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技能的形成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重点:技能的形成.doc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重点:技能的形成技能的形成考点1技能及其特点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它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第一,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
第二,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
第三,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考点2技能的种类1.操作技能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操作技能的特点:(1)动作对象的客观性。
(2)动作进行的外显性。
(3)动作结构的展开性。
操作技能本身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1)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不同可以分为细微型操作技能与粗放型操作技能。
(2)根据动作的连贯与否可以分为连续型操作技能与断续型操作技能。
(3)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闭合型操作技能与开放型操作技能。
(4)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徒手型操作技能与器械型操作技能。
2.心智技能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心智技能的特点:(1)对象具有观念性;(2)执行具有内潜性;(3)结构具有简缩性。
考点3操作技能的形成和培养1.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操作的定向;操作的模仿;操作的整合;操作的熟练。
2.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高原期”:在练习中期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这就是联系成绩上的所谓“高原期”,也可以叫做高原现象。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考点4心智技能的形成和培养1.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1)原型定向心智技能学习的初期,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形式,使这种活动“外化”为原型。
(2)原型操作原型操作就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戈彳,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
教育心理学第七章 技能的形成
第七章技能的形成»»名词解释“物质化”过程“物质化”过程:创拟确立模型的过程实际是把专家头脑中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经验“外化”为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心理模型”的过程。
操作技能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高原期[参考答案]高原期: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的中后期往往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的现象,称为“高原期”,在高原期过后,练习曲线又继续上升。
原型定向[参考答案]原型定向: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动作构成要素、动作执行次序和动作的执行要求),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
试述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参考答案](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任何学习任务的完成均依赖于主体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取决于主体对学习任务的自觉需要。
在培养工作中,教师应采取适当措施,以激发主体的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在原型建立阶段,一切教学措施都要考虑到有利于建立完备、独立而具有概括性的定向映象。
所谓的完备性是指对活动结构(动作的构成要素、执行顺序和执行要求)要有清楚的了解,不能模糊或缺漏。
所谓独立性是指应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独立地来确定或理解活动的结构及其操作方式,而不能是教师给予学生现成的模式。
所谓概括性,是指要不断变更操作对象,提高活动原型的概括程度,使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扩大其迁移价值。
(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言语在不同的阶段上,其作用是不同的。
言语在原型定向与原型操作阶段,其作用在于标志心智动作,并对活动的进行起组织作用。
所以,这时的培养重点在于使学生了解动作本身,利用言语来标志动作,并巩固对动作的认知,在学生熟悉动作的基础上再提出言语要求。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第四章技能的形成与培养一、不定项选择题1、操作技能的特点是( )。
A、观念性B、客观性C、外显性D、简缩性E、展开性2、下列属于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的有()。
A、记忆B、准确地示范与讲解C、必要而适当的练习D、充分而有效的反馈E、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3、加里培林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成的阶段是( )。
A、活动的定向阶段B、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C、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D、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活动E、内部言语活动阶段4、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在加里培林研究的基础上,把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三阶段( )。
A、原型定向B、原型操作C、原型内化D、物质活动E、内部言语阶段5、吹拉弹唱属于().A、识记技能B、心智技能C、操作技能D、认知技能6、下面对操作熟练的动作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动作表现出高度的稳定性、精确性、灵活性B、动作间高度协调、连贯C、各个动作间的干扰消失D、动觉控制增强,不需要是视觉的专门控制E、疲劳感、紧张感减少,动作具有轻快感7、根据动作对环境依赖的不同可以分为闭合型操作技能与开放性操作技能。
闭合型操作技能对外界的帮助依赖程度较低,在大多数情况下靠内部反馈信息控制.以下属于闭合型操作技能的有()。
A、打排球B、自由体操C、汽车驾驶D、游泳E、跳水8、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将操作技能分为()。
A、细微型与粗放型操作技能B、连续型与断续型操作技能C、闭合型与开放性操作技能D、徒手型与器械型操作技能9、根据练习内容的完整性的不同可将练习分为()。
A、集中与分散练习B、整体与部分练习C、模拟与实际练习D、过分与适度练习10、下面属于闭合型操作技能的是()。
A、跳水B、弹琴C、驾驶汽车D、游泳E、自由体操11、下面属于连续型操作技能的是().A、打字B、骑自行车C、跑步D、滑冰E、开汽车12、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A、抑制现象B、挫折现象C、高原现象D、低分现象13、下面属于粗放型操作技能的是()。
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心理学-专题09-认知策略与心智技能的形成
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心理学-专题09-认知策略与心智技能的形成[单选题]1.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解题技(江南博哥)能都属于()。
A.操作技能B.心智技能C.应用技能D.学习技能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解题技能等都是常见的心智技能。
因此,答案为B。
[单选题]2.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
A.智力技能B.知识迁移C.智力D.思维程序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智力技能也称为心智技能,所谓心智技能,是一种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因此,答案为A。
[单选题]3.在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称为()。
A.原型启发B.原型定向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称为原型内化。
因此,答案为D。
[单选题]4.心智技能的特点有()。
A.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C.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心智技能是在头脑中借助于言语,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如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都是常见的心智技能。
它具有动作对象的观念性、动作进行的内潜性、动作结构的简缩性等特点。
因此,答案为B。
[单选题]5.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称为()。
A.组织策略B.复述策略C.计划策略D.调节策略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的学习策略。
教育心理学---技能的形成
三、技能的作用
技能可以提高活动效率. (一)技能可以提高活动效率. 技能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 (二)技能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 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 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 技能是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 (三)技能是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 是能力形成发展的重要基础. 是能力形成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二节 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2)活动的结构不同 动作技能是系列动作的连锁, 动作技能是系列动作的连锁,所以其 动作结构必须从实际出发,符合实际, 动作结构必须从实际出发,符合实际, 不能省略。 不能省略。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语言 实现的,因而可以高度省略、高度简缩, 实现的,因而可以高度省略、高度简缩, 甚至难以觉察到其活动的全部过程。 甚至难以觉察到其活动的全部过程。 (3)活动的要求不同 动作技能要求学习者必须掌握一套刺 ——反应的联结 反应的联结, 激——反应的联结,而智力技能则要求 学习者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学习者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三)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关系
1.区别 : 活动的对象不同: (1)活动的对象不同:动作技能是属于实际 操作活动的范畴,其活动的对象是物质的、 操作活动的范畴,其活动的对象是物质的、具 体的,表现为外显而易见的骨骼和肌肉的操作, 体的,表现为外显而易见的骨骼和肌肉的操作, 是可以被观察,可以被感知的。 是可以被观察,可以被感知的。而智力技能的 活动对象是头脑中的映象,不是客体本身, 活动对象是头脑中的映象,不是客体本身,具 有主观性和抽象性,属于观念范畴, 有主观性和抽象性,属于观念范畴,不具有相 应的物质形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应的物质形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3)从意识控制程度看,知识的意识控 从意识控制程度看, 制程度较高,激活速度较慢; 制程度较高,激活速度较慢;技能的意 识控制程度较低,激活速度较快。 识控制程度较低,激活速度较快。 从学习速度看,知识学习速度较快, (4)从学习速度看,知识学习速度较快, 但遗忘也较快;技能学习速度较慢, 但遗忘也较快;技能学习速度较慢,技 能的保持也比知识要牢固的多。 能的保持也比知识要牢固的多。 从记忆贮存看, (5)从记忆贮存看,知识的贮存呈现网 络性,知识具有结构化、层次化的特点, 络性,知识具有结构化、层次化的特点, 知识的迁移具有叠加扩充的特性; 知识的迁移具有叠加扩充的特性;技能 的贮存呈现模块性,技能的迁移具有序 的贮存呈现模块性, 列转移的特性。 列转移的特性。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第七章技能的形成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第七章技能的形成一、单项选择题1.所谓(),就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A.知识B.策略C.技能D.能力2.对于技能,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B.属于动作经验C.技能的学习要以陈述性知识的掌握为前提D.是一种活动方式3.技能学习的前提是要以()的掌握。
A.基础性知识B.概念性知识C.科学知识D.程序性知识4.操作技能也叫()。
A.认知技能B.智慧技能C.智力技能D.动作技能5.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不同,可以分为()操作技能和()操作技能。
A.连续型;断续型B.细微型;粗放型C.闭合型;开放型D.徒手型;器械型6.根据动作连贯与否可以分为()操作技能和()操作技能。
A.连续型;断续型B.细微型;粗放型C.闭合型;开放型D.徒手型;器械型7.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操作技能和()操作技能。
A.连续型;断续型B.细微型;粗放型C.闭合型;开放型D.徒手型;器械型8、()阶段,活动的执行是在物质和物质化水平上进行的,相当于加里培林的“物质和物质化活动阶段”。
A、原型内化B、原型模拟C、原型定向D、原型操作9、()阶段的动作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准确性。
A、原型内化B、操作定向C、操作熟练D、操作模拟10.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将操作技能分为()。
A.细微型与粗放型操作技能B.连续型与断续型操作技能C.闭合性与开放性操作技能D.徒手型与器械型操作技能11.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是()。
A.识记技能B.心智技能C.操作技能D.认知技能12.体育方面的球类、体操、田径属于()。
A.识记技能B.心智技能C.操作技能D.认知技能13.不是操作技能特点的一项是()。
A.对象具有客观性B.执行具有外显性C.执行具有内潜性D.结构具有展开性14.不是心智技能特点的一项是()。
A.对象具有主观性B.执行具有外显性C.执行具有内潜性D.结构具有简缩性15.()认为,心智技能与学习策略都属于程序性知识范畴。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练习是指以掌握一定的技能为目标而进行 反复操作的过程,或是刺激与反应的重复操作。 练习结果用练习曲线来表示。 练习曲线是描述操作技能随时间或次数的 变化而变化的图形。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反馈是指学习者了解自己练习的结果
内部反馈就是自身的感觉系统提供的感觉反馈, 是个体通过自身的视觉、听觉、触觉、动觉等获 取的反馈信息,尤其是动觉反馈信息最有代表性。
(四)态度的形成过程
态度的形成实质上是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主要 通过社会学习来完成。 班杜拉认为,人的学习是人的内在特征、行为 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观察学习和亲历学习是导 致人的思想和行为变化的两类学习。
1.观察学习 (1)注意阶段 个体必须注意榜样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 (2)保持阶段 将观察所见转化为表征性的心象(把榜样 行动的样子记下来)或表征性的语言符号 (能用语言描述榜样的行为),保留在记忆中。 (3)再生阶段 将榜样的行为以自己的行动表现出来 (4)动机阶段 愿意在适当的时机将学得的行为表现出来
四、心智技能的培养途径
(一)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注意原型的完备性、 独立性与概括性
完备性,指对活动结构(动作的构成要素、执 行顺序和执行要求)要有清楚的了解,不能模糊或 缺漏。
独立性,指应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 独立地来确定或理解活动的结构及其操作方式,而 不是教师给予学生现成的模式。
皮亚杰提出了两个问题:
1、这两个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 2、这两个孩子中,哪一个更坏一些?
为什么?
皮亚杰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知
发展的总规律:
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时期: 在10岁之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 思维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
最新版教育心理学精品课件9 技能的形成
第三节 智力技能的形成
一、智力技能的理论
(一)加里培林的内化理论
智力活动是外部物质活动向知觉、 表象、概念等方面转化的结果; 这种转化要经过五个阶段: 1、活动的定向阶段、 2、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3、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5、内部言语阶段
(二)冯忠良的原型理论 原型: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 1、原型定向阶段 2、原型操作阶段 3、原型内化阶段
第九章 技能的形成 第一节 技能的概述
一、概念 技能是学习者在特定目标的指引下, 通过练习而逐渐熟练掌握的 对已有的知识经验加以运用的操作程序
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 知识与技能的区别 • 知识与技能的联系
知识与技能的区别
技能 掌握的内容 程序 知识 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习得与遗忘 习得速度慢, 的速度 遗忘慢 贮存方式 状态 独立的模块性
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区别
动作技能 智力技能
活动的对象 具体的、 物质的
活动的结构 不能省略 活动的要求 掌握一套 动作的S-R联结
抽象的、 主观的
高度省略、 高度简缩 获得 “产生式 系统” (if-then)
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联系 1、动作技能是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 2、智力技能是动作技能的支配者、调节者
动作技能的分类:
1.动作是否连贯:
连续技能(弹琴) 非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技能(投掷)
2.动作过程中外部情境是否有变化: 开放技能(驾驶) 封闭技能(投掷)
3.参与技能的肌肉系统: 精细技能(书写、刺绣) 粗大技能(跑步)
第二节 动作技能的形成
一、动作技能的理论 (一)条件反射的理论 (二)观察学习的理论 (三)Welford的动作技能形成理论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第七章技能的形成章节试题及答案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第七章技能的形成章节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根据练习时间分配不同,练习方式分为( A )。
A.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 B.整体练习与部分练习C.模拟练习与实际练习 D.实际练习与心理练习2.从所涉及骨髂、肌肉大小,弹钢琴属于( C )。
A.闭合型操作技能 B.开放型操作技能C.精细动作技能D.粗大动作技能3.下列属于连续操作技能的活动是( B )。
A.打开收音机 B.练字 c.实弹射击 D.开车4.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用( D )。
A.图示 B.坐标 C.遗忘曲线 D.练习曲线5.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称为( D )。
A.操作的定向 B.操作的模仿 C.操作的整合 D.操作的熟练6.在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阶段称为( C )。
A.原型启发 B.原型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7.动作技能的特点是( A )。
A.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 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C.客观性、外显性、简缩性 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8.( B )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反馈。
A.内部反馈 B.外部反馈 C.动觉反馈 D.过程反馈9.心智技能的结构具有( A ),执行具有( C ),对象具有( D )。
A.简缩性 B.外显性 C.内潜性 D.观念性10.加里培林及其心理学派的著作中,被称为“物质或物质化阶段”的是( C )。
A.原型设计阶段B.原型内化阶段C.原型操作阶段D.原型定向阶段11.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C )。
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c.高原现象 D.低谷现象13.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把模仿阶段练习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种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称为( C )。
教育心理学第五编技能的学习
操作技能又叫运动技能、动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 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打字、绘画、体操、开车等 特点:
首先,就动作的对象而言,操作技能的活动的对象是 物质性客体或肌肉,具有客观性。
其次,就动作的进行而言,操作动作的执行是通过外 部显现的肌体运动实现的,具有外显性。
第三,就动作的结构而言,操作活动的每个动作必须 切实执行,不能合并、省略,在结构上具有展开性。
合法则的熟练技能有五个基本特性:
1、流畅性 2、迅速性 快速地作出准确反应
3、经济性 完成某种活动所需的生理与心理能量较小
4、同时性
熟练的活动的各成分可以同时被执行者或者 可以同时进行两个无关的活动
5、适应性
适应各种变化的条件,显示其活动的稳定与 灵活
雪地漂移
二、技能的类型
学习策略也是合乎规则的活动方式,对 学习活动起到调节和控制作用,也属于 心智技能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心智技 能。
二、心智技能形成实质的理论
(一)加里培林的心智动作观
苏联心理学家对心智技能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了非常系 统的研究,其中以加里培林为代表。
加里培林认为,心智动作是通过实践动 作的“内化”而实现的,“内化”是外 部动作向内部的转化,也就是内部的动 作映象形成的过程。心智动作的形成要 经过一系列的阶段,在每一阶段,心智 活动的性质与水平都发生相应的变化。
第三,结构具有简缩性。 心智动作不像操作动作那样必须将每一个动作实际做 出,也不像外部言语那样必须把每个动作一一说出, 心智动作成分可以合并、省略及简化。
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关系
1、区别:⑴活动对象不同。操作技能的对象是 具体的、物质的,表现为骨骼和肌肉的操作; 心智技能的对象是头脑中的映象,属于观念的 范畴。⑵活动的结构不同。操作技能的结构是 系列动作的连锁,不能省略;而心智技能是借 助于内部言语实现的,可以高度省略和简缩。 ⑶活动要求不同。操作技能要求掌握刺激与反 应之间的联结,而心智技能则要求掌握正确的 思维方法,获得产生式系统。
《教育心理学》教案——第五章 技能的形成
教案(第18次课2学时)一、授课题目:第五章技能的形成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技能的概念、特点。
2.理解心智技能的形成、加里培林心智技能形成5阶段3.理解动作技能的特点、分类、阶段。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
难点: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高原现象。
四、教学过程(包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板书、学时分配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辅助手段:多媒体呈现图片学时分配:2学时教学过程:【导入】很多人可能听说过一万小时定律,这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他认为,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功的关键跟天分无关,只是练习的问题,需要练习1万小时——就是在10年内,每周练习20小时,大概每天3小时。
这个定律似乎给人一种承诺,在任何一个行业或领域,只要做到1万小时的练习,人人都能掌握改行业的技能,成为专家。
真的是这样吗?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技能的形成。
一、技能是什么?(一)技能的概念技能是指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智力动作方式和肢体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
其中,智力动作方式就是指的心智技能,这是发生在头脑内部的心理操作动作,是内在的,无法从外部观察到,如解数学题、写作等。
肢体动作方式就是指动作技能,这是外部的,可观察到,如骑车、写字、折纸等。
(二)技能的特点1.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本能是人们不用学就会的动作方式,例如吮吸、抓握、咀嚼、打喷嚏等。
技能则是后天学会的,会随着练习而逐渐熟练,如骑车、写字、打羽毛球。
在技能学习中,动作方式的掌握总是要经历一个由不会到会、由会到熟练的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
练习是技能熟练的必经之路。
2.技能是一种动作方式,区别于程序性知识。
前面讲过,知识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
2011年中学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答案与解析:第七章:技能的形成
第七章:技能的形成一、单项选择题1. 技能学习最基本的条件是_________A.讲解B.示范C.练习D.反馈()2.把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成为A.操作的定向B.操作的模仿C.操作的整合D.操作的熟练()3.智力活动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的阶段是A.原型定向B.原型操作C.操作整合D.原型内化()4.对活动起定向作用A.知识B.能力C.技能D.智力()5.吹啦弹唱属于技能A.认知B.心智C.操作D.评价()6. 操作技能就动作的对象而言,具有_________A.外显性B.客观性C.展开性D.观念性()7. 操作技能从其动作的进行而言,具有_________A.外显性B.客观性C.展开性D.观念性()8.高原期通常出现在操作技能练习过程中的A.初始阶段B.中间阶段C.结束阶段D.全过程()9. 安德森的心理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三个阶段是_________ A.认知阶段B.联结阶段C.评价阶段D.自动化阶段()10. 心智技能的对象具有_________A.外显性B.客观性C.观念性D.展开性()11. 心智技能的执行具有_________A.外显性B.展开性C.内潜性D.客观性()12. 心智技能的结构具有_________A.简缩性B.外显性C.内潜性D.感念性()13. 加涅认为,心智技能与学习策略都属于_________的范畴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陈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14. 就有效的操作技能的形成而言,模仿需要以_________为基础。
A.认知B.知识C.智力D.练习()15.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_________A.智力技能B.知识迁移C.智力D.思维程序()16. 在心智活动的研究上,最早进行心智活动系统研究的是_________A.兰达B.赫钦斯C.加里培林D.库恩()17. 在操作的模仿阶段,动作的控制主要靠_________A.听觉控制B.视觉控制C.触觉控制D.动觉控制()18. 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只有通过_________,各动作成分之间才能协调联系。
教育心理学-4章 学生心智技能的形成
维果斯基提出了人类高级心理机能说、文化历 史论以及内化说。列昂节夫继承发展了维果斯 基的关于人的心理活动的社会历史观,并提出 了人的心理活动是人的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等 观点。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学生心智技能形成的特点
朱明工作室
zhubob@
从智力活动的方式来看,智力活动的各个环节逐 渐联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内部语言的概括化 和简约化,观念之间的泛化现象逐渐减少以至消 失。 从智力活动的调节来看,智力活动不需要多少意 识参与调节和控制就能自动进行。 从智力活动的品质来看,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独 立性和批判性、敏捷性和灵活性、流畅性和逻辑 性以及敏感性等品质大为增强。
1.
2. 3. 4.
品德所调节的是人的对社会、对他人有影响的社 会行为。 品德是与一定的社会规范或道德准则相联系的。 品德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 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反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朱明工作室
zhubob@
品德的心理结构
(一)道德认知 (二)道德情感 (三)道德意志 (四)道德行为
朱明工作室
zhubob@
(一)家庭因素
它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奠基的作用。
首先,家庭教养方式会影响儿童品德的发展。 其次,父母的道德观念会影响儿童品德的发展。 另外,家庭人员构成也可能与儿童品德的发展有一 定的关系。孩子和父母两代人一起生活的家庭被称 为核心家庭,孩子和父母以及爷爷、奶奶(或外公、 外婆)三代人一起生活的家庭被称为直系家庭。 理论界大多认为,核心家庭比直系家庭更有利于对 孩子的品德培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学生心智技能的培养
教育心理学第七章技能的形成
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学考试,本章的考查重点是:
(1)技能的两大分类及形成阶段。
(2)操作技能及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3)心智技能形成的有关理论。
考纲链接
1.技能的概念: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2.技能的特点:(1)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于认知经验的知识;(3)技能中的各种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24.原型操作: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
教师应注意:(1)让心智活动的所有动作以展开的方式呈现;(2)注意变更活动的对象,采用变式加以概括;(3)注意活动的掌握程度,适时地向下一阶段转化;(4)动作的执行注意与言语相结合。
3.技能的种类:
(1)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指由一系列实际动作,以完善、合理的方式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它具有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的特点。
(2)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它具有以下特点: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结构具有简缩性。
4.技能的作用:(1)能够对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2)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3)影响着学习者的个性品质。
5.操作技能的分类:
(1)从对外部刺激的调节方式看,分为连续性动作技能和非连续性动作技能;(2)从对外部条件的利用程度看,可分为封闭型动作技能和开放性动作技能;(3)从所涉及的骨骼、肌肉及动作幅度大小,可分为精细动作技能和粗放动作技能。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 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第三章技能的形成与培养技能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是人通过练习而巩固了的一种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的方式。
技能的形成以知识的领会为基础,由不会到会,由初步学会到熟练掌握的过程。
在学习活动中,技能是学生掌握知识所不可缺少的条件。
但技能的学习不同于知识的学习,它有自己的过程和特点。
因此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和特点,还要了解技能形成的过程和特点,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技能的学习。
第一节技能的概述技能包括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两种。
动作技能是在练习基础上,由一系列实际动作以合理、完善的程序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动作技能具有连续性、一致性和复杂完善性的特点。
智力技能是借助内部言语在人脑内部进行的认识方式,是以思维为核心的认识加工的具体方式,具有主观抽象性、内潜性和简缩性的特点。
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
练习是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但并非任何练习都能促进技能的形成,促进技能形成的有效条件是:(1)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2)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3)练习要有系统性;(4)合理分配练习时间;(5)了解练习的结果;(6)练习方式多样化;(7)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第二节动作技能动作技能是在练习基础上,由一系列实际动作以合理、完善的程序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动作技能具有连续性、一致性和复杂完善性的特点。
技能的学习有一个过程,而且是分阶段的。
运动技能的形成一般经历认知阶段、动作的联系阶段和动作的协调完善三个阶段。
智力技能的形成以加里培林的研究分为五个阶段:活动的定向阶段;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第三节智力技能智力技能是借助内部言语在人脑内部进行的认识方式,是以思维为核心的认识加工的具体方式,具有主观抽象性、内潜性和简缩性的特点。
冯忠良教授将智力技能分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三个阶段,并且各形成阶段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和要求。
中学教育心理学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形成
第六章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形成一、简答题1、简述操作技能熟练的标志。
答:A学习者意识调控减弱B能利用细微线索动觉反馈作用加强C形成运动程序的记忆图式D动作自动化E在不利条件下能维持正常操作水平2、简述心智技能形成的标志。
答:A智力技能的对象脱离了支持物B智力技能的进程压缩C智力技能应用的高效率3、简述心智技能培养的要求。
答: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3、加强学生的言语表达训练4、简述运用遗忘规律保持知识的方法。
答:A深度加工材料B过度学习C合理复习D有效运用记忆术5、什么是上位学习?请举例说明。
答: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就是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在认知结构中已经形成的几个观念的基础上,要学习一个包容程度更高的命题是,便会产生上位学习或总括学习。
例如,儿童在熟悉了鸟、鱼、野兽、昆虫等下位概念之后,再学习“动物”这一上位概念。
6、什么是并列结合学习?请举例说明。
答:并列结合学习是指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它们在有意义学习中可能产生联合意义,这时产生的知识学习被称为并列结合学习。
例如,凭借关于水流的知识来理解电流就是并列结合学习。
7、什么是下位学习?请举例说明。
答: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例如,学生学习了杠杆的概念,知道了力臂原理,而后学习定滑轮的知识,把定滑轮同化到杠杆概念之下,这个过程就是下位学习。
8、简述实际教学中教材直观的类型。
答:在实际教学中,就直观对象而言,可以把直观分为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言语直观三种。
9、简述技能的特点。
答:第一,技能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
第二,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于认知经验的知识。
第三,技能中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教育心理学》课件——第五章 技能的形成
加里培林的五阶段模式
1.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任务让学习者在头脑中建立起动作执行的映像。
比如:知道加法是怎么做的。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演示如何运算, 学生则记住操作程序步骤,比如“两位数加一位数:十位十位,个 位加个位,然后再相加”。
2.物质或物质化动作阶段
学生通过肢体动作来完成智力活动,例如学生用小棍或者数手指 来计算加减法。
工具型的 动作技能
是指完成技能时必须操作一定的 装置或工具
写字、打字和演奏
徒手型的 动作技能
就是不使用工具或某种装置的动作技能
跳舞和健身操
0-6岁儿童行走动作的发展过程
幼儿时期能够形成哪些动作技能?
(二)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1.费茨和波斯纳的三阶段:概括了较为成熟的人类学习 动作技能的一般过程。
2.如何帮助学生形成心智技能?
u 在定向阶段,教师需要把某个心智技能的所有动作系列,按照一定的顺序 演示给学生,让学生正确完整地了解智力活动的全过程,并在头脑中正确 记住。
u 练习,练习可以让学生尽可能达到内部言语阶段。
u 在练习的时候,则要遵循从外到内的过程,确保学生真正掌握活动的结构。
u 在练习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分步练习的条件,使学生在练习中能按模式 将智力活动的程序展现出来,并从展开的形式逐渐概括化,从外部向内部, 成为熟练的、自动化的活动,促使学生心智技能的形成。
认知定向 阶段
动作技能的学习初 期,练习者通过接 受指导和观察,认 识动作的基本原理 和要求,并进行初 步的操作尝试,在 头脑中形成动作映 象
联系形成 阶段
初步掌握了一 系列动作,并 开始将这些动 作联系起来
自动化阶段
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 是一长串的动作系列 已联合成为一个有机 的整体并已巩固下来, 各个动作相互协调似 乎是自动流出来的。
教育心理学第789节技能的形成(精简版习题)
第七章技能的形成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的要求,把所选选项的字母填在括号内)1.根据练习时间分配的不同,练习方式分为()A.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 B 整体练习与局部练习 C 模拟练习与实际练习 D 实际练习与心理练习2.按照肌肉运动强度的不同分类,弹钢琴属于()A封闭型动作技能B开放性动作技能C精细动作技能D粗大型动作技能3.下列属于连续动作技能的活动是()A打开收音机B练字C实弹射击D开车.4、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用()。
A、图示B、坐标C、遗忘曲线D、练习曲线5、在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称为()。
A、操作的定向B、操作的模仿C、操作的整合D、操作的熟练6、在心智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阶段称为()。
A、原型启发B、原型定向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7、动作技能的特点是()。
A、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C、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8、()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知识。
A、内部反馈B、外部反馈C、动觉反馈D、过程反馈9、心智技能的结构具有()。
A、简缩性B、外显性C、动觉性D、过程反馈10、加里培林及其心理学派的著作中,被称为“物质或物质化阶段”的是()A、原型设计阶段B、原型内化阶段C、原型操作阶段D、原型定向阶段11、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进步停顿的暂时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A、抑制现象B、挫折现象C、高原现象D、低谷现象12、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把模仿阶段练习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种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称为()。
A、操作的定向B、操作的模仿C、操作的整合D、操作的熟练13、()是一种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教育心理学专题练习--第七章---技能的形成
第七章技能的形成一、单选题1。
就动作技能的学习而言,“见者易,学者难"这句话强调的是( )对动作技能学习的重要性。
A.言语指导 B。
示范 C.练习 D.反馈2.教师罚学生抄写课后生字五遍,这时学生的抄写行为属于()。
A。
集中练习 B。
分散练习 C.实际练习 D.不属于动作技能的练习3.练习扔铅球的动作时,宜采用的动作练习形式是()。
A。
心理练习 B。
整体练习 C。
集中练习 D。
分配练习4.桑代克曾做过一个实验:被试蒙上眼睛后练习画4寸长的线段,经过3000多次练习,毫无进步。
其最适当的解释是().A.被试缺乏学习动机B.练习过多导致疲劳C.被试不知练习的结果D.缺乏适当的指导5.动作技能的教学方法一般宜于采用()。
A。
发现法 B。
讲解法 C。
示范法 D。
示范与讲解相结合的方法6.绘画属于( )。
A.心智技能 B。
操作技能 C.陈述性知识 D。
认识策略7。
以下哪个不是操作技能的特点( )。
A.对象具有客观性 B。
动作的执行具有外显性C.对象具有观念性D.认知技能和动作技能8.技能的种类有( )。
A。
工作技能和生活技能 B。
动作技能和操作技能C.智力技能和认知技能D.认知技能和动作技能9.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是用()。
A。
图示 B.坐标 C.遗忘曲线 D.练习曲线10.以下属于动作技能的是()。
A。
阅读 B。
写字 C。
解应用题 D.笔算11.下列特点中不属于智慧技能的有().A.对象具有客观性 B。
动作的执行具有内潜性C.对象具有观念性 D。
结构上具有简缩性12.区分字母B、F、H和汉字已、巳、己属于智慧技能的( )。
A。
辨别 B。
概念 C。
规则 D。
高级规则13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四个阶段中,主要靠视觉控制,动觉水平较低的阶段是().A。
操作定向 B。
操作熟练 C.操作模仿 D。
操作整合14.操作技能形成的第一个阶段是().A.操作模仿B.操作熟练 C。
操作定向 D.操作整合15.操作技能形成的第三个阶段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2.联系: (1)技能的形成以知识的掌握为基
础,但掌握了知识并不等于形成了技 能。这也就是说,缺乏相应的知识基 础,对某种技能的学习将成为不可能。 但掌握了知识,并不等于形成了技能。 (2)从另一方面来看,已经形成的 技能又是掌握新知识的基础。
6
二、技能的分类
2
(二)技能与能力
首先,一定的能力水平是技能
形成的前提条件。 其次,技能的形成有助于能力 的发展。
3
(三)技能的形成与知识的掌握有区别与联系
1.区别: (1)从基本结构看,知识是符号所代表的 概念、命题与原理的意义,掌握知识的关 键是理解符号所表征的意义(即认知容); 技能是对知识进行应用的程序,其基本结 构是动作或产生式,形成技能的关键是对 应用知识的方法的正确应用。 (2)从输入输出看,知识是相对静态的, 容易用言语表达清楚;技能是相对动态的, 通常难以用言语表达清楚。
14
3.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 以出声的外部言语形式来完成实在的活动,是 智力技能内化的第二步。此时智力活动已经摆 脱了实物或实物的替代物,而代之以外部言语 为支持物。 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点在于智力活动是以不出声的外 部言语来进行的,它要求对言语机制进行很大 地改造。 5.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是智力活动简化、自动化似乎不需要意识的参 与而进行智力活动的阶段,是名副其实的智力 技能形成阶段。其主要特点是压缩和自动化。
9
(2)活动的结构不同 动作技能是系列动作的连锁,所以其 动作结构必须从实际出发,符合实际, 不能省略。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语言 实现的,因而可以高度省略、高度简缩, 甚至难以觉察到其活动的全部过程。 (3)活动的要求不同 动作技能要求学习者必须掌握一套刺 激——反应的联结,而智力技能则要求 学习者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第九章 技能的形成
第九章 技能的形成
1
第一节 技能的概述
一、技能的概念 (一)什么是技能 技能是指学习者在特定目标的指引下,通过练习而 逐渐熟练掌握的、对已有的知识经验加以运用的操 作程序。 1、技能不是先天就有的,是后天经过练习获得的。 练习是一种有目的的对某种动作进行多次重复以达 到熟练程度的过程,旨在改进动作,使动作趋于完 善,达到自动化的熟练程度。 2、通常说的技能,包括一般的技能和技巧。技巧是 技能的高度发展阶段,技巧的完善程度和自动化水 平比一般的技能更高。
13
1.活动的定向阶段。 这是个准备阶段,就是要了解、熟悉活 动任务,使学生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 从而在头脑里建立起活动的定向映象。 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即借助于实物或实物的模型、图表、标 本等进行学习。物质活动指运用实物而 言。儿童学数数最先总是用实物,数实 物,就是运用实物的物质活动。这一阶 段在智力活动的形成上具有重要作用。 此阶段的关健,一是展开,二是概括。
1.区别 : (1)活动的对象不同:动作技能是属于实际 操作活动的范畴,其活动的对象是物质的、具 体的,表现为外显而易见的骨骼和肌肉的操作, 是可以被观察,可以被感知的。而智力技能的 活动对象是头脑中的映象,不是客体本身,具 有主观性和抽象性,属于观念范畴,不具有相 应的物动作技能经常是智力技能形成的 最初依据,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是在外 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逐步脱离外部动 作而借助于内部语言实现的。 (2)智力技能往往又是外部动作技能的支 配者和调节者,复杂的运动技能往往包 含认知成分,需要学习者智力活动的参 与,手脑并用才能完成。
4
(3)从意识控制程度看,知识的意识控 制程度较高,激活速度较慢;技能的意 识控制程度较低,激活速度较快。 (4)从学习速度看,知识学习速度较快, 但遗忘也较快;技能学习速度较慢,技 能的保持也比知识要牢固的多。 (5)从记忆贮存看,知识的贮存呈现网 络性,知识具有结构化、层次化的特点, 知识的迁移具有叠加扩充的特性;技能 的贮存呈现模块性,技能的迁移具有序 列转移的特性。
11
三、技能的作用
(一)技能可以提高活动效率.
(二)技能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
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 (三)技能是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 是能力形成发展的重要基础.
12
第二节 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一、心智技能的理论 (一)加里培林的心智技能按阶段形成的理论 苏联教育心理学家加里培林认为,智力活动是 外部的物质活动的反映,是外部物质活动向反 映方面——知觉、表象和概念方面转化的结果。 这种转化是通过一系列的阶段来实现的,在每 个阶段上都产生新的反映和活动的再现以及它 的系统的改造。
7
(二)智力技能
智力技能指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智 力活动方式,它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 等认知因素,其中抽象思维因素占据着最主要 的地位。 智力技能的本质特征就是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 和方法。按照其内容和概括化程度,可将智力 技能分为两种:一般智力技能和特殊智力技能。
8
(三)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关系
按照技能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将技能分成动作技能和 智力技能两类。 (一)动作技能(又称运动技能) 1.定义: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照某种规则或程 序顺利完成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运动技能主要是借 助于骨骼、肌肉和相应的神经过程来实现的。 2.动作技能的构成 (1)动作或动作组: 从难易程度的角度来分,动作 有三种类型:反射动作、基本——基础动作、技巧动 作。 (2)体能:体能主要包括耐力、力量、韧性、敏捷性 等。 (3)认知能力:如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是动作 技能的重要构成成分。
15
(二)冯忠良的心智技能形成阶段理论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冯忠良在加里培林“内化”学 说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结构——定向”教学实验, 提出了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理论。 1.原型定向阶段。心智活动的原型是指智力活动的实 践模式,就是“外化”或“物质化”了的智力活动方式 或操作活动程序。原型定向是心智技能形成的初始阶段。 原型定向阶段的主要学习任务可以归结为两点: 一是确定所学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操作活动程序), 二是使这种实践模式的动作结构在头脑中得到清晰的反 映。 这在教学条件下,往往是在教师的示范及讲解的基础上 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