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全程训练小题天天练37古代诗歌鉴赏一形象篇含解析
2024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练(含答案)
古代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盖少府新除江南尉问风俗
郎士元①
闻君作尉向江潭,吴越风烟到自谙。
客路寻常随竹影,人家大底傍山岚。
缘溪花木偏宜远,避地衣冠②尽向南。
惟有夜猿啼海树,思乡望国意难堪。
【注】①郎士元,唐代诗人,安史之乱时避难江南。②避地衣冠:西晋末年天下混乱,中原士人大举南迁,史称“衣冠南渡”。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仅向友人介绍了自己熟悉的江南风景,认为吴越风光他到任后自然熟悉。
B.诗歌使用“竹影”“山岚”“花木”等意象,写出了江南的自然和建筑的特点。
C.颈联对句借典故从历史渊源角度赞美江南风景,意在表明此地社会环境安定。
D.尾联作者刻画夜晚“猿啼海树”的画面,所营造的意境氛围与前面有所差异。
2.清人毛张健在《唐体肤诠》中评价此诗“不是劝驾,乃是催归”,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该如何理解这个评价。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雪后黄楼寄负山居士①
陈师道
林庐烟不起,城郭岁将穷。
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
人行图画里,鸟度醉吟中。
不尽山阴兴,天留忆戴公②。
【注】①黄楼:楼阁名。负山居士:作者友人张仲连的别号。②戴公:指戴逵。王徽之居住在山阴时,一日忆及戴逵,就冒雪连夜前往,到了之后却不登门拜访,而是返舟回去,并说:“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访戴?”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登上黄楼,看到林中房舍没有缭绕的炊烟,表达了自己岁暮途穷的悲伤无奈之情。
B.雪后,日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映照着松枝上的积雪,描绘了一幅清白交映的松雪图。
高三高考 语文 诗歌鉴赏训练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诗歌鉴赏
1.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咏梅
【宋】王安石
颇怪梅花不肯开,岂知有意待春来。
灯前玉面披香出,雪后春容取胜回。
触拨清诗成走笔,淋漓红袖趣传杯。
望尘俗眼那知此,只买夭桃艳杏栽。
(1)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借对梅花迟迟不肯开放的不解,突显梅花“有意待春来”的志向。
B.颔联用拟人手法写梅花的高洁幽香和不畏严寒傲雪独放的品格与神韵。
C.颈联写梅花触发作者诗兴,笔走龙蛇,唤酒畅饮而弄湿了自己的衣袖。
D.该首诗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借物言志,意味深远。
(2)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鼓笛慢·黔守曹伯达供备生日
黄庭坚
早秋明月新圆,汉家戚里生飞将。青骢宝勒,绿沉金锁,曾瞻天仗。种德江南,宣威西夏,合宫陪享。①况当年定计,昭陵②与子,勋劳在、诸公上。
千骑风流年少,暂淹留、莫辜清赏。平坡驻马,虚弦落雁,思临虏帐。遍舞摩围,递歌彭水,拂云惊浪。看朱颜绿鬓,封侯万里,写凌烟像③。
【注】①“青骢宝勒……合宫陪享”这几句是讲曹彬(曹伯达曾祖)平定江南,其子曹玮、曹璨等屡破西羌契丹事。②昭陵,宋仁宗葬永昭陵,宋人以昭陵代指仁宗。③凌烟像: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功臣而建造凌烟阁,上面绘有功臣图像。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汉家戚里生飞将”一句总领上片,巧妙地夸耀了黔州太守曹伯达的高贵出身。
B.上片回顾往事,写曹伯达家族功勋卓著,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忠心报国的高远志向。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形象类试题精练(附答案解析)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形象类试题精练
(附答案解析)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醉中感怀
陆游
早岁君王记姓名,只今憔悴客边城。
青衫犹是鹓行①旧,白发新从剑外生。
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
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②出塞声。
[注]①鹓行:喻指朝官的行列。②檀槽:指乐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的开头两句于今昔变化之中自然流露出“感怀”之意,表达出自己客居边城的悲凉情调。
B.青衫依旧,白发新生,形象真切,自成对偶。颔联怀旧伤今,抚今追昔,回肠千转,唱叹有情。
C.“青衫”,古制文官低品阶官服为青黑色,后泛指官职卑微。与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青衫”的意思相同。
D.前四句主要通过描写的表达方式写自己的遭遇和感慨,尾联两句直抒胸怀,深刻反映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无奈和激愤。
解析:选D; D项,“前四句主要通过描写的表达方式”错,应是“叙事”。
(2)抒情主人公过去和现在的形象特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内容分析。
答:
参考答案:抒情主人公过去的形象特点是:深受君王赏识、器重,壮志满怀;现在的形象特点是:漂泊边城,壮志难酬。早年姓名被君王所记,足见皇帝对其重视、信任,现在“壮心未许”,说明早年是壮志满怀的;如今作客边城,漂泊憔悴,久沉下僚,白发新生,足见其壮志未酬的感伤。
[白话诗歌]
年轻时蒙君王记起陆游,现如今居边城憔悴哀愁。
依旧是穿青衫位列八品,早已剑阁门外白发满头。
古堡上飘旌旗秋色惨淡,深更夜响刁斗声震城楼。
怀壮志收失地此心未灭,醉梦中闻军乐出塞伐胡。
全程训练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天天练37 名句名篇默写专练(一)不分版本
全程训练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天天练37 名句名篇默写专练(一)不分版本
天天练37 名句名篇默写专练(一)
[根底过关]
1.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局部。
(1)在《蜀道难》中,李白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描写青泥岭山路曲折盘旋之貌。
(2)《离骚》中,描写诗人因品德高尚被众小人嫉妒诬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参用“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来表现塞外胡天八月大雪纷飞、一夜之间好似树上开满了洁白的梨花的景象。
答案:(1)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2)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3)千树万树梨花开
2.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局部。
(1)《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邹忌对妻子认为他美的看法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石潭记》中,描写溪水蜿蜒曲折的语句是“斗折蛇行,____________〞。
答案:(1)故木受绳那么直金就砺那么利'(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3)明灭可见3.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局部。
(1)《逍遥游》中,在全文的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雎》中,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男子对心中姑娘的深切思念,同时写出了他因追求不到而苦闷难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语文诗集鉴赏试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集鉴赏试题(含答案)第一部分: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诗一《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 这首诗的诗题是____。
A. 大雪
B. 赋得古原草送别
C. 登高
D. 凉州词
2. 第一句中“猿”的存在是为了强调____。
A. 干旱
B. 雷声
C. 孤独
D. 刮风
3. 现代人常说“了却了却君山巅”,表示彻底完成的意思,与这首诗的主题有何关系?
A. 这首诗也是表达了想要超越困境,成功登上高峰的情感。
B. 《了却君王》是关于名士得志,此诗也写名士登高,与刚才的句子用了相同的“了却”。
C. 其他三个选项都是无中生有的胡说,与这首诗无关。
诗二《登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1. “更上一层楼”是这首诗的____。
A. 诗题
B. 诗人的姓名
C. 结尾
D. 开头
2. 这首诗的意思是__。
A. 赞扬大自然美丽壮观
B. 表达哲理思想
C. 忧国忧民
D. 呼吁大家保护环境
3. “欲穷千里目”中“千里”是__。
A. 千里之外的山川景色
B. 诗人思考的时间跨度
C. 旅途的里程数
D. 壮志凌云的意象
第二部分:解读下面诗句,简答问题
1. 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两个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解释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内涵。
2. 诗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这句话传达的是怎样的人生观和人生态度?
3. 诗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我肌肤。”请解释黄花的文学意象,并简述诗人的感受。
2022年高考新题型——古代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含答案 -- 高三总复习
2022年高考新题型——古代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三总复
习
2022年高考新题型——语文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含答案
一、高中语文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①溪居
柳宗元
②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注释:①指在冉溪居住的生活。诗人贬谪永州司马后,曾于此筑室而居,后改冉溪为“愚溪”,在今湖南省永州市东南。②簪组:古代官吏的饰物。簪:冠上的装饰;组:系印的绶带。③榜(bàng):船桨。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与陶渊明中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表面意思相近,实则情味不同。
B.颔联作者从自己的日常生活着笔,“闲依”与“偶似”为我们呈现了一个醉心田园,隐逸闲适的诗人形象。
C.全诗结构严谨,文脉晓畅,诗歌以“溪居”为题,首联即点明“溪居”原因,后三联具体写溪居生活。
D.全诗语言不假雕琢,自然恬淡而又含蓄深沉,作者身处贬谪困厄之境,发出的却是清夷淡泊之音。
(2)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评价此诗为“不怨而怨,怨而不怨”,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雕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释】这首诗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韦应物在滁州任职的一年里,对朝政紊乱、国家衰弱、民生凋敝,极为忧虑。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020年高考语文全程训练计划习题:天天练37Word版含解析
天天练37名句名篇默写专练(一)
[基础过关]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蜀道难》中,李白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描写青泥岭山路曲折盘旋之貌。
(2)《离骚》中,描写诗人因品德高尚被众小人嫉妒诬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参用“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来表现塞外胡天八月大雪纷飞、一夜之间好像树上开满了洁白的梨花的景象。
答案:(1)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2)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3)千树万树梨花开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邹忌对妻子认为他美的看法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石潭记》中,描写溪水蜿蜒曲折的语句是“斗折蛇行,____________”。
答案:(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3)明灭可见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在全文的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雎》中,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男子对心中姑娘的深切思念,同时写出了他因追求不到而苦闷难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含答案
2021届高三各地最新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鉴赏专项训练
1.湖北省襄阳五校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①
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②意,粗识轩辕奏乐声③。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注]①本诗是苏轼被贬儋州,后遇赦自海南岛返回途中所作。②鲁叟:指孔子。乘桴:乘木筏子。《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于海。”③轩辕,即黄帝。《庄子·天运》中说,黄帝在洞庭湖边演奏《咸池》乐曲,这是与天地造化合一的音乐。
15.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诗的前四句,表面是写景,实则写意,不露痕迹,且含有深刻的人生哲理。
B.首联“参横斗转”既照应诗题,也暗含人生的黑夜即将过去,黎明即将到来之意。
C.本诗的抒情很有特色,既有借景抒情,又有直抒胸臆,二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
D.尾联作者说九死不恨,意为无恨也无希望,表达遭贬蛮荒的悲戚无奈和心灰意冷。
16.本诗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 分)
2.黄冈市2020年高三年级9月质量检测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终南东溪中作
岑参
溪水碧于草,潺潺花底流。
沙平堪濯足,石浅不胜舟。
洗药朝与暮,钓鱼春复秋。
兴来从所适,还欲向沧洲[注]。
[注]沧洲:业处用“沧洲”典故代指归隐。《全唐诗典故辞典):“‘沧洲’原指水边,由于隐者往往中意于彼,后因以‘沧洲’代指隐士的居处,井常用以表现归隐之思。”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全程训练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天天练含答案37名句名篇默写专练一
天天练37 名句名篇默写专练(一)
[基础过关]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蜀道难》中,李白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描写青泥岭山路曲折盘旋之貌。
(2)《离骚》中,描写诗人因品德高尚被众小人嫉妒诬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参用“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来表现塞外胡天八月大雪纷飞、一夜之间好像树上开满了洁白的梨花的景象。
答案:(1)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2)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3)千树万树梨花开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邹忌对妻子认为他美的看法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石潭记》中,描写溪水蜿蜒曲折的语句是“斗折蛇行,____________”。
答案:(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3)明灭可见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在全文的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雎》中,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男子对心中姑娘的深切思念,同时写出了他因追求不到而苦闷难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2020版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试题_天天练37_含答案
天天练37诗歌鉴赏(形象篇)
[基础过关]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对雪①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①本诗写于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②书空: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画字。
(1)诗中的“老翁”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颔联在整首诗中起了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咏琴
刘允济【注】
昔在龙门侧,谁想凤鸣时。
雕琢今为器,宫商不自持。
巴人缓疏节,楚客弄繁丝。
欲作高张引,翻成下调悲。
【注】刘允济,初唐诗人。武后在位时嘉其文才,中宗即位后贬其为地方官员。
(1)诗人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琴”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古诗鉴赏人物形象专题训练与答案(参考)
高考古诗鉴赏人物形象专题训练与答案古代诗歌鉴赏:形象鉴赏
一、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一)怎么分析人物形象
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
2、把握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细节描写。
3、注意景物、典故、修辞等对人物情感的丰富性。
(二)诗词中常见的几种人物形象
以人物自身分类
1、女孩
形象:或直率、大胆、泼辣,或娇羞、腼腆、怯弱,或可爱、天真、青纯,或灵巧、聪明、智巧。
情感:对爱情的执着追求、热切憧憬,对爱情浮现时的惊喜、欢跃,羞怯、腼腆,迟疑、担心。
2、思妇
形象:老公远游或出征,自个儿独守空房,正逢春花秋月之时,看到眼前之景,想到自个儿美好的青春年华,想到身在外地的老公,登楼凭栏,感慨诸多。
情感:对老公的思念、牵挂,嗔怪埋怨,自个儿的孤独寂寞,春光难留、青春易逝的伤心;战争对百姓的损害,希翼家人团聚,憧憬和平幸福。
3、客居者
形象:宦游在外、贬谪他乡或远游异地者,春秋季节或传统节日,怀乡思远,对景伤情。
情感:对故乡及亲人的思念,旅途的艰辛凄苦,客居的孤独寂寞;怀才别遇,壮志难酬,仕途坎坷的感叹;关注民生,担忧国事,心系朝廷;随遇而安,闲适淡然,旷达别拘。
4、军旅者
形象:身处军营的将士或取道边塞的诗人,看到环境恶劣的险水高山,雄浑悲壮、凄凉肃杀的战场,或开赴前线的浩荡军队,心有所感者。情感:身处边关者对故乡及亲人的思念,戍边日子的枯燥艰辛,战场的悲壮,战争的残酷;黩武恃强的别满,将军贪功无能,只知享乐,别知体恤的怨愤;盛赞高昂的士气,隆重的军容,勇猛无敌,杀敌报国,保卫国家,建功立业者。
5、隐居闲适者
高三语文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三语文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解析
一、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夜①
杜甫
绝岸风威动,寒房烛影微。岭猿霜外宿,江鸟夜深飞。
独坐亲雄剑,哀歌叹短衣。烟尘绕阊阖②,白首壮心违。
【注释】①此诗为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当时军阀混战,外族入侵。②阊阖:阊阖门原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天门,后泛指宫门或京都城门,借指京城、宫殿、朝廷等。(1)诗的前两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诗的后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①作
(南宋)叶梦得
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②,戈戟云横。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③。转眄东流水,一顾功成。
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东山④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⑤!
【注释】①寿阳:今安徽寿县,曾为楚国都城。八公山:公元383年,东晋谢安以八万精兵大败前秦苻坚八十万众于此。②芝兰秀发:比喻年轻有为的子弟。③奔鲸:前秦溃兵,④东山:指谢安,他曾隐居东山,⑤桓筝:东晋桓伊善弹筝,曾抚筝而歌《怨歌》,以讽谏晋武帝猜忌谢安。
(1)上阕画线句写东晋谢安的风采与战功,与苏东坡笔下周瑜“________、________”的风采与战功有异曲同工之妙。
(2)试赏析本词下阕的抒情艺术。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冲雪宿新寨忽忽不乐
黄庭坚①
县北县南何日了,又来新寨解征鞍。
高三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附答案解析)1.阅读下面这首汉代古诗,完成(1)-(2)题。
步出城东门
无名氏
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
前日风雨中,故人从此去。
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
愿为双黄鹄①,高飞还故乡。
【注】①黄鹄:传说中的大鸟,一举千里,仙人所乘。
(1)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两件事?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的能力。概括诗中所述事件,要注意抓住叙事的要素,比如时间是“前日”,地点是“城东门”“江南路”,背景是“风雨中”,人物是“故人”和“我”,行为是送别友人、“还故乡”。由此可以概括出两件事:游子送友和游子欲归不能。写游子送友,是为了突出他自己欲归不能的哀愁。
答案:一是游子送友,二是游子欲归不能。在风雨中送别友人归去,更加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寂寥,越发增添游子的思乡之情,表现出游子不能归乡的哀愁。
(2)这首诗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诗中最后两句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归乡的强烈愿望,思想情感和表现手法都比较容易分析得出。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天天练37名句名篇默写专练一课件
(2)《离骚》中,描写诗人因品德高尚被众小人嫉妒诬陷的诗句 是“__众__女__嫉__余__之__蛾__眉__兮__,谣__诼__谓__余___以__善__淫______”。
解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 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箸”,注意第二句后 半句中会丢“而”。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 诗句的意思。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说,虽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乐趣,但他却 追 求 高 洁 的 品 行 , 并 表 示 “___虽__体__解__吾__犹__未___变__兮______ , 岂__余__心__之__可__惩__(_重__点__字__:__犹__)_”,显示了他不可征服的志向。 (2)苏轼在《赤壁赋》中借客人之口表达人生短暂的一句话是 “__哀__吾__生__之__须__臾__(_重__点__字__:__臾__)_”。 (3)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 “_____感__时__花__溅__泪_________,恨__别__鸟__惊__心__(_重__点__字__:__溅__)_”。
解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 助 字 义 来识 记 字 形。 注 意 重点 字 的 写法 。 如 “ 控 ”“ 誉”” 沮”“筮”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 思。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最新诗歌鉴赏练习题(共十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问题。
送郑侍御谪闽中(1)
高适
谪去君无恨,闽中我旧过(2)。大都秋雁少(3),只是夜猿多。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自当逢雨露,行矣慎风波。
【注释】(1)侍御:官名,即侍御史。负弹劾纠举不法之责。郑侍御为高适的朋友。谪:指官吏因过失,降职调遣到偏远的地方。(2)闽中:就是现在的福建地区。(3)大都:大概。
(1)诗歌的领联选取了那些意象?这些童象写出了闽中怎样的特点?(6分)
(2)请简要赏析尾联在表现手法上的特点。(5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问题。
青玉案[宋] 曹组
碧山锦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凄凉只恐乡心起。凤楼远、回头谩①凝睇。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注】①谩:徒然、空自。
(1)上片后四句写景,包含了词人哪些丰富而微妙的情感变化?试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说明。
(3 分)
(2)词人为什么说“凄凉只恐乡心起”?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4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问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疏种碧松通月朗,多裁红药待春还。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1)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的原因。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分)
(2)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5 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一(2)题。(11分)
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①
2020版高考语文全程训练小题天天练37古代诗歌鉴赏一形象篇含解析
天天练古代诗歌鉴赏一(形象篇)
基础过关
一、[·皖北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
渭上秋夕闲望①
潘'阆
秋色满秦川,登临渭水边。残阳初过雨,何地不鸣蝉。
极浦涵明月,孤帆没远烟。渔人空老尽,谁似太公②贤?
【注】①此诗作于潘阆早年落拓江湖之时。②太公:指吕尚。相传他垂钓于渭滨,周文王和他相遇,谈得极为投机,即拜他为师。后来他帮助武王伐纣灭殷,建立周朝。
.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诗题中的“渭上”,点明了诗歌作于长安,“秋夕”点明具体的时令和时间,“闲望”
是悠闲远眺的意思,暗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首联写景、叙事,“满”字突出了秋意的浓烈,“渭水边”是诗人选取的登临之地,
为下文详细地描写秦川秋色做了铺垫。.颈联中的“明月”两字,照应了诗题中的“秋夕”,“没远烟”写出了水面上孤帆疾
驰前进的情状,含有一个时间、空间的变化过程。.尾联使用对比手法,拿“渔人”的“空老”和“太公”的“贤”进行对比,同时也揭
示出“渔人”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自身才德不够。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项,“暗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说法有误,由诗
歌内容来看,诗中抒发的并非“闲望”的悠闲之情。项,“写出了水面上孤帆疾驰前进的情状”分析有误,“没”指消失不见,根据“孤帆”可知这是一只小船,慢慢地消失在缥缈的水烟之中才符合常理和诗歌意境,从诗中看不出“疾驰前进”的意思。项,“同时也揭示出‘渔人’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自身才德不够”分析有误,尾联表面上是感叹没有哪个渔人像
太公那样贤能,实则是自叹不受赏识,没有太公的际遇。.本诗颔联写了哪些意象?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天练37 古代诗歌鉴赏一(形象篇)
基础过关
一、[2020·皖北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渭上秋夕闲望①
潘'阆
秋色满秦川,登临渭水边。残阳初过雨,何地不鸣蝉。
极浦涵明月,孤帆没远烟。渔人空老尽,谁似太公②贤?
【注】①此诗作于潘阆早年落拓江湖之时。②太公:指吕尚。相传他垂钓于渭滨,周文王和他相遇,谈得极为投机,即拜他为师。后来他帮助武王伐纣灭殷,建立周朝。
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诗题中的“渭上”,点明了诗歌作于长安,“秋夕”点明具体的时令和时间,“闲望”是悠闲远眺的意思,暗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
B.首联写景、叙事,“满”字突出了秋意的浓烈,“渭水边”是诗人选取的登临之地,为下文详细地描写秦川秋色做了铺垫。
C.颈联中的“明月”两字,照应了诗题中的“秋夕”,“没远烟”写出了水面上孤帆疾驰前进的情状,含有一个时间、空间的变化过程。
D.尾联使用对比手法,拿“渔人”的“空老”和“太公”的“贤”进行对比,同时也揭示出“渔人”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自身才德不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A项,“暗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说法有误,由诗歌内容来看,诗中抒发的并非“闲望”的悠闲之情。C项,“写出了水面上孤帆疾驰前进的情状”分析有误,“没”指消失不见,根据“孤帆”可知这是一只小船,慢慢地消失在缥缈的水烟之中才符合常理和诗歌意境,从诗中看不出“疾驰前进”的意思。D项,“同时也揭示出‘渔人’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自身才德不够”分析有误,尾联表面上是感叹没有哪个渔人像太公那样贤能,实则是自叹不受赏识,没有太公的际遇。
2.本诗颔联写了哪些意象?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歌颔联主要写了残阳、雨、鸣蝉三种意象。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残阳初过雨”属于视觉描写,“何地不鸣蝉”属于听觉描写。(如答“动静结合”“声色结合”也可)画面:静谧的黄昏时分,一阵小雨刚过,天上挂着一轮西沉的残阳,四周响起了蝉的鸣叫声。诗人借助不同景物,勾勒出一幅静中有动、时空交融的清新幽美的秋日雨后黄昏图。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的能力。写景因抒情的不同而方式各异,常用的写景角度有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动静角度、声色角度(视听角度)、虚实角度、观察视角等。颔联上句写雨后残阳,是视觉角度;下句写秋日蝉鸣,是听觉角度。视听结合,描绘了秋日雨后黄昏的静谧。对于“描绘了一幅……画面”类问题,回答时需总括景物意境特征,并具体描绘画面。
知识拓展:古代诗歌中意象的常见作用
(1)渲染气氛,营造意境。意境的产生离不开意象,当众多的意象组合在一起,就会创造出与之特征相符的气氛、意境。
(2)借景抒情,为情铺垫。诗歌中的意象可为抒情蓄势做铺垫,使情感的表达水到渠成。
(3)抒情载体,寄托情感。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诗人感情的东西,是诗人用来兴寄思想感情的物、景,是诗人抒怀的一种凭借。
(4)贯串全诗,成为线索。意象作为诗歌的线索,把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贯串在一起,融情于景,浑然天成。
二、[2019·陕西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
阙'题①
刘眘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①原题已佚失,唐殷璠《河岳英灵集》辑入此诗时就没有标题,后人加“阙题”两字。
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是全景式的概括描写,写山路悠长,溪水也悠长,而一路的春色又与溪水一样绵绵不绝。“长”字用得精妙,一下子就把“春”这个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
B.颔联从细微处写青溪春景,把镜头对准溪水中的花瓣,用“时有”“远随”两词,暗示青溪上繁花似锦、芳香四溢、落英缤纷的景象,但“落花”流露出感伤之情。
C.尾联在表达上有创意,“幽映”“清辉”一般用来写月光,而这里表现日光,足见柳树的茂密、书斋的幽深,使日光有月色之感。
D.本诗的写作线索是作者自己空间方位的变换,即作者在自己的山居活动中,选取了几个富有代表性的镜头加以勾勒,从而表现自己的心境。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B项,“流露出感伤之情”错,从整首诗的内容来看,诗人内心愉悦,毫无感伤之情。
4.诗的后四句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后四句写山居情况:“门”前着一“闲”字,“柳”前着一“深”字,“映”前着一“幽”字,“辉”前着一“清”字,描绘了门朝山路、柳掩书斋、阳光映照、树影参差、清辉洒在衣襟上的画面,营造了一种幽雅清寂的意境,表达了作者甘于淡泊而又自得其乐的畅适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闲门”两字写出隐居地没有人来打扰,“向山路”表明主人爱好观山,“深柳读书堂”写出院子里种了许多柳树,主人的读书堂就深藏在柳影之中,加之“幽映”“清辉”,足显清寂雅致的意境。诗人以此笔调把山居生活闲闲道来,可见他甘于山居,不求名利,享乐其中,内心十分舒畅。
知识拓展:鉴赏古代诗歌的景物形象的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创造,语言力求简练优美。
(2)概括诗中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景物在营造氛围、表情达意等方面的作用。切忌空洞,回答要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的伤感之情”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伤感。
三、[2017·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5~6题。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①月,湖山应梦武林②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5.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