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与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EB病毒与乳腺癌的相关性
EB病毒与乳腺癌的相关性潘鑫艳;王靖彦;黎贵芸;徐文漭;王丽;宋蜀伶;杨举伦【摘要】Purpos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pstein-Barr virus ( EBV) and breast cancer. Methods 246 cases of breast lesions at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were selected and EBV DNA, RNA and protein was us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 PCR) , in situ hybridization ( ISH) , 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 ( LCM) , immunohistochemistry ( IHC) EnVision technology. Results No expression of EBV latent membrane protein LMP1 was detected in all 246 case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breast lesions. In 12 cases of breast cancer of EBV DNA, carcinoma in situ and breast lesions not EBV DNA was detected by PCR. However, using digoxigenin la-beled EBV DNA probe for the 48 cases ( including 12 cases of breast cancer specimens of positive PCR amplification)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breast lesions, no positive hybridization signal was detected in cancer cells,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 and stromal lympho-cytes. Using 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 and PCR amplification, cancer cells and stromal cells were captured respectively from 12 ca-ses of PCR positive and 12 cases of PCR negative of breast cancer specimens, we found EBV DNA was only amplified in mesenchymal cells. In the detection of the EBER expression with EBV RNA probe and in situ hybridization, the results of 75 case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breast lesions ( including 12 cases of breast cancer by positive PCR amplification) were all negative. Conclusions The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umorigenesis and development of breast cancerhave nothing to do with EBV infection in all cases were chosen.%目的:探讨EB病毒( Epstein-Barr virus, EBV)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乳腺癌的基因治疗新进展
乳腺癌的基因治疗新进展乳腺癌作为女性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
虽然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和化疗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但仍然存在一些患者会出现复发或转移的情况。
因此,人们开始探索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的乳腺癌治疗选择。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的基因治疗新进展。
一、乳腺癌的基因治疗原理基因治疗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修复、替换或调控异常基因的治疗策略。
而乳腺癌的基因治疗主要是通过诱导体内或体外的基因表达,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促进肿瘤的凋亡。
1. 基于肿瘤抑制基因的治疗肿瘤抑制基因(TSGs)的异常表达在乳腺癌中相当常见。
通过导入正常的肿瘤抑制基因,可以恢复其正常功能,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例如,基因治疗可以通过转导p53基因来恢复患者体内缺失或突变的p53基因,从而使乳腺癌细胞受到更多的自身调控。
2. 基于免疫疗法的治疗免疫疗法是一种通过增强机体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细胞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免疫疗法在乳腺癌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基因治疗可以通过改造免疫细胞,使其具备更好的抗肿瘤能力。
例如,利用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可以修饰免疫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CAR),从而提高免疫细胞对乳腺癌细胞的识别和攻击能力。
二、乳腺癌的基因治疗应用案例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颖的乳腺癌治疗方法,已经在实际临床中得到一定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几个乳腺癌基因治疗的成功案例。
1. 细胞因子基因治疗细胞因子基因治疗是通过引入编码特定细胞因子的基因来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
例如,在乳腺癌患者中,IL-2(白细胞介素-2)的基因治疗可以激活T细胞和NK细胞,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杀伤作用。
2. 基于RNA干扰技术的治疗RNA干扰技术是通过介导小干扰RNA(siRNA)或shRNA干扰靶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在乳腺癌治疗中,RNA干扰技术可以针对乳腺癌相关基因,如HER2和BRCA1等,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
乳腺癌患者EB病毒感染与C—er B-2基因表达的研究
l罾日 嚣囵
rcsr, 0 17 ( ) 1 5 a u 2 0 , 15 : 6 g 5
( d l mlfehe oe m l rsV 1 o0 08—0 M i a0 is elsr PiFc)o 9N .82o 8出版 ecJ 山Cne p, e oe0 a叫 P Ad c 1
nom a
L U Hu n i n HAO Da g D p r n ah lg , a g o g P o i ca op s i l C n s e p e sAr d P l e F r e , I a xn a dZ n . e a t t P too y Gu n d n rvn i C r s Ho pt , h e P o l ’ me oi oc s me o f l a i e c Gu n z o 1 5 7, hn a ghu5 0 0 C ia
【 删 】 O j te onei tt rli tn Br vu E V ietnad ee r sn f eC r 一 A b cv e i T vs a e oetn E e — a r i t e c rao o p i g h f s v is(B )n co p so —e B 2 f i n t xe i o t h h
.
脏病诊断 . 中华医药学杂志 ,0 35 5 :1 20 ,( )9
ra S z i T k l K ta T e r l fI mo a y [ Mec n AS,  ̄ gn A, o e e 1. h oe o kd n r 7]
[ ] 赵 国强 , 1 0 王丽 娟 , 晓玲 等 . 李 高原性 心 脏 病 的彩超 多
i n e a v i t b t ea dn gt ept n yi v i a es mmu o i o h mia as y . s l F o t e 1 0 c s ss lce 1 a e e u d t e E E o iv n n hs c e c l sa s Re ut t s rm 3 a e e td. 5 c s sw r f n b B R1 p st e i h e e o o i h i e s e i n o b e s n e i t a x r o f t e t u p cme f ra t a c rp t n , d t ee p sin o s s c a esn h e C—e rB一2 p oen w inf a t g e e E V p st e c s sta r ti a s i c l h h ri t B oi v a e n s g i n yi nh i h
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EB病毒感染基因产物的研究
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EB病毒感染基因产物的研究李淑英;李冀;胡金华;杜玉珍【期刊名称】《中国妇幼保健》【年(卷),期】2008(23)1【摘要】目的:调查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EB病毒(Epste in-Barr virus,EBV)感染状况,分析EBV感染基因产物的表达。
方法:原位杂交法检测180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石蜡标本中EBV编码的小RNA(EBER1);免疫组化法检测EBV 潜伏感染膜蛋白1(LMP1)。
结果:180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标本中检测到17例EBER1表达,阳性率为9.4%;而相应癌旁组织中均未检测到EBV感染,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4,P<0.05)。
乳腺癌组织中均未检测到LMP1的表达。
结论:部分乳腺癌的发生与EBV感染有一定的相关性,乳腺癌中可能缺乏LMP1的表达。
【总页数】2页(P87-88)【关键词】疱疹病毒4型;人;乳腺肿瘤【作者】李淑英;李冀;胡金华;杜玉珍【作者单位】华北煤炭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相关文献】1.乳腺癌伴 EB病毒感染患者 B 超评估与病理组织学对照研究 [J], 许爱琳;李晓华;范玉梅;谭光富2.鼻咽癌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表达与EB病毒感染的关系 [J], 张玲;孙妍琳;李西启3.肺癌患者咽部、血液、癌组织EB病毒感染及其关系初探 [J], 冯欣姝;敖亚洲;薛承岩;辛国华;张旭4.肺癌患者咽部和癌组织中EB病毒感染情况及其关系 [J], 冯欣姝;敖亚洲;薛承岩;张旭;辛国华5.胃癌患者癌组织中EB病毒感染相关性分析 [J], 章广玲;周天戟;刘志勇;张雪怡;李淑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eb病毒相关胃癌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EBV 感染形式根据其所处不同状态分为增殖裂解性感染和 潜伏性感染。通过经口途径原发感染建立的一种终生的病毒携带 状 态,称 为 潜 伏 感 染,它 在 细 胞 核 内 作 为 附 加 体 持 续 存 在。 在 其 潜伏期内,EBV 组成性地表达一组有限的潜在性基因产物,包括 潜伏性膜蛋白(LMP1,2A 和 2B)、EBV 核抗原(EBNAs 1,2,3A, 3B,3C 和 EBNA-LP)[4],EBV 编 码 的 小 RNA(EBERs1 和 2)和 来 自 BamHI-A 右 侧 转 录 物 的 40 个 microRNA(BART)[5]。 根 据 这 些 基 因 产 物 的 组 合 方 式,分 为 四 种 潜 伏 期 模 式:潜 伏 期 Ia, Ib,II 和 III[6]。EBVaGC 属于潜伏期 I,主要表达 EBER,BART 和 EBNA1[6],潜伏期 Ia 和 Ib 主要由 LMP2A 的缺失或存在予以区分, 超过 50%的 EBVaGC 病例表达了 LMP2A[7]。 1.1 LMP2A
Research Progress in Pathogenesis of Epstein-Barr Virus-associated Gastric Cancer
HOU Jun-fang, MA Yu-bin*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nghai University, Xining Qinghai)
EBV 一旦感染人胃上皮细胞,就进入潜伏期,导致宿主全基因 组甲基化和细胞信号通路失调。有研究表明,LMP2A 可诱导宿主 DNA 甲基转移酶 1(DNMT1)[8] 或 DNMT3b[9] 过表达并启动全基 因组甲基化,这是 EBV 诱导胃癌发生的关键机制。此外,LMP2A 参与调控多个细胞通路。LMP2A 可调节升高裂变蛋白质 1(Drp1) 使 胃 癌、乳 腺 癌 细 胞 中 线 粒 体 分 裂 升 高;LMP2A 通 过 激 活 Totch 通路增加线粒体分裂,使融合周期不平衡,增强裂变,促使上皮细 胞 转 移 [10];通 过 蛋 白 酶 体 下 调 早 期 凋 亡 介 质 BIM,LMP2A 介 导 了 ERK 通路的激活和细胞的抗失巢凋亡,与 EBV 相关的上皮恶 性 肿 瘤 的 发 生 直 接 相 关 [11]。 然 而,也 有 研 究 表 明,LMP2A 通 过 TWIST、YB-1 参与的通路下调 HER2 的表达,有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99
EB病毒感染的核酸检测:标本类型的选择
EB病毒感染的核酸检测:标本类型的选择郭建巍【摘要】近年来的研究表明,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由于EB病毒独特的感染方式,其实验室诊断特别是核酸检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EB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感染方式、抗体产生,特别是核酸检测中标本类型的选择、标准化以及未来的检测方向等问题进行了述评和展望,以期为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和预后评判提供更准确的核酸检测结果.【期刊名称】《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年(卷),期】2016(008)003【总页数】5页(P145-149)【关键词】EB病毒;标本;血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作者】郭建巍【作者单位】海军总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48【正文语种】中文★通讯作者:郭建巍,E-mail:**************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即人类疱疹病毒Ⅳ型(human herpesvirus type 4),是一种常见的人类疱疹病毒。
EBV初次感染后就终生定居在B细胞中。
据文献报道,约90%以上的成人EB病毒血清学反应阳性,提示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感染过EB病毒[1]。
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明,EBV与人群鼻咽癌、何杰金病、T/NK细胞淋巴瘤(T/Natural killer cell lymphoma)、Burkitt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乳腺癌、胃癌等多种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相关,还与免疫抑制剂使用患者和多种免疫缺陷性疾病患者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异常(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PTLD)、移植后平滑肌肿瘤、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相关性淋巴瘤、多发性硬化、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或平滑肌肉瘤密切相关[2-7]。
EB病毒感染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自然 杀 伤 细 胞 等 , 发 相 关 的疾 病 。 引 ] 2 E B病 毒 感 染 相 关 疾 病
2 1 肿 瘤 性 疾 病 E . B病 毒 感 染 与 某 些 肿 瘤 的发 生 和 发 展 密 切 相 关 , B r i 淋 巴瘤 、 咽 癌 、 杰 金 病 和 成 人 T 细 胞 如 ukt S t 鼻 何
感 染 的 B淋 巴 细 胞 可 表 达 一 系列 E B病 毒 特 异 性 抗 原 分 子 , 诱
23 其他相关疾病 .
大 量 研 究 提 示 , B病 毒 病 毒 感 染 与 类 风 E
湿关节炎之间存在 诸多联 系_ l E 病 毒 蛋 白和 类 风 湿 关 节 。 B 炎 特 异性 蛋 白 间存 在 一 些 抗 原 序 列 相 似 性 。 有 报 道 滑 膜 中存 在 E VD B NA 的个 体 中 患类 风 湿 关 节 炎 的风 险增 加 _ l 近 年 。 来 , B病 毒感 染 与 妊 娠 相 关 的 报 道 也 越 来 越 多 , 妇 感 染 E E 孕 B 病毒后也会发生流产、 产 、 早 胎死 宫 内 、 儿 畸 形 及 新 生 儿 感 染 胎 等 情 况 。E B病 毒 妊 娠 期 再 次 激 活 可 导 致 孕 期 缩 短 , 现 出 生 出 儿 体 质 量 降 低 、 长 缩 短 和头 颈 周 径 缩 短现 象 口。 身 。
淋 巴瘤 等 。近 年 来 , 来 越 多 的学 者 把 研 究 重 点 转 移 到 E 越 B病
E B病 毒 实 验 室 检 测 的方 法 主要 有 : 异 性 凝 集 试 验 、 毒 嗜 病 培 养 分 离 法 、 合 酶 链 反 应 、 毒 荧 光 检 测 、 清 学 抗 体 检 测 聚 病 血
乳腺癌的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乳腺癌的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引言:乳腺癌作为妇女中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对女性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
目前,传统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虽然在提高存活率和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难题。
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一、肿瘤免疫治疗的原理肿瘤免疫治疗是利用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发起攻击的治疗方法。
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肿瘤免疫杀伤作用;另一种是针对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避机制,通过激活免疫细胞来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
二、乳腺癌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最常见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之一。
PD-1和PD-L1是肿瘤和免疫细胞之间的重要信号通路,肿瘤细胞通过PD-L1与PD-1结合,抑制免疫细胞的攻击能力。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够阻断这一信号通路,激活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攻击。
在乳腺癌中,乳腺癌患者中PD-L1表达增加与预后恶化相关,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为一线治疗手段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2. 肿瘤疫苗肿瘤疫苗是利用肿瘤细胞或其产物作为抗原,激活机体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攻击。
乳腺癌肿瘤疫苗主要是通过提取患者自身肿瘤组织,制备个体化肿瘤疫苗,激活机体免疫系统。
研究表明,乳腺癌肿瘤疫苗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应答和存活率,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3. CAR-T细胞疗法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新兴的免疫治疗技术,通过修饰患者自身的T细胞,使其携带肿瘤细胞识别的特异性受体,从而实现患者对肿瘤细胞的攻击。
乳腺癌CAR-T细胞疗法是近年来兴起的研究热点。
三、乳腺癌肿瘤免疫治疗面临的挑战虽然肿瘤免疫治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乳腺癌肿瘤异质性导致免疫治疗的效果具有不稳定性。
其次,免疫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需要得到更好的控制和管理。
此外,肿瘤免疫逃避机制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EB病毒与相关疾病
我国常见年龄段是学龄前儿童,高峰在4-6岁。
流行病学
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 ① 唾液(经口、鼻密切接触为主要传播途) ② 飞沫传播(虽有可能,但并不重要) ③ 输血(偶尔) ④ 性接触可能为传播途径之一 ⑤ 宫内传播意见尚不一致。 易感人群:不分民族、性别均可感染,男:女为3:2,
9
其他疾病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类风湿性关节炎 川崎病 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 病毒性心肌炎、心包炎、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 多发性硬化症、 病毒性脑炎、格林-巴利综合征、 呼吸系统感染等疾病。
10
11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
EB病毒感染与相关疾病
1
疱疹病毒类
疱疹病毒(Herpesviruses)为双连DNA病毒, >100个成员,根据理化性质分α、β、γ三个亚 科
a亚科:HSV-1/2(人类疱疹病毒1/2型) VZV (人类疱疹病毒3型)
β亚科:HCMV(人类疱疹病毒5型) HHV6/7(人类疱疹病毒6/7型)
EBV结构
5
EBV所致疾病
肿瘤性疾病 非肿瘤性疾病 其他疾病
7
EBV相关肿瘤
(明确命名的EBV相关肿瘤)
EBV致瘤谱广,可引起多种淋巴瘤 1·结外NK/T淋巴细胞瘤,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 2·Burkitt’s淋巴瘤,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
瘤 3·上皮性肿瘤:鼻咽癌,胃癌,乳腺癌,肺癌, 大肠癌等 4·新近研究发现胸腺瘤、胆管癌、Hale Waihona Puke 肉瘤中可检 测出EBV18
发热
热型:不规则(弛张热、稽留热、或 不规则)、
预防主治系列-疾病控制-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预防主治系列-疾病控制-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单选题]1.我国目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患病、死亡呈现的趋势是()。
A.降低B.不稳定C.波(江南博哥)动D.增长E.减缓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城市化的进展及危险因素暴露水平的增加,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患病、死亡呈现增长趋势。
[单选题]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主要包括以生活方式、环境危险因素为主引起的以下哪些疾患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A.肺结核、心脏病、脑梗、癌症B.胃癌、冠心病、白血病、艾滋病C.慢性阻塞性肺、高血压、肺结核、肺癌D.癌症、糖尿病、艾滋病、甲减E.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主要包括以生活方式、环境危险因素为主引起的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
[单选题]3.关于“慢性病”。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慢性病”起病突急,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B.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也属于“慢性病”C.“慢性病”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简称D.“慢性病”以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等疾病为代表E.大多数“慢性病”都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主要包括以生活方式、环境危险因素为主引起的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
虽然该类疾病的病因复杂或未确切明了,但大多数疾病却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单选题]4.下列不属于致癌的生物因素的是()。
A.乙型肝炎病毒B.甲型肝炎病毒C.幽门螺杆菌D.日本吸血虫E.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ACDE四项,均属于导致癌症的生物感染因素,其中乙肝病毒(HBV)感染与肝癌有关、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有关、日本血吸虫感染与直肠癌有关、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子宫内膜癌有关。
人类乳腺癌研究的最新进展
人类乳腺癌研究的最新进展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它的发生率一直在增长。
近年来,人类乳腺癌的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包括疾病的基因、信号通路以及治疗手段等方面都有所突破。
本文就人类乳腺癌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介绍。
1. 基因与人类乳腺癌研究表明,乳腺癌是一种具有很高的遗传性的肿瘤。
科学家们发现,一些基因的改变会导致乳腺癌的发生。
据悉,BRCA1和BRCA2基因是人类乳腺癌中最重要的基因之一。
这两个基因的突变与乳腺癌的发生风险密切相关,可达到80%以上。
因此,基因检测已经成为乳腺癌治疗中的重要环节。
另外,在人类乳腺癌中,还有其他一些潜在的关键基因,如PIK3CA、TP53和ERBB2等。
这些基因的突变也与乳腺癌的发生和预后密切相关。
2. 信号通路与人类乳腺癌除了基因突变外,人类乳腺癌的发生还受到多种信号通路的调节。
P13K/AKT/mTOR信号通路在人类乳腺癌发生和发展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这个信号通路能够调节肿瘤细胞的生存、增殖和转移等过程。
与此同时,ER(雌激素受体)信号通路也是乳腺癌发生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
它被认为是针对ER阳性的乳腺癌的治疗靶点。
还有其他很多信号通路,如Wn t/β-catenin、Notch等,都参与了人类乳腺癌的发生和进展。
这些信号通路的研究与治疗策略制定密切相关。
3. 治疗手段与人类乳腺癌近年来,治疗人类乳腺癌的手段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化疗、内分泌治疗、放疗、靶向治疗等都是目前的主要手段。
其中,靶向治疗的进展最为显著。
靶向治疗通过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标记分子或关键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如HER2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可采用靶向HER2的药物治疗,这种治疗手段已经成为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标准治疗之一。
此外,免疫治疗也是目前人类乳腺癌治疗的前沿领域之一。
在某些患者中,通过刺激患者的免疫系统,可以产生远期致死的抗肿瘤免疫效应。
总之,人类乳腺癌研究的最新进展涉及了基因、信号通路以及治疗手段等多个方面。
EB病毒感染与乳腺癌发病的关系
17例 EB ER1 阳性 (其中导管癌 91例 , 阳性 10;导管内癌 32例 , 阳性 3例 ;小叶癌 31例 ,阳性 3例 ;髓样癌 3例 ,阳性 0; 黏液腺 癌 4例 ,阳性 0;单纯癌 9例 ,阳性 1例 )阳 性细 胞核呈 深蓝 色 , 且阳 性信号几乎表达在所有癌细胞核 ,而 EB ER1 阴性细 胞不着 色细 胞核呈复染的 绿色 。阳 性率 为 9. 4% ;相应 癌旁 正常 组织 均未 检测到 EBV感染 ,二者 EB ER1 阳 性率差异 有显著性 (χ2 = 17. 84, P < 0. 01 ) 。提 示 EBV感 染 与 乳腺 癌 发生 有 关 , 并 且 EBV基 因组 存在 于癌组织 。 2. 2 LM P1 免疫组化结 果 180例乳腺癌 组织标 本中均 未检测 到 LM P1。 3 讨论 EBV是 一种 人类 DNA疱疹病毒 ,其基因的表达为潜伏感染 型 ,包括潜伏膜蛋白 (LM P1 - 2) 、EB病毒核抗原 ( EBNA1 - 6)及 末端 蛋 白 基 因 产 物 等 ; EB 病 毒 基 因 还 转 录 2 个 小 RNA,即 EBER s位于细胞核内 ,在细胞 分化过程中 ,对保持 EB 病毒的拷 贝数 起重要作用 。有关 EBV 与各 种肿瘤 相关 性的报 道越 来越 多 ;但 EBV与乳腺癌关 系的报道 较少 。 1995 年 Labrecque等 [2 ] 最先 报道了 EBV与乳腺癌 的相 关性 ,他研 究了 91例 乳腺 癌的 EBV - DNA,结果显示 21%的病例 阳性 ,而 21 例乳腺 良性 肿瘤 及正 常乳 腺组 织均阴性 ,并 且 EBER1高 度表达 。Ju - H sin Tsa i 等 [3 ]检验的 62个乳腺癌病理样本中 , 28例 ( 45. 2% ) 感染 EBV。 1998年杨文涛等 [ 4] 报道 乳腺 癌与 EBV 感染有 关 , 并 且检 测到 了 LM P和 EBNA2 , 同时肯定 了 EBV 阳性物 质来源 于癌细 胞而 非浸 润的 淋巴 细胞 。Bonnet等 [5 ]报道 EBV基 因组存 在于 一些 乳腺 癌中 ,并且存在细胞内 ,在这些乳腺癌发展过程中可能是一 种辅 助因子 。Chu等 [ 6]报道 48例 乳腺癌 病灶 中用 ISH法 检测 EBER1 阳 性 5例 ,其 阳 性 率为 10% ; IHC 法 检 测 LM P1 和 EB2 NA1 ,检出 EBNA1 阳性 12例 , 其阳性率为 25% ,但 未检出 LM P1 的表 达 ,表明乳腺癌发 生与 EBV 感 染有关 ,但 与肿瘤 的大 小及 病理 特征无关 ;认为 EBV 无论以 何种类 型感 染 , EBV 相关 肿瘤 到表 达 EBNA1 和 EBER s。但 Deshpande 等 [ 7]报 道 乳腺 癌细 胞 内缺 乏 EBV基因产 物 EBER1 ( EBV encoded RNA, 166bp s) , EB2 NA1 , LMP1 和 LMP2 A的表达 。Le igh等 [8 ]报 道乳腺 癌中检 测到 了 EBNA1 和 LMP2A,未检测到 EBER s。 有关 EBV在乳腺癌中 的致病 机制 目前尚 无报 道 。 EBV编 码的 LM P1 基因在 体外可 引起 淋巴 细胞 bc1 - 2 基因 的活 化而 延迟 凋亡 ,导致细胞的 永生化 [9 ] ;而且 EBV还 可导致 一些 肿瘤 抑制 基因失活 ,从而导致淋巴细 胞的恶性转 化 ,如 LM P1 基因可
乳腺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乳腺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乳腺癌是细胞发生恶变形成的一种肿瘤,是女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乳腺癌分子生物学研究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分子生物学通过研究基因、蛋白质、细胞信号传导等层面,探究癌症的发生机理和治疗靶点,可以对乳腺癌的治疗、预防等方面提供帮助。
一、乳腺癌的分子分型现如今对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主要包含四种类型:Luminal A、Luminal B、HER2阳性和三阴性。
其中Luminal A型和Luminal B 型均为雌激素受体阳性(ER+)和/或孕激素受体阳性(PR+),但Luminal A型的Ki67低于14%;Luminal B型的Ki67在14%以上。
HER2阳性型是指HER2基因过表达或扩增的乳腺癌。
三阴性(TNBC)由于不具备经典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HER2受体的表现,难于用目前常规的内分泌治疗或HER2靶向治疗。
这对于确定治疗方案和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分子靶向治疗是近年来乳腺癌治疗的重要一环。
其中,HER2靶向治疗是乳腺癌中最早得到应用的一种分子靶向治疗。
通过针对HER2受体的治疗,有效控制HER2阳性乳腺癌的进展。
对于Luminal A/B型乳腺癌,目前临床上应用的主要是内分泌治疗。
ER 可能是治疗的靶点,现有的ER抑制剂包括类芦丁、地高辛、环化K染料等。
此外,其他常用的分子靶向药物包括抗血管新生药物、PARP抑制剂等,这些都提高了乳腺癌治疗的成功率。
三、微小RNA在乳腺癌研究中的应用微小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14-22个碱基的非编码RNA分子,它能够调节mRNA的翻译和降解,从而控制基因表达和细胞生命过程。
一些研究表明,乳腺癌患者的miRNA与正常组织有着不同的表达模式,并且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目前有多项研究表明,miRNA已经成为诊断和治疗乳腺癌的可信手段之一。
例如,研究人员发现,miRNA-155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不良预后有很强的关联。
EB病毒相关恶性肿瘤研究进展
1 O岁 以下 的 儿 童 和 5 0岁 以上 的 成 人 。研 究 证 实 E B V与 H L相 关 的证 据 有 : ( 1 ) 曾 经 患 传 染 性 单 核
L C L s 表达多种与细胞 内病毒 隐性感染有关 的病毒 蛋 白 。隐性感 染过 程 中包 括 6种 E B V核 抗 原 I一 Ⅵ
D 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3- 5 3 2 3 . 2 0 1 3 . 0 6 . 0 0 2
・
专题论坛 ・
E B病 毒 相 关 恶性 肿 瘤 研究 进 展
赖辉 红 马廉
E B病 毒 (E p s t e i n - B a r r v i r u s , E B V) 属 疱 疹 病 毒 科 亚科 中惟 一 能引 起人 类 感 染 的淋 巴 滤 泡 病 毒 , 近5 O年来 的研 究证 明 E B V与 淋 巴瘤 、 白血 病 、 移 植 后 淋 瘤 发
生有关 。 由于 E B V对人类 的普遍 易感 性 , 近年 有 关
胞 D N A 自身 修 复并钝 化 细胞 循 环周期 起始 位点 , 导 致细胞 基 因不稳 定 , 引起 细胞发 生癌 变 l 2 J 。 E B V隐性 感染 具有 多 态性 ,I 型 隐 性 感染 病 毒 产物 有 E B N A 一 1和 E B E R S , 主要 出现 于 B u r k i t t 淋 巴
细胞 属 于 Ⅱ型 隐 性 感 染 , 病 毒 蛋 白表 达 E B N A 1 、
L MP 1和 L M P 2 , 这 些蛋 白在 被感 染 的 B细 胞转 录 过
E B N A L P ) 、 3种 潜 伏 性 膜 蛋 白 ( L MP 1 、 L MP 2 A 和 L MP 2 B)及 2 种 E B V 编码 的 R N A s( E B E R 1 和
重症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现状和诊治进展_申昆玲
作者简介:申昆玲,女,北京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攻方向:呼吸及病毒性疾病的研究。
·专题讨论·重症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现状和诊治进展申昆玲 段红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 100045)中图分类号:R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59(2005)05-0341-04 Epstein-Barr病毒,简称EB病毒(EB V),属于疱疹病毒,γ亚科,通过唾液的接触在人群中传播。
该病毒被发现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了。
因其感染的普遍性及感染后终生潜伏而不能被机体免疫系统彻底清除,所以被称为“无处不在的成功病毒”。
发展中国家2岁以下儿童EBV血清阳性转化率可达95%以上,由此可见一斑。
在如此高的EBV血清阳性转化率下,大多数个体以“无症状”亚临床状态存在。
对EBV致病性的认识,从最早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I M)到非洲高发的伯基特淋巴瘤,再后来到鼻咽癌、霍奇金淋巴瘤及乳腺癌等多种肿瘤,因此成为著名的致瘤病毒。
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早期,美国报道了表现为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慢性EBV感染。
而几乎同时期,日本报道了表现为淋巴组织异常增殖伴随血细胞异常及多器官功能损伤,而临床表现各异的慢性E BV感染的儿童及青少年病例,称为慢性活动性EB V感染(chronic ac-tive E 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C AEBV),并发现淋巴组织异常增殖可能为淋巴瘤的前期表现。
本文就EB V感染后引起的重症疾病综述如下。
1 原发感染及IMEBV原发感染多数表现为无症状型,少数出现I M,该病在亚洲以儿童常见,而美国或欧洲国家,其发病高峰在青少年。
EB V首先感染口咽上皮细胞并大量复制、裂解细胞释放病毒颗粒,机体免疫系统通过各种途径杀伤病毒,但不能完全消灭。
EBV可潜伏在B淋巴细胞中。
机体经历4~7周的潜伏期后出现发热(89%)、咽炎(78%)、颈部淋巴结肿大(94%)、脾脏肿大(49%)、肝脏肿大(6%)、黄疸(4%)及皮疹(7%)。
EB病毒与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EB病毒与淋巴瘤的研究进展路素丽(1983_),女,河北石家庄,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基础医学资助课题: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度青年基金项目ZK2018-11摘要:肿瘤的产生是一系列分子事件作用的结果,其中研究发现EB病毒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关系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与肿瘤相关的 EBV 基因变异一直备受关注,此文通过试述EB病毒与肿瘤的研究进展,以求寻找EB病毒在淋巴瘤形成过程中的分子机制。
关键词:EB病毒;肿瘤;基因EB 病毒( Epstein-Barr virus,EBV)是由Epstein和Barr于1964年研究发现的病毒,可无症状地感染百分之八十左右的人群,被病毒感染后会成为终身携带者。
现有研究证实EB病毒与鼻咽癌、白血病、胃癌、淋巴瘤等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1]。
本文就近年有关EB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对相关肿瘤的致瘤机制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回顾总结。
1 EB病毒的生物学特性EB病毒属于疱疹病毒γ亚科, 为双股线性DNA,是唯一能导致人体感染的淋巴滤泡病毒[2]。
EB病毒依靠自身所有的嗜淋巴细胞特点, 能够使其潜伏感染在淋巴细胞中,刺激细胞增生和转化,因此被认为是导致免疫失调的触发点[3]。
在受感染细胞中,EBV以裂解性感染和潜伏性感染两种形式存在,但以后者最多见。
EB病毒在处于潜伏性感染受染细胞过程中不增殖,但会表达以下基因产物[4],包括6种核抗原、3种潜伏膜蛋白、2种EBV编码的小多聚腺苷酸。
许多研究[5]表明在宿主细胞肿瘤形成过程中这些潜伏感染的相关病毒蛋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有研究表明LMP通过诱导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而促进肿瘤增生和转移。
其中LMP1是目前研究最多的EB病毒基因,是一种由BYRF1基因编码的酸性磷酸化蛋白,在参与特定的信号传导过程中通过上调淋巴细胞表面标志诱发细胞增生,同时通过活化CD40等受体而导致细胞抗凋亡[6]。
【综述】EB病毒相关胃癌的研究进展
【综述】EB病毒相关胃癌的研究进展作者:梁垚周志伟胃癌是我国发病率和致死率排名第3位的恶性肿瘤[1,2,3]。
据估计,我国每年胃癌新发及死亡病例接近世界的一半,并呈现年轻化趋势[4]。
胃癌的病因及其致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机体免疫缺陷、病毒、遗传易感性、电离辐射和有害化学物质接触等因素有关。
其中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与胃癌的关系在近年来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EBV是一种常见的具有致瘤性的人类疱疹病毒,也是第一个被证实与癌症相关的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其成人感染率达90%左右[5]。
它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n mononucleosis,IM)的主要病因,并与许多上皮细胞恶性肿瘤以及淋巴恶性肿瘤的发生相关[6,7,8,9]。
由于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被视为是几乎所有胃癌发展中的主要致病因素,导致EBV 在胃癌中的致癌作用被长期忽视。
本文就EB 病毒相关胃癌(EBV associated gastric carcinoma,EBVaGC)的临床病理学特性、治疗方法与预后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一、EBV与胃癌的相关性1990年,Burke等[10]首次报道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在胃未分化淋巴样癌(lymphoepithelioma-like carcinoma,LELC)中检出了EBV DNA。
随后,Shibata 等[11,12]应用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zation,ISH)的方法,对胃肿瘤细胞中EBV编码小RNAs(EBV-encoded small RNAs,EBERS)的表达进行检测,发现不仅LELC中存在EBV,胃腺癌内也有EBV阳性者(感染率为16%),且肿瘤细胞核内及核仁中几乎均有EBERS表达。
同时,在淋巴结、肺或肝的转移灶中也存在EBV DNA,而相应的癌旁组织则为阴性,这表明EBV在胃癌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癌症》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2009,28(8):827-8301.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统计与流行病学系,广东广州5100802.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乳腺肿瘤中心,广东广州5101201.School of Public Health,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510080,P.R.China2.Breast Tumor Center,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510120,P.R.China通讯作者:任泽舫Correspondence to:Ze-Fang Ren Tel.:86.20.87332577Fax:86.20.87332577 Email:renzef@mail.sysu.edu.cn收稿日期:2009-04-10修回日期:2009-07-01[Abstract]The etiology of breast cancer is still unclear.The well-known risk factors,including reproductive and other factors affecting circulating sex hormones,and genetic susceptibility,explain only about50%of all breast cancer incidence.More and more studies have shown interest in the possibility that breast cancer may be caused by viral infection.Epstein-Barr virus(EBV)is one of the candidate viruses,but the association of EBV with breast cancer remains controversial.Here we reviewed the studies on EBV biology and the association of EBV with breast cancer,including EBV detection in breast cancer tissues,serological tests,cytologic experiments and clinical analyses,and described the limitations of current studies and future directions.Key words:Epstein-Barr virus,breast neoplasm,association【摘要】乳腺癌的病因尚未明确,已知的危险因素包括生殖因素、影响体内性激素水平因素和遗传易感因素,但这些因素也只能解释约50%乳腺癌病例。
近年来有研究试图从病毒感染的角度探讨乳腺癌的病因,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正是研究热点之一。
但EBV与乳腺癌的关系仍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本文就EBV生物学特点、EBV与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包括癌组织中的EBV检测、血清学研究、细胞学实验和临床特点分析)作一综述,并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EB病毒;乳腺肿瘤;相关性中图分类号:R730.55;R73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67X(2009)08-0827-04EB病毒与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何健荣1,宋尔卫2,任泽舫1Research advancement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Epstein-Barr virus and breast cancer Jian-Rong He,1Er-Wei Song2and Ze-Fang Ren1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大约有新发病例115万,死亡病例41万[1]。
大量研究对乳腺癌的病因进行了探讨,发现生殖因素、影响体内性激素水平因素以及遗传易感因素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这些因素只能解释约50%的乳腺癌病例[2],这促使人们从其它方面探索乳腺癌病因。
大量研究证实,病毒感染与某些特定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HPV 与宫颈癌、HBV与肝癌、EB病毒(EBV)与Burkitt淋巴瘤等[3],这使科学家们联想到了乳腺癌与病毒的关系。
早在19世纪30年代,Bittner观察到小鼠乳汁中存在一种物质,可以通过母乳喂养导致子代小鼠乳腺癌发病风险增加[4],在随后的研究中,这种物质被确认为小鼠乳腺肿瘤病毒(MMTV)。
后来也有研究在人类乳腺癌组织中找到MMTV样颗粒,但迄今还没有充分证据表明MMTV样颗粒参与乳腺癌的形成。
1994年,Horiuchi等[5]在3例乳腺癌组织的2例中检出EBV。
但在随后的研究中,EBV的检出率存在着很大差异,EBV与乳腺癌的关系显得错综复杂。
本文就EBV的生物学特点、EBV与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作一综述。
1EBV生物学特点及相关肿瘤EBV属于γ疱疹病毒亚科,是Epstein和Barr于1964年研究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时发现的一种亲人类B 淋巴细胞的DNA疱疹病毒,其基因组全长约184kb,编码约100种蛋白[6]。
·综述·827EBV感染B细胞后,极少数受感染细胞中的病毒基因能充分表达,合成约80种蛋白,包括早期抗原(EA)、病毒衣壳抗原(VCA)和膜抗原(MA),并进行DNA复制,最后组装成完整病毒颗粒而释放,实现增殖感染;而绝大部分受感染细胞中的病毒处于潜伏感染状态,不进行复制,这种状态下的EBV仅表达6种核抗原(EBNA1、EBNA2、EBNA3a、EBNA3b、EBNA3c和LP)、3种潜伏膜蛋白(LMP1、LMP2a、LMP2b)和2种小RNA(EBER1和EBER2),这有利于病毒逃避宿主免疫监视而实现终生潜伏感染[7,8]。
根据表达抗原的不同,潜伏感染可分为4种类型:0型潜伏感染,表达产物主要有LMP2和2种EBER;Ⅰ型潜伏感染,表达产物主要有EBNA1和2种EBER;Ⅱ型潜伏感染,表达产物主要有EBNA1、3种LMP 和2种EBER;Ⅲ型潜伏感染,可表达所有的潜伏抗原,即6种EBNA、3种LMP和2种EBER[7,9]。
在一定条件下,EBV可以从潜伏状态转为增殖状态,使被感染的细胞裂解并释放病毒颗粒,从而实现传播[7]。
EBV主要经唾液传播,感染部位为口咽部上皮组织[9]。
据统计,全球90%以上的成人存在着EBV感染,但原发感染的发生年龄存在很大差异,在发展中国家发生较早,如乌干达80%以上的1岁儿童血清呈EBV阳性;而在美国农村,1岁儿童的血清学阳性率只有45%左右[6]。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各国的社会卫生条件不同,导致EBV暴露率不一样。
原发感染一般发生在幼年,无临床症状,表现为隐性感染;如果感染推迟至青少年或成年,可能会导致感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6]。
原发感染后,EBV可以长期存在于B细胞中,呈潜伏感染状态。
尽管潜伏感染患者一般不会出现临床症状,但大量研究证实EBV在相关肿瘤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6],国际癌症研究中心于1997年将EBV定为Ⅰ类致癌物。
这些EBV相关肿瘤(EBV-associated tumour)包括:免疫抑制相关肿瘤(如器官移植后淋巴增殖症、艾滋病相关淋巴瘤等)、B细胞淋巴瘤(如Hodgkin's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等)、T细胞和NK 细胞淋巴瘤、上皮源性癌(鼻咽癌、胃腺癌和淋巴上皮癌)[9]。
不同肿瘤的EBV检出率存在很大差异(如90%以上的地方性Burkitt淋巴瘤能检出EBV,而胃腺癌检出率小于25%),提示EBV在不同的肿瘤中有着不同的致癌或促癌机制[2,9]。
2EBV与乳腺癌相关性研究2.1癌组织中的EBV检测自从1994年Horiuchi等[5]采用PCR检测乳腺癌组织EBV后,很多研究也采用PCR进行EBV检测,但是不同研究间的EBV检出率存在很大差异。
如Labrecque等[10]和张丽萍等[11]在20%~30%的乳腺癌标本中扩增出EBV重复序列Bam HIW,而Gaffey等[12]在35例乳腺癌标本未扩增出EBNA1基因。
Glaser等[2]认为这与PCR检测的目的基因有关,EBER和Bam HIW阳性率最高,LMP-1和EBNA3b次之,EBNA1最低。
PCR检测虽然灵敏度高,但无法判断病毒DNA是来自肿瘤细胞还是浸润淋巴细胞,而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能做到阳性定位,解决病毒DNA来源的问题。
由于EBER在各型潜伏感染中均有表达,EBER原位杂交被认为是检测EBV潜伏感染的金标准方法[13]。
各种EBV相关肿瘤普遍大量表达EBER[13],但对于乳腺癌,大多数的EBER原位杂交结果为阴性,只有少数研究检测到阳性信号,而且这些阳性信号只来自于一小部分肿瘤细胞[10,14-17]。
免疫组化实验以潜伏蛋白EBNA1、LMP和ENBA2为靶抗原检测癌组织中的EBV,同样只在部分肿瘤中得到阳性结果,并发现阳性信号来源于部分乳腺癌细胞而非浸润淋巴细胞[18-21]。
另外,还有研究采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先将乳腺肿瘤细胞和浸润淋巴细胞分离,再对肿瘤细胞作PCR检测,从而判断病毒DNA是否存在于肿瘤细胞,也只有少量研究发现部分肿瘤细胞EBV阳性[14,22]。
上述的检测结果表明,EBV存在于部分乳腺癌细胞中而不是淋巴细胞。
除了以上的定性检测外,有研究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癌组织中的病毒负荷量。
Murray等[23]对92例乳腺癌标本作实时定量PCR检测,其中19例标本出现阳性结果,但是病毒负荷量很低(0.1~7.1EBV拷贝/1000细胞),而鼻咽癌阳性对照的病毒负荷量大于2000EBV拷贝/1000细胞。
Arbach等[24]在44例(46%)乳腺癌组织中扩增出EBV基因组,病毒负荷量同样很低,最小值为0.02EBV拷贝/1000细胞,最大值为883EBV/1000细胞,只有3例大于20EBV拷贝/1000细胞;经显微切割后的标本中只有部分肿瘤细胞仍显示阳性结果,病毒负荷量为15~6333拷贝/1000细胞,Arbach等[24]认为乳腺癌中可能存在着EBV增殖感染。
EBV只存在于部分肿瘤细胞中,而且病毒负荷量很低,这使EBV与乳腺癌的相关性受到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