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庄子心理和谐思想的现代价值

合集下载

庄子哲学的现代意义

庄子哲学的现代意义

庄子哲学的现代意义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他的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庄子的思想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提倡心灵的自由、平和和宽容。

他的思想触及了人类存在的本质问题,对于我们认识自己和世界有着深远的启示。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庄子哲学的现代意义,并分析其对于当代社会的启示。

1. 自由与自然庄子认为,人应该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自然。

他主张人应该放下功利心和欲望,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被各种压力和束缚所困扰,追求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却忽略了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庄子的思想提醒我们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并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2. 真实与虚幻庄子强调人们应该超越表面的现象,去寻找真实的本质。

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真实。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被虚假的信息和表象所迷惑,难以辨别真相。

庄子的思想提醒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虚幻的外表所迷惑,去寻找真实的本质。

3. 心灵与道德庄子强调人应该修养心灵,追求道德的完善。

他认为人应该追求内心的和谐与善良,而不是追求外在的名利和权力。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被功利主义和竞争压力所驱使,忽视了道德的重要性。

庄子的思想提醒我们要关注内心的修养,追求道德的完善。

4. 知行合一庄子认为知识和行动应该相统一。

他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认为只有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才能真正体验到智慧的力量。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追求理论的知识,却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

庄子的思想提醒我们要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5. 和谐与宽容庄子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应该和谐相处,宽容他人的差异。

他认为人应该摒弃偏见和成见,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人。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充满了偏见和成见,难以接纳他人的差异。

庄子的思想提醒我们要保持宽容的心态,与他人和谐相处。

总结起来,庄子哲学的现代意义在于提醒我们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自然,超越虚幻的表象,追求真实的本质,修养心灵,追求道德的完善,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以和谐与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人。

老子和庄子思想的辩证性和现代性作文

老子和庄子思想的辩证性和现代性作文

老子和庄子思想的辩证性和现代性作文老子与庄子都认同道在宇宙中的本根地位,并发现通过内敛的思维方式能予以体认,他们由此向往原始、质朴的生活,贬抑造成文明的欲望和知识,对于充斥着异化现象的现实则权以柔顺处之。

然而,老学偏于宇宙观的描述,庄学更关注人生论问题;老子从宇宙学哲学推演出政治哲学,庄子则致力于阐发精神澄明之学;这种差异与老、庄的立场和社会地位的不同有关;在此基础上还形成老子注重处世策略而庄子主张率真,《老子》出语严谨、规范而《庄子》出语汪洋、恣肆诸特点。

他们对后世的影响一者主要在政治上,一者主要在艺术上,并且合力铸就中国古代文化的内在超越性和外向柔韧性的特质。

老子庄子思想的不同点1、道和人的关系观点表明尽管人无法与天、地、道相比,却有别于万物,具有万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庄子的思想却彰显人与万物的一致性,将人等同于物。

人没有任何特殊性,与天地万物具有相同的起源和地位。

2、处世哲学方面老子和庄子虽然都推崇道,在自然观、天道观方面有其共同点。

然而两人对道延伸出的不同的处世之道却相去甚远。

主张顺应自然规律来治理国家。

同时老子强调要循着道法自然,推崇不争、谦和。

而庄子提倡齐物论,在庄子的视界中,世间的一切差异都是相对的。

3、老子与庄子不同的精神渴望道家的“道境”就是自由之境,老子庄子的道之于无的意识是最高的自由意识,将无视为道的根本特征正是出于对自由的追求。

从老子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等思想出发,可知道倒可以自由地化生万物。

因此生命与道合一,这就是老子庄子所认为的生命最高境界--自由之境。

但老子与庄子对这种境界的理解有些差异。

老子的道是指纯真质朴本性的实现;而庄子的所认为的则是高度的、绝对的自由。

因此老子的生命哲学具有极强的现实性。

而庄子更高地追求个体精神的自由和超脱。

老子和谐思想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一 . 二

老子和谐思想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一 . 二

老子和谐思想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一)《老子》一书的作者,从司马迁开始就搞不清楚,后来出土了长沙的帛书和郭店的竹简,也没有法说清《老子》为谁所作。

弄清《老子》的作者是谁,是复杂的,需要更多的资料发掘。

但是,《老子》一书是中华文化的宝贵经典,是不争的事实。

它以深邃的、思辩的哲学思维,哺育着、培养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从古到今,连绵不断,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老子是中国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人类伟大的哲学家。

今天我们来发掘《老子》的和谐思想,探求建构和谐社会的文化基因,从现实的层面上去光大弘扬《老子》的思想,是很有价值的。

一、“道法自然”——宇宙发展之普遍规律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由道家到道教,先哲们撰写许多有名的著作:如《庄子》、《老子指归》、《阴符经》、《关尹子》、《列子》、《亢仓子》、《周易参同契》以及《太平经》、《抱朴子》、《上清灵宝大法》、《太上感应篇》等等,内容十分丰富。

这些道家和道教的经典在几千年的传播中,不但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而且也塑造中华民族的民俗、社会心理等。

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家和道家的哲学,都重视天人关系的研究,都把天人合一、和谐看成是宇宙存在、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道”是道家哲学的核心范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是道家哲学的基本命题,以此展开了老子丰富的和谐的思想。

“和”是老子哲学的基本价值选择,它传递到庄子以及道教的教义中,并且展示了道家和谐思想的特色。

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内涵极为丰富的哲学命题中,就已经包含了“道法自然”是宇宙普遍规律的内容。

从无形的“道”中生出有形“一”。

“一”即“道”,“道”即“一”。

“道”是从质上说的,“一”是量上说的。

“一”是最小的数,也是最大的数。

“一”是部分,也是全体。

“一”是具体的,也是抽象的。

世上没有一,只有一个人,一头牛,一颗树,一根草等等,因而“一”是无数个具体事物的抽象。

庄子观点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庄子观点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庄子观点在今天的现实意义庄子是中国先秦时期的哲学家,其思想被称为庄子道家或庄学,他主张“无为而治”、“道法自然”,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放下欲望,达到心灵自由的境界。

那么,庄子观点在今天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呢?
首先,庄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经常感到压力和疲惫,而庄子提出的“无为而治”思想则告诉我们,在适当的时候应该停下脚步,放松身心,寻求内在的平静和自我安宁,以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其次,庄子的“道法自然”思想也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有所启示。

在当今社会,人们往往太过于追求功利和利益,而忽视了自然和谐的重要性。

庄子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而非逆其自然,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最后,庄子的思想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长远规划也有所启示。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人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寻求更加和谐的发展方式。

庄子的思想提醒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以确保人类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庄子的思想虽然诞生在古代,但其思想精髓对于现代社会依然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价值。

庄子的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如何

庄子的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如何

庄子的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如何
庄子的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

首先,庄子的思想强调个体自由和独立的精神境界,这种追求自由和无限可能性的思想启示了现代人要勇于挑战自我,不受制于传统的束缚和限制,积极开拓自己的生命领域。

其次,庄子的齐物论思想反对歧视和偏见,提倡平等和包容的态度,这种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多元文化和全球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此外,庄子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也深刻影响了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促使人们更加注重生态环保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最后,庄子的养生之道也对现代人的健康观念产生了影响,使人们更加注重身心健康和精神愉悦的重要性。

总之,庄子的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体现在哲学、道德、政治等领域,也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庄子的智慧,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当今社会的挑战和问题,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庄子的著作《庄子》是一部系统阐述他的思想观点和哲学思考的重要著作。

本文将从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角度出发,探讨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一、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他哲学体系的核心观点之一。

他认为天地万物都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之间都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庄子主张人应该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追求自然的无为而治,摒弃功利主义的追求,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二、天人合一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启示1.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呼吁人们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对于当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我们应该意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只有保护好自然环境,才能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庄子的思想提醒我们要尊重自然、爱护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

2. 人文关怀与社会和谐庄子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怀和和谐相处。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追求物质利益和个人成功,而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互助精神。

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提醒我们要关注他人的需要和利益,培养人文关怀的意识,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3. 个人修养与内心宁静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和精神困惑。

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摒弃功利主义的追求。

他认为人应该追求心灵的平静和自在,通过修身养性来达到内心的宁静。

这对于现代人来说,意味着要关注个人修养,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从而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

4. 和谐发展与全球化时代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变得日益频繁。

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提倡和谐发展的理念。

这对于全球化时代的人们来说,意味着要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促进文化的多元发展,推动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和谐与发展。

综上所述,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启示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宝库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

但以往人们较侧重对儒家思想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而对于崇尚自然的道家却未予以应有的重视,实际上,道家思想中也蕴藏着极其宝贵的思想,土生土长的道家以其深邃的大智慧,以独特的言语和方式实施着其教育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和性格,滋润着绚丽多姿的中华文化。

所以,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说:“中国人性格中有许多最优美的东西都源出于道家学说。

如果没有道家学说,中国就像一颗没有了最深的根的大树。

”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一个哲学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出生于春秋末期涡河之滨(今安徽涡阳)的老子、出生于战国时期楚国蒙地(今安徽蒙城)的庄子和出生于西汉时期的淮南王刘安,他们的思想分别体现在《老子》、《庄子》和《淮南子》中。

道家是一个以“道”为核心范畴、以“自然”和“无为”为基本观念、追求人性朴真和精神自由的学派。

道家认为,人的生命由形体与精神组成,只有精神和形体处于和谐状态,人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在形神二者之中,老子更重视精神修养,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精神修养原则:啬。

(“啬”,源于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啬”)作为一种修养方法,“啬”是指减少心理活动,爱惜精神,颐养天性,即为人处世、治身治国,没有比爱惜自身三宝,韬光养晦,光而不耀;爱惜人力、物力、财力;维持自然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更为重要的了。

庄子主张形神兼养而以养神为主。

他认为修养形神的关键是要排除外物的干扰,不为俗务所累,保持内心的平和状态,使形神不离,形神相守。

《淮南子》同样主张形神兼养,指出养神的关键在于善加养护,避免过度的消耗;养形的关键在于使之平稳,避免过度的劳累。

在现在人们的生活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手里拥有大量资金却似乎不知道该干什么才有意义了。

这是人们生活的精神支柱的匮乏吗?还是在生活过程中过于注重物质上的追求,把自己的精神方面过于抛在脑后了,等自己的物质达到一定程度了内心感到空虚之时想寻找自己精神的方面时,却发现自己已把它抛弃的太过遥远,想与之结合却已是有心有余而力不足。

老子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老子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新经济 2014年12月(上、中旬合刊)- 48 - 老子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陈华文摘 要:道家思想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老子的思想不但有“虚极静笃”的人生境界,又有着“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可谓是包罗万象。

本文阐述了老子和谐思想的基本观点,结合当前的时政及现实状况,分析了老子和谐思想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老子 和谐思想 现实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未来中华民族发展提出的理念和目标,也是对中华民族千年理想追求的传承和发展。

“和谐”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有着极其丰富的源泉,而老子对“和谐”的论述又有其独到之处。

一、老子和谐思想的基本观点一是“尊道”与“贵和”。

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谐”才是万物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统一,是自然史和人类史的和谐统一。

“尊道”与“贵和”反应出道家的基本思想,说明万物的“有常”与和谐的无价,决定万物变动的法则是永恒不变的。

二是“不争而胜”。

老子和谐思想更阐述了“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处世方法论。

在为人处世的中,太过于争强好胜往往是不能够达到目标的,而恰恰相反,“上善若水”只有拥有包容之心、海纳百川的情怀,才能够在为人处世之中游刃有余。

三是“无为而治”。

“无为”是老子认为的重要治国境界。

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为无为,则无不治”。

讲求在治国的过程中,应适应自然规律,不能单凭主观愿望强行而为,尽量减少对客观事物的人为干预,才能够达到“万物自化”的理想境界。

二、老子和谐思想的现实意义老子的和谐思想反映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国与国的辩证关系,对于我们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人和——构建人际之和谐老子的和谐思想对于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带来了指导与方向,是从古至今人们人生观与方法论的重要参考,为人类追求自我解放、自我发展提供了“指南针”。

庄子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庄子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庄子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启示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也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著作《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对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我的研究中,我深入探讨了庄子的思想,并发现了它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首先,庄子的思想强调个体的自由和自主性。

他主张人应该追求自己内心的真实和自由,而不受外界的束缚和限制。

这对现代生活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当今社会,人们常常受到外界的压力和影响,追求名利和物质的满足,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的需求。

庄子的思想提醒我们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追求内心的真实和自由,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干扰所左右。

其次,庄子的思想强调自然和谐的观念。

他认为人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应自然的变化和规律。

现代社会往往以人类为中心,过度开发和破坏自然环境,导致了许多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

庄子的思想提醒我们要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遵循自然的规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三,庄子的思想强调人的心灵境界和修养。

他认为人应该追求心灵的宁静和平和,通过修养来达到心灵的自由和解脱。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忙于物质的追求和功利的考量,忽视了内心的修养和心灵的平和。

庄子的思想提醒我们要关注自己内心的需求,通过修养和冥想来达到内心的宁静和平和,追求心灵的自由和解脱。

最后,庄子的思想强调人的智慧和智慧的运用。

他认为人应该通过思考和智慧的运用来解决问题和处理事务。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追求便捷和快速的解决方式,而忽视了思考和智慧的运用。

庄子的思想提醒我们要保持思考的能力,运用智慧来解决问题和处理事务,追求真正的智慧和深度。

综上所述,庄子的思想对现代生活具有重要的启示。

它提醒我们要追求个体的自由和自主性,与自然和谐相处,注重心灵的修养和智慧的运用。

通过研究庄子的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传统文化的智慧,为现代生活带来更多的启示和指导。

老子和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老子和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以知治 国 , 国之 贼 。不 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知 治 国 , 之 福 。知 此 两 国
五 、 强 思想 道 德 建设 加
加 强思想 道 德建 设 , 构 筑 社 会 主 义 和谐 社 会 是 的重 要条 件 。一个 和谐 的社 会 , 民不 仅 能 够 享受 人 物质 文 明 、 障基 本权 利 和公 平正 义 , 应有 正确 的 保 还 名利 观 和 良好 的道 德 风 尚, 自己 的精 神 家 园 。老 有
“ 为 而治 ” 老子 的重 要 理 念 。老 子在 《 德 无 是 道
经》 中说 : 道 常 无 为 , 无 不 为 ” “ 而 。… 这 一 主 张
并非 消 极 , 而是 以 “ 为 ” 无 为前 提 顺 道 而为 。老 子又 言 : 为 无为 , 无不 治 ” “ 则 。 草 见 , 子 是 要让 老 可 老 百 姓于 己 自然 而然 , 于人 、 物顺 任 其 自然 , 加 干 于 不 涉地 实 现 自我 , 现社 会 和谐 。其 次他 主 张统 治 者 实
做法 , 到 “ 做 损有 余 以奉 天下 ” 这 是 老 子 社 会 财 富 , 平 均化 和人 类 平等 观念 观念 的体 现 。 老子 的这 些 思 想 有 助 于 我 们 树 立 正 确 的 和谐
观 , 建立 和谐 的人 际关 系 提供 了有 益 的启 示 。 对
三 、 行 无 为 而治 实
少 则 得 , 则 惑 。 是 以 圣 人 抱 一 为 天 下 式 。不 自 多 ’
积 极引 导其 自然 发 展 , 后 达 到 水 到 渠 成 的 目的 。 最 唐 代李 世 民选 择 “ 静 无 为 ” 思想 作 为 治 理 天 下 清 的
的指导 方 略 , 就 了“ 造 贞观 之 治 ” 样 稳定 而又 繁荣 那

《老子》与《庄子》:道家思想的比较研究

《老子》与《庄子》:道家思想的比较研究

老子与庄子:道家思想的比较研究介绍《老子》和《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著作,主要代表了道家思想。

本文将对这两部重要著作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其在道家思想中的不同观点和相似之处。

老子《老子》是道家经典之一,作者为老子。

该书主要围绕“道”展开论述,认为无为而治、追随自然是达到真正境界的关键。

1.道的概念:老子赞美道,将其视为宇宙万物的根本原则。

他认为道是一种无形、无名、无爱好的存在,是超越世俗规范和价值判断的统一力量。

2.无为而治:老子提倡无为而治的理念。

他认为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追随内心,并避免过于干涉事物发展的行为。

通过“不争”、“无欲”、“柔弱胜刚强”的态度来实现社会秩序和个人成长。

3.反传统:老子批评功利主义、权力欲望和社会规范的价值,主张达到无知之境,超越对世界的认知。

庄子《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一,作者为庄子。

该书展示了庄子对于乐观豁达心态和思考人生与宇宙关系的独特见解。

1.自由平等:庄子强调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方式,他反对社会规范和束缚。

他认为万物平等,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别。

2.混元一气:庄子使用许多寓言形式来阐述他的思想。

他通过描述混沌、蝴蝶梦或者大鹏展翅等意象,表达了人与自然相辅相成、一体共存的观点。

3.空灵诗意:庄子的写作风格以诗意而闻名,他通过富有哲理和幽默感的语言来表达道家思想。

其中包括修身养性、超越名利、追求内心自由与坦然等内容。

比较虽然《老子》和《庄子》都代表了道家思想,但两者在某些观点上存在明显差异:1.对待社会:《老子》强调无为而治,追求个体的内心宁静。

而《庄子》则更注重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对社会不公平的关注。

2.写作风格:《老子》语言简洁、意境深远,突出了道家清淡无为的特点;而《庄子》使用寓言形式,诗意盎然,表达一种旷达世界观。

尽管存在一些差异,但《老子》和《庄子》在许多方面也有相似之处:1.都强调顺应自然的原则:无论是《老子》还是《庄子》,都认为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规律,遵循道的指引。

老子与庄子心理和谐思想的现代价值

老子与庄子心理和谐思想的现代价值

值, 这 对 实现 现代 人 的心 理 和谐 有着 重要 的启 示 与 指 导 意 义 。
[ 关键词] 老子 ; 心理和谐 ; 现 代 价 值 [ 中图 分 类 号 ] B 2 2 3 . 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0 0 7 — 5 6 7 4 ( 2 0 1 3 ) 0 1 — 0 0 2 4 — 0 3
之道 , 反过来 , 不 懂 得这 个 法则 而肆 意 妄 为 , 必 将 导
致 危 殆 ,走 向 困 境 ,作 为 万 物 反 映 的 人 的 心 理 亦 如
此 。
见 , 听之不 足 闻 , 用 之 不 可 既 。” 而 这 种 超 乎 感 觉 经 验 的“ 道 ” , 是 老 子 哲 学 的 中心 观 念 , 他 的 整 个 哲 学 系 统
复归 于它 的“ 道” 之 本根 , 回到和谐 的本源 , 这 是 一 个
命 定 不 变 的 法 则 。 认 识 到 这 种 法 则 就 是 洞 彻 了 万 物
心 理 和 谐 是 社 会 和 谐 的 重 要 内 容 与 基 础 .心 理
和 谐 是 指 心 理 各 成 分 之 间 以 及 与 影 响 心 理 的 各 要 素 之 间保 持 均 衡 协 调 、 相 对 稳 定 的 心 理 状 态 。它 以 悦 纳
万 物 与 人 的 心 理 之 所 以 变 得 纷 扰 , 台 湾 学 者 陈 鼓 应说 : … 道 ’是 合 乎 自然 的 ,虚 静 是 自然 状 态 的 . ‘ 道 ’ 创 生 万 物 以后 , 万 物 的 运 动 发 展 就 越 来 越 离 开 ‘ 道 ’ 了, 去 ‘ 道 ’ 越远 , 就 越 不 合 乎 自然 了 , 万 物 的 烦 扰 纷 争 都 是 不 合 乎 自然 的 表 现 。 ” _ l 1 3 ] 也 就是说 , 人 之 心 理 本 质 与 初 始 是 虚 静 而 和 谐 的 . 由 于 受 去 道 愈 远 的世俗 之搅 扰 、 熏染 而起 纷 争之 心 , 越 来 越 离 开 人 的

老庄哲学现代意义

老庄哲学现代意义

老庄哲学现代意义
老庄哲学是指老子和庄子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道家学派中。

虽然这一哲学体系形成于古代中国,但其思想在现代依然有着深刻的现代意义。

以下是老庄哲学在现代的一些重要意义:
1.哲学观念的超越性:老庄哲学主张“道”,认为万物之本源是一个超越性的存在。

在现代,这种超越性的思想可以启发人们超越狭隘的局限,追求更高层次的智慧和人生意义。

2.生态思想:老庄哲学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倡导顺应自然、守护自然。

在现代,随着环境问题的凸显,老庄哲学的生态思想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3.自由与无为:庄子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主张顺应自然,不违其自然而行事。

在现代社会,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可以被解读为适应性、自由和宽容的哲学态度,对于缓解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4.辩证思维:老庄哲学中的“道法自然”、“物极必反”等思想都体现了辩证法的观念。

在现代,辩证思维有助于人们更全面地看待问题,不被事物表面现象所迷惑,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

5.心灵宁静:老庄哲学强调心灵的宁静与超然,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在现代社会,这对于缓解压力、追求心灵平和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6.反思功利主义:老庄哲学对功利主义和功利思维提出了质疑,主张追求无为而治、自然而然。

在现代社会,这对于反思功利主义价值观、倡导人文关怀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老庄哲学虽然产生于古代,但其深刻的思想观念仍然在现代社会
中产生着积极的影响,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深刻而超越时空的哲学思考。

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庄子的核心思想是“道”,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张“道德”,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思想,故历史上老庄并称,道家思想又称为老庄思想。

二、无为而治。

庄子的无为理由,与老子完全不同。

老子的无为,其理由是反者道之动。

也就是说,为了实现真正的伟大社会成果,你不要妄动而要遵循规律。

老子的无为是为了无不为。

而庄子的无为,其理由是万物(也包括所有人)都是自由自在的时候才能接近幸福,管制越多规矩越多就越失去自我,也就越失去幸福。

庄子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1、有助于当代学生调整心态。

2、构建多层次的和谐关系。

3、塑造理想人格。

4、追求完美人生境界。

5、拥有健康乐观的人文精神世界。

6、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等。

老庄学说的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老庄学说的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老庄学说的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赵跟喜 骆 兰(兰州城市学院 中文系,兰州 730070)提要: 本文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的身心和谐等方面对老庄学说的和谐思想进行了探讨,认为和谐不仅是先秦道家的最终价值原则,也是现代社会的主要价值目标;在实践上,它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

关键词: 老庄学说;和谐思想;现实意义中图分类号: B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3637(2007)06-0180-03 先秦时期,老庄学说的和谐思想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的身心和谐等方面。

自然和谐,是道家思想体系中最显著的特征。

这里的自然,不是指自然界或大自然,而是指万物人事的一种存在状态、运动规律、思想观念、行为原则,即自己如此,自然而然,也可以说是一种合目的与合规律的生存状态。

《老子》认为,整个宇宙在其形成过程中及其形成后的最初形态都是和谐的。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25章)这个先天地生的“道”,在老子那里具有很高的价值,这就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37章)。

“道常无为”是指作为宇宙之根本的“道”,总是顺乎自然,而不与之对抗,所以称其为“无为”;但是,宇宙间万物又无不依赖于“道”而产生、发展,所以就其与万物的关系来说,道又是“无不为”的。

《老子》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42章)。

意思是说,道产生最初混浊的元气,元气生出天和地,天地生出阴气和阳气,阴气及阳气生出千差万别的物质,万物都包含着阴和阳,阴阳激荡而生成新和气。

显然,这里的“和气”就是讲的和谐。

阴阳和谐或对立统一是宇宙的初始状态,又是万事万物发展必备的条件。

“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生而弗有,有而弗恃,长而弗宰,是为玄德。

”(51章)老子认为,道萌生了万物,养育了万物,使万物结果成熟,对万物抚爱庇护,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对万物有所施为却不自恃有恩,为万物之首而不加以主宰,这叫做最悠远深沉的德,也才是“恒自然”。

庄子的哲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庄子的哲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庄子的哲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庄子,古代中国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对中国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庄子的哲学思想以“自由无为”为核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本文将从庄子的自由无为、自然观和人性观三个方面来探讨庄子的哲学思想,并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一、自由无为庄子的自由无为思想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

他主张人应该追求内心的自由,摆脱世俗的束缚与压力,不被功名利禄所迷惑。

他认为,只有放下欲望,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才能真正体验到人生的乐趣。

庄子通过各种寓言故事,如“庖丁解牛”、“蝴蝶梦”等,表达了他对自由无为的追求和理解。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被各种外界的压力和诱惑所困扰,追求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却忽略了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庄子的自由无为思想提醒我们,人生并不仅仅是功名利禄的追逐,更重要的是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宁静。

只有摆脱外界的束缚,追求内心的真正需求,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与满足。

二、自然观庄子的自然观是他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自然是无为而治的,万物自然而然地运行,没有人为的干预。

他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和生命的循环,提出了“道”的概念,即一种超越人类认知的自然规律。

庄子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不要违背自然的规律,而是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现代社会中,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已经到了严重的程度。

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问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危机。

庄子的自然观提醒我们,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应自然的规律。

只有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地球的未来。

三、人性观庄子的人性观认为,人性本善,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他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体的,人的本性应该与自然的规律相一致。

庄子反对人为的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主张人应该追求内心的真实与自由,不受社会的束缚。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受到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的影响,追求外界的认可和赞许。

庄子的人性观提醒我们,人应该追求内心的真实与自由,不受外界的干扰。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现实意义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现实意义

《道德经》的和谐观及其现实意义《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著作,由传说中的老子创作,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想,也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

其中,关于和谐的观念极为重要,提倡彼此和谐相处,以实现社会的和谐。

《道德经》强调“仁者爱人”,认为仁爱是实现和谐的基础。

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出“归真”,认为每个人都应有“归真”的信念,用仁爱的心理状态去处理人际关系,实现对他人无欲无求,以求达到和谐的境界。

外,老子在《道德经》中还提出“中庸”的思想,反对激进的行为,主张采取审慎的态度。

他认为,“中庸”的理念可以减少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实现社会的和谐。

众所周知,和谐观所体现的人文思想,对当今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应遵循正确的仁爱态度,开拓出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是建立社会和谐根基的必要条件。

其次,坚持“中庸”的理念,避免激进急躁,能有效减轻冲突,创造体积和谐的社会气氛。

另外,和谐观还在调节人的行为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在具体的做法中,应当回归“仁者爱人”,以和谐的心态去处理人们的矛盾,忍让以做到宽容包容,尊重他人的权利,有效遏制行为的冲动,减少争吵及纷争。

最后,根据《道德经》的和谐观,应该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在层面上,各级政府与企业、学校也应向和谐文化接受教育,让和谐文化深入社会,让“仁者爱人、归真”的理念发扬光大,让和谐文化渗透每一个角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促进社会的和谐。

总之,《道德经》的和谐观以及其现实意义,对当今的社会意义重大。

要实现社会的和谐,我们应该坚持“仁者爱人、归真”的理念,遵循“中庸”的态度,回归“仁者爱人”,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让和谐文化深入社会,推进社会的发展,增进社会的繁荣。

简述庄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简述庄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简述庄子思想及现实意义在先秦诸子百家中,我最推崇的是庄子一人。

可能是天性使然,不知不觉便被庄子的观点所吸引。

在我的理解中,庄子一方面继承了老子的所谓道法自然的观点,另一方面,又有了自己从“人”的角度出发,而得出的超然于世的看法。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自老子而始的道家,一直以“玄之又玄”的观点示人。

庄子对其做出了进一步的阐述,道,无形于世间,但却真实存在,超然于空间时间,是万物之本,是世间所有事情的规律所在,这便是道。

其实就是自然。

我们究其根,溯其源,便是以自然为本。

何为自然,自然便是没有人类文明的时代,是世界一片混沌的时代。

老子的理想社会,便是小国寡民,一种近乎原始的社会,但因为其原始,近于自然,反而会少了不必要的纷争。

而所谓文明,那些人类自己所创造的事物,才是烦恼的源泉,返璞归真,才能进入至善至美的境界。

可像野兽一般的活着,确实是不会烦恼了,可人之为人又有何意义呢?庄子继承了对于道法自然地观点,但同时,提升了人的作用。

庄子认为“天与人不相胜也”,人就是天,天就是人。

这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论点,可以说是契于当时的时代背景,比老子的观点更能使人接受。

这种哲学思想,也不断地体现在庄子寓庄于谐的小故事中,如庄周梦蝶。

到底那庄周梦到了自己是一直蝴蝶呢?还是庄周才是那只蝴蝶的梦呢?其实都不重要,是蝶还是庄周,不过是自己的形态的变化,就如同孙悟空变身为一只老虎,但孙悟空还是孙悟空,他的意识是不变的。

所以不管是蝶还是庄周,他的思想是不变的,贯穿于其中的,便是那个似梦非梦的意识。

人最大的本质在于精神,不在于形体。

哀莫大于心死,若是一个人身体还活着,心已经死了,没有追求,没有方向,那人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活着也是没有意义了。

庄子对人生的态度便是如此,对于死亡也有自己的见解。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

”庄子的妻子死了,庄子鼓盆而歌,为何?因为庄子认为,人死了不一定是坏事,甚至有可能是好事。

老子社会和谐思想的当代价值

老子社会和谐思想的当代价值

的,有政治、经济、文化、技术、人才等。

那种把 实力 简单等同于 有权 、 有势 、 有人 、 有武力 等单一因素的观点是错误的。

发展是途径。

实力 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具有, 实力 是发展、培养出来的。

因此,发展是获得 实力 的途径。

孙子在讲到爱护士卒时说: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 地形 )由此可见,士卒的勇敢,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教育、培养的。

以此推之, 实力 也是培养、发展出来的,不是从来就有的。

发展 实力 ,人们往往不够重视,急躁情绪十分严重(如58年大跃进)。

其实,民谚说得很好: 磨刀不误砍柴功 ,有了 实力 ,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至于如何培养、发展 实力 ,孙子没有说,但中国的成语 韬光养晦 ,也许会给人们以启示。

经济是根本。

孙子说: 凡兴兵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

( 用间 )打仗没有钱不行,同样的道理,干事业没有钱也不行。

对于经济的重要地位,人人都懂,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在行动中贯彻这一思想的。

中国 文化大革命 中搞的 以阶级斗争为纲 、 政治挂帅 ,就是没有落实经济是根本这一重要思想。

由此带来的教训是深刻的,千万不能忘记。

就中国目前而论,经济实力还不雄厚,许多人还没有摆脱贫困,发展经济仍是第一要务。

人才是关键。

孙子是通过论述 将 的重要性来说明人才的关键作用的。

孙子在 谋攻 篇明确指出: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意思是:将帅是国君的助手,辅助得周密,国家就会强盛,辅助得有缺陷,国家就要衰弱。

其结论是: 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安危之主也。

( 作战 )在战争中人才(将)是十分关键的,其实在各行各业人才都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

我国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就是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作用而采取的积极举措。

利益是追求。

孙子的 全胜 战略思想,表现战场上就是: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

因为,只有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压到敌人,这样才能 兵不血刃 地取得胜利。

《庄子》中的道家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庄子》中的道家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庄子中的道家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庄子(公元前369年-前286年),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文化名人,同时也是古代道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著作《庄子》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其中包含了丰富深邃的道家思想。

虽然这些思想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但其深远影响至今。

本文将探讨《庄子》中的道家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1. 和谐与平衡在《庄子》中,“道”是基本概念,强调万物皆由“道”而生而归于“道”。

根据庄子的观点,只有顺应大自然和谐平衡的规律,才能实现真正的幸福与成功。

这个观点对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世界,人们倾向于追求速度和效率,不断地追逐物质欲望和竞争胜利。

然而,《庄子》中提出了一个不同的看法,在迷失于获得更多和更快乐时,《庄子》告诉我们要回归自然和谐平衡的状态。

只有通过调整和平衡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平等分享资源,才能实现社会的持续稳定和幸福。

2. 自我解放与返璞归真庄子提倡的自我解放思想在当代社会同样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庄子》中经常强调“我无我”、“无为而治”,即要放下成见、欲望、限制自我的束缚,摆脱对权力、名利和传统观念的追逐,以实现心灵的自由与内在幸福。

当代社会充斥着压力、焦虑与竞争。

庄子所倡导的返璞归真思想告诉我们,应该拓宽视野,超越表面功利追求,寻找并发现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真正需求和价值观。

通过关注内在发展和修行,恢复身心健康,并摆脱物质拘束与精神困扰。

3. 尊重万物与包容多元道家思想中非常强调尊重万物生命及其多样性。

《庄子》中描述了大量关于动物、自然风景和人类之间平等相处的寓言故事。

这些故事通过描绘微观世界来表达宇宙大道。

在当代社会,面临着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种族和文化冲突等问题。

庄子的道家思想提醒我们尊重生命的多样性,推崇包容与接纳不同的声音和观点,以实现全球和平与可持续发展。

4. 谦逊与无为而治《庄子》中经常谈到“无为而治”的理念,即追求宁静、谦逊,并相信自然规律会带来最好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子与庄子心理和谐思想的现代价值林加全1,唐天勇2(1.钦州学院社科部,广西钦州535006;2钦州学院商学院,广西钦州535006)[摘要]老子与庄子有着丰富的心理和谐思想与意蕴,分析研究老子与庄子的心理和谐思想,探讨其现代价值,这对实现现代人的心理和谐有着重要的启示与指导意义。

[关键词]老子;心理和谐;现代价值[中图分类号]B22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674(2013)01-0024-03[收稿日期]2012-12-10[基金项目]钦州学院一般科研项目“老庄心理和谐思想的现代模式建构及其应用研究”(编号:2012XJKY-18B )[作者简介]林加全(1955—),男,广西上思人,钦州学院社会科学教育部教授,北部湾人文研究中心政治与社会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唐天勇(1982—),男,湖南零陵人,钦州学院商学院助教,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传统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

第1期2013年1月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 ournal of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H umanities &Social Science Edition )No.1Jan.2013doi:10.3969/j.issn.1007-5674.2013.01.006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与基础,心理和谐是指心理各成分之间以及与影响心理的各要素之间保持均衡协调、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

它以悦纳自我、平和愉快的体验占主导地位,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

老子与庄子思想中含有丰富的人生智慧与心理和谐思想,为我们走出人生困境与心理困顿、实现心理和谐有着极为重要的现代价值。

一、“道可道,非常道”思想为人的心理和谐提供了新视角,开辟了实现心理和谐的新境界与根本途径老子开篇论“道”,曰:“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认为,道非感官所能觉察,故亦不能用一般言语来叙说,普通的名言都由感觉经验来,而道则超乎感觉经验。

[1]这种超乎感觉经验的道,老子试图给以准确表达,但又找不出能够确切概括的词语形容道,老子只得勉强描述说:“道之出言,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而这种超乎感觉经验的“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而展开的。

[2]这种超乎感觉经验的形上之道,需要向下落实到具体事物上才能体现出它的存在与价值,所以老子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四十二章》)老子认为,这种由道产生的万物,其本始与应然是和谐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认为万物都是由阴阳激荡与交融,产生绝对和谐的万物,作为绝对和谐的万物的反映与体现———人的心理本质上也是绝对和谐的。

万物与人的心理之所以变得纷扰,台湾学者陈鼓应说:“‘道’是合乎自然的,虚静是自然状态的,‘道’创生万物以后,万物的运动发展就越来越离开‘道’了,去‘道’越远,就越不合乎自然了,万物的烦扰纷争都是不合乎自然的表现。

”[1]33也就是说,人之心理本质与初始是虚静而和谐的,由于受去道愈远的世俗之搅扰、熏染而起纷争之心,越来越离开人的心理和谐之源———“道”,去‘道’越远,就越是远离人的心理和谐,并由此导致人的心理不和谐与痛苦。

[1]只有回归与达致本根状态,即合于道,“以道的无限来化解人心拘执的有限对待”[3],以与自然相顺应,才能够返回虚静与心理和谐,所以老子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老子·十六章》)这里的“根”即“道”,[4]这里的“复命”,即为复归本原。

[1]36其实是复归和谐的本源。

老子认为纷繁复杂的万物,都将复归于它的“道”之本根,回到和谐的本源,这是一个命定不变的法则,认识到这种法则就是洞彻了万物之道,反过来,不懂得这个法则而肆意妄为,必将导致危殆,走向困境,作为万物反映的人的心理亦如此。

二、“无为而无不为”思想为实现人的心理和谐开启了崭新的思维与根本方法走向心理和谐的大道本来就是很平坦的,而天下众生以追逐与满足于自己的私欲,作为自己的活动趋向与人生坐标,但这无助于人的价值实现,更无助于人的心理和谐的实现,所以老子说“大道甚夷,24——而人好径”,(《老子·五十三章》)而这条通往心理和谐的大道,就是“无为”之非常道。

《老子·三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既是天道之为,同时又是“道”向人生层面落实之“无为”,无为是“道”的永恒本质与体现方式。

老子认为只有与道相符合,天下将会大治与安宁,老子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老子·三十九章》)这里的“一”即是“道生一”之一,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道。

在老子那里,“道”是不可形容也不可言说的,要体现与把握“道”,就要无为,天地要符合道以实现天地的清静与安宁,庄子认为就要持守无为,《庄子·至乐》说“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

在老子那里,无为也是形而上之道进一步向下往人生层面的落实,所以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认为统治者只有持守无为,天下万物与众生才能不受外在干扰而走向自我化育与实现自然和谐。

“无为”而至天下治即“无不为”,而天下大治又是人的心理和谐获得挺立与实现的基础与重要条件,不仅如此,老子认为“无为”本身也是人的心理和谐的实现路径,老子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八十一章》),“夫唯不争,故无尤”。

庄子对老子“无为”的思想也有着精到的论述与阐发,《庄子·齐物论》中说:“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

故曰莫若以明。

”认为世俗有着难以言说的是非对错,纷繁复杂,让人的内心不堪其扰,痛苦不已,庄子认为不如以一种超脱尘世、远离是非的不加任何评判的清静空明之心即“无为”之心来观照它,“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

”(《庄子·齐物论》)学者陈鼓应阐释说:“所以圣人不走这条路子,而观照于事物的本然,这也是因任自然的道理。

”[5]因任自然,不刻意去追求,保持一种清静无为的观照之心,从而时时保持安适与和谐,心理不和谐情绪与状态就会消解。

三、“为道日损”为达致现代人的心理和谐提供了修持方法,亦为现代人实现心理和谐指出了一条必由之路由于人免不了要与外物相接触,内心游离于外,物质欲望充塞其中,犹如庄子所言“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庄子·齐物论》),其结果是“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庄子·齐物论》),终身汲汲于对外物的追求,会造致内心戚戚于“不成功”的困境并让自己的精神无所归依。

老子对此深有感触与体悟,曾多次大力发声反问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对于“名”、“货”、“得”老子大加给以诟病与告诫,曰:“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老子认为,人的忧虑痛苦的根源在于人有着太多的物质欲念与轻浮躁动的心理,也就是说对于外物的追逐导致人的心理跌宕起伏与不和谐。

“照道家的看法,人失去了原有的德,乃是因为欲望太多,知识太多。

人竭力满足欲望,以求快乐,但是,欲壑难填,当人力求满足无穷的欲望时,所达到的适得其反。

”[6]对此,老子主张堵塞住自己的欲望之门,让自己达到与道“玄同”的淳朴思维状态中,他说“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老子·五十六章》)即是说塞住欲望之门,将纷争之心给消磨掉,含敛光耀与俗世之心,从而达到与大道相“玄同”的境界。

个体和思维与大道“玄同”,即与道体同处于混沌一体之中,这种混沌之一体,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之阴阳和合之一体。

为了求道,老子提出“为道日损”的修持方法,通过不断地减损自己的物质欲望与俗世智巧,以达到内心虚静无为而和谐的状态与境界,《老子·四十八章》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通过减损自己的欲望和俗世之学,最终达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境地,从而达致人的心理和谐。

对于“日损”的方法,老子主张应该向那些没有纷杂思虑与躁动不安之心的圣人看齐,“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三章》)老子认为断掉与消除私欲与妄想之心志,从而养护好自己的身体,并使其变得强健,不断坚持,就一定能够走向安宁与和谐的轨道。

对于无欲为心理和谐的体现与达成,老子进一步主张:“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老子·三十七章》)老子认为只有无知无欲,才能达到“道”的真朴境界,而无知无欲的“道”的真朴境界,是消除人的贪欲的达成,反过来又是遏制贪欲的利器,而达到这种无知无欲的境界,天下大众自会回归安定与心理和谐的本初状态,就会“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八十章》)这种宁静平和之境地。

四、“上善若水”的处世方式与品性修为,为涵养人的心理和谐提供了现实路径与人格目标老子认为,人的心理本质与初始是和谐的,但由于内心存有私见,心向外求,忽略了自己与世无争、“上善若水”的品性涵养,常常以追求与拥有外在物质享受来填充自己的空虚内心。

这种空虚内心,在欲望的驱使下,又是难以填满的无底洞,由此,导致内心焦躁、空虚、痛楚,以及自我精神压力的不断加大等负面心理与情绪。

在此基础上,老子对为人处世与品性修养进行了总结与告诫,主张“上善若水”。

老子为“上善若水”的品性修养勾勒与描绘出了大致轮廓与要点:“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老子·八章》)。

老子还指出,水的品性是最接近与适合道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八章》)做到如水的品性一样,不与万物相争,就能够顺其自然,没有忧患与怨恨,所以老子说:“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八章》老子还认为,“柔弱”是水的最大特征与优势,《老子·七十八章》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老子认为,所谓坚强并不是真正的强,是走向死亡与颓废的征兆与表现,而柔弱是充满生命力与活力的表现,“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七十六章》),老子提出“柔弱”的主张,主要是针对于逞强的作为25——A New Discussion on the “Kujianbo Record ”on theBamboo Slips of Wu PeriodZHAN Gu-ye ,YANG Chao(Institute of Historical Document,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China )[Abstract ]In the article,we gather and analyse articles of the “kujianbo record(枯兼波簿)”,then give anew discussion on its form and nature.We considere that a large number of ponds and paddy fields had been discarded since the last years of Eastern Han Dynasty.Afterwards these fields were reclaimed by tangermins or other people.Therefore Sunwu state made a survey of discarded ponds and paddy fields in order to restore them.The “kujianbo record ”provides many precious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ancient reclaiming discarded fields and irri -gation works.[Key words ]Bamboo slips of Wu period;kujianbo records;reclaiming discorded fields and irrigation works而提出的,逞强者必然刚愎自用,自以为是,也就是老子所说的自矜、自伐、自是、自见、自彰,世间的纷争多半是有这种心理状态和行为样态所产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