在进行病理检查时,发现脾动脉内有栓形成,其中绝大多数患者有心脏瓣膜病变。
7.脾动脉炎全身性大动脉炎或单纯脾动脉炎引起动脉壁玻璃样变性,甚至纤维素性坏死,管壁脆弱,易发生局部性动脉壁扩张,渐可发展成脾动脉瘤。
第二节内脏动脉瘤

第二节内脏动脉瘤内脏动脉瘤是指腹主动脉所属内脏动脉及其分支所产生的动脉瘤,以脾动脉瘤最常见(占60%),其次为肝动脉瘤(占20%)、肠系膜上动脉瘤(占4%)、腹腔干动脉瘤、肾动脉瘤以及网膜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瘤。
其主要威胁为瘤体突然破裂,大出血休克而死亡。
一、脾动脉瘤脾动脉瘤在腹腔动脉瘤中仅次于肾下腹主动脉瘤和骼动脉瘤,居内脏动脉瘤之首。
脾动脉瘤多见于脾动脉远1/3及近脾门处,以单发多见。
呈囊状或球状扩张。
病因脾动脉瘤的病因与下列因素或疾病相关:①妊娠:以妊娠妇女居多,并以多产妇为常见。
容易破裂,破裂率高达20%-50%。
与妊娠期激素水平的变化、脾动脉壁弹力板和弹力纤维形成异常、全身血容量增加等有关。
②门静脉高压:门静脉高压病人可因脾肿大,脾动脉血流增加而发生。
③胰腺炎:急慢性胰腺炎的胰液自身消化或局部压迫,可诱发假性脾动脉瘤的形成。
④损伤:胰腺癌、胃癌、腹膜后肿瘤及淋巴结清除等腹部外科大手术,可直接损伤或损伤胰腺而继发形成脾动脉瘤。
另外血管的介人治疗可直接损伤血管壁导致动脉瘤的发生。
临床表现脾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各异,未破裂时症状不典型,部分病人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腹痛等,瘤体较大时常有左肩部或左背部疼痛,压迫神经丛或刺激胃后壁造成间歇性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动脉瘤破裂时表现为突发性急性腹痛,可放射至背部或肩部和急性失血性休克的表现。
破人胆管或胃肠道可引起胆道或消化道出血,破人胰管可引起胰腺炎等症状。
诊断①腹部X线检查:约50%—70%的脾动脉瘤严重钙化,故脾动脉瘤区可见明显的钙化。
②CT检查:可准确地区分脾动脉以及膨大的瘤体(图48-2)。
三维成像则能显出不同侧面的立体结构。
③MRI:利用其血管流空效应可协助诊断脾动脉瘤,并判断门静脉以及内脏静脉内血流情况。
④腹部B超检查:阳性率不如CT和MRI,但可作为一种初步检测指标。
⑤选择性血管造影:诊断价值最大,可具体了解瘤体的大小、形态、部位以及与周围的关系,并为介人治疗提供参考数据。
脾动脉瘤自发性破裂1例

脾动脉瘤自发性破裂1例标签:脾动脉瘤;自发性破裂脾动脉瘤是内脏动脉中常见的动脉瘤,其最危险的并发症是破裂。
现将湖北省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脾动脉瘤自发性破裂,总结报道如下:1病例患者,男性,16岁。
因“腹痛1 d晕厥1次”入院。
既往有乙肝病史。
查体:T 36.8 ℃,P 110/min,R 18/min,BP 80/50 mmHg,面色苍白,贫血貌,心肺未及异常,腹膨隆,移动性浊音(+),全腹有轻压痛和反跳痛,左季肋部有叩击痛,肝脾肋缘下未扪及。
Blood-Rt: WBC 13.6×109,RBC 2.89×1012,HGB 79 g/L。
腹部B超提示,腹腔大量积液,肝脾包膜完整。
腹腔穿刺抽出5 ml不凝固血液。
立即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有约2 000 ml积血,脾门胰尾与胃底间有4 cm×3 cm肿块,为网膜包裹,并与胃底紧密粘连,有活动性出血,可扪及搏动。
切开胃结肠韧带,用手控制肿块近心端后不再出血。
遂行肿块连同脾+胰尾+胃底楔形切除,脾窝放置引流管。
术后胰瘘予外引流半年后,拔管痊愈。
病检报告为脾血管瘤。
2讨论脾动脉瘤是内脏动脉中最常见的动脉瘤,多发生于妇女,尤其是多次妊娠者[1]。
脾动脉瘤的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全身性动脉纤维结构不良,动脉壁中层平滑肌细胞缺失,弹力纤维断裂。
②门静脉高压症,脾动脉血流增多使动脉扩张,且因肝硬化而使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
③多次妊娠,可能与脾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升高的雌激素作用于动脉壁有关。
④创伤导致动脉壁损伤。
⑤其他因素,如结缔组织疾病。
79%的脾动脉瘤好发于脾动脉远端1/3处,常在动脉分叉处呈囊状。
一般直径<2 cm。
大多数为单发,少数为多发。
脾动脉瘤未破裂者以腹痛最为多见。
常为慢性非特异性,左季肋部居多,或呈不适感。
瘤体稍大时有压迫症状,引起间歇性恶心、呕吐、嗳气等。
查体左季肋部有或无肿块,上腹部或左上腹可闻及血管杂音。
脾动脉瘤 病情说明指导书

脾动脉瘤病情说明指导书一、脾动脉瘤概述脾动脉瘤(splenic artery aneurysm)是最常见的内脏动脉瘤,多发生于女性,尤其是多次妊娠者。
具体病因尚不明确,多认为与先天性、动脉硬化及外伤等有关。
脾动脉瘤患者多无症状,大多数患者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
当动脉瘤破裂或急性扩张时会出现明显疼痛。
动脉瘤一旦发生破裂,会造成腹腔内大出血,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英文名称:splenic artery aneurysm。
其它名称:无。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与遗传无关。
发病部位:腹部。
常见症状:一般无自觉症状,发生破裂时可有腹部剧痛。
主要病因:病因尚不明确。
检查项目:体格检查、腹部x线平片、腹部B超、腹部CT血管造影、脾动脉造影。
重要提醒:出现左上腹或左肩胛区疼痛应及时就医,避免发生脾动脉瘤破裂。
临床分类:暂无资料。
二、脾动脉瘤的发病特点三、脾动脉瘤的病因病因总述:脾动脉瘤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其病因主要包括先天性、动脉硬化及外伤等。
局部血流动力学、机体内激素变化等都可能与脾动脉瘤的形成有关。
另外,慢性胰腺炎伴胰腺假性动脉瘤、感染、损伤等均可能导致脾动脉瘤。
基本病因:1、局部血流动力学因素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包括血容量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和门静脉淤血,被认为与脾动脉血流增加有关,从而促进了动脉瘤形成。
2、激素因素妊娠期间内分泌变化可能与弹力蛋白的形成受损以及内弹力层变形有一定关联;除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印象外,一种被称为驰缓素的晚孕激素也可能改变动脉壁的弹性。
3、炎症因素脾动脉瘤也可由炎症、感染等原因引起。
最常见的炎症为急、慢性胰腺炎。
胰酶中的弹力蛋白酶可破坏脾动脉的弹力纤维层,使动脉壁变得薄弱因而形成动脉瘤。
危险因素:1、性别女性更容易发生脾动脉瘤,尤其是有多次妊娠史的女性。
上海长海医院放射科-王振堂:脾动脉瘤

病例4 女性,42岁,因左上腹
胀痛就诊,CT发现脾动脉瘤
外院血管造影资料
讨论
脾动脉瘤的确切发病原因不详, 大多学者认为与脾动脉纤维发育异 常,门脉高压症,脾动脉局部炎症, 经产妇体内激素和血液动力学变化 有关。国内报道25例,脾动脉瘤并 发门脉高压14例,说明门脉高压为 我国脾动脉瘤的主要发病因素。
例 4 的脾动脉扭曲, 弯道多,如何将导管插至 脾动脉远端栓塞,是成功 的关键。
预防脾栓塞:
脾栓塞发生的原因是脾门 以远的血管堵塞,而不能或不 易产生侧枝循环。
封堵疗法的机理
将瘤体出口栓塞,防止血液 反流。
栓塞动脉瘤入口,达到完全 封堵瘤腔的目的。
动脉瘤不再受到血流冲击, 瘤内血液形成血栓并机化而被吸 收,从而避免动脉瘤破裂。
CT复查
10天后CT复查,见胰腺体 尾部与脾脏之间可见椭圆形 低密度块影,其右后缘可见 盘曲的金属环影,增强后肿 块无强化。
病例3
男性,55岁,因“间隙 性左上腹胀痛5年余加重一 月”于门诊拟“胰体占位” 收入院。曾有胰腺炎史。
CTA 2002 2 28
胰尾部可见一4X6cm囊性病灶,包膜较 厚,内部密度不均匀,增强后动脉期示囊 性病灶内可见高密度造影剂显影,与脾动 脉有交通,脾静脉主干未见显影。胰头部 可见大量钙化,胰管扩张。 诊断 胰腺炎后,脾动脉假性动脉m处可 见一动脉 瘤,直径 约4X6cm
经动脉瘤
体导管超选 入脾动脉远 端,用弹簧 钢圈,栓塞 脾动脉远端 并再次造影 证实栓塞完 全。
管头退至胃左动脉开口远端与肝固有动脉开口近端,用弹 簧钢圈栓塞,造影示脾动脉完全闭塞,而胃左动脉通畅。
肝固有动脉经胰十二指肠动脉逆行显影, 肝内血管分支显示清晰。
脾动脉瘤鉴别诊断 脾动脉瘤的治疗

脾动脉瘤鉴别诊断脾动脉瘤的治疗脾动脉瘤是最常见的一种内脏动脉瘤类型。
真性动脉瘤累及三层动脉壁,即内膜、中膜和外膜。
肝硬化和门脉高压与真性动脉瘤形成有关。
一、脾动脉瘤要重视脾动脉瘤破裂前多无明显症状,偶有左上腹不适感。
一旦出现明显左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往往预示动脉瘤先兆破裂。
破裂后有上腹部剧痛、低血压、休克等表现。
部分脾动脉瘤以破裂出血为首发症状,很快出现休克、甚至死亡。
脾动脉假性动脉瘤较少见,其病理生理过程与真性动脉瘤不同。
它通常出现于创伤、胰腺炎或术后。
由于血管壁的完整性的破坏,假性脾动脉瘤更容易破裂。
因此,不管假性动脉瘤的大小如何,都需要治疗。
二、脾动脉瘤的危险因素真性动脉瘤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门静脉高压伴或不伴有肝硬化、肝移植、妊娠晚期和多胎妊娠。
脾脏动脉瘤通常在50~60岁确诊。
由于激素的影响,女性的发病率可能是男性的4倍。
肝硬化也与巨大的脾脏动脉瘤(≥5厘米)相关。
尽管非常罕见,但是巨大脾动脉瘤在男性中更为常见(男女比例为1.78:1),而且其破裂的风险更高。
肝移植后脾动脉瘤破裂的发生率增加3%~4%。
真性动脉瘤的罕见原因包括纤维发育异常,胶原血管疾病、血管炎和细菌性动脉瘤。
三、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10%~20%的肝硬化和腹水住院患者会发生自发性腹膜炎。
患者可能表现为腹水、腹痛、压痛、发热、脑病或肝肾功能恶化。
诊断性腹腔穿刺在鉴别腹水原因时比其他检查更有价值。
医生应该计算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并进行细胞计数检查和腹水培养。
如果腹水的中性粒细胞计数≥0.25×10^9/L,即使腹水培养结果为阴性,也可以确诊自发性腹膜炎。
同时也应该进行血培养检查,因为50%的患者会合并菌血症。
四、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一半的肝硬化患者存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静脉曲张的原因主要为门静脉高压。
患者需要进行胃镜检查,快速液体复苏、诊断和控制出血是最重要的。
食道、胃、十二指肠内镜检测可以用于诊断和治疗。
脾动脉瘤怎样治疗?

脾动脉瘤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脾动脉瘤的治疗方法,治疗脾动脉瘤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脾动脉瘤应该吃什么药。
*脾动脉瘤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脾动脉瘤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是在动脉瘤未破裂前行手术切除,因此有症状、体征,患有该病的孕妇或即将妊娠的妇女,瘤体已破裂等是手术治疗的绝对指征。
如瘤体直径≥3cm,由于发生破裂的风险很大,即使没有症状,也应积极手术治疗。
对部分直径3cm的无症状脾动脉瘤且脾脏不大者可严密随访观察,如有增大趋势,应果断予以切除,对开腹手术中偶然发现的脾动脉瘤,如病情允许,也应争取一并切除。
因毗邻脏器病变侵袭、外伤、感染等引起的脾动脉瘤一旦发现,也应尽早予以手术切除。
脾动脉瘤的术式取决于动脉瘤的发生部位,如瘤体远离脾门,在脾动脉的起始部,可行单纯瘤体近、远段动脉结扎术或动脉瘤切除、脾动脉重建术,保留脾脏。
如瘤体靠近脾门,则行脾动脉瘤与脾脏切除术。
如动脉瘤位于脾动脉中远段与胰腺及脾静脉关系密切,可单纯绕扎瘤体近、远段动脉,阻断其血供,瘤体不必强行切除。
如瘤体与胰体尾紧密粘连,近、远段动脉结扎亦存在困难,强行分离容易引起大出血,可考虑行动脉瘤连同胰体尾及脾脏的联合切除。
如脾动脉瘤与门静脉间有内瘘,应在阻断瘤体血供后予以切开,修复瘘口后,再切除瘤体。
门静脉高压症并有脾动脉瘤,除了处理动脉瘤外,还需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并发症,如行门奇静脉断流术,脾肾静脉分流术等。
*2、预后腹腔动脉置管脾动脉瘤体栓塞术是一种可供选择的非手术治疗方法,目前经验尚不多,其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脾动脉瘤怎么治疗,脾动脉瘤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脾动脉瘤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脾动脉瘤”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脾动脉瘤科普讲座PPT课件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脾动脉瘤? 2. 谁会受到影响? 3. 何时应就医? 4. 如何进行治疗? 5. 何以预防?什么是脾动脉瘤?来自什么是脾动脉瘤? 定义
脾动脉瘤是脾动脉局部扩张或膨胀的病变。
一般情况下,脾动脉瘤可能是由于血管壁的弱点 或损伤引起的。
什么是脾动脉瘤? 类型
脾动脉瘤可分为真性瘤和假性瘤。
谁会受到影响? 性别差异
男性患者的发病率通常高于女性。
这可能与生活方式及激素水平有关。
谁会受到影响?
合并症
某些疾病如肝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等会增加 脾动脉瘤的风险。
控制这些基础疾病可降低脾动脉瘤的发生率 。
何时应就医?
何时应就医?
症状表现
脾动脉瘤可能导致腹痛、腹胀或突发性内出血等 症状。
若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
如何进行治疗? 手术风险
手术可能带来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
在决定手术前,需充分评估风险与收益。
如何进行治疗? 术后管理
术后需要定期复查,以监测恢复情况及可能 的并发症。
良好的术后管理可降低复发率。
何以预防?
何以预防?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饮食、适度运动和戒烟可降低脾动脉 瘤风险。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真性瘤是血管壁的扩张,而假性瘤则是由于血液 漏出形成的血肿。
什么是脾动脉瘤? 发病机制
脾动脉瘤的形成可能与动脉硬化、外伤、感染或 遗传因素有关。
了解发病机制有助于早期识别风险因素。
谁会受到影响?
谁会受到影响?
高风险人群
高龄人群、吸烟者及有家族史的人群更易发 生脾动脉瘤。
这些人群需要定期体检,以便早期发现潜在 病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脾动脉瘤(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一概述脾动脉瘤是脾动脉扩张形成的动脉瘤。
根据瘤体部位可分为3型:瘤体位于脾动脉主干、距离脾脏>5cm为远离脾门型;瘤体位于脾门处为近脾门型;介于两者之间者为中间型。
绝大多数为单发,且起病隐匿,不易诊断。
二病因一般认为与动脉壁结构异常和内分泌水平改变有关。
主要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多次妊娠、门静脉高压、急慢性胰腺炎等,其他少见病因包括医源性损伤、外伤、感染等。
三临床表现脾动脉瘤破裂前多无明显症状,偶有左上腹不适感。
一旦出现明显左上腹或左季肋区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往往预示动脉瘤先兆破裂。
破裂后有上腹部剧痛及左肩部放射痛(Kehr 征)、左侧肋缘下压痛、低血压、休克等表现。
部分脾动脉瘤以破裂出血为首发症状,很快出现休克、甚至死亡;若破入小网膜囊,可因血块填塞压迫而暂时止血,但可经Winslow孔再次破裂进入腹腔。
极少数情况下瘤体还可与门静脉系统形成动静脉瘘,引起门静脉高压。
四检查1.腹部平片
绝大多数病人是在非针对性的腹部摄片检查中发现,典型征象是左上腹曲线样或环形的钙化影。
2.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声检查可发现典型的动脉瘤表现,在囊性的暗区内存有血流。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进一步明确血管内血流速度和是否存在动脉栓塞。
3.CTA和MRA
CTA能进行影像的三维重建,帮助识别瘤体与毗邻脏器的关系,为手术提供依据。
MRA所获图像与血管造影和螺旋CT影像相似。
4.动脉造影
动脉造影是诊断内脏动脉瘤的“金标准”,它可明确动脉瘤的确切位置、大小及毗邻关系,有助于判别是否并存有其他动脉瘤。
还可用于同期介入治疗。
五诊断一般临床检查不易发现脾动脉瘤,该病的早期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确定。
腹部X线片提示左上腹钙化灶、突发左上腹部疼痛、左肩部放射痛、恶心、呕吐等要考虑到脾动脉瘤的可能;少数病例可触及肿块,有搏动感和猫喘音。
多数病例不具有明显症状,直到动脉瘤破裂
到胃、肠或腹腔以后才得以诊断。
CTA、动脉造影、腹部彩超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六鉴别诊断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需与胰腺炎及消化不良疾病鉴别,一旦出现伴有休克的急腹症则需考虑本病及与其他内脏动脉瘤相鉴别。
CTA和动脉造影有助于鉴别诊断。
七治疗1.手术治疗
脾动脉瘤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是在动脉瘤未破裂前行手术切除,其手术指征为
(1)出现明显症状,怀疑先兆破裂或者已经破裂出血者;
(2)瘤体直径≥2cm者;
(3)瘤体直径<2cm,但有持续增大趋势者;
(4)孕妇或育龄妇女,应在产前或孕前择期手术;
(5)对开腹手术中偶然发现的脾动脉瘤,如病情允许,也应争取切除;⑹因毗邻脏器病变侵袭、外伤、感染等引起的脾动脉瘤,也应尽早予以手术切除。
2.介入治疗
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进步,脾动脉栓塞、脾动脉腔内隔绝术以及裸支架辅助下的弹簧栓塞术治疗脾动脉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腔内介入治疗已经成为脾动脉的首先治疗。
八预防脾动脉瘤一旦破裂,死亡率极高,因此早期诊断极为重要,争取在动脉瘤破裂前及时手术或介入治疗。
寄语:“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身体健康是人最基本的,也是很难达到的目标。
今天,你能开口说话,能用眼睛、耳朵、鼻子去感知身边的一切事物,能正常地用双腿行走,无病无痛……这些看起来是很轻而易举的,但是你是否想过这些却是极度重要且来之不易的,如果某一天你失去了,怎么办?看到街上那些失明失聪、断手少腿的残疾人,你是否在想:幸好我没有像他们那样,你错了,生命充满意外,谁能保证你明天不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呢?那你又是否因此更加懂得珍惜健康呢?那就请不要透支自己的身体健康,赶快行动起来,锻炼身体,让身心健康吧!要清楚意识到自己目前的健康状况是稍纵即逝的,明确健康是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本钱,要懂得珍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