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类研究述评
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述评
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述评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不仅在学术界受到了广泛关注,也在语言教学、翻译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进行述评,并通过分析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研究现状近年来,随着语言学研究的深入和汉语教学的普及,汉语词汇本体研究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层次的发展趋势。
在学术研究方面,学者们对于汉语词汇的内涵、外延、搭配、义域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
汉语词汇本体研究也逐渐向语言教学、翻译等实际应用领域延伸,为相关专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在学术研究方面,近十年来,有关汉语词汇本体的研究从单一的语言学视角逐渐向跨学科方向发展,涉及语言学、心理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
研究方法也不断创新,从传统的文献分析、实证研究,到实验研究、语料库分析等多种手段相结合,使得研究结论更加准确和可靠。
在实际应用领域,汉语词汇本体研究也对语言教学和翻译等领域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语言教学方面,通过对词汇本体的研究,设计了更加符合学习者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和工具,提高了学习效果;在翻译领域,词汇本体研究为提高翻译质量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了汉语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的创新。
二、存在问题尽管汉语词汇本体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由于汉语词汇数量巨大,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仍有待提高。
目前研究方法多样化,但在实践中往往难以有效整合,导致研究结果的可操作性和普适性不强。
汉语词汇本体研究与现代技术手段的结合还不够紧密,需要进一步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研究中的作用。
三、展望未来在未来的发展中,汉语词汇本体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化和拓展。
通过跨学科合作,整合各方面的研究资源,提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加强研究方法的整合和创新,充分发挥各种研究手段的优势,提高研究结果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积极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开展汉语词汇本体研究,提高研究效率和精度。
现代汉语词类研究述评
现代汉语词类研究述评现代汉语词类研究是语言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研究的对象是汉语中的词汇,特别是对词汇的类别进行划分和归纳。
词类研究对于语言的理解和描述非常重要,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语言中不同词汇的功能和用法,从而更好地应用和掌握语言。
在现代汉语词类研究中,一般将汉语的词类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助词、量词等几大类。
这些词类在语法和语义上有各自的特点和功能,根据词的形式、词的搭配性、语义角色等方面进行划分和归纳。
名词是指表示人、物、事物概念的词,它可以具有格、数、量等词法特点。
动词是表示行为、状态或存在的词,它有时态、语态、语气等形态特点。
形容词是表示性质、品质、状态的词,它可以修饰名词或做谓语。
副词是表示程度、方式、时间、地点等附加信息的词,它可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代词是指代名词的词,它可以代替名词在句子中充当各种成分。
介词是表示位置、方向、关系等的短语成分。
连词用于连接词组、短语、从句等。
助词在句中起辅助作用,帮助词语之间表示关系或形式。
量词表示数量,用于修饰名词。
现代汉语词类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的语法和语义规则。
通过词类的划分和归纳,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不同词汇的用法和语义角色,进而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此外,词类研究还有助于我们对其他语言进行比较和对比,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其他语言。
然而,现代汉语词类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
由于语言的灵活性和变化性,有些词语在不同语境中可能具有多种用法和语义角色,这给词类的准确划分带来一定的困难。
此外,随着语言的发展和变化,新词的出现也会对词类研究提出新的挑战。
综上所述,现代汉语词类研究是语言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于语言的理解和描述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词类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词汇的功能和用法,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然而,词类研究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述评
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述评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在学术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词汇本体研究是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领域,它关注的是词汇的形态、语义、语用以及与其他词汇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汉语词汇本体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汉语,同时也可以为语言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
本文将对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的进展进行一些简要的述评,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在理论上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传统的词汇本体研究主要关注词语的语义和语法属性,近年来,随着跨学科研究的兴起,词汇本体研究也开始注重词汇与人类认知、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有学者通过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方法,探讨了汉语词汇的概念结构和认知加工机制,为词汇本体研究引入了全新的视角和思路。
这些理论上的突破,为汉语词汇本体研究提供了更加丰富和多元的研究范式,也为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术关注和支持。
国内外的学术期刊和会议陆续出现了大量关于词汇本体研究的专题和论文,相关的学术机构和团体也相继成立,为词汇本体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交流平台和合作机会。
这些学术资源和平台的建设,有助于不同研究者之间的交流合作,推动汉语词汇本体研究不断向前发展。
展望未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还面临着一些重要的挑战和机遇。
在理论上,需要进一步探讨词汇本体研究与语言认知、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关系,构建更加综合和系统的理论框架。
在方法上,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技术手段和工具,特别是要加强计算语言学、机器学习等领域的研究,为词汇本体研究提供更加强大的支撑和保障。
在学术交流和合作上,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地相关领域的前沿成果,推动汉语词汇本体研究走向国际化。
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进展,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重要的挑战。
我们期待未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在理论上不断深化,在方法上不断创新,在学术交流和合作上不断扩大,为研究者们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支持,推动汉语词汇本体研究不断向前发展,为推动汉语言学的发展做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述评
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述评汉语词汇本体研究是近十年来中国语言学界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其研究目标是探讨汉语词汇的本质和本体属性。
本体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语义原型论、认知语言学、语篇分析等。
在近十年来的研究中,汉语词汇本体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以下就几个方面进行述评。
本体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观点。
通过对汉语词汇中的本体关系进行研究,一些学者提出了“多本体”、“扁本体”等新概念,丰富了对词汇本体属性的理解。
这些新的理论观点明确了词汇本体属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体研究拓展了词语语义的研究范围。
传统的语义研究主要关注词汇的词义和词法关系,而本体研究则将注意力放在词汇的跨语篇关系和语用属性上。
通过深入分析词汇的使用环境和语境,研究者们揭示了词汇本体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为词汇语义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体研究还对汉语教学和词义分析方法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通过本体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词语的意义和使用方式,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词汇运用能力。
本体研究还为词义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工具,比如基于本体的语义网络分析方法,对词义的描述更为精确和全面。
近十年来的汉语词汇本体研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尽管有了一些重要的理论贡献,但对于汉语词汇本体研究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某些具体领域和语料上,整体上还缺乏系统性和广度。
尽管本体研究在理论上取得了一些突破,但在实践中的应用还比较有限。
目前,本体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术界,在实际的语言教学和词义分析工作中还有待进一步的应用和拓展。
近十年来的汉语词汇本体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期望今后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深入,提出更加系统和全面的理论框架,同时加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将本体研究的成果有效地运用到语言教学和词义分析中。
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述评
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述评
汉语词汇本体研究是近十年来汉语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体论的观点被应用于汉语
词汇的分析和描述。
在这个方向上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词汇的结构、内涵
和外延。
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汉语词汇的分类、层级结构、关系网
络和概念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词汇分类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研究者通过对汉语词汇的
共性和差异进行分析,将词汇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并建立起词汇的层级关系。
这种分类可
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词汇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汉语词汇本体研究还关注词汇之间的关系网络。
研究者通过对词汇的语义关系进行分析,揭示了词汇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个词汇可以是另一个词汇的上位词,也可以是下位词。
这种关系网络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汉语词汇的含义。
在汉语词汇本体研究中,概念分析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研究者通过分析词汇的概念
结构,揭示了词汇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汉语词汇的意义和
使用。
近十年来的汉语词汇本体研究涉及到词汇分类、层级关系、关系网络和概念分析等方
面的研究。
这些研究为我们更好地了解汉语词汇的结构、内涵和外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
架和研究方法。
随着研究的深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将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词汇
提供更多的启示和指导。
汉语字母词研究概况及述评
汉语字母词研究概况及述评随着字母词在社会生活中的大量使用,对字母词的研究也迅速发展起来。
本文主要对1979年以后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汉语字母词的研究作全方位的描述,回顾研究发展阶段,评述研究领域,提出思考和建议,以利于今后对其研究的拓展和深入。
标签:字母词;研究概况;分析近年,中文中夹杂使用英文字母或由英文字母词分别与符号、数字或汉字混合构成的词日益增多。
“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传媒中夹杂使用字母词语的现象呈上升趋势,WTO、SARS、MBA、VCD、GDP等英文缩略词语以及E-mail、Internet等英文原形词汇在日常交际中出现的频率很高,甚至在一些场合超过了其相应的中文词汇。
”这种从读音到书写都与中文词汇不同的语言文字形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对字母词的研究学者们见仁见智。
本文对自1979年以来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汉语字母词的研究作全方位的描述,回顾研究成果,剖析研究领域并提出研究建议,以利于今后对其研究的拓展和深入。
一、研究发展阶段笔者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1979年至2006年间该领域的论文进行检索,得到有关字母词研究的论文233篇(见表1)。
依据论文发表的数量及影响字母词发展的两次大事件(即1996年《现代汉语词典》第185次印刷增加了字母词的内容,2001年12月1日我国加入WTO),我们大致可以把对字母词的研究过程分为“起步——关注——繁荣”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起步阶段(1979~1996年)。
这17年间论及字母词的文章仅检索到5篇,不能不说当时对待汉语中的字母词基本上是持忽略态度的,也从侧面反映了字母词在汉语中的数量是有限的。
在研究者中,除个别研究者(刘涌泉)把字母词看做是汉语中的新形式的外来语,并提出应该承认它们,将它们收入中文词典外,大多认为“各行各业专业词语的缩写字,毫无必要收入”。
2.第二阶段:关注阶段(1997~2001年)。
从1996年《现代汉语词典》第185次印刷时增加了字母词的内容之后,《新华字典》(2001)、《中学生规范词典》(2001)等词典中相继出现了字母词的内容。
21世纪汉语词类问题研究述评——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分析
21世纪汉语词类问题研究述评——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分析21世纪汉语词类问题研究述评——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分析随着时代的变迁,语言也在不断发展,其中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其变化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汉语词类问题的研究中,CiteSpace软件作为一款能够进行可视化分析的工具,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便利。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词类问题。
词类是语言学中对词按照其在词法上的共性和区别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
而词类问题则是对于某个词能否作为某个词类的成员存在疑问。
例如,现代汉语中的“蓝色”的词类问题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为“蓝色”既可以作为形容词使用,也可以作为名词使用,对于它的具体词类归属一直存在争议。
CiteSpace软件是一款基于文献引用关系进行可视化分析的工具,它能够帮助研究人员快速地了解一个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
在对21世纪汉语词类问题进行研究时,我们可以通过该软件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了解这个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热点问题。
通过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分析,我们可以获得如下结论。
首先,在21世纪汉语词类问题的研究中,名词、动词和形容词是研究的主要关注点。
这是由于名词、动词和形容词是汉语中最基本和最常用的词类,对于汉语词类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引用分析,我们可以发现21世纪汉语词类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研究词类划分的准则和研究词类归属的标准。
对于词类划分准则的研究,研究人员主要从语义、句法和语用等不同角度进行探讨;而对于词类归属标准的研究,则注重于如何确定某个词是否可以作为某个词类的成员。
另外,通过分析引用关系图,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和学者之间的学术合作。
这些都为21世纪汉语词类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然而,CiteSpace软件作为一款工具,仅能提供研究现状的表面信息,对于深入理解和解决21世纪汉语词类问题还需要更深入的探究。
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述评
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述评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成为了语言学领域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对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进行述评。
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的基础工作得到了加强。
许多学者通过对词汇的大规模语料库的建立和整理,为词汇本体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证材料。
这些语料库不仅包括了传统的文学作品、报纸杂志等文本,还包括了口语、网络语言等多样化的语言材料。
通过对这些语料的分析,学者们得以深入研究词汇的形态特征、语义关系、语用功能等方面的本体问题。
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的理论框架逐渐得到完善。
基于认知语义学、语用学、形式语言学等理论的启发,一系列关于词汇本体的分类、层级结构、语义范畴等方面的理论模型被提出。
有学者根据词汇的基本意义和引申意义,将词汇本体分为基本本体和引申本体。
还有学者提出了关于词汇的上位本体、下位本体、同位本体等概念,用于描述词汇之间的关系和层级结构。
这些理论模型使得词汇本体的研究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
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的应用价值逐渐显现。
通过对词汇本体的研究,可以揭示出词汇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语言系统的运作机制。
这对于语言教学、语言技术等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词汇本体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词汇的用法和搭配关系,提高语言教学的效果。
词汇本体的研究也为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等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值得注意的是,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还存在一些未解决的问题和待完善的方面。
目前的词汇本体研究主要集中在形态、语义和语用等方面,对于词汇的音、字、词等层面的本体问题研究相对较少。
尽管有不少理论模型被提出,但对于这些模型的验证和应用还比较有限,需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来验证其有效性。
词汇本体研究与其他领域如语料库学、计算语言学等的交叉融合还存在较少的研究成果,需要加强跨学科合作,共同推动词汇本体研究的深入发展。
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待解决的问题。
词类划分新思路——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述评
前 可以 说都没 有这样思考过。 所以能 从上往下按着一个标准 同不相同的判断不是人为的主观的说它们都是指谓什么, 而 划分。以 前的 按语法 功能 划分实际上没有什么标准, 不是面 是看分布相容度。 从整体上看郭锐的思想就可以找到下位表
对大量的词语从上往下按着一个标准划分的, 而是从下往上 述功能不好命名的原因: 下位表述功能有几个 , 整个表述功
概括了几组语法功能。
能体系是怎么 样的, 要在根据分布相容度, 找到一束一束等 价功能束之后才能确定, 虽 然最后郭 锐也没有 说下位表述功
二、 袁毓林观点辩
能的名 称, 但是名称只 不过是安一个名 字的问题, 下位表述
功能的类划出来才是关键。 词类就是在表述功能意义上的分
对郭锐的观点持反对态度的主要有袁毓林、 肖亚曼I 4 } 和 类, 表述功能的 体系 划分出 来之 后, 实际 上就有了 词类体系。
着表述功能划分出来的。从另外角度看, 也可以说划分词类 如他说形容词的表述功能就不易命名, “ 因为从词语的 指谓
的 标准是 语法功能, 说法不同, 但实质并不冲 突。 郭锐的 现代 功能上 讲形容词和区 别词一样, 是指谓实体的 属性的。 ” 这
汉语词类划分重要的一点就是找到了词语最抽象的功能, 以 里偷换了概念 , “ 表述功能” Leabharlann 成了“ 指谓功能” , 表述功能相
子成分是定语、 状语。 从这里可以看出, 表述功能是对句法功
再概括。 郭锐把表述功能称作词类的本质。 所谓 郭锐吸收了黎锦熙句本位的词类观 , 要先娴熟词在句子 能的再组织、 中的位置和职务, 这一点和以往的按语法功能划分词类是一 词类的本质也就是词语在这个意义上的分类。 郭锐还区分了 致的。 只要找到句子中词的最简、 最抽象的职务, 就能从上往 划类的本质( 也叫依据) 和划类的标准。 分类的依据指分类的
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述评
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述评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本体是一门研究词汇概念及其关系的学科,它是语义学的一个分支,致力于揭示词汇之间的本质属性和关联。
在汉语中,本体研究主要包括本体特征的确定、本体间的关系、本体的分类和本体的应用等方面。
关于本体特征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突破。
传统上,本体特征主要包括实物本体和抽象本体。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词汇本体具有更加复杂多样的特征。
某些词汇本体具有时空属性,比如“房子”代表了某个特定时间和地点的住宅建筑,而“车”则代表了某个特定时期和地方的交通工具。
还有一些词汇本体具有情感属性,比如“爱”和“恨”等词汇都代表了人类情感体验中的特定方面。
本体特征研究的发展,为我们更好地理解词汇的意义和使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本体间关系的研究也有所突破。
在本体研究中,人们通常关注本体之间的上下位关系、整体与部分关系、以及类别与实例关系等。
这些关系的揭示有助于我们明确本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动物”与“狗”之间存在上下位关系,即“狗”是“动物”的一个特定实例;“汽车”与“车轮”之间存在整体与部分关系,即“车轮”是“汽车”的一个构成部分。
通过研究本体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深入理解词汇在语言系统中的位置和意义。
本体的分类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根据本体的不同类型,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分类方法。
最为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按照实物本体和抽象本体来划分,这是传统的分类方法。
近年来也有学者提出了基于语义属性的分类方法,即根据本体所具备的属性特征来进行分类。
这些分类方法的出现,丰富了本体研究的视角,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本体的内部结构和特点。
本体的应用研究也有一定进展。
本体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框架,还可以应用于语言技术、知识图谱等实际应用领域。
在机器翻译领域,本体可以作为词汇的语义描述来辅助翻译工作;在信息抽取领域,本体可以用于提取出特定领域的关键词汇。
这些应用研究的推进,为本体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实际案例和验证。
汉语词类研究综述
汉语词类研究综述本文介绍了汉语词类研究的发展概况、汉语词类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围绕解决词类研究中的不足而进行的各种尝试和努力。
重点讨论了沈家煊提出的“名动包含”模式,认为这一理论是迄今為止能解释汉语词类问题的最佳方案,同时认为该理论为今后的词类研究甚至整个汉语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标签:汉语词类名物化名动包含一、引言汉语词类体系的构建始自《马氏文通》,一百多年来,汉语词类问题的研究一直贯穿汉语语法研究的整个历史,在汉语语法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王力(1985:11-18)、吕叔湘(1979:40-53;1982:16-27)、高名凯(1953;1986:65)、朱德熙(1982:37-54)、陆俭明(2013)等众多学者为汉语词类研究做出巨大贡献。
尽管如此,在词类研究中我们始终面临两个难以摆脱的困境:第一,做到“词有定类”就“类无定职”,做到“类有定职”就“词无定类”(胡明扬,1995);第二,满足“简约原则”就违背“中心扩展规约”,满足“中心扩展规约”就违背“简约原则”(沈家煊,2007、2009)。
为了解决汉语词类研究的上述两大困境,学界进行了各种尝试和努力,尤其是沈家煊(2007,2009,2010a,2010b,2012a,2012b,2013)通过一系列论文提出了“名动包含”模式,该模式的提出为处于两大困境之中的学者们提供了研究的新思路,对一直在传统观念之下亦步亦趋的学者们来说,无疑打开了另一扇大门。
下文将回顾汉语词类研究从初创到深入发展的概况,介绍汉语词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争议,其中重点介绍汉语词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进行的各种尝试,尤其是沈家煊的“名动包含”模式。
二、汉语词类研究的发展概况(一)“词类”的提出汉语词类研究肇始于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汉语语法著作《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
作者马建忠(1983:19)首先根据意义划分出了实字和虚字两个大类。
《文通》指出,“凡字有事理可解者,曰实字。
新世纪以来现代汉语词类研究综述
新世纪以来现代汉语词类研究综述新世纪以来,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在原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近十五年来,学者们通过著作、论文、专题会议等形式对汉语词类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于功能观、“包含模式”论、意义论等词类观的研究不断深入,其中,功能观内部以及功能观和意义论之间争论激烈。
关于汉语词类其他方面的研究,其领域也不断扩展。
本文从研究概况、学者主要观点和争议点等方面入手,以期对新世纪以来现代汉语词类问题的研究成果作一梳理和总结。
标签:现代汉语词类表述功能典型范畴名动包含模式一、新世纪以来汉语词类研究概况词类划分问题一直都是汉语语法研究的重大问题,贯穿于整个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过程。
进入新世纪以后,汉语词类研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研究视野以及研究领域更加开阔。
2000年以来,出版的著作有:郭锐(2002)《现代汉语词类研究》,马彪(2002)《词类问题探索》,胡明扬主编(2004)《词类问题考察续集》,邢福义(2004)《词类辩难(修订本)》,徐艳华(2007)《汉语实词语法功能考察及词类体系构建》,袁毓林等人(2009)《汉语词类划分手册》以及袁毓林(2010)《汉语词类的认知研究和模糊划分》等。
近十五年来,发表在期刊上的以汉语词类为主题的论文共计172篇,具体涉及内容统计如下表:内容数量词类划分标准研究49小类、次类研究45活用、兼类研究25词类标注研究19词类教学研究8综述及其他262000年以后也有很多关于现代汉语词类问题的专题讨论。
2005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安徽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了“纪念汉语词类问题大讨论50周年专家座谈会”。
2010年6月,第十六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在香港城市大学举行,会议的中心议题之一就是词类问题。
2011年3月,北京大学中文系和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了“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
与会者认为需要重新审视20世纪50年代“词类问题大讨论”后的汉语词类研究问题,吸收高名凯词类理论中的合理之处。
现代汉语副词研究综述(论文)
现代汉语副词研究综述(初稿)1.宏观方面:(1)副词的虚实归属问题副词作为一个传统词类,其各种成员成分数量众多,虚实不一,功能上个性大于共性,虚实归属上一直存在争论,主要的几种观点如下:A.归入虚词在传统语法研究当中,副词一直被认为属于虚词,大部分研究学者也都秉持着虚词研究的方法与态度进行副词研究,如:黎锦熙(1924) 、吕叔湘(1982) 、朱德熙(1982) 、陆俭明、马真、张斌、张谊生等。
各家归类标准不一,主要有由语义范畴出发、由语法功能出发等标准。
B.归入实词上世纪80年代前后,结构主义分布理论开始影响到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领域,鉴于副词能够充当一定的语法句法功能,一些学者开始将副词归入实词之列,如:陈望道(1978) 、胡裕树(1981) 、黄伯荣(1981) 、邢公畹(1994) 等人。
但是由于多数副词过于虚化,与传统意义上的实词定义相距太远,副词是否可以归入实词行列还不为研究者们的普遍接受。
C.介于虚实之间现代汉语语法大家王力先生在其著作《中国现代语法》中指出:把副词认为介乎虚实之间的一种词,又把它归入语法成分。
并且对此归类方法进行了比较透彻的解释和说明。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还有郭绍虞。
但这只是提供了一种处理方法,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副词的虚实归类问题。
我们认同张斌的观点,即副词词归属虚词更符合事实,理由是汉语副词不以体现意义为主,而是以表达功能为主,意义大部分是比较虚化的。
但是介于副词本身可以作为一定的语法功能成分,这与实词的某些特性相吻合,此外,学界关于副词归属问题尚在讨论当中,因此,我们认为副词的研究不应该拘泥于其虚实归属问题,而应该侧重副词本身的功能与特点。
(2)副词的分类问题吕叔湘曾经指出:“副词的内部需要分类,可是不容易分得干净利索,因为副词本身就是个大杂烩。
”目前,学界常见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
《马氏文通》在“状字别义”一节中将“状字”分为六类,黎锦熙(1924)也分为六类,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分为八类,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的“限制词”分七类,丁声树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中分五类,赵元任的《汉语口语语法》中分九类,吕叔湘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分为八类,朱德熙的《语法讲义》中分为四类,另有一类“重叠式副词”。
20世纪现代汉语词类研究述评
语言文学汉语的词类问题一直是语法学界研究争论的热点。
有些问题至今悬而未决,仍待深入研究。
本人对词类研究的发展历程加以粗略的评述,以期给研究者提供方便。
一、酝酿萌芽时期。
我国古代学者很早就有了语法意识的萌芽,对词也进行了研究,但主要偏重于释义,尤其是解释说明虚词意义和用法。
汉、魏、晋时期,是对单个虚词进行解释。
南北朝以后,发展到对虚词进行分类说明。
宋代,明确提出了“实字”、“虚字”的术语。
将语词分为实虚两类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它反映了语言的本质特点。
明代出现了第一部论述汉语虚词的专著———卢以纬的《助语辞》。
清代的虚词著作中最著名的是刘淇的《助字辩略》(1711年)和王引之的《经传释词》(1798年),二者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深入。
《助字辩略》将所收虚词分为30类,并列出了“断辞”、“疑辞”、“叹辞”等名目;《经传释词》收集160个虚词,分成52种,并把连词分为转折、假设、疑问等,把语气词分为表惊、表疑、表完结等。
这一时期的词类研究开拓之功不可没,为后人的深入研究做了必要的准备。
但毕竟是起步阶段,必然存在较多问题。
首先,从汉代到清代,我国古代学者对词类的研究还未进入自觉阶段,词类问题没有成为独立的研究领域。
其次,古人对词类的研究不均衡,主要集中于虚词,对实词研究得远远不够。
同时,古人对词类的研究不够系统,只有零星、片段的论述。
明清出现了不少专著,但多从释义出发,没有从语法角度分析研究。
另外,古人研究语法所用的术语往往玄虚难懂,而且不作解释,给后人的研究带来一定难度。
二、草创模仿时期。
从1898年到1936年是中国语法研究的草创时期,词类研究进入新生阶段,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存在一定问题。
这一时期产生巨大影响的语法书有两部: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和黎锦熙的《新著国文语法》。
《马氏文通》第一次建立了汉语的词类系统,《新著国文语法》建立了完备的现代汉语词类系统,二者代表了这一时期语法研究的最高成就。
汉语词类
汉语词类关于汉语词类研究的重要性,龙果夫教授在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序》中有这么一段精辟的论述:“(词类问题)有巨大的理论的和实用的意义,因为各种语言的语法结构的本质反映在词类上。
离开词类,既不可能理解汉语句法的特点,也不可能理解汉语形态的特点,因而也就不可能说明汉语语法,无论是从科学的角度还是从实用的角度。
”正是基于这一点,又由于汉语自身特点的原因,汉语词类问题一直是语法学界研究、争论的热点。
从《马氏文通》至今,虽几经反复,犹未有定论,大有继续深入研究的必要。
为了给研究者提供方便,我们把自《马氏文通》以来的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加以搜集、整理,并对此作一个简单的评述。
为了叙述得清楚、透彻些,在此不妨也把古人的一些有关认识附录在前。
东鳞西爪,多有不足之处,冀读者笑正。
一、《文通》以前的汉语词类研究述评1898年的《马氏文通》揭开了汉语语法学的序幕。
但是,对汉语语法现象的研究则是古已有之,而其中研究最多、取得的成绩最大的无疑是对汉语词的研究。
从汉代开始,我国就有了对“语助”的研究。
此后直至清代,历代都有人对汉语词的一些现象及其特性加以描述和说明,诸如“实字、虚字”说,“死字、活字”说,“叹辞”说等等,多散见于一些私人学术著作和笔记中。
元代(一说明万历20年),我国出现了一部专门论述汉语虚字的著作--卢以纬的《助语辞》第一次对汉语虚词作了较为集中的论述。
当然,这种研究多从表义、释义出发,很少涉及语法功能。
清代是我国古代对词类研究的集大成时期。
清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前人未加留意的词的类别概念。
如王筠《说文句读》中的“动字、静字”说,王引之《经传释词》中的“问辞”说,其他像“称代辞”、“形容辞”、“指辞”、“设辞”这些称谓也都出于清人之口。
对前人已有研究的现象,清人又加以进一步的细致研究,扩大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如王鸣昌的《辨字诀》在南宋张炎等提出“实、虚字”之说后,又进一步把虚字分为起语辞、接语辞、转语辞、衬语辞、束语辞、叹语辞、歇语辞等七类。
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述评
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述评作者:赵凤娇来源:《现代语文》2019年第12期摘; 要:通过对近十年来《中国语文》《世界汉语教学》和《语言教学与研究》中有关汉语词汇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从共时和历时两种研究视角出发,回顾、总结和反思现代汉语词汇本体研究的成果与不足,以期为汉语词汇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词法构词;词汇化;词类一、引言汉语词汇学作为语言学的重要分支,相比于语法学和语音学形成较晚,经过中国学者六十多年的不懈努力,词汇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拓宽,知识体系不断充实,研究理念、方法和手段不断更新,多个分支领域都得到长足发展。
尽管汉语词汇学研究已经成果丰硕,但作为新兴学科,该领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进一步推动汉语词汇更深层次的研究,更深入地了解汉语词汇学的发展态势,我们还需要总结和反思近些年来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的发展概况。
按照词语的产生原因和过程,汉语合成词大致可分为两类:词法构词和词汇化成词。
前者指直接创造产生的合成词;后者指非词结构经过历时演变而产生的合成词。
前者注重共时层面的分析,后者关注历时层面的考察。
近十年来,词法构词和词汇化研究一直是词汇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此外,现代汉语词汇分类体系虽已建立,但其内部的具体分类以及一些词语的归类问题还存在一定争议,近年来也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本文以近十年来《中国语文》《世界汉语教学》和《语言教学与研究》发表的相关论文为依据,拟从词法构词、词汇化和词类划分三个方面,评述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的发展概况。
二、词法构词词法研究包括造词法和构词法的研究,这里主要指构词法的研究,包括对构词成分、词语结构关系、构词理据等的研究。
从研究理路上看,词法研究可分为两种:一是从结构出发、兼顾结构成分,即词语结构形式层面的研究;二是从结构成分出发、兼顾结构关系,从语法—语义的角度全面考察词语的形义特点。
纵观近十年来的研究情况,我们发现第二种方法在汉语词汇研究中比较普遍。
根据词汇研究对象,本文将从合成词、语汇、新词语三个方面,对近年来的词法研究进行综述。
现代汉语词类划分标准研究评述
现代汉语词类划分标准研究评述现代汉语词类划分标准研究评述一)意义标准依据意义(概念)标准划分词类,是传统语法理论指导下关于词类划分的标准。
这个标准在我国语法界曾产生过重大影响。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王力的《中国语法理论》《中国现代语法》,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语文学习》。
意义标准最早可追溯到马建忠的《马氏文通》:义不同而其类亦别焉,故字类者,其义焉耳。
①马建忠认为:凡实字以名一切事物者,曰名字,省曰名。
②王力的《中国语法理论》说:至于中国的词呢,它们完全没有词类的标记,正好咱们纯然从概念的范畴分类,不受形式的约束。
③吕叔湘《语法学习》则说:中国话里的词没有词形变化,划分词类主要凭词的意义和词与词之间的关系。
④意义标准的优点是:比较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和思维方式。
吕叔湘曾说:假如有人说出一些词来问咱们,哪些是名词,哪些是动词,咱们的第一个反应是什么?是想到它能不能用在这个格式的这个位置上,那个格式的那个位置上,前头能加哪些字,后头能加哪些字,等等一切,还是先想到它的意义?各位的情形我不敢胡猜,我自己,不怕见笑,第一个反应是意义。
⑤意义标准对于语法初级阶段的教育和学习,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
另一方面,马建忠说:凡实字以名一切事物者曰名字。
此定义的缺陷显而易见。
这里只是单一地把能描述具体事物的词才归为名词,而把那些本身是名词但表示抽象意义的排除在外,比如:思想,思维,意识,悲伤等。
这是意义标准的一大缺陷。
此外,意义标准曾起到过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依据意义来划分词类,实际上把语言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对应关系绝对化了。
在汉语中,有一些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是恰好对应的,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是不对应的。
我们以名词为例来进行分析,先看下面几个例子:1)木头可以用来做家具。
2)这是一张木头桌子。
通过简单分析,我们就可以发现有些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对应不是高度吻合的。
此外,有些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在语法上却属于不同的词类。
汉语词类研究述评
汉语词类研究述评引言关于汉语词类研究的重要性,龙果夫教授在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序》中有这么一段精辟的论述:“(词类问题)有巨大的理论的和实用的意义,因为各种语言的语法结构的本质反映在词类上。
离开词类,既不可能理解汉语句法的特点,也不可能理解汉语形态的特点,因而也就不可能说明汉语语法,无论是从科学的角度还是从实用的角度。
”正是基于这一点,又由于汉语自身特点的原因,汉语词类问题一直是语法学界研究、争论的热点。
从《马氏文通》至今,虽几经反复,犹未有定论,大有继续深入研究的必要。
为了给研究者提供方便,我们把自《马氏文通》以来的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加以搜集、整理,并对此作一个简单的评述。
为了叙述得清楚、透彻些,在此不妨也把古人的一些有关认识附录在前。
东鳞西爪,多有不足之处,冀读者笑正。
一、《文通》以前的汉语词类研究述评1898年的《马氏文通》揭开了汉语语法学的序幕。
但是,对汉语语法现象的研究则是古已有之,而其中研究最多、取得的成绩最大的无疑是对汉语词的研究。
从汉代开始,我国就有了对“语助”的研究。
此后直至清代,历代都有人对汉语词的一些现象及其特性加以描述和说明,诸如“实字、虚字”说,“死字、活字”说,“叹辞”说等等,多散见于一些私人学术著作和笔记中。
元代(一说明万历20年),我国出现了一部专门论述汉语虚字的著作--卢以纬的《助语辞》第一次对汉语虚词作了较为集中的论述。
当然,这种研究多从表义、释义出发,很少涉及语法功能。
清代是我国古代对词类研究的集大成时期。
清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前人未加留意的词的类别概念。
如王筠《说文句读》中的“动字、静字”说,王引之《经传释词》中的“问辞”说,其他像“称代辞”、“形容辞”、“指辞”、“设辞”这些称谓也都出于清人之口。
对前人已有研究的现象,清人又加以进一步的细致研究,扩大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如王鸣昌的《辨字诀》在南宋张炎等提出“实、虚字”之说后,又进一步把虚字分为起语辞、接语辞、转语辞、衬语辞、束语辞、叹语辞、歇语辞等七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词类研究述评
引言
关于汉语词类研究的重要性,龙果夫教授在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序》中有这么一段精辟的
论述:“(
离
无论
1898年的《马氏文通》揭开了汉语语法学的序幕。
但是,对汉语语法现象的研究则是古已
有之,而其
中研究最多、取得的成绩最大的无疑是对汉语词的研究。
从汉代开始,我国就有了对“语助”的研究。
此后直至清代,历代都有人对汉语词的一些现象及
其特性加
以描述和说明,诸如“实字、虚字”说,“死字、活字”说,“叹辞”说等等,多散见于一些私人学术
著作和
笔记中。
元代(一说明万历20年),我国出现了一部专门论述汉语虚字的著作--卢以纬的
《助语辞》第一
次对汉语虚词作了较为集中的论述。
当然,这种研究多从表义、释义出发,很少涉及语法功能。
自觉阶段。
他们没有视词类问题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而只是附之于“小学”(文字、训诂之
学),并使之
成为经学的附庸,所以不可能真正触及汉语词类的本质问题。
从另一方面看,古人对汉语词的研究也是很不全面、很不均衡的,主要侧重于虚词的诠释和说
明,而对于
争议颇多的实词却往往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有的甚至根本就没有提及,即使触及到的也只是
从词汇平面去解
说,而很少从语法平面去探讨。
古人所以这样做,在于他们感到实词意义明了,便于理解,毋
需为之多费笔墨。
或准备。
二、《文通》至文法革新讨论之前的汉语词类研究述评
《马氏文通》的诞生标志着汉语语法学的兴起,同时也标志着汉语词类研究的真正开端。
从1
898至1
938的四十年的时间里,汉语语法学处于草创之时,同样对汉语词类的研究也处在新生阶段,
既有不少建树
,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这一时期的汉语词类研究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文言词类的研究;一是对国语白话文词
类的研究。
前者以《马氏文通》为代表,后者以《新著国语文法》为代表。
虽然它们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
疑问代词
统归入形容
词,而马氏未曾),马、黎两家词类体系大致相当。
而同期的其他一些语法著作在词类的划分
上,或以《马氏
文通》为法,或仿效《新著国语文法》,即有变更,也是无伤主体,均没有突破原有的体系。
对这一时期的汉语词类研究,何容先生在其《中国文法论》中作了精辟的概括,他认为这时的
“中国文法
书,差不多都是依照欧洲文法的例,把词分成八类,再加一类欧洲语言里所没有的‘助词’,而
成为九类”(
新知识出版社1957年版,第39页)。
这一论述几乎适用于当时的一切文法书。
说当时模仿严重并不意味着全无一点革新的气息。
早在1920年,刘复(半农)就提出了“建
)
可惜作者这一时期词类研究的第二个共同倾向就是各家对词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