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的类型与成因
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
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
通货膨胀是指一种普遍的、持续的价格水平上升现象,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
那么,通货膨胀的成因有哪些呢?
1.需求拉动通货膨胀:需求拉动通货膨胀认为,当需求过高时,供应不能满足需求,导致商品价格上升。
常见的需求拉动包括人口增加、国民收入提高、投资增加等。
当人口增加导致需求增加,供应无法跟上时,企业为了维持利润,不得不提高价格。
2.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成本推动通货膨胀认为,生产成本的上升导致了商品价格的上涨。
生产成本上升的原因包括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能源成本的上升、原材料价格的上升等。
3.供给短缺引起的通货膨胀:供给短缺引起的通货膨胀认为,当其中一种商品供给不足时,价格上涨。
例如,天气异常导致其中一种农作物产量下降,使得该农作物价格上涨。
4.生产过程当中的通货膨胀:生产过程中的通货膨胀主要与货币供应量有关。
当货币供应量增加,而商品供应量不变时,价格就会上涨。
5.国际因素:国际因素也会影响通货膨胀。
例如,国际油价上涨会导致能源成本上涨,进而推动通货膨胀。
以上是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
需要指出的是,通货膨胀是一个复杂而多方面的现象,其成因不仅限于上述几点,而是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
同时,通货膨胀的成因也会因国家、地区和时间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因此,了解通货膨胀的成因,并制定相应的调控政策,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通货膨胀的分类
通货膨胀的分类
1、按通货膨胀的成因分为: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输⼊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
(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是指社会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社会总供给的增长幅度,导致商品和劳务供给不⾜、物价持续上涨的通货膨胀类型。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特点:
①⾃发性:即⽀出的增长是独⽴的,与实际的或预期的成本增长⽆关;
②诱发性:成本的增长导致⼯资及其他收⼊的增长,诱使消费⽀出增长。
③⽀持性:政府为阻⽌失业率上升⽽增加⽀出,或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以增加总需求。
(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因成本⾃发性增加⽽导致物价上涨的通货膨胀。
分为:
“⼯资推进型通货膨胀”----⼯资和物价螺旋上升的通货膨胀。
“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垄断企业为保证实现其利润⽬标⽽操纵的市场、⼈为抬⾼产品价格⽽引起的通货膨胀。
(3)输⼊型通货膨胀:进⼝商品价格上升,费⽤增加⽽使物价总⽔平上涨所引致的通货膨胀。
这实质上是⼀种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现象。
(4)结构型通货膨胀:经济结构⽅⾯的因素变动所引致的。
2、按照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分为公开型通货膨胀和抑制型通货膨胀
(1)公开型通货膨胀:物价⽔平随货币数量变动⽽⾃发波动,故⽽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基本标志,⼜称为开放性通货膨胀。
(2)抑制型通货膨胀:⼀国实⾏物价管制的情况下,商品供给短缺不能由物价上涨来反映,只表现⼈们普遍持币待购⽽使货币流通速度减慢,⼜称为隐蔽性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成因影响和治理手段
通货膨胀的成因影响和治理手段通货膨胀是指货币的购买力下降,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它对经济和社会产生广泛的影响,因此了解通货膨胀的成因、影响和治理手段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一些解决通货膨胀的方法。
一、通货膨胀的成因1.货币供应过多:当中央银行过度发行货币时,市场上的货币供应相对于商品和服务的供应就会增加,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2.需求拉动:当人们总体上的需求超过供应能力时,供需失衡就会导致通货膨胀。
这种需求拉动可以是消费者需求的增加,也可以是政府支出的增加。
3.成本推动:某些生产要素的价格上涨,例如原材料、劳动力和能源价格的上升,会导致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从而促使企业提高产品价格,最终引发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的影响1.消费能力下降: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相对减弱,无法购买到原本能够轻松购买的商品和服务,消费能力下降。
2.财富重分配不均:通货膨胀会导致资金从持有现金的人转移到持有实物资产的人,这样贫富差距扩大,财富重分配不均。
3.投资环境不稳定:通货膨胀会导致投资环境的不稳定,企业难以准确预测未来物价,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三、通货膨胀的治理手段1.货币紧缩政策: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收紧货币供应,降低通货膨胀压力。
2.财政政策调节:政府可以通过调整财政支出、调节税收政策等方式,影响经济运行,达到控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3.监管市场价格:政府部门可以通过监管市场价格,限制价格上涨,保持市场秩序,减缓通货膨胀压力。
4.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管理水平等方式,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抑制成本上涨,减缓通货膨胀的发展。
5.加强国际合作:通货膨胀往往不仅仅是国内问题,国际合作对于通货膨胀的治理也十分重要。
国际间的合作可以通过共同制定政策、加强监管等方式,共同应对通货膨胀的挑战。
结论通货膨胀的成因多种多样,对经济和社会有着广泛的影响。
采取适当的治理手段,包括货币紧缩政策、财政政策调节、监管市场价格、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强国际合作等,可以对通货膨胀进行有效的控制。
通货膨胀有哪几种类型?西方经济学是如何解释通货膨胀成因的?
通货膨胀有哪几种类型?西方经济学是如何解释通货膨胀成因的?
根据不同的标准,通货膨胀有不同的分类。
按照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爬行的通货膨胀、加速的通货膨胀和超速的通缩膨胀;
按照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和结构型通货膨胀。
对于通货膨胀的原因,西方经济学家对其进行了多种多样的解释。
(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认为通货膨胀是总需求超过总供给
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是“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的现象。
凯恩斯学派认为,当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后,由于总产出已经达到最大化,这时货币供给量增加或货币流通速度加快会形
成过度需求,从而使一般物价水平与货币数量同比例上升,产生“真正的通货膨胀”。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其从供给方面来解释通货膨胀,认为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也会引起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地上涨。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具体又可分为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和进口型通货膨胀。
(3)结构型通货膨胀,其认为在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平衡状态时,由于经济结构性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物价普遍持续的上涨。
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具体表现为需求结构的变动和各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的差异。
(4)货币主义学派的解释。
货币主义学派强调货币是影响总需求的主要因素,通货膨胀的产生主要是货币供给增加的结果。
通货膨胀的成因、危害与应对方法
通货膨胀的成因、危害与解决方法一、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西方经济学认为通货膨胀主要有三种类型: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和结构性通胀。
当前我国出现的通胀压力加大的原因并不是单一因素所引起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混合型通货膨胀。
(一)货币供应量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论认为在货币数量与物价及货币价值变动之间存在着一种因果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的高低和货币价值的大小由一国的货币数量所决定。
货币数量增加,物价随之正比上涨,而货币价值则随之反比下降。
根据货币数量论的观点,通货膨胀的最终原因必然是货币供应超过了社会的货币需求。
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中国货币政策由原先较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转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复苏。
宽松的货币政策必然造成市面上的资金流量过大,流动性过剩明显。
经过一个时期后,宽松货币政策对于物价指数的拉动作用就开始慢慢出现。
伴随着庞大的货币投放数量,我国的物价指数也出现了大幅的上升,通货膨胀发生的概率大为增加。
另外,由于我国长期的贸易顺差,使得外汇储备逐年增多,导致我国的外汇占款越来越多,从2009年10月的218454亿元增至2011年5月的243907亿元,增长率为11.65%。
外汇储备的增加导致央行基础货币的被动投放,使得当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更为突出,影响偏紧货币政策的效果,加大通货膨胀压力。
外汇储备的高额积累也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使我国在相当程度上陷入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与抑制货币供给增长难以兼顾的两难境地。
在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第一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全球广泛实行,2010年11月美联储宣布,进一步收购6000亿美元长期国债,并将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利率于0-0.25% 的区间不变,欧洲央行、英央行、日本央行紧跟其后,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开始实施。
此举诱发了国际资金不断涌入中国经济市场的冲动,大量的国外资金进入国内,输入性通胀压力增大。
只要国外银行还在蓄意的打压资金的利率,我国将要面对越来越多的套利资金,这就加大了通货膨胀可能。
经济学知识:通货膨胀
经济学知识: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指货币(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货币需求量而引起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普遍和持续上涨。
货币过多是通货膨胀的总体特征,所以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
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公共基础学问,一起来看看吧!一、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学问点通货膨胀指货币(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货币需求量而引起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普遍和持续上涨。
货币过多是通货膨胀的总体特征,所以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
(一)通货膨胀的类型(按成因划分)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指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应,从而导致物价上涨,并干脆引起商品价格上涨。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应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状况下,由于供应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结构型通货膨胀,是指在总需求和总供应处于平衡状态时,由于经济结构、部门结构等因素发生改变,也可能引起物价水平的上涨。
二、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学问点(二)通货膨胀的治理通货膨胀发生时,可通过以下措施进行治理:(1)当经济中出现通货膨胀又不太严峻时,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用紧缩财政压缩总需求,又用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以免财政过度紧缩而引起衰退。
(2)当经济发生严峻通货膨胀时,可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用紧缩货币来提高利率,降低总需求水平,又紧缩财政,以防止利率过分提高。
(3)实行收入指数化政策,是指对货币性契约订立物价指数条款,使工资、利息、各种债券收益以及其他货币收入按物价水平的变动进行调整。
(4)进行货币制度改革。
在极端状况下,无法限制通货膨胀时,可以发行新的币种取代旧的币种。
三、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学问点(三)衡量通货膨胀率的价格指数1.消费者价格指数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又称生活费用指数,指通过计算城市居民日常的社会用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变动而得到的指数。
2.批发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WPI),是依据制成品和原材料的批发价格编制的指数,包括生产资料和消费品在内的全部商品批发价格,但劳务价格不包括在内。
通货膨胀的成因
通货膨胀的成因通货膨胀是指一定时期内货币购买力持续下降,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了解通货膨胀的成因对于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至关重要。
通货膨胀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货币供应过多、需求过热、成本推动和外部因素等。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详细阐述通货膨胀的成因。
首先,货币供应过多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中央银行过度发行货币,超过了经济实际需求时,就会导致货币供应过剩,从而引发通货膨胀。
货币供应过多会导致货币的价值下降,进而推动物价上涨。
此外,货币供应过多还会刺激需求增长,加剧通货膨胀的程度。
其次,需求过热也是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经济发展较快,居民收入增加,消费需求旺盛时,市场上的商品需求会超过供给,导致物价上涨。
需求过热通常伴随着投资过度、消费过度等现象,加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需求过热还可能引发产能过剩、资源浪费等问题,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第三,成本推动也是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生产成本上升,企业为了维持利润水平,会将成本上涨转嫁到产品价格上,导致物价上涨。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等,这些因素都会推动物价上涨,加剧通货膨胀的程度。
最后,外部因素也会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
外部因素包括国际市场价格波动、自然灾害、地缘政治风险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物价上涨,进而引发通货膨胀。
国际市场价格波动会影响进口商品价格,自然灾害会影响农产品价格,地缘政治风险会影响原材料价格,这些外部因素都会对通货膨胀起到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通货膨胀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货币供应过多、需求过热、成本推动和外部因素等。
了解通货膨胀的成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通货膨胀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经济稳定和社会发展。
在实践中,政府和中央银行应根据通货膨胀的成因,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有效控制通货膨胀,维护经济稳定。
通货膨胀的成因与对策
通货膨胀的成因与对策随着经济的发展,通货膨胀已成为许多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超过市场需求,导致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的现象。
本文将探讨通货膨胀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通货膨胀的成因1.需求过大:当市场需求超过供应,物价就会上涨。
这通常发生在经济繁荣时期,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购买欲望强烈,导致供不应求。
2.货币供应过多:货币政策的失误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当政府过度放松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而经济体系中的需求不变,就会导致物价上涨。
3.生产成本上升:生产成本的增加也会导致物价上涨。
例如,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劳动力成本的增加等都会影响生产成本,进而影响物价。
4.结构性因素:经济结构的失衡也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例如,某些行业或地区的需求超过供应,而其他行业或地区则供过于求,这会导致物价在不同地区和行业之间出现差异。
二、应对通货膨胀的对策1.调整货币政策:政府应密切关注货币供应量与市场需求的关系,适时调整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
可以通过提高利率、减少货币供应、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等手段来抑制通货膨胀。
2.增加供给:政府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鼓励创新、提高生产效率等手段增加供给,以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
3.调整税收政策:政府可以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来鼓励消费和投资,从而增加市场供给,缓解通货膨胀压力。
4.优化经济结构:政府应积极引导和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提高经济体系的整体竞争力,以应对通货膨胀带来的挑战。
5.消费者行为调整:消费者应理性消费,避免盲目追求高价商品,合理规划支出,以应对通货膨胀带来的货币贬值压力。
同时,消费者还应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购物策略,以降低购物成本。
6.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市场机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价格杠杆来调节市场供需,以达到稳定物价的目的。
综上所述,通货膨胀的成因复杂多样,需要采取综合性的对策来应对。
我国当前通货膨胀成因及对策分析
我国当前通货膨胀成因及对策分析引言: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货币购买力下降的一种现象。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一步开放,通货膨胀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本文将从宏观经济层面、政府政策层面、供需情况层面等多个角度分析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宏观经济层面成因:1.货币超发: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货币供应量也随之增加,导致货币超发。
这种货币超发从根本上破坏了市场供求平衡,进而引发通货膨胀。
对策建议:稳定货币供应量,通过适度调整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
加强金融监管,严控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避免过度印钞造成货币超发。
2.外部因素:国际商品价格上涨、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外部因素也会对我国通货膨胀产生一定的影响。
对策建议:加强国际市场监测和合作,及时掌握国际经济形势,采取灵活的宏观调控手段来应对外部因素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
二、政府政策层面成因:1.财政政策不当:财政政策的粗放运用和管理不善可能导致过度扩张,进而引发通货膨胀。
对策建议:加强财政收支的平衡,制定合理的财政政策,控制财政支出,确保财政政策的稳健性。
2.货币政策失衡:长期以来,我国货币政策过于宽松,导致资金过度涌入房地产等领域,推高了商品价格。
对策建议:加强货币政策的精细调控,合理控制货币供应量,防止过度流动性泛滥。
加大对楼市的调控力度,遏制房价上涨。
三、供需情况层面成因:1.需求旺盛: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需求旺盛,导致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
对策建议:提高供给能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扩大,增加商品和服务的供应,以满足居民需求。
2.供应不足:一些因素影响到生产和供应能力的正常运转,导致商品供应不足,推动价格上涨。
对策建议:加大对生产和供应能力的培育和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增加投资,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商品供应,稳定物价。
结论:面对当前通货膨胀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宏观经济层面、政府政策层面、供需情况层面多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货币银行学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二、选择性货币工具
1、选择性政策工具是指可选择地对某些特殊 领域的信用加以调节和影响的措施。
2、种类: 消费信用控制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不动产信用控制 优惠利率等
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1. 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 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所 进行的控制。 包括利率最高限、信用配额、流动性比率和 直接干预等。
四、原因
(一)货币紧缩 把货币政策目标定为 “零增长”,很危险。
(二)资产泡沫破灭
(三)多种结构因素
军费支出削减;财政赤字减少;科技 进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信息 技术强化了竞争;经济全球化加快。
(四)流动性陷阱
使过量的现金转化为公众的手持现金 或银行储备,并未使利率下降,不能刺激 投资与消费的增加,从而使经济萧条更加 严重。
(二)经济体系存在资源闲置时的通货膨胀之 经济效应
如果存在大量的资源闲置,现实产量大大低 于最大潜在供给,这时,通货膨胀会带来什么结 果呢?
从理论上说,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所带来的 需求的上升是有可能刺激经济的短期增长的。
图示:
P S
P1
e1
P0
e0
S
D1
D0
0
Y1 Y0
Y
(三)经济体系不存在闲置资源时的通货 膨胀之经济效应。
(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
★在一定时期内,物价总水平的持续 下降可能与货币供应量(M2)适度增长并存, 如何看待
一是比较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经济增 长率,二者增幅是否相适应,若前者长期 滞后于后者,也是通缩的标志;
二要观察货币供应量层次结构,M1/M2 是否在下降,如货币供应流动性持续下降, 这属于一种结构性的紧缩;
通货膨胀的成因
关于通货膨胀的成因,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解释: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该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水平造成的。
即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货物的结果。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经济学家将利润和工资都包括在成本中。
增加的工资或利润被转加到产品的价格中去,则发生了由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3、混合型通货膨胀——由于当工资得到增加时,人们的需求也会增加,于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也会启动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现实中的通货膨胀很难分清是由于需求拉动的还是成本推动的,经济学家萨缪尔逊和索洛就提出了混合型通货膨胀,即需求与成本因素混合的通货膨胀。
4、结构性通货膨胀——即使总需求与总供给是平衡的,由于经济部门结构的变动也会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
生产部门和服务部门两大部门的生产效率是不同的。
生产效率高的生产部门货币工资增长较快,生产效率较低的服务部门就受到了增长工资的压力,而它们的生产效率却无法同等速度提高。
于是服务部门就产生了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这就是结构性通货膨胀的原理。
5、理性预期的通货膨胀——当经济要素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已不再有弹性,完全成为一条垂直线,实际产出也已达到潜在产出水平。
当总需求增加时,只会引起价格水平同比例上涨,而对实际产出没有影响。
因为公众会根据政府的货币政策进行预期,多次反复后能认识政府货币政策的动机。
从而使政府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失效,于是政府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将不仅不能推动经济反而造成滞胀。
该理论有三个假设:(1)公众是掌握着各种信息的经济人,他们会利用所有掌握的信息对未来进行预测并且随时根据新的信息调整经济行为。
(2)存在着自然失业率。
(3)货币中性。
6、货币主义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发生在货币量增加的速度超过产量增加的速度的情况下,而且,每单位产品索配合的货币量增加得愈快,通货膨胀的发展就愈快。
”“长期持续的通货膨胀随时随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
”根据不同的通货膨胀成因,经济学家认为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理对策,如:紧缩信贷、控制货币供给增长速度,压缩基建规模,调整投资结构,控制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增加有效供给,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等等一、发达国家通货膨胀的发展态势和治理70年代,由于长期实行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采取简单的增发货币以弥补财政赤字,发达国家进入了滞胀时期,通货膨胀率急剧上升。
通货膨胀的成因、影响和治理手段
北京泰和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通货膨胀的成因、影响和治理手段(1)通货膨胀的成因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过多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水平持续而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
按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货膨胀可划分为: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输入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
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指在一定时期内,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增加超过了商品与劳务供给量的增加,导致商品与劳务供不应求,物价上涨。
总需求过度增长表现为由于投资膨胀和消费膨胀,所导致货币持续供应量超过社会商品可供量增长,因而又称过量需求通货膨胀。
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被形象地描述为“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指由于原材料、燃料等投入品价格和工资等成本上升,而生产效率不变引发的物价上涨。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动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资源性产品,如煤、石油、铁矿石的供给垄断或供给不足引发的价格上升;二是由于货币幻觉和模仿效应造成的工资和物价的螺旋式上升。
3)输入型通货膨胀。
指在开放经济中,由于一国经济与国际市场密切相关,当国际市场上存在通货膨胀、价格上涨的现象时,这种价格上涨就会通过该国与国际市场的传导途径传播到国内从而引起该国国内价格普遍、持续上涨的现象。
引起输入型通货膨胀的条件主要有四个:一是国际市场上存在通货膨胀或价格上涨现象:二是该国经济与国际市场高度相关;三是该国存在着比较有效的国际传导途径,从而国外的市场价格能够比较容易地通过这些传导途径传播到国内,引起国内价格的变动:四是国内经济中存在一些容易导致输入型通货膨胀发生的隐患,这些隐患在受到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因素影响时,能够有效地引起国内价格普遍、持续上涨,从而导致国内发生通货膨胀。
4)结构型通货膨胀。
指在总需求和总供给大体均衡的状态下,由社会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引起的通货膨胀。
结构型通货膨胀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需求结构转移型通货膨胀。
即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某个部门的一部分需求转移至其他部门,而劳动力及其他生产要素却不能及时转移,这时,需求增加了的部门的工资和产品价格上涨,而需求减少了的部门的产品价格却未必相应下降,结果导致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经济学基础解析】通货膨胀的成因有哪些?
【经济学基础解析】通货膨胀的成因有哪些?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主要有四种成因: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供求混合推动的通货膨胀和结构型通货膨胀。
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过度增长引起的通货膨胀,即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和劳务。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从总需求的角度来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把通货膨胀归因于对社会资源的需求超过了按现行价格所能得到的供给。
由于总需求的过度增长,总供给相对不足,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能力,供不应求引起价格上升,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2)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是指在资源尚未充分利用时因成本因素推进而引起的价格上涨。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是从总供给的角度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
它认为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成本的增加,成本的增加意味着只有在高于从前价格的水平时,才能达到与以前相同的产量水平(也就是说,由于成本的增加,厂商只有在高于从前的价格水平时,才愿意提供同样数量的产品),从而引起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根据成本增加的具体原因,又主要分为三种类型:(1)工资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2)利润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3)进口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3)供求混合推动的通货膨胀供求混合推动的通货膨胀,就是把总需求和总供给结合起来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源不是单一的总需求或总供给,而是这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果通货膨胀是由需求拉动开始的,即过度需求的存在引起物价上升,这种物价上升又会使工资增加,从而供给成本的增加又引起了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如果通货膨胀是由成本推动开始的,即成本增加引起物价上升。
这时如果没有总需求的相应增加,工资上升最终会减少生产,增加失业,从而使成本推动引起的通货膨胀停止。
只有在成本推动的同时,又产生总需求的增加,这种通货膨胀才能持续下去。
4)结构性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由于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它是从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劳动市场的结构特征和各生产部门之间收入水平的赶超速度等角度来分析由于经济结构的特点而引起通货膨胀的过程。
通货膨胀的原理
通货膨胀的原理
通货膨胀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货币供应量增加、购买力下降,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其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货币供应量增加:当央行大量印制货币或降低利率时,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会增加。
同时,政府也可能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减税等方式增加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
2. 需求过剩: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人们手中的货币增多,他们有更多的购买力。
这会导致需求上升,人们开始追逐商品和服务,导致商品价格上涨。
3.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有时也可以被成本推动。
当生产成本上升时,企业为了保持利润,会将成本转嫁到产品价格上,这使得商品的价格上涨。
4. 货币贬值:货币供应的增加会导致货币的贬值。
当货币贬值时,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因为进口商需要更多的本国货币来购买外国商品。
这也会导致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对经济产生多种负面影响。
首先,通货膨胀会导致购买力下降,人们需要花更多的钱来购买同样数量的商品和服务。
其次,通货膨胀增加了企业的不确定性,使得投资决策变得更加困难。
最后,高通胀可能导致社会不平等加剧,因为贫困人群更容易受到通货膨胀的冲击。
为了控制通货膨胀,政府和央行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例如,
提高利率可以减少货币供应量,抑制需求。
此外,央行还可以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收回市场上的过剩货币。
另外,政府可以通过监管市场和稳定物价,控制成本上涨,以减缓通货膨胀的速度。
总之,对通货膨胀的监管需要综合考虑货币供应量、需求和成本。
通货膨胀有哪几种类型西方经济学是如何解释通货膨胀成因的
通货膨胀有哪几种类型西方经济学是如何解释通货膨胀成因的通货膨胀(Inflation)是指市场物价普遍上涨,货币的购买力下降的现象。
在通货膨胀的背后,有不同类型的通货膨胀以及西方经济学对通货膨胀成因的解释。
本文将探讨通货膨胀的类型以及西方经济学的解释。
一、通货膨胀的类型1.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Demand-pull inflation)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导致物价上涨的情况。
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经济景气、就业率高和个人收入增加的时候,消费者需求旺盛,企业为了满足需求,提高产品价格。
当供给无法满足需求时,价格进一步上涨,引发通货膨胀。
2.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Cost-push inflation)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是指生产成本上升,导致企业提高产品价格,从而使物价上涨。
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税费负担加重等情况下,企业为了保持利润,只能提高产品价格,导致通货膨胀。
3. 结构性通货膨胀(Structural inflation)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由供给结构变化引发的通货膨胀。
例如,一国经济结构转型,从农业到工业,或从工业到服务业,会导致部分行业供给不足,物价上涨。
这种通货膨胀通常与资源配置不合理、产能过剩或供给短缺等因素有关。
二、西方经济学对通货膨胀成因的解释1. 货币供应学派(Monetarism)货币供应学派认为通货膨胀是由货币供应量过度增长引起的。
他们认为,当央行过度印制货币或放宽货币政策时,会导致大量货币流入市场,从而引发通货膨胀。
2. 经济增长学派(Economic growth theory)经济增长学派认为,通货膨胀是经济增长的副产品。
他们认为,当经济增长迅速,企业利润增加,工资上涨,导致总需求超过总供给,使物价上涨。
3. 预期理论(Expectations theory)预期理论认为,预期是影响通货膨胀的关键因素。
当人们预期通货膨胀时,他们会提前购买商品和服务,导致总需求超过总供给,从而促使通货膨胀。
试述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相关治理对策
试述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相关治理对策通货膨胀的原因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demand—pull inflation)主要观点是以需求过度解释通货膨胀,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引起价格水平持续上升。
这种通货膨胀表现为“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
”对价格水平产生拉上作用的过度需求有两个方面:实际因素和货币因素。
实际因素包括过度的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等,其中主要是过度投资。
货币因素是指由于货币供给过度导致总需求过剩。
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cost-push inflation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指对社会商品和劳务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因生产成本提高而引起的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成本提高的原因基本有两个:一是工资增长率快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二是一些垄断企业为了获得垄断利润,经常大幅度地提高垄断产品的价格三、结构型通货膨胀(structural inflation )基本观点是,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部门结构的某些特点,当一些产业和部门在需求方面和成本方面发生变动时,往往会通过部门之间的相互看齐的过程而影响到其他部门,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
这种结构型通货膨胀可分为三种情况:1. 需求转移型2。
部门差异型3. 外部输入型1。
需求转移型。
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某个部门的一部分需求转移至其他部门,而劳动力及其他生产要素却不能及时转移,这时需求增加的部门的工资和产品价格就会上涨,而需求减少的部门的产品价格却未必相应下降,结果导致价格总水平上升。
2。
部门差异型。
英国经济学家萨尔沃用部门间的差异来解释结构型通货膨胀.一般来说,产业部门生产率的增长快于服务业部门,但两大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速度却大体相同,而且这种增长速度是由产业部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决定的,结果造成服务业部门货币工资的增长速度超过其生产率的增长速度。
这种部门间生产率增长速度的差异和货币工资的一致增长,形成服务业部门成本持续上升的压力,从而成为价格水平上涨的压力.3.外部输入型其依据是将结构型通货膨胀同开放经济结合起来分析的“小国开放模型”。
中国通货膨胀成因及解决方法
中国通货膨胀成因及解决方法一、通货膨胀的一般定义、特点及类型。
(一)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状况。
(二)特点:1.纸币因发行过多而急剧贬值。
2.物价因纸币贬值而全面上涨。
(三)类型: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现有价格水平下的商品总供给,引起了物价普遍上涨。
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由于成本上升所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
3.结构性通货膨胀。
由于社会经济部门结构失衡而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1]。
二、我国通货膨胀产生的成因分析:出现通货膨胀主要有三个原因: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和结构性通货膨胀。
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2]。
1、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我国当前需求矛盾引起的价格上涨受国际和国内两个因素的影响。
从国际市场来看,全球粮食减产,粮食库存下降,再加上大量粮食用于燃料乙醇生产,造成国际市场粮食供需关系总体趋紧,价格不断上涨。
这些因素向国内市场传导,助长了国内农产品的价格上涨。
从国内市场来看,粮食涨价除了受国际市场、气候和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以外,还和我国国内耕地面积减少,务农劳动力减少和工业用粮快速增长密切相关。
2、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从成本推动的因素来看,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带动消费价格上涨。
首先,近年来,国际能源价格猛增导致生产成本增高。
从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看,国际石油价格等其他能源价格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并通过进出口贸易传导到国内市场,引起国内产品成本增加。
其次,劳动力成本上升也是导致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国家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福利水平和工资收入,使我国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已连续四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超过同期GDP增长率,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必然推高物价的总水平。
3、结构性通货膨胀。
从我国的具体情况看,价格的结构性上涨,猪肉和粮食等价格的上涨带动其他食品价格上涨。
从市场实际情况看,总体上粮食、生猪、玉米等产品的总供给是没有问题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货膨胀的其他原因
财政赤字 信用膨胀 经济发展速度、 经济结构 外债规模
其 他 类 型
财政赤字 与通货膨胀
政府为刺激经济增长,采用扩大 财政支出的办法,增加有效需求, 从而出现财政赤字。为弥补赤字 而增加的货币供应量,大部分为 非生产性支出,必然导致通货膨 胀。
信用膨胀 与通货膨胀
信用的扩张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需 要,货币供应量超过了生产和流 通的需要量,从而出现通货膨胀。
2.部门差异型通货膨胀
部门差异型通货膨胀是指经济部门(如产业部门 和服务部门)之间由于劳动生产率、价格弹性、收入 弹性等方面存在差异,但货币工资增长率却趋于一 致,加上价格和工资的向上刚性,从而引起的总体 物价上涨。
许多西方经济学家相信,工人对相对实际工资的关 心要超过对绝对实际工资的关心。因此,货币工资的整体 增长水平便与较先进部门一致,结果就是落后部门的生产 成本上升,并进而推动总体价格水平上升。 还有一种情况是由“瓶颈”制约而引起的部门间差 异。如在有些国家,由于缺乏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资源 在各部门之间的配置严重失衡,有些行业生产能力过剩, 而另一些行业如农业、能源、交通等部门却严重滞后,形 成经济发展的“瓶颈”。当这些“瓶颈”部门的价格因供 不应求而上涨时,便引起其他部门,包括生产过剩部门的 价格上涨。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类型与成因
一 通货膨胀的类型
1. 按照价格水平上升的速度区分 2. 按照通货膨胀的预料程度区分 3. 按照对价格的不同影响区分 4. 按照表现状态的不同区分
1.按通货膨胀上升的速度划分
爬行式:又称温和的通货膨胀,即年物价水平上升 速率在10%以内,允许物价水平每年按一定的比率缓 慢而持续上升的一种通货膨胀。 跑马式:又称小跑式通货膨胀,即年物价水平上升 速率在10%以上二位数内,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通 货膨胀有明显感觉,不愿保存货币,抢购商品,用以 保值。 恶性通货膨胀:又称极度通货膨胀,即年物价水平 上升速率超过100%,货币急剧贬值,物价指数甚至 可达到天文数字。
4.按表现状态划分
开放型:也称公开的通货膨胀,即物价可随货币供
给量的变化而自由浮动。 抑制型:也称隐蔽的通货膨胀,即国家控制物价, 主要消费品价格基本保持人为平衡,但表现为市场商品 供应紧张、凭证限量供应商品、变相涨价、黑市活跃、 商品走后门等的一种隐蔽性的一般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 经济现象。
结构型通货膨胀类型
1.需求转移型通货膨胀 2.部门差异型通货膨胀 3.外部输入型通货膨胀
1.需求转移型通货膨胀
由于社会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在 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一部分需求转移到其他部门,而 劳动力和生产要素却不能及时转移。这样,原先处于均 衡状态的经济结构可能因需求的移动而出现新的失衡。 那些需求增加的行业,价格和工资将上升;另一些需求 减少的行业,由于价格和工资刚性的存在,却未必会发 生价格和工资的下降,最终结果导致物价的总体上升。
LOGO
货币银行学
第八章 通货膨胀
第八章 通货膨胀
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定义与度量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类型与成因
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效应
第四节 通货膨胀的治理
第八章 通货膨胀
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定义与度量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类型与成因
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效应
第四节 通货膨胀的治理
2.按照通货膨胀的预料程度
非预期型通货膨胀
– 非预期性通货膨胀指未被经济主体预见的,不知不觉 中出现的物价上升。 预期性通货膨胀是指通货膨胀过程被经济主体预期到 了,以及由于这种预期而采取名义补偿性行动引发的 物价上升运动。如在工资合同中规定价格的条款,在 商品定价中加进原料及劳动力成本上升因素。
1.货币主义的解释
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
货币主义的观
点:每次通货 膨胀都有货币 供给的迅速增 长,“过多的
货币供给的增加 是通货通货膨胀 的基本原因
钞票追逐过少
的商品”。
• 这种解释是以货币数量论为基础的。 根据交易方程式: M· V = P· Y ,价格水平 P 必然会与货币量 M 以同一比例增加。
P
P4 P3 P2 P1 AS1 P0 AS2 E1
E3
E4
E2 AD2 E0 AD1
AS0 o Ye
AD0
Y
“螺旋式”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动态图
(四)结构型通货膨胀
• 由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失衡从而导致总供 求失衡或导致部分供求关系的失衡而引发的 物价水平的上涨。
• 其传导机制:价格的刚性机制和价格的攀比 机制 (示范效应)。
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会导致物价的上涨以及货币的贬值, 从而也是形成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 在较大的外贸顺差及快速增长的外汇储备背景下,我国 当前实行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的人民币汇率 制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挑战,人民币在国际社会存在着较大 的升值压力。为了保持币值的稳定,央行只能买入美元,这 同时也就卖出了本国货币,从而增加货币供应。但是如此大 规模注入流动资金的做法将会引发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的风 险。
3.农产品价格居高不下
2010年以来,蔬菜与猪肉价格连连上涨,且仓储物流
的成本居高不下。而农产品是基础产品,农产品的价格高
企也将带来下游产品成本与售价的提高。而且由于农产品 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价格的上涨更容易强化人们对 于通胀的预期。
4. 能源成本推动型的价格上涨
进入2011年,煤荒,电荒接踵而至,煤价连连高 升,各地工业用电也有小幅度的调涨,日本大地震也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三种推动情形
1.工资成本推动:
工资增加, 导致整个社会工资水平上升。 工资与物价互相推动, 形成通货膨胀。
不完全竞争劳动市场中,工会组织等原因,工资 过高,工资增长率超过生产增长率,导致成本 过高。
工资-价格螺旋:工资提高引起价格上涨,价 格上涨又进一步导致工资提高的这种螺旋 式上升。
二是提高名义利率。
当储蓄者有了通货膨胀预期时,为了保证实际利息收入 不变,会要求按照其预期通货膨胀的幅度提高名义利率,而 商家和企业经营者则会提高商品价格,以转嫁于名义利率提 高而增大的生产成本或维持利润水平,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三是提高对货币工资的要求。
在通货膨胀预期心理的作用下,工人或企业经营者会要求 提高工资和其他福利待遇,从而提高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
二、通胀的成因
(一)需求拉动说 (二)成本推动说
(三)供求混合推进
(四)结构说
(五)预期说
(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是指由于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而引起通货膨 胀。 • 从需求的角度来解释通胀: 1、货币主义的说法。 认为,通胀的产生是由于太多的货 币追逐太少的货物而导致物价上涨。 2、凯恩斯主义的说法。 认为,通胀的产生是由于对产品 和劳务的需求超过了现行价格条件下可能的供给(潜在产 量),从而导致价格上涨。
2.利润推动: 垄断利润推动产品销售 价格上升。
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中,少数大企业可以操纵商品.进口成本推动: 进口石油 进口原材料价格上升而引起通胀。如世界性商品价格上涨。 价格上升
(三)混合型通货膨胀
通常所见的通货膨胀是“拉中有推;推中有拉。” (起先由成本方面的因素引起或起先由需求方面的因 素引起两种)形成“螺旋式”物价上升。 • 通货膨胀惯性:预期的作用 • 机制:价格上涨-预期上涨-工资上升-成本曲线左移总供给曲线左移或总需求增加-价格上涨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过 快,往往导致投资规模和消 费规模过大,导致物价上涨, 出现通货膨胀。 而经济高速增长,往往带 来结构失衡,也是通货膨胀加 剧的重要原因。 经济发展速度、 经济结构与通货膨胀
外债 与通货膨胀 大量举借外债,会增加国家还本 付息的负担,造成财政赤字,必 然导致通货膨胀。
三 我国通货膨胀的现实原因 1.货币超发
2.西方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的观点
“向后看”
一种观点认为,人们在形成预期时是“向后看”的, 即主要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形成对未来的预期,这种观点被 称之为“适应性预期假说”;
“向前看”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人们在形成预期时是“向前看” 的,即主要根据各方面的信息,分析有关变量发展变化的 可能,从中形成对未来的预期,这种观点被称之为“合理 预期假说”。
2.投资结构问题
中国不管从国家层面看还是从人民层面看,都不缺钱, 但是,中国缺乏有效的投资渠道能够使用这些钱,一项调 查表明,中国人主要的投资投向了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当
股票市场低迷的时候,更多的钱会涌入房地产市场,不仅
会打乱国家调控的计划,同时房价的高涨也会强化人们的 通货膨胀预期,有可能造成事实上的通货膨胀。
(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指成本 提高导致总供给减少,使得
P AS
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引起的一
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 涨。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可
P3 P2 P1
E3
◎
AS3
AS2 AS1
E2
◎
E1
◎
能有三种根源:工资成本的
增加、利润的增加、进口原 料成本的增加。 0
AD1 Y3 Y2 Y1 YF Y
名义GDP, 货币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美国1960——2005年)
指数
P Y M V
1960-2005年美国 名义GDP和货币供给M2 都增长了20倍左右
M2:广义货币供应量
2,000
名义GDP
1,500
1,000
M2
500 (1960 = 100)
货币流通速度
0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的成本变动而造成。
②诱发性通货膨胀,由成本增加带动收入和工资增加,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