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孟子》背诵默写精选

合集下载

《论语》理解性默写

《论语》理解性默写
21.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
22.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
23.《论语十则》中“(),()。”体现了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思想。
24.习近平在巴基斯坦议会发表演讲时称,中国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不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用《论语》中的话说就是“(),()。”
38.谈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9.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0.《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1.《<论语>十则》中,表达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这一意思的名言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论语》理解性默写
1.士人以仁为己任,责任重大,道路遥远,因此《论语·泰伯》中曾子对士人提出()的要求。
2.选文中,“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重”表现在(),“远”表现在()。
3.《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
4.《论语》中的(),(),与老子《道德经》中的“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都是强调从善改恶。
18.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十六则-理解性默写

论语十六则-理解性默写

《论语》十六则情境默写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5.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事之道的句子是:6.表示既要从正面学习,又要从反面学习:7.《论语》中强调复习重要性的句子是:8.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那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10、《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11、《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论语》十六则情境默写(答案)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5.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事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表示既要从正面学习,又要从反面学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论语》中强调复习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那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9、《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0、《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1、《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THANKS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子路曾皙冉有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理解性默写

子路曾皙冉有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理解性默写

部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文三篇理解性默写积累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二、*齐桓晋文之事/《孟子》三、庖丁解牛/《庄子》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理解性默写:①《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三个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_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不吾知也,如或知尔_,则何以哉?”②《侍坐》中面对孔子的提问,个性鲁莽却率真的子路急忙回答道:千乘之国 , 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__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③《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点)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④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

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⑤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 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

他说:“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用神态去暗示:夫子哂之。

这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

⑧《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⑩《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

子路的性格直率,从“率尔而对”可以看出;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中可以看出;公西华更谦虚,从“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几句对话可以看出;曾皙从容洒脱而又谦恭,从“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的动作神态中可以看出。

高考冲刺—《论语》理解性默写30句

高考冲刺—《论语》理解性默写30句

高考冲刺——《论语》理解性默写30句(1)孔子在评价诗经·关雎》时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主张文艺所表现的情感要讲究适度、平和,不能过于放纵、任其泛滥。

(2)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强调一个国家如果得不到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

(3)鸟将死的时候,叫声格外悲哀,而人则“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孔子“吾道一以贯之”的是: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三省”指的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6)颜回对于孔子的精神世界理解最深刻,他发自内心的对孔子赞美的话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7)孔子教诲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的“一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在对待利与义的态度上,君子与小人是不同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9)孔子称赞颜回有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0)孔子用一句话来评价《诗经》,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1)孔子在《论语•阳货》篇里提出来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是“《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12)孔子曾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来强调要改变一个人的坚定意志,是很困难的。

(13)成语“名正言顺”出自孔子的“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14)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提到,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但未来还可补救,此句出自《论语》的“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15)《圣经》说“不要与恶人作对。

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

”孔子的主张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6)“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孔子如此称赞年轻人的句子是“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7)孔子认为诚信为人的立身之本的句子是“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18)孔子主张“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选读默写

《论语》选读默写

《论语》默写试题集锦一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求学应该谦虚,向一切人学习的句子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新旧知识相结合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AAPP 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9.强调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的一句话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1.珍惜时间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2.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意思相近的一句话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3.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有志向,并矢志不渝的句子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4.孔子和学生谈话时说到了自己的志向,这三句话表现了孔子博大的仁爱思想: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15.颜渊对孔子之道及其为人深情赞美的两句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16.《论语》记载孔子的言论中,用星辰比喻,形象地表述“为政以德”社会效果的句子是: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7、《论语》中孔子提出了治国必先正名的政治主张,前两句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18、中庸是至高无上的道德。

《论语》表述为: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19、孔子认为,“德治”和“礼治”能使百姓内心归服。

这三句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0、有志于仁德之士,把仁德看的比生命重要,孔子在《论语》中表述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宋词论语孟子名句默写

宋词论语孟子名句默写

高二下期末复习(六)名句默写《宋词》默写唐五代词:1、,。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

新帖绣罗襦,。

(温庭筠《菩萨蛮》)2、日日花前常病酒,。

,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冯延巳《鹊踏枝》)3、菡萏香销翠叶残,。

,不堪看。

,。

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小楼吹彻玉笙寒。

,。

(李璟《浣溪沙》)4、,春意阑珊。

,一饷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

(李煜《浪淘沙令》)北宋词:5、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

日长飞絮轻。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晏珠《破阵子》)6.。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欧阳修《蝶恋花》)7.碧云天,,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

(范仲淹《苏幕遮》)8.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

是处红衰翠减,。

,。

(柳永《八声甘州》)9.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10.。

不思量,自难忘。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

(苏轼《江城子》)11.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

(苏轼《卜算子》)12.,。

去年春恨却来时。

,。

琵琶弦上说相思。

,。

(晏几道《临江仙》)13.若有人知春去处,。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

(黄庭坚《清平乐》)14.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

,。

砌成此恨无重数。

,。

(秦观《踏莎行》)15. ,彩笔新题断肠句。

若问闲情都几许?,,。

(贺铸《横塘路》)南宋词:17.,瑞脑销金兽。

,有暗香盈袖。

,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18.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

,。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笑谈渴饮匈奴血。

,,。

(岳飞《满江红》)19.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

(陆游《卜算子》)20.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

自胡马窥江去后,,。

,,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

论孟 名句默写(精编文档).doc

论孟  名句默写(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论语》《孟子》选读之名句整理1.子曰:“老者安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五》2.,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七》)3.,,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七》)4.,,勇者不惧。

(《论语·宪问·十四》)5.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孟子·告子上》)6.,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十八》)7.孟子曰:“伯夷,,耳不听恶声”。

《孟子·万章下》8.子曰:“,罔之生也幸而免。

”(《论语·雍也·六》)9.子曰:“性相近也,。

”(《论语·阳货·十七》)10.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其良知也。

”(《孟子·尽心上》)11.人性之善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孟子·尽心上》)12.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礼也;,智也。

(《孟子·尽心上》)13.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动。

”(《论语·颜回·十二》)14.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论语·卫灵公·十五》)15.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

,仁民而爱物。

”(《孟子·尽心上》)16.子曰:“,。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里仁·四》)17.子曰:“。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论语·阳货》)18.子曰:“,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二》)19.子曰:“,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四》)20.子曰:“,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十三》21.曰:“,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论语·子路·十三》22.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人教版 《先秦诸子选读之 论语》背诵默写

人教版 《先秦诸子选读之 论语》背诵默写

《论语》选读二、当仁,不让于师
3、颜渊喟然叹曰:“,。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
,,,欲罢不能。


9、子曰:“贤哉,回也!,,,,。

贤哉,回也!”
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子曰:“由,?,,。


3、子曰:“,!”
6、子曰:,。


7、子曰:,则远怨矣!”
8、子夏为莒父宰,问政。

子曰:“,。

,见小利。


9、子曰:“,。

,,其何以行之哉?”
11、子曰:“,。


12、子在川上曰:“,!”
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颜渊问仁。

子曰:“。

,。

”4子贡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

”5“夫仁者,,。


6、子曰:“仁远乎哉?,!”
7、曾子曰:“,。


?,?”
8、子曰:“志士仁人,,。


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子曰:“,,乐亦在其中矣。

,。


4、子曰:“,;,不处也。

,;,不去也。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7、子曰:“,,,。

”。

(完整版)《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题

(完整版)《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题

(完整版)《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题《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题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3.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6.《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8.《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那么,怎样学习呢?应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9.《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0.《论语》中写求知实事求是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1.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2.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3.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哪一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4.写出《论语>十二则》中关于从师的“从”和“改”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5.《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应:(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6.《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误会,我们应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7.2005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国民党主席时引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这句话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8.《论语》只能感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9.提醒人们应该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20.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选读理解性默写训练(教育用)

《论语》选读理解性默写训练(教育用)

论语》选读理解性默写训练(教育用)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论语》选读理解性默写训练的教育用材料。

以下是一些默写训练的例子,旨在帮助学生对《论语》的内容进行理解和记忆。

1.论语选读
根据学生的年级和程度,选择《论语》中的适当篇章。

建议选择含有一些简短且容易理解的句子,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例子:
1.1 学而篇
___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篇》)
请默写上述句子。

1.2 为政篇
___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群而不党。

” (《论语·为政篇》)
请默写上述句子。

2.理解性问题
在完成默写训练后,可以提出一些与所选篇章相关的理解性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论语》的内涵和思想。

例子:
2.1 学而篇
___为什么认为学习很重要?
朋友之间应该怎样对待?
___说人不知而不愠是君子的表现,请解释这句话的意思。

2.2 为政篇
___认为君子对待天下人民应该怎样?
什么是"群而不党"的意思?
为什么君子不应该有私心?
总结
通过《论语》选读理解性默写训练,学生可以通过默写和理解性问题的答题,提高对《论语》的理解和记忆,并进一步领悟___的思想和道德观念。

这种教育用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经典文化。

理解性默写高三64篇

理解性默写高三64篇

(1)《论语》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7、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还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鱼我所欲也》1. 《鱼我所欲也》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2、《鱼我所欲也》文中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是:舍生而取义者也。

3、《鱼我所欲也》文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鱼我所欲也》文中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曹刿论战》1、《曹刿论战》中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论语》理解性默写范文大全

《论语》理解性默写范文大全

《论语》理解性默写范文大全第一篇:《论语》理解性默写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8.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9.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1.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2.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13.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 14.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向身边的人学习:15.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16.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的正确态度是:17.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18.“吾日三省吾身”的内容:19.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0.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那就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1..《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2.《论语》中写求知实事求是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23.写出《<论语>十则》中关于从师的“从”和“改”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4.提醒人们应该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七年级(上)1、《龟虽寿》中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昂,壮怀激烈的情感(老当益壮)的句子是:2、《过故人庄》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3、《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描绘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意境深邃的诗句是以动显静,因情生景、含蓄隽永的诗句是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5、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诗句是6、《泊秦淮》中表现诗人的忧患意识(借古讽今)的诗句是:7、《浣溪沙》中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8、《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从登山、下山这一日常生活现象中总结哲理的句子是:9、《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抒写瞬间美的享受的句子是:10、《观书有感》中表现作者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11.《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博大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诗人主观感受)的句子是:写大海雄伟壮阔的诗句是12.《西江月》中描写丰收在望的句子是:大雨将至:13、《天净沙秋思》:①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②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14.《钱塘湖春行》描写早春禽事(莺歌燕舞的景象)的句子:写花草生机勃勃的句子是:15.《次北固山下》中蕴含自然理趣的句子是:七年级(下)1、《木兰诗》①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②描写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④概括木兰匆忙奔赴战场的句子:⑤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话是:2、《山中杂诗》写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最有趣的是云彩从窗户里飘了出来的是:3、《竹里馆》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是:4、《峨眉山月歌》中连用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这五个地名分别是:5、《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6、《逢入京使》一诗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想怀亲之情,请写出这首诗:7、《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是:8、《江南逢李龟年》中言过去之衰,为下文作了铺垫的是:9、《送灵澈上人》中写一抹斜阳下,几重青山外,远行人渐行渐远的是:10、《约客》中用对句写景,道出黄梅时节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的是:11、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的许多有志青年积极投身到建设祖国的浪潮中,老一辈的建设者们无不欣慰地说:。

《论语》理解性默写(新课标必背72篇)

《论语》理解性默写(新课标必背72篇)

论语》理解性默写(新课标必背72篇)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其中的72篇是新课标要求必背的重点内容。

通过理解性默写这些篇章,可以更好地掌握其内涵和精神。

以下是对《论语》理解性默写的一些建议和方法。

理解性默写的定义理解性默写是指在默写的过程中理解并准确表达原文的含义。

这要求我们既要知道原文的内容,又要能够准确地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理解性默写的方法1.阅读并理解原文:在默写之前,先仔细阅读并理解72篇《论语》的内容。

理解原文的意思对默写非常重要。

2.提取关键词语:将原文中的关键词语提取出来,形成一个概括性的列表。

这些关键词语可以是人物名字、重要的观点或者故事情节等。

3.默写原文:根据自己对原文的理解,以及提取的关键词语作为参考,默写出整篇文章的内容。

可以逐句默写,也可以整体默写。

4.核对和订正:默写完成后,仔细核对自己的答案与原文是否一致。

如果有错误或不清楚的地方,可以重新理解和默写,直到准确无误。

理解性默写的意义通过理解性默写《论语》,我们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的:1.深入理解:通过默写,我们不仅能记住原文的内容,更能够深入理解其中的思想和哲理。

2.提高表达能力:默写过程中的表达要求我们把原文的意义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可以锻炼我们的表达能力。

3.记忆巩固:通过反复默写,可以巩固记忆,使《论语》的内容更加深入人心。

总结理解性默写是学习《论语》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阅读、理解、默写和核对,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论语》的内涵和精神。

希望以上的建议和方法对您有所帮助。

Note: This document is a general guide on understanding and memorizing the 72 ___ Confucius。

It does not include any specific content from the Analects passages.。

根据部编版七年级上《论语》十二章修养性默写

根据部编版七年级上《论语》十二章修养性默写

根据部编版七年级上《论语》十二章修养性默写第一章:为政篇1. 子曰:“君子笃于道,小人骄于道。

”2. 子曰:“君子赐人以言,德服于人。

”3.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4.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5.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6.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7. 子曰:“君子恭而无礼则劳,小人无礼则泰。

”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9.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0. 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第二章:治学篇1.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5. 曾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6. 曾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7. 曾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8. 曾子曰:“君子不器。

”9. 童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10.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第三章:言语篇1. 子曰:“巧言云辩,无益于道;无益于道,无及于人。

可使焉由?”2.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3.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4.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5.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孟子默写

论语孟子默写

《论语》《孟子》选读背诵默写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4、由,诲女知之乎;,,。

5、不愤不启,,,则不复也。

6、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7、小子何莫学乎《诗》?,,,。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1. ,而好犯上者,鲜矣。

2.君子务本,。

3.吾日三省吾身,,,。

4.士志于道,,未足与议也。

5.曾子曰:夫子之道,。

6.知者乐水,;,;,。

7.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

8. ,任重而道远。

,不亦重乎?,不亦远乎?,9.知者不惑,,。

10.出门如见大宾,。

,勿施于人。

11.志士仁人,,。

12. ,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

1.有子曰:“_______,________。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2、_______,_________,民免而无耻;_______,______,有耻且格。

3、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____、____、____、____。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4、子曰:“_________,其至也乎!民鲜久矣。

”5、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6、丘也闻有国有家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盖________,_______,______。

夫如是,__________。

既来之,则安之。

7、乐民之乐者,___________;忧民之忧者,_________。

_____,____,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8、孟子曰:“____,_______,______。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

1、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汚池,;,材木不可胜用也。

2、谨庠序之教,,。

3、庖有肥肉,,,,此率兽而食人也。

《孟子(八章)》理解性默写

《孟子(八章)》理解性默写

《孟子(八章)》理解性默写
孟子(八章)理解性默写
本文是对《孟子(八章)》内容的理解性默写。

孟子(八章)是孟子的一篇著作,内容主要探讨了人性的善恶之辩,以及如何培养和提升人性中的善的一面。

在这篇文章中,孟子主张人性本善,并且认为人性中有良知的
存在。

他认为人天生具有善的本能,但这种本能需要通过教育和修
养来得以发展和提升。

孟子强调,一个人如果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
和培养,他的善性就无法得到发挥,而可能被外在的恶势力所影响。

文章中提到了孟子的“四端”理论,即仁、义、礼、智。

孟子认为,追求这四端可以帮助人们培养和发展善的一面。

仁是指爱人之心,义是指正义之心,礼是指遵循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智是指明
辨是非的智慧。

通过培养这四个方面,人们可以将善的本性最大化
地发挥出来。

总的来说,孟子(八章)强调了人性本善的观点,并提出了通过教育、培养和培养的方式来发展和提高人性中的善的一面。

这种观点和方法对于培养人们的良知、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感谢阅读本份文档。

论语》十二章默写

论语》十二章默写

论语》十二章默写
1.子曰:“研究要不断地练,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君子吗?”——《学而》
2.曾子说:“我每天反省自己三次:有没有违背道德,有没有做到应该做的事情,有没有把学问应用到实际中?”——《学而》
3.子曰:“年轻时要研究,成长后要实践,到了六十岁,就能够听从自己的内心而行了。

”——《为政》
4.子曰:“一个人如果有德行并且能够传授给别人,就可以当老师了。

”——《为政》
5.子曰:“研究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

”——《为政》
6.子曰:“回真是一个有才德的人啊!他能够虚心研究,谦虚待人,真是个贤人!”——《雍也》
7.子曰:“研究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雍也》
8.子曰:“即使是喝水也要认真品味,感受其中的滋味。

”——《述而》
9.子曰:“三个人一起走路,一定会有我能够学到东西的人。

”——《述而》
10.子在川上说:“研究就像这条河流,源远流长,永不停歇。

”——《子罕》
11.子曰:“三军的统帅是可以被夺取的,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真正拥有统帅的地位。

”——《子罕》
12.子夏说:“研究要不断地积累,不断地进步。

”——
《子张》
13.俄然下雪,公欣然地说:“这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啊!”兄子胡儿说:“这是上天的恩赐。

”兄女说:“这是自然的变化。


14.客人问元方:“你去哪里了?”元方回答:“我已经走了。


15.“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16.“五经”包括《易经》、《书经》、《诗经》、《礼记》、《春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论语孟子选读》名句精选20180604
1.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
2.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
3.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论语》)
4.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
5. 子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
6.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论语》)
7.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
8.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
9.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孟子》)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孟子》)
10.孔子之谓集大成者。

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孟子》)
11. 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论语》)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语》)
孟子曰:“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孟子》)12.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

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孟子》)
13.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
14.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
15.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
16.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

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孟子》)
17.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

……言必行,行必果。

(《论语》)
18.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
19.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
20.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论语》)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
21.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
22.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

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
23.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24.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论语》)
25.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26.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
27. 司马牛问君子。

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论语》)
28.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29.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閒,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
30.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元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

(《孟子》
31.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偏颇的言论,知道它不全面的地方;过激的言论,知道它陷入错误的地方;邪曲的言论,知道它背离正道的地方;躲闪的言论,知道它理屈辞穷的地方。

)(《孟子》)
32.万物皆备于我矣。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孟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