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农业经济课件第9章

合集下载

政治经济学课件-第9章资本主义地租

政治经济学课件-第9章资本主义地租
•可见,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就在于农业中存在的资 本主义经营的垄断。土地作为生产条件,其质量的差 别只是级差地租产生的自然条件或自然基础,不是产 生级差地租的原因。只有当土地自然条件的差别同土 地经营的垄断结合起来时,才可能形成超额利润。

2021/3/18
10
•级差地租产生的源泉:级差地租的来源是农产品社 会生产价格和个别生产价格差额形成的超额利润,是 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2021/3/18
4
一、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的形成和特点
一切形态的地租都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形成的道路: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主要通过“圈地运动”,以暴力手段剥夺广大农民的土地发展 起来的。在其他国家则主要表现为两条典型的道路:普鲁士式 道路和美国式道路。 1、普鲁士式道路是通过某些改良的方法,在保留农奴制残余的 基础上,通过以赎买为代价,免除农奴的封建义务,使之逐渐 成为雇佣劳动者,进行资本主义的农场经营。封建土地所有制 也缓慢地走向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的道路。这条道路以普鲁士 为代表,故称普鲁士道路(沙皇俄国、日本、意大利)。 2、美国式道路则以革命手段,彻底摧毁封建大地主经济,使小 农经济变成农村中占优势的经济形式,再通过小农经济的迅速 分化,建立资本主义大土地所有制(美国、法国)。
2021/3/18
7
三、地租和租金
地租:农业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 余价值。 租金:指租地人由于租种土地而向土地所有者交付的 全部货币额。包括:土地上原有固定资本的折旧费和 利息;租地资本家的部分平均利润;农业工人的部分 工资。
2021/3/18
8
第 二
级差地租

一、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和形成条件

(农业经济管理课件)第九章农业资金

(农业经济管理课件)第九章农业资金

(4)农业科研及推广资金。
农业科研及推广资金是用于农业技术的科学研究,农业技术 的中间试验,农业技术的示范推广,农业技术服务等所需的资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进步, 而农业科研推广资金就是保证农业科学研究、技术进步和技术推 广应用的基础。
(5)农业公共服务资金。
农业公共服务资金是指用于农业公共信息、农业气象、农业 教育、农业管理等公共服务项目的资金。由于农村公共服务经济 上的外部性,往往会导致其在市场经济中的私人供给不足或无效 率。通过政府、集体或个人集资等方式提供的农业公共服务资金
A.按农业资金的来源(或投资主体)进行分类 (1)农户资金。
农户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主体,也当然是农业资金最主 要的投资主体。农户用于农业的资金涉及到农业的生产、销 售等环节几乎所有的私人农业支出。
(2)农业财政资金。
农业财政资金是政府为农业发展而预算的各项农业支出, 包括农业科研推广、农业基础设施、农业公共服务等公共支出 以及为支持和调控农业而发放的各种农业补贴。农业财政资金 的使用一般是无偿的,直接由政府财政预算并拨付。
(2)公平原则。
农业财政资金投入作为政府的一项经济活动,在性质上具 有供给无偿性、需求无限性的特点。
为反映农村社区全体居民的利益,政府在农业财政资金的 投向和数量上应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好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 的利益。
公平原则并不是要求对财政资金进行平均分配,而是要运 用财政资金对市场机制所造成的地域或人群上的不公平状况进 行矫正,以实现真正的公平。
三、农业财政资金投入的原则 (1)效率原则。
所谓效率原则是指财政部门对农业财政资金支出进行有效配 置,使既定的资金产生最大的产 Nhomakorabea或效益。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 美国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 美国课件

来自北冰洋的冷空气
来自墨西哥湾的 暖湿气流
河流和湖泊 密西西比河:世界第四长河,自北向南流,注入墨西哥湾。
五大湖:世界最大淡水湖群; (其中的苏必利尔湖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其中只有密歇根湖全部位于美国境内)
五大湖:
苏必利尔湖 密歇根湖 休伦湖 伊利湖 安大略湖
位于美国东北部 通过圣劳伦斯 河注入大西洋
TP34
3.地形
中部:
以平原为主
(中央平原,平 原面积约占1/2 )
西部: 以高原为主
(科迪勒拉山系)
东部: 以山地为主
(阿巴拉契亚山脉)
地势: 东西高,中部低
4.气候
特点:
①以温带 大陆性气候 为主
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②西部气
候呈狭长的 条带状分布。
为什么龙卷风会特别钟情于美国呢?
当地时间2015年1月25日,抵达美国东部地区的暴 风雪,是纽约历史上最严重的暴风雪。全美当天超过 7000架次航班被迫取消或延误。伴随着冻雨和强风, 这场降雪为纽约和波士顿等地带来3英尺的降雪。
以温__带__大__陆__性__气候为主,雨热同期
_密_西__西__比__河和五大湖灌溉便利
农业特点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和专业化
农业带(区)分布及其形成条件
知识回顾
世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拥有完整的工业 界 部门体系,生产规模大,技术先进。
最 发 达
工业区
东北部 南部
西部
_工__业__区__、_工__业_区___、_工_业__区___
9.1 美国 (第二课时)
美式英语
American English
用现代语言学的术语来说,美国英语是英语 的一种变体,是近四百年来英语使用于北美 这个特殊的地理环境,受美国社会多元文化 影响以及不断创新而形成的一种变体.它起 源于17-18世纪的英国英语。

农业经济学知识点

农业经济学知识点

农业经济学知识重点第一章导论1.农业概念: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2.农业的特征:①是一种自然再生产过程(根本特性)②是一种经济再生产③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交织的过程3.★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①产品贡献②要素贡献③市场贡献④外汇贡献4.农业非商品产出功能:①环境功能②社会功能③粮食安全功能④经济功能⑤文化功能第二章农产品供给与需求1.★农产品供给的含义:农产品供给是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能够出售某种商品农产品的数量2.农产品供给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农产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呈同方向变动,即在一般情况下,农产品供给量随其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其价格的下降而减少3.★影响农产品供给变动的因素①其他相关农产品价格②农产品生产要素的价格③农业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④农产品生产者数量⑤农产品商品化程度⑥农产品生产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⑦其他因素政府法令和宏观调控政策等4.★农产品需求的含义:农产品需求指农产品消费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并能够购买的某种农产品的数量5.农产品需求规律:一般而言,农产品的价格水平与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数量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关系,即价格上升,购买量减少,价格下降,购买量增加6.替代效应:指农产品消费者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农产品价格的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7.收入效应:指农产品消费者在货币收入不变,但实际收入水平提高的情况下,改变农产品的购买量,从而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8.★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因素①消费者的收入水平②其他相关农产品的价格③中间需求的变化④人口的数量与结构⑤消费者的偏好与消费观念⑥消费者的文化习俗⑦消费者对农产品未来价格的预期⑧政府的消费政策9.农产品供给弹性:指某种农产品的市场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即农产品供给量变动率对其价格变动率的比率10.★影响农产品供给弹性的因素:①农产品生产周期的长短②农产品生产规模变化的难易程度③农产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期长短④随着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其成本增加的程度11.农产品的需求弹性:指某种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即农产品需求量变动率对其价格变动率的比率12.★影响农产品需求弹性的因素①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程度②某种农产品的替代品数目及替代程度③某种农产品本身用途的广泛程度④农产品在消费者预算中所占比重的大小⑤消费者的收入水平⑥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或轻工业对某种农产品的依赖程度13.★“薄利多销”与“谷贱伤农”14.蛛网理论(1)收敛型蛛网的前提条件:如果农产品的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价格变动对供给的影响程度则小于对需求的影响程度,这种蛛网就是收敛型的(2)发散型蛛网的前提条件:如果农产品的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价格变动对供给的影响程度大于对需求的影响程度,这种蛛网就是发散型的(3)封闭型蛛网的前提条件:如果农产品的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价格变动对供给和需求的影响相等,这种蛛网就是封闭型的第三章 农产品现货市场与流通1.★流通过程中的三流:商流、物流、信息流2.农产品批发市场按地理位置可分为: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中转地批发市场3.★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功能:①商品集散功能 ②价格形成功能 ③供求调节功能④信息中心功能 ⑤综合服务功能4.★零售业态的含义:是指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者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经营形态,零售业态的内在组成要 素分别为:目标顾客、商业结构、服务方式、店铺环境、价格策略等第四章 农产品期货市场1.期货的概念:是指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围绕农产品期货合约交易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经济关系2.★期货交易者的分类:套期保值者和期货投机者3.★期货市场的功能:发现价格功能、回避风险功能4.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发挥对现货市场的宏观作用:① 减缓价格波动 ② 有助于政府宏观调控③ 促进农业国际化发展第五章 农产品国际贸易1.★国际贸易的两大基本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2.★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区别① 构建的市场条件不同 ② 研究的对象不同 ③ 讨论的优势来源不同 ④ 衡量标准不同3.★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联系:比较优势理论是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础、发挥比较优势是实现竞争优 势的最佳途径4.★WTO 基本原则:①扩大市场准入原则,消除非关税壁垒 ②削减出口补贴,促进公平竞争③削减和规范国内支持,完善竞争机制 ④规范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严防设置非关税壁垒第六章 农业生产要素1.土地的概念:土地在经济学上是指地球上的陆地和水域以及与之相连的土壤、气候、地貌、岩石、水文、植 被等一切自然条件2.★土地特征:自然特性⎪⎪⎩⎪⎪⎨⎧土地生产力具有差异性肥力可以不断提高土地能永久利用,土壤不能移动土地的位置是固定的,积是有限的土地是自然的产物,面 经济特性⎪⎪⎪⎩⎪⎪⎪⎨⎧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难性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土地利用的区位性土地利用的稀缺性 3.★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下, 从一定的土地上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 和资本量的增大而有所增加,但随着投入的单位劳动和资本的增加,报酬的增加却在逐渐减少4.★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①因地制宜 ②节约用地 ③保护资源 ④有偿利用5.★土地集约经营的概念:是指在一定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应用先进农业技术装备和技 术措施,进行精耕细作,主要靠提高土地生产率来增加农产品产量和收入的经营方式6.土地集约经营的类型:①劳动集约型 ②技术集约型 ③资金集约型7.土地集约经营的意义:①可以弥补我国人均土地资源的严重不足,通过提高土地生产率,不断增加农产品总量,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 ②可以充分发挥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精耕细作等提高土地的产出水平,增加农民收益 ③通过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措施和物质装备,可以促进生物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协调、统一,实现高产稳产,提高质量8.提高我国土地集约经营水平的途径:①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业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②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③广泛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率 ④扩大复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 ⑤搞好经营管理,提高农民整体素质9.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途径与措施①要为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a.建立起灵活高效的土地流转机制 b.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c.政府的支持与帮助)②不断扩大生产经营项目的规模(a.重视土地向某些生产项目集中 b.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整体规模效益 c.大力抓好农业社会化服务 d.将开发性农业自觉纳入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运作)③组织形式应多种多样10.土地使用制可以分为:“两权”合一型和“两权”分离型11.土地承包经营主体:土地承包方 土地发包方1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①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 ②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 ③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 ④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 ⑤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 ⑥土地承包经营权托管 ⑦土地承包经营权反租倒包13.★“反租倒包”的含义:是指集体或单位、个人以一定的租金将农户承包地土地租赁后,经过投资开发或 者改善生产条件后再重新发包给单位或农户经营14.★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原则:①平等、自愿、有偿原则 ②土地所有权性质和土地用途维持原则 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期限受限制原则 ④受让方资格限制原则 ⑤优先原则15.水资源的经济学特性①水资源通过降雨、降雪等方式可以自然循环补充②水资源同其他矿产资源相比,其利用只能是自然状态,不能通过人工提炼而在体积上或经济价值上得到浓缩 ③水资源既是生产对象的主题,又是生产对象的载体或媒体④人类对水资源循环上不能实施有效的人工控制 ⑤水资源的自然供给无弹性,需求呈刚性第七章 农业劳动力1.★刘易斯模式①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一元是能够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以落后方式进行生产的,含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农业部门,这一部门生产率低,劳动报酬低;另一元是以现代化方法进行生产的城市工业部门,它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比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高②传统农业部门的最大特点是剩余劳动力的存在③由于工农业之间的收入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农业剩余劳动力必然有一种向工业部门流动的趋势④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吸收农业剩于劳动力的结果是扩大了生产,取得了更多的生产剩余,积累了更多的利润 ⑤在上述往复过程中,城市工业部门不断扩大生产,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工业部门转移,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城市,从而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2.★刘易斯拐点:劳动力从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3.★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概念: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大于农业生产经营合理需求的那一部 分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投入农业生产经营的边际产量为零或负数4.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类型:①按照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特殊性分为:绝对剩余、相对剩余②按照农业剩余劳动力产生原因分为:积累型剩余、结构型剩余、替代型剩余、季节性剩余5★.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概念:农业劳动生产率指农业劳动者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农产品数量,或者生产单 位农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 农业劳动时间农业产品数量农业劳动生产率 6.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意义①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途径 ②是增加积累和提高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决定条件③是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根本标志④是加快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7.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①采取正确的政策措施,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②不断改进农业劳动者的物质技术装备③合理利用和逐步改善自然条件④不断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劳动熟练程度第八章农业技术进步1.★农业技术进步的特点:①渐进性②系统性③外生性④复杂性⑤周期性2.诱导性技术进步理论:①要素稀缺诱导的技术进步②市场需求诱导的技术进步3.★农业技术的经济类型:劳动节约型技术、资源节约型技术、中性技术4.中国农业技术进步道路的选择:①第一阶段应以资源节约型技术为主②第二阶段应是资源节约型与劳动节约型技术全面发展和有机结合第九章农业资金1.农业资金的三大类:①农业财政资金②农业信贷资金③农户资金2.农户资金的来源:①农业生产经营所得②非农业生产经营所得③劳务所得④财产性收入⑤转移性收入第十章农业信息与农业信息化1.★农业信息的内涵:农业信息是指以农业生产经营和农业科学为表征对象的,以有意义的形式加以排列和处理的数据,并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反映出来第十一章农业家庭经营1.★农业家庭经营的含义:以农民家庭为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以家庭劳动力为主,所从事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因此又称为农户经营或家庭农场经营第十四章农业保护政策1.全面实施农业保护政策的判断标准:经济结构主义观点、农业比较优势大小的观点第十五章食品质量安全管理1.★食品质量安全的基本特点①危害的直接性②危害的隐蔽性③危害的累积性④危害产生的多环节性2.★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主要途径①物理污染:指由物理性因素对食品质量安全产生的危害②化学性污染: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化学合成物质而对食品质量安全产生的危害③生物性污染:指自然界中各类生物性污染对食品质量安全产生的危害3.中国食品认证:无公害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第十七章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农业现代化1.传统农业的特点:①技术停滞②粗放式耕作与劳动密集型精耕细作相结合,劳动生产率及其低下③封闭的、自我循环和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①建设起一个发达的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②建设起一个富裕的农村,提高农民收入水平③建设起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3.★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工业化战略、城市化战略、市场化战略、农业保护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第十八章农业可持续发展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在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要的发展条件下,采用不会耗尽资源或危害环境的生产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改革,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维护土地、水、生物、环境不退化、技术运用适当、经济上可行以及社会可接受的农业发展战略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①经济持续性②社会持续性③生态持续性3.可持续农业发展趋势:①追求农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②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③建立经济与生态良性循环体系④强化农业系统内的自养、自控功能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4.★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农业循环经济就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按照生态系统内部物种共生、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利用的生物链原理,通过工程与技术措施,强化农业生产各环节的联系,实现物质的优化配置和循环利用,从而减少物质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实现农业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可能会考大题:1.试分析当代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2.分析农贸市场和超市在销售农产品上的优劣势及发展趋势。

《农业经济学》PPT课件

《农业经济学》PPT课件
农业经济学
南京农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农经系
2021/8/17
1
学科简介
我校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历史源远流长
前身是1921年成立的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组和1939年 秋设立的中央大学农业经济组。
1952年合并入南京农学院农经系,直至目前的南京 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如果从1920年美籍教授卜凯(Buck)等来金陵大 学讲授农业经济学、农场管理学等课程算起,农林 经济管理专业已有80多年的历史。
2021/8/17
8
课程纲要(六之四)
第七章 农产品贸易与农业保护政策(3学时)
农产品贸易的特性
农业保护政策
农产品市场的特征
WTO与我国农业
农产品贸易的构造变化
第八章 农业关联产业与食品体系(2学时)
农业关联产业与食品体系的概念 农业关联产业的展开理论 食品工业与食品流通业的产业组织 案例分析
Cramer Jensen :Agricultural Economic And Agribusiness
农业经济学和农业企业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
Cramer Jensen著,张世龙译:农业经济学 台湾西书出版社
2021/8/17
13
2021/8/1710课程纲要(六之六)第十一章 世界的人口与粮食安全(3学时)
粮食安全问题的三要素 人口爆发与人口转换理论 世界的粮食生产 世界的粮食分配
第十二章 外国农业经济(6学时)
世界农业经济发展概略 美国农业经济 日本农业经济 西欧农业经济 印度农业经济
2021/8/17
WTO与中国农业
关于新农村建设问题的讨论
农村调查与实践(实习)
2021/8/17

第九章 第一节 美国(第二课时)

第九章  第一节 美国(第二课时)

①支柱产业,发展迅速
②新增就业机会最大的产业部门
③广泛应用于生产,促进了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④其他产业应用信息技术及其产品,明显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价值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七年级地理 ·下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解析:信息技术产业是美国对经济发展贡献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美国信息技术产业 对经济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表现为:支柱产业,发展迅速;新增就业机会最大的产业 部门;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各方面,形成许多新的部门;其他产业应用信息技术及 其产品,明显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价值。
答案:(1)太平 墨西哥 (2)乳畜带 (3)旧金山(圣弗朗西斯科) 手机(或电脑、ipad、飞机等,凡高新技术产品均可,写出 一种即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七年级地理 ·下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解析] 第(1)题,观察图可知,五大湖沿岸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因此利用丰富的矿 产资源可以发展钢铁工业。第(2)题,信息技术产业是对美国经济发展贡献最大的高新 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是新增就业机会最大的产业部门; 应用于其他产业,明显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价值;发展迅速,成为支柱产业; 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方面,形成许多新的部门,但是不能完全代替其他产业部 门。
七年级地理 ·下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5.全球闻名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硅谷”位于美国________的附近( )
A.芝加哥
B.洛杉矶
C.旧金山
D.纽约
解析:全球闻名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硅谷”位于美国旧金山附近,旧金山是美国太

9章-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

9章-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
为了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国家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 差的办法,从农村积累了巨额的资金。从1952年-1990 年, 国家以“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形式从农业中提 取的经济剩余在6990亿元。在工业化初期采取这种办 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第27页,共34页。
第二个“剪刀差”:“农业圈地”剪刀差。
中国的土地政策规定,农村的土地不能进入一级市场,建 设开发区和开发房地产的用地,必须先由政府征用,然后 才能进入一级市场。由于征用价格低,转手高价出售给开 发商,因而形成了第二个剪刀差。这个剪刀差比第一个剪 刀差大的多,积累资金更多。各地政府把圈地作为第二财 政收入的来源。搞了开发区、房地产,又是各级政府的 “政绩”,因而圈地风屡禁不止。但是对农民来说,则失 去了土地,有的变成为“三无”农民,再加上野蛮拆迁, 引发了许多群体上访事件,对社会稳定造成极其不利的影 响。
1、城乡人口结构性矛盾突出。
2、城乡分割,城乡居民存在两种身份制
3、城乡经济是两个独立的经济板块
4、城乡经济发展水平悬殊,城乡差别扩大 5.城乡工业化的二元结构。
6.城乡劳动力市场和就业的二元结构。
7.城乡市场体系的二元结构。
第25页,共34页。
城乡分割的危害
1、城市化滞后 2、加剧了国有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累率。 工资增长率与资本积累率成正比。由于工业扩张总是伴随 着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率的提高,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是 不断上升的。 而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与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的差异 是保持一定的,因此,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也是上升 的。
第20页,共34页。
乔根森模型的评议:
1)意义: 首先,更强调了农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重 要性。 其次,否定了工资既定的假设,使模型更接近现实。 2)缺陷: 首先,农业部门的生产函数中没有资本,而资本是农业 发展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 其次,过于强调供给因素的作用,忽视了需求因素的作用; 第三,忽视了服务业对经济发展意义;

第九章第二节巴西

第九章第二节巴西

药材、食品等。 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9.25 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 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对热带雨林的不合理开发


印第安人原始刀耕火种,砍伐树木,开 垦耕地,影响较小。 20世纪60年代,巴西兴建亚马孙修建公 路,开辟大型农场和牧场,采矿、办工 厂、建城镇……亚马孙雨林遭到严重破 坏,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 不仅对巴西本土环境造成影响,而且影 响全球气候。
亚马孙热带雨林正在被破坏热带雨林的破坏亚马孙热带林正在被破坏毁 林 造 田
修 路 、
建 房 、 采 矿
大 火
(2)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遭破坏后有何环境问题? (经验和教训)
课堂小结
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多数是葡萄牙人的后裔,通用葡萄牙语 位置: 拉丁美洲东南部,东临大西洋 自 然 地形区: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平原)——热带雨林气候 环 巴西高原(世界最大的高原)——热带草原气候 境 河流:亚马逊河(世界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
下列文化现象融合了哪 些地域文化? 在巴西,足球是 人们最喜欢的一项运 动。英国是现代足球 的发源地,而现在巴 西的足球运动水平堪 称世界一流。不论在 巴西的街头还是海滩 ,到处都可以看到各 种肤色的青年和孩子 巴西足球=欧洲足球+巴西桑巴舞, 为观赏性强的大众运动项目 在踢足球。
英国
三:发展中的工农业
桑巴舞=葡萄牙的民歌、 游戏+非洲鼓乐、舞蹈
葡萄牙、非洲
2.阅读下面的图文 资料,它们说明 一个什么问题?
A 在花车上跳桑巴舞 跳桑巴舞是巴西人热衷 的民间娱乐活动。葡萄牙的 民歌、游戏,非洲的古乐、 舞蹈,在桑巴舞中得到完美 的结合。巴西各大城市都有 不少桑巴舞学校,民间还有 桑巴舞协会。

第九章 城市化与城乡发展 (《发展经济学》PPT课件)

第九章  城市化与城乡发展  (《发展经济学》PPT课件)

585
3336
78.5
86.5
30.6
53.7
泰国
1508
5815
87.5
91.3
29.4
50.4
罗马尼亚
1681
8959
76.3
95.3
53.2
54.6
菲律宾
715
2878
78.1
89.3
48.6
44.4
阿尔及利亚
2394
4133
88.6
87.3
52.1
70.7
马来西亚
2441
9644
84.8
91.5
第一节 城市化与工业化
工业化的进步和创造的物质技术条件 是促进城市化的内在机制和动力
工业化的进程决定了 城市化的进程
工业化为城市化提供 物质技术基础
• 工业化初期主要生产的初级加工产品,产业链 短,分工较粗,因此城市化进程缓慢。当工业 化发展到更高阶段时,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 程度越来越高,产业链条越来越长,生产服务 业发展越来越快,城市化进程加快。
49.8
74.7
资料来源:世界发展指标(WDI)数据库。其中,2015年中国城市化水平按《中国统计年鉴》调整。
第九章 城市化与城乡发展
• 第一节 城市化与工业化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与城乡关系 • 第三节 中国的城镇化与城乡关系的演进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与城乡关系
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趋势
第三节 中国的城镇化与城乡关系的演进
三、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各种表现
尽管近几年城乡差距在缩小,但仍然比较大,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依然突出。
(一)城乡生产要素交换不平等
➢ 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所带来的城乡生产要素交换不平等的现象仍然十分 突出。在改革开放之前城乡生产要素不平等交换主要体现在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 上;现阶段则主要表现为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不平等交 换上

初级经济师初级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专业课]第9章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与经营活动分析含解析

初级经济师初级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专业课]第9章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与经营活动分析含解析

初级经济师初级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专业课]第9章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与经营活动分析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按照()的概念,农业企业是指在一定的地点,集合劳动力、土地、设备、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从事经营活动,为社会提供动植物产品(包括食物与天然纤维)和相关服务,并在利润动机和承担风险条件下,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依法设立的经济单位。

A.广义农业企业B.狭义农业企业C.现代农业企业D.传统农业企业2.农业企业是()oA.经营上受乡镇政府制约,没有独立性B.具有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形式C.具有单一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形式D.在地域上比较集中3.下列关于农业企业的表述错误的是()。

A.独立经营和独立核算的单位B.是农业经济的基础单位C,经济上自负盈亏D.仅仅包括农业生产单位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农村集体企业经营方式的是()。

A.合作经营B.股份经营C.租赁经营D.个体经营5.将农业企业分为产品生产型、劳务型和服务型农业企业的分类依据是()。

A.按资产所有制划分B.按产出形态划分C.按生产要素的结合形态划分D.按经营形式划分6.一般情况下,只有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企业经营战略才会修改,这反映了企业经营战略具有OoA.竞争性B.全局性C.稳定性D.纲领性7.分析农业企业的经营环境,要紧跟形势,收集最新的信息资料。

这表明企业经营环境具有O 的特点。

A.综合性8.不确定性C.动态性D.系统性8.人、财、物、信息、技术等要素是企业管理的主要对象,其中()是最活跃和最积极的因素。

A.技术B.财和物C.人D.信息9.企业通过晋级提薪,评选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授予劳动者荣誉称号等方式对员工加以激励,属于()激励。

A.目标B.制度C.理想D.物质10.根据《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2017)》,农林牧渔业大型企业的标准是()。

A.营业收入不少于20000万元B.从业人员不少于IOoO人C.营业收入不少于10000万元D.总资产不少于IOOOo万元I1与大企业相比,中小微企业的基本特点不包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世界农业经济学
第九章 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趋势
五、现代科技提供的可能性
2、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可能性 鉴于生命过程的复杂性,要想完全了解生命过 程的内在机制,并最终实现非生物化食物生产, 必须借助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 否则,是不可想象的。 而这方面,我们欣喜地现代信息技术和自动控 制技术同样也在一日千里地突飞猛进,应该说 前景非常乐观。
14
世界农业经济学
第九章 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趋势
五、现代科技提供的可能性
(1)各类食物的结构基本上都已弄清楚; (2)生物的生命过程已经达到相当深入的了解; (3)已成功地人工合成了部分生命物质; (4)已能成功地模仿某些生命过程(克隆)。 所有这些都充分兆示了未来完全非生物化人工 合成生物食物的可能性和光明前景。
世界农业经济学
第九章 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趋势
1
世界农业经济学
第九章 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趋势
本章具体研究以下九个问题:
一、本章问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现代农业面临的危机 三、导致危机的根本症结 四、摆脱危机的根本出路 五、现代科技提供的可能性 六、生态农业的兴起及其历史实质 七、农业消亡与未来社会发展的关系 八、展望更加遥远的未来 九、中国人肩负的历史重任
三、导致危机的根本症结
5、这样就导致农业比较经济效益很差。 6、由于受自然环境条件限制极为严重,所以, 质, 还使得农业资本的流动性特差,从而农业生 产一旦出现过剩,就会长期持续下去。
10
世界农业经济学
第九章 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趋势
三、导致危机的根本症结
现代农业危机的根本症结在于农业的本质:
4、从而,农业本质上只能小规模家庭经营。 这是因为,第一,只有小规模经营,才能灵 活适应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第二,复杂多 变的经营环境导致农业劳动消耗与劳动成果 之间相关性很低,因而,很难实行雇工经营。
9
世界农业经济学
第九章 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趋势
三、导致危机的根本症结
8、农业的本质还使得农业的劳动生产条件和 农民的生活条件极为艰苦。 9、综合以上各种因素,农业和农民的社会形 象极为恶劣,最终导致农业人口与农业劳动 力大量外流。
11
世界农业经济学
第九章 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趋势
四、摆脱危机的根本出路
既然现代农业危机的根本症结在于农业的本 质,那么要想摆脱现代农业面临的危机,根 本出路就只能在于非农化或非生物化了。 如果人类能够找到一种新兴的不需人工培育 生物的食物生产方式,或者更明确一点,能 够找到一种类似现代工业的食物生产方式, 就可以象现代工业一样,在基本上完全人工 控制的方式下进行食物生产了,其好处:
13
世界农业经济学
第九章 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趋势
五、现代科技提供的可能性
非生物化的食物有实现的可能吗? 1、现代生物科技发展提供的可能性 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用氰酸氨合成尿素, 在世界上第一次通过人工的方式突破了无机 物和有机物的界限,此后有机化学、生物化 学突飞猛进,到目前为止,已达到相当高的 发展水平:
7
世界农业经济学
第九章 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趋势
三、导致危机的根本症结
现代农业危机的根本症结在于农业的本质:
1、农业是通过人工培育生物来进行生产的。 这是农业区别于国民经济其它行业的根本特 征。 2、农业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特别大。 3、农业的经营环境极为复杂多变。
8
世界农业经济学
第九章 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趋势
12
世界农业经济学
第九章 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趋势
四、摆脱危机的根本出路
(1)由于不必人工培育生物,从而从根本上 摆脱自然环境的局限,这样就可以根据人类 的生活需要,组织生产,或增产,或减产, 进退自如。 (2)可以象现代工业那样组织大规模的生产 企业,从而极大地改善经济效益。 (3)还可以极大改善劳动生产条件。 总之,如果实现非生物化的食物生产,现代 农业面临的问题就可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16
世界农业经济学
第九章 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趋势
六、生态农业的兴起及其历史实质
1、生态农业的兴起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一些农场针对日益严重 的环境问题,开始尝试一种新兴农业,其基本 做法是尽量少用或不用农药和化肥,主要依 靠作物的生命机能来实现增产的目标。这种 新兴农业,就叫生态农业,又称有机农业、生 物农业、替代农业、自然农业、选择农业、持 续农业、持久农业、再生农业、互生农业等。
第九章 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趋势
一、本章问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概括前述研究成果,历史发展基本模式如下: 随着现有经济体系的发展,资源逐渐趋于枯 竭,导致经济危机,于是人们被迫着手转换 经营产业项目,开发利用新的资源,相应地 改变经营方式,并进而影响到劳动方式、劳 动生产工具,和分配方式、所有制形式以及 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一系列重大变 化,最终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代。
2
世界农业经济学
第九章 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趋势
一、本章问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按历史的研究方法,研究农业发展变化,不 应局限于以往的历史,而要探讨农业发展变 化的整个过程,其中包括对未来农业发展的 历史趋势的科学预断。 那么怎样才能科学地预断未来农业发展的历 史趋势呢?基本思路:从历史推断未来。
3
世界农业经济学
4
世界农业经济学
第九章 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趋势
一、本章问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据上述历史发展模式,关于农业的未来历史 发展趋势,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探讨: 1、当前面临的问题与危机。 2、当前农业发展的新变化。 3、现代科技提供的可能性。 4、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趋势。
5
世界农业经济学
第九章 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趋势
二、现代农业面临的危机
1、人口迅速增长。(农产品需求压力) 2、环境恶化(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 3、普遍生产不足,饥饿和营养不良(主要在 发展中国家) 4、局部生产过剩(少数发达国家)
6
世界农业经济学
第九章 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趋势
二、现代农业面临的危机
5、农业比较经济效益普遍差(包括发展中国 家、发达国家) 6、农业的社会经济地位下降(不再是主导) 7、小结:整体印象,现代农业是一个衰老的 行业,进退两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