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语言艺术简析
《战国策》中的语言艺术
《战国策》中的语言艺术
《战国策》中的语言艺术(精选10篇)
《战国策》,又称《国策》,为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原作者不明,一般认为非一人之作。资料年代大部分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料的记载。
《战国策》中的语言艺术篇1
摘要:文章从《战国策》的语言所表现出的纵横驰骋,引喻谐调;词藻富丽,准确传神;巧用寓言,形象生动等三个显著方面来浅析该书中所展现的语言风格。
关键词:战国策;纵横驰骋;铺陈夸张;引喻谐调;寓言故事
《战国策》的散文艺术成就很高,前人称它为“辩丽横肆,亦为文辞之最”,《战国策》中的辞令引人注目,其中策士廷说诸侯之辞,臣讽君主之辞,以及不同意见的辩难,都反映出春秋时期从容不迫的行人辞令,已演化为议论纵横的游说之辞,不愧前人所概括的“辩丽横肆”。下面便从三个方面来浅析《战国策》语言艺术方面的显著风格:
一、《战国策》说辞纵横驰骋,辩丽姿肆而又浅显生动,形象生动,引喻谐调,气势充沛,说理充分
《战国策》的说者在分析利害时或抓住一点,尽力发挥,诱使对方上钩;或虚张声势,极力渲染对方的不利地位,使其听从安排;或故作惊人之语,先在气势上压倒对方,再详加辩析。
如“鲁仲连义不帝秦”(《赵策三》),秦围邯郸,赵国危急,形势严峻。鲁仲连力主抗战,反对投降,同魏国派来劝降的辛垣衍作面对面的斗争。他用层层削笋的办法,首先晓以大义,继而动以利害,中间有许多地方竟是短兵相接。如辛垣衍把尊秦为帝的媚敌行为比作仆人对主人不得已的服从,鲁仲连立即逼他承认“梁之比秦若仆耶?”紧接着单刀直入,“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使对方突然感到问题的严重性。然后鲁仲连接着论证,历史上殷纣王曾醢鬼侯,脯鄂侯,拘文王,说明暴君对臣下极其残忍。再举过去鲁国和邹国都坚决不承认齐
浅析《战国策》中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
浅析《战国策》中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历史时期之一,这一时代母子反目、兄弟相残、群臣篡权、生灵涂炭,是华夏历史上分裂对抗最严重且最持久的朝代之一。东周末年,周王室日益衰微,失去了往日的威信,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为“战国”。战国承春秋乱世,启帝秦发端,中续百家争鸣的文化潮流,中原经济技术的新发展与各国相继图强而展开的举国变法,名士的纵横捭阖,宿将的战场争锋,涌现出了大量为后世传诵的典故。塑造了帝制中国的雏形。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共33卷,共497篇。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就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其文章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渲染夸大,充分发挥,畅所欲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此外,描写人物形象极为生动,而且善于运用巧妙生动的比喻,通过有趣的寓言故事,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分析比较《左传》《战国策》的语言艺术。
分析比较《左传》《战国策》的语言艺术。
《左传》和《战国策》都是先秦时期的重要历史著作,它们在语言艺术方面有一些共同点,同时也有一些差异:
共同点:
1.古代汉字文化的影响:由于都属于古代文献,这两部著作
都受到了古代汉字文化的深刻影响,使用了古代汉字的表
达方法和词汇,使得语言更加古朴、典雅。
2.原始性的叙述风格:这两部著作都力求客观、详实地叙述
历史事件和政治事务,没有过多修饰和雕琢。它们追求史
实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原始的叙述风格呈现出历史事件
的发展。
差异:
1.文风差异:《左传》的文风相对庄重、严肃,注重客观描
述和政治思考,语言简练而直接。而《战国策》的文风更
加活泼、生动,用词更灵活且富有感染力。
2.修辞手法的运用:《左传》在叙述中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
如夸张、比喻、排比等,以增强表达的艺术性和修辞效果。
而《战国策》则更追求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通过描写
细节和运用对比、排比等手法,使叙述更鲜活生动。
3.叙述的侧重点:《左传》主要关注政治斗争和君臣关系,
注重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行为的评价和纠正。因此,其语言
更多地用于论述和陈述,强调客观性和客观评价。而《战
国策》侧重于战争和政治故事,更注重情节的展开和人物形象的描写,语言更富有战略性和感染力。
综上所述,虽然《左传》和《战国策》都是历史著作,但在语言艺术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左传》注重客观性和政治思考,采用简洁、直接的叙述风格和修辞手法。而《战国策》更注重活泼、生动的描写,追求语言的形象性和感染力。这些差异使得两部著作在文学表达上各具特色,丰富了先秦时期文献遗产的多样性。
概述《战国策》的语言艺术
概述《战国策》的语言艺术
《战国策》在语言艺术上取得了空前成功,是其文学成就的重要方面。其中廷说讽谏之辞,不同意见的辩难之辞,都从春秋时期从容不迫的行人辞令,演化为议论纵横的游说之辞。“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可说是《战国策》说辞的主要特色。《战国策》的语言艺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引类譬喻的游说讽谏之辞
战国时代,君德浅薄,多庸主暴君,游士为说服君相,说辞大都不以直接方式,往往引类譬喻,借动物、植物或人们生活中习见的其他事物为喻,循序渐进地达到辩说的目的。《楚策四》载庄辛说楚襄王,庄辛针对楚襄王淫逸侈靡、不顾国政而进谏,说明国君如此行径必遭S身之祸。他运用四种譬喻,即蜻蜒为五尺之童所黏捕,黄雀被王孙公子射杀,黄鹄被射者捕获,蔡圣侯因放荡逸乐被楚大夫子发用绳索捆缚。四种譬喻,由小到大,逐渐过渡到楚顷襄王本身,指出其所作所为,正把自己置于危险境地。形象生动,引喻谐调,气势充沛,说理充分。
(2)多用寓言掌故的辩说之辞
《战国策》还用大量的寓言故事、佚闻掌故来增强辩辞的说服力。寓言的巧妙运用,成为《战国策》文章的一大特点。如《燕策二》苏代以鹬蚌相争,说赵惠王不应伐燕,以免强秦坐收其利。这类例子《战国策》中俯拾皆是,如“画蛇添足”(《齐策二》)、“狐假虎威”(《楚策一》)、“南辕北辙”(《魏策四》)等等。这些寓言大都即事编撰,
独出心裁,比附现实,以表情达意。用具体的形象概括抽象的道理,表现出极强的艺术力量。
(3)多用对偶排比的行文风格
《战国策》的铺张扬厉,气势充沛,还与行文的夸张铺陈,大量运用对偶排比有关,如《赵策三》“鲁仲连义不帝秦”,列举了周烈王之斥齐威王,殷纣王之醢鬼侯、脯鄂侯、拘文王,齐闵王之欲仆妾邹鲁等,肆意夸张铺陈,极言尊秦之害。又如《齐策一》记苏秦说齐王合纵,极力夸张渲染齐国之强,临淄之胜,排比对偶层出不穷,文辞瑰丽多姿。
《战国策》语言艺术探析
《战国策》语言艺术探析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年间人所纂集的一部历史著作。后经刘向加以整理,定名为《战国策》。《战国策》的基本内容是记录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春秋以来,社会动荡,战火连绵,人民渴望解甲息兵。诸侯之强大者,亦想“并天下,凌万乘”。诸侯各国的斗争,除武力的强弱外,谋臣策士的胜算和纵横势力的消长,也成为诸侯称霸的关键。《战国策》中策士们各骋才干,巧言雄辩,游说人主,在语言艺术上达到很高的成就。王觉称它是“文辞之最”(《题战国策》见《战国策》附录) 。褚斌杰编《中国文学史纲要》说:“《战国策》文笔清新流丽,富于文采”。
一、辞采绚丽,生动形象《战国策》记录的是策士们的游说之辞。而战国策士们往往都是功利主义者,他们的游说都有明确的目的性,针对人君之所爱,投其所好。因而在游说时, 就非常注意辞采的动听、传神,用绚丽的词汇,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那些抽象的道德,寓理于形,使之鲜明可感,娓娓动人,使说辞具有诱人的感染力和勿用置疑的说服力。其主要方法是运用比喻、寓言来增加辞采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第一,巧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如《楚策三·苏秦之楚三曰》:
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者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
连用四个比喻,形象地描述了难见楚王的处境,抒发自己怨愤之情。再如《楚策四·庄辛谓楚襄王》:
王独不见夫蜻蛉乎? 六足四翼,飞翔乎天地间,俯啄蚊虻而食之,仰承甘露而饮之,自认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将调饴胶丝,加已乎四仞之上,而下为蝼蚁食也。……庄辛的一段话, 一个比喻紧连着一个比喻,这些比喻同是寄寓着一个道理,步步紧逼,阐述道理,开人视听。
论《战国策》的语言艺术
论《战国策》的语言艺术
《战国策》既体现了时代思想观念的变化,也体现出战国游士、侠士这一类处于统治
集团与庶民之间的特殊而较为自由的社会人物的思想特征,不完全是为了维护统治秩序说话。由于《战国策》突破了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又不完全拘泥于历史的真实(当然从历
史学的眼光看这是缺陷),所以就显得比以前的历史著作更加活泼而富有生气。从文学上看,《战国策》的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富于文采。《左传》也是以文采著称的,但两者相比照,可以看到《战国策》的.语言更为明快流畅,纵恣多变,委曲尽情。无论叙事还是说理,《战国策》都常常使
用铺排和夸张的手法,绚丽多姿的辞藻,呈现酣畅淋漓的气势。在这里,语言不仅是作用
于理智、说明事实和道理的工具,也是直接作用于感情以打动人的手段。如《苏秦始将连横》、《庄辛说楚襄王》等篇,都是显著的例子。
第二,《战国策》描绘人物的性格和活动,更加具体内容精细,也就更变得生动活泼。《左传》描绘人物,大抵就是莫费特的勾勒。
如前面举出的重耳向怀赢陪罪的例子,虽然也能传神,毕竟过于简单。而《战国策》中,如《齐策》写冯谖,一开始,描绘他三次弹铗而歌、有意索求更高物质待遇的奇特行为,初步刻画了他的不同凡响而又故弄玄虚的性格。接着,展开了“冯谖署记”、“矫命
焚卷”、“市义复命”、“复谋相位”、“请立宗庙”等一系列波澜起伏的情节,将这位
有胆识、有策略、有手段,同时也是恃才自傲、多辞善辩的“奇士”风采,表现得淋漓尽致。著名的《荆柯刺秦王》一篇,更是精彩纷呈,激动人心。易水送别的一节这样描写:
试论《战国策》中的寓言艺术
试论《战国策》中的寓言艺术
试论《战国策》中的寓言艺术:
(1)善于用比喻和寓言来比附现实以表情达意
《战国策》用大量的寓言故事、佚闻掌故来增强辩辞的说服力《战国策》中的寓言大都即事编撰,独出心裁,比附现实,以表情达意。这类寓言俯拾皆是,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等。用具体的形象概括抽象的道理,表现出极强的艺术力量。(2)用大量的寓言故事营造辩丽横肆的艺术风格
寓言的巧妙运用,成为《战国策》文章的一大特点。如《燕策二》苏代以鹬蚌相争,说赵惠王不应伐燕,以免强秦坐收其利。说辞引类譬喻,借动物植物或人们生活中席间的事物为例,循序渐进地达到辩说的目的。《战国策》的,纵横捭阖的游说之辞,形成辩丽横肆的艺术风格。
(3)运用寓言形象说理,增强辩辞的说服力
《战国策》还用大量的寓言故事、佚闻掌故来增强辩辞的说服力。其叙述语言,也长于铺张渲染。《战国策》文章辩丽横肆的文风,雄隽华瞻的文采,是当时纵横捭阎时代特征的体现,标志着先秦叙事散文语言运用的新水平。
总而言之,《战国策》辩丽横肆的文风,雄隽华瞻的文采,是当时纵横捭阖时代特征的体现,标志着先秦叙事散文语言运用的新水平。
《战国策》的文学价值
《战国策》的文学价值
《战国策》是一部具有重要文学价值的古典文献。以下是对其文学价值的全面分析:1. 历史叙事
《战国策》是一部记录战国时期历史事件和人物的重要史书。它以生动的叙事方式,详细记录了当时各国之间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和互动。这些叙事不仅具有高度的历史真实性,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2. 人物塑造
《战国策》在人物塑造方面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精湛的心理描绘,塑造出一大批复杂而生动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不仅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而且他们的命运和行为也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
3. 语言艺术
《战国策》在语言艺术方面也具有很高的成就。作者运用了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如寓言、比喻、反语等,使文本更加生动、形象、有趣。此外,作者还善于运用民间谚语和成语,使文本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这些语言艺术成就不仅展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学才华,也使《战国策》成为后人学习和欣赏的经典之作。
4. 思想深度
《战国策》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也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政治哲学著作。作者通过对战国时期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述和分析,深刻揭示了权力、利益、道德和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同时,作者也提出了许多具有启示性和前瞻性的政治理念和哲学思想,如“仁者爱人”、“以德治国”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战国策》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不仅在历史叙事、人物塑造、语言艺术等方面表现出色,更在思想深度方面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和影响。
读书心得——《战国策》语言艺术特色分析
读书心得——《战国策》语言艺术特色分
析
《战国策》由西汉刘向编校整理成书,亦名《国策》,全书共分十二国策,主要包括战国至秦汉时期纵横家们的谋略主张和辩论游说之辞,也因此而得名;这部经典史书开创了以人物为中心的国别体先例。由于战国时期的士大夫阶层地位上升的社会背景和七雄并起、诸侯纷争不断的历史背景,《战国策》虽繁多冗杂,但反映了思想艺术较为活跃的社会历史特征。除了极高的史料价值,《战国策》还具有丰富的语言特色,其语言艺术在先秦文学史上空前成功,它的出现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一个新高峰。
一、投其所好
纵横家们同为给君主筹谋划策的谋士,却不一定有着相同的人生目标,有一部分人是为了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也有一部分是真正为国为民而尽心出谋划策。不过,他们的一致目的就是希望自己的政治主张能够被君主所重视采纳。在那个时代,社会、经济、军事多方面动乱不安,各诸侯国间的关系剑拔弩张,多昏君庸主。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纵横家们提出的建议,往往需要投君所好,既能提高君主对提议的重视程度,又可以获得君主的认同,使其乐意接受自己的提议。
在《东周策·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中,周君惶恐秦夺取九鼎,并告知颜率这件事,于是颜率赴齐借兵求救,他从两方面说服齐王借兵援周:一是“存危国,美名也”,即是从获得美名的角度向齐王说明同意借兵的益处;二是“得九鼎,厚实也”,即是从得到财物的角度向齐王透漏若借兵救周则遗之九鼎以回报。综
合两点利益,齐军出兵救援东周,于是秦兵撤退。无论是美名抑或是财富都是君主十分看重的,也正因如此,才成功打动齐王得以救周。
《战国策》语言艺术探析
《战国策》语言艺术探析
《战国策》是一部杰出的史学文献,它承载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内容,丰富了许多的语言文化。该书的语言主要受到三国中的文化影响,并在战国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战
国策》的语言艺术的视角和特点。
一、文体艺术
1、叙述文体:诸子百家的文字书写形式,涵盖了儒家、道家、法家、
名家和思想家们的文字思想,体现着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展。
2、百家争鸣文体:对立各家言论的文章中,不仅有优胜劣汰的层次,
也有文体的变化,采用了口语式的文笔,丰富了战国时的文学欣赏。
二、文化艺术
1、历史传承:《战国策》追溯到历史上的事件,以及有关须事以及公
决之所以、错以果举之令、能以益者之容等,大量收录了时代变迁现象,展现了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2、修辞艺术:《战国策》融入了大量的修辞艺术,比如比喻、排比、
拟人等,使得文章更加有表现力,更容易让读者理解。
三、实用艺术
1、策略技巧:《战国策》涵盖了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许多实用技巧,其中包括兵法、对抗战术、经济战略、国家管理等,从而激发了政治思想的创新。
2、思维理论:《战国策》不仅涵盖了具体的实用技巧,还同时融入了多元的思考理论,涵盖了思维视角、战略选拔、变革政策等,这些思想对现代时代具有明显的借鉴意义。
从以上内容可以清楚地看出《战国策》语言艺术在历史传承、文体艺术、文化艺术、思想理论和实用艺术等方面独特而丰富的内容,更加深刻诠释了战国时代古代文化思想的长久影响。
试析《战国策》的语言论辩艺术
试析《战国策》的语言论辩艺术
《战国策》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史上的经典之作,语言论辩艺术是其核心所在。经过千百年传承,仍然可以在今天仍然看到其价值所在。
首先,《战国策》的辩证方法是其语言论辩艺术的突出体现。在《战国策》中,作者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各国之间发生的政治事件,同时以辩证的方法对其进行论证。比如,“越归”的问题,作者先是从“越国”和“齐国”的关系入手,然后引出“固有结盟
关系”、“利益冲突”、“扩军乱政”等一系列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最终得出“齐国愿意和越国和好”的结论。这种辩证方法,不仅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而且考虑到了不同国家、不同政治背景的特点,是其辩证思维的自然展现。
其次,《战国策》的语言手法是其语言论辩艺术的独特之处。《战国策》中,不仅语言流畅,词藻华美,更重要的是蕴含了深刻的哲理,给读者留下较深的印象。比如,“以为悖理难率,以为不足之条件,以为不肖之人,此殆非孔子言也”,这句话
蕴含了崇尚明理、尊重人才的思想,通过这种方式,达到了论证的目的,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孔子思想的推崇。
最后,《战国策》的多样性是其语言论辩艺术的又一特点。《战国策》在形式上变化多样,包括对话、议论、讽刺等多种形式都有所应用,辩证思维也是多样且不同的。例如,用语轻松活泼、巧妙地表达讽刺的文章,常常被用来抨击不是自己听众而是被诬蔑、滥用权力或出言过分的多嘴董事或皇帝(这种语言的用法可用于顺带表达对另一位亚历山大人物的喜爱)。
这种多样性,不仅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和理解体验,同时也表现出作者辩证思维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战国策》谋臣策士的语言艺术
战国策》谋臣策士的语言艺术
《战国策》是战国时代的国别史料汇编,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文献。全书以谋臣策士的阴谋权术为中心,记载了春秋以后到楚汉以前240 多年间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事件。《战国策》善于通过人物的言行刻画人物性格,对后代传纪文学和传奇小说影响深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在语言方面,《战国策》以记言为主,善于铺陈排比和渲染夸张,语言精练生动,文笔奔放,巧用寓言、比喻,寓意深刻精辟。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在语言艺术上达到极高的成就。唐人刘知几在《史通?叙事》中说:“夫国史之美者,以叙事为工,而叙事之工者,以简要为主.然则文约而事丰,此述作之尤美者也。”《战国策》语言
简明畅达,堪称“述作之尤美者”。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战国策》谋臣策士的语言艺术。
一、委婉含蓄,曲折达意战国时代,周室衰微,群雄并峙,诸侯混战,各国使者往来频繁,外交活动风起云涌。各国君主推崇以谋略制伏敌国,各类谋臣策士纷纷云集各国朝廷,为其所效劳的国家或君主出谋划策。《战国策》的谋臣策士长于辞令,巧言善辩,特别是在各种紧要危急关头,使用大量含蓄婉曲的委婉语,往往能使一触即发的战争平息,使国家转危为安。王力先生曾经说“在封建社会里,说话有所顾忌,怕得罪权贵、统治者,以致惹祸,所以说话时,往往委婉曲折地把意思表达出来。” (王力《古代汉语》第四册,中华书局出版社,1999 年6 月版)季绍德先生也说:“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遇到直说会强烈刺激对方情感或预计
直接表达会影响语言效果的时候。便不言本意,采用一种委婉曲折的话来表达。” (季绍德《古汉语修辞》,吉林史史出版社,1986 年版)《战国策》中的委婉语温和客气,态度恳切。
《战国策》评述艺术赏析
《战国策》评述艺术赏析
《战国策》叙事多以对话出现,其文约而事丰,叙事者常常将观点隐没在语言或是故事的讲述过程中,其中包含有自己的态度和评判,这些评述性文字以一个人局外人的视角,或是一个哲人视角一语中的戳透本质,其中的纵横家或士人的游说进谏都有哲学定论。《策》寓言类型丰富,通过使用寓言,战国策士们将论断不动声色地传递给国君,促使其理论主张的实现。其中也不乏评述性质的文字,这些文字准确生动的总结了策士谋略的技巧以及其说理的结果,对其文学性的研究确有必要。“寓言”最早见于《庄子·天下篇》:“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寓言篇》说:“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1]此“寓言”泛指寄托理想的作品,在此“寓言”范围限定为有情节借用比喻类比的故事,根据这一标准我们抽出《策》文中具有代表性的篇章对评述语的文学性进行探析。
一、叙述者身份话语
虽然《战国策》篇章虚构较多但却极富文学性,尤其其中评述类文字多有一语中的石破天惊之感。在叙事手段方面,评述文字的部分显然是文本的隐含作者、公开叙事者或者是隐蔽叙事者,他通过叙事者特有的叙事视角来进行叙述从而“陈其势,言其方”。例如楚国军队攻伐孟尝君的封地薛,在万分危机之中,孟尝君恳请淳于髡谋解薛之危。淳于髡面见齐闵王说了下面一段话:“王曰:“何见于荆?”对曰:“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王曰:“何谓也?”对曰:“薛不量其力,而为先王立清庙。荆固而攻之,清庙必危。故曰薛不量力,而荆亦甚固。”齐王和其颜色曰:“嘻!先君之庙在焉!”疾兴兵救之。”[2]叙事者显然是站在一个全知视角下,对即将发生的事做了一个全面的分析评价尤其是对齐王的
浅说《战国策》的论理技巧与语言艺术
浅说《战国策》的论理技巧与语言艺术
《战国策》是一部经典的古代文献,其论理技巧与语言艺术是颇具特色的。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战国策》的论理技巧与语言艺术。
一、朝秦暮楚
“朝秦暮楚”是《战国策》中一个著名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人早上还在为秦国效力,晚上就转而为楚国服务。这个故事既展现了当时国家间复杂的关系,也表现了个人在选择效忠对象时的灵活性和机敏性。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战国策》在描述人物和事件时,善于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让读者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画蛇添足
“画蛇添足”是《战国策》中另一个经典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人为了给自己的画作增添亮点,在已经完美的画作上多加了几笔,结果却使整个作品失去了原有的美感和价值。这个故事寓意深刻,告诫人们在做事情时要注意适度,不要过分追求完美,更不要为了炫耀自己的能力而做出不必要的事情。
三、狐假虎威
“狐假虎威”是《战国策》中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讲述了一只狐狸借助老虎的威势吓唬其他动物。这个故事表现了弱者如何借助强者的影响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同时也揭示了某些人善于借助他人之力来提升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这个故事在让我们认识到人际关系的复杂性的同时,也提醒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轻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四、狡兔三窟
“狡兔三窟”是《战国策》中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讲述了一只狡猾的兔子为自己准备了三个藏身之处。这个故事寓意深刻,告诉我们在面对危险和困难时,要善于为自己留条后路,以便在必要时能够安全地脱身。这个故事在让我们认识到危机意识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启示我们要有足够的智慧和谋略来保护自己。
战国策语言艺术特点
战国策语言艺术特点
1. 战国策的诞生
战国策诞生于战国时期,是战国时期那些杰出的政治家、军事策略家及文人所处理国家大事所使用的政治文体。战国策最早是由楚国项羽士兹录下。士兹录对项羽不但记录了他攻占九鼎、击败齐国乃至出走楚国的详细步骤,还将与楚越等诸侯的外交手腕记录于他的著作中。
2. 战国策的特点
战国策的精髓在于前后结构分明,把文章结构化,有一定的层次感。以叙述性文字为主,叙述的方式异于古代的史论文,没有明显的言而无信的虚构,而是言必信,行必果的真实描写,人物评价市同样清楚了。这种着重事件分析,发挥文辞丰富手段,以实务为准则,詮释军事思想,是战国策一大特色。
3. 战国策的语言艺术
战国策一方面按国家智慧—民间知识发展趋势总结、收集、记录了当时一些纶密聪慧的思想,另一方面则赋予战国策诸多特殊的文学艺术美化。其中便包括灵动的排比、以及将韵脚的音律与语调运用到夸张形象的借物语中,从而新增加表现力,达到说服读者的效果。此外,还有喻、设、拟、夸等比喻性的语言,尤其的以引经和结句而尽量连贯音律,表示了至高的文学艺术美感。
4. 战国策的历史价值
战国策不仅仅是政治家、军事家用来处理国家大事的手段,也具有很高的历史和研究价值。从战国策书可以了解到当时武将、军师是如何判断形势及实施攻略的,可以见识他们的智慧构思以及政治和军事规律性的深刻认识。不仅对对古代战国社会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同样还为当代战略政策的研究所提供非常重要的材料与思路。
《战国策》艺术特点
《战国策》艺术特点
《战国策》的艺术特点首先表现在长于说辞。其文多为策士游说之辞,善于权衡利弊,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身份地位,揣摩其不同个性心理,或投其所好,避其所忌,以情感人,迂回而谏;或以小喻大,由远而近,因情入理,发人深思;或策士平视,互相驳难,唇枪舌剑,锋芒毕露,气势凌厉。对象不同,说谏有异,风格多变。
其次是善于写人。它所写人物涉及面超过先秦任何史籍。其表现的人物以谋臣策士为主,刻划非常成功,或表现血气方刚,或表现老谋深算,或奇异常人,或重恩怨报施等,大都形象生动,个性鲜明,符合人物的生活经历。其刻划人物的突出特点是,善于把写人叙事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或以人物性格发展为中心,组织情节,安排结构,写出人物系列完整的生动事迹,如“齐人有冯谖者”对冯谖的刻划;或以事件为中心,穿插人物,推动情节,在完整的事件发展叙述中,表现人物的形象和性格,如“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写燕丹养士谋刺秦王一事。其刻划人物的手法也灵活多样,有时以语言谈吐,有时用动作行事,有时放在复杂矛盾纠葛中,有时在具体的场面描写中,有时通过对比、映衬,有时通过心理自白,灵活多变,运笔神妙。而大多人物,作者是运用综合手法来刻划的。
再次是善于运用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段和寓言故事。文中熟练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对偶、比喻、铺陈、夸张等修辞手法,从而使其文辞彩绚烂,声调铿锵,感情充沛,富于气势,活泼生动,委婉入情。最值得注意的是其对铺陈和夸张的运用,直接影响了汉赋及汉代政论
文。至于《战国策》中的寓言,亦丰富多彩,或为动物寓言,或为社会寓言,或为历史寓言,如“狐假虎威”、“画蛇添足”、“惊弓之鸟”等,写来生动形象,言短意长,文学性极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国策》语言艺术简析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年间人所编纂一部历史著作。该书是一部以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为主的优秀历史散文集[①]。本书最初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和本子,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取名《战国策》。
《战国策》的基本内容是记录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以及有关的谋议和说辞。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战火不断。各国君臣在战场上生死搏斗,为博取土地而人民的战争此起彼伏。而谋臣策士们在朝堂内外更是精心的打造自己的言辞,以获取君主的信任,进一步实现自己的目的。因而,《战国策》记录着春秋战国最为精彩的外交辞令、谋略辩驳,《战国策》中的语言艺术特色也代表了当时比较高的水平。宋代李文叔评价《战国策》:“文辞乎上薄六经,而下绝来世。”[②]禇斌杰编《中国文学史纲要》说:“《战国策》文笔清新流丽,富于文采”。[③]袁行霈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卷中称其语言艺术空前成功,从容不迫。[④]
一.巧言雄辩,张驰自如,气势逼人
《战国策》记录的是策士们的游说之辞。而战国策士们功利主义倾向严重。他们的游说有极强的目的性,针对君主和群臣的发问和责难,必须有足够的底气和说服力。首先,跟现代辩论一样,《战国策》里的论辩很讲究“理直气壮”。论辩首要的是应该逻辑清晰,思路明确,合情合理,使用精确的词汇,抓住事情的理,掌握对方的论点要害。这样,只要抓住这个要害,往往是三言胜万军,具有不可辩驳的气势和能量。
“楚,天下之强国也;大王,天下之贤王也。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郇阳,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夫以楚之强与大王之贤,天下莫能当也。今乃欲西面而事秦,诸侯莫不南面而朝于章台之下矣。秦之所害于天下莫如楚,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故为王至计,莫如从亲以孤秦。大王不从亲,秦必起两军:一军出武关,一军下黔中。若此,则鄢郢动矣。臣闻‘治之其未乱,为之其未有’也。患至而后忧之,则无及已。故愿大王之早计之。大王诚能听臣,臣请令山东之国奉四时之献,以承大王之明制,委社稷宗庙,练士厉兵,在大王之所用之。大王诚能听臣之愚计,则韩、魏、齐、燕、赵、卫之妙音美人必充后宫矣。赵、代良马橐他必实于外厩。故从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今释霸王之业,而有事人之名,臣窃为大王不取也。”
节选自《楚策一苏秦为赵合纵说楚威王》
上文苏秦先陈列楚国幅员广袤,国富兵强,拥有称霸的条件,以恭维之姿态面对楚王,博取信任和好感,然后陈列楚秦的对立,一山不容二虎,说明楚秦不两立,摆明“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的利害关系,以及横纵对楚国的利害关系。然后表明山东诸国愿意的态度,以征得楚王的支持。该文文笔酣畅,语言明快犀利,词锋咄咄逼人,明快流丽。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表现出相当高的语言艺术水准。
其次,《战国策》中的策士相当善于蓄势敛气,并且收放自如。在论辩中,高水平的辩手往往不急于放出结论,引而不发,逐渐积累力量,积蓄气势,然后全面展开,纵横恣肆,气势磅礴。
……秦王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睢曰:“唯唯。”有间,秦王复请。范睢曰:“唯唯。”若是者三。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范睢谢曰:“非敢然也。”……
秦王跽曰:“先生是何言也!夫秦国僻远,寡人愚不肖,先生乃幸至此,此天以寡人慁先生,而存先王之庙也。寡人得受命于先生,此天所以幸先王而不弃其孤也,先生奈何而言若此?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范睢再拜,秦王亦再拜……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三范雎至秦》
秦王迎屏跪跽,态度可谓诚恳;再三求教,心情可谓急迫。范雎已经详细的分析了天下大势,制定了天下之计,但并不急于和盘托出,直至摸准了秦王的心思,蓄足了倾泻长篇大论的气势,然后一触即发,不可收拾,赢得秦王的信任。
再次,《战国策》倾向于说理蓄势,在纵横辩驳中并不避讳对利益“明目张胆”的追逐。
先秦诸子散文中,《庄子》和《孟子》两书也有着磅礴的气势,但是与《战国策》有着的气势并不一样。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节选自《庄子内篇逍遥游》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节选自《孟子告子上》
张仪南见楚王,曰:“弊邑之王所说甚者无大大王,唯仪之所甚愿为臣者亦无大大王;弊邑之王所甚憎者亦无先齐王,唯仪之甚憎者亦无大齐王。今齐王之罪,其于弊邑之王甚厚。弊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是以弊邑之王不得事令,而仪不得为臣也。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於之地,方六百里。
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使者曰:“臣闻六百里,不闻六里。”仪曰:“仪固以小人,安得六百里?”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齐助楚攻秦》
《庄子》纵横恣肆,气势逼人,但文章基本上阐述其哲学主张,庄子考虑问题往往从宏观上思考问题,把宇宙的浩渺无边和思绪的广大豁达结合起来,塑造诸如“鲲”、“鹏”等巨大的形象和“几千里”、“垂天之云”、“将徙于南冥”等浩大的意境。《孟子》同样也有巧言雄辩,张驰自如,气势逼人的特点,但是《孟子》中诸如“舍生而取义者也”等儒家思想。《战国策》构成气势的手段是通过说理、逻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般没有多少具体的理论,多从利害方面论辩应对,如上例中张仪“六里”、“六百里”之诈。
二.生动形象的比喻,有趣感人的寓言故事,百花齐放的修辞
《战国策》是一部以记言为主、按国别编纂的的历史著作,同时也是一部杰出的文学名著。以记言为主的文章,尤其是记录游说语言的作品,更加注重使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说辞更加动听、传神,增加说辞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比喻在古汉语中称为譬喻,是一种最常见的修辞方式。比喻可以通过联想和想象,化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转难知为可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战国策士自然将这一修辞手法烂熟于心,熟练应用。《战国策》里比喻的例子十分的丰富,类型齐全。
从形式上看,有以单字、单句、全段、全篇比喻的。
张仪欲以汉中与楚,请秦王曰:“有汉中,蠹。种树不处者,人必害之……”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张仪欲以汉中与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