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检测)-第十单元 人文心声 14 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测试题四(8~10单元) 版含解析
阶段质量检测四(8~10单元)(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基础巩固(20分)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待夏潦.已过,六月方栽者潦:雨水大B.无稽.之言,剿袭之说稽:根据C.究.其所以纷纶究:探究D.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豪:豪爽解析:豪:豪迈。
答案:D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A.上.称帝喾,下道齐桓B.光绪十七年六月在伦敦使署,公度自序.C.马牛而襟裾..D.朱陆异同,干戈..门户解析:A项为名词作状语,往上。
其他三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分别是:写序言;穿衣服;动干戈,攻击。
答案:A3.下列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最相近的一项是(3分)()A.不如见诸行事..之深切著明也B.煤炭居十七..C.虽源流..不异,而所遇不同D.未有不切于人事..者解析:“源流”与现代汉语意思相近,是“源头流派”的意思。
A项,行事:古义指“具体的历史事件”,今义指“做事”。
B项,十七:古义指“十分之七”,今义指“十七”这个数字。
D项,人事:古义指“社会现实”,今义指“人员的升迁任免等”。
答案:C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②非是而欲餍阅者之.心③目击之.而身历之④而悟于张道士之.一言⑤而以道士之言,一朝而舍之.⑥其谁信之.哉⑦而《红楼梦》之.解脱,自律的也⑧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交受之A.①②④/③⑤⑥⑧/⑦B.①②④⑦/③⑤/⑥⑧C.①②④/③⑤⑥/⑦⑧D.①②④⑦/③⑤/⑥/⑧解析:①②④助词,的;③⑤⑥⑧代词;⑦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答案:A5.默写名句名篇。
(3分)(1)泪眼问花花不语,__________________。
(2)有我之境,以我观物,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4)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单元 人文心声 单元练测3(人教版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第十单元人文心声单元练测3(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一、基础巩固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一行作吏,未遽.废也遽:立即B.取《离骚》乐府之神理而不袭.其貌蹈袭:沿循C.逮.于周秦诸子之书逮:及,到D.聊书于此,以俟.他曰俟:等待解析:A项,遽:遂,就。
答案:A2.下列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驰驱少暇,几几束之高阁....B.欲弃去古人之糟粕....,而不为古人所束缚C.凡事名、物名切于今者,皆采取..而假借之D.诗有之曰: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解析:C项,“采取”在文中的意思是“择取,选用”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是“使用,接纳”。
答案:C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后以.奔走四方,东西南北②然以.笃好深嗜之故③亦每以.余事及之④以.单行之神,运排偶之体⑤用古文家伸缩离合之法以.人诗⑥其亦足以.自立矣⑦聊书于此,以.俟他日A.①②④/③/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⑦C.①②/③④⑥/⑤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解析:①②是介词,因为;③介词,在;④介词,用;⑤⑥⑦连词,用来。
答案:B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遵宪是我国晚清时期人,《人境庐诗草》是以其书斋名命名的一部诗集。
B.“三史”指的是《史记》《汉书》《后汉书》,“四史”则在其基础上加上《三国志》。
C.东汉文字学家许慎著有《说文解字》一书,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
D.黄遵宪是“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早期倡导者有夏曾佑、谭嗣同、梁启超等。
解析:C项,“最早的解释词义的书”应是《尔雅》,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字典。
答案:C二、文本研探阅读文本选段,完成5~9题。
余年十五六,即学为诗。
后以.奔走四方,东西南北,驰驱少暇,几几束之高阁。
然以.笃好深嗜之故,亦每以余事及之。
虽一行作吏,百数十家。
未遽.废也。
士生古人之后,古人之诗,号专门名家者,无虑..欲弃去古人之糟粕,而不为古人所束缚,诚.戛戛乎其难。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十单元 人齐心声(2课时)
3.价值影响 它集中体现了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是中国古典文艺 美学历史上里程碑式的重要作品,也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力的 著作之一。
2.主要成就 主要著作有《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观堂古金文考释 五种》《古礼器略说》等。
3.地位影响 他学术精进,成果丰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其论殷 周、释甲骨、释钟鼎,处处卓绝,话语精到,皆出自自己心得、 发明和独创,为古代历史、古代地理等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博得海内外学人的推崇和尊敬。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 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他以其精深的学识、笃实的学风、科学的治学方法和朴素 的生活影响了清华学人,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文字学、历史学、 考古学方面的专家学者。
致出.知乎在其格外物,故_有_动_高_词_致._,__到____名_达____词____,__情__趣___
3.致烦致.诸令君口久爽伫,,此何亦以复致尔.之
3.结合《〈人境庐诗草〉自序》,学习黄遵宪的诗歌创作主 张,把握处于文化转型期的传统文化特点,形成开放而健康的 文化态度。
◎走近先贤 国学大师——王国维
1.生平简介 王国维(1877~1927),字伯隅,又字静安,初பைடு நூலகம்礼 堂,后更为观堂,又号永观,浙江海宁人。中国历史 学家、语言文字学家、文学家。
一、字音 澹.澹(dàn) 阑珊.(shān)
憔.悴(qiáo) 胸襟.(jīn)
蓦.然(mò) 矫揉.(róu)
二、一词多义 1.格有 物 无 我格 境 一 劝.界 样 天 而则 创 公 后自 制 重 知成 体 抖 至高 擞 格., 格 文_._动不 字__拘 而词____一 非 ,__名__文 格 __推词.__者 降 __究,__人 __格__才 __调__名____词____名,____词规____,格____标____准____
高二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综合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
综合测评(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每对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收讫./迄.无音信拮据../奇货可居.堤.坝/提.心吊胆B.赝.品/义愤填膺.栅.栏/春意阑珊.纤.毫/阡.陌纵横C.箴.言/缄.默无语蠕.动/耳濡.目染粗犷./旷.日持久D.湍.急/惴.惴不安讳.言/经天纬.地勘.察/堪.称一绝解析:A项,依次读qì/qì,jū/jū,dī/tí;B项,依次读yàn/yīnɡ,zhà/shān,xiān/qiān;C项,依次读zhēn/jiān;rú/rú,ɡuǎnɡ/kuànɡ;D项,依次读tuān/zhuì,huì/wěi,kān/kān。
答案:B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全省经济发展座谈会上,李教授的讲话直击时弊,同时又颇具前瞻性,对于当前经济工作而言,可谓空谷足音....。
B.他对市场发展趋势洞若观火....,在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这与他曾在国企和外企工作、后来又自己创业的经历有关。
C.张先生在这所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三十余年,学问炉火纯青,性格外圆内方....,所以既受尊重,又有很多朋友。
D.这位书法家书写作品,不管十几个字还是几十个字,都倚马可待....,一气呵成,并且字里行间显示出令人振奋的豪情。
解析:该题重点考查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
D项,“倚马可待”,形容文思敏捷,写文章快。
此处用错对象。
A项,“空谷足音”,在空寂的山谷里听到人的脚步声(语本《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
B项,“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C 项,“外圆内方”,比喻人外表随和,内心却很严正。
答案:D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理念,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
【练习】2020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题第十单元人文心声14Word版含解析
【关键字】练习基础夯实1.下列句中加点字字音有误的一项是()A.不粘者,禾曰秔(háng)B.泥滓成枵而去(xiāo)C.待夏潦已过(lǎo)D.六日刈初禾(yì)解析A项,“秔”应读“jīng”。
答案A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方语百千,不可殚述方语:方言。
B.收实甚少,滋益全无滋益:滋养。
C.锻工先择坚硬条木,烧成火墨火墨:木炭。
D.西洋诸国别有奇药别:别的。
解析D项,别,另外。
答案D3.与“乘其出火之时”中的“之”用法一样的一项是()A.均之二策B.农家勤苦,为春酒之需也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惑之不解解析A项,代词;B项,结构助词,“的”;C项,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项,宾语前置的标志。
答案B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A.凡治铁成器B.与炊炭同形而分类也C.凡熟铁、钢铁已经炉锤D.凡秧田一亩所生秧,供移栽二十五亩解析A项,古义,成为器物;今义,比喻成为有用的人。
B项,古义,种类不同;今义,根据事物的特点分别归类。
C项,古义,已经经过;今义,表示动作、变化完成或达到某种程度。
答案D5.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非无稽之说也B.最早者春分以前,名为社种C.地无霜雪故也D.其炎更烈于煤解析A项,说,动词活用作名词,说法;B项,名,名词活用作动词,称为;D项,炎,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火焰。
答案C能力提升一、阅读鉴赏(一)导学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6~9题。
凡稻种最多。
不粘者,禾曰秔,米曰粳;粘者,禾曰稌,米曰糯(南方无粘黍,酒皆糯米所为)。
质本粳而晚收带粘(俗名婺源光之类),不可为酒,只可为粥者,又一种性也。
凡稻谷形有长芒、短芒(江南名长芒者曰浏阳早,短芒者曰吉安早)、长粒、尖粒、圆顶、扁面不一。
其中米色有雪白、牙黄、大赤、半紫、杂黑不一。
湿种之期,最早者春分以前,名为社种(遇天寒有冻死不生者),最迟者后于清明。
高中同步测试卷·人教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高中同步测试卷(十一) Word版含答案
高中同步测试卷(十一)第十单元人文心声(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一、语言基础(15分,每小题3分)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待夏潦.已过,六月方栽者潦:雨水大B.无稽.之言,剿袭之说稽:根据C.究.其所以纷纶究:探究D.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豪:豪爽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上.称帝喾,下道齐桓B.光绪十七年六月在伦敦使署,公度自序.C.马牛而襟裾..D.朱陆异同,干戈..门户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最相近的一项是()A.不如见诸行事..之深切著明也B.煤炭居十七..C.虽源流..不异,而所遇不同D.未有不切于人事..者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②非是而欲餍阅者之.心③目击之.而身历之.④而悟于张道士之.一言⑤而以道士之言,一朝而舍之.⑥其谁信之.哉⑦而《红楼梦》之.解脱,自律的也⑧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交受之A.①②④/③⑤⑥⑧/⑦B .①②④⑦/③⑤/⑥⑧C .①②④/③⑤⑥/⑦⑧D .①②④⑦/③⑤/⑥/⑧5.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故一优美,一宏壮也B .此子书之一变也C .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D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无我之境也二、阅读理解(53分)(一)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6~10题。
(22分)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
然二者颇难分别。
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有我之境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人教版):第十单元 人文心声(课件+检测).rar(7份打包)10
巨子陨落。1927年6月,国民革命军北伐逼近北京之时,王国维留下“经此 世变,义无再辱”的遗书,在颐和园昆明湖沉湖而死。 2.死因分析。
“殉清”说。王国维为清朝遗老,更对逊帝溥仪向有国士知遇之感—— 王国维以秀才身份,被溥仪破大清“南书房行走”须翰林院甲科出身的旧 制,召其直入“南书房”——有此思想基础和遗老心态,逢“覆巢”之将 再,以自杀而“完节”似乎也是情理之中。所以梁启超以伯夷、叔齐不食 周粟而比之,当时的清华校长曹云祥和罗振玉、吴宓等均持此说。鲁迅在 《谈所谓“大内档案”》一文中,称王“在水里将遗老生活结束”,可见 也为此论。
二、审美鉴赏——培养你的情趣
1.王国维的人生历程。 少年失意。王国维世代清寒,幼年为中秀才苦读。早年屡应乡试不中,遂 于戊戌风气变化之际弃绝科举。 结识罗振玉。1898年,二十二岁的他进上海《时务报》馆充书记校对。利 用公余,他到罗振玉办的“东文学社”研习外交与西方近代科学,结识主 持人罗振玉,并在罗振玉资助下于1901年赴日本留学。1902年王国维因病 从日本归国。后又在罗振玉推荐下执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校,开始其 “独学”阶段。1906年随罗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学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 编译、名词馆协韵等。其间,著有《人间词话》等名著。
“逼债”说。当年溥仪在其《我的前半生》中说:内务府大臣绍英委托 王代售宫内字画,事被罗振玉知悉,罗以代卖为名将画取走,并以售画所 得抵王国维欠他债务,致使王无法向绍英交代,遂愧而觅死。王国维一介 书生,债务在身,羞愤交集,便萌生短见。此说经郭沫若先生笔播,几成 定论。
高考语文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人教版)检测题:第十单元 人文心声 10《人间词话》十则 Word版含答案
第十单元人文心声10 《人间词话》十则王国维(1877—1927),初名德桢,后改为国维,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后更为观堂,又号永观。
浙江海宁人。
近代中国著名学者,杰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家,哲学家,国学大师。
生平著述62种,批校的古籍逾200种。
收入其《遗书》的有42种,以《观堂集林》最为著名。
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梁启超赞其“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关于文学批评的著述中最为人所重视的一部作品,是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的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但他又脱弃西方理论的局限,力求运用自己的思想见解,尝试将某些西方思想中的重要概念,融入中国固有的传统批评中,所以,从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的诗话、词话一类作品的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
因此,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被人们认为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一、注音澹.澹________ 憔.悴________ 蓦.然________ 阑珊.________ 胸襟.________ 矫揉.________ 二、解释词义格⎩⎪⎨⎪⎧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物格.而后知至 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劲弩长戟,射疏及远,则匈奴之弓弗能格.也观⎩⎪⎨⎪⎧无我之境,以物观.物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 致⎩⎪⎨⎪⎧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致.知在格物 致.令口爽,此亦复尔 烦诸君久伫,何以致.之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效⎩⎪⎨⎪⎧犹东施之效.捧心也 斯用兵之效.也 阮籍猖狂,岂效.究途之哭 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吾家读书久不效. 故夫知效.一官三、古今异义然二者颇难分别..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四、指出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________ 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 ________ 五、分析句式类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________ 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________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________六、积累名句有我之境,以我观物,________。
第十单元 人文心声 单元基础检测1(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第十单元人文心声单元基础检测1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遽:立刻B.然二者颇.难分别颇:很C.稼轩之词豪.豪:豪迈D.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衡:衡量【解析】“遽”,匆忙,草率。
【答案】 A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之”,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A.故物皆著我之.色彩B.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C.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D.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矣【解析】B项,“之”为动词,意思是“到”。
其余的“之”都是助词“的”。
【答案】 B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最为接近的一项是() A.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B.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C.境非独谓景物..也D.入乎其内,故有生气..【解析】A项,“树立”,古义:完成;今义:建立(多用于抽象事物)。
B项,“大家”,古义:有声望的诗人、词人;今义:人称代词。
D项,“生气”,古义:生活气息;今义: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答案】 C4.下列加点词的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白鸟悠悠下.B.昨夜西风凋.碧树C.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D.沛公军.霸上【解析】B项中“凋”是动词的使动用法,A、C、D三项中加点的词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
【答案】 B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5~8题。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
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
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境非独谓景物也。
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
“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人教社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相关资料及所有教案
人教社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相关资料及所有教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程说明一、课程目标1.借助工具书、图书馆和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了解论著作者情况、相关背景和论著中涉及的主要问题,排除阅读中遇到的障碍。
在整体了解论著内容的基础上,细读教材提供的章节,有侧重地进行探究学习,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了解用以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
2.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与演进,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3.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化经典,理解古人的现实处境,从中汲取人生智慧;学会以现代观念审视古代文化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从中寻找现代社会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
4.学习古代文化作品,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二、选文原则1.本教材主要从历代文化经典论著中选择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章节,既展示儒、释、道三教的经典以及历史、伦理、科技、文学等各个方面,又反映思想的流变和文化的发展。
因此,书中各单元同时兼顾两条线索:一条是历史发展的线索,从第二单元以儒道发端,到第十单元的近代文化转型结束,大致构成一个有始有终的时间序列,反应中国文化由古到今的发展脉络;另一条线索则是从经典的性质着眼的,力求涵盖中国文化的主要方面。
两条线索相互结合,力图使学生在选修了本课程以后,对中国文化的最重要的论著有相对来说较为系统的学习,进而初步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内涵。
当然,由于篇幅所限,或者是为了照顾学生的接收能力,某些中国文化发展阶段上的重要著作没有过多的涉及,比如魏晋玄学的著作、清朝乾嘉时期的考据学著作等。
2.由于学生在前面的学习阶段已接触过一些中国文化论著,本课程充分考虑了与必修课的衔接,在相辅相成的基础上,加深对经典论著和此前必修课所学相关课文的理解,使选修课成为必修课自然的延伸。
在篇目选择与讲授角度上,还充分考虑了语文课的特点。
2020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题第十单元人文心声19Word版含解析
基础夯实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暇.(xiá)阁.(gé)笃.(dǔ) 嗜.(sì)B.糟粕.(bó) 跻.(jī)俟.(sì) 鲍.(bào)C.戛.戛(jiá) 讫.(qì)俗谚.(yàn) 不假.思索(jiǎ)D.逮.老鼠(dǎi) 力有未逮.(dǎi)骈(pián) 俪.(lì)解析A项,“嗜”应读“shì”;B项,“粕”应读“pò”;D项,“力有未逮”中的“逮”应读“dài”。
答案C2.对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非是而欲餍.阅者之心餍:满足。
B.《桃花扇》之解脱,他律.的也律:约束。
C.诚戛戛..乎其难戛戛:困难的样子。
D.聊书于此,以俟他日聊:随便。
解析D项,聊:姑且。
答案D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A.始于离者终于..合B.而其价值..亦即存乎此C.吾人对蛇蝎之人物与盲目..之命运D.无虑..百数十家解析A项,古义,结束于;今义,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
C项,古义,不可知;今义,眼睛看不见东西,比喻认识不清。
D项,古义,大约;今义,不考虑。
答案B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属于名词作状语用法的一项是()A.目.击之而身历之B.才得一面.C.而不必求息.肩之地也D.皆笔而书之解析A项,名词作状语,亲眼;B项,名词活用作动词,见面;C项,使动用法,使……休息;D项,名词活用作动词,记录。
答案A能力提升一、阅读鉴赏(一)导学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8题。
余年十五六,即学为诗。
后以奔走四方,东西南北,驰驱..少暇,几几束之.高阁。
然以笃好深嗜之故,亦每以.余事及之。
虽一行作吏,未遽废也。
士生古人之后,古人之诗,号专门名家者,无虑百数十家。
欲弃去古人之糟粕,而不为古人所束缚,诚戛戛乎其难。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十单元人文心声
《红楼梦》评论(节选) 《人境庐诗草》自序
文本助读
知识梳理
《<红楼梦>评论》是一篇以叔本华悲剧哲学贯串其中的红学研 究之作。在节选的部分中,王国维认为,中国人有一种普遍的喜欢 喜剧的心理,故大部分作品都是以喜剧结尾。而《红楼梦》一书, 与一切喜剧相反,彻头彻尾之悲剧也。故人生之归途在于解脱,解 脱之道,在于出世。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赏鉴
1.我们应怎样看待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表现出来的“悲 剧观”?
提示在中国,对悲剧的美学价值的探索,王国维是第一人。王国 维深受叔本华的理论影响,他根据叔本华的悲剧理论提出了自己对 《红楼梦》的“精神”和“美学价值”的思考,有着自己独特的创建,为 后来的“红学”研究开辟了崭新的天地。关于王国维在《<红楼梦> 评论》中表达出来的观点,有其消极的成分,也未必完全符合小说 的本意,但重要的是,他从《红楼梦》一书中找到了这种解释世界 的中国式方式。在他看来,代表中国传统精神的戏曲小说,“无往而 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 于亨”,而《红楼梦》正相反,是一部“彻头彻尾之悲剧”。他显然是 想通过对《红楼梦》的评论来反对传统的乐天精神和趣味,建设一 种新的美学精神,一种悲观主义的、悲剧的美学精神。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赏鉴
2.从《<人境庐诗草>自序》中你可以看出黄遵宪在诗歌创作上 有哪些主张?
提示在《人境庐诗草自序》中,黄遵宪提出:一是复兴“古人比兴 之体”,二是“以单行之神,运排偶之体”,三是“取《离骚》、乐府之 神理而不袭其貌”,四是“用古文家伸缩离合之法以入诗”。在取材 上,主张广泛吸收古代经史子集的精华;在述事上,主张写“古人未有 之物、未辟之境,耳目所历”,不排斥“流俗语”;在体式上,提倡不名一 格,不专一体。总之,是不失“为我之诗”。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习题单元测试题三(十单元)
单元测评三(第八~十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阅读题(共4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导学号5495005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纵观中国古代文化史,会发现一个现象:凡是大师巨擘,往往一门数杰。
诸如汉魏三曹、西晋三张、宋代三苏、明代三袁……这样的佳话,不胜枚举。
如此独特的中国式文化现象,与一门特殊的学问——“家学”的关系密不可分。
钱穆先生认为,一个家族对于后世子孙的期冀无外乎“一则希望其能具孝友之内行,一则希望其能有经籍文史学业之修养。
此两种希望,并合成为当时共同之家教。
其前一项之表现,则成为家风;后一项之表现,则成为家学”。
先秦时期,记载学术、文化的简牍十分珍贵,朝廷藏之秘府,遣职官专守,文化被垄断,因而有“学在官府”之说;又由于小农经济的形成和宗法制度的确立,逐渐出现了父死子继、子承父业的情形。
于是,掌握文化知识的为官者,业有专守,不传他人,只传弟子。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了诸如儒、道、法、医等不同学派,各家后人、弟子视其学术为衣钵,历代传承,这是早期家学形成的另一重要途径。
至魏晋南北朝,家学从内容和规模上都有了突破。
此前,两汉家学受独尊儒术的影响,内容多以经学为主。
魏晋南北朝时文化政策变得宽松,儒家不再独大,史学、医学、文学、书法、绘画、玄学、天文历法、科技等,都成为世族家学的内容。
在选官制度方面,魏晋南北朝一改两汉注重考察品行的“察举制”,采用“九品中正制”,品评人物,择优入仕,把“家世”与品行才能同时列为考察对象。
至此,学业与门庭形成了相因相成的关系,要想力保门第不衰,唯有“籍家门人才济济,簪缨相继,同族引援”。
由此,家学的传承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形势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家学的一大优势,就是能提供较早开展“开蒙教育”的条件,尤其世家子弟往往三四岁便开始接触史书典籍。
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回忆童年生活时说,自己从四岁开始,就要每天在父母面前背诵儒家经典、唐诗宋词。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第十单元经典原文10《人间词话》十则含解析
第十单元人文心声经典原文10《人间词话》十则《人间词话》成书于1908年,百年的寂寥悲戚,早已在远去的风中飘散无踪。
读《人间词话》,好似月下听花,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静静地感受那一份无声的悲喜。
“一霎车尘生树杪,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
”我们都会在那烟尘中慢慢老去,远处的烟尘下,不经意间我们又看到了那个熟悉又陌生的背影,但是转过身,它又慢慢消失在时间的河流当中。
书中此人的深情婉致亦让人心灵悸动,我们在读王国维的同时,也在品读其中那掩藏不住的久远的幽香。
古典文学的魅力之处,就在于几句话就能把你带入那种诗境,让你体会到诗人的心声。
诗歌因心而发,并不是单纯因事而发。
诗歌最动人之处在于心灵的感悟与哀痛。
诗词是对自然的感悟,亦是对人生的咏叹。
但你确是太认真的遗老,太怜惜那个死去的王朝,一套过时的花衣布褂。
那些古老的鬼魂、陈腐的观念,竟有那么大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
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
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这句话给你怎样的启示?请自选角度,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
[角度]面对生活,既要入,又要出。
示例:“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其意在告诉人们,对于宇宙人生,既要深入探究,又要能随时跳出思维的局限。
《逍遥游》中描述的鲲鹏,虽说体形巨大,看似能够在天空中无拘无束地飞翔,可是一旦离开了海面上急骤的狂风之力后,它根本就无法在天空中飞翔了。
这种表面上自由洒脱,而在本质上又拘束于牵绊的状态,其实就是庄子生活的本来面目。
生活其中,当受其约束;思想超然物外,方得自由洒脱。
“庄生晓梦迷蝴蝶”,他所向往的自由,正是像蝴蝶在花间飞舞一般不受拘束的情景,即在梦我与梦蝶的畅想中遨游。
与之相比,史铁生由于疾病而在行动上失去了应有的自由。
堂堂男儿,只能端坐在轮椅上续写人生。
可是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在母亲的关爱下,他慢慢从失去自由的阴影中走出圈外。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阶段质量检测:四(8~10单元) 含解析
答案:A
3.下列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最相近的一项是(3分)()
A.不如见诸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B.煤炭居十七
C.虽源流不异,而所遇不同
D.未有不切于人事者
解析:“源流”与现代汉语意思相近,是“源头流派”的意思。A项,行事:古义指“具体的历史事件”,今义指“做事”。B项,十七:古义指“十分之七”,今义指“十七”这个数字。D项,人事:古义指“社会现实”,今义指“人员的升迁任免等”。
D.“进封韩国公”中的“公”是爵位,中国古代置五等爵:公、侯、伯、子、男。五等之首曰公。
解析:贮财货的建筑应是府,贮兵甲的建筑应是库。
答案:B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武行德身材相貌奇特伟岸,力量很大。晋祖去打猎时偶遇背着木柴的武行德,晋祖手下的大力士都不能举起他背上的柴,晋祖认为他很奇特,收留了他。
(1)数十年来,先生君子但用文章提奖后生,故华而不实。(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夯实
1.下列句中加点字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不粘者,禾曰秔.(háng)
B.泥滓成枵.而去(xiāo)
C.待夏潦.已过(lǎo)
D.六日刈.初禾(yì)
项,“秔”应读“jī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方语
..百千,不可殚述方语:方言。
B.收实甚少,滋益
..全无滋益:滋养。
C.锻工先择坚硬条木,烧成火墨
..火墨:木炭。
D.西洋诸国别.有奇药别:别的。
项,别,另外。
3.与“乘其出火之时”中的“之”用法一样的一项是( )
A.均之.二策
B.农家勤苦,为春酒之.需也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惑之.不解
项,代词;B项,结构助词,“的”;C项,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项,宾语前置的标志。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A.凡治铁成器
..
B.与炊炭同形而分类
..也
C.凡熟铁、钢铁已经
..炉锤
D.凡秧田一亩所生秧,供移栽
..二十五亩
项,古义,成为器物;今义,比喻成为有用的人。
B项,古义,种类不同;今义,根据事物的特点分别归类。
C项,古义,已经经过;今义,表示动作、变化完成或达到某种程度。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非无稽之说.也
B.最早者春分以前,名.为社种
C.地无霜雪故.也
D.其炎.更烈于煤
项,说,动词活用作名词,说法;B项,名,名词活用作动词,称为;D项,炎,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火焰。
能力提升
一、阅读鉴赏
(一)导学号5495003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6~9题。
凡稻种最多。
不粘者,禾曰秔,米曰粳;粘者,禾曰稌,米曰糯(南方无粘黍,酒皆糯米所为)。
质本粳而晚收带粘(俗名婺源光之类),不可为.酒,只可为粥者,又一种性也。
凡稻谷形有长芒、短芒(江南名长芒者曰浏阳早,短芒者曰吉安早)、长粒、尖粒、圆顶、扁面不一。
其中米色有雪白、牙黄、大赤、半紫、杂黑不一。
湿种之期,最早者春分以前,名为社种(遇天寒有冻死不生者),最迟者后于清明。
凡播种,先以.稻、麦稿包浸数日,俟.其生芽,撒于田中,生出寸许,其名曰秧。
秧生三十日,即拔起分栽。
若田逢旱干、水溢,不可插秧。
秧过期老而长节,即.栽于亩中,生谷数粒,结果而已。
凡秧田一亩所生秧,供移栽二十五亩。
凡秧既分栽后,早者七十日即收获(粳有救公饥、喉下急,糯有金包银之类。
方语百千,不可殚述),最迟者历夏及冬二百日方.收获。
其冬季播种、仲夏即收者,则广南之稻,地无霜雪故也。
凡稻旬日失水,即愁旱干。
夏种秋收之谷,必山间源水不绝之亩,其谷种亦耐久,其土脉亦寒,不催苗也。
湖滨之田,待夏潦.已过,六月方栽者。
其秧立夏播种,撒藏高亩之上,以.待时也。
南方.平原,田多一岁两栽两获者。
其再栽秧,俗名晚糯,非粳类也。
六日刈.初禾,耕治老稿田,插再生秧。
其秧清明时已偕早秧撒布。
早秧一日无水即死,此秧历四、五两月,任从烈日旱干无忧,此一异也。
凡再植稻,遇秋多晴,则汲灌与稻相终始。
农家勤苦,为春酒之需也。
凡稻旬日失水则死期至,幻出旱稻一种,粳而不粘者,即高山可插,又一异.也。
香稻一种,取其芳气,以供贵人,收实甚少,滋益全无,不足尚也。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以稻、麦稿包浸数日,俟.其生芽俟:等待。
B.湖滨之田,待夏潦.已过潦:雨水大。
C.六日刈.初禾,耕治老稿田刈:收割。
D.即高山可插,又一异.也异:不同的。
项,异,奇特的。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不可为.酒,只可为粥者
②万器以钳为.祖
B.①先以.稻、麦稿包浸数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