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项目—看中石油中海油如何海外联手
中国石油海外最大炼油厂项目“解密”——CPECC奇姆肯特炼油厂现代化改造工程记
中国石油海外最大炼油厂项目“解密”——CPECC奇姆肯特炼油厂现代化改造工程记作者:袁莲,王治国,张欣来源:《石油知识》 2017年第1期一月的哈萨克斯坦,冰天雪地。
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炼油厂现代化改造工程(哈国家石油公司与中国石油合资企业,简称PKOP炼厂项目)现场,2300多名中哈方施工人员冒着零下16摄氏度的严寒,干得热火朝天。
由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CPECC)承建的PKOP炼厂项目,是中国石油集团海外承揽的规模最大的炼油项目,投资额高达16亿美元。
该工程分为一、二期建设,包括新建异构化、石脑油分离装置,以及石脑油预加氢、常压装置改造等13套新建和改造装置及其辅助设施,建成后,年生产能力将达到600万吨。
对于这个EPCC总承包项目,CPECC全面实施“设计、采购、施工、开工”一体化管理,是真正的“交钥匙”工程。
2014年3月1日,项目一期及其配套工程全面启动。
开工至今,项目管理团队以管理解难题、提效率、促发展,从最初的磕磕绊绊前行到如今大踏步前进,全力推动一期及其配套工程“3、5、6”(2017年3月31日机械竣工,5月31日进油,6月30日移交)目标全面实现。
直面困难挑战CPECC深植哈萨克斯坦市场23年,业务遍布5个州,是CPECC海外历史最长久、业务最稳固的“根据地”之一。
该炼厂建成于1 9 8 5年,是哈萨克斯坦三大炼油厂之一,也是CPECC 哈萨克斯坦分公司承揽的第一个炼油厂项目,由此形成了油田地面、压气站、炼油厂上中下游全产业链的发展格局。
以往,哈萨克斯坦分公司承揽的油气处理厂和压气站等项目,均有多年实践检验的成熟模式,运作起来得心应手。
PKOP炼厂项目涉及13套工艺装置、76个单元单体,原料产品多、工艺复杂、流程长,给项目组织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
——项目执行哈国标准,与设计人员熟悉的中国标准和世界先进的欧美标准差距较大,标准使用量达1300多个;——物资采购量超过10万吨,长周期设备数量多,最长生产周期15个月;——参与程建设的有5家设计单位、11家施工单位、2家开工单位以及设计监督、无损检测单位和3家质检站,涉及面广、协调难度大。
全球LNG_冷能利用对如东的启发和借鉴研究
全球LNG 冷能利用对如东的启发和借鉴研究陈遐中共如东县委党校摘要: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成为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进口国之一。
据海关总署数据统计,2021年1月~12月,中国天然气进口量12135.6万吨,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长19.9%。
其中LNG 进口量为7893万吨,占天然气进口的65%。
因管道气受地缘政治影响较大,LNG 进口规模将持续扩大,预计到2035年,全国LNG 进口量将超过1.1亿吨。
而LNG 从-162℃气化,会释放大量的冷能,据测算1公斤LNG 气化的冷能达到840千焦,也就是,如果LNG 连续均匀气化,1吨LNG 释放的冷能相当于240度电,充分利用LNG 冷能,可以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双碳”背景下有着重要利益。
关键词:LNG 冷能利用;利用经验;LNG冷能利用的启发一、LNG 冷能利用的形式LNG 冷能利用主要是依靠LNG 与周围环境(如空气、海水)之间存在的温度和压力差,将高压低温的LNG 变为常压常温的天然气时,回收储存在LNG 中的能量。
LNG 冷能利用可分为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两类。
直接利用包括:发电、低温空分、低温粉碎、冷冻仓库、轻烃分离、制造液态CO 2或干冰、海水淡化、空调和低温养殖栽培等;间接利用包括用空分后的液氮、液氧、液氩来低温破碎,冷冻干燥、低温干燥、水和污染物处理及冷冻食品等。
二、国外LNG 冷能利用经验(一)日本的LNG 冷能利用日本是全球利用LNG 冷能最早的国家,1971年日本东京液氧公司运行了全球第一个冷能空分装置,该项目较传统空分装置电力消耗节约50%以上,冷能水消耗节约70%以上,之后日本根岸、泉北1、泉北2、袖浦、知多、东京等LNG 接收站均建设了冷能空分装置;1976年,日本位于神奈川县的根岸LNG 接收站,投产了金枪鱼超低温冷库,开始了LNG 冷能应用于冷库的历程,因为无须制冷机制冷,节约了大量设备投资和运营成本,年用电量降低约1/3。
中海油加码液化天然气业务
中海油加码液化天然气业务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称中国海油)昨日宣布与英国天然气集团
(下称BG 集团)签署系列协议,向BG 集团采购500 万吨/年、为期20 年的液化天然气(LNG)资源,BG 集团将以其全球LNG 资源组合进行供应;中国海油还将以19.3 亿美元增持澳大利亚昆士兰柯蒂斯液化天然气项目的权益。
交割时,中国海油将按其权益比例分摊BG 集团自2012 年1 月1 日起发生的项目费用,本次交割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
6 日签约的协议进一步明确了2012 年10 月31 日双方宣布的框架协议中所规定的昆士兰柯蒂斯LNG 项目权益购买及LNG 资源采购条款。
本次交易还需获得政府、监管部门和其他相关审批以及签署完成其他相关文件。
根据LNG 资源采购协议,BG 集团将从其全球LNG 资源组合自2015 年开始向中国海油供应每年500 万吨、为期20 年的LNG 资源。
合同签署后,中国海油的中长期LNG 合同量将达到每年2160 万吨。
根据系列协议条款:中国海油将增持昆士兰柯蒂斯LNG 项目第一条生产线40%的权益,将原有10%的权益提升至50%;中国海油将增持BG 集团在昆士兰州苏拉特盆地瓦隆矿区部分区块所辖资源量和储量20%的权益,将原有5% 的权益提升至25%;中国海油将获得BG 集团在昆士兰州博文盆地和苏拉特盆地部分上游区块25%的权益;BG 集团和中国海油将联合投资,在中国再建造两艘LNG 运输船,此前双方已于2010 年3 月签署的LNG 协议中承诺建造两艘LNG 运输船;中国海油将拥有参股昆士兰柯蒂斯液化天然气项目未来一条生产线不高于25%的选择权。
此次合同签署后,中国海油的中长期液化天然气合同量将达到每年2160。
中海油跨国并购优尼科失败的教训和启示
摘要跨国并购是并购在概念外延上的拓展,是并购在空间上的跨越国界。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并购几乎成为跨国公司经营活动的常态,跨国并购已成为FDI的主流方式。
本文以中海油跨国并购美国优尼科为主线,深入分析了中海油跨国并购的背景和动因,从跨国并购的过程中获得启示。
并且对中海油跨国并购的失败作了进一步的解析,得出政治和政策障碍,竞购时机不当,缺乏跨国并购经验以及政企间不透明关系正是其竞购失败的原因所在。
文章总结了中海油跨国并购失败的教训,指出必须采取多种渠道增强与目标公司所在国政府的沟通,选择最佳的跨国并购时机,加紧培养跨国并购人才,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民营化的改革来加强企业跨国并购的竞争力,并对其他企业走出国门开展跨国并购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跨国并购中海油优尼科Abstract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A), which has led to the transnational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from home to abroad are the extension of M&A. At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ross-Border M&A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activity of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and main theme of FDI.This thesis, mainly based on the Cross-Border M&A of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CNOOC) explains the content of this case, meanwhile, it focuses 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in Cross-Border M&A of CNOOC. Referring to a lot of parts, such as incentive of the Cross-Border M&A, target getting, target estimating etc. together with the problems arising during the course of M&A, it tries to explore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further to find out some revelations of this Cross-Border M&A, and last with the aid of correlative theories to put forward some practical solution to the problems and to give some advice to Chinese Cross-Border M&A.[Key Words] M&A ;CNOOC;Unocal Corporation目录1 中海油跨国并购优尼科的背景和动因 (4)1.1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背景 (4)1.2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动因 (5)2 中海油跨国并购优尼科的过程和结局 (6)3 中海油跨国并购优尼科失败的原因分析 (7)3.1目标企业所在国的政治和政策障碍 (7)3.2企业选择的竞购时机不当 (8)3.3企业缺乏跨国并购经验 (9)4. 中海油跨国并购优尼科失败的教训 (10)4.1做足政治风险评估 (10)4.2选择最佳的跨国并购时机 (11)4.3学习和探索具体的操作经验和技巧 (11)5 对其他企业走出国门开展跨国并购的启示 (12)5.1启示之一: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是一条新路径 (12)5.2启示之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是一把双刃剑 (13)参考文献 (15)致谢 (16)中海油跨国并购优尼科失败的教训和启示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开展跨国并购已成一种趋势。
中海油与中国石油联手迈向里海油气区
中海油与中国石油联手迈向里海油气区
佚名
【期刊名称】《国外测井技术》
【年(卷),期】2005(20)5
【摘要】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日前在其网站公布,8月末,中海油总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与哈萨克斯坦油气公司关于北里海达尔汉区块的合作备忘录在人民大会堂签字。
【总页数】1页(P73-73)
【关键词】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里海;油气区;人民大会堂;哈萨克斯坦;油气公司;备忘录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22;F471.262
【相关文献】
1.滨里海含油气区的古生代盐下沉积层 [J], N.V.Nevolin;D.L.Fedorov;郑水吉;朱起煌
2.中海油进军里海"搁浅" [J],
3.里海油气区的石油业 [J], 马翠
4.中海油有望借收购重新杀回里海 [J], 李锋
5.中国海油稳步迈向里海油气区达尔汉区块合作谅解备忘录签署 [J], 天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内外液化天然气项目现状简介
国内外LNG液化工厂简介 (LNG Liguefacion Terminal)蔡国勇 2008年10月1、国内中小型LNG液化工厂简介 (LNG Liguefacion Terminal)国内中小型天然气液化工厂的兴起 The Uprising of Natural Gas Liquefaction Plants国内中小型天然气液化工厂的兴起 The Uprising of Natural Gas Liquefaction Plants ¾ 本世纪初开始,国内中小型LNG液化工厂的迅速发展,目前仅靠西气 东输和未来的北气南输以及东南沿海地区进口国外LNG也不能完全解 决中国天然气供应的问题。
积极开发中西部地区的天然气和煤层气, 建设多一些中小型天然气和煤层气的液化工厂,促使我国LNG中小型 生产厂不断上马。
充分利用国产LNG来提前开发中小城镇燃气市场。
另外,作为调峰的需求,具中小型液化装置的LNG调峰站建设很有发 展前景。
¾ 国内液化装置采用的引进技术以MRC工艺为主(法国索菲、德国 Linde、美国BV、Kroypak、加拿大Propak)。
¾ 国内自主液化工艺采用氮透平和MRC兼有。
氮透平工艺借用空分技 术,MRC技术小型化是国内LNG液化技术的攻关关键。
目前30×104m3/d以下规模的液化厂已经普遍采用了具国内自主知识 产权的液化技术。
常见的天然气液化工艺液化天然气在生产过程中,净化工艺大同小异:首先依据原料气的组成,选择合 适的净化工艺,对天然气进行预处理,脱除天然气中的水份、二氧化碳、硫化氢、重 烃和汞等等杂质,以避免在低温状态下堵塞、腐蚀设备、管道。
天然气液化工艺根据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第一种是无制冷剂的液化工艺,天然气经过压缩,向外界释放热量,再经膨胀或 节流使天然气压力和温度下降,使天然气部分液化;像江阴、苏州、等工厂就是采用 这种制冷工艺。
超深水油气田开发中的海上天然气开采技术探索
超深水油气田开发中的海上天然气开采技术探索在全球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海上石油与天然气资源的开采已成为当今能源行业的重要课题之一。
随着陆地油气资源的逐渐枯竭,人们开始转向海洋深处寻找新的能源来源。
超深水油气田开发中的海上天然气开采技术正是应对这一挑战的重要手段之一。
超深水油气田开发中的海上天然气开采技术探索旨在解决海底水深数千米甚至上万米的情况下,如何高效、安全地开采天然气的问题。
这对于海洋工程师和石油公司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需要他们借助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实现。
首先,海上天然气开采技术探索中,深水开发技术是关键。
深水开采是指在水深超过500米的海域进行油气开采。
为了实现深水开采,石油公司需要应用先进的技术来处理深水环境带来的各种问题,如海底流体温度和压力的改变,以及海洋环境对设备和管道的影响。
在深水开采过程中,需要使用钻井设备、生产平台、管道输送等技术,以确保油气能够从海底成功开采上来。
其次,探明天然气储量是超深水油气田开发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海上天然气开采需要事先确定合适的开采区域,这需要进行大量的地质勘探和海洋地质调查。
石油公司通过使用船舶、潜水器等工具进行勘探,结合地质数据和测量结果,确定潜在的天然气矿藏。
在深水开采中,由于水深较大,地质勘探和采样变得更加困难,然而探明储量的准确性对于后续的开采工作至关重要。
此外,超深水油气田开发中的海上天然气开采技术探索还需要解决海底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问题。
由于离岸环境的恶劣性质,海底设备需要经受高压、低温、海洋腐蚀等多重挑战。
因此,研发和应用高强度、耐腐蚀的材料,设计可靠的设备结构和工艺,以及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都是确保海上天然气开采的关键要素之一。
同时,加强风险评估和应急响应能力,以防范潜在的事故和灾害,也是十分重要的。
最后,超深水油气田开发中的海上天然气开采技术探索需要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行。
石油公司和海洋工程师在开采过程中必须遵守环保法规,努力减少环境污染。
三方合投55亿美元中海油海外开发乙醇项目
油集团、 香港能源有 限公司签署 了一项 乙醇合营项 目, 该项 目总投资 5 亿美元。据悉 , 5 三方将成立合 资公 司. 共同进军生物 能源产业 , 开发 以棕榈油为
主的乙醇柴油及甘蔗或树薯为主的乙醇汽油。
醇生产和使用 罔。生物质能源产业已成为本世纪最
具活力 、 发展最快 的产业 之一 , 也是 欧美 发达国家
抵制进 口印尼棕榈油 , 印度也 因其产品所含 的胡萝 卜 素低于 50 g g 限制对其进 口。 0m / 而 k 印尼棕榈油出 口 正在 向中国倾斜 。20 年上半年 , 06 中国进 口印尼
棕榈 油 达 7. t较 去 年 同期 增长 了 1. O 4万 , 73 %。
根据燃料 乙醇产业” 十一五” 规划 , 2 1 , 以上。该规划
日前 。 天津优顿精 细化工研发有 限公 司 、 优顿 ( 天津)精细化工有 限公司二期扩建项 目土地签字 仪式在天津开发区化工 区举行 。优顿( 天津) 精细化 工有 限公 司二期 扩建项 目总投 资 3 0 00万美金 , 预
另据业界估计 ,0 7 20 年印尼棕榈油产量预计达 到13 万 t比 20 年增加 l5 t 在过去 l 年 , 6 5 , 06 3万 。 O
近几年来 , 随着经济 的快速 发展 , 诸暨市从事 危 险化学品的各类性质 的经营 、 储存 、 运输企业越 来越多 ,据 了解 .诸暨市共有危化品从业单位 30 4 多家 . 险化学 品从业单位 大多为老企业 , 危 普遍存
天津优顿将建一家大规模 的 D P OT 增塑剂 生产厂
的探索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坊 间认为 . 中海油的 按
新能源规划 , 不但旗下子公 司中海油会 因收购石油 资产难度降低而问接受益 , 集团” 建设一个 国际一流 的综合型能源公司” 的战略蓝图也将更加清晰。
中海油拟开发伊朗第二大气田
中海油拟开发伊朗第二大气田
谭蓉蓉(摘编)
【期刊名称】《天然气工业》
【年(卷),期】2007(27)1
【摘要】椐权威人士证实,中海油公司正与伊朗政府就开发伊朗北帕尔斯(Northern Pars)天然气田进行谈判。
伊朗已与中海油签署了一份价值160亿美元的协议,内容包括开发伊朗北帕尔斯天然气田和建设液化天然气输送设施,用以将液化天然气出口至中国。
伊朗是全球天然气储量最多的国家之一,而中国是伊朗第二大能源买家,仅次于日本。
据估计,北帕尔斯天然气田的天然气储量在48万亿立方英尺左右,是伊朗第二大天然气项目。
该国最大的天然气项目为南帕尔斯天然气田海上气田,规模比北帕尔斯天然气田大得多。
目前,中石化集团正与伊朗就一份25年的液化天然气合同,以及伊朗Yadavaran油田开发事宜进行洽谈。
双方在2004年下半年曾签署了一项价值1000亿美元、为期25年的液化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协议。
【总页数】1页(P139-139)
【关键词】油田开发;伊朗;大气田;液化天然气;天然气田;天然气储量;天然气输送;天然气开采
【作者】谭蓉蓉(摘编)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4
【相关文献】
1.中海油与伊朗签署天然气开发协议 [J], 赵剑飞
2.中海油美洲深水油气田开发技术现状与研究进展 [J], 尚凡杰;田冀;丁祖鹏;武静;王亚青;李卓林
3.海南乐东气田将成为中海油第二大气田 [J],
4.中海油160亿美元签约开发伊朗第二大气田 [J],
5.中海油拟以2~3亿美元开发印度尼西亚东固气田 [J], 陈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海油再取澳洲天然气 中澳资源合作升级
中海油再取澳洲天然气中澳资源合作升级2010年12月10日12月9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宣布,其全资子公司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中海石油加里里天然气公司,与澳大利亚爱克索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爱克索玛”)签署协议,将投资5000万澳元(约合3.26亿元人民币)获得澳煤层气项目探矿权。
这是中海油首次在海外开展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勘探,巧合的是,此前,中海油在该领域的另一项重大投资,也同样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
双方所签协议的最终生效,尚需双方政府相关部门的审批。
不过,在澳大利亚政府、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大中华区资深投资专员王恒岩看来,这些应该都不成问题。
“近来,澳中资源领域的投资交易,在媒体上显得较为平静,但实际上依旧保持着高热度。
”9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王恒岩表示,“其中一个因素可能是,去年有较多起交易审批推迟,引发了外界的关注,但今年以来的项目,推进都比较顺利。
”从天然气到有色金属,从煤炭到铁矿石,中澳之间在传统资源领域的合作,不仅已全面铺开,而且正在往清洁能源等热门领域扩展。
王恒岩还向记者指出,中澳合作过程中的一个值得关注的新趋势是,合作企业正在逐渐突破澳、中两地的地域局限,以战略伙伴的方式,共同开拓第三市场,比如非洲、东南亚等地。
去昆士兰这是中海油继3月获得英国天然气集团(BG GROUP)在昆士兰州煤层气资源区块权益以及煤层气液化生产线部分权益之后,在海外非常规天然气领域的又一项重大投资。
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中海油将出资5000万澳元,获得爱克索玛公司位于昆士兰州中部加里里盆地5个区块的50%的直接权益;以及购买爱克索玛股份的选择权。
公开资料显示,澳大利亚煤层气自1996年以来产量逐年增长,2004年澳大利亚煤层气产量达到13.56亿立方米,其中78%产自昆士兰州。
中海油总公司总经理傅成玉表示,中海油非常关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这样拥有大量煤层气资源的地区。
作为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中国主要的液化天然气进口商和销售商,如果此番首次在海外较大规模介入陆地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能获得成功,中海油将获得可观的海外天然气资源,并为中海油稳定供应液化天然气资源提供一定保障。
案例二中海油并购优尼科事件分析
案例二中海油并购优尼科事件分析中海油并购优尼科事件在2005年度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2005 年底在由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发起的第五届“十大并购事件”评选活动中,“中海油要约收购优尼科”入选十件年度具有标志意义的并购事件榜。
中海油并购优尼科案例,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具有里程碑式的象征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参与到全球化经济活动中,中国企业“走出去”将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从长远来看,中国企业最终将被国际市场接受,成为国际经济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一、并购事件三方简介(一)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海油)是1982年成立的国家石油公司。
该公司以上游产业为核心,正在发展成为上下游一体化的综合型能源公司。
中海油现已形成石油勘探开发生产、专业技术服务、基地服务、化工化肥、天然气及发电、金融服务六大业务板块,呈现出各板块良性互动的良好发展态势。
2004年,中海油的产量持续增长,全年共实现销售收入70 912亿元人民币,利润24 212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度增长32%和62%。
截至2004年底,公司总资产增至153 216亿元人民币,净资产达83 016亿元人民币,分别比年初增长28%和21%。
公司的利润总额居中央企业第5位,总资产列中央企业第12名。
中海油良好的发展业绩赢得了资本市场的充分肯定,国际权威资信评定机构标准普尔及穆迪分别给予公司BBB +和A2的评级,均等同于中国主权评级,这也是中国公司目前所获得的最高外部权威机构评级。
(二) 雪佛龙公司雪佛龙公司(Chevron) ,美国第二大石油公司,世界第五大石油公司,业务遍及球180个国家和地区,业务范围包括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石油炼制、营销和运输,化学品制造和销售,发电。
2004年雪佛龙公司平均日产原油250桶,其中2 /3产自于海外20多个国家。
截至2004年底,该公司在全球拥有每天200万桶的石油炼制能力,并且用强大的营销网络为遍及全球90个国家的257 000座加油站提供支持。
石油与天然气油气开采合作
石油与天然气油气开采合作背景介绍:石油和天然气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资源分布和技术条件限制等因素,各国之间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方面存在着合作的需求和机会。
本文将探讨石油和天然气油气开采合作的现状、优势和合作模式。
一、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合作的现状当前,全球范围内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合作日益频繁,各个国家纷纷加强合作,共同开发和利用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此种合作发展的背景在于,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分布不均匀,而且很多资源富集区域处在国际水域或跨国边境上,需要相关国家之间开展合作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
二、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合作的优势1.资源优势:不同国家拥有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差异性可以通过合作进行互补。
合作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各国资源的最大潜力。
2.技术优势:各国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技术方面存在着差异,通过合作可以实现技术研发和经验分享,提高开采效率和水平。
3.风险分担: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通过合作可以将风险进行分担,减少单一国家的风险压力。
4.市场优势:通过合作可以实现市场的联合开放,拓展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销售渠道,更好地满足国际市场需求。
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合作的模式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合作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合作模式:1.联合开发:多个国家共同参与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项目,各方共享资源和利益,共同承担开采风险和责任。
2.合作勘探:各国在勘探阶段共同合作,分享勘探成果和风险,提高勘探效率。
3.技术合作:各国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进行合作,共同提升技术水平和效益。
4.资源交易:各国通过资源交易合作,实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调配和流通,满足各自国家的需求。
四、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合作案例以下是几个典型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合作案例:1.阿联酋与沙特阿拉伯:两国联合开采海上油气田,共同开发资源,实现资源互补。
2.俄罗斯与中国:通过管道合作,俄罗斯将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输送至中国,满足中国能源需求。
国外 油气输送与新能源案例
国外油气输送与新能源案例国外油气输送与新能源案例:1. 北海输油管道项目(North Sea Oil Pipeline Project):该项目是英国为了输送北海地区的石油资源而建设的大型输油管道。
该管道系统横跨英国北海,将石油从海上油田输送到沿海的炼油厂和储油设施,实现了海上石油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2. 阿拉斯加输油管道(Trans-Alaska Pipeline System):该管道是美国为了输送阿拉斯加地区的油气资源而建设的重要管道系统。
该管道全长约1300公里,横跨阿拉斯加境内,将从北极地区开采的石油输送到南部的港口和炼油厂,为美国提供了大量的能源供应。
3. 北京-哈萨克斯坦天然气管道项目:该项目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合作建设的长距离天然气输送管道。
该管道全长约1880公里,起点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终点位于北京市,通过该管道将哈萨克斯坦的天然气资源输送到中国,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4. 欧洲-亚洲天然气管道(Trans-European Gas Pipeline):该管道项目是为了实现欧洲与亚洲之间天然气资源的互联互通而建设的跨国管道系统。
该管道系统横跨欧洲多个国家,从俄罗斯的天然气输送站点经过乌克兰、白俄罗斯、波兰等国家,最终到达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实现了天然气资源的跨国输送。
5. 沙特阿拉伯-巴林天然气管道(Saudi Arabia-Bahrain GasPipeline):该管道是为了满足巴林国内天然气需求而建设的跨国管道。
该管道全长约110公里,起点位于沙特阿拉伯境内,终点位于巴林,通过该管道将沙特阿拉伯的天然气资源输送到巴林,提供稳定可靠的能源供应。
6. 阿曼-印度天然气管道(Oman-India Gas Pipeline):该管道项目是为了满足印度国内天然气需求而建设的跨国管道。
该管道全长约1900公里,起点位于阿曼境内,终点位于印度,通过该管道将阿曼的天然气资源输送到印度,为印度提供了重要的能源供应。
中海油并购优尼科案例研究
分析傅玉成的“想不到”
其他原因
可能的泄密:从初步洽谈(2004年12月26日)到《金融时报》2005年1月7日的首次报道,中间只有10天的 时间。无论是中海油还是优尼科高管泄露了此项信息,都增加了中海油收购的难度;而且,中海油在并购过程中有名为“中海油以贯彻国家的能源战略为己任”的内部讲话视频外泄,成为美国政客手中的把柄。
优尼科的优势
优尼科目前业务包括北美和国际原油及天然气开采,物探、天然气及管网建设、贸易、采矿,及房地产等业务。优尼科公司在美国石油天然气巨头中排位第九,近两年其市值低于同类公司20%左右。市值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的主产品天然气市场开拓不够,大量的已探明储量无力开发。 什么出资方式? 中海油选择的是全额现金出资方式;雪佛龙公司则为现金加股票的综合出资方式,即给予每股优尼科公司股票27.60美元现金和0.618股雪佛龙公司股票。
香港某证券公司能源分析员认为:
上海源复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认为:
此次收购更多地包含我国能源战略的期待,才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美国政界的持续介入。因为美国在海外能源战略方面就颇具侵略性,对国内能源领域更是掌控颇严。当中海油的触角从印尼伸到加拿大,现在竟然登陆美国本土,这无异于“与虎谋皮”,政界激烈反对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过,并购北美石油公司仍然有意义,因为极端的情况下,以目前军事科技的发展现状,国内资产和海外资产的安全度并没有太大差别。
内部沟通不足:2005年3月30日,中海油的独立董事表示对此项收购的质疑,使中海油不得不额外用两到三个月的时间说服独立董事,以至于错过了 “最佳”收购时机,而雪佛龙则趁机发起收购。
如果仅仅从公司收益角度考虑,中海油收购优尼科似乎很难说得通。优尼科现在的年回报率为7.3%,中海油的被期望的股本回报率则为11%。2004年中海油的净现金为50亿元人民币。如果并购成功,则变成净负债1000亿元人民币,净负债与股本的比值高达250%。原来中海油赚100元,只需拿出2元钱还贷款利息,而并购后利息支出将高达25元。 收购很大程度上不是“商业化的决定”,而是出于国家能源战略的“策略性考量”。国家更看重的是石油的战略价值,这跟中国极力争取俄中石油管道“安大线”、增加中亚等地石油供应等一脉相承。也正因为如此,中海油才能得到数量巨大的优惠银行贷款,也才能从母公司得到支援。 实际上保障石油运输线比收购海外石油资产更重要,因为在极端的情况下,海外石油很难回运。建议国家应把海外收购的重点放在更有把握的中亚等地。
中国海油与英国天然气集团签署20年期液化天然气协议
・
B 03国天然 气集 团签署 2 O年期 液化 天然 气协议
中国海 洋石 油 总公 司与 英 国天然 气 集 团近 日签 署液 化 天然 气购销 及 澳大利 亚柯 蒂斯 液化 天 然 气项 目的
有 关协议 。这是世 界 上 第 1个 以煤 层 气为原 料 的液化 天 然 气项 目, 也是 澳 大利 亚迄 今 最 大 单一 买 家的液 化
作者简介 : 全树 ( 9 4一 ) 男 , 川广 安 人 , 级 工 程 陈 16 , 四 高 师, 士, 学 主要 从事 燃气 设备 运行 与技 术管 理 工 作, 现任重庆燃气 ( 团) 限责 任公 司技术装 备 集 有
部副部长 。
电 话 :0 3 68 3 1 (2 )7 5 19
5 5 — 5 6、 9. 0 0 50
其水分 含 量 的变化 也达 一 37 ~ 0 1 。 当气体 2 .% 3 .%
的温度 从 4 0℃上 升 到 5 0℃时 , 水 蒸气 的饱 和绝 其 对湿度 增 加 了 6 . % ; 7 3 当温 度下 降 1 0℃到 达 3 0℃ 时 , 蒸气 的饱 和绝 对湿 度 仅 为 4 水 0℃ 时 的 5 . % , 75 下降 了 4 . % 。 25 对 干燥 器 而言 ,0 的负 荷变 化是 巨大 的 , 出 6% 超
的权益 。双 方将 共 同组建船 东公 司 , 中国建造 2条 液化 天 然气运 输船 。 在
目前 , 中国海油 已签订 液化 天 然 气长期供 应 合 同总量 达 3 2×1 t . 0 。这 不仅 有 益 于 改善 中国能 源结 构 ,
而且 对减 少 C , O 排放 作 出 了贡献 。 中 国海油在 十二 五期 间将 建 成新 型 能 源产 业 体 系, 步 实现 从 单 一 的传 逐 统 油 气产 业 向 多元 、 低碳 、 集成 的产 业体 系转化 , 形成 多元发展 、 洁低碳 、 合 集成 的新型 能 源产业 结构 。 清 综
中国石油的海外投资案例分析
中国石油的海外投资案例分析中国石油(中石油)作为国有石油能源公司,在过去几十年中积极参与了海外投资,以满足国内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确保能源供应的安全。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几个中国石油海外投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探讨中石油海外战略和对中国石油行业的影响。
1. 加蓬石油资源开发项目加蓬是中石油在非洲的重要投资目的地之一。
中石油与加蓬政府合作,在加蓬境内进行石油勘探和开发。
这个项目的成功与否对中石油的海外战略至关重要。
中石油充分发挥了技术和资金优势,成功地进行了石油勘探和开发,并实现了良好的投资回报。
这个案例表明,中石油通过海外投资取得了成功,并为国内能源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
2. 中亚天然气管道项目中亚天然气管道项目是中石油与中亚国家合作的重要项目之一。
该项目的目标是从中亚国家输送天然气到中国,确保国内天然气供应的稳定。
中石油积极投资于该项目,并与中亚国家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通过该项目,中石油不仅满足了国内能源需求,还为中亚国家提供了经济发展和能源出口的机会。
这个案例体现了中石油海外战略的双赢效果,并推动了区域能源合作与发展。
3. 乌兹别克斯坦石油合作项目乌兹别克斯坦是中石油海外投资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地。
中石油在乌兹别克斯坦开展了石油勘探、开发和合作项目,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通过与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和当地企业的合作,中石油获得了可观的资源储备,并在乌兹别克斯坦建设了现代化的石油设施。
这个案例显示了中石油在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的投资成果,加强了中石油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4. 萨哈林岛油气开发项目中国与俄罗斯在萨哈林岛进行了重大的油气合作项目,中石油是项目的主要参与方之一。
该项目的目标是开发萨哈林岛的油气资源,并输送到中国市场。
中石油通过与俄方合作,共同开发了该地区的油气资源,并成功实现了资源输出和供应。
这个案例表明,中石油在海外投资中紧密合作,最大程度地利用合作优势,并为中国能源供应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来源。
- 中石化正式入股卡塔尔的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项目
中石化正式入股卡塔尔的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项目中国油气巨头在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LNG)项目中的角色,比纯粹的买家更进一步,正式跻身股东俱乐部:中国石化集团加入五大欧美巨头队列,成为卡塔尔北方气田扩建项目的首个亚洲股东。
据悉,中国石化与卡塔尔能源公司当天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签署了北部气田东部扩建项目(NFE)参股协议。
这是液化天然气行业史上最大规模的单一项目。
根据协议,卡塔尔能源公司将向中国石化转让NFE 项目1.25%的股份。
这是双方继去年签署史上最长购气协议后的又一重大节点,标志着双方在该项目上实现了一体化合作。
据悉,签约仪式在卡塔尔能源公司总部举行,中国石化董事长马永生,卡塔尔能源事务国务大臣、卡塔尔能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卡阿比阁下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协议。
马永生表示,卡塔尔能源公司是世界领先的LNG生产商,是中国石化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与卡塔尔能源公司的合作将有助于进一步优化中国能源消费结构,提升清洁能源供应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希望双方在现有的良好合作基础上,继续探讨新的LNG合作,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实现互利共赢。
卡阿比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天然气市场之一,同时也是卡塔尔能源产品的关键市场。
中国石化成为该项目首个亚洲股东,将是中国与卡塔尔两国间又一个双边合作典范。
在此之前,道达尔能源、埃尼、康菲、埃克森美孚和壳牌已入股卡塔尔北部气田东部扩建项目,通过与卡塔尔能源公司成立合资企业,上述公司分别在东部项目中持有 6.25%、3.125%、3.125%、6.25%和6.25%。
根据卡塔尔能源公司12日披露的信息,“按照协议,卡塔尔能源将向中国石化转让东部项目相当于一列年产能800万吨(MTPA)产线5%的权益。
本协议不会影响任何其他股东的参与权益。
”据此推测,卡塔尔能源公司自身在该项目中的持股比例将因新股东的加入而被稀释。
中海油战略回顾与并购案例——收购尼克森
• 提出“二次跨越”蓝图,突出科学发展主题,紧扣转变发展方式主线,牢牢把握 “做强做优”方向,以建设国际一流能源公司为目标
卫留成
渴望将中海油打造成国际一 流石油公司
——上市 ——并购
两次上市的洗礼
2001年2月27日、28日,NY、HK挂牌上市成功。“我非 常平静,没有一点激动,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我只感 到我和我的同事们只是完成了一件14个月以前本就应该 完成的事情……中海油为何以一个曾经失败了的IPO引起 全球投资者如此热烈的反应?不是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 而是中海油本身就是一只天鹅。”
低碳战略,建立具 有中国石化特点的 发展模式。
强调大力实施六大战略,要建立具 有中国石化特点的发展模式。针对 世界发展新趋势和国际竞争新动向,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积极发展低碳 经济,不断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大 力发展循环经济, 加快构建资源节
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打造绿色 低碳发展新优势,促进可持续发展
公司简介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是中央特大型国有企 业,也是中国最大的 海上油气生产商。公 司成立于1982年,注 册资本949亿元人民币, 总部设在北京,现有 98750名员工。
自成立以来,中海油由一家单纯从事油气开采的上游公司, 发展成为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的综合型能源集团,形成了 油气勘探开发、专业技术服务、炼化销售及化肥、天然气及 发电、金融服务、新能源等六大业务板块。
产量目标
基于WTI油价每桶90.0美元的假设,2012年 公司产量目标为330-340百万桶油当量
2011年产量面临较多困难
2011-2015产量增长目标
2011-2015年产量增长目标为年复合增长率 6-10%,其中,中国海域产量年复合增长率 可达4-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秘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项目—看中石油中海油如何海外联手
2015.6
6月10日,环球网记者探访了中海油位于青岛的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船厂模块制造现场,独家了解了亚马尔液化天然气(Yamal LNG)这一全世界最大、纬度最高的液化天然气项目。
年产量惊人俄政府特为亚马尔项目修改出口法案
2012年,还在项目筹备的时候,诺瓦泰克就估算到亚马尔将是一个总额约270亿美元的巨量项目。
如果无法顺利出口,整个项目的融资都会遇到问题。
因此,诺瓦泰克公司在当时就向俄罗斯政府提议,对现有的出口法案进行相应的修改。
在经过了1年的不懈努力后,2013年底,由时任总理梅德韦杰夫内阁支持起草的,旨在开放俄罗斯天然气出口市场的新法案正式出台。
2014年9月,诺瓦泰克公司亚马尔项目最终得到液化天然气出口许可证,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引来融资成为现实了应运而生。
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气源地南塔姆贝凝析气田,位于亚马尔半岛,天然气和凝析油储量分别为1.35万亿立方米和6018万吨。
据诺瓦泰克公关部经理索罗维耶夫介绍,项目共将开采天然气井208口,分布于19个矿区,截至到2015年4月15日已成功开采气井28口。
到2019年3条LNG生产线建成后,该项目每年将可生产1650万吨液化天然气以及100万吨凝析油。
▲位于俄罗斯亚马尔半岛上的萨别塔港,北极圈内的小村落,因为亚马尔液化天然气(LNG)项目的实施而备受关注,地壳下沉睡了亿万年的油气资源将被唤醒。
俄政府对项目高度关注俄中法三方合作
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位于俄罗斯北极的亚马尔半岛,地处严寒。
虽大面积被永冻层覆盖,却依托南塔姆别伊斯克凝析气田,拥有着超级丰富的天然气储量。
作为意在摆脱过度依赖欧洲市场,东进计划的一部分,俄罗斯政府对该项目高度关注,普京也为此做出过批示大力推进。
尽管如此,但在项目之初,有超过90%的具备实力的石油及天然气企业及国际财团都并不相信这一项目可以在如此严峻的极地自然条件下顺利推进,众多企业在谈判中打起退堂鼓。
目前,亚马尔项目的三大股东分别是俄罗斯诺瓦泰克,中国的中石油和法国的道达尔,其分别持有60%、20%及20%的股权。
诺瓦泰克还会考虑出售9%的控股权,用以吸收新股东的加入。
▲中国石油海洋工程公司亚马尔建设项目预组装建设现场。
徐振振摄
中国六家船厂参与模块制造 2017年项目一期投产
记者了解到,由于亚马尔项目是在北极的极端环境下实施,运输大型设备具有极大的困难,因此整个项目将由模块组成。
绝大部分模块的制造将在中国进行。
诺瓦泰克公司此行就是来视察中方船厂的模块制造状况及进度。
记者在位于青岛的中海油旗下造船厂现场看到,部分工人在焊接车间里忙碌,大量巨型钢材
整齐地摆放在原材料区,部分模块已投入建造。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到今年7-8月,该工厂投入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制造的工人数量将达到峰值,预计将有10000名左右。
据了解,像中海油青岛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这样参与亚马尔项目的中国船厂一共有6家,分别位于上海、青岛、天津、蓬莱、启东、武汉等等城市,他们将分别制造不同种类的模块并通过海路运输到亚马尔半岛,以便于该项目一期可在2017年顺利投产。
诺瓦泰克董事长米赫尔松在视察完中海油船厂模块制造情况后也表示,希望中方船厂加快进度,并不断制定合理的工作进度表,以便按照最初规定的时间顺利完成模块建造。
▲由于亚马尔项目是在北极的极端环境下实施,运输大型设备具有极大的困难,因此整个项目将由模块组成。
绝大部分模块的制造将在中国进行。
项目全新开辟夏季北部海运线出口聚焦亚太地区
诺瓦泰克董事长米赫尔松介绍,由于亚马尔项目最终产品将主要面向亚太市场,因此利用北方航线缩短航程、降低运输成本十分必要。
为此,亚马尔项目公司已从韩国大宇造船公司订购了16艘具有破冰能力的LNG运输船,每艘船一次可运送17万立方米LNG。
在夏季北方航线通航期间(约6-7个月),运输船将装载LNG从萨别塔港出发,在俄远东符拉迪沃斯托克换装到普通运输船再沿俄罗斯北部海岸运到最终目的地,冬季运输船则会向西航行在比利时泽布吕赫港换装。
得益于北极航道的利用,尽管亚马尔LNG项目处于北极地区,但将无疑给天然气匮乏的亚洲国家带来福音。
当被问及对未来亚太出口前景预估时,米赫尔松表示,截止目前,项目已有96%的液化天然气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其中的70%将销往亚太。
“我们每年将提供给中国300万吨液化天然气提供给中国,与此同时,还会给印度提供同样的数量。
”
中国对天然气需求量将持续走高
麦肯锡咨询公司的一项数据显示,到2020年年末,中国很可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液化天然气进口国。
截至2014年底,中国市场对LNG的需求依然保持热度,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扶持LNG领域的勘探开发和进口。
通过鼓励放开天然气基础设施利用度,为LNG进口接收站建设提供便利性,并为第三方租用LNG接收站提供可能。
中石油中俄合作项目部经理蒋奇向记者介绍,中国国内天然气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在扩大,一方面,中国现有的天然气资源在不断开发,另一方面我们也从国
外引进,包括俄罗斯以及东亚地区的管道天然气及液化天然气方面的引进。
中国作为碳排放大国,具备更多的减排动力,更多地、有效地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将有助于中国有效地治理雾霾、更好地承担起环保的责任。
为此,诺瓦泰克公司董事长米赫尔松也做了一个有趣的计算:俄罗斯目前的天然气能源约占总能源的近50%,其现在的天然气市场大概在3600亿立方米的数量;而俄人口仅是中国的十分之一。
由此推算,如果中国希望本国天然气能源占比达到本国能源比重25%的话,我们就应该在3600的基础上乘以5,得到的结果是1.8万亿立方米,这应该是不久的将来,中国所需天然气的数量。
(来源: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