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德诗歌翻译

合集下载

埃兹拉·庞德及其意象派诗歌译作——《送孟浩然之广陵》简评

埃兹拉·庞德及其意象派诗歌译作——《送孟浩然之广陵》简评

埃兹拉·庞德及其意象派诗歌译作——《送孟浩然之广陵》

简评

埃兹拉庞德(1899-1977)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现代诗人之一,他创作的诗歌构思丰富,内容多元,风格独特,他创作的诗歌被称为“意象派诗歌”,它以联想、抽象和夸张手法为主,拟喻、比兴、象

征和联想并置,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使人们被其离奇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独特思考方式所引导,它充满了诗人的超现实的梦想,使人们在沉思中发现更多的新意义。

此外,埃兹拉庞德也是一位杰出的诗歌翻译家,他不仅探究和研究古典诗歌的译法,而且在古典诗歌的译作中也凸现出他的诗化风格。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他对孟浩然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译作,译者庞德以自己的独特的艺术手法,将孟浩然的古典诗歌准确地译成了现代诗歌,赋予了原诗特点的同时,突出了诗歌的思想内容。

庞德的译文落实了典型的意象派风格,他在译文中突出的是“联想”,并结合“抽象”和“夸张”手法,使诗歌充满了密密麻麻的联想,充分展示了诗人对事物的独特思考方式。他将原诗中“山河收豆萁苗”翻译成“山形如山下向仙藤/河添河,长河收豆和苗。”翻译时,庞德采用了逐句翻译,使用抽象和夸张同时,以极大的灵活性将它塑造为一幅图,将孟浩然的古典诗歌幻化出了现代的意味。

此外,庞德的译文也充满了超现实的梦想,他将原诗的主题思想放大、变形,隐喻地把“淡雅”改写成了“那空气如金,穹窿穿越/

如拂尘轻落,淡雅滋润/空气中萤火虫灿烂之光/如醇酒滋润,淡雅滋

润”,将“滋润”这一抽象概念以诗意的形式展现,让读者对“淡雅”有更深入的理解。

最后,庞德的译文将原诗的思想内容表达的准确而精辟,最终将孟浩然的古典诗歌译成了精美的现代诗歌,让人们在沉思中发现更多的新意义,也将埃兹拉庞德的意象派诗歌完美的展现出来。

翻译改写理论视角下庞德诗歌翻译的探析和思考

翻译改写理论视角下庞德诗歌翻译的探析和思考

翻译改写理论视角下庞德诗歌翻译的探析和思考

作者:武嘉澍

来源:《卷宗》2019年第19期

摘要:埃兹拉.庞德是美国著名诗人和文学评论家,他建立的“意象派”对美国文学产生深远影响。庞德对于中国古典文化,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情有独钟,在其多元创作素材中,中国元素一直是其作品的核心和支柱。庞德“翻译”的中国古诗都收录于《华夏集》一书,受到美国读者的广泛欢迎。美国诗人T.S.艾略特称他为“中国诗歌的发明者”。然而,庞德本人却并不懂得汉语,他自己“翻译”的诗歌有很多对原文意思的“创造性误读”之处。本文通过对庞德所“翻译”的诗歌进行分析,结合操纵派旗手勒弗维尔的“改写”理论,探讨庞德所运用的翻译策略,希望能够对庞德所译汉语诗歌深受欢迎的原因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关键词:庞德;华夏集;创造性误读;“改写”理论

1 引言

20世纪90年代,随着翻译理论范式讨论的逐渐深入,翻译理论家、著名学者巴斯奈特,与勒弗维尔合作共同提出了翻译发展中的“文化转向”理论。“文化转向”理论是在传统对等理论、交际翻译理论、目的论等语义文本视角的升华,也对翻译理论的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时至今日,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文化转向”理论依然具有很大影响力。勒弗维尔在其后期的理论著作中对“三要素”理论的内容进行了详细阐释。由于受到“操纵学派”的熏陶,勒弗维尔提出翻译行为本身是一种对源语文本的改写过程,他的观点极大地改变并丰富了学界对翻译的视角和认识,也为翻译学的理论探讨开拓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2 翻译改写理论的内涵

勒弗维尔其著作《翻译、历史与文化》一书中明确指出:“翻译是对原作内容的一种改写”。翻译的内容如果不能真实表征原作的面貌和风格,主要归结于翻译思考过程受到三种因素的巨大影响,即诗学风格,赞助人、意识形态等。勒弗维尔认为,诗学风格主要涉及两个因素:一方面是当代社会所使用的美学手法、艺术规律、环境认知、文本类型、题材风格等;另一方面是指文学艺术与政治、经济、环境等社会因素中所起到的作用,主要代指文学对社会革新所起到的作用,最终实现人的解放。译者在开展翻译工作的过程中,自身受到译语组织系统文化等诸方面的影响和浸染,而译者心目中的目标读者主要针对目的语受众。因此,目的语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学范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作用于翻译文学的整个创作环节。翻译著作也在外来环境的“作用”和影响下产生了变异。意识形态主要代表的是整个社会大环境中占据影响地位的思想观念、政治话语、世界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意识形态既含有社会群体的、上层建筑的,也包含单个个人的意识形态。随着时代的变迁,赞助人在载体及表现形式都会有所不同,

论庞德的汉诗英译_马燕

论庞德的汉诗英译_马燕
2010 年 10 月 第 24 卷 第 5 期
●外国文学研究
新乡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inxia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论庞德的汉诗英译
Oct. 2010 Vol. 24 No. 5
马 燕1 ,王鲜杰2
( 1. 河南工业大学 外语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 2. 河南教育学院 外事办,河南,郑州,450000)
庞德是中国文化的崇拜者,中国古典诗学和诗 月”、“孤帆”、“远影”等一系列的情景庞德都没有译
歌极大地帮助并丰富了他对英美传统诗歌的革新、 出。因此,不管是从西方的翻译评判标准还是从东
对新的诗歌形式和写作技巧的探索。庞德对中国文 方传统的“信达雅”来看庞德的这首译作,都似乎不
化的认真研究始于 1913 年。这一年他从美国汉学 能称之为成功。但是,我们应注意的是,庞德在翻译 家厄内斯特·凡诺洛萨( ( Earnest Fenollosa) 的遗孀 时,注重的是一些“闪光的细节”,他所抓住的是那 处获得一批用英语注译的中国文学资料及凡诺洛萨 些能带给他瞬间触动的意象。对他来说,从原作中
一、简介
创意翻译“主要体现三个方面: 1. 抛弃维多利亚时 期那种矫揉造作、生僻古涩的翻译措辞; 2. 优秀的诗
埃兹拉·庞德,著名美国诗人。1885 年生于美 歌译作可以看做是具有自身独立意义的新诗作品; 国爱达荷州的海利镇。1901 年,他进入宾夕法尼亚 3. 每篇译作都有必要看成是一定程 度对原作的评 州立大学学习,在那里攻读美国历史、古典文学、罗 鉴” 。他主张诗要具体,是对具体 事物的描述,

捍卫诗魂——庞德汉语古诗英译意象之忠实性探究

捍卫诗魂——庞德汉语古诗英译意象之忠实性探究

兹拉 庞德(Ezra Pound)作为个案研究, 通过对其翻译目的, 翻 译原则和翻译手法的探讨,力图深层次挖掘汉诗英译的忠实
性问题与意象传递的方法性问题。 二、 意象— 诗之魂与庞德翻译理论的撞击 众所周知 , 美国诗人埃兹拉 庞德( Ezra Pound ) 是英美意 (
象派诗歌(1909- 1917) 的倡导者、 实践者, 同时也是一位能力 超群、 成就突出的翻译家。按照庞德的界定, 所谓“ 意象”就是 , 瞬间表现的理智与情感的复合物, 正是这种“ 复合物” 的瞬间表
似乎一直没有达成共识。 抑或又如解构主义之说, 忠实只是一 个翻译的神话? 笔者在本文中以著名意象派诗人兼翻译家埃
乍一看, 几乎以为庞德简直是在胡言乱语 , 译文中几乎没 有一个词来表达君子这种高尚品德的。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 理 雅各的译文着实“ 矣。 信” 然而仔细推敲不难发现, 庞德是在对 中国古老而神奇的象形文字进行了拆析 : 因此“ 变成了( 地 坦” 平线上日出) , 荡” 而“ 成了(草, 太阳, 水, 阴影) 。 这诸多的景致 放在一块, 竟成了一首隽永的意象诗。 一个光明磊落的高大形 象通过这种别致的方式居然栩栩如生,实在叫人不得不佩服
觉。” 由此可见, 意象是诗人情感体验的载体, 可谓诗之魂魄。 因此, 由庞德的“ 意象” 诗学主张为起点, 庞德的翻译理论 一脉相承, 同样也是紧扣“ 意象” 二字而来。 庞德认为, “ 译者在 诗歌翻译中应抓住细节, 突出意象, 能形成传达诗性体验的漩

试论埃兹拉·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解读与创译试论埃兹拉·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解读与创译

试论埃兹拉·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解读与创译试论埃兹拉·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解读与创译

试论埃兹拉·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解读与创译试论埃兹

拉·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解读与创译

独到的见解。在他一生的诗歌创作中,庞德结合自己意象派诗歌理论,把他对中西方文化的

比较探究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庞德不仅独到的解读了中国古典诗歌,还创译了许多中国经典

诗词,使中国古典诗歌在西方大放光芒。本文试从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内涵的解读及其对中

国古典诗歌的创造性翻译两个方面来探讨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阐释。

关键词:庞德;中国古典诗歌;创译;意象派

一、庞德的意象派诗歌理论与中国古典诗歌理论的交汇

中国古典诗词理论对“意象”一词的理解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审美活动而创造出

来的物化或固化后的一种艺术形象;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和统一;是融

入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借客观物象表现主观情意;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也是审美创造结晶,及情感意念载体;是生活的外在景象与诗人的内在情思的统一;是诗人感情外化的一种

表现形式;是有特殊或深刻意义的形象。笼统地说,意象是思想情感与具体物象的完美结合。而“意”处于主导地位,“意”决定了“象”,“象”反映了“意”;意源于内心并借助象为依托来表达。意在象中若隐若现,又仿佛呼之欲出,象却似有心似无意地一勾一画一点一染,而为意增彩

而绽放。所谓“意的暗示,象的契合”就是这个道理。由此总结,喻意之象的本质,就是一切

可入作品的事景物象,与作者的主观情意、趣味、感悟相互融合的再创造、再表现。

庞德在意象派诗歌的创作实践中总结出了意象主义创作的三原则,从理论上肯定了意象主义

在美国文学的地位:用精确的语言直接处理诗歌主题;使用简练语言,取消修饰的多余的词语;按照流畅的音乐节奏,而不是节拍节奏来安排诗的韵律。后来,庞德的漩涡主义发展了

the river-merchant’s wife赏析

the river-merchant’s wife赏析

the river-merchant’s wife赏析

the river-merchant’s wife是庞德翻译李白的《长干行》的名称。

庞德是美国诗人和文学评论家,他翻译的李白《长干行》让唐诗走向世界。这首五言情诗描绘了商妇的爱情和离别,展现了追求理想生活的追求。庞德的翻译将这一艺术形象传达到世界,为唐诗在国际上的传播打开了一扇大门。

庞德翻译的《长干行》英文诗歌将李白的意境转译为:

The River Merchant's Wife:A Letter

by Ezra Pound

当时我还留着刘海,无忧无虑地在家门前玩耍,拔下花朵。

你踩着竹高跷,扮演骑马的少年,绕过我的坐处,玩弄着蓝色梅花。

我们在长干村生活,两小无嫌猜,没有厌恶或猜忌。

十四岁时,我嫁给了你,我从未笑过,因为我害羞。

低头看着墙,被叫过千百次,却从未回过头。

十五岁时,我停止了皱眉,我希望我的尘埃永远与你混合在一起,永远永远。

为什么要攀登这个望夫台呢?

十六岁时,你离开了,去了遥远的古都廓犁岸,那里有漩涡的河流,你已经离去五个月。

猴子在头顶发出悲伤的声音。

你走路时拖着脚步。

现在,大门前苔藓丛生,各种各样的苔藓,深得不能清理!

这个秋天,叶子早早地飘落,随风飘扬。

西园的草地上,八月里蝴蝶翩翩起舞,两只相互飞舞。

这让我受伤了,我变老了。

如果你正从江河的狭窄处下来,事先告诉我,

我会走出去迎接你,一直到达到长风沙。

庞德的翻译虽有不足,但成功将唐诗引入世界,让更多外国人了解和喜爱我国古典诗词文化。这不仅是对唐诗的一次成功翻译,更是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为中西方诗歌的互相借鉴铺平了道路。

庞德----翻译理论论文

庞德----翻译理论论文

误读还是再创造:论庞德的汉诗英译

-------马燕摘要:作为”意象派“诗风的倡导者,埃兹拉庞德是英美现代诗坛举足轻重的人物,对现代诗歌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自他的《华夏集》出版以来,人们对庞德的译诗方法褒贬不一。本文将主要从庞德的诗歌理论以及他对中国古诗的翻译两个方面来进一步探讨庞德在诗歌翻译方面独到的见解。

关键词:庞德,意象派,诗歌翻译

1948年诺贝尔奖得主、大诗人T·S·艾略特的著名长诗《荒原》的副题是:“献给埃兹拉·庞德,最卓越的匠人”。意象派诗人埃兹拉·庞德在英美现代诗坛史上毫无疑问是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现代文学运动的一代青年有着巨大的影响,作为“意象派”诗风的倡导人,庞德对现代诗歌界的发展影响深远。但自庞德出版《华夏集》以来,一部分人对他的诗歌翻译方法持反意见,认为他的翻译是对原诗词的误读。艾略特曾说:“为了理解庞德的理论,有必要阅读他的诗歌,为了理解庞德的诗歌,有必要阅读他的理论。”因此,本文将主要从这两方面入手,通过理解庞德的翻译以及分析他对中国古诗的翻译,来进一步探讨庞德在诗歌翻译方面独到的见解。

一、背景

埃兹拉庞德,著名的美国诗人。1885年10月30日出生于美国爱达荷州的海利镇。在去欧洲以前,他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就学,在那里攻读美国历史、古典文学、罗曼斯语言文学。毕业时他不但精通英文文法和文学,而且掌握了九种外语。两年后,他转至哈密尔顿大学学习,1906年获硕士学位。1898年庞德首次赴欧,1908年定居伦敦,并结识了著名爱尔兰诗人W.B.叶芝。以后一度成为伦敦文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在巴黎和伦敦期间除了继续从事创作外,他发掘和扶植人才,与欧美文学界人士广为交游,为打破英美诗歌的沉寂局面,为促进美国文学的“复兴”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Ezra Pound庞德翻译理论与汉诗翻译完整版资料

Ezra Pound庞德翻译理论与汉诗翻译完整版资料
• 庞德从汉语文学的描写性特征中,看到了一种语言与意象的魔力,从 而产生对汉诗和汉字的魔力崇拜,长诗《诗章》中多处夹着汉字,以 示某种神秘意蕴,主张寻找出汉语中的意象,提出英文诗创作中也应 该力图将全诗浸润在意象之中。
贡献价值
• 1948年诺贝尔奖得主,大诗人T·S·艾略特的著名长诗《荒 原》的副题就是:“献给埃兹拉·庞德,最卓越的匠人”,该 诗曾得利于庞德的亲自修改。作为欧美现代主义文学公认 的鼻祖之一,庞德在艺术创作及批评理论方面都有较大影 响。
• 意象派的产生最初是对当时诗坛文风的一种反拨。首先, 在19世纪后期英国文坛,象征主义、唯美主义与浪漫主义 结成一体,形成新浪漫主义。意象派是在其基础上演变而 成的。到20世纪初,传统诗歌,尤其是浪漫主义、维多利 亚诗风蜕化成无病呻吟、多愁善感和伦理说教,只是“对 济慈和华兹华斯模仿的模仿”。庞德及其意象派提出“反 常规”“革新”地进行诗歌创作的主张。其次,20世纪初 柏格森热流行,这是自叔本华以来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想在 文学界影响的延伸。意象派的开创者休姆就直接受教于柏 格森。柏格森的直觉主义、生命哲学全盘为意象派所接受, 成为其主要的理论依据和哲学基础。意象派诗特别强调意 象和直觉的功能。同时,象征主义诗歌流派为意象派开创 了新诗创作新路,尤其是诗的通感、色彩及音乐性,给意 象派以极大的启发。
日本俳句和中国古诗对意象派诗歌的影响
• 从诗歌意象的内在形式看,意象派受日本俳句和中国古诗的影响。意象派诗 歌革新,首先是从模仿学习日本俳句开始的。

庞德曾将中国文学史中所译的汉诗

庞德曾将中国文学史中所译的汉诗

庞德曾将中国文学史中所译的汉诗

庞德曾将中国文学史中所译的汉诗涉及了许多著名的文人作品和诗人,包括:

1. 李白:庞德曾翻译了李白的多首诗歌作品,例如《静夜思》、《登金陵凤凰台》等。

2. 杜甫:庞德曾翻译了杜甫的一些著名诗歌,如《月夜忆舍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

3. 陆游:庞德曾翻译了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等诗作。

4. 苏轼:庞德曾翻译了苏轼的一些著名诗作,如《江城子·密

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此外,庞德曾还翻译了其他一些中国古代文人的诗歌作品,如刘禹锡、王之涣、王维等。他的翻译作品涉及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许多重要的文人和作品,为国内外读者提供了一扇了解中国文学的窗口。

论庞德的汉诗英译

论庞德的汉诗英译

● 外 国 文 学研 究
论 庞 德 的汉 诗 英 译
马 燕 ,王 鲜 杰2
(. 1河南工业大学 外语学 院 , 河南 , 郑州 4 00 2 河南教育学 院 外事办 ,河南 , 5 00; . 郑州 ,5 00) 4 00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要: 作为“ 意象派 ” 诗风 的倡导者 , 埃兹拉 ・ 庞德一直都是英美现代诗坛举足轻重 的人物 , 对现代诗歌的发

诗 歌 的沉寂 局 面和促进 美 国文学 的复兴作 出了独特 的贡献 。 二 、庞德 的诗 歌翻 译理 论
庞德 的翻译观 念与 其现 代诗 学 和文化 观念密 切 相联 , 否定传 统 的翻译 原则 , 破 了翻译 与创作 之 他 打 问 的界 限。庞 德在 翻译 时 , 仅不 墨守成 规 , 不 而且 往 往将其 诗 学革新 的观 念 融人 其 翻译 实 践 中, 由此 并 产生 了创 意 翻 译 法 。尤 尼 ・阿 帕特 ( o n pe) RniA t e r 在其 著作 《 宝 : 德 之 后 的翻 译 》中提 出 , 德 的 挖 庞 庞 创 意 翻译 “ 主要 体 现 三 个 方 面 :.抛 弃 维 多利 亚 时 1 期 那种 矫揉 造作 、 生僻 占涩的 翻译措 辞 ; . 2 优秀 的诗 歌 译作 可 以看做 是具 有 自身 独 立 意 义 的新 诗 作 品 ; 3 每篇译 作 都 有 必 要 看 成 是 一 定 程 度 对 原 作 的 评 . 鉴” ” 。他 主张 诗 要 具 体 , 对 具 体 事 物 的描 述 , 是 “ 德所 要 描 写 的 都 是 真 实 存 在 的客 体 , 庞 比如 一 幅 画, 一种颜 色 , 一块 头 , 甚至 是石 头上 的雕刻 , 绝 但 不是 抽象 的概 念 ”】。 庞 德 的翻译 理 论 强调 的 是 ll。“ l

埃兹拉·庞德译《胡关饶风沙》的绘画因子

埃兹拉·庞德译《胡关饶风沙》的绘画因子

埃兹拉·庞德译《胡关饶风沙》的绘画因子□黄丹霞/文

关于诗歌艺术与绘画艺术的一致性,中西方都早有代表性的论述,如我国北宋文学家苏轼评王维诗画时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希腊抒情诗人西摩尼得斯也曾说过:“诗为有声之画,画为无声之诗。”可见,诗歌艺术与绘画艺术具有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特点。

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是美国意象派诗人的代表性人物,他的意象派诗歌理论以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为基础,为现代英美诗歌注入了中国文化元素,推动了意象派诗歌运动在美国的发展。意象派诗人主张用鲜明的意象,直接体现诗人的感受与体验,力求用最恰当、最少的笔墨产生最丰富的意蕴,这与中国古典诗歌与山水画的意境效果异曲同工。庞德的著名短诗《在地铁站内》(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便是这一主张的代表作,该诗色彩强烈,意象鲜明,读来颇具有中国诗“诗中有画”的审美意味。除写诗之外,埃兹拉·庞德也进行诗歌翻译,他翻译了不少中国古典诗歌,为东西方诗歌的互相借鉴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的汉诗译作《华夏集》(Cathay)一经出版,即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其中,译作《长干行》(The River- Merchant's Wife: A Letter)、《送友人》(Taking Leave of a Friend)、《玉阶怨》(The Jewel Stairs' Grievance)等广受关注,而《古风十四·胡关饶风沙》(The Lament of the Frontier Guard)却鲜有研究,研究视角尚未得到全面挖掘。《胡关饶风沙》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古风五十九首》中的第十四首,是针对诗中“阳和变杀气”“安得营农圃”的现实所作,表达对当时唐朝无可安边之良策、无能胜任之良将的现状的批判。庞德在对此诗进行创造性译作时运用了绘画艺术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使译作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庞德翻译《诗经》“二南”的特点

庞德翻译《诗经》“二南”的特点

庞德翻译《诗经》“二南”的特点

摘要:埃兹拉·庞德是西方现代诗歌的奠基者,同时,他喜爱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在尝试翻译了一些中国古代诗歌后,他开始了对《诗经》的研究和翻译。本

文主要通过细读庞德所译《诗经》“二南”,分析庞德翻译的特点。

关键词:庞德、《诗经》“二南”、翻译、特点

庞德在翻译前大量研读了前人翻译成果,但那些译本都不能满足他作为一个诗人对《诗经》“二南”中“礼”的理解,也因此,庞德翻译的《诗经》较其他海外汉学家更具艺术性。下

文将从器物意象、礼的规则及对礼的说明三方面,分析庞德翻译《诗经》的特点。

首先是器物意象方面,庞德对《诗经》中简单的器物意象的翻译反映出了他对《诗经》

的独特感受。第一是对动植物的翻译。如《关雎》,《毛诗》云:“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主要指后妃之德。其中“参差荇菜”中

的“荇菜”,诗人译为“reed against reed”,同时运用“stream”、“dark bought”、“secrecy”等一系

列意象的叠加,营造出幽深阴暗的色彩。用“dark and clear”来形容“窈窕淑女”(the prince’s fere),塑造出了一个典型的西方神秘女郎的形象,这体现出诗人在翻译过程中受到西方文

化的影响,考虑到了译本在西方社会的接受问题。

第二,专有名词方面,庞德在翻译的过程中注重保留诗歌的中文文化源头,除了人名、

地名等专有名词外,庞德诗中“河”、“江”等不难译为英文的词也保留其中文读音,如《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中的“河”,庞德直接将其译成“Ho”,这种做法很好的保留了中文

庞德译《关雎》赏析及现代诗翻译作业

庞德译《关雎》赏析及现代诗翻译作业

庞德译《关雎》赏析及现代诗翻译作业

原⽂: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wet blacke bough.

译⽂:⼈群中幽灵般的⾯孔;花瓣落在潮湿的⿊树枝上。

翻译感想:这节课上⽼师为我们讲解了现代诗歌,我了解了现代诗歌具有蒙太奇(montage)、魔幻(mirage)、拼接(collage)等的特点,并学习到了现代诗歌的⼀些分析⽅法。

原⽂:

“Hid! Hid!” the fish-hawk saith

by isle in Ho the fish-hawk saith:

“Dark and clear, Dark and clear,

So shall be the prince’s fere.”

翻译感想:这是诗⼈庞德对《关雎》的译⽂,但在⽼师讲解之前,但看原⽂我并没有看出这是《关雎》的译⽂。⾸先,第⼀⾏中,他将拟声词“关关”误解为是“关闭”的含义,所以他⽤“Hid”来表达躲藏之意。“Fish-hawk”是抓鱼的⽔鸟,性情凶猛,⽽”关雎“中的雎鸠属鹰类⽔鸟,性情温顺且相传此种鸟有定偶,故以喻男⼥之恋。第⼆⾏中,庞德把“河”⾳译为“Ho”,很难让西⽅读者联想到“Ho”译为“River”,⽽是会让他们联想为地名。第三⾏中的“Dark and clear”是对“窈窕”两个字分开后的翻译,因为“窈”在字典中有“深幽、阴暗”之意,⽽“窕”字则有“明亮”的意思。但是原⽂中的“窈窕”指的是⼥⼦娴静美好,应对应为“gentle、quiet”。另外,⽂中的“淑⼥”在译⽂中被删去了,属于漏译。第四⾏中⽤“prince”指代“君⼦”缩⼩了语意。“君⼦”是对道德品⾏兼好之⼈的美称,不应局限在表⽰贵族阶级的“王⼦”中。

庞德《诗经》翻译

庞德《诗经》翻译

Ezra Pound: CLASSIC ANTHOLOGY

诗经·国风·周南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Book I. Chou and the South

I (1)

[Hid! Hid! (1954)]

Ezra Pound

"Hid", "Hid" the fish-hawk saith,

by isle in Ho the fish-hawk saith:

“Dark and clear,

Dark and clear,

So shall be the prince's fere.”

Clear as the stream is her modesty;

As neath dark boughs her secrecy,

reed against reed

tall on slight

as the stream moves left and right,

dark and clear,

dark and clear.

To seek and not find

as a dream in his mind,

think how her robe should be,

distantly, to toss and turn,

to toss and turn.

High reed caught in ts'ai grass

so deep her secrecy;

庞德的翻译观

庞德的翻译观

庞德的翻译观(总4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骞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庞德的翻译观

摘要: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乃美国著名诗人,意象派的代

表人物,他翻译的中国古典诗歌对英语诗歌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通过解析庞德的翻译理论和分析《华夏集》的译例,一窥他的创意翻译法,让大家领略不同于中国国内传统的翻译方法,并让读者认识到庞德的翻译作品带来的影响力远远超过翻译本身。

关键词:庞德;翻译观念;创意翻译法;中国古典诗歌

埃兹拉庞德是英美20世纪文坛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集诗人、批评家与翻译家于一身。埃兹拉庞德翻译了不少中国古典诗歌和儒家经典。他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不但很好地介绍了中国文化,而且恰当地将中国诗学精髓用之于发展英语现代诗歌,同时又突出地表现了他的创意翻译法。虽然庞德的诗学和翻译与中国文化的渊源很深,但国内对其诗学和译学的研究一直没有重大突破,甚至有不少人将庞德的翻译看作是劣质翻译品,本文试对庞德的翻译理论初作探讨,以期抛砖引玉,让庞德的翻译理论和译作在中国能够得到中肯的评价。

一、20世纪的翻译理论介绍

20世纪以前的西方译论主要是围绕“直译”与“意译”展开,20世纪朝着哲学、语言学和文化三个主要方向发展。庞德翻译理论对20世纪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影响深远,预示着翻译理论从语言学范式到文化范式的发展方向。

二、庞德的翻译理论

庞德翻译理论的核心在于创意翻译,而他的创意翻译又体现在如

下三方面:

(-)翻译是对原作的部分批评

庞德1934年提岀“通过翻译批评”的观点。庞德认为翻译是对

e.pound翻译家庞德及翻译理论简介

e.pound翻译家庞德及翻译理论简介

庞德的主要翻译作品
庞德翻译的主要作品有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以及意大利诗人 但丁的《神曲》等。这些作品都是西方文学经典,具有极 高的文学价值和影响力。
庞德的翻译作品不仅在英语世界广为流传,也对其他语言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翻译风格独特,注重诗歌的音韵 和节奏,同时也传达了原作的情感和意境。
价值和意义。
THANKS.
庞德的翻译思想
庞德的翻译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忠实原文、传达原作的音韵和节奏 、以及将原作的情感和意境传达给读者。
他认为翻译应该尽可能地忠实原文,同时也要传达原作的音韵和节奏。 这些方面都是构成文学作品的重要元素,对于读者理解和欣赏原作至关
重要。
庞德还强调翻译应该将原作的情感和意境传达给读者。他认为,翻译不 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对原作精神的传达。因此,他努力在翻译中传 达原作的情感和意境,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原作的魅力。
他强调在翻译过程中保持语言和内容的 和谐统一,既要关注语言的准确性和流 畅性,也要重视内容的逻辑和情感的表
达。
为了实现这种统一,庞德在翻译过程中 会深入分析原文的语言特点、文化背景 和作者意图,力求在目标语言中达到相
似的表达效果。
庞德翻译理论的价
05
值和影响
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强调意象与节奏
庞德认为诗歌的灵魂在于意象和节奏,因此在翻译中注重 保留原诗的意象和节奏,使得译作在保持原作韵味的基础 上,给读者带来新的审美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Ezra Pound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大家的翻译:

1颜芳芳: 地铁站里茫茫人海魅影见,沉沉黑枝雨打花瓣残。

2张梦璐: 在那个地铁站,拥挤的面目恍若幽灵,湿润的花瓣,黑色的枝条

3张秋香Just: 在一个地铁车站,在人群中这些脸庞的幻影,花瓣在潮湿的黑树枝

4高达: 地铁站的一瞬间那几张面孔在人群中如幻影般浮现雨水打湿的黑树枝也飘过花瓣一片又一片

5刘珈珞Rayecho: 地铁站里,人群中那些幻影般匆匆而过的面庞,如打湿的花瓣模糊在黑色的枝条的间隙

6申刘潇翔: 地下铁中,人群的容颜飘闪,如黑色枝条般的甬道里开出潮润的花.

7胡晶静: 车站掠影人群之中这些面孔幽灵般的显现,雨水浸湿的黑树枝飘过花瓣片片。

8陆君洋: 人海中浮現的臉龐亦如樹枝上濕透的花瓣

9谷晓莹Annie: 在火车站台,人群中出现这些幻影。。。。花瓣在潮湿的黑树枝上

10伊尔盼江: 在巴黎地铁的站台上,拥挤的人群中这些幻影的脸庞,湿漉漉的花瓣,黑色的树枝,悲怆!

11张心夏: 在一个地铁站,人群中这些面庞的幻影,花瓣在潮湿的漆黑的树枝上

12刘霁遥Dyesebel:A 地下铁倩女幽魂末路狂花B地铁站内一瞬间我瞥见了熙攘人群中你冶魅般的面庞恍若那黯然枝桠上缀着的点点红花撩拨着我炽热的心

13张超Joe: 在一个地铁站/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14王诗韵: 人群中出现的那些脸庞潮湿黝黑树枝上的花瓣

15姚璐.Yvonne: 站台上行走的人们步履飘忽面无表情如黑色树枝上饮露的花瓣摇摇欲坠

16魏伟强Albert: 地下铁熙攘的脸若隐若现,仿似沾湿了的黑色枝桠上的花瓣。

17戴夢曉♥まいみ: 在伦敦地下铁道里。在人群中涌现着诡异不安的脸庞;片片的花瓣浸挂在黑色潮湿的枝丫上。

18韩泽: 伦敦地下铁人海中漂浮的幽灵魅影潮湿黝黑的树枝上凋零的花瓣

19徐昊然: 辙印斑驳,人影散乱。日倚杆桅,芳残飘零。憔悴枝头,霜露是泪。点评:

看完了大家的翻译,我真的觉得这个主页的亲们卧虎藏龙,个个都是高手。上面的翻译各有千秋。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严复提出翻译有三大准则:“信达雅”即翻译作品内容忠实于原文谓信,文辞畅达谓达,有文采谓雅。(语出严复《天演论》)。

我们选出四个翻译作品对比一下:

A颜芳芳: 地铁站里茫茫人海魅影见,沉沉黑枝雨打花瓣残。

B高达: 地铁站的一瞬间那几张面孔在人群中如幻影般浮现雨水打湿的黑树枝也飘过花瓣一片又一片

C伊尔盼江: 在巴黎地铁的站台上,拥挤的人群中这些幻影的脸庞,湿漉漉的花瓣,黑色的树枝,悲怆!

D刘霁遥Dyesebel: 地下铁倩女幽魂末路狂花

在“信”上,颜芳芳,高达,伊尔盼江三位同学势均力敌,不分上下。而刘霁遥Dyesebel同学,翻译虽雅,但是离文甚远,在“信”上有所欠缺。拿“倩女幽魂”这句翻译举例,原文中却是“apparition”(幻象、幽灵),这正是作者运用的比喻手法,匆匆走过的人的脸如灵魂一般闪现,但它本身并不是幽灵,况且原文没说这些apparition是男是女,怎么就出来一个“倩女”呢?这一点值得再推敲一下。

在“达”上,高达同学略胜一筹。他在句与句之间的衔接上下了很大功夫,让语言非常流畅,没有很强的晦涩感。

在“雅“上,无疑是刘霁遥Dyesebel同学最好。

但四位同学均有些小问题:

A颜芳芳: 地铁站里茫茫人海魅影见,沉沉黑枝雨打花瓣残。(树湿了一定是下雨了吗?花瓣为什么“残”呢?)

B高达: 地铁站的一瞬间那几张面孔在人群中如幻影般浮现雨水打湿的黑树枝也飘过花瓣一片又一片(和上一位同学一样,树湿了一定是下雨了吗?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on”能等于飘过吗?)

C伊尔盼江: 在巴黎地铁的站台上,拥挤的人群中这些幻影的脸庞,湿漉漉的花瓣,黑色的树枝,悲怆!(虽然作者在用美和丑对比,但是,作者面对美和丑是不是悲呢?我们实在不得而知)

D刘霁遥Dyesebel: 地下铁倩女幽魂末路狂花(上文已经分析过了)

在综合本文中心:

正如美丽的面孔幽灵般显现又飞逝一样,现实生活中的美好现象和人的美好感觉稍纵即逝;正如美丽的面孔只显现给留心体察的人们一样,现实生活中的美需要人们用欣赏的眼光来发现;正如花瓣长在粗鄙丑陋的枝条上一样,现实生活中的美往往生长在丑与恶的土壤上,美与丑恶对比鲜明,它们贴得太近,甚至彼此互为依存;正如花瓣给人欣喜、亲和的感觉,湿漉漉的黑色枝条给人恶心、厌烦的感觉一样,现代社会给予人的是强烈的感觉冲击,而且感觉是正面负面的落差是极大的。因此我们说,“一个地铁车站”是一个特殊环境,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缩影,它集中地呈现了现代社会的种种事象,但在大诗人庞德的眼里被提纯了,他只看到两个字:“美”和“丑”。

我认为,本次优胜者是:魏伟强Albert:

地下铁

熙攘的脸若隐若现,

仿似沾湿了的黑色枝桠上的花瓣。

(原文信息充分展现,语句通顺流畅有自己的风格且切合原文意境,文字文采飞扬,句句押韵)

他将成为主页君的好友!

附名家翻译:

在一个地铁车站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杜运燮)

人群里这些脸忽然闪现;

花丛在一条湿黑的树枝。(流沙河)

人群中,这些面孔的鬼影;

潮湿的黑树枝上的花瓣。(余光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