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限度及反应条件的限制课件解读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课件(共27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课件(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bada55416fc700abb68fceb.png)
是 ( )C
A. v ( H2 )= 0.45 mol/ (L·min)
B. v ( N2 )= 0.1 mol/ (L·min) C. v ( N2 )= 0.2mol/ (L·min) D. v ( NH3 ) 0.3mol/ (L·min)
【注意】
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必须指明具体的物 质。因为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 示反应速率时,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 的都是同一个反应的速率。
⑤同一化学反应中,各物质化学反应速率 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计量数 之比。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启示:化学反应中,我们有时候需要 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有时候需要减慢 化学反应速率,要想控制化学反应速 率,我们需了解哪些内容?
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用 速度来表示(v=s/t),物 质化学反应的快慢又该 怎么表示呢?
一、化学反应速率
1.概念: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 的物理量。
2.表示方法:单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
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
来表示
3.数学表达式:v(B)=
Δc(B) Δt
4. 常用单位: mol/(L·min)或mol/(L·s)
现象
结论
加入MnO2
加入FeCl3
不加其它 试剂
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在其它条件相
较快产生气泡
同时,使用催化 剂能改变化学
缓慢产生气泡
反应的速率。
科学视野
课后阅读P49 神奇的催化剂
催化剂能极大地改变反应速率,而自身的 组成、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发生 变化,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或专一性)。
探究实验2 现象描述及结论:
(一)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学生实验1——物质本身的性质(内因) : 在2支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水并滴入2滴酚酞,
A. v ( H2 )= 0.45 mol/ (L·min)
B. v ( N2 )= 0.1 mol/ (L·min) C. v ( N2 )= 0.2mol/ (L·min) D. v ( NH3 ) 0.3mol/ (L·min)
【注意】
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必须指明具体的物 质。因为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 示反应速率时,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 的都是同一个反应的速率。
⑤同一化学反应中,各物质化学反应速率 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计量数 之比。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启示:化学反应中,我们有时候需要 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有时候需要减慢 化学反应速率,要想控制化学反应速 率,我们需了解哪些内容?
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用 速度来表示(v=s/t),物 质化学反应的快慢又该 怎么表示呢?
一、化学反应速率
1.概念: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 的物理量。
2.表示方法:单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
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
来表示
3.数学表达式:v(B)=
Δc(B) Δt
4. 常用单位: mol/(L·min)或mol/(L·s)
现象
结论
加入MnO2
加入FeCl3
不加其它 试剂
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在其它条件相
较快产生气泡
同时,使用催化 剂能改变化学
缓慢产生气泡
反应的速率。
科学视野
课后阅读P49 神奇的催化剂
催化剂能极大地改变反应速率,而自身的 组成、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发生 变化,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或专一性)。
探究实验2 现象描述及结论:
(一)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学生实验1——物质本身的性质(内因) : 在2支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水并滴入2滴酚酞,
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6.2.2化学反应的限度和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共25张ppt)
![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6.2.2化学反应的限度和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046d041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b0.png)
(2) 等:同一物质
化学平衡的本质
v 正 = v逆 ≠ 0
化学平衡的标志
(3) 动:一种动态平衡;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并没有停止。
(4) 定:在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保持不变
(5) 变:当外界条件发生改变,原来的化学平衡就会被破坏,
并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直接依据——根据速率关系
化学平衡状态是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进行的最大程度,
即反应进行的限度。
对化学反应限度的理解:
①化学反应限度决定了反应物在一定条件下的最大转换率。
②同一可逆反应,不同条件下,化学反应限度不同,即改变
反应条件在一定程度改变一个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逆、等、动、定、变
(1) 逆:研究对象是可逆反应
随着反应进行,
v正 = v逆
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
各反应物的浓度和各生成物的浓度都不再发生改变
化学平衡
在可逆反应中,当 v正 = v逆 时,
平衡状态
c反应 和 c生成
不再改变,达到一种表面静止的状态,称之
为 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反应没有停止,即: v正 = v逆 ≠ 0
t0
动态平衡
同一物质:生成速率=消耗速率,即v正(A)=v逆(A)
不同物质:速率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但必须是不同方向
正()
的速率如 aA+bB cC+dD
=
逆()
催化剂
2SO2 + O2
2SO3
相同时间内,生成 2mol SO2 同时消耗 2mol SO2
X
相同时间内,生成 2mol SO3 同时消耗 1mol O2
化学平衡的本质
v 正 = v逆 ≠ 0
化学平衡的标志
(3) 动:一种动态平衡;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并没有停止。
(4) 定:在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保持不变
(5) 变:当外界条件发生改变,原来的化学平衡就会被破坏,
并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直接依据——根据速率关系
化学平衡状态是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进行的最大程度,
即反应进行的限度。
对化学反应限度的理解:
①化学反应限度决定了反应物在一定条件下的最大转换率。
②同一可逆反应,不同条件下,化学反应限度不同,即改变
反应条件在一定程度改变一个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逆、等、动、定、变
(1) 逆:研究对象是可逆反应
随着反应进行,
v正 = v逆
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
各反应物的浓度和各生成物的浓度都不再发生改变
化学平衡
在可逆反应中,当 v正 = v逆 时,
平衡状态
c反应 和 c生成
不再改变,达到一种表面静止的状态,称之
为 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反应没有停止,即: v正 = v逆 ≠ 0
t0
动态平衡
同一物质:生成速率=消耗速率,即v正(A)=v逆(A)
不同物质:速率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但必须是不同方向
正()
的速率如 aA+bB cC+dD
=
逆()
催化剂
2SO2 + O2
2SO3
相同时间内,生成 2mol SO2 同时消耗 2mol SO2
X
相同时间内,生成 2mol SO3 同时消耗 1mol O2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件:第六章 第二节 课时2 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件:第六章 第二节 课时2 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fb9b5274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20.png)
(3) 反应 NH3+HCl NH4Cl 与反应 NH4Cl NH3↑+ HCl↑互为可逆反应吗?
答案:不互为可逆反应。反应条件不同,两者不能同 时进行。
2.回忆你在实验室进行的或观察过的化学实验、在生 活中见到过的涉及化学变化的现象或事例,要使反应符合 或接近人们的期望,你认为应该如何控制反应的条件?
C 项,CaCO3(s) CO2(g)+CaO(s),恒温、恒容下,反应体系中
气体的密度等于气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质量变化,体积不变,
则密度变化,当气体密度保持不变时,达到平衡状态;D 项,
3H2(g)+N2(g)
2NH3(g),反应体系中 H2 与 N2 的物质的量
之比保持 3∶1,不能证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一定是平衡
(2)随着反应的进行 ,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如何变 化?v 正与 v 逆怎样变化?
答案: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生成 物浓度逐渐增大。v 正逐渐减小,v 逆逐渐增大。
(3) 反 应进 行 到什 么 时候 会 停止 ? 此 时反 应 物和 生 成物浓度如何变化?这时反应真的停止了吗?
答案:反应不会停止;当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 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均不再改变,此时反应并没 有停止,而是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2NH3(g),反应体系中 H2 与 N2 的
物质的量之比保持 3∶1
解析:A 项,恒温、恒容下,反应体系中气体的颜色保持不
变,说明溴单质的浓度不再变化,达到了平衡状态;B 项,
2NO2(g) N2O4(g)是反应前后气体系数变化的反应,恒温、恒
容下,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说明达到了平衡状态;
答案:促进有利的化学反应,提高其反应速率和反应 物的转化率;抑制有害的化学反应,降低其反应速率,控制 副反应的发生,减少有害物质的生成。
【高中化学】第3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 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高中化学】第3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 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https://img.taocdn.com/s3/m/2f8a551c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4a.png)
课堂练习1
4.可逆反应2NO2 2NO+O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化学
平衡状态的是( ADEH )
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同时生成2nmolNO2 B.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同时生成2nmolNO C.n(NO2):n(NO):n(CO2)=2:2:1 D.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F.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E.混合气体的平均M不再改变 H.混合气体个组分的 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外界条件改变,原平衡可能被破坏。在新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其中,“等”和“定”可用于判断反应是否处于平衡
:
N2 + 3H2
2NH3
V正(NH3)含义: NH3的生成速率 V逆(NH3)含义 NH3的消耗速率
三、化学平衡状态
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 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 简称化学平衡,即达到了化学反应的限度(反应物达到了最大转化率)
反应。 书写可逆反应的方程式不用“===”,而用“
H2 + I2
正反应:向右
进行的反应
2HI
逆反应:向左
进行的反应
双向性 既能正向进行,又能逆向进行
”连接。
(2)特点
双同性 正、逆反应是在同一条件下同时进行的
共存性 反应物无法完全转化为生成物, 反应物与生成物同时存在
知识回顾----已经学过的可逆反应
①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分数保持不变 ②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③各组分的质量或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④含有色气体体系的颜色不变 体系的颜色与有色物质的浓度有关
※(注意不是各组分浓度相等,也不是成一定的比例。而是不变
高中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 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高中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 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https://img.taocdn.com/s3/m/dff4113c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a0.png)
(2) 各组分的量(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2. 判断原则: 前变后定
3. 常考化学平衡的判断方法:
(1)直接判断:v(正) = v(逆) ≠ 0;
①同种物质,方向相反,速率相等。
②不同物质,方向相反,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
例1:下列各关系式中能说明反应N2+3H2
态的是 B
2NH3已达平衡状
A. 3v正(N2)=v正(H2) C. v正(N2)=v逆(NH3)
确的是___C____。
A. Q1+Q2>Q3 B. Q1+Q2>2Q3 C.2Q1+Q2<4Q3 D.2Q1+Q2 <2Q3
衡状态的是 BC
A. 混合气体的压强
B. 混合气体的密度
C. B的物质的量浓度
D. 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4. 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A(g)+B(g) 2C(g),已知 反应过程某一时刻A、B、C浓度分别为0.2 mol·L-1、0.1 mol·L-1、
0.2 mol·L-1,达到平衡时浓度可能正确的是 B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2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第5课时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学习目标】(1min) 1. 掌握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 2. 巩固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问题导学】(5min) 1. 化学平衡状态具有什么特征? 2. 判断化学平衡的标志是什么?
【点拨精讲】(24min)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1. 判断依据:(1) v(正) = v(逆) ≠ 0;
E. 生成0.5molN2的同时,有1.5molH2生成
F. 2V正(H2) = 3V逆(NH3)
(2)间接判断:
2. 判断原则: 前变后定
3. 常考化学平衡的判断方法:
(1)直接判断:v(正) = v(逆) ≠ 0;
①同种物质,方向相反,速率相等。
②不同物质,方向相反,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
例1:下列各关系式中能说明反应N2+3H2
态的是 B
2NH3已达平衡状
A. 3v正(N2)=v正(H2) C. v正(N2)=v逆(NH3)
确的是___C____。
A. Q1+Q2>Q3 B. Q1+Q2>2Q3 C.2Q1+Q2<4Q3 D.2Q1+Q2 <2Q3
衡状态的是 BC
A. 混合气体的压强
B. 混合气体的密度
C. B的物质的量浓度
D. 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4. 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A(g)+B(g) 2C(g),已知 反应过程某一时刻A、B、C浓度分别为0.2 mol·L-1、0.1 mol·L-1、
0.2 mol·L-1,达到平衡时浓度可能正确的是 B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2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第5课时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学习目标】(1min) 1. 掌握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 2. 巩固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问题导学】(5min) 1. 化学平衡状态具有什么特征? 2. 判断化学平衡的标志是什么?
【点拨精讲】(24min)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1. 判断依据:(1) v(正) = v(逆) ≠ 0;
E. 生成0.5molN2的同时,有1.5molH2生成
F. 2V正(H2) = 3V逆(NH3)
(2)间接判断: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件:第六章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件:第六章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https://img.taocdn.com/s3/m/64186b5f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1f.png)
第1讲 描述运第动六的基章本概念化学反应与能量
5.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L·s)是指1 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 mol/L ( ✕ ) 提示:0.8 mol/(L·s)是指每秒内该物质的浓度改变为0.8 mol/L。 6.无论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只要升高反应体系温度,均能使反应速率增大 (√) 提示:当升高反应体系温度时,无论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反应速率均增大。 7.2H2O 2H2↑+O2↑为可逆反应 ( ✕ ) 提示:水分解的反应和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反应条件不同,且也不是同时进行, 没有满足可逆反应的条件,不是可逆反应。 8.可逆反应不等同于可逆过程,可逆过程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可逆反应属 于化学变化 ( √ )
归纳提升 正确理解可逆反应 (1)可逆反应这一概念中的关键词是“同一条件”。如2H2+O2 2H2O和2H2O
2H2↑+O2↑不互为可逆反应。 (2)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的热效应相反。若正反应是吸(放)热反应,则逆反应是 放(吸)热反应。 (3)绝大多数化学反应都有一定的可逆性,但有些反应的可逆性小,可视为“不可 逆”。 2.化学平衡的建立
方法技巧 “变量不变”判断方法 平衡状态判断方法的核心是“变量不变”,首先应结合反应特点和外界条件,判断 反应过程中哪些量是变量,哪些量是不变量,其一般步骤如下:
第1讲 描述运第动六的基章本概念化学反应与能量
4.影响化学反应的限度的因素 (1)决定因素:化学反应的限度首先取决于反应物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可逆反应在 给定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限度不同,反应物的最大转化率不同。 (2)外界因素:化学反应的限度受温度、浓度、压强等条件的影响。改变其中的一 个条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一个化学反应的限度。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化学2 第二章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1课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化学2 第二章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0fd6d600844769eae009ed17.png)
2016年9月16日星期五 20
1.化学反应速率指平均速率,不是瞬时速率。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
课堂练习
1、向一个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2 moL SO2 和1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s末测得容器 内有0.8 moL SO2,求2s内SO2、O2、SO3的反应 速率和反应速率比。
V(SO2)=0.6 mol/(L· s) V(O2)=0.3 mol/(L· s) V(SO3)=0.6 mol/(L· s)
2016年9月16日星期五
22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
3、反应 A + 3B = 2C + 2D 在四种不同条 件下的反应速率为:
(1)V(A)=0.3mol/(L· s) (2) V(B)=0.6mol/(L· s) (3) V(C)=0.4mol/(L· s) (4) V(D)=0.45mol/(L· s) 则该反应速率的快慢顺序为: (1)>(4)>(2)=(3)
新概念
例如:我们学过物理都知道:
(1)光的传播速度是很快的; (2)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1)就是定性描述 (2)就是定量描述
2016年9月16日星期五 5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
思考
如何定量地判断一个化学反应的速率呢?
学科连接
在物理中我们是如何定量地判断一个 物体移动速度快慢的? 用速度来描述:单位时间内物体移 动的距离的大小 △s
2016年9月16日星期五
3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
新概念
不同的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千差万别,快 和慢是相对而言的,我们以上的判断方法 都是定性地描述反应的快慢。而在科学研 究和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定量地描述一 个反应的快慢。
1.化学反应速率指平均速率,不是瞬时速率。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
课堂练习
1、向一个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2 moL SO2 和1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s末测得容器 内有0.8 moL SO2,求2s内SO2、O2、SO3的反应 速率和反应速率比。
V(SO2)=0.6 mol/(L· s) V(O2)=0.3 mol/(L· s) V(SO3)=0.6 mol/(L· s)
2016年9月16日星期五
22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
3、反应 A + 3B = 2C + 2D 在四种不同条 件下的反应速率为:
(1)V(A)=0.3mol/(L· s) (2) V(B)=0.6mol/(L· s) (3) V(C)=0.4mol/(L· s) (4) V(D)=0.45mol/(L· s) 则该反应速率的快慢顺序为: (1)>(4)>(2)=(3)
新概念
例如:我们学过物理都知道:
(1)光的传播速度是很快的; (2)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1)就是定性描述 (2)就是定量描述
2016年9月16日星期五 5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
思考
如何定量地判断一个化学反应的速率呢?
学科连接
在物理中我们是如何定量地判断一个 物体移动速度快慢的? 用速度来描述:单位时间内物体移 动的距离的大小 △s
2016年9月16日星期五
3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
新概念
不同的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千差万别,快 和慢是相对而言的,我们以上的判断方法 都是定性地描述反应的快慢。而在科学研 究和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定量地描述一 个反应的快慢。
化学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6.2.1 化学反应速率 课件
![化学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6.2.1 化学反应速率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9bf818190c69ec3d5bb7583.png)
【引入】
在化学反应的研究和实际应用 中,人们除了选择合适的化学反应 以实现所期待的物质转化或能量转 化,还要关注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和程度,以提高生产效率。
【思考与讨论】
在化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观察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反 应进行的快,有的进行的慢。
你了解下图涉及的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吗?反应的快慢程度与 我们有什么关系?
【实验探究】
现象
加入MnO2 气泡冒出速 率增大
加入FeCl3 气泡冒出速 率增大
不加其他 有气泡冒出,
试剂
较慢
结论
MnO2能加快 反应速率
FeCl3能加快 反应速率
无催化剂反应 较慢
结论4:加入催化剂(正)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实验探究】
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质是改变体积,使反应物的浓度改变。 (1)压缩体积或充入气态反应物,使压强增大,都 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2)体积不变,充入不参与反应的气体。虽然总的 压强增大,但反应物浓度不发生变化,故化学反 应速率不变。
示。 2.计算公式
v (x) =
Δc(x) ——
= Δ——nV——(x)
Δt Δt
3.常用单位
mol/(L·min) 或 mol/(L·s) 或mol·L-1·min-1
4.实例 某反应的反应物A浓度在5 min内由6 mol·L-1变成了2 mol·L-1, 则v(A)= 0.8 mol·L-1·m。in-1
N2
H2
NH3
1.0 3.0
0
0.6 1.8
0.8
【课堂练习】
4.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 mL 2 mol·L-1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高一化学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高一化学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ef74a8d3172ded630b1cb6ee.png)
因为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常数(保持不变)! 2.离子反应要改变离子方程式中出现了的离子 (参加了反应的离子)的浓度才能改变其速率。
〖例1〗100.0mL6.0mol·L-1H2SO4溶液跟足量锌粉反应,在 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不影响生成
H2的总量,可采取的措施( )BDE
A.加Na2CO3(s)B.加水C.升温 D.加Na2SO4(aq)E.降温F.加锌 G.加NaHSO4(s)
A.5s
B.10s C.大于10s D.小于10s
反应条件 不加其他试剂 少量MnO2
实验现象 无明显现象 大量气泡
2滴FeCl3溶液
气泡较少
结论
1.催化剂(正)能极大的加快反应速率 2.催化效果: MnO2>1mol/LFeCl3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3 不同浓度盐酸与等量大理石反应 结论 其他条件不变,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注意 1.改变固体和纯液体的量不能改变反应速率。
内因 决定性因素
反应物本身的化学性质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外因
浓度C
溶液、气体
压强P
气体
温度T 催化剂
接触面
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1 【2H2O2=F=e=3=+或==M=n=O==2 =2H2O+O2↑】
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3mL的5%的H2O2, 实验步骤 每支试管滴加2滴1mol/L的FeCl3,分别置于
探究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条件 针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结论 其他条件不变,改变压强可能改变反应速率
◊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气态反应物的压强,化学反 应速率加快,…
改变浓度
改变速率
改变压强
〖例1〗100.0mL6.0mol·L-1H2SO4溶液跟足量锌粉反应,在 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不影响生成
H2的总量,可采取的措施( )BDE
A.加Na2CO3(s)B.加水C.升温 D.加Na2SO4(aq)E.降温F.加锌 G.加NaHSO4(s)
A.5s
B.10s C.大于10s D.小于10s
反应条件 不加其他试剂 少量MnO2
实验现象 无明显现象 大量气泡
2滴FeCl3溶液
气泡较少
结论
1.催化剂(正)能极大的加快反应速率 2.催化效果: MnO2>1mol/LFeCl3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3 不同浓度盐酸与等量大理石反应 结论 其他条件不变,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注意 1.改变固体和纯液体的量不能改变反应速率。
内因 决定性因素
反应物本身的化学性质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外因
浓度C
溶液、气体
压强P
气体
温度T 催化剂
接触面
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1 【2H2O2=F=e=3=+或==M=n=O==2 =2H2O+O2↑】
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3mL的5%的H2O2, 实验步骤 每支试管滴加2滴1mol/L的FeCl3,分别置于
探究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条件 针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结论 其他条件不变,改变压强可能改变反应速率
◊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气态反应物的压强,化学反 应速率加快,…
改变浓度
改变速率
改变压强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件:6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件:6](https://img.taocdn.com/s3/m/2e507d69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1f.png)
第2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学业基础
核心微网络
新课程标准
1.能从化学反应限度和快慢的角度解释生产、生活中简单的化学现 象;
2.能描述化学平衡状态,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素养新要求
1.结合实例体会可逆反应存在限度,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形 成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观念;
2.体会从限度和快慢两方面去认识调控化学反应的重要性,认识控 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核心素养
目标1 化学平衡的建立——化学反应的限度 [例1] 如图所示为可逆反应X2+3Y2⇌2Z2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 v(mol·L-1·min-1)随时间t(min)变化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1 min时,只有正反应在进行 B.t1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t2~t3 min,反应不再进行 D.t2~t3 min,各物质的浓度不 再发生变化
4.化学反应限度的调控在工业生产和环保技术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 应用,如果设法提高化学反应的限度,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能够节约原料和能源 B.能够提高产品的产量 C.能够提高经济效益 D.能够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答案:D
解析:提高化学反应的限度,可使更多的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提高产品的产 量,提高原料的利用率,但不一定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答案:D
解析: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当反应达到一定限度时,反应达到化学 平衡,此时v(正)=v(逆),对同一个达到化学平衡的可逆反应,当外界条件不变 时,反应的限度不变,与时间长短无关,但当外界条件发生改变,引起v(正)与 v(逆)不相等时,化学平衡被破坏,化学反应的限度也会发生改变。
2.在已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2SO2+O2
学业基础
核心微网络
新课程标准
1.能从化学反应限度和快慢的角度解释生产、生活中简单的化学现 象;
2.能描述化学平衡状态,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素养新要求
1.结合实例体会可逆反应存在限度,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形 成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观念;
2.体会从限度和快慢两方面去认识调控化学反应的重要性,认识控 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核心素养
目标1 化学平衡的建立——化学反应的限度 [例1] 如图所示为可逆反应X2+3Y2⇌2Z2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 v(mol·L-1·min-1)随时间t(min)变化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1 min时,只有正反应在进行 B.t1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t2~t3 min,反应不再进行 D.t2~t3 min,各物质的浓度不 再发生变化
4.化学反应限度的调控在工业生产和环保技术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 应用,如果设法提高化学反应的限度,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能够节约原料和能源 B.能够提高产品的产量 C.能够提高经济效益 D.能够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答案:D
解析:提高化学反应的限度,可使更多的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提高产品的产 量,提高原料的利用率,但不一定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答案:D
解析: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当反应达到一定限度时,反应达到化学 平衡,此时v(正)=v(逆),对同一个达到化学平衡的可逆反应,当外界条件不变 时,反应的限度不变,与时间长短无关,但当外界条件发生改变,引起v(正)与 v(逆)不相等时,化学平衡被破坏,化学反应的限度也会发生改变。
2.在已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2SO2+O2
高中新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二册6.2第二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高中新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二册6.2第二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50f40b36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69.png)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1.化学反应条件控制的目的
2.化工生产中反应条件的调控措施 (1)考虑因素 化工生产中调控反应条件时,需要考虑控制反应条件的成 本和实际可能性。 (2)实例——合成氨生产条件的选择
[问题探讨] 以“提高煤的燃烧效率”为例,分析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1.煤的状态与煤燃烧的速率有何关系?与煤的充分燃烧有 何关系? 提示:煤被研得越细,颗粒越小,与空气中 O2 的接触面积 越大,燃烧越充分,燃烧的反应速率越大。 2.空气用量对煤的充分燃烧及热能利用有何影响?原因是 什么? 提示:若空气充足,煤燃烧越充分,生成 CO2 时放出的热 量越多;若空气不足,则煤燃烧部分生成 CO,CO 排放到大气 会造成污染,且生成 CO 时,放出热量减小。
高温、高压 例如,工业合成氨的反应:N2+3H2 催化剂 2NH3。
3.可逆反应的特点
有才志自者 清能明使志石自头高长。出青草来。 立志志之是 所事趋业,的无大远门勿,届工,作穷是山登复门海入不室能的限旅也程;志。之所向,无坚不摧。 鸟人不若展 有翅志膀,难万高事飞可。为。 以燕天雀下 安为知己鸿任鹄。之志哉。 有鸭志仔不 无在娘年也高长,大无,志几空多活白百手岁也。成家。 贫生困无能 一造锥就土男,子常气有概四。海心。 志在高年山 轻峰人矮的,颈路项从上脚,下没伸有。什么东西能比事业心这颗灿烂的宝珠。 志得坚意者 时,应功善名待之他柱人也,。因登为山你不失以意艰时险会而需止要,他则们必。臻乎峻岭。 志以之天所 下趋为,己无任远。勿届,穷山复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摧。 志人不生立 志,气天立下,无所可贵成功之业事昌。
高温、高压 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2+3H2 催化剂 2NH3(该反 应为可逆反应)。
[问题探讨] 1.一定条件下,向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1 mol N2 和 3 mol H2 发生合成氨的反应,反应过程中正、逆反应速率如何变 化?正、逆反应速率达到何种关系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提示: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开始最大,后逐渐减小, 逆反应速率开始为 0,后逐渐增大;当用同种物质表示的正、逆 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化学反应限度》说播课课件(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大赛获奖案例)
![《化学反应限度》说播课课件(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大赛获奖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c089b1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4d.png)
2 3
宏微结合析本质,
1
数图互补更直观。
证据推理建概念,
重点难点突破间。
教学反思
化学平衡状态就是可逆反 应在该条件下的最大限度。
4
教学反思
1、某些问题的设计不够精准, 导致学生回答出现偏差;
2、对于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引导不够。
不足之处
感悟概念的本真
以概念理解为主还是以应用为主? 以概念建构为主还是练习训练为主?
教学逻辑框架
生产实际应用
内化、概括、 建立概念体系 组织探究学习活动、 收集信息
提出新概念
创设情景、产生认 知冲突、探索问题
具体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
环节1 可逆反应概 念的建构
教学过程
问题线索
氯水体系中反应物生成物同时 存在,体系中的氯气从何而来?
2、通过原子示踪法,用证据推 测可逆反应的可逆性
18O存在于三种物质中,说明 了什么?
整个设计由浅入深,从学生熟知的化学实验中抽象出有关 的概念和原理。行成一个由宏观到微观、感性到理性、简单到 复杂的科学探究过程。
01
教材分析
新课程标准要求、地位和作用、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新课程 提倡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提倡学 习方式多样化,使学生参与知识的 形成过程,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01
认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通过宏观数据的对比、绘制图表及分析图表,从浓度变化决定速率
角度建构可逆反应的平衡观念,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实质和标志,
02
认识可逆反应的进行有一定的限度(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通过结合生产实际的图表数据,体悟化学平衡是相对的,可随外界条件的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公开课教学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公开课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b2d794e87101f69f31958e.png)
浓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实验步骤:
➢截取3cm镁条,用砂纸打磨掉表面氧化物 ➢组装好实验装置 ➢量取40mL 0.5 mol/L HCl倒入锥形瓶中 ➢将镁条投入锥形瓶中,立刻塞好橡皮塞 ➢每隔5秒记录收集到氢气的体积,至第90秒 ➢清洗锥形瓶 ➢量取40 mL 2 mol/L HCl倒入锥形瓶中,重 复上述实验 ➢将所得数据绘成曲线。
时间(t)
化学反应的限度 2.化学平衡状态: 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
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正反应和逆反 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 不变的状态。
如何理解 v(正)= v(逆)?
例如,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3H2 2NH3,对 该可逆反应,表示正、逆反应速率可以用N2或H2或NH3来 表示:
4.有些反应的可逆性很小,如Ag++Cl- = AgCl ↓ 一般可视为不可逆反应。 5.化学反应的限度可以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
什么是化学平衡呢?
反 应
(1)0~t1:v(正)>v(逆)
速 率 v(正)
(2)t1以后: v(正)=v(逆)
v(正)= v(逆)
v(逆)
t1以后反应处于 平衡状态!
0
t1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规律: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 H2O2分解反应速率增大。降低温度,H2O2分解 反应速率减小。
实验测得,温度每升高10度,化学反应速 率通常增大原来的2~4倍。
注意: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不受反应物
状态的限制。
催化剂对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的影响
实验: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O2 FeCl3 应速率时,必须 指明是用哪一种物质来表示。
如:v(N2) =△c(N2)/ t =1 mol•L-1• s-1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讲义及习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讲义及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1751a307cd184254b3535a5.png)
者恒相等,故不能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 项叙述前者表示正反应速率,后
者表示逆反应速率,当二者相等时,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该反应为气体体积
增大的反应,在反应过程中体系压强增大,当压强不再改变时,则达到平衡状态。
答案 A
4.已知可逆反应:C(s)+H2O(g) CO(g)+H2(g)。 (1)若反应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条件
论达到平衡与否,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④有色气体的颜色不变能够说明达到了化学平衡;因容器体积固定,密度是一个
常数,所以⑤不能说明;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等的反应,容器的体
积又固定,所以⑥⑦均能说明达到平衡。
答案 A
【学以致用 2】 一定温度下,在某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建立化学平衡:C(s)+H2O(g)
①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②v 正(H2O)=v 逆(H2) ③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④容器内气体总质量
不随时间而变化 ⑤消耗 n mol H2 的同时消耗 n mol CO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
D.①④⑤
解析 (1)A 项,增加 CO 的物质的量,由于体积不变,会使 c(CO)增大,则速率加
度不变静―等标―价志→ 态标志
反应 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
时间变化适用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 数不等且无固、液物质参与或生成的
反应 ③混合气体的密度适用于恒温恒压 体系
特别提醒 在分析和解答时要注意审题,看清楚题目中给出的反应条件是恒温 恒容还是恒温恒压,化学方程式中气体的前后化学计量数是否相等,是否有非气
时,反应从开始至达到平衡,压强一直保持不变,故压强不变不能说明反应是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化学平衡状态 如果外界条件不发生变化,当化学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 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的浓度与生成物 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一种表面静止的状态,我们称为“化 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①如何理解 v(正)=v(逆)? 例: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 N2+3H2 2NH3,对该可逆 反应,表示正、逆反应速率可以用 N2或H2或NH3来表示: A.单位时间内,有 1mol N2反应掉,同时有 1mol N2生 成 B.单位时间内,有 3mol H 2反应掉,同时有 2mol NH 3反 应掉
炼制 1 t 生铁所需焦炭的实际用量,远高于按照化学方程 式计算所需的量,且从高炉炉顶出来的气体中含有没有被利用 的 CO 气体。开始,炼铁工程师们认为是 CO 与铁矿石接触不 充分之故,于是设法增加高炉的高度。然而,令人吃惊的是, 高炉增高后,高炉尾气中的 CO 的比例竟然没有改变。这成了 炼铁技术中的科学悬念。
能进行的化学反应。 (2)特点
在 □3 ________,正向反应(反应物→生成物 )和逆向反应
(生成物→反应物 ) □4 ________。
(3)表示 书写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时不用 “===”而用“
□5 ________”。
例如: SO 2和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温馨提示: ①通常把向右进行的反应叫正反应,向左进 行的反应叫逆反应。我们要正确理解 “可逆反应 ”的概念!
②2H
2+O
点燃 2=====2H
2O,2H
电解 2O=====2H
2↑+O
2↑,上述两
个方向进行的反应条件不同,不是可逆反应。
③常见典型的可逆反应
N2+3H
催化剂 2高温、高压
2NH
3
2SO
2.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 (1)化学平衡的建立
①反应开始时: v(正)最大,v(逆)为□7 ________。 ②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少→ v(正)逐渐 □8 ____, 生成物浓度逐渐增大→ v(逆)从□9 ____开始逐渐□10 ______。 ③反应达到平衡时: v(正) □11 ________v(逆),反应物和生成 物各组分浓度□12 ________。
①尽可能使燃料 □20 ________,提高能量的转化率。关键 是燃料与空气或氧气尽可能 □21 ______,且空气要□22 _______。
②尽可能充分地利用燃料燃烧所释放出的热量,提高 □23
________。
自我校对:
□1 正反应方向 □2 逆反应方向
□3 同一条件下
□4 同 时 进 行 □5
(2)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当一个 □13 _______反应进行到 □14 ______ 和□15 ________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时的状
态。 3.控制化学反应条件的意义
通过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改变化学反应 □16 ________和 化学反应的 □17 ________,促进对人类有利的化学反应,抑制
□ □ 6 2SO2 + O2 催化剂 2SO3 7 0
□8 减小 □9 0 □10 增大 □11 = □12 不再改变 □13 可逆
□14 正反应速率 □15 逆反应速率 □16 速率 □17 限度 □18
空气 □19 着火点 □20 充分燃烧 □21 充分接触 □22 适当过
量 □23 热能的利用率
有关人士一直在研究其中的原因,直到 19 世纪下半叶, 法国科学家勒夏特列经过深入的研究,这一谜底才得以揭开。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新知识·预习探究
●学习目标 1.认识可逆反应及其特征。 2.了解并会判断化学平衡状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条件 的控制。
●新知导学 1.可逆反应
(1)定义:在同一条件下 □1 ________和□2 ________均
新思维·名师讲堂
知识点 1 化学反应的限度 ●思维导图
●教材点拨 1.可逆反应 (1)定义:在同一条件下正反应方向和逆反应方向均能进 行的化学反应。 (2)表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但其中的 “===”用“ ” 代替。例如, SO 2 与 H2O 的反应是可逆反应。表示为: SO2 +H2O H2SO3。
●自主探究 1.判断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什么? 提示: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 发生变化(或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不再发生变化 )。
2.何为化学平衡移动?哪些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平衡 移动有影响?
提示: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原来的化学平衡被破坏,在新的 条件下建立起新的化学平衡,即发生化学平衡的移动。影响化 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浓度、压强等。催化剂不影响 平衡移动。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章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共 2 课时)
第三节
第 2 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 以及反应条件的控制
新方考法题警·示随探堂究自测 新提升·达标作业
新情境·激趣入题
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所接触的化学反应进行得一般都很 完全,如镁条燃烧后只剩下白色的氧化镁,金属钠与水反应后 最终得到澄清的溶液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能进 行得很完全呢?
率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进行
进行
反应刚开始时 ――→ 反应进行中 ―――――→ 一段时间后
↓
↓
↓
反应物浓度最大, 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 正反应速率=逆
正反应速率最大; 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反应速率,反应 生成物浓度为零, ―→ 生成物浓度逐渐增大, ―→物、生成物的浓
逆反应速率为零
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度都不再变化
有害的化学反应。
4.“提高煤的燃烧效率 ”的研究 (1)燃料燃烧的条件
①燃料与□18 ________或氧气接触;
②温度达到燃料的 □19 ________。
(2)影响煤燃烧效率的条件 ①煤的状态; ②空气用量; ③炉(灶)膛材料的选择; ④燃烧后烟道废气中热量的利用。
(3)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措施
2+O
催化剂 2 高温
2SO
3
2NO 2 N2O4 H2+I2(g) △ 2HI
(3)特点 ①正反应、逆反应同时进行。 ②正反应、逆反应发生的条件相同。 ③正反应或逆反应不可能进行到底。 ④正反应、逆反应方向的热效应相反。
2.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的限度 (1)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将某反应的反应物装入密闭容器,反应中正、逆反应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