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计算书
(完整word版)紫外消毒渠完整版
紫外消毒渠1、设计参数依据加拿大TROJAN公司生产的紫外消毒系统的主要参数,运用设备型号UV3000PLUS,辐射时间为10-100s2、峰值流量:Kz=1.49Q=22982×1.4=﹙m³/d﹚m ax3、设计计算(1)灯管数UV3000PLUS紫外消毒设备每3800m³/d需要14根灯管,每根灯管的功率为250W。
采用单组布置的形式。
N=22982÷3800×14=取根平N=229823800×14=206.3,取207根峰拟用8根灯管为一个模块,则模块数为18.5<N<25.9 故N=24 共有灯管192根。
(2)消毒渠设计:按照设备要求,渠道深度为1.29 m,设渠中水流流速为0.3m/s。
①紫外消毒渠道过水断面积A=Q/v=56000/﹙0.3×24×3600﹚=2.16m²②渠道宽度B=A/H=2.16/1.29=1.68m设置灯管间距为14cm,沿渠道宽度可以安装12个模块,设置为两个UV灯管组,每个UV灯管组里设一个模块。
(3)渠道长宽:每个模板长度为2.46m,本设计为便于施工取2.5m。
在渠道出水处设置堰板调节,调节堰到灯组的距离间距为1.5m,进水口到灯组的间距为1.5m,两个灯组间距1m,则:渠道总长L=2.5×2+1.5+1.5+1=9m(4)复核辐射时间T=﹙2.5×2﹚/0.3=16.67s(符合要求)4、根据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取紫外线消毒池的水头损失h=0.3 m。
第二章 紫外分光光度法-伍德沃德规则2018
β 12
30 6 30 12 30 85 93 二氧六环 +5
γ 18
6 17 — — — — 氯仿 +1
或更远
18
50 6 31 — — — — 水 -8
B、伍德沃德(Woodward)规则应用于共轭烯酮
X O
Woodward定则 开环、六元环或较大的环 ,β-不饱和酮化合物:
m = 10 mβ = 0 mγ = 0 mδ = 0 e=1 n=2 r =0
O
O
O
基本值 =
基本值 = m = mβ = mγ = mδ = e= n= r =
基本值 =
m = mβ = mγ = mδ = e= n= r =
m = mβ = mγ = mδ = e= n= r =
O
e 5×2
伍德沃德(Woodward)规则
基本值 = 214 m e n-2 r 5× 5 1× 5 2×30 2 ×39
382 nm
基本值 = 214 m e n-2 r 5×5 1×5 1×30 1 ×39
313 nm
基本值 = 214 m= e = n = r =
基本值 = 214
m= e = n = r =
伍德沃德(Woodward)规则
例:
A
1
B 2 C
CH3
A
1 2
H C
3
C H 4
B
基值 m
1,2之间的双键 n-2
214 5×5 30 279 nm
基值 烷基取代基
217 5×4
e 5×2
环外双键 5 × 2 247 nm
伍德沃德(Woodward)规则
紫外测定含量计算公式
紫外测定含量计算公式在化学世界里,紫外测定含量计算公式可是个相当重要的“小伙伴”呢!咱先来说说啥是紫外测定含量。
简单来讲,就是利用物质对紫外光的吸收特性来搞清楚这东西里某种成分到底有多少。
那这个计算公式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帮我们打开含量的秘密之门。
这公式看起来可能有点复杂,但其实就像解一道有点绕的数学题。
比如说,咱假设有一种溶液,里面有一种神秘的物质 X ,咱们想知道它的含量。
这时候,就得靠紫外分光光度计这个厉害的家伙出马啦。
它会给我们一些数据,像吸光度 A 啥的。
那紫外测定含量的计算公式通常是:含量(C)=(A / ε×l)×V 。
这里面,A 就是测出来的吸光度,ε 是摩尔吸光系数,l 是光程,V 是溶液的体积。
举个例子哈,有一次我在实验室做实验,就是用紫外测定含量法来搞清楚一种新合成的药物里有效成分的含量。
那时候,我紧张又兴奋,心里想着这公式可千万别出错。
我小心翼翼地操作着仪器,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上显示的数据,手心里都有点冒汗。
当最终得出结果,发现和预期相差不大的时候,我那悬着的心才落了地,那种成就感,简直没法形容!再来说说这个摩尔吸光系数ε ,它就像是每种物质的“身份证号码”,独一无二。
不同的物质,这个系数可大不一样。
光程 l 呢,就是光线在溶液里走过的路程。
可别小看这个,它的准确与否对结果的影响也不小。
溶液体积 V 就得量得准准的,不然算出来的含量可就差了十万八千里。
总之,紫外测定含量计算公式虽然有点小复杂,但只要咱们认真对待,仔细操作,就能用它解决好多实际问题。
不管是在药物研发中,还是在环境监测里,甚至是食品检测里,这公式都大有用处。
所以呀,同学们,好好掌握这个公式,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大用场,让咱们在化学的世界里更加游刃有余!。
多波段uv能量计算公式
多波段uv能量计算公式多波段UV能量计算公式。
UV能量是指紫外线辐射的能量,通常用于描述紫外线的强度和对物体的照射程度。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多波段UV能量,以便更好地了解紫外线的特性和对各种材料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多波段UV能量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紫外线分为UVA、UVB和UVC三个波段,它们的波长分别为320-400nm、280-320nm和100-280nm。
不同波段的紫外线对人体和物体的影响也不同,因此需要对不同波段的UV能量进行计算。
多波段UV能量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表示:E = ∫E(λ)dλ。
其中,E表示UV能量,λ表示波长,E(λ)表示在波长为λ处的UV能量密度。
该公式表示了在整个波长范围内UV能量的累积值。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需要对不同波段的UV能量进行分别计算。
以UVA波段为例,其UV能量密度可以表示为:E(UVA) = ∫E(λ)dλ (320nm ≤λ≤ 400nm)。
同样的,对于UVB和UVC波段,也可以通过类似的方法进行计算。
在进行多波段UV能量计算时,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并对该范围内的UV能量密度进行积分计算。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得到不同波段的UV能量值,从而更好地了解紫外线的特性和对不同材料的影响。
多波段UV能量的计算公式在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医学领域,人们常常需要对不同波段的紫外线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对人体的影响。
在材料科学领域,多波段UV能量的计算也可以帮助人们评估不同材料的紫外线抵抗能力,从而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应用。
总之,多波段UV能量的计算公式为我们研究紫外线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通过对不同波段的UV能量进行计算,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紫外线的特性和对不同材料的影响,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的支持。
希望本文介绍的多波段UV能量计算公式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有所帮助。
紫外吸收度前后变化计算公式
紫外吸收度前后变化计算公式
根据已有的数据,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紫外吸收度的前后变化:其中
A:紫外吸收度
ε:摩尔吸光系数(Molar Absorptivity)
c:溶液浓度(Concentration)
l:光程长(Path Length)
前后变化的计算公式为:
∆A=A后-A前
其中
∆A:紫外吸收度的前后变化
如果我们已知一些化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ε1)和其浓度(c1)以
及在一些特定光程长(l)下的紫外吸收度(A1),则可以使用上述公式
进行计算,如下所示:
A1=ε1*c1*l
假设我们对上述化合物进行一定的处理,得到了处理后的紫外吸收度(A2),我们可以使用下述公式计算前后变化:
∆A=A2-A1
上述公式可以用于计算紫外吸收度的前后变化。
它需要已知化合物的
摩尔吸光系数、浓度和光程长,并根据实际测量得到的紫外吸收度进行计
算。
这样的计算可以用于评估化合物在经过其中一种处理后,紫外吸收度是否发生了变化,以及变化的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计算时,应保证摩尔吸光系数、浓度和光程长之间的单位一致,例如摩尔吸光系数的单位为L/mol·cm,浓度的单位为mol/L,光程长的单位为cm。
如果单位不一致,应进行单位换算。
除了使用上述的计算公式,还可以使用其他的计算方法来评估紫外吸收度的前后变化,如百分比变化、相对变化等。
这些计算方法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和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紫外吸收系数法计算公式例题
紫外吸收系数法计算公式例题
摘要:
1.紫外吸收系数法的基本原理
2.紫外吸收系数法的计算公式
3.例题演示
正文:
一、紫外吸收系数法的基本原理
紫外吸收系数法是一种用于测量物质在紫外光区域吸收特性的方法,通过测定物质在紫外光区域的吸收系数,可以对物质进行定量分析。
紫外吸收系数法的基本原理是:当紫外光穿过物质溶液时,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随光的波长不同而变化,通过测量这种吸收程度的变化,可以获得物质的吸收特性。
二、紫外吸收系数法的计算公式
紫外吸收系数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A = E * l * c
其中,A 表示吸收度,E 表示吸收系数,l 表示液层厚度,c 表示溶液浓度。
吸收系数E 是物质在单位浓度和单位厚度下的吸光度,其单位为(m^-1·cm^-1)。
液层厚度l 通常以厘米为单位,溶液浓度c 通常以克/100 毫升为单位。
三、例题演示
假设我们有一种物质,在紫外光区域的吸收系数为E = 100(m^-1·cm^-1),液层厚度为l = 1 厘米,溶液浓度为c = 1克/100毫升。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该物质在紫外光区域的吸收度:
A = E * l * c
= 100 * 1 * 0.01
= 1
这意味着,当紫外光照射在这种物质上时,该物质将吸收1 个单位的光强。
紫外分光光度法计算
紫外分光光度法计算第20章吸光光度法思考题1. 什么叫单色光复色光哪一种光适用于朗伯-比耳定律答:仅具有单一波长的光叫单色光。
由不同波长的光所组成光称为复合光。
朗伯--比耳定律应适用于单色光。
2. 什么叫互补色与物质的颜色有何关系答:如果两种适当的单色光按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后形成白光,这两种光称为互补色光。
当混合光照射物质分子时,分子选择性地吸收一定波长的光,而其它波长的光则透过,物质呈现透过光的颜色,透过光与吸收光就是互补色光。
3. 何谓透光率和吸光度两者有何关系答:透光率是指透射光强和入射光强之比,用T 表示 T =tI I 吸光度是吸光物质对入射光的吸收程度,用A 表示,A εbc =,其两者的关系 lg =-A T4. 朗伯-比耳定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吸收曲线什么叫标准曲线答:朗伯--比耳定律是吸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理论依据,即吸光物质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与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之间的定量关系。
数学表达式为lg A T εbc =-=吸收曲线是描述某一吸光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能力的曲线,即在不同波长处测得吸光度,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即可得到吸收曲线。
标准曲线是描述在一定波长下,某一吸光物质不同浓度的溶液的吸光能力的曲线,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即可得到。
5. 何谓摩尔吸光系数质量吸光系数两者有何关系答:吸光系数是吸光物质吸光能力的量度。
摩尔吸光系数是指浓度为mol ·L ,液层度为1cm 时,吸光物质的溶液在某一波长下的吸光度。
用ε表示,其单位 11cm mol L --??。
质量吸光系数是吸光物质的浓度为1g 1L -?时的吸光度,用a 表示。
其单位 11cm g L --?? 两者的关系为εM a =? M 为被测物的摩尔质量。
6. 分光光度法的误差来源有哪些答:误差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所用仪器提供的单色光不纯,因为单色光不纯时,朗伯—比耳定律中吸光度和浓度之间的关系偏离线性;二是吸光物质本身的化学反应,其结果同样引起朗伯—比耳定律的偏离。
紫外线消毒器剂量计算公式
紫外线消毒器剂量计算公式在当前的疫情背景下,消毒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紫外线消毒器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食品加工、饮用水处理等领域,其高效的杀菌作用备受青睐。
然而,为了确保紫外线消毒的有效性,我们需要了解如何计算紫外线消毒器的剂量,以便正确地使用它们进行消毒。
紫外线消毒器的剂量计算公式是一种用来确定紫外线照射时间和强度的数学模型。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消毒的物体的表面积和杀菌目标来确定紫外线的照射时间和强度,从而确保消毒的效果。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紫外线消毒器的工作原理。
紫外线消毒器利用紫外线照射物体表面,通过破坏细菌、病毒的DNA和RNA,使其失去生物活性,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而紫外线的照射时间和强度则是影响其消毒效果的关键因素。
紫外线消毒器的剂量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D = I × t。
其中,D表示紫外线的剂量,单位为mJ/cm^2;I表示紫外线的强度,单位为mW/cm^2;t表示紫外线的照射时间,单位为秒。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紫外线的强度和照射时间。
一般来说,紫外线的强度与紫外线灯管的功率和距离有关,可以通过仪器进行测量。
而照射时间则取决于需要消毒的物体的表面积和杀菌目标。
根据紫外线的强度和照射时间,我们就可以通过剂量计算公式来确定紫外线的剂量,从而确保消毒的效果。
在使用紫外线消毒器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确保紫外线的强度和照射时间的准确测量。
只有准确测量了紫外线的强度和照射时间,才能正确地计算紫外线的剂量,从而确保消毒的效果。
其次,要根据需要消毒的物体的表面积和杀菌目标来确定紫外线的照射时间和强度。
不同的物体表面积和杀菌目标需要不同的紫外线照射时间和强度,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最后,要注意安全问题。
紫外线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性,使用紫外线消毒器时要注意避免直接暴露在紫外线下,以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总之,紫外线消毒器的剂量计算公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模型,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消毒的物体的表面积和杀菌目标来确定紫外线的照射时间和强度,从而确保消毒的效果。
紫外吸收系数法计算公式例题
紫外吸收系数法计算公式例题
【原创版】
目录
1.紫外吸收系数法的基本概念
2.紫外吸收系数法的计算公式
3.例题演示
正文
一、紫外吸收系数法的基本概念
紫外吸收系数法是一种用于测量物质在紫外光区域吸收能力的实验
方法。
通过测量物质在紫外光下的吸收程度,可以获得物质的浓度、纯度等信息。
紫外吸收系数法的基本原理是:当紫外光通过物质时,物质会吸收光能,其吸光度与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因此,通过测量吸光度,可以推算出物质的浓度。
二、紫外吸收系数法的计算公式
紫外吸收系数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吸光度(A)=吸收系数(E)×浓度(C)×液层厚度(L)
其中,吸光度表示物质对紫外光的吸收程度;吸收系数表示物质在紫外光下的吸收能力,单位通常为(E1%/1cm),即当溶液浓度为 1%(g/ml),液层厚度为 1cm 时的吸收度数值;浓度表示物质在溶液中的浓度,单位通常为 g/ml;液层厚度表示紫外光通过的物质层厚度,单位通常为 cm。
三、例题演示
假设我们有一个溶液,其中含有某物质,其浓度为 1g/ml。
我们测量该溶液在紫外光下的吸光度为 0.5。
现在,我们需要计算该物质的吸收系数。
根据紫外吸收系数法的计算公式,我们有:
0.5 = E × 1 × 1
解这个方程,我们可以得到:
E = 0.5
因此,该物质在紫外光下的吸收系数为 0.5(E1%/1cm)。
紫外线消毒灯照度计算公式
紫外线消毒灯照度计算公式一、基本概念。
1. 紫外线消毒灯。
- 紫外线消毒灯是一种利用紫外线的杀菌作用进行消毒的设备。
紫外线可以破坏微生物的DNA或RNA结构,从而使微生物失去繁殖和生存能力,达到消毒的目的。
2. 照度。
- 照度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接受可见光的光通量,用于衡量光照的强弱和物体表面被照明的程度。
对于紫外线消毒灯,其照度表示在特定区域内紫外线的辐射强度。
1. 点光源照度公式。
- 对于近似点光源的紫外线消毒灯,在距离点光源为r处的照度E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E=(I)/(r^2),其中I为紫外线消毒灯在该方向上的发光强度(单位:坎德拉,cd),r为距离光源的距离(单位:米,m)。
- 例如,某紫外线消毒灯在某方向上的发光强度I = 100cd,距离r = 2m,则根据公式E=(I)/(r^2)=(100)/(2^2) = 25(单位:勒克斯,lx)。
2. 面光源近似计算(在一定条件下)- 当紫外线消毒灯为面光源且在一定的近似条件下,可以将面光源划分为多个小的点光源,然后分别计算每个点光源在目标点的照度,再进行叠加。
- 假设面光源可以看作是由n个小的点光源组成,每个点光源的发光强度为I_i,距离目标点的距离为r_i,则目标点的总照度E=∑_i = 1^n(I_i)/(r_i)^2。
三、影响紫外线消毒灯照度计算的因素。
1. 光源特性。
- 紫外线消毒灯的功率、发光效率、灯管的形状和尺寸等都会影响其发光强度I。
例如,功率较大的紫外线消毒灯通常具有较高的发光强度,而不同类型的灯管(如直管型、U型等)可能在发光均匀性等方面有所不同,从而影响计算时对发光强度的取值。
2. 环境因素。
- 环境中的反射率、遮挡物等会影响实际到达目标点的紫外线辐射量。
如果周围环境有较高的反射率(如白色的墙壁相比黑色的墙壁反射率高),则会增加目标点的照度;而存在遮挡物时,会减少到达目标点的紫外线,从而降低照度。
3. 测量误差。
- 在测量紫外线消毒灯的发光强度或距离等参数时,可能会存在误差。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计算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计算是通过分析样品在紫外可见光谱范围内的吸收特性来确定其化学成分或浓度的方法。
下面是一般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计算的基本步骤:
获取吸光度数据:使用紫外可见光谱仪器对待测样品进行扫描,记录下各个波长处的吸光度值。
确定基线:分析样品的吸光度数据中可能存在基线漂移或背景吸光度的影响。
通过选择不含待测物的溶剂或参考物质,测量其吸光度作为基线。
在后续计算中,需要减去基线吸光度以消除背景影响。
确定吸收峰位置:根据吸光度数据,确定待测物在紫外可见光谱中的吸收峰位置。
吸收峰通常对应于特定化合物或化学基团的特征吸收波长。
计算浓度或测定化学成分:根据已知的吸光系数和比尔定律(Beer-Lambert Law),利用吸光度数据计算待测物的浓度或测定样品中化学成分的含量。
比尔定律表示了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即A = εcl,其中A为吸光度,ε为摩尔吸光系数,c为溶液中的物质浓度,l 为光程长度。
数据处理和解释:根据实际需求,对吸光度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和解释。
这可能包括绘制吸收光谱曲线、比较不同样品的吸收特征、构建校准曲线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计算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溶剂、光程长度和合适的校准曲线等,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根据待测物的特性和实验条件,还可能需要进行附加的样品预处理、峰识别和数据分析等步骤。
紫外可见光光度计的检出限计算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紫外可见光光度计的检出限计算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紫外可见光光度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的实验仪器,用于测量样品在紫外和可见光范围内的吸收或透射性能。
其准确的检出限计算对于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概述和解释紫外可见光光度计的检出限计算方法,探讨其定义与重要性,并介绍主要参数与公式。
同时,以实例分析与应用说明的方式,展示不同浓度下样品的结果分析与解释,并讨论检出限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应用范围。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除了该引言部分外,第二部分将简介紫外可见光光度计及其工作原理,并探讨检出限的定义与重要性。
第三部分将详细介绍检出限计算所需的主要参数和相关公式,并提供底噪信号与背景噪声、信号噪声比以及其他影响检出限计算因素的测量方法和讨论。
第四部分将通过具体示例分析来说明在样品浓度低于检出限和超过检出限时的结果分析与解释。
同时,也将深入探讨检出限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应用范围。
最后一部分为结论部分,总结归纳紫外可见光光度计的检出限计算方法,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潜在问题以及改进措施。
1.3 目的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对紫外可见光光度计检出限计算方法的全面理解,并帮助读者正确使用和解释测量结果。
通过深入了解紫外可见光光度计的检出限计算方法,读者将能够更好地评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在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中运用这些知识。
2. 紫外可见光光度计的检出限计算2.1 紫外可见光光度计简介紫外可见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于测量物质溶液中物质浓度的仪器。
它通过测量样品溶液对紫外或可见光的吸收程度来确定物质的浓度。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获得准确的浓度结果,必须考虑到检出限。
2.2 检出限的定义与重要性检出限是在给定条件下能够被仪器可靠识别和测量的最低浓度。
它标志着一个分析方法能否有效地鉴定和定量低浓度样品。
检出限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2.3 检出限计算方法概述计算紫外可见光光度计的检出限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底噪信号、背景噪声、信号噪声比以及其他可能影响检出限的因素。
紫外含量测定计算公式
紫外含量测定计算公式
紫外含量测定计算公式是一种用于测定样品中紫外吸收物质含
量的计算方法。
该公式是基于贝尔-朗伯定律推导而来的,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测量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值来计算其中紫外吸收物质的含量。
公式如下:
A = εlc
其中,A代表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值,ε代表紫外吸收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l代表光路长度,c代表溶液中紫外吸收物质的摩尔浓度。
在使用该公式进行测定时,需要先测量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值,并确定其对应的波长范围。
然后,根据已知的摩尔吸光系数和光路长度,计算出样品溶液中紫外吸收物质的摩尔浓度,从而得出其含量。
该公式在制药、化学、生物等领域的研究中广泛应用,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 1 -。
紫外计算(有机波谱分析)
浅谈应用Woodward-Fieser 规则的常见错误1、关于取代基的问题( 以烷基取代基为例)此类错误主要出现在不能确定哪些为烷基取代基。
有些同学理解为只要是连接在双键上的烷基都要算作烷基取代基。
但是烷基取代基必须是连接在母体π电子体系上或者是连接在母体共轭体系延长的π电子体系上, 同时整个体系必须为共轭体系。
所以如果其他的双键不在共轭体系内, 那么连接在其上的烷基是不能算作烷基取代基的。
如图1 中化合物A, 正确的烷基取代基为C5 和C10 位置的2个烷基, 由于C7 和C8 之间的双键没有在共轭体系内, 所以C6 和C9 位置的2 个烷基不能算作烷基取代基。
另外一个常见错误是把C2 和C3 两个位置也算作共轭体系的取代基, 甚至把其算作是烷基取代基, 这里需要稍加说明, C2 和C3 属于烯烃碳, 不能算作取代基。
2 、关于共轭体系延长的问题图一共轭体系的延长就是在母体的基础上, 每增加一个共轭双键, 其修正值加30 nm。
常见错误是认为除了母体以外, 只要有双键就要算作共轭体系的延长, 而忽略了双键必须和母体形成共轭体系。
例如图1 中化合物A, C7 和C8 之间的双键没有和母体的2 个双键形成共轭体系, 所以不能进行修正。
另外一个常见错误是, 增加的双键必须和共轭体系在“一条线”上, 也就是说增加的双键必须连接在母体双键的两端, 而不适用于交叉共轭体系和芳环体系。
如图2 中化合物B, 计算时需要加上共轭体系延长的修正值30 nm。
而对于化合物C, 则没有共轭体系的延长, 不需要修正。
3、关于环外双键的问题环外双键是Woodward-Fieser规则中最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 其中常见的错误是不能确定哪些为环外双键以及不能确定环外双键的个数。
3. 1 哪些为环外双键对于环外双键的定义, 大部分教科书都没有明确说明, 以至于计算时出现各种错误。
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将母体环外的双键算作环外双键。
紫外吸收系数法计算公式例题
紫外吸收系数法计算公式例题摘要:一、紫外吸收系数法的基本概念二、紫外吸收系数法的计算公式1.吸收度(A)的计算2.透光率(T)的计算3.吸收系数(E)的计算三、实际应用示例正文:紫外吸收系数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定量分析方法。
它通过测量物质对紫外或可见光的吸收程度,来确定物质的浓度或含量。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紫外吸收系数法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一、紫外吸收系数法的基本概念紫外吸收系数法是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特性建立的。
当紫外或可见光穿过物质溶液时,物质会根据其成分和浓度对光产生不同程度的吸收。
通过测量溶液的吸光度,我们可以得到物质的浓度信息。
二、紫外吸收系数法的计算公式1.吸收度(A)的计算吸收度(A)是指物质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其数值越大,表示物质对光的吸收越强。
吸收度的计算公式为:A = log(I0 / I)其中,I0为入射光强度,I为透过物质溶液后的光强度。
2.透光率(T)的计算透光率(T)是指光线穿过物质溶液后的透射程度,其值在0到1之间。
透光率的计算公式为:T = I0 / I3.吸收系数(E)的计算吸收系数(E)是描述物质对光的吸收能力的物理量,其值越大,表示物质对光的吸收能力越强。
吸收系数的计算公式为:E = A / (c * l)其中,A为吸收度,c为溶液中物质的浓度,l为溶液的厚度。
三、实际应用示例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际例子来说明紫外吸收系数法的计算过程。
假设我们有一种溶液,其吸收系数为E1%,1cm = 1(单位:L/g),溶液浓度为100mg/mL,溶液厚度为1cm。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计算其吸收度。
1.测量透光率T:通过让光线穿过溶液,然后测量透过溶液后的光强度I,得到透光率T。
2.计算吸收度A:根据透光率T和吸收系数E,计算吸收度A。
A = log(I0 / I) = log(1 / T)3.计算物质浓度:根据吸收度A和吸收系数E,计算溶液中的物质浓度。
紫外测定含量计算公式单位
紫外测定含量计算公式单位
紫外测定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可以用于测定化合物的含量。
在紫外测定中,含量计算公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将实验数据转化为化合物的含量。
含量计算公式的单位有两种:一种是摩尔吸光系数(ε),另一种是吸光度(A)。
摩尔吸光系数是一种比较准确的单位,可以根据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和紫外光谱的特征来计算。
吸光度则是实验测量得到的数据,需要根据摩尔吸光系数来进行转化。
含量计算公式的一般形式为C=A/ε,其中C表示化合物的摩尔浓度,A表示实验测量得到的吸光度,ε表示摩尔吸光系数。
在使用含量计算公式时,需要注意摩尔吸光系数和吸光度的单位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需要进行单位换算。
含量计算公式是紫外测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正确使用含量计算公式可以得到准确的含量数据,为化学分析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紫外光谱计算
紫外光谱计算
紫外光谱计算是通过使用紫外可见光谱仪器和相关的计算方法来分析和解释样品的吸收特性。
下面是紫外光谱计算的一般步骤:
1.数据采集:使用紫外可见光谱仪器对样品进行测量,记录吸收光谱数据。
2.基线校正:对测得的吸收光谱数据进行基线校正,去除背景噪声和仪器漂移
等干扰。
3.峰识别:通过分析吸收光谱曲线,识别出峰的位置和强度。
4.峰归属:通过对已知物质的光谱库进行比对,确定吸收峰对应的化合物或功
能基团。
5.能量计算:根据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可以计算出样品吸收的能量。
6.色谱定量:根据吸收峰的强度与样品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行色谱定量分析。
7.数据处理和解释:根据实验目的和需求,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解释,例
如绘制吸收光谱图、计算吸收峰的波长和吸光度等。
紫外光谱计算常用的方法包括比对法、拟合法、差分法、比值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分析师更准确地解读样品的吸收光谱,并获取有关样品结构、成分和浓度等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紫外光谱计算是一种辅助分析手段,结果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实验数据和化学知识来进行解释和验证,以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m3
等效公称接触时间:
tn=(Vuv*N模块)/Q
1.47
sec
剂量 Dose=lavg*tn
23.6
mJ/cm2
也就是说
4
个模块
总计
40
盏紫外灯足够进行有效消毒
Q=
1812.5
m3/hr
30,208
升/分钟
流入的总大肠杆菌群
N0=
1000000
/L
流出的总大肠杆菌群
N1=
1000
/L
悬浮固体
SS=
10
mg/L
透射率
T=
66
%
模块数量
Nmod=
4
个
各模块灯数
nmod=
10
个
各系统紫外灯数量
L=
40
个
紫外灯功率
W=
560
W
公称强度
Inom=
18.7
mW/cm2
10.2
乙方出具达到有效紫外剂量的紫外系统所需的灯管数量详细计算说明书。计算中计入了灯管老化系数和灯管结垢系数。
根据EPA/625/1-86/021《城市污水消毒设计手册》计算所需的紫外线消毒灯数量
项目:牟平MUPING30,000 m3/d(11MLP-10A700HD-M-G)
紫外系统数据:
峰值流量
Np=c*SS^m
20
1/100ml
紫外剂量
各灯液体体积,Vv
Vv=z*3.14*(dq/2)^2
2000
cm3
0.0020
m3
公称强度:
Inom=(内部计算值)
18.7
mW/cm2
调整强度:
lavg=Inom*Fp*Ft
16.0
mW/cm2
Vuv =H模块*L模块*W模块-nmod*Vv
0.186
紫外线衰减
Ft=
0.9
石英污垢
Fp=
0.95
套管直径
dq= D
4.2
cm
灯弧长
z=
144
cm
中心间距
S=
12
cm
模块高度
Hmod=
0.595
m
模块长度
Lmod=
1.44
m
模块宽度
Wmod=
0.24
m
消毒模式:
模式系数
设计手册中的符号
k
0.38
=K/L
d
0.005
=E/(u*x)
c
0.2
=c
m
2
=m
Np-消毒后的微粒大肠杆菌群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