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的新视野
现代诗歌教学新探
现代诗歌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现代诗歌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更好地把握诗歌的精髓。
首先,现代诗歌教学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文学素养,能够把握诗歌的精髓,把握诗歌的内涵,并能够把诗歌的内涵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其次,现代诗歌教学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够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讨论、演示、游戏等,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更好地把握诗歌的精髓。
此外,现代诗歌教学还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课堂活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课堂活动,更好地把握诗歌的精髓。
最后,现代诗歌教学还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激励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更好地把握诗歌的精髓。
综上所述,现代诗歌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现代诗歌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更好地把握诗歌的精髓。
语文素养视域下的诗歌教学
语文素养视域下的诗歌教学诗歌是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修辞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语文素养的视域下,诗歌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人文情怀,引导学生通过诗歌欣赏和创作来感悟生活、体验美好,使他们在诗歌的世界中得到情感的滋养和心灵的升华。
一、启发学生审美情趣二、培养学生细腻的情感表达能力诗歌是情感的艺术,它通过精细的语言、细腻的笔调,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情绪。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体验,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深层情感,在体验中培养学生细腻的情感表达能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让他们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悟,培养他们表达情感的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体验美好诗歌是生活的写照,它通过独特的视角和艺术的表现形式,展现出生活的多姿多彩和美好的一面。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感悟生活,体验美好,让他们在诗歌的世界中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美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
通过诗歌,学生可以领略到丰富多彩的生活,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美的追求,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
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修辞能力诗歌作为语言艺术的一种最高形式,它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是非常丰富多彩的。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诗歌中学习诗歌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技巧,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修辞能力。
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和修辞,学生不仅可以学到丰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还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修辞能力,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和表达方式。
《乡愁诗》教案: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与情感表达能力
《乡愁诗》教案: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与情感表达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交友圈等各方面都在不断地改变。
随着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都选择了离开自己的故乡,前往大城市谋求生活。
但是,即使远离故乡已经多年,乡愁这个熟悉的词汇依然能够触动人们的内心深处,让人们不断地回忆和思考自己的根。
在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中,通过学习诗歌来启发学生对于生活的感悟,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
而学习诗歌,除了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更需要发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深刻的思考能力。
《乡愁诗》教案正是一道好题目,既拓宽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对生命的认识和感受,提高了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乡愁诗》可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首当其冲的是家乡文化和地域文化。
让学生在诗歌中感受到家乡的特色和魅力,感受到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
诗歌有时会提到一些传统文化,如《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便是一句典型的典故语言。
学生可以通过品读这样的诗句,除了了解其中的意境之外,也可以在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尝试去借鉴并运用在自己的作文中。
如此来讲,学生学诗不仅仅是为了拓宽文化视野,同时也是在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
学习《乡愁诗》也能增强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每一首诗都是一个有情感的故事,通过学习诗歌来发掘和理解情感的表达,有利于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有更多的情感表达。
诗歌中有一些充满哲思的词汇和情感表达方法,如“弯弯琉璃月,挂在玉楼人”,让学生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下,尝试着去描述一些深刻和有意义的内容。
同时,多阅读和理解诗歌中的情感表达方式,也能让学生在写作时有更多的思考和想象空间。
这个课题也能激励学生去发掘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在抒发自己的情感时更加真实、深刻、生动。
《乡愁诗》教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合理组织。
同时,也需要学生融入进去,积极参与。
古诗词教学新视野
童
渭
飘 翳
肪
安徽 黄 山市 屯溪 区荷 花 池 小学( 2 4 5 0 0 0 ) 叶
古 诗 是 中 华 民族 艺术 宝 库 中 的一 颗璀 璨 的 明 珠 , 是 我 国传 统 文 化的 精 髓 。它 作 为 中华 民族 的 文 化瑰 宝 , 以极 简
势吟诵等多种形式 , 让 学 生 在 读 中 有 所 感悟 , 在 读 中 培 养 语感 , 在 读 中受 到 情 感 的 熏 陶 。学 生 读 多 了 , 自然 就 能 背 诵, 从 而 也 就 能 高 阅
字, 以及 诗人 对祖 国河 山的热 爱之情 了 。
淋漓尽致 。教《 宿新市徐公店》 这首诗时, 我采用 了分小组
画 文本 的 方法 。第 一小 组 的学 生 把 课题 的 意 思画 了 出来 :
三、 感悟 意境 , 激发 学生 的诗情 诗, 之 所 以美 , 就 是 因为 它 的诗情 画 意 , 就 是 因 为它 的 内涵 深 广 。诗 歌教 学 中 , 我 们 应把 学 生带 入 课文 特 定的 情
境 中去 , 引导 学 生入 情 入境 。教师 在课 堂 上 要采 取相 应 的
画 面上 有 一家 旅 店 , 旅 店 的 左侧 竖 着 一个 招 牌 一样 的标 志
物, 上书“ 徐” 字 。可 见 , 这是 姓徐 人 家开 的店 。第二 小 组将 “ 儿童 急 走追 黄 蝶 ” 表现 了 出来 : 画 面上 的儿 童在 追 逐 着黄
色 的蝴 蝶 , 但“ 树头花落未成阴” 表现得不够好 , 只 画 了光 秃 秃 的树 枝 , 还要 点 缀几 片 新 叶 才 比较 符合 诗 意 。第 三小 组 用简 单 的线 条 表 现 出 了奔跑 的 儿 童 , 从 儿 童 的表 情 可 以 看出, 他们 很开 心 。学生 通 过绘 画 、 读词 、 悟词 , 无 需 多做解 释, 他 们 已然 明 白了 诗 中“ 篱 落疏 疏 ” “ 未成 阴 ” “ 疾走” 等词 语 所表 现 的意 境 。此外 , 利 用 多媒 体辅 助 教 学 , 采用音乐、
古诗词教学新视野
古诗词教学新视野作者:叶昉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下旬》 2013年第10期安徽黄山市屯溪区荷花池小学(245000)叶昉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它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以极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千百年来依然脍炙人口。
小学古诗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古诗文的学习,让小学生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陶冶小学生的情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而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应该让古诗文在学生心里生根、发芽。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这是语文教学应当担负的历史使命。
一、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领悟诗歌大意我们常说“诗中有画”,往往把一首好诗比作一幅画。
可见,诗歌和绘画都是相辅相成,一脉相通的。
画能使词语表象化,使诗句简单化,简单的几笔,就可以把诗意表达得淋漓尽致。
教《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时,我采用了分小组画文本的方法。
第一小组的学生把课题的意思画了出来:画面上有一家旅店,旅店的左侧竖着一个招牌一样的标志物,上书“徐”字。
可见,这是姓徐人家开的店。
第二小组将“儿童急走追黄蝶”表现了出来:画面上的儿童在追逐着黄色的蝴蝶,但“树头花落未成阴”表现得不够好,只画了光秃秃的树枝,还要点缀几片新叶才比较符合诗意。
第三小组用简单的线条表现出了奔跑的儿童,从儿童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很开心。
学生通过绘画、读词、悟词,无需多做解释,他们已然明白了诗中“篱落疏疏”“未成阴”“疾走”等词语所表现的意境。
此外,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音乐、视频等方式,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感触,也能使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更深刻。
在教学《登鹳雀楼》这首诗时,我运用多媒体,先让学生观看鹳雀楼及其周围景象的图片:夕阳西下,波涛滚滚的黄河一望无际。
然后,我让学生想象自己当时就站在那里,就是诗人王之涣:身临其境,看到这么壮美的景象,你会说些什么?你会怎么想呢?想象有助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深化诗歌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深化诗歌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诗是一种有着极高艺术价值的文学形式。
诗歌教学应该重视学生对于诗歌鉴赏的能力培养,帮助学生领略诗歌的美,以激发他们对诗歌的兴趣。
如何进行深化的诗歌教育并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是诗歌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详细分析如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一、提高诗歌鉴赏能力的背景现代文学日渐丰富多样,时代变迁更使得诗歌普及程度不断下降。
人们丧失了欣赏诗歌的兴趣,读者群体散失在截然不同的娱乐之间。
这些因素导致学生对于诗歌的鉴赏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深化诗歌教学,教育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增进学生的人文情怀,并对学生心灵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1.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在课堂上,老师要先阐述诗歌的基本形式:韵律,节奏,韵脚等。
这有助于学生把握诗歌的韵律美和诗歌语言的韵律感。
老师应该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主题、情感色彩、结构等要素。
通过简单的分析让学生及时对诗歌产生感性认识。
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和读诵不同的诗歌。
如让学生认识到不同诗人的不同创作手法。
还有就是让学生模仿和创作诗歌,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通过创作,让学生进一步领略诗歌的美感,理解好的诗歌是如何运用语言来表达情感的。
创作也有助于加强学生审美的敏感度,从而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2.多元化的课堂教学刚才我们阐述了一下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
但仅仅设定雄厚的内容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人们都知道,“学以致用”。
为此,建议教师将这些方法和教学内容贯穿于实际中,创造更多实践环节。
例如,在营造诗歌氛围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以课外阅读的方式写一份诗歌报告或展示课堂上个人的阅读理解体验等实践环节。
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以此来提高学生丰富和纯熟的诗歌鉴赏能力。
3.以探究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诗歌是一种有着独特形式和韵律的文学品种。
拓展思维视野,强化语言表达:诗歌朗诵技巧的教案设计
拓展思维视野,强化语言表达:诗歌朗诵技巧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及艺术鉴赏能力。
2.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
3.学习诗歌朗诵技巧,提高诗歌朗诵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诗歌的朗诵技巧,艺术表现能力的提升。
2.难点:语音的调节和感情的表达,以及如何让学生运用诗歌朗诵技巧去表现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语音训练的方法(1)词语连读:让学生在周围的语言环境中体会,增加乐感和韵感。
(2)字音模仿:通过声音的大小、高低、快慢等,去模仿自然界的声音及乐器的声音,使学生对语言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化。
(3)朗读语音表达:通过慢条斯理的朗读方式,让语音表达更加准确、到位,并能引出适宜的情感表达。
2.诗歌鉴赏的方法(1)朗诵基本技巧的学习:学习"顿"、"停"、"扬"、"抑"的模式,让学生掌握朗读的基本技巧。
(2)诗歌句子的节奏感:通过朗读学习语言的韵律和节奏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诗歌意境的艺术表现:让学生通过诗歌的语言表达,把握诗歌的形式和表达,进一步深入到诗歌的意境和内涵。
四、教案实施1.前期准备(1)课前准备:为学生找一首朗读材料,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熟悉和练习。
(2)朗诵技巧学习:课前通过教学视频或音频,让学生了解朗诵技巧的基本原则,为课堂上的学习做好准备。
2.课堂实施(1)朗读表现:让学生分组朗读一首诗歌,并通过教学回放,接受老师的点评和讨论。
(2)技巧训练:让学生学习调节声音、语调和情感表达等基本技巧,并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语音表达的实践。
(3)诗歌鉴赏:让学生通过鉴赏诗歌,了解诗歌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学欣赏能力。
3.评价方法(1)课后作业:让学生根据老师上课讲解的技巧,自行选一首诗歌进行朗读,并反复练习,提交音频和写作记录,由老师进行评价和点评。
拓展诗歌教学的新视野
认读 者 对作 品意义 和 审美价 值 的创
造性 作 用 。 1 世 纪 末 以 前 的 文学 作 品 , 9 一 般结 构 比较 清楚 , 旨相对 明确 , 意 读 者的任 务 主要是 理解 和认 识作 者 的 意图 和文本 中所体现 的 意义 ,发挥 的作 用 比较 有 限 。 9 纪 末 以 来 的 1世
、
从 提 高 国 民素 质 的 高
度 看 诗 歌 教 学
中 国历来 就 十分重 视所 谓 “ 诗 教 ” 把诗 歌作 为幼 儿 启蒙 和青 少年 ,
教育 的 重要 教材 。
当作读 几首 诗词 以应 付 考试 的教学
观念 。 只有 这样 ,才能把 诗 歌教 学 从一 般 性 的语 文教 学 中解 放 出 来 , 充分 发挥 诗歌 教学 的创 新功 能 和实
格, 都起 到 了潜 移默化 的 作用 。 诗歌 在语 文课 中 ,属于 一 种最 精致 、纯粹 、优美 的 文体 ,代 表着
接受 美学 认 为 ,作 家写 出 了作 品 只 是 完 成 了文 学 活 动 的 一 个 部 分 , 品本 身并 不产 生意 义 。 品的 作 作 意 义 是 在 读 者 的 阅 读 过 程 中 产 生 的 。也 就是 说 只有在 读者 阅读 和接
中叶 出现的后 现代 文学 ,文 本 几乎
变 成 了“ 能指 的运 动 ” 和游 戏 , 者 读 在 阅读 中 的 自主性 得 到 了极 大 的释 放。 正是 在这 个意 义上 , 受美 学 的 接 创立 者之一 的伊 瑟 尔指 出 :2 世纪 “0
以来
事父 , 之事 君 , 远 多识于 鸟兽 草 木之
l 恩米 矢出买 又竿 恧_ 1 有仕申 星 天
,
接 受 读不
现代诗词教案: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
现代诗词教案: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快节奏,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愈发需求多元化。
在这个时候,诗词这种极具文学价值的艺术形式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它不仅富有美感,而且有着触及人灵魂的特别功效。
因此,在学生的文学教育中,不仅要着眼于传统的经典诗歌,还需适当加入现代诗词教育,以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
现代诗词,泛指20世纪以来创作的具有诗歌特色的文学作品,它不同传统诗词那种利用特定韵律和格律来适应一定的韵律规则,而是更加注重表达情感,以自由的方式书写。
与传统诗词不同的是,它在借鉴传统诗歌的形式和韵律的同时,又不拘泥于其格律和韵律,以自由的形式展开主题,表达情感。
因此,现代诗词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和理解。
现代诗词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拓宽文学视野,增强他们的文学素养。
通过现代诗词作品的阅读与欣赏,不仅可以让学生对中国文学的现代发展了解更多,而且可以加强对诗词的理解和品味,提高审美能力。
同时,现代诗词又完全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这种真实性让学生的接受度大幅提高。
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现代诗词笃实的人性,也能够通过表达自己的情感来感受到其中的人生哲理,并借鉴其书写方式,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力。
下面,就结合实际案例,阐述现代诗词教学的好处:案例一:真实生活情感的表达比如有一首现代诗词《信》,是知名朝鲜籍作家李稜镐创作的。
这首诗词的内容讲述了作者在狱中所写的一封信,在诗中,作者通过表达自己的情感,让读者看到现实社会中的一些问题,如囚徒、监狱、法律、正义与压抑、欲望与自由等等。
这些话题可以让学生思考许多哲学问题,如何正确看待生活与死亡、道德伦理、社会现象等,从而帮助学生拓展文学视野,丰富人生阅历。
案例二:自由与想象的表达现代诗词不受传统韵律制约,表现手法更加自由灵活,如一句话诗若即若离,抒发的情感却格外丰富。
比如著名诗人顾城创作的《寻找灵魂的最后一天》,这首诗以人的内心体验为基础,通过想象力的表达,向读者传递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用诗歌教学开启阅读与创作之门——柳州市潭中路小学诗歌特色课程建设
用诗歌教学开启阅读与创作之门——柳州市潭中路小学诗歌特色课程建设内容摘要:通过诗教活动进行诗歌校本课程的开发,开启阅读新视野、拓宽阅读面、提高阅读量、激发阅读兴趣,有效挖掘诗教价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从而让学生的创作水平得以提升,探索用诗歌教学开启阅读与创作之门的有效途径,形成办学特色。
关键词:诗歌教学校本课程开发阅读能力创作能力一、基于多种背景确定研究方向1.语文核心要素的需要: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是语文的核心素养。
诗词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丰富的语文要素,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素材资源。
2.童年的需要:孩子的童年,离不开诗歌。
孩子通过诗歌,容易形成自己的心灵感知方式,容易保留童年时的梦想。
3.时代的需要:今天的时代,是一个电子传媒的时代,我们又称之为“读图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孩子的想象力便日渐弱化,由丰沛变得枯竭。
如何挽救孩子想象力的缺失呢?诗歌是展现想象力的艺术。
阅读诗歌无疑是保护孩子想象力和创作力的有识之举。
4.校情的需要:潭中校区的学区范围这几年来不断调整,随着学区范围的缩小,我们的生源结构发生了变化,这就更需要我们学校找准一个小的切入口,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创作能力。
基于背景分析,我们学校将诗歌课作为校本课程,让孩子们走进诗歌,学会鉴赏和创作诗歌,实践着诗意儿童文化的语文。
孩子们可以通过诗歌教育,更好地亲近母语,学习母语,提高对诗歌的鉴赏水平,学会创作诗歌,从而提高学生阅读与创作的能力。
1.探寻有效策略,构建诗歌课程体系我校语文学科以“每周一诗”的主题活动为切入点,构建校本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了和谐自由的个性发展空间,逐步形成诗词教学的办学特色与品牌文化。
(一)向阳花木易为春学校诗教工作做到“四个结合”:将诗教和提高师生素质结合;同教书育人结合;将诗词教育与学校语文特色课程结合,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拓宽诗词教育的空间,使其成为语文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现代诗歌教学的四个视角
龙源期刊网
现代诗歌教学的四个视角
作者:
来源:《广西教育·D版》2017年第01期
重庆市开县实验中学教科室教师邹小千、王俊在《基础教育课程》2016年第11期上撰文认为,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诗歌部分”共有5个单元,为了在诗歌教学中取得好的效果,教师在教学时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宏观视角,即将一首诗歌纳入诗歌历史长河中审视其地位和特点,从单元目标乃至整部教材的角度去思考;二是微观视角,即诗歌教学要从诗句、思路、情感到审美,均应有所涉及;三是审美视角;四是当代视角,即用当代眼光认识当代生活,用当代观点思考当代责任,用当代思维培育当代智慧。
数学教育中的价值观研究启示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唐恒钧、张维忠,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育学院佘伟忠在《小学教学》2016年第11期上撰文认为,在数学课程设计及教学中需要将价值观作为一个重要变量加以关注与应用。
第一,在小学数学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尤其是推进一些新的数学教育项目时,需要考察参与者对此的价值判断,并以此为基础制订推进该改革项目的行为策略。
第二,关注课程、教师、学生潜在价值观之间的协调,教师要在教学中主动寻求各方价值观的协调策略。
第三,数学教学中的价值观,都在显性或隐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与学,教师要以价值观的研究成果作为改进教与学的依据。
(责编欧孔群)。
现代诗歌教案:开拓视野,塑造个性
现代诗歌教案:开拓视野,塑造个性诗歌是人类文化的精髓之一,它在人类文化史上拥有着重要的地位。
从古至今,诗歌一直是人们表达情感和抒发思想的方式之一,同时也是文学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教育领域,诗歌的教学也逐渐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现代诗歌的教学动机、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详细探讨现代诗歌教案的开拓视野和塑造个性的作用。
一、现代诗歌教学的动机如今,现代诗歌的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现象,这是因为现代诗歌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增加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具体来说,现代诗歌教学的动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文化多元化现代诗歌的涵盖范围非常广泛,从地域上来看,不仅包含中国的古代文学,还包括了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学。
在时代上,现代诗歌也不限于一种特定的时代,而是涵盖了不同时代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品。
现代诗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和文学背景下的艺术形式和文学传统,促进文化多元化。
2.提高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现代诗歌语言风格多样,既有古典的,又有现代的,还有充满活力和创新的。
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学习现代诗歌,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敏感性和直觉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3.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现代诗歌的多样性不仅体现在语言风格和文学形式上,而且体现在作者对生活和人性的表达上。
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学习现代诗歌,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从而更好地感悟人生的丰富多彩。
4.丰富学生的生活现代诗歌涵盖的主题也是多样的,可以是描写自然景观、渲染人物情感、讴歌人生哲学、抒发社会问题等等。
对学生来说,现代诗歌是生活的一部分,通过学习现代诗歌,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生活的多面性以及人类思想的巨大成果。
二、现代诗歌教学的课程设置现代诗歌教学的课程设置应根据不同年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运用,既要取得教学效果,也要把握学生情感和认知的导向。
寻找诗歌中的“眼”——诗歌教学新尝试
︱︱︱诗歌教学新尝试杨春燕J iaoanjing X uan教案精选【教学内容】《泊船瓜洲》《从军行》《夜宿山寺》《江雪》《秋浦歌之十五》【教学目标】1.通过吟诵,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味、意境。
2.学习用抓住诗眼的方法深入理解诗人的感情世界,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
3.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一、明确主题1.回顾:(出示《泊船瓜洲》整首诗,找出千古名句。
让学生讲述诗人炼字———“绿”的故事。
再次回顾“绿”的妙处。
)人有眼,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世界;诗有“眼”,可以更传神地表达情感。
2.明确:(指出“绿”就是这首诗的诗眼)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或者句。
本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古诗世界,去寻找诗歌中的“眼”。
3.板书课题:寻找诗歌中的“眼”。
二、找诗眼,品诗眼1.出示已经学过的一首古诗《从军行》,抽生朗读。
思考:当时我们学的时候是抓住哪些关键词来理解这首诗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根据学生的回答,找出“暗”“孤”“穿”等字作深入理解。
你发现了什么?3.提炼:诗眼一般是动词或者形容词。
4.换词法理解,发现诗眼无可替代,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准。
5.提炼学法:读、找、品、悟。
6.屏幕出示表格,集体交流,完成口头填写。
三、学思并用,小试牛刀1.朗读《夜宿山寺》。
2.抽生讲述诗歌的大意,体会夜晚上高楼的意境。
3.四人小组讨论该诗的诗眼。
围绕“高”,诗人是怎样描述或者表现的?4.交流汇报组内讨论过程和结果。
5.小组合作填写表格。
(一组一张)四、静心研读,巩固学法1.发放“学习助力单”,结合注释和写作背景,自主研读《江雪》和《秋浦歌之十五》。
2.在“助力单”上圈出诗眼,品读、感悟,需要老师帮助的可以举手示意。
3.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交流,自主发现寻找诗眼的方法。
《江雪》中“独”的意境体现在哪里?结合写作背景,猜一猜《秋浦歌之十五》中诗人的“愁”是因为什么。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诗歌欣赏,拓展幼儿语文视野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诗歌欣赏,拓展幼儿语文视野。
一、背景介绍幼儿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大班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时期,此时的幼儿已发展了较为完整的语言技能,能够理解较为复杂的语言信息,并且能够掌握一定的表达能力。
因此,语言教学在大班阶段的幼儿园教育中变得极为重要。
在语言教学中,诗歌欣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通过诗歌欣赏,幼儿能够感受到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与意境,从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现力及语感。
同时,诗歌欣赏也是开展幼儿园大班语文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诗歌欣赏的特点1.丰富性诗歌是一种艺术性与语言性兼备的艺术形式,其丰富的表现形式能够让幼儿充分感受到音韵、节奏、意境等方面的美妙之处。
2.情感性诗歌是强调情感表达的文学形式,它能够在情感上直接触动读者,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给读者带来启示和感悟。
3.启发性诗歌是一种优美的语言形式,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开展诗歌欣赏,能够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使幼儿在语言中获得欢乐。
三、拓展幼儿语文视野的途径1.陶冶情操通过诗歌欣赏能够教育幼儿热爱生活、感受生活、表达生活,涵养优美的情操,培养良好的品位和情感。
2.培养语感通过对诗歌的欣赏,能够让幼儿对语言产生好感,增强语感和语音意识,促进幼儿发音准确、语调自然、语言流畅等方面的能力提升。
3.拓宽视野在诗歌欣赏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幼儿广泛阅读,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和想象力,让幼儿在诗歌中找到新的视角和新的认知。
四、教学案例针对幼儿园大班教育,推荐一份诗歌欣赏教学案例:教学目标:通过诗歌欣赏,拓宽幼儿的语文视野,增强幼儿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让幼儿欣赏《长恨歌》中的诗句,并通过多维度的方式同步进行课堂活动。
1.通过动态诵读和情感语言引导幼儿理解《长恨歌》中的意境,让幼儿感受到古代女性的思想情感。
2.引导幼儿逐句欣赏《长恨歌》中的词句,辨认韵律规律,学习韵母、整齐的节奏感,帮助幼儿发音准确、声音清亮、节奏协调。
进入诗歌世界:提升中学生的诗歌欣赏和创作能力
进入诗歌世界:提升中学生的诗歌欣赏和创作能力1. 引言在当今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中学生需要培养多元化的表达与思维能力。
而诗歌作为一种独特而又深具内涵的文学形式,对于中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审美素养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本文将探讨如何帮助中学生进入诗歌世界,提升他们的诗歌欣赏和创作能力。
2. 了解诗歌在开始欣赏和创作诗歌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建立对诗歌的基本了解。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 定义:什么是诗歌?它有哪些独特的语言特点和结构形式? - 历史背景:简要介绍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著名诗人及其代表作品。
- 音韵格律:解释韵脚、押韵、节奏等基本概念,并给出实例进行说明。
3. 提升诗歌欣赏能力了解了基本概念后,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提升中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 - 阅读经典作品:介绍著名的中外诗人及其代表作品,如李白、杜甫、鲁迅等。
推荐一些易于理解且富有感染力的作品,并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情感、主题和意象。
- 解读分析技巧:帮助学生学会通过解读手法来理解诗歌,如注重语言运用、揣摩作者意图、辨析隐喻和象征等。
- 创设欣赏场景:组织诗歌朗诵会或阅读分享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交流感受与心得。
4. 培养诗歌创作能力在提升欣赏能力的同时,我们也应该鼓励中学生进行诗歌创作。
以下是一些培养创作能力的方法: - 创造性写作训练:鼓励学生自由写作,可以从个人经历出发,也可以通过模仿名家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 提供写作指导: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如构思、表达和修改等。
同时,给予及时而有针对性的反馈,帮助他们不断进步。
- 创意活动:组织诗歌创作比赛或小组合作,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和交流创意的机会。
5. 结语通过进入诗歌世界,中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独特的审美眼光、情感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
诗歌不仅是一种文化遗产,更是一扇通向内心世界的窗户。
帮助中学生提升诗歌欣赏和创作能力将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宝贵的支持与启迪。
中国古代诗词教学新视野.doc
中国古代诗词教学新视野方智范华东师大中文系中国古代诗词教学中长期流行的思想-艺术、内容-形式两分法,造成一种僵化模式。
如何求得古诗词教学的突破?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应该注意到课程标准中关于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的目标表述,有明显不同于以往的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课标在“教学建议”中又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下面,就古诗词的教学提出一些不同于以往分析套路的切入点,希望对课改的此种导向有一些实践层面的启发。
一、意象与意境诗词中的意象,是作品的基本艺术细胞,它是情与景、心与物的统一体,即主观的“意”与客观的“象”的有机融合。
因此,从意象入手分析古代诗词是一种较切近诗词艺术本体、领略其美感的方法。
在西方,还产生了一种专门的批评方法——意象批评。
这里,我们不想一般地介绍有关意象的种种理论观点,而是结合具体诗词作品,来看意象运用和组合在中国古代诗词创作中的一些突出表现。
1.原型意象:以《君子于役》为例“原型”一词起于文学人类学,在每一个人的无意识深处都沉积着人类世代经验的记忆,就是集体无意识形成的“原始心象”。
原型常保留在神话、宗教、民间传说中,它可能是题材、形象、细节、情节或人物等等。
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保留着一些有原型意义的意象。
人们一般认为《诗经》中的民歌产生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然而,在文字产生之前,一些民歌可能就已在口头上流传,只是把它们记载下来是在文字出现之后,也就是说,《诗经》中的民歌是上古时代长期积淀的产物,其所反映的古代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内涵,是非常丰富而复杂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夜笼罩下的灯火街市、明月下的幽淡 小景, 都是在距离化 、 间隔化条件下诞
生的美景。
曷至 哉?鸡栖于埘 ,日 之夕矣,羊牛下
来。君子于役 . 如之何勿思! ”如果把它 解读为反映 了 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 削, 那么就有许多想不通的地方:反映
蒋
红
层,而是寄情寓景 ,寓意于象,突破时
空之间, 物我之问的界限,赋予没有生
梅
的闲适美。 《 饮酒 ( 其五 ) 中的 “ 》 采菊 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更是为世人所称
道。苏轼: “ 采菊而见山, 因 境与意会。
命、 没有感情的具体物象以生命和情感,
借以表达 自 己内 心的情感与思想。这种
诗 歌 教 学 的 新 视 野
哀的残余 , 并且始终遵循着同样的路线
宗白华: 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对 物象造成距离 , 自 使 己不粘不滞, 物象
得以孤立绝缘,自 成境界: 舞台的帘幕,
图画的框廓, 雕像的石座, 建筑的台阶 、 栏干, 诗的节奏、 韵脚, 从窗户看山水、
YU EDUZHI N JI 象“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与现实
津
: : 综合天地
“ 立象尽意”是诗歌艺术的根本特
《 归园田 ( 居 其一 ) 》美在哪里? “ 方宅
征。诗人创作诗歌的时候,其审美感知
和审美体验不会只停留在客观事物的表
◆
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生活的朴素美 。
“ 无尘杂, 户庭 虚室有余闲”心灵的自 由 美。 “ 狗吠深巷中,鸡鸡桑树颠”居郊
纶巾, 谈笑问, 樯橹灰飞烟灭。 ”把十年
前新婚时的周瑜与十年后大战赤壁的周
瑜合一。不同地点 、 时间的嫁接,既给
读者造成 阅读障碍,也暗示了 自 大 然
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等诗词都借
“ 之夕”再现了占老的思亲怀远的悲 日 情。
2意象叠加 .
飞”等诗无一不是采用意象叠加 ,才使
而向昏兮.日杳杳而西匿。 ”白居易 《 闺
妇》 “ 辽阳春尽无消息,夜合花开 日 又 西。 ”李白 《 菩萨蛮》 “ 暝色入高楼, 有
人楼上愁。 ”马致远 《 净沙秋思》 “ 天 夕
《 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酒肉 自 朱门
臭, 路有冻死骨。 ”高适 《 燕歌行》 “ 战 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晏几 道《 临江仙 》 “ 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
更加丰富的 美的体验与享受。
1原型意象 .
山、 、 花 人、 鸟, 偶然相 , 对 一片化机 , 天真自 具,既无名象,不落言诠,其准
辨之? ”陶涛物我交 . 融 主客不分 , 大彻 大悟,体现了超越的中国艺术精神。所 以有人说:陶诗不是纯粹的山水诗而是
哲理诗。 4朦胧间离 .
来暗示一个不同于两者的新的意象。例
诗歌的最高境界是意境两浑, 天人合一 “ 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陶渊明的
蒋红梅,湖北襄樊职业技术学院教
如姜夔 《 扬州慢》将同一地点的历史意
操大军的赤壁等同。问离时间 “ 遥想公 瑾当年, 小乔初嫁 了,雄姿英发。羽扇
给人以沧海桑田的 历史感 , 而且还传递
了诗人微妙的 心理。姜夔早年失去父母 ,
剥削,为什么要把时间定格在 “ 日之
夕” ,为什么要写鸡 、 羊、 牛?但只要抓 住 “ 之夕”这一原型意象进行赏析, 日 就能深刻地理解诗人的情感气脉。司马
每一种原始意象都是关于人类精神 和人类命运的一块碎片,都包禽着我们
祖先的历史中 重复了无数次的欢乐和悲 生成。 它就像心理深层中一道道深深开 凿过的河床, 生命之流在这条河床中突 然奔涌成一条大江, 而不是像从前那样, 在漫无边际而浮浅的溪流中向前流淌。 暝色起愁,日 夕而归是中同人心灵 深处的一条河。因此在占 代诗歌中, 黄 昏 成了诗人思亲怀远的最佳景致, “ 日 之夕”成 了 , 诗歌创作中的原型意象。诗 经《 君子于役》 “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诗歌创设意境表达 “ 黑暗”的 情感,
讲究朦胧化、距离化 、间隔化 。李贺、 李商隐是中国最早的朦胧诗人,其诗大 都朦胧,留下许多空白点 、 未定点,让 读者填空完型。苏轼则是最善于嫁接 、 间 离的高手。其 《 念奴娇・ 赤壁怀占》间 离地点 “ 故垒西边,人道是 、 三国周郎 赤 ” 壁。 把湖北黄岗的赤壁与周瑜击破曹
由姐姐一手带大, 他的理想是做杜牧那
样的风流太守 , 可生不逢时。因此,这
首诗既反映了金兵入侵后给社会带来的 灾难,又反映了诗人美好人生理想破灭
的悲哀。 个人的人生挫折与社会灾难的
沟通 ,传达了心理深层 的东西。杜甫
相如 《 赋 》 “ 黄昏而望绝兮,怅 长门 日 独托于空堂。 ”潘岳 《 寡妇赋》 “ 时暧暧
l l 2 +> 。
的 能够淘汰一切的威力 , 使读者理解了
苏子 “ 一樽还酹江月”的意外之意—— 否定英雄功业 . 告别仕途人生, 走向艺
术 人牛 国
3主客合一 .
视觉和弦是指两个视觉意象形成一
王国 :境余于意——再现。意余 维
于境——表现 。意 、境两浑——体现 。
个可称为视觉和弦的东西。它们联合起
生成意象的艺术创造手法,使诗歌意象 心物交融,意象与意象跳跃组合,赋予
了 诗歌圆融深致的意蕴。对读者而言 , 只有把握意象, 神游意境 ,才能真正领 悟到诗歌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获得
此句最有妙处。 晁补之: “ 自 ” 本 采菊,
无意望山, 适举首 而见之, 故悠然忘情, 趣闲而景远 ,此未可于文字精粗间求 之。 ”王士 : “ 篱有菊则采之, 采过则 已,吾心无菊。忽悠然而见南山,日夕 而见山气之佳 ,以悦鸟性 , 与之往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