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遥感课件)我国遥感发展状况

合集下载

我国遥感产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遥感产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遥感产业发展的现状遥感技术以其非接触、快速、高效、高精度的测量与探测能力,在土地资源调查、生态环境监测、城市规划与市政管理、气象观测预报、地质勘察与防灾减灾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下是我国遥感产业发展的现状:一、行业规模近年来,我国遥感行业规模持续扩大。

据相关统计数据,到2022年,我国遥感市场规模已达到近千亿元人民币,比上一年增长约15%。

这一数据反映出我国遥感市场的活力,也说明了遥感技术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二、技术发展我国在遥感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高分专项的实施为我国遥感技术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自高分一号卫星发射以来,我国已经形成了高中低分辨率、光学雷达相结合的遥感卫星体系,实现了对我国陆地、大气、海洋的全面覆盖。

此外,我国还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遥感卫星数据处理软件,提高了遥感数据的处理能力。

三、应用领域1.土地资源调查与规划:遥感技术是土地资源调查与规划的重要手段。

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可以精确获取土地利用现状,发现土地利用变化,为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2.生态环境监测:遥感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大范围的环境参数,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

通过对遥感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环境问题,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支持。

3.城市规划与市政管理: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与市政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高分辨率影像,可以获取城市空间布局信息,分析城市交通流量、建筑物分布等,为城市规划提供依据。

同时,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城市绿化、垃圾分类等市政管理方面。

4.气象观测预报:卫星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全球的气象数据,包括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气压等。

这些数据用于气象预报,可以提前预测天气变化,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指导。

5.地质勘察与防灾减灾:遥感技术在地质勘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利用高分辨率影像,可以获取地质构造、矿产分布等信息。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防灾减灾工作,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监测与预警。

卫星遥感发展趋势分析报告PPT

卫星遥感发展趋势分析报告PPT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的广泛应用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在城市规划、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军事等领域的应 用越来越广泛,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多源卫星遥感数据的综合应用
多源卫星遥感数据的互补性
不同类型和不同高度的卫星遥感数据可以提供不同的信息,如光学卫星可以提供 可见光和红外信息,雷达卫星可以提供微波信息,高光谱卫星可以提供光谱信息 等。这些数据相互补充,可以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地表信息。
卫星遥感技术发展面临的机遇
总结词:详见下文
国家政策支持:国家对 于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 给予了大力支持,提供 了多种应用领域和市场 需求。
技术创新与突破:随着 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 发展,卫星遥感技术也 在不断进步和完善。
商业化运作模式:卫星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商业 化运作模式实现盈利, 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
多源卫星遥感数据的融合
多源卫星遥感数据的融合可以提高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如将光学卫星和雷达卫 星的数据进行融合,可以得到更加准确和全面的地表信息。
卫星遥感技术的智能化发展
智能化数据处理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对卫星遥感数据进行智能化 处理,可以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和精度,如自动分类、目标 检测和变化检测等。
卫星遥感发展趋势分析报告ppt
contents
目录
• 介绍 • 卫星遥感技术现状 • 卫星遥感技术发展趋势 • 卫星遥感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结论和建议 • 参考文献
01
介绍
报告目的和背景
目的
分析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应用领域和市场前景,为相 关行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卫星遥感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土 地、资源、环境、气象、军事等领域,成为获取地球表面信 息的重要手段。

中国地球观测遥感卫星发展现状及文献分析

中国地球观测遥感卫星发展现状及文献分析

中国地球观测遥感卫星发展现状及文献分析摘要:地球观测遥感卫星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能够提供大量的地球表面信息,对于环境监测、资源管理、自然灾害预警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本文通过对中国地球观测遥感卫星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各个时期的主要成果,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引言地球观测遥感卫星是指通过卫星搭载的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的遥感信息,利用卫星携带的遥感数据进行地质勘探、气象预测、资源调查等应用。

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中国开始积极发展地球观测遥感卫星技术,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二、发展现状1. 早期阶段早期的中国地球观测遥感卫星主要集中在发展自主核心技术和突破外部技术壁垒上。

1969年,中国成功发射了自主研制的“东方红一号”卫星,标志着中国进入了航天领域。

在随后的几十年间,中国陆续发射了一系列的卫星,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卫星遥感数据。

2. 现代化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中国地球观测遥感卫星进入了现代化阶段。

中国陆续发射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实用价值的卫星,如环境卫星、资源卫星和气象卫星等。

这些卫星的搭载设备以及数据处理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能够提供更高分辨率、更全面的遥感数据。

3. 国际合作中国地球观测遥感卫星的发展不仅依赖于自主研发,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中国与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实现了遥感数据的共享和交流。

这种合作促进了中国遥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并为其他国家提供了重要的遥感数据。

三、文献分析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地球观测遥感卫星在各个方面的研究进展。

1. 气象应用中国地球观测遥感卫星在气象预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通过对气候数据的监测和预测,卫星可以提供重要的气象服务,如天气预报、气候变化分析等。

2. 环境监测地球观测遥感卫星可以对环境进行实时监测,提供大量的环境数据。

中国地球观测遥感卫星在环境监测方面的研究包括空气质量监测、水质监测、土壤质量监测等。

我国遥感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遥感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遥感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遥感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关注。

作为现代环境监测、自然资源管理和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的基础,遥感技术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当前国内遥感技术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一、我国遥感技术的现状我国的遥感技术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全球遥感技术的重要力量。

在卫星、航空和地面遥感领域,我国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步。

1. 卫星遥感卫星遥感是目前国内遥感技术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

我国在该领域已经有了自主研发、自主发射和自主运行的遥感卫星,包括光谱卫星、雷达卫星和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等。

遥感卫星的发射和运行,改变了对地面信息的获取方式,为我国的环境监测和资源调查提供了更高效、精确、可靠的手段。

2. 航空遥感航空遥感技术是指利用飞机、直升机等载具进行遥感数据采集。

我国在该领域已经实现了高分辨率、高频次、大面积覆盖的目标,使得遥感技术在自然资源、城市更新、环境保护和灾害监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 地面遥感地面遥感是指通过在地面接收、采集和处理卫星遥感数据,利用影像处理技术,进行地球观测。

这种方法是最常用的遥感技术手段之一,也是遥感技术的基础。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也非常活跃,通过遥感技术的应用手段,对新能源、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研究。

二、我国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1. 遥感技术的智能化和可视化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在数据分析和处理方面将更加智能化。

未来的遥感技术将实现自动化、高精度、高效率的遥感数据分析,遥感数据的可视化处理也将变得更加人性化、直观和可操作。

2. 遥感技术的高精度化高精度化是遥感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遥感数据获取的精度水平将得到更高的提升,例如超高分辨率、高时空分辨率等;二是遥感影像处理和应用的精度和精细程度将得到更高的提升,例如大数据分析、精准测绘等。

我国遥感应用的现状与技术发展对策

我国遥感应用的现状与技术发展对策

我国遥感应用的现状与技术发展对策郁文贤等863-13主题专家组一、需求总体分析21世纪以来,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城乡结构不断调整,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国土资源整治全面展开,经济体制与增长方式正在发生重大转变。

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日趋突出,为进一步缩小地区和城乡之间的发展差异,发挥地区资源优势,改变目前我国区域资源开发与环境决策滞后,城市管理手段落后,多部门、多领域、多项目的整体决策缺乏协调等局面,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迫切需要通过遥感等手段及时获取区域时空变化信息,并应用空间信息综合分析技术,进行区域与城市发展辅助决策。

以下是“十五”期间国家有关部门的重点遥感技术应用任务及其目标。

(略)二、当前遥感技术与应用的基本现状遥感科学是一门综合学科,遥感基础研究本身就有很强的多学科综合性,而遥感技术又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目前,大量的遥感应用需求,对遥感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是对遥感信息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二是对遥感获取的数据量处理越来越大——海量遥感数据。

因此,遥感科学发展和应用需求都需要遥感从定性过渡到定量。

经过“六五”以来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遥感应用的大国,我国的遥感应用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在这个体系中,主要包括:初具规模的国家对地观测系统;具有较高运行水平的国家级资源环境遥感信息服务;具有一定服务能力的重大自然灾害遥感监测评估系统;具有良好实效的农作物遥感估产系统;已见效益的全国土地资源遥感监测业务运行系统;初步的国民经济辅助决策系统;稳定运行的卫星气象应用系统;比较完善的海洋遥感立体监测系统;以及其它应用系统等。

虽然说我们已经是遥感应用的大国,但应用主要是范围外延,项目扩大,技术方法不成熟,精度不足,遥感技术突破不多。

主要原因是基础研究薄弱,缺乏多学科人才的共同研究。

从应用、技术研究两个层面和技术与应用之间的联结来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当前存在的问题。

应用层面:(1)已建立不同规模的卫星数据接收和处理系统,业务运行系统基本上都是基于RS和GIS的集成应用系统,但应用模型开发还很不够。

中国遥感技术应用的现状和发展

中国遥感技术应用的现状和发展

中国遥感技术应用的现状和发展前言:经过三十多年来的发展,卫星遥感技术应用的范畴已经从当初的单一遥感技术发展到今天包括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在内的空间信息技术,逐渐深入到国民经济、社会生活与国家安全的各个方面,使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发展与应用水平业已成为综合国力评价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中国遥感技术发展现状我国经过“八五”,“九五”的攻关研究,RS、GIS和GPS的综合配套发展能力开始形成,为3S走向实用奠定了基础。

在应用方面,3S 技术已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尤其在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估和资源调查等方面,为国家领导人和各级政府部门提供了大量科学的宏观辅助决策信息,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在技术应用逐步由国家行为向产业行业的转化过程中,有力地推动了国土、农业、林业等部门对这些新技术的认同和采用,越来越多的部门,已经正在将这些技术摆上部门业务化应用的日程,成为主管部门执法或制定产业政策、规范及行业技术改造的重要依据之一。

遥感技术集中了空间、电子、光学、计算机通信和地学等学科的最新成就,是当代高新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上遥感技术的发展,将在未来15年将人类带入一个多层。

立体。

多角度,全方位和全天候对地观测的新时代。

各种高、中、低轨道相结合,大、中、小卫星相互协同,高、中、低分辩率互补的全球对地观测系统,将能快速、及时地提供多种空间分辩率、时间分辩率和光谱分辩率的对地观测海量数据。

1.建立了国家级资源环境宏观信息服务体系该服务体系包括以中国1:25万土地利用数据为核心的国家资源环境空间数据库,二个部级服务系统,三个省级示范系统及五个县级服务系统,珠江三角洲地区“4D”(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库DOQ,数字专题地图库DRG和数字专题信息DTI)技术系统以及全国资源环境信息技术系统。

2.建立了灾害遥感监测评估业务运行系统该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灾害宏观动态监测系统、机载SAR数据实时传输系统、洪涝灾害测评估系统。

中国陆表定量遥感发展综述

中国陆表定量遥感发展综述

中国陆表定量遥感发展综述本文将全面综述中国陆表定量遥感的发展状况。

本文的关键词包括:陆表定量遥感,中国,技术发展,应用场景,挑战与解决方案。

通过了解这些关键词,我们将更好地理解中国陆表定量遥感领域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陆表定量遥感是利用遥感技术对地球表面各类现象进行定量测量的学科。

随着科技的进步,陆表定量遥感技术不断完善,应用领域也日益广泛。

本文旨在综述中国陆表定量遥感的发展状况,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陆表定量遥感技术是一种利用遥感卫星、飞机或其他飞行器获取地球表面各类现象的电磁波信息,通过一系列定量化方法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地球表面各类现象的精确测量和监测的技术。

其特点包括: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速度快、空间分辨率高、定量化精度高等。

近年来,中国在陆表定量遥感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长足进展。

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植被生态、水资源保护、城市扩张、空气污染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同时,中国还积极推广和应用陆表定量遥感技术,提高了环境监测和生态保护的效率。

陆表定量遥感技术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

在生态环境方面,可用于植被分类、湿地保护、生态红线划定等;在自然资源管理方面,可用于土地利用规划、水资源保护、森林资源清查等;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可用于城市扩张监测、交通路网规划、农业产量估算等。

中国陆表定量遥感数据产品种类丰富,包括但不限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地表温度数据、植被指数数据、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数据等。

这些数据产品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可为各类用户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中国还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陆表定量遥感数据处理和分析软件,进一步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应用范围。

尽管中国陆表定量遥感发展迅速,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技术更新迅速,需要不断跟进和创新;数据共享和标准化程度有待提高;专业人才队伍尚需加强等。

为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正积极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建立健全数据共享机制,提高数据质量;加强教育和人才培养,打造高素质的专业团队。

我国遥感产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遥感产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遥感产业发展的现状一.引言遥感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探测技术,是根据电磁波的理论,应用各种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最后成像,从而对地面各种景物进行探测和识别的一种综合技术,通过遥感技术,可查询到高分一号、高分二号、资源三号等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1它集中了航天、航空、电子、计算机、现代光学以及生物地学等学科的最新成就,成为一种先进而有效的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及区域开发综合评价分析手段。

遥感科技被公认是一种大容量的信息获取手段,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中已显示出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从而日益受到重视。

根据联合国不完全的统计,目前全世界至少有1,400多个组织从事遥感活动。

美国每年利用陆地卫星所得的效益为14亿美元,利用气象卫星资料避免各种损失为20亿美元,并预测政府在今后每年可以从商业化遥感活动中获取税收14亿美元。

2现代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是由紫外谱段逐渐向 X射线和γ射线扩展。

从单一的电磁波扩展到声波、引力波、地震波等多种波的综合。

3我国已成功发射并回收了10多颗遥感卫星和气象卫星,获得了全色像片和红外彩色图像,并建立了卫星遥感地面站和卫星气1百度百科遥感技术2《中国科技论坛》1986年第5月3中国测绘网现代遥感技术发展的趋势与展望象中心,开发了图像处理系统和计算机辅助制图系统。

从“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获取的红外云图上,我们每天都可以从电视机上观看到气象形势。

4此外,作为我国卫星遥感平台代表的北斗卫星已得到国际范围的认可。

二.数据与方法1950年代组建专业飞行队伍,开展航摄和应用。

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75年11月26日,返回式卫星,得到卫星像片。

80年代空前活跃,六五计划遥感列入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1988年9月7日中国发射第一颗“风云1号”气象卫星。

1999年10月14日中国成功发射资源卫星1 之后进入快速发展期--卫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光谱信息成像化,雷达成像多极化,光学探测多向化,地学分析智能化,环境研究动态化以及资源研究定量化,大大提高了遥感技术的实时性和运行性,使其向多尺度、多频率、全天候、高精度和高效快速的目标发展。

浅谈我国卫星遥感应用现状与发展

浅谈我国卫星遥感应用现状与发展

航天产业观察51浅谈我国卫星遥感应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薛毅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李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张广科9)I卫星应用在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是航天领域的重要方向。

”十三五”以来,全球对地观测系统发展迅速;特别是卫星遥感应用不断向纵深发展,且产业初具规模,已成为各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基础设施。

为更好地®务及满足于国家“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战略实施,支撑各行业精细化管理,服务社会大众,需要全面提升我国卫星遥感行业应用能力和月艮务水平。

我国卫星遥感应用现状1遥感应用现状分析目前我国以“资源”卫星系列、“海洋”卫星系列、“风云”卫星系列等为代表的遥感卫星均已进入业务化运行阶段,初步具备了全天时、全天候观测能力,构建了种类齐全、功能互补、尺度完整的对地观测体系;初步建成了遥感卫星应用体系,已经在土地调查监测、地理国情监测、矿山环境遥感监测、国土资源开发监管、海洋资源管理、气象预报等行业应用中发挥了支撑作用,为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提供大量科学的宏观辅助决策信息。

在陆地遥感应用方面,积极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利用包括国产高分卫星数据在内的各种遥感资料,获取了“一带一路”经济走廊沿线重点区域的自然资源信息。

卫星数据和应用已完全融入到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监测与核查、土地资源全天候遥感监测等自然资源管理主体业务和重大任务的工作流程。

总体上看,国产陆地卫星米级、亚米级分辨率数据逐步实现对国外同类卫星数据的替代,卫星的各种数据产品已经全面应用于土地资源调查与监测、资源矿产勘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更新、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环境监测、灾害调查等方面,应用成效较为显著。

生态保护领域实现了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动态变化定期监测,开展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遥感核查。

在水环境方面实现了”三湖”水华遥感动态监测,在大气环境方面实现了全国秸秆焚烧火点、重点区域灰霾的遥感动态监测。

遥感科学与技术发展现状与态势

遥感科学与技术发展现状与态势

遥感科学与技术发展现状与态势遥感科学与技术是应用于地球表面物质的非接触式探测和信息获取的一门学科,通过卫星、飞机、无人机等遥感平台获取的遥感数据,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技术,可以对地球表面进行全面、动态和多尺度的观测和监测。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科学在资源环境管理、自然灾害监测、农业生态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遥感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态势。

遥感科学与技术在资源环境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如何高效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遥感技术通过获取大范围的遥感数据,可以实现对土地利用、水资源、森林资源等方面的监测和评估。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农田的植被覆盖情况,提供农作物生长的信息,帮助农业生产的管理和决策。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监测水体的质量和变化,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在森林资源方面,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森林覆盖面积、类型和生长状态的监测,为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科学与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涝、山火等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如何及时准确地监测和预警自然灾害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遥感技术通过获取遥感影像和数据,可以实现对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警。

例如,在地震监测方面,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观测地表形变和地表破裂等现象,提供地震预警信息。

在洪涝监测方面,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洪水范围和深度的监测,为防洪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实时监测山火的蔓延情况,提供山火的监测和预警信息,为山火的扑灭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科学与技术在农业生态研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农业生态是指农业系统内生物、环境和人类的相互作用关系。

遥感技术通过获取遥感数据,可以实现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监测和评估。

例如,在土壤质量监测方面,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土壤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的含量和分布的监测,为合理施肥和土壤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OS System
Hyperspec.Senso r
System
Onboard Layout of PHI
我国的遥感专家
1 1 1 1 1 1 1 1 存储地面站接收范围之外的遥感信息
1
1
1
1
1
1
1
1
用于接收地面数据采集平台的上行数据,经处理 后发送到地面接收站
数传
1 1 1 1 1 1 1 1 向地面传送遥感器获取的遥感信息
PHI in Flight
中国科学院高光谱遥感 系统在日本飞行-2001
Electronics Console
FY-2 地 球同步 气象卫 星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3/04星遥感器及其主要技术指标设置考虑
谱段
CCD(全色) CCD(多光谱)
红外扫描仪 (IRMSS)
广角成像仪 (WF1)
530900nm
450-520nm 520-590nm 630-690nm 770-890nm
0.76-0.90m 1.55-1.75m 2.08-2.35m 10.4-12.5m
我国遥感发展状况
我国空间遥感的发展
我国已发射 100多颗对地观测卫星(包括返回式 国土资源卫星、气象卫星和地球资源卫星等), 和由两颗地球同步卫星组成的北斗双星导航系统
已初步形成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主运行的对地观测系统(包括 卫星及其地面系统)
在长期、稳定和高质量运行和数据保障方面尚有 较大差距;
我国卫星已得到了初步和较普遍应用,虽改变了 在空间信息方面完全依赖国外卫星的状态,但尚 未能改变仍以国外卫星应用为主的局面。
有效载荷
光学星 雷达星
用途
卫星数量
4
4
宽视场多光谱相机 2 2 2 2
形成对监测区域的大范围观测
高光谱成像仪 红外扫描仪
11 11
满足对环境污染因子,地物高光谱成像的要求 形成对森林火灾、地震监测、辐射、热岛和夜间 监测能力
合成孔径成像雷达 固态存储器 数据采集系统
1 1 1 1 形成全天候、全天时成像的能力
520-590nm 630-690nm 770-890nm
分辨率 侧摆 覆盖宽度 量化值
5m 10m
±30
60km
8bit
20m ±30 120km 8 bit
40/40/40//80m No
>120km 8 bit
73m No >860km 10 bit
环境与灾害监测小卫星有效载荷配置(“十五”期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