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七年级数学下册10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小结与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同步+复习+讲解、例题、过关测试=通用课件

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同步+复习+讲解、例题、过关测试=通用课件

【预习思考】
1.任何角都有余角吗?
提示:由余角的定义可知,只有小于直角的角才有余角 .
2.“相等的角是对顶角”这句话对吗? 提示:不对,对顶角是与两角的位置有关系的,必须是有公共 顶点,且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叫对顶角.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与对顶角 【例1】(6分)直线AB,CD,EF相交 于点O,如图. (1)写出∠AOD,∠EOC 的对顶角. (2)已知∠AOC=50°,求∠BOD的度数.
(D)一个角的补角一定大于这个角
【解析】选A.因为两个角互余,则它们的和为90°,即这两个
角都小于90°,即都是锐角,故A正确.大于或等于90°的角没
有余角,故B错误.互余是两个角的和为90°,而不是三个角, 故C错误.大于90°的角的补角小于该角,90°的补角等于90°, 故D错误.
∠BOD=∠AOE 所以 ____________.
90° ,那么称这两个 【归纳】 1.概念:(1)如果两个角的和是_____ 角互为余角. 180° ,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2)如果两个角的和是______ 相等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_____ 相等 . 2.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_____
(3)因为∠DOE和∠COF是对顶角,
所以∠DOE=∠COF,
因为∠BOD+∠COF=140°, 所以∠BOD+∠DOE=140°,即∠BOE=140°„„„„„„„„6分
【规律总结】 理解对顶角需要注意的三点 1.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不能单独说一个角是对顶角 . 2.对顶角反映两角相等的数量关系. 3.对顶角还反映两角的位置关系.
【跟踪训练】 4.(2012·长沙中考)下列四个角中,最有可能与70°角互补的 是( )
【解析】选D.如果两个角的和为18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命题、定理、证明》相交线与平行线培优说课教学复习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命题、定理、证明》相交线与平行线培优说课教学复习课件
命题由提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
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许多数学命题常可以写成 “如果……,那么……”的形式 .“ 如果”后面连接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后面连接的部分就 是结论.
例题
下列语句是命题吗?如果是,请将它们改写成 “ 如果……,
那么……” 的形式 .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B
3.下列句子哪些是命题?是命题的,指出是真命题还
是假命题?
(1)一条狗有四只脚;是
(2)内错角相等; 是 (3)画一条直线; 否 (4)四边形是正方形;是
真命题 假命题
假命题
(5)你的黑板报做完了吗?否
(6)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是 真命题
(7)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是 (8)过点P画线段MN的垂线; 否 (9)x<3. 否
1、基本事实 数学中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 来的,并把它们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原始依据, 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基本事实.
直线的基本事实: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线段的基本事实: 两点间线段最短. 平行线的基本事实:经过直线外的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
与已知直线平行.
2、定理的概念 有些命题是基本事实,还有些命题它们的正确性是经 过推理证实的,这样得到的真命题叫做定理.定理也 可以作为继续推理的依据.
是假命题 ,可以举出如下反例:
A
如图,OC是∠AOB的平分线, ∠1=∠2,但它们不是对顶角. O
))12
C
B
确定一个命题是假命题的方法:
只要举出一个例子(反例):它符合命题
的题设,但不满足结论即可.
随堂训练
1.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A ) A.同位角相等 B.对顶角相等 C.钝角三角形有两个锐角 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初一(七年级)下册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知识点上课讲义

初一(七年级)下册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知识点上课讲义

七下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知识点开学已经有几天了,新的第一章知识掌握的怎么样了呢?这一单元主要是概念和性质定理一定要理解清楚,可以在这篇文章梳理一下,一定能帮到你!一、相交线1.邻补角与对顶角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存在几种不同关系的角,它们的概念及性质如下表:注意点:⑴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⑵如果∠α与∠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与∠β不一定是对顶角⑶如果∠α与∠β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α+∠β=180°;反之如果∠α+∠β=180°,则∠α与∠β不一定是邻补角。

⑶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

2.垂线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符号语言记作:如图所示:AB⊥CD,垂足为O⑵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与平行公理相比较记)⑶垂线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称:垂线段最短。

3.垂线的画法:⑴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⑵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注意:①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②过一点作线段的垂线,垂足可在线段上,也可以在线段的延长线上。

画法:⑴一靠:用三角尺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⑵二移:移动三角尺使一点落在它的另一边直角边上,⑶三画: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线,不要画成给人的印象是线段的线。

4.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应该结合图形进行记忆。

如图,PO⊥AB,同P 到直线AB 的距离是PO 的长。

PO 是垂线段。

PO 是点P 到直线AB所有线段中最短的一条。

现实生活中开沟引水,牵牛喝水都是“垂线段最短”性质的应用。

5.如何理解“垂线”、“垂线段”、“两点间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些相近而又相异的概念。

七年级数学下相交线和平行线单元复习复习课件

七年级数学下相交线和平行线单元复习复习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C. 两条直线相交,有无数个交 点
D. 两条直线相交,交点的个数 与直线的位置有关
解析: 正确答案是A。根据直线 的性质,两条不同的直线在平面 内必然有一个公共点,即它们只
有一个交点。
提高练习题及解析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提高题目旨在测试学生对相交线和平行线性质的理解和 应用能力。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混淆概念
总结描述:部分学生对于相交线和平行线的概念容易混淆,不清楚两者的定义和特 点。
解决方法:通过对比相交线和平行线的定义、特点,强调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帮助 学生明确理解。
学生对于判定方法应用的问题
总结词:应用困难
总结描述:学生在应用相交线和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时存在困难,无法准 确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解析: 由于直线a平行于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我们知 道同位角相等。因此,我们有∠BAC=∠ACB。
拓展练习题及解析
• 拓展题目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和逻辑 思维能力。
拓展练习题及解析
1
•·
2
题目5: 选择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3
A. 平行线永不相交
拓展练习题及解析
同旁内角互补
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且同旁内 角互补,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判定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01
比较判定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范围
不同的判定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判
定方法。
02
考虑实际应用场景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判定方法。
03
掌握判定方法的逻辑关系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10章 相交线、平行线和平移 10.3 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课件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10章 相交线、平行线和平移 10.3 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课件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zhíxiàn)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E A 41 B
32
第二页,共十六页。
CD
想一想: 平行线的三种判定方法(fāngfǎ)分别是 先知道什么……、 后知道什么?
同位角相等(xiāngděng) 内错角相等
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 平行 (zhíxiàn)
反过来,如果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各有什么关系呢?
简单(jiǎndān)说成: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第七页,共十六页。
c
1 34
2
探究点二:平行线的性质(xìngzhì)的应用
例 如图所示是一块梯形铁片的残余(cányú)部分,量得∠A=100º,
∠B=115°,梯形另外两个角各是多少度?
所以∠3=__∠__4(
两直线平行(píngxíng),)同位角相等
∠3+∠__5__= 180°(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021/12/10
c 1 2
第十二页,共十六页。
d 3a
5 4
b
6.如图,已知AE//CF,AB//CD,∠A=35,求∠C
的度数(dù shu).
解:∵AE//CF(已知)
No B.∠DAB+∠ABC=180°。C.∠ADB=∠DBC。D. ∠BAC=∠ACD。5.如图:因为∠1= ∠2。解:∵AE//CF(已知)。∴∠A=∠1 (两直线平行,同位
角相等)
Image
12/10/2021
第十六页,共十六页。
角. 任选一组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度量这些角,把结果填入下表:

《相交线与平行线——平移》数学教学PPT课件(2篇)

《相交线与平行线——平移》数学教学PPT课件(2篇)

知识梳理
【讲解】(1)将图形中每一个拐点分别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向上平移 4个单位长度,然后顺次连接即可得到图5-4-19;(2)将图形中每一个拐 点按箭头方向平移3cm,然后顺次连接即可得到图5-4-20. 【方法小结】解答平移作图的知识的关键是根据平移前后对应点连线平行 (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找到各点的对应点.
图5-4-16
知识梳理
知识点2:利用平移作图 平移作图是平移性质的应用.在具体作图时,应抓住作图的“四 部曲”——定、找、移、连. (1)定: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2)找“找出表示图形的关键点; (3)移:过关键点作平行且相等的线段,得到关键点的对应点; (4)连:按原图形顺序连接对应点.
知识梳理
【例】按要求画图: (1)如图5-4-17所示,网格内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个单位 长度,试画出小船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 后的图形. (2)如图5-4-18将字母A按箭头方向平移3cm,作出平移后的 图形.
知识梳理
图5-4-17 图5-4-18
图5-4-19 图5-4-20
A.8
B.9 C.10 D.11
课后习题
图5-4-48
7.下列平移作图错误的是( C ).
A
B
C
D
课后习题
8.夏季荷花盛开,为了便于游客领略“人从桥上过,如在河中 行”的美好意境,某景点拟在如图5-4-49所示的长方形荷塘 上架设小桥.若荷塘周长为250m,且桥宽忽略不计,则小桥 总长为____1_2__5____m.
知识梳理
【例1】下列现象:(1)水平运输带上砖块的运动;(2)高楼 电梯上上下下迎接乘客; (3)健身做呼啦圈运动;(4)火车飞驰在一段平直的铁轨上; (5)沸水中气泡的运动. 属于平移的是_______________.

第10章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课件沪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第10章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课件沪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平移 4. 如 图 , 经 过 平 移 , 五 边 形 的 顶 点 A 移 到了点A'的位置,请作出平移后的五边形.
解:所作图形如图所示.
综合应用 5.已知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结合图形, 试探索∠1与∠2之间的关系,并说明你的结论.
(1)如∠1=∠2(已知), 所以∠CBD=∠1( 等量代换 ), 所以 GF∥BC (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因为∠AMD=∠AGF(已知),
所以GF∥M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所以BC∥MD(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 所以∠DMB+∠ABC=180°(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
5.将大小不一的正方形纸片①、②、③、④放置在如图所 示的长方形ABCD内(相同纸片之间不重叠),其中AB=a.小明发 现:通过边长的平移和转化,阴影部分⑤的周长与正方形①的边 长有关.
(1)请你说明阴影部分⑤的周长与正方形①的边长的关系.
解:(1)设正方形①的边长为x,则正方形②的边 长为a-x. 所以阴影部分⑤的周长=2(a-x)+2[x-(a-x)]=2x, 所以阴影部分⑤的周长等于正方形①的边长的 2倍.
2.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 相等 . 3. 垂 直 : 两 条 直 线 相 交 所 成 的 四 个 角 中 , 如 果 有 一 个 角 是 _直__角___,那么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个交点叫做 垂足 . 4.垂线的性质:过一点有且只有 一 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 直.
5.垂线段的性质:在连接直线外一点和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 段中, 垂线段 最短.
七年级·数学·沪科版·下册
第10章 复习课
复习目标
1.复习两条直线相交与平行的相关的所有概念与性质. 2.掌握平移的概念与性质,能利用平移设计简单的图案. 3.初步发展用几何语言说理的能力,培养推理论证的基本能 力. ◎重点: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应用. ◎难点:培养推理论证的能力.

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下册第10章相交线、平行线和平移复习课课件

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下册第10章相交线、平行线和平移复习课课件

【当堂检测】
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于O,OB平分∠ DOF,∠DOE=50°, 求∠AOC、 ∠ EOF的度数.
解:因为AB⊥OE (已知) 所以 ∠EOB=90°,(垂直的定义)
因为∠DOE= 50°,(已知) 所以∠DOB=40°,(余角的定义) 所以∠AOC=∠DOB=40°,(对顶角相等) 又因为OB平分∠DOF,(已知) 所以∠BOF= ∠DOB=40°.(角平分线性质) 所以∠EOF= ∠EOB+ ∠BOF=90°+40°=130°.(两角和的定义)
典型例题
例2.如图,火车站、码头分别位于A,B两点,直线a和b分别表示铁路与河流. (1)从火车站到码头怎样走最近?画图并说明理由; (2)从码头到铁路怎样走最近?画图并说明理由; (3)从火车站到河流怎样走最近?画图并说明理由.
分析:(1)从火车站到码头的距离是点到点的距离,即两点间的距离.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答. (2)从码头到铁路的距离是点到直线的距离.根据垂线段最短解答. (3)从火车站到河流的距离是点到直线的距离.根据垂线段最短解答.
解: 因为两个三角形大小一样,
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梯形ABEH的面积.
由平移的性质,得DE=AB,BE=6.
因为AB=10,DH=4, 所以HE=DE-DH=10-4=6,
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
1 2
×(6+10)×6=48.
典型例题
归纳总结:图形平行的性质: (1)图形平移前后的对应的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2)图形平移前后的对应线段共线或平行. (3)图形平移前后的对应点的连线共线或平行.
A D
B
C
三、知识回顾
知识点三 平行线

沪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第10章 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 第1课时 平行线的概念、基本性质及三线八角

沪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第10章 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 第1课时 平行线的概念、基本性质及三线八角

B. ∠3
23
45
C. ∠4
D. ∠5
归纳总结 变式图形:下图中的∠1 与∠2 都是内错角关系.
1
1
12
2
2
2
1
图形特征:在形如字母“Z”的图形中有内错角.
三、同旁内角的概念
活动3 观察∠4 与∠5 的位置关系
① 在直线 EF 的同旁
② 在直线 AB、CD 之间
E1 2
B
同旁内角
A
34
4
65
5
C
第10章 相交线、平行线 与平移
10.2 平行线的判定
第1课时 平行线的概念、基本事实及三线八角
回顾与思考 问题 前面我们学过两条直线的什么位置关系? 两条直线相交 (其中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形).
生活中两条直线除了相交以外,还有什么其他的 情形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
摩托车在公路上奔驰
国旗上的线条
解: 因为 a∥b,b∥c,所以 a∥c.
(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
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
因为 c∥d,所以 a∥d.
(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
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
生活中的数学:三线八角手势记忆法
同位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
平行线 的概念
平行线 及三线 八角
平行线 的性质
三线八角
合作与交流: (1) 经过点 C 能画出几条直线? 无数条
(2) 与直线 AB 平行的直线有几条? 无数条
·C
a
A· ·B
·D
b
(3) 经过点 C 能画出几条直线与直线 AB 平行?
1条 (4) 过点 D 画一条直线与直线 AB 平行,与 (3) 中所画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10章 相交线、平行线和平移 10.2 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课件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10章 相交线、平行线和平移 10.2 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课件

(A)∠2=∠3
(B)∠1=∠4
(C)∠1=∠2
l1
l2
(D)∠1=∠3
1
3 4
2
2021/12/10
第六页,共二十五页。
能力 挑战: (nénglì)
2、如图,∠1=∠2,则下列(xiàliè)结论正确的是(C )
(A)AD//BC (B)AB//CD
(C)AD//EF (D)EF//BC
A
D
1
第四页,共二十五页。
例1:如图,AB⊥CD于点B,AE与BF相交于点G,且∠FGE=
60°, ∠ABG=30°。请判断AE与CD是否平行(píngxíng),并说明
理由。
F
A
6 0O
G
E
3 0O
CB
D
2021/12/10
第五页,共二十五页。
能力 挑 (nénglì)
战1、: 如图,不能判定 l 1 / / l 2 的是 ( D )
No 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说能出你这节课的收获和体验让大家与你分享吗。如果
∠2+∠3=180°,。∠1+∠3=180°(邻补角的定义)。∴ ∠1=∠2(同角的补角相等)。4. 在同 一平面(píngmiàn)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5.平行线的定义.。即∠A+∠ABC=180 °AD∥CB
Image
12/10/2021
第二十五页,共二十五页。
∴ ∠1=∠2
∴ AB∥CD(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zhíxiàn)平行)
2021/12/10
第十四页,共二十五页。
E
A
B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
截,如果(rúguǒ)内错角相等,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课件汇总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课件汇总

你知道吗?
C
∠1与∠2有怎样的 位置关系?
A
2
3 B
1 4O
D
邻补角的定义: ∠1和∠2有一条公共边OA,它们的另一边互为 反向延长线(∠1和∠2互补),具有这种关系 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图中还有哪些角互为邻补角?
你知道吗?
C
∠1与∠3有怎样的 位置关系?
A
2
3 B
1 4O
D
对顶角的定义: ∠1和∠3有一个公共顶点O,并且∠1的两边分 别是∠3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 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
第 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第1节 相交线(三课时) 第2节 平行线及其判定(二课时) 第3节 平行线的性质(二课时) 第4节 平移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
(第一课时:相交线)
【做一做】
这里有一把剪刀,握紧剪刀的 把手,就能剪开物体,你能说出其 中的道理吗? 如果把剪子的构造抽象成一个 几何图形,会是什么样的图形?请 你在纸上画出来.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
(第二课时:, 当b的位置变化时,a、b所 成的角α也会发生变化. b b
当α =90°时,a与b垂直.
当α ≠90°时,a与b不垂 直,叫斜交. 斜交
α )
a
两条直线相交
垂直: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
【必须掌握】
【必须掌握】
角的 名称 对 顶 角 邻 补 角 特 征 性 质 相同点 不同点
①两条直线相 对顶 ①都是两条 ①有无公共 交形成的角; 直线相交而 边 角相 ②有公共顶点; 成的角; 等 ②两直线相 ③没有公共边 ②都有一个 交时, ①两条直线相 对顶角只 邻补 公共顶点; 交而成; 有两对 ②有公共顶点; 角互 ③都是成对 邻补角有 ③有一条公共 补 出现的 四对 边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0章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10-4平移作业课件新版沪科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0章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10-4平移作业课件新版沪科版
3 cm,将三角形ABC沿AB方向向右平移得到三角形DEF,
若AE=8 cm,DB=2 cm.
(1)AD的长为
3 cm
.

【点拨】
因为三角形ABC沿AB方向向右平移得到三角形DEF,
所以AD=BE.因为AE=8 cm,DB=2 cm,所以AD=BE=

=3(cm).

(2)求四边形AEFC的周长.
平移的性质,可知A选项不是平移运动.故选A.
2.[2023·郴州]下列图形中,能由图形a通过平移得到的是
(
B )
3.如图,三角形ABC经过平移之后成为三角形DEF,那么:
(1)点A的对应点是点
D
.

(2)线段BC的对应线段是线段
(3)∠A的对应角是
∠D
.

EF
.

知识点2平移的性质
4.[2023·南充]如图,将△ABC沿BC向右平移得到△DEF,若
13. [新考法 平移建模法]图形的操作过程:在图①中,将线
段AB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CD,得到封闭的图形
ABDC(即图中的阴影部分);在图②中,将折线ABC向右
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折线DEF,得到封闭的图形
ABCFED.(本题中四个长方形水平方向的边长都为a个单
位长度,竖直方向的边长都为b个单位长度)
移的方向和距离.
【解】将三角形ABC沿着射线BA的方向平移1 cm得到三
角形FAE;将三角形ABC沿着射线BC的方向平移1 cm得
到三角形ECD;将三角形ABC平移不能得到三角形AEC.
利用图形的平移变换在网格中作图
11.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10章 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 章末复习》教学课件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10章 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 章末复习》教学课件
A.125° B.135° C.145° D.155°
分析 由 OE⊥AB 得∠AOE= 90°, 又∠AOC =∠BOD = 45°. 所以∠COE=∠AOE+∠AOC=135°, 故选B.
例3 如图,边长为 3cm 的正方形 ABCD 沿BA 方向平移2cm,则 C1D =_____, BA1 = _____.
随堂练习
1.如图,直线 AB 与 CD 相交于点 O,
OE⊥AB 于O则图中∠1与∠2的关系是( C )
A.是对顶角
B.互补的两个角
C.互余的两个角 D.相等的角
2.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1与∠3是同位角 B.∠2与∠3是内错角 C.∠1与∠4是内错角 D.∠4与∠3是同旁内角
3.如图,下列推理正确的有( B )
解 因为CE平分∠BCD,DE平分∠ADC(已知), 所以∠BCD=2∠2,∠ADC=2∠1(角平分线的定义). 因为∠1+∠2=90°(已知), 所以∠BCD+∠ADC=2∠2+2∠1=180°(等量代换), 所以AD∥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又因为CB⊥AB(已知),即∠B=90°, 所以∠A=∠B=9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所以DA⊥AB(垂直的定义).
例4 如图,AB∥CD,∠DFE = 130°,则 ∠ABE=______.
分析 因为∠DFE = 130°. 所以∠CFE = 50°. 由AB∥CD,可得∠ABE =∠CFE = 50°, 故∠ABE = 50°.
例5 已知,如图所示,CB⊥AB,CE平分 ∠BCD,DE 平分∠CDA,∠1+∠2 = 90°, 试说明 DA⊥AB.
5.如图,AB∥CD,AE平分∠BAD. CD与AE 相交于F,∠CFE=∠E. 求证:AD∥B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证明: ∵∠DAC= ∠ACB (已知) ∴ AD//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F
C
∵ ∠D+∠DFE=1800(已知)
∴ AD// EF(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A ∴ EF// BC(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B
E
方法总结 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经常结合使用,由角之间的关系得出直 线平行,进而再得出其他角之间的关系,或是由直线平行得 到角之间的关系,进而再由角的关系得出其他直线平行.
四个直角.
针对训练
1.如图,AB,CD相交于点O,∠AOC=70°,EF平分∠COB,求 F ∠COE的度数. B C 答案:∠COE=125° O A E D
专题二 点到直线的距离
例2 如图所示,能表示点到直线(线段)的距离的线段有
( B ) A.2条 C.4条 B.3条 D.5条 B D A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到共有三条,A 到BC的垂线段AD,B到AD的垂线段 BD,C到AD的垂线段CD. 故选B.
考点一 相交线
例1 如图,AB⊥CD于点O,直线EF过O点,∠AOE=65°,求
∠DOF的度数. ∵AB⊥CD,∴∠AOC=90°. ∵∠AOE=65°,∴∠COE=25° B C E O
F D
解:
又∵∠COE=∠DOF(对顶角相等)
∴∠DOF=25°
A
方法总结
两条直线相交包括垂直和斜交两种情形.相交时形成了两对 对顶角.其中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它将一个周角分成了
学练优七年级数学下(HK) 教学课件
第10章 相交线、平行线 与平移
小结与复习
要点梳理 考点讲练 当堂练习 课堂小结
要点梳理
一、对顶角 两个角有公共顶点,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
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对顶角性质:对顶角相等. 二、垂线 1.垂线的定义 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这两
对顶角
特殊
垂线段最短
三 线 八 角
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点到直 线的距 离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平行线的判定 平行线的性质 命题
平移
平移的特征
C
方法总结
点到直线的距离容易和两点之间的距离相混淆.当图形复杂 不容易分析出是哪条线段时,准确掌握概念,抓住垂直这个
关键点,认真分析图形是关键.
D
A
针对训练
B
2.如图AC⊥BC,CD⊥AB于点D,CD=4.8cm,AC=6cm, BC=8cm,则点C到AB的距离是 4.8 cm;点A到BC的距离 是 6 cm;点B到AC的距离是 8 cm.
“U”型
内错角
同旁内角
四、平行线 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3.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4.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判定 平行线的性质 内错角相等
同旁内角互补
考点讲练
A
1
B 2 C 3
图(1)
A F
B
E
D
C
图(2)
D
6. 如图⑵,若AE∥CD, ∠EBF=135°,∠BFD=60°,∠D=
( D)
A.75° B.45° C.30° D.15°
课堂小结
邻补角 邻补角互补 对顶角相等 存在性和唯一性 垂直
相 交 线 知 识 构 图 平 行 线
两 线 四 角
一般情况
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
的交点叫垂足.
2.垂线的画法 一、放;二、靠;三、移 ;四、画. 3.垂线的性质 (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垂线段最短
4.点到直线的距离 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型
C
专题三 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
例3 (1)如图所示,∠1=72°,∠2=72°,∠3=60°,求
∠4的度数;
4
解:∵∠1=∠2=72°, ∴a//b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4=180°
3
2 1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3=60°,∴∠4=120°
b
a
例3(2)已知∠DAC= ∠ACB, ∠D+∠DFE=1800,求证:EF//BC.
针对训练
A
3.如图, 若∠3=∠4,则 AD ∥ BC ; 若AB∥CD, 则∠ 1 =∠ 2 . D 3 1
B
2
4 C
4.如图,∠D=70°,∠C= 110°,
∠1=69°,则∠B= 69° · A B E 1 D
C
5 .如图⑴,已知 AB∥CD, ∠1=30°, ∠2=90°,则∠3= 6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