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郑板桥的诗《墨竹图题诗》(语文北师大六上)

合集下载

最新审定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墨竹图题诗》资料:郑燮生平简介(精编)

最新审定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墨竹图题诗》资料:郑燮生平简介(精编)

《墨竹图题诗》资料郑燮生平简介郑燮五十岁才做了个七品县官,既兴奋又不服气。

他“初志一望得一京官,聊为祖父争气,不料得此外任”,其复杂心情可想而知。

赴任前,继室郭氏缝了一条黄绸被面的棉被送他说:“一代做官七代贫,幸勿枉法杀人,公门里好修行,庶几积得以禳天心,得获添丁之兆。

”郑燮默记于心,决心当一个好县官。

范县位于山东西部黄河北岸,虽穷而民淳朴。

郑燮一到任就做了件好事:把县衙墙壁上打了许多洞,直望到大街上。

有人问他这是为什么,他说:“出前宫恶习俗气耳。

”他还写信给堂弟说:“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工人制器利用,贾人搬运无,皆有便民之处”。

他外出视察不鸣锣喝道,不用“回避”、“肃静”牌子,晚上外出只带两个衙役掌灯引路,灯笼上只写“板桥”二字。

他在范县的几年倒也风调雨顺,他爱异民力,无为而治,曾在衙壁上画“卧石”一幅,以喻“讼简刑轻有卧而理之妙”。

范县有个富翁,嫌弃即将为婿的穷书生,想退婚。

他送一千两银子给郑燮祝寿,燮收下并要收富翁女儿为义女,富翁欣然应允。

郑燮把穷书生藏在衙中,等富翁引女儿拜见“义父”时,板桥说:“我给女儿找个快婿吧!这一千两银子就作为妆奁费用。

”富翁当然高兴,板桥叫出书生,令与“义女”当堂成亲,一齐乘车回家。

郑燮在范县也曾遇到麻烦事。

一次,一个四川籍考生县试第一,按规定该生得回原籍考试。

郑燮则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必人为设卡,破格录取。

此事引起全县考生非议,燮呈请上级批准,结果却遭曹州知府指斥。

乾隆十一年(1746年),郑燮调署潍县。

潍县位于山东东部,此地虽然特产丰富,商业繁茂,但郑燮到任时正值连续干旱,疫灾流行,前任县官上任不到一年就溜走了。

郑燮把对灾民的同情代为实际行动,他打开仓库,让饥民写借条领米,并把县内大户逐一登记,命他们轮流开厂放粥,更查封囤积居奇者,责令平价出售。

又从长考虑,以工代赈,既以合法手段运用库粮,解救民饥,又为明年收成打下基础。

同时,他还带头把自己的“养廉银”献出,以与民同苦。

【精品】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课件:《墨竹图题诗》课件——第2课时

【精品】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课件:《墨竹图题诗》课件——第2课时

新课学习
诗文赏析
郑板桥的这首题画诗,由风吹竹摇之声而联 想到百姓生活疾苦,寄予了作者对老百姓命运的 深切的关注和同情,一个封建时代的官吏,对劳 动人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确实是十分可贵 的。
新课学习
本诗的前两句托物取喻。第一句“衙斋卧 听萧萧竹”写的是作者在书房里躺卧休息,这 时听到窗外阵阵清风吹动着竹子,萧萧丛竹, 声音呜咽,给人一种十分悲凉凄寒之感。
新课学习
回顾全文
竹象征了“有气节”。
象征诗人“我自岿然不动” 的气概。
新课学习
课外拓展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 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 奇葩,永开不败。而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 的艺术风格,更能让我们领略诗歌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新课学习
新课学习
墨竹图题诗
作者: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新课学习
墨竹图题诗
作者: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疑:怀疑。
疾苦:指百姓饥寒交迫。
些小:指自己官职卑微。
吾曹:我们。
关情:关心。
一枝一叶总关情。
第二句“疑是百姓疾苦声”,是作者由凄 寒的竹子声音而产生的联想,作者由自然界的 风竹声而想到了老百姓的疾苦,好像是饥寒交 迫中挣扎的老百姓的呜咽声。充分体现了作者 身在官衙心系百姓的情怀。
新课学习
三四两句畅抒胸怀。第三句“些小吾曹 州县吏”既是写自己,又是写包括那些为民 解忧的父母官,这句诗拓宽了诗歌的内涵。 第四句“一枝一叶总关情”这句诗即照应 了风竹划和诗题,又寄予了深厚的情感。老 百姓的点点滴滴都与“父母官”们紧紧的联 系到了一起。

新编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墨竹图题诗

新编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墨竹图题诗

墨竹图题诗教材分析:这首诗以“竹”为依托之物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诗画家淡薄名利,以解除百姓之苦为己任的胸襟,以及“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

教学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体会作者的胸怀和气概。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百姓的关爱之情。

教学构思:教学本课时从诗文入手,引导学生熟读成诵,训练朗读技巧,注意语气、语调、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的处理。

师再引导作浅易的赏析,然后采用小组交流的形式,结合诗画欣赏理解诗的内容。

教学时间:1课时学生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古代文人喜爱寄物抒情,借以自然物来表现自己的理想品格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坚毅不拨的青松,“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挺拨多姿的翠竹,清高而有节;傲雪报春的冬梅,不惧风寒霜雪。

它们虽系不同属科,却都有不畏寒霜的高洁风格。

它们在岁寒中同生,历来被中国古今文人们所敬慕,而誉为“岁寒三友”,以此寓意忠贞的友谊,及做人要有品德、志节。

今天,就让我们一道去感受——郑板桥在《墨竹图题诗》中要表达的诗情画意。

二、跟老师一起学1.注意这些字的读音:衙(yá)斋(zhāi)燮(xiè)号(háo)寒放赈(zhèn)救济(jì)遂(su ì)2.理解下面这些词语的含义:劳顿:劳累。

夜不能寐:晚上睡不着觉。

寐:睡觉。

思绪:思想的头绪;思路。

救济:用金钱或物资帮助灾区或生活上有困难的人。

赈灾:救济灾民。

岿然不动:屹立着、不动摇。

岿然:高大独立的样子。

三、理解古诗大意:1.作者简介:介绍作者: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

”做官前后,以书画营生。

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

体貌疏朗,风格劲峭。

2016-2017学年最新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墨竹图题诗》资料:郑板桥轶事两则(精品)

2016-2017学年最新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墨竹图题诗》资料:郑板桥轶事两则(精品)

《墨竹图题诗》资料郑板桥轶事两则(一)郑板桥难得糊涂的由来有一年,郑板桥到山东莱州云峰山观摩郑公碑,晚间借宿在山下一老儒家中,老儒自称糊涂老人,言谈举止,高雅不凡,两人交谈十分投契。

老人家中有一块特大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美,郑板桥看了大为赞赏。

老人请郑板桥留下墨宝,以便请人刻于砚台背面,郑板桥感到糊涂老人必有来历,便题写了“难得糊涂”四字,并盖上了自己的名章“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

砚台有方桌大小,还有很大一块余空,郑板桥也请老人题写一段跋语,老人没加推辞,随手写道:“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转入顽石更难。

美于中,顽十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之门也。

”写罢也盖了方印,印文是:“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郑板桥看后,知是一位情操高雅的退隐官员,顿生敬仰之意。

见砚台还有空隙,便又提笔补写了一段文字:“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

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

”(二)郑板桥巧断元宝案郑板桥在范县为官清正,人称郑青天。

一天,有个客商拉着店家马三,来到公堂跪下说:“我是山西客商,千里遥远来范县赶会买骡马,身上带了一块四十八两重的元宝,担心丢掉,亲手交给店家马三存放。

俗话说:店家、店家,客人之家,他马三当时说有失赔偿,谁知今天翻脸不认账,还吆喝了几个人,拳打脚踢把俺打了一顿。

俺出门在外,怎敢多事,求老爷明察。

”马三说:“他是骗子,别听他胡言乱语,根本没有此事,请老爷公断。

”郑板桥沉思了一会儿,吩咐道:“把山西客商押监候审。

”又对店家马三说:“既然山西客商没给你元宝,那我就用纸给你写个元宝吧。

”接着提笔在纸上写了“元宝”二字,交给了店家马三,并嘱咐他不要丢失,明天当堂验看,丢了假的要赔真的,店家马三不知何意,赶紧把纸放进怀里,店家马三也被关进了监牢。

第二天,郑板桥先把店家马三老婆叫到后堂,问道:“你家马三已承认昧下一块元宝,你要从实招来,免受重刑。

”马三婆一口咬定不知道。

郑板桥怒道:“马三婆,不要嘴硬,你先听听马三是怎样招供的吧。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墨竹图题诗》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墨竹图题诗》教案

《墨竹图题诗》教案学习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2.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3.体会作者的胸怀和气概.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重点难点:1.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2.体会作者对百姓的关爱之情.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课时一、导学1、松、竹、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为“岁寒三友”,也是文人墨客所推崇的对象,纵观历史文坛,诗书画三绝的名家层出不穷,而对图题诗更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的《墨竹图题诗》,并体会诗要表达的诗情画意。

2、板书课题——墨竹图题诗,齐读课题。

3、理解题目意思:墨竹:单用墨画的竹子。

墨竹图题诗就是单用墨画竹子的图画上面的诗。

二、自学、展示读通诗歌。

1、读准字音:衙(yá) 斋(zhāi) 燮(xiè) 号(háo)寒放赈(zhèn) 救济(jì) 遂(suì)2、理解词语。

3、读出韵律。

反复朗读古诗,可采用抽读,小组读,男生女生读,齐读,老师范读等方式进行朗读,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4、理解古诗大意:合作学习(1)自读自悟:学生依据资料和文后译文进行自学。

(2)学习小组交流:通过与同学互相补充,解疑,使学生明白诗文大意。

(3)请学生说出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4)指导朗读:读出韵味,深入理解诗歌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你自己对这首诗的感悟。

三、探究1、本诗作者是怎样开想象的?2、我们如何理解“一枝一叶总关情”一句?3、引导观画:四、总结竹象征了“有气节”,象征诗人“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

五、板书设计郑板桥《墨竹图》衙斋卧听潇潇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岁寒三友37墨竹图题诗(1)教学课件北师大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岁寒三友37墨竹图题诗(1)教学课件北师大版
君子”。品质分别是:傲、幽、坚、淡。梅、兰、竹、菊成为中国人感物喻志 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正是根源于对这种审美人格境 界的神往。共同特点是自强不息,清华其外,澹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
本诗写出了竹子的坚劲。请结合课外的阅读说出几首有关其梅 兰 竹 菊的 诗词。
墨竹图题诗
对比阅读
郑板桥的这首题画诗,由风吹竹摇之声而联想到百姓生 活疾苦,寄予了作者对老百姓命运的深切的关注和同情,一 个封建时代的官吏,对劳动人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确实是 十分可贵的。
墨竹图题诗
• 本诗的前两句托物取喻。第一句“衙斋卧听萧萧竹”写的是作者在书 房里躺卧休息,这时听到窗外阵阵清风吹动着竹子,萧萧丛竹,声音 呜咽,给人一种十分悲凉凄寒之感。
高山幽兰 (清.郑燮) 千古幽贞是此花, 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路, 更取高山一片遮。
竹 (清.郑燮) 一节复一节, 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 免撩蜂与蝶。
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眼光决定未来的一 切,相信成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 生有挫折没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
2021/4/2
9
墨竹图题诗
课外拓展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源远流长、
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而学习
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让我们领略诗歌描绘
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梅 兰 竹 菊 指:梅花,兰花,竹,菊花。被人称为“花中四君子”、“四
墨竹图题诗
墨竹图题诗
作者: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墨竹图题诗
诗文释义

小学语文:第八单元《墨竹图题诗》6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

小学语文:第八单元《墨竹图题诗》6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

小学语文:第八单元《墨竹图题诗》6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第一篇:小学语文:第八单元《墨竹图题诗》6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墨竹图题诗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3.德育目标:体会作者的胸怀和气概。

4.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难点:体会作者对百姓的关爱之情。

教学方法: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深受文人墨客的推崇,有古诗云“诗堪入画方称妙,画可融诗乃为奇”。

纵观历代文坛,诗书画三绝的名家,层出不穷。

而图题诗则是诗坛画苑中一朵绚丽的花朵。

今天,就让我们一道去感受——郑板桥在《墨梅图题诗》中要表达的诗情画意。

二、自主学习:1.字:衙(yá)斋(zhāi)燮(xiè)号(háo)寒放赈(zhèn)救济(jì)遂(suì)2.解词:劳顿:劳累。

思绪:思想的头绪;思路。

救济:用金钱或物资帮助灾区或生活上有困难的人。

赈灾:赈济灾民。

岿然不动:高大独立的样子。

3.交流材料:①介绍作者: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

”做官前后,以书画营生。

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

体貌疏朗,风格劲峭。

②图题诗(找擅长绘画的学生介绍)③墨竹:单用墨画的竹子。

4.朗读诗歌,熟读成诵。

三、合作学习:1.引导学生阅读“诗画赏析”第二段。

(明确:郑板桥这首诗的背景、原因和被罢官的结局,说明他是一个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

)2.感知诗意:这首诗以“竹”为依托之物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诗画家淡薄名利,以解除百姓之苦为己任的胸襟,以及“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

北师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23 墨竹图题诗

北师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23 墨竹图题诗

墨竹图题诗这是一首提画诗,写于郑板桥在山东任职时。

当时山东受灾,饥民无数,作为一名体恤百姓的县官,郑板桥整日为民奔波,白天劳顿,夜不思眠。

一个不寐的夜晚,听到冷遇拍打窗棂,风吹疏竹,发出萧萧之声,竟错觉为百姓发出啼饥号寒的怨声,于是提笔展纸作画,遂成此诗。

以“竹”为依托之物,表达了画家淡泊名利,以解聊百姓之苦为己任的伟大胸襟,以及“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苍生疾苦而呼,事事关心的品格和“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

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体会作者的胸怀和气概。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百姓的关爱之情。

教案一1课时一、导入新课:中国古代文人喜爱寄物抒情,借以自然物来表现自己的理想品格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坚毅不拨的青松,“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挺拨多姿的翠竹,清高而有节;傲雪报春的冬梅,不惧风寒霜雪。

它们虽系不同属科,却都有不畏寒霜的高洁风格。

它们在岁寒中同生,历来被中国古今文人们所敬慕,而誉为“岁寒三友”,以此寓意忠贞的友谊,及做人要有品德、志节。

今天,就让我们一道去感受——郑板桥在《墨竹图题诗》中要表达的诗情画意。

二、跟老师一起学1、注意这些字的读音:衙(yá)斋(zhāi)燮(xiè)号(háo)寒放赈(zhèn)救济(j ì)遂(suì)2、理解下面这些词语的含义:劳顿:劳累。

夜不能寐:晚上睡不着觉。

寐:睡觉。

思绪:思想的头绪;思路。

救济:用金钱或物资帮助灾区或生活上有困难的人。

赈灾:救济灾民。

岿然不动:屹立着、不动摇。

岿然:高大独立的样子。

三、理解古诗大意:1、作者简介:介绍作者: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

”做官前后,以书画营生。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墨竹图题诗》PPT课件(5篇)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墨竹图题诗》PPT课件(5篇)
墨竹图题诗
PPT课件:/kejian/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kejian/yuwe n/138/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kejian/yuwe n/160/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kejian/yuwe n/161/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kejian/yuwe n/167/
诗诗
乃堪
为入
岁 奇画
寒 。方








作者简介
郑燮(zhèngxiè),字克 柔,号板桥。生于康熙三十二年 (公元1693年)农历十月二十五 日,卒于乾隆三十年(西元1765 年)农历十二月十二日,中国清 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江苏 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 乾隆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 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 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kejian/yuwe n/167/
作者简介
郑燮(1693-1765)字克 柔,号板桥,应科举为康 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官 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 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 忤大吏,遂乞病归。”做 官前后,以书画营生。擅 画兰、竹、石、松、菊等, 而画竹五十余年,成就最 为突出。体貌疏朗,风格 劲峭。
• “扬州八怪”大胆创新之风,不断为后世 画家所传承。徐悲鸿曾在郑燮的一幅《兰 竹》画上题云:“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 年最卓越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 书画成奇。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 致,而其寓悲奇妙,成为古今天才之难得 者。“扬州八怪”大胆创新之风,不断为 后世画家所传承。

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八 岁寒三友 墨竹图题诗》_0

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八 岁寒三友 墨竹图题诗》_0

墨竹图题诗教学目标:1.理解,品味,诵读诗歌,体会和感悟竹的象征意义及郑燮的人品。

2.初步学习并尝试运用诗画欣赏的方法,感受中国书画及诗歌语言的魅力。

3.初步体会和感悟象征,借物抒情的手法及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1.理解,品味,诵读诗歌,体会和感悟竹的象征意义及郑燮的人品。

2.初步学习并尝试运用书画欣赏的方法,感受中国书画及诗歌语言的魅力。

教学难点:初步学习并尝试运用书画欣赏的方法,感受中国书画及诗歌语言的魅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松,竹,梅在岁寒中同生,为人们所敬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为"岁寒三友",深受文人墨客的推崇,有古诗云"诗堪入画方称妙,画可融诗乃为奇".纵观历代文坛,诗书画三绝的名家,层出不穷.而图题诗则是诗坛画苑中一朵绚丽的花朵.今天,就让我们一道去感受——郑板桥在《墨竹图题诗》中要表达的诗情画意。

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做官前后,以书画营生.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体貌疏朗,风格劲峭..二,自主学习:1,学习生字:2.解词:劳顿:劳累.思绪:思想的头绪;思路.救济:用金钱或物资帮助灾区或生活上有困难的人.赈灾:赈济灾民.岿然不动:高大独立的样子.3.朗读诗歌,熟读成诵.欣赏图画.4.你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期待解决哪些问题?三,交流合作学习:1,学习"诗画欣赏"第二自然段.(1),朗读.(2),分析内容.(郑板桥这首诗的背景,原因和被罢官的结局,说明他是一个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他在山东任职时,正值山东受灾,饥民无数,作为体恤百姓的县官,他整日为民奔波,白日劳顿,夜不思眠.又是一个不们不寐的夜晚,听着冷雨拍打窗户,风吹疏竹,发出萧萧之声,他立即联想到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于是提笔展纸作画,遂成此文。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墨竹图题诗_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墨竹图题诗_北师大版
墨竹图题诗
清·郑燮
导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古诗云“诗堪入画 方称妙,画可融诗乃为奇”。纵观历代文坛, 诗书画三绝的名家,层出不穷。而图题诗则 是诗坛画苑中一朵绚丽的花朵。今天,就让 我们一道去感受——郑板桥在《墨竹图题诗》 中要表达的诗情画意。
自读提示:
1、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 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名句欣赏:
如何理解“一枝一叶总关情”一句?
似是写竹,实则写人。写诗人对百姓的仁 爱之心,体恤之情,令人叹为观止。作者以 竹喻人,比喻新颖奇物,把一个铮铮铁骨的 文人写得极入情理,表现了他的高标挺立、 特立独行、充满爱民之气节。
2、体会作者的胸怀和气概。 3、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生字学词:
衙(yá) 斋(zhāi) 燮(xiè)
墨竹图题诗 (清)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诗歌大意:
在房间里听着沙沙的竹叶声,好像是人 民生活困苦潦倒的呜咽之声。只是我们这些 小小的州县官吏,衙门卧室外竹子的一枝一 叶,都牵动着中有强 特立独行
叶:青翠欲滴 爱民如子
傲然挺立 高标挺立
感情提升:
作者笔下的竹子有什么寓 意?
竹子象征了“有气节”, 象征诗人“任而东南西北风” 的气概。
拓展训练:
1、请同学们课后搜集的有关 竹的诗句,绘画作品。
2、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赞美竹。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52021/8/25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52021/8/252021/8/258/25/2021 8:48:35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52021/8/252021/8/25Aug-2125-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52021/8/252021/8/25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板桥的诗
郑板桥在山东潍县做县官,学问深,得民心,就是不会吹牛拍马,得罪的人多,官做不下去了,铺盖一卷就回了扬州。

好在郑板桥不在乎当官,名气也不小,专门在家吟诗画画,倒也自在。

那时,扬州乡下离城十几里路,有个老秀才在教馆里当先生。

几十年下来,年龄大了,六十开外了,东家意思要回这个先生。

老先生急了,回去后,饭碗就砸了,这一家老小怎么活?高低要想个办法,叫东家回不掉。

这天吃中饭,老秀才忽然说:“东家,不瞒你说,郑板桥还是我的学生哪!”
东家一听,根本不相信。

你在这儿教了几十年的书,要郑板桥真是你的学生,怎么从来没有听你讲过?东家促得很,嘴上应着:“好哪好哪,久仰郑板桥大名,他既是你的学生,我就办一桌特席,你把他请来……”言下之意,请不来,你也不要来了。

老秀才慌了,本以为提了郑板桥的大名,东家就会让他教书教下去。

没想到来这一手,怎么办哩?只好连夜进城,找到郑板桥府上,敲开门,往郑板桥面前“扑通”一跪。

郑板桥连忙把他扶起来:“你老先生这么大年纪,有话直说,怎么好下跪?”
老先生讲:“我是来请罪的,东家嫌我老了,我要吃饭,就说你是我的学生,罪过了。


郑板桥一听,连连讲:“无妨,无妨,我从此就称你老师得了。


老秀才还是摇头,把东家请客的事说了。

郑板桥历来同情穷秀才,当时定好日子,一口
应承下来。

老秀才定心了,急匆匆赶回学馆。

第二天,东家一早就问:“你的学生郑板桥能不能来?不能来早点说。

”他心里话,郑板桥是出了名的大才子,谅你这个又穷又酸的老秀才请不动他。

没想到老秀才爽快得很,一口说:“三天之后,郑板桥准定来。


三天后,东家在街上找了位有名的厨师,办了酒席,又请来一班文人雅士作陪。

果然,郑板桥准时来了。

请坐、献茶、摆席。

首席哪,大家都推郑板桥。

郑板桥连连摇手说:“啊呀,老夫子在此,学生迟迟不来拜访,已是罪过,怎么敢上坐哩?”
众人一听,一齐请老秀才上座。

这个老秀才心里欢喜死了,郑板桥先生真肯帮助人啊!
哈哈,喝酒哦。

乖乖,老秀才高兴,大家敬他酒,他全“咕噜噜”灌进了肚子里。

敬酒从不回,多喝了几杯,醉啊迷的了,眼睛半睁半闭,舌头都直了,还喜欢说话:“板桥啊,记得我当年教你作诗——‘柳絮飞来一片红’啊……”老秀才一下说漏了嘴。

在座的不是举人就是秀才,这柳絮是白的,怎么会一片红哩?郑板桥一听,眉头都没皱,说:‘不错不错,老师,我记得清清楚楚,现在念给大家听听:
“廿四桥(扬州郊外的桥)头恋思风,佳人斜倚画楼中,夕阳反照桃花坞,柳絮飞来一片红。


众人听了连连称绝,郑板桥也不再多留,拱手告辞了。

老秀才酒醒后,方知自己说滑了嘴,多亏郑板桥奇才,把诗圆了起来。

东家只当郑板桥真是老秀才的学生。

从此对老秀才恭维得逸逸选当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